⑴ 男式正裝都有哪些
牛仔褲不算正裝褲。
在西方國家,正裝包括西裝、燕尾禮服。
在中國,正裝則以西裝為主,有時也可以穿著中山裝,夾克等衣服,單獨馬甲是不算的。
最常見的男士正裝,是我們常常在白領們身上看到的"襯衫+西服+領帶+皮帶+西褲+皮鞋",實際上,在夏天只穿著襯衫和西褲也是正裝的體現,立領的中山裝樣式西服也屬於正裝范疇。西裝的穿著講究場合,因為相應的氛圍,能夠表現出西裝莊重的特點。
1、三色原則
三色原則是在國外經典商務禮儀規范中被強調的,國內著名的禮儀專家也多次強調過這一原則,簡單說來,就是男士身上的色系不應超過3種,很接近的色彩視為同一種。
2、三一定律
鞋子、腰帶、公文包三處保持一個顏色,黑色最佳。
3、三大禁忌
左袖商標要拆掉;不能穿尼龍襪,不能穿白色襪;領帶質地選擇真絲和毛的,除非制服配套否則不用一拉得,顏色一般採用深色,短袖襯衫打領帶只能是制服短袖襯衫,夾克不能打領帶。
4、有領原則
有領原則說的是正裝必須是有領的。無領的服裝,比如T恤,運動衫一類,不能成為正裝。男士正裝中的領通常體現為有領襯衫。
5、鈕扣原則
絕大部分情況下,正裝應當是鈕扣式的服裝,拉鏈服裝通常不能稱為正裝。某些比較莊重的夾克,事實上也不能成為正裝。
6、皮帶原則
男士的長褲必須是系皮帶的,用彈性松緊穿著的運動褲不能成為正裝,牛仔褲自然也不算。即便是西褲,如果不系腰帶就能很規矩,那也說明這條西褲腰圍不適合你。
7、皮鞋原則
正裝離不開皮鞋,運動鞋和布鞋、拖鞋是不能成為正裝的。最為經典的正裝皮鞋是系帶式,不過隨著潮流的改變,方便實用的懶式無帶皮鞋也逐漸成為主流。
⑵ 男士辦公室穿衣打扮,大神進!
要作為一名成熟的男士,襯衫是必備的。要是你需要打扮得休閑穩重,夏天的話穿休閑類的中袖修身的白襯衫或者淺藍色襯衫在搭配條7分休閑褲加一雙匡威帆布鞋即休閑有陽光成熟。秋天的話建議穿白色長袖紳士襯衫加一件開襯針織衫加一條黑色的直筒黑色休閑褲休閑而又優雅。冬天的話建議穿黑色、白色、深藍色的襯衫在搭配雙排的外套非常的時尚大方紳士休閑~希望可以幫到你。
⑶ 男士休閑、正式服裝穿著技巧
都是抄襲的,怎麼體現風格啊??
首先:
褲腿不能過短
褲襠不能太大
襯衣領不能太大
領帶與服裝顏色不可以不協調
西服上衣袖不能過長
鞋與服裝不能不配套
英倫古典格紋 格紋與條紋向來是男裝歷史里不曾消失的重要圖樣之一。不同顏色的配置,或是粗細大小不同的條紋方格,穿搭起來都有不同的視覺效果:
http://www.haibao.tv/g-364-138618.htm我很喜歡這種男士服裝,既大度,又豁達。
甚至在女孩子眼裡都會成為回頭率最高的哦。而且,可以當正裝,又可休閑。
一舉兩得哦!!
體型不一樣
男的一般肩寬臀小,呈倒三角狀
女的一般肩窄腰細臀寬,呈梨型
⑸ 男生穿的有種很潮褲子裡面是一條緊身長褲外面是一條七分褲這種叫什麼褲子
這種褲子不是一種單獨的款式,其實就是運動褲二件套,運動短褲+吸汗緊身褲,是兩條。
這種吸汗的緊身褲其實就是男褲襪,是指專門為男士所生產的穿著連褲襪(即「pantyhose for men」簡稱「mantyhose」)。盡管連褲襪自1959年誕生以來,一般被認為是只有女性才能穿著的,但還是有許多男性因為特殊的關系而穿著連褲襪。一些廠家也生產給男士穿著的連褲襪。
(5)男制服褲擴展閱讀:
這種運動褲搭緊身褲的穿法在近年特別流行,這種拼搭不是單獨的款式。通常是用來跳舞,或者器械健身,運動等場景穿搭的。是目前市場上很流行的一種穿搭法,顯得非常的時尚又有活力。
裡面的緊身打底褲是吸濕排汗 速干 透氣 超強彈性,但是介於男生的身體構造,所以外面又穿了件短五分短褲。
盡管連褲襪一般被認為是只有女性才能穿著的,但還是有許多男性因為特殊的關系而穿著連褲襪的事實,比如:
1、國家橄欖球聯盟的運動員在寒冷的天氣下會在制服裡面穿著;
2、獵人和露營者在寒冷環境下用來禦寒而作為打底穿著;
3、騎馬者為了防止擦傷和鞍瘡而穿著。
4、潛水穿著,一些潛水員已經知道在他們的潛水衣裡面穿著連褲襪或者類似的衣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在水中的冰冷,並且可以使穿脫潛水服更方便。
⑹ 男士褲子/西服 尺碼對照表
西裝有統一的尺碼標准。具體如下:
(6)男制服褲擴展閱讀
西服尺碼的種類及西服尺寸:
1、根據我國的相關國家標准,成年男女的西服尺碼對照表均用「號型制」表示。「號型」,包括「號」、「型」、「體型」三部分。
其中,「號」表示人體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為一檔);「型」表示人體的凈胸圍(上裝,一般以4cm為一檔)或凈腰圍(下裝,一般以4cm為一檔)。
2、「體型」表示人體凈胸圍與凈腰圍的差值。體型分類代號有Y、A、B、C四種。
Y體型為寬肩細腰型(偏瘦或肌肉特發達型),A體型為一般正常體型,B體型腹部略突出(偏胖體型),C體型為肥胖體。
具體差值為:男:Y體型22~17cm、A體型16~12cm、B體型11~7cm、C體型6~2cm。
3、休閑西服,很多廠家通常會用S、M、L、XL、XXL來標注尺寸。
一般而言,S適合身高165~170身高的男士穿著,M適合身高170~175身高的男士穿著,以此類推。
但如果體型偏胖,應加大一碼。關於西褲的尺碼,一般用腰圍表示。表示方法有英寸(28、29、30)、厘米和市寸三種方法,歐碼則多以1/2胸圍和1/2腰圍確定所屬號型。
⑺ 男生的衣服分別叫什麼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個稱呼叫元服,夏朝時的冠稱為「弁」,又指緇布冠,商朝時稱為「冔」,而周朝則叫做「冕」。「簪」指插在發髻或頭冠上的長針,「簪纓」是結冠的帶子。
上身的服裝是「衣」,下身的服裝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後幅稱「裾」;「縫掖」指寬袖單衣。破爛的衣服叫「襤褸」,華麗的服飾稱「華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負小兒的背帶和布兜;「弁髦」是保護嬰兒前額的一種頭發的裝飾。
「左衽」指小襟在左邊的衣服,東夷和北狄人的服飾就是這個樣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長後短的,「短後」便成為武夫衣服的名稱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欽命的九種器物,即車馬、衣服、樂具、朱戶、納陛、虎賁、弓矢、斧鉞、秬鬯。士庶之人,年滿20加冠有三加的禮儀,即初次加緇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還沒獲取功名的讀書人所穿的衣服,後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時也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縉紳和簪纓都是對仕宦人家的稱呼,章甫和縫掖是對儒生的稱呼。
在古代,黃色的衣服是貴人的服裝,綠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綠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卻是黃色的,則被人們認為是顛倒了貴賤的倫序了。
中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的婦女服裝款式是襦裙,其特徵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長裙。歷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變,主要是下身裙長有變化。
襦裙作為中國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貴族和平民都穿著,主要的區別在製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藝。從戰國時期開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漸消失,前後近 2,000年。盡管襦裙長短寬窄有變化,但歷代始終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時期並沒有鞋的概念,人們採用獸皮包裹腳部便於採集狩獵等生產勞動。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利用皮革、絲、麻、草等材料製作鞋子。
古時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稱,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時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則用皮屨,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則會被人譏笑太吝嗇。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製作鞋子,如漢代的青絲履、晉朝用絲線編織的鞋子、唐代的雲頭錦履,還有木製鞋——稱木屐,在鞋底有二齒,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製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種加木底的鞋,稱為「舄」,在鞋的前部有翹起的鞋頭裝飾。舄有不同顏色,以紅色為上品,一般穿舄要與冕服搭配,是帝王參加大典活動時的必備服飾。
而清代婦女所穿的旗鞋則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為少女和中年婦女。
⑻ 日本男士校服褲的款式叫什麼~
日本大多數的學校已經把男生校服變成了西裝,男生西式校服上身可分西服(常見棕色和藏青色),襯衫(秋冬季節也有開衫毛衣或背心內搭),蝴蝶結或領帶,下裝為花格褲或西褲。
日本校服成功之處在於款式設計:男生校服陽剛帥氣,女生校服嫻雅可愛,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日本中學生樹立了健康的性別意識。同時,日本校服設計有著強烈的與時俱進意識,汲取時尚元素對校服改進,提高了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水平,也符合學生積極向上的現代意識。
對男生來說,詰襟---制服的第二個扣子是一種定情物。第一個扣子留給自己或同性知己,第三個扣子是給朋友,第四個扣子給家人,第五個扣子給其他交情較淺的人。倘若女生得到第五個扣子,表示你已經三振出局。
為什麼是第二個扣子是定情物?因為第二個扣子最靠近心臟,表示對方願意把「真心」交給你。而此風俗的起源據說是二次大戰時,男子在赴戰場前,由於很可能一去不復返,特意留下軍服的第二個扣子給意中人當終生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