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蝶戀花旗袍秀扇子視頻

蝶戀花旗袍秀扇子視頻

發布時間:2021-08-10 00:10:06

❶ 求朱淑真《蝶戀花》賞析

蝶戀花
送春
朱淑真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綠滿山川聞杜宇,便作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欲下瀟瀟雨。
朱淑真在少女時期也曾「天資秀發,性靈鍾慧」(宋·魏仲恭《朱淑真斷腸詩詞序》),寫過歡快明麗的《春景》詩:「鬥草尋花正及時,不為容易見芳菲。誰能更覷閑針線,且滯春光伴酒卮。」──她要趁春光明媚而及時地去尋覓鮮花,去與女伴們鬥草戲耍。這不僅因芬芳??艷的春景不易常見(故而彌足珍貴),更重要的是由大自然的春光喚醒了自己的青春之感,激發了對自己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所以對春天倍感可親可愛),因而她不肯為閨中「女訓」「女誡」所拘鉗去拿針縫線學什麼無味的女工,而要歡欣喜躍地舉起酒杯,邀請春天這少女般的伴侶陪自己共度人生之良辰。然而,曾幾何時,在經歷了人世的辛酸折磨之後(傳說她「早歲不幸父母失審,不能擇伉儷」,「乃下配一庸夫」致使「一生抑鬱不得志」,「每臨風對月,觸目傷懷」),朱淑真卻給我們送來了悲凄幽悒的《送春》詞。掃視這前後的強烈反差,我們既可感觸到舊時代的凄風苦雨,又可從女作家不同風貌的藝術描塑中領略到不同的審美韻致,從而豐富我們的美感經驗。
本詞上闋描敘的是:女詞人透過窗簾,看到樓台外面千萬條碧綠的楊柳枝正纏綿悱惻地伸出忱摯的雙手、款擺纖細的腰肢,甚至還在喃喃細語:「春天啊,您再停留一些時吧!」──楊柳們一往情深地想牽挽住春天,向春天表示著無限的依戀;然而,春天雖略作停留,卻還是冷漠地走了。春天雖去,多情的柳絮仍在飄舞著,要追隨春光同行,並表示:我姑且要看看你這「春」者究竟走到哪裡,我和你的歸宿終究如何?……。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依春、戀春的多情楊柳,正是女詞人自我心靈的物化展現。女詞人既痛感於年華飛度、青春易逝的可悲,又並未被不幸現實室息了自己對美好人生和心靈自由的執著追求。
下闋,詞作由客觀之境轉化為主觀之境。女詞人說:我極目四望啊,無論是高山野嶺,還是大河小溪,到處都披上了濃綠的彩裝,卻也時時傳來子規鳥「不如歸去」的凄切叫聲。唉,面對此情此景,即使是「無情」之輩,豈不也愁腸百折?(言外之意:我這本來就多情善感的人,怎能不更為傷心呢?!)「綠滿山川」的靜態和杜宇(即子規、杜鵑、布穀鳥)聲聲的動感,兩相諧合地使意境立體化,共同暗示於人:春色既已濃艷之極、春心卻呈歸去之意。詞人已知留春不住、戀春枉然,就乾脆爽朗地端持酒杯為春送行。可惜的是「春天」(豈止自然界之景觀,更含社會上之人事)不解人意,竟無語而離去。這之前,曾有宋祁寫過「為君持酒送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的詞句,雖有名氣,但只是詞人的一面之意,不如朱淑真這里把主客雙方的不同情意和心態共織於一體而又更有藝術的涵蘊美。更何況,女詞人進而描繪了「把酒送春」的典型環境是暮色蒼茫、細雨淅瀝的悲悒氛圍中,益發令人黯然神傷。
詞人把賞春、戀春、留春、惜春、無可奈何中的送春以至怨春,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歷程和行為軌跡循序漸進地組織在由遠到近、從白日到昏夜的時空推進之中,而且感情由熱望到激越再到沉鬱終至綿緲……,給人以縝密而又清朗的審美感受,所以,宋人評贊她「清新婉麗,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豈泛泛者所能及?」洵非虛譽。(

❷ 適合比賽的伴奏好聽的民族舞或民間舞(扇子舞)

歌名:《蝶戀花》 你可以去網上看視頻,是我們學校老師自己編的扇子舞,挺不錯的!介紹給你

❸ 蝶戀花·月下醉書雨岩石浪的作品賞析

本詞作於作者隱居信州(上饒)帶湖別墅前期。生活上的孤獨感和政治上的失意感促使詞人經常離開帶湖去上饒的群山之中尋幽探勝,以開釋愁懷,轉移精力,然而獨游山水時的幽寂空虛又使他時時跌回到更加孤獨和失意的深淵中。此詞就是這樣一種精神狀態下的產物。
上闋,寫自己多年來受打擊、受壓抑和缺少政治知音的處境。作者連用蘭佩芳菲、蛾眉空好、寶瑟弦斷這三個極富象徵意義的詞,來表明自己雖有高尚的品質和過人的才幹,卻遭受南宋朝廷當權的主和派的嫉妒和排擠,長期投閑置散,無用武之地,而且知音寥寥,無人理解自己。不如意的處境使他首先想到的是「蕭條異代不同時」的千古知音屈原,所以開頭三句就化用屈原《離騷》與杜甫《佳人》詩意來表達自己與之相類的幽怨之懷。《離騷》雲:「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又雲:「紉秋蘭以為佩。」作者也滿懷深情地采擷蘭花為佩,以顯示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操守;《離騷》雲:「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佳人》雲:「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作者也在無人的空谷自怨「蛾眉巧」而招嫉。屈原、杜甫、辛棄疾同樣生活在一種國家不幸、小人橫行的黑暗時代里。在那樣的環境中,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他們都遭到中傷毀謗,難於在人世存身。如果要保持高潔,不向惡勢力低頭屈服,就必然會遭到更大的打擊和非難。因正直而遭打擊,因遭打擊而生「怨」,這只是上闋的第一層意思。
因為,遭到群小打擊,還不是最可悲的事。最可悲的是尋遍天下,知音稀少,似乎沒有人能夠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與抗戰主張。這是處在那個不能發現人民力量的時代的一切愛國士大夫和將領們的共同悲劇。年輩早於作者的民族英雄岳飛在他的《小重山》詞的結尾感嘆說:「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此詞上闋最後二句即用岳飛之意,以寶瑟清音,彈得弦斷也無人會意為喻,表達了與岳飛同樣的怨抑之情。這是上闋的第二層意思,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層意思。通過這樣兩個層次的抒寫,作者不得志和無知音的悲劇性遭遇充分地展現出來了。
詞的下闋,承上闋牢騷之意而把抒情的意蘊進一步深化,感嘆自己虛度此生,不能再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下闋頭一句,化用《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兩句,意極沉痛。接下來「水滿汀州,何處尋芳草」二句,用芳洲水漲,芳草難覓喻示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結尾二句:「喚起湘纍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可算全篇的最後一個層次。其用意在於呼應開篇「空谷無人」之境界,再次訴說在人世難尋知音的苦惱。可以看出,詞人大醉之中喚起屈原來一起唱歌,表明人世無同調,只得求之於冥冥之中的千載冤魂,這顯然是催人淚下的失意哀歌,是千載同悲的凄厲之歌。然而就連這幻想之中想求得異代知音共歌舞的場面最終也不能長久,在陣陣松風中,東方破曉,詞人酒醒夢消,一下子又跌回到現實世界中。詞的最末一句以景結情,更加濃了全篇的幽婉沉鬱的氣氛。 這首詞的主題,是抒發辛棄疾不得志與少知音的惆悵情懷。但是作者並不是直接說出自己的心事,而是通過比興的手法,以香草美人自喻,曲折有致地表達出滿腹的悲憤。此詞不尚鋪陳,專用比興,托意高遠,意象深婉,是一篇韻味悠長的抒情短章。
稼軒詞,廣泛地吸取了前人的文學成果,得於屈原作品者尤多。作者那堅韌執著往而不返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屈原所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極為相似;在詞的表達上,作者也成功地學習了屈原借香草美人抒發政治感慨的手法,寫出了一首首《離騷》似的優美詞章。此闋雖非稼軒詞中的名篇,但也是深得屈賦神髓的佳作。

❹ 配樂詩朗誦《蝶戀花答李淑一》用什麼配樂好

配樂詩朗誦《蝶戀花答李淑一》專門有配樂的曲子,就是蘇州評彈曲子《蝶戀花·答李淑一》。可以用這個曲子的純音樂版直接配到詩朗誦上。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用蘇州彈詞的曲調創作,為毛澤東詩詞譜曲的優秀作品,曾經風靡大江南北。半個世紀以來,它不僅是蘇州評彈藝術創新的經典代表,而且在新中國的音樂史上也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
中文名:蝶戀花·答李淑一
外文名:Dielianhua A Li Shuyi
曲 調:蘇州彈詞
屬 性:評彈

❺ 蝶戀花·答李淑一的介紹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用蘇州彈詞的曲調創作,為毛澤東詩詞譜曲的優秀作品,曾經風靡大江南北。半個世紀以來,它不僅是蘇州評彈藝術創新的經典代表,而且在新中國的音樂史上也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評彈《蝶戀花·答李淑一》於1960年秋在上海的西藏書場首次公演,由青年演員余紅仙演唱,一舉成功。半個世紀以來,它風靡大江南北,不僅是蘇州評彈藝術創新的經典代表,而且在新中國的音樂史上也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

❻ 蝶戀花的舞蹈評論

尚翼舞社專業解答:
舞蹈《蝶戀花》以炫目耀眼的造型、美輪美奐的意境成為一個最美的節目,其中那個扮演蝴蝶的角色男舞者領舞,舞姿優美、基本功扎實,一夜成為一個耀眼的新星。他與周圍有30多位女舞者來扮演花朵,整個舞蹈表現了一種由綻放到凋謝的生命歷程。蝶戀花是一個具有寓意和象徵的傳統意象,吟詠和歌頌了愛情的純美、生命的活力、青春的絢爛,用現代舞蹈芭蕾與傳統意象結合,加上電視手段的展現,把舞蹈《蝶戀花》演繹得唯美動人。

❼ 蝶戀花G-02怎麼

蝶戀花G-02面板設計引入旗袍元素,通過機箱展示出旗袍女子的柔媚與風情;機箱小巧玲瓏不會過多佔用空間,且可裝大主板、大電源;機架採用優質SECC鍍鋅鋼板,比SPCC鋼板更耐沖壓、抗腐蝕;機箱內部全卷邊處理, 人性化設計避免傷手;機箱採用INTEL38°標准設計,側板標配CPU導風管,散熱優異;分離式後板後窗,比一體式後板後窗結構更強,並有加強筋,強度更好;機箱內部四周有均勻的EMI彈片,防止電磁波泄露,保護您的健康;電源鍵帶藍色LED燈,開機時幽藍的燈光帶給您一份靜謐安詳。</br></br>更多請查看IT168 http://proct.it168.com/detail/doc/320059/index.shtml

❽ 舞蹈《蝶戀花》鑒賞600字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毛澤東寫於1957年的一首詞。這首詞不僅是抒發悼念情感之作,寄託了毛澤東對夫人楊開慧烈士和親密戰友柳直荀烈士的無限深情,也表達出一代偉人對烈士遺孀和昔日老友的關愛。毛澤東為什麼在「贈李淑一」的詞作中懷念兩位烈士?顯而易見,毛澤東和李淑一的關系非同一般。毛澤東為什麼要以寫詞的方式來紀念愛妻和戰友呢?事情還得從李淑一和她給毛澤東寫的一封信說起。

❾ 蝶戀花·答李淑一寫時的背景

一九五七年春節,李淑一寫信給毛澤東,談她讀了毛詩的感想,並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聽到柳直荀犧牲時寫的菩薩蠻。毛澤東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書收到了。過於謙讓了。我們是一輩的人,不是前輩後輩關系,你所取的態度不適當,要改。已指出『巫峽』,讀者已知所指何處,似不必再出現『三峽』字樣。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吧。有《遊仙》一首為贈。這種遊仙,作者自己不在內,別於古之遊仙詩。但詞里有之,如詠七夕之類。(下面為這首蝶戀花)」正式發表時,詞題改為「贈李淑一」,後又改為「答李淑一」。

這首詞是作者寫給當時的湖南長沙第十中學語文教員李淑一的。詞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一八九八——一九三二)烈士,湖南長沙人,作者早年的戰友。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員,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參加過南昌起義。一九三零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工作,曾任紅軍第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第三軍政治部主任等職。一九三二年九月在在湘鄂西蘇區「肅反」中,原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柳直荀被作為「改組派」槍殺於湖北監獄。殺害柳的,是「黨中央派來的最高代表,中央分局書記」夏曦。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寫的紀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薩蠻》詞寄給作者,作者寫了這首詞答她。 一九三零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楊開慧不幸被捕。敵人只要她在報上發表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就可以馬上獲得自由,遭到了楊開慧的嚴詞拒絕。她對前去探監的親友說:「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同年十一月十四日,楊開慧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英勇就義,年僅29歲。 據史料記載,原作本為「我失楊花君失柳」,詩人在草寫時,靈感突發,將「楊花」改為了「驕楊」,並特別解釋說:「女子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一個「驕」字,瞬間讓悲哀化作了敬仰 贊同1| 評論

與蝶戀花旗袍秀扇子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陳冠希潮牌如何 瀏覽:20
羽絨服不打濕怎麼洗 瀏覽:315
男裝青少年潮流品牌有哪些 瀏覽:621
在香港古馳的皮帶多少錢 瀏覽:639
商務女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329
夏天花褲子搭配 瀏覽:800
圓臉女適合帶哪種帽子 瀏覽:762
米白色褲子泡一晚上一塊白 瀏覽:27
牛仔褲怎樣搭配體恤衫 瀏覽:991
可愛春秋絨睡衣圖片 瀏覽:34
白色西裝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616
套頭中長款針織衫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206
加肥加大碼女裝300斤廠家 瀏覽:587
哪個牌子的衣便宜又好 瀏覽:153
男士手套奢侈品品牌 瀏覽:370
中國雲南復古民族風女裝 瀏覽:967
七分袖修身旗袍 瀏覽:56
童裝棉毛褲 瀏覽:211
女裝加厚t新款 瀏覽:165
褲子拉鎖總開怎麼辦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