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是日本校服模仿了韓國校服還是韓國校服模仿了日本校服。
韓國模仿日本校服,韓國朝鮮以前是日本殖民地。所以他們好多東西模仿日本
B. 不丹校服,尼泊爾校服,朝鮮校服,蒙古校服,你最喜歡哪一個
所謂,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這個看看個人喜歡的風格,
你喜歡的,別人不喜歡,
你不喜歡的,別人覺得好看,
所以,只有自己喜歡的人是最好的。
C. 朝鮮現狀詳細介紹
轉的
今日朝鮮現狀
2010-06-13 12:06:52
1950、60年代,北朝鮮的人民生活還可以。1960年代初,中國的自然災害時期,不少在中國的朝鮮族人紛紛移居北朝鮮。進入1980年代後,由於和中蘇兩國的關系都不太好,朝鮮進入了自力更生時代。此後,北朝鮮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生活物質日益缺乏。人民生活水平主要以衣、食、住、行、工作、娛樂來衡量,以下我們就來看一下目前北朝鮮人民的衣食住行情況。
※衣
在北朝鮮衣服是實行配給制,工人一年發兩套工作服,一般幹部、技術人員每三年發一套西服的布料,中級幹部兩年發一套西服的布料,中、小學校的學生大約每隔二年,在金日成生日那天贈送一套校服。由於中、小學生發育較快,隔兩年發一套的校服很快就變得太小,家長們不得不在褲子,袖子上接一塊步來加長。在朝鮮買衣服、布都要憑工業品購物券,當然黑市也可以買到不要購物券的衣服,不過價格很高。
鞋由於國家不免費提供,成了朝鮮人在衣著方面最大的問題。每人每年發一雙鞋的購物券,但由於鞋的質量太差,兩、三個月就穿破了,沒有辦法只好去黑市上買高價鞋。當然幹部以及幹部的子女們可以穿到較好的鞋,所以在北朝鮮只要看看腳上的鞋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身分。
※食
北朝鮮從1957年開始實行糧食配給制。規定一般勞動者的口糧定量為每天700克,軍人800克,老人500克。可是1973年開始以儲備戰備糧為理由,人們的口糧定量削減了10%。1987年以准備世界青年運動會為由,宣布人們的口糧定量暫時再削減10%。但世界青年運動會開完後,口糧定量的暫時削減卻一直持續下去。
進入1990年代,口糧定量又作了幾次修改,到1994年一般勞動者口糧定量為每天450克。1995年北朝鮮以水災為由,口糧定量減半,1996年口糧定量又削減三分之一,現在的口糧供應為每人每天100克左右。
每天100克的口糧是無法維持生命的,於是北朝鮮提出國家解決口糧的三分之一,單位解決三分之一,個人解決三分之一。單位較好的人可以從單位分到一些糧食,有錢的人還可以從黑市買高價糧。但是無錢無勢的人只好去野菜,吃樹皮。北朝鮮的中央電視台則宣稱根據科學研究結果,少吃飯有利於長壽,野菜更是營養豐富,多吃有利於健康。
平壤等大城市的糧食情況還比較好一些,中小城市、偏遠地區則情況比較糟,餓死者不斷出現。雖然老百姓陷入飢餓的困境,但幹部們卻有特供,吃飯沒有問題。高幹們則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據說近來北朝鮮出現了自稱為生活調查委員會的盜竊集團,專門行盜富裕的幹部家庭,盜完後還要留下生活調查委員會的紙條,頗得老百姓的贊賞。不管該傳說是否屬實,北朝鮮的老百姓對生活富裕的官員幹部們的怨恨是毫無疑問的。
※住
北朝鮮不允許有私人住宅,住房全由政府、單位提供,分五個級別。一級住房是一般老百姓住房,二級住房是一般幹部住房,三級住房是科、處級幹部住房,四級住房是局長級幹部、大學教授住房,特級住房是副部長以上高級官員住房。
住房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停電。由於能源不足,平壤每年的停電次數為200次左右,而且由於電壓太低,不加裝調壓器許多家電就無法使用。為了節電,電熨斗、電爐等耗電較大的電器被禁止使用,違反者要予以處罰。
在平壤,由於怕有損於國家形像,不允許人們在臨街住宅樓的陽台上涼曬衣服。訪問朝鮮的外國人往往會非常吃驚地詢問:怎麼在平壤沒有看到一家曬衣服的?他們得到的回答是:朝鮮人自古就有在家中陰乾衣服的習慣。
※行
平壤市區面積並不大,本來自行車是最方便、經濟的交通工具。但由於金日成覺得象中國那樣的自行車洪流有損於北朝鮮的形像,於是禁止在平壤市內用自行車作交通工具。到了平壤的外國人看不到一輛自行車不覺十分吃驚,他們得到的解釋是:自行車是落後國家的交通工具,所以朝鮮用公共汽車作交通工具。
平壤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鐵,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和公共汽車。但由於運行線路和車次太少,到處可見排隊等車的人的長龍。此外由於電車質量太差,絕緣不好,坐車之人要經常遭受電擊之苦。由於公共汽車不準時,擠汽車又很費力,而且經常走一半就拋錨不動了,所以坐汽車還不如步行方便,因此很多平壤人步行上下班,並戲稱徒步為乘11路公共汽車。步行一、二個小時上班並不稀奇。
出了平壤,自行車就比較多見了。但由於自行車價格很貴,是家庭中的傳家寶,有寧借老婆,不借自行車的說法。另外由於自行車盜賊很多,人們不得不使用特製的防盜鎖,而且不管住幾層樓都要把自行車扛回家中。
北朝鮮雖有一條高速公路,但車輛很少,平均20分鍾才有一輛車通過。外由於燃料奇缺,一些地方的汽車不得不使用木炭為燃料。木炭車是在汽車後面裝一個燒木炭的煤氣發生爐,發生的煤氣代替汽油作為汽車燃料。
北朝鮮的長途旅行工具只有火車一種。按北朝鮮的國家面積計算,到任何地方只需乘一天火車就夠了。可是北朝鮮的火車晚點程度讓人驚訝不已,晚點一、二天算正點,晚點三、五天算正常,晚點十天也不算稀奇。所以想乘火車旅行的話,要帶足半個月的口糧。朝鮮人去火車站詢問火車什麼時間到站時,不是問幾點幾分到,而是問幾月幾號到。
※工作
在北朝鮮個人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由於食品和生活用品奇缺,所以與食品和生活用品相關的食品工廠、服裝工廠、生活用品工廠、百貨商店的工作最受歡迎。汽車司機、火車票售票員更是令人眼紅的職業。
北朝鮮的單位一般上午8點上班,但7點30分就要到單位,先進行向金日成表忠心的宣誓,然後再工作。晚上7點下班,下班後要進行金日成主體思想的學習,然後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每人要自我檢討近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揭發批評別人的問題。這種人身攻擊式的批評往往大傷同事間的感情,有時還會引發打鬥情況。到了農忙時節各單位還要派出人員到農村去支農勞動。
D. 關於各個國家的校服
朝鮮呢。。。
E. 北朝鮮如今的人民生活水平
2009年4月9日,當鳳凰衛視攝制組經過特別批准進入朝鮮時,火箭發射和金日成誕辰97周年的喜慶氣氛讓這個國家熱火朝天。年輕人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身穿節日的盛裝,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對祖國的慶祝活動中,相對於朝鮮本身的神秘性來說,這個國度里的年輕人同樣吸引著鳳凰衛視的視線。朝鮮年輕人的一舉一動以及隨著年代發生的變遷,很快就進入到我們鏡頭的焦點之中。
在這一天,鳳凰衛視攝制組在平壤萬壽台金日成銅像前拍下了一場朝鮮青年人特別的婚禮。
他們在向朝鮮民眾的偉大領袖金日成致以崇高的敬意,這讓我們這些來自中國的攝制組成員,很自然的聯想到過去中國政治記憶里對領袖的崇拜,在朝鮮,對領袖的熱愛和敬仰已經成為國民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國家政治意識形態不可動搖的表現。
如今的朝鮮很像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一切都是配給制。當地人除了用錢買菜之外,國家幾乎「包辦」提供給人們全部的生活數據,大到住房,小到衣服鞋帽。也有一些商店出售商品。
朝鮮人普遍享受著國家福利,其中之一就是住房免費。分房時不論級別高低,統一分配,一般在150平方米左右,只收取水電使用費,一般占收入的2%~3%。農村不收水電使用費。第二種免費是教育免費,包括學齡前一年,小學四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中、小學期間的學慣用具和服裝也免費按期發放。第三種免費是1953年戰爭結束後就開始實行的全民醫療免費。這些優厚的待遇也就是的朝鮮民眾對領袖有種特別的感情。
萬景台是已故領導人金日成的故居,到中國吉林上中學前,他都一直同爺爺奶奶住在這兒,屋舍和生活器具都保持著當年的原貌。萬景台風景極佳,到處是蒼松和翠柳,鬱郁蔥蔥,群峰環繞。來這里的遊客很多,除了我們這些外國人以外,前來瞻仰領袖的朝鮮民眾也是絡繹不絕。這兩位是師范大學的學生,每當有高興的事情,他們還是願意到這來與金日成主席分享。
在朝鮮年輕人結婚後都能馬上分到房子,一般都有50多平方米。不過通常都是由男方向單位申請。平壤市中心區寬闊的道路兩旁,到處是這種國家統一規劃分配的高層住宅樓,有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建的,也有近兩年新建的。反倒是一些間雜在周邊高樓中的外觀老舊的多層建築多為平壤人工作和購物的地方。
盧琛:朝鮮素有「教育之國」的美譽,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對青年兒童的教育。1945年朝鮮光復。在這一年建立的朝鮮勞動黨便把知識分子視做黨和國家的主體,朝鮮戰爭後,朝鮮分別於1956年和1958起全面實施普遍的初等和中等義務教育制,並全部免除學費。有專家就稱:對教育的重視無疑為朝鮮今後的發展儲備了人才。
解說:平壤一中是朝鮮最好的中學,除了招收成績出色的尖子學生還集中了非常多的高乾子女,在朝鮮人民的心中,平壤一中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都是最過硬的,不論是軍事主體的革命事還是主體思想的原理,學生們都能講得頭頭是道。平壤一中以出現多個朝鮮科學院院士和政府要員而聞名,據說在朝鮮經濟最困難的時候,這里的學生在金正日的特別批示下,是能夠奢侈地享受到牛奶和麵包的。
朝鮮實行11年的免費教育,國家不僅提供學雜費和文具費,還供應小學生一年兩套校服,承擔中學生80%的消費費用,並且發放助學金給大學生。我們的陪同(崔星惠)小姐曾經在北京大學讀過中文,平壤一中就是他的母校。
現場采訪:我也是出生以後在長到現在都是這個國家和黨安排我的成長過程,上學十一年制,中學,小學就都一塊上,十一年,我一分錢也沒拿,所以看這一方面就可以看到,我們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解說:位於平壤市東北部的金日成綜合大學,建於1946年10月1日,是朝鮮的第一所正規大學,它改變了朝鮮沒有大學的歷史,這所大學是朝鮮學校教育的最高學府和培養民族幹部的中心基地。從這里畢業的學生活躍在朝鮮的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是朝鮮各方面建設的生力軍。
令全校師生引以為榮的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曾於1960年至1964年在金日成綜合大學政治經濟學部學習,目前,朝鮮各級黨政軍機關、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大多數領導幹部都畢業於金日成綜合大學,金日成綜合大學已經成為朝鮮名副其實的「幹部的基地、人才的搖籃」。
朝鮮的大學生沒有找工作的煩惱,都是由國家來分配。與其他很多國家相比,他們可謂是「天之驕子」。可「天之驕子」沒有太多的「嬌」氣。他們朴實而靦腆。
朝鮮是否也有現代意義上的流行文化,在國際媒體中並沒有定論。有媒體曾以興奮的心情介紹說,平壤年輕人流行上計算機,而用途主要是應用程序的學習,盡管朝鮮的中學高年級學生和大學生中,使用計算機非常普遍,但上網是被管制的,無法瀏覽到國外的網站。
F. 哪國中學生的校服最好看是什麼樣的呀
1.美國學生校服美國的孩子追求個性世人皆知,想要用統一的校服栓住他們可不容易。因此,除了教會學校和部分私立學校外,美國的的公立學校都不要求學生穿校服。不過學校還是會在學生畢業時為他們准備統一的服裝,好讓學生們以統一的形象參加畢業典禮和拍集體照。2.英國學生校服英國校服款式經典、簡潔大方,中學生必須穿著正統西式校服,男生為正統西裝、正規皮鞋、需要佩戴領帶;女生也是統一西式正統服裝、正規女式皮鞋、必須佩戴領花。這種經典的校服款式,以及嚴謹細致的服飾搭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英國學生的氣質和審美3.澳大利亞學生校服和美國不要求學生穿校服比起來,澳大利亞就嚴格多了。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必須穿校服、黑皮鞋黑襪子上學,只有上體育課的時才能換運動服。這都是校規所規定了的,有些時候學校搞活動可以特許不穿校服,但這種狀況極少發生4.韓國學生校服如今,韓版服飾已成了當下許多年輕人的最愛。其實韓國學生的校服也同樣非常好看。男生大多是白襯衫西裝褲,女生通常是白襯衫加花格子百褶裙還有蝴蝶結。青春中不乏時尚。還記得《我的野蠻女友》中全智賢和車太賢穿著高中校服去酒吧的的經典畫面嗎?5.泰國學生校服泰國在對待學生的著裝上要求相當嚴格,從小學到大學在校都必須穿校服。小學生的校服比較鮮艷明亮,大學校服則比較中規中矩:女生是白上衣、黑裙子和白球鞋;男生則被要求統一穿穿白上衣、黑褲子、黑皮鞋,必須打領帶或領結6.馬來西亞學生校服乍一看,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校服和我們許多學校的校服相似?但仔細一看你就會發現區別。馬來西亞對學生著裝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如女生裙子要到膝蓋以下,襯衣要遮住手肘等。因此,這張照片好像是教堂里的修女的合照一樣。7.朝鮮學生校服看到這樣的照片,大家是不是覺得很親切?紅領巾藍布衫,朝鮮的學生滿臉都是質朴。都說中國和朝鮮唇齒相依,朝鮮連校服都深受中國的影響。雖然兩國相鄰,但是朝鮮一直保持著神秘的色彩,從校服我們大概可以直到朝鮮好像幾十年前的中國吧8.不丹學生校服不丹作為益一個宗教信仰非常濃厚的國家,即便是學生的校服也充滿了宗教的特點。不過這寬大的校服到是讓學生省了不少力:據說學生上學不用背書包,所有文具和書本都揣在懷里,衣服也變得更加鼓鼓囊囊的。9.阿曼學生校服阿曼的學生校服極具民族特色,一般男生都是穿著傳統的長袍,女生則戴紗巾。 遠遠的看去,好像美國大片《指環王》里奧蘭多。 個人覺得韓國的好看
G. 你覺得哪個國家的校服穿上最好看
我認為每個國家的校服都有每個國家的特點吧,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審美都是不同的。
1、美國是一個比較追求個性的國家,在美國除了教會和私立學校以外,不要求學生穿校服,但是特殊的節日和畢業的時候,學校還是會統一服飾,這樣拍照等會更加美觀。
2、英國的校服比較正式,簡單。男生穿正統西裝、正規皮鞋、佩戴領帶;女生也是統一西式正統服裝、正規女式皮鞋、佩戴領花。英國的校服非常有氣質。給人一種嚴謹、正式的感覺。
哪國的校服好看呢?看自己吧,我是比較喜歡美國的,因為美國不需要穿校服。
H. 朝鮮校服,中國大陸校服,尼泊爾校服,不丹校服,越南校服,寮國校服,英倫校服,你最喜歡哪一個校服
我個人更喜歡英倫校服,我覺得他們的校服有一種紳士的風格在裡面,這一點非常吸引我。
I. 為什麼我們國家的校服與其它國家(包括朝鮮)和地區(包括港澳台)完全背道而馳看法是(家長回答)就
其實也不單單是丑而已,主要是太有挑戰性了。
《左耳》裡面不是有個鏡頭是男女主圍著自行車講話嗎?其實那個鏡頭里還有兩個菇涼從後面走過,你看到了嗎?
雖然都穿著校服,可不同相貌的人穿著效果就是不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發型。
我們學校規定學生頭發是不能及耳的,哪怕你是美女也不行。
所以當一群女生穿著校服的時候,女神就突顯出來了。
媽呀,我是不是發現了什麼秘密,難道校服就是為了給娛樂圈挖掘新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