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知道: 宜興市丁山 丁蜀職校 在哪
丁蜀鎮社會保障局在公園路,就是龍溪公園對面向東一點點。。。。
B. 談談從職高生特點出發幾種教育方式
職高生從年齡上看正處於向成人過渡的青少年時期,渴望成熟、自主的願望與知識、能力不足的焦慮混雜,使得他們的行為、習慣經常表現出強烈的反差。教師要教育好學生,必須掌握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思想狀況等,正如孔子所說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要像解牛的皰丁一樣針對他們的特點,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要教育好學生,首先必須掌握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思想狀況等。職高生從年齡上看正處於向成人過渡的青少年時期,渴望成熟、自主的願望與知識、能力不足的焦慮混雜,使得他們的行為、習慣經常表現出強烈的反差。這一「反差」的現象在職高生中表現得更為明顯,這跟職高生的經歷、特點息息相關。初中時期往往是被教師忽略的一個群體,長期以往便會產生自卑心理,但現實中卻往往表現的過度自尊。職高教師應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一、榜樣崇拜――激勵式教育
利用榜樣來教育學生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方式。名人為世人所做出的表率,往往超越時空存在著,給人生的道路以有益的啟迪。盡管名人的激勵並不是立竿見影,但我相信,這種教育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許多人。然而大部分職高生由於自卑心理的作用,不敢有名人偶像,認為自己跟名人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每接一個班級,我布置的第一份作業就是每人閱讀一本名人傳記,並將它改編成報告文學,然後讓學生自己從中選出優秀的作品在班上交流。周恩來、張海迪、海倫•凱勒、比爾•蓋茨等,一個個光輝閃亮的名字從此印在了學生的腦海。名人、偉人的喜怒哀樂無形中便給學生增加了奮斗的勇氣以及勇往直前的拼搏意志。在此之後,教師可趁熱打鐵,鼓勵學生樹立信念與理想,引導其在生活、學習的點滴中完善自己性格與價值觀。
二、以身垂範――示範式教育
教師的行動是無聲的教育,它比所有的豪言壯語都有效。職高生對教師的言語信任度已大大低於初中生,也低於普高的學生,空洞的說教已無多大的作用。他們會通過辨別教師的情緒和行為來調節自身的行為,而不盲從教師的言語。因此,很多方面要求教師能以身作則。如要求學生寫字認真,教師自己的板書就不能潦草;要求學生說話誠實,教師自己就不應該撒謊,在講解知識時,就不能矇混;要求學生有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教師自己就應該對人有禮貌,行為舉止文明,談吐文雅。只有這樣,在教育學生、做學生思想工作時,教師的言語才有說服力,能感染學生,收到有效的教育效果。總之,教師恰倒好處地運用身教這種非言語手段,通過情境的感染和行為的感化來教育學生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滿足需要――肯定式教育
職校的學生更渴望教師的肯定,因為職高學生在初中時,大多數都因成績的原因很少有被教師肯定的機會,他們聽得太多的是批評、否定、諷刺挖苦,學習上已經有一定的心理障礙。而升入職高後,新的學習環境、新的學習內容、新的教師給他們帶來了一次新的機遇,盡管學生們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在其內心深處仍十分渴望受到教師的重視,渴望重新自我實現。作為教師,就是要激起學生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而發自教師內心的贊許就是最好的催化劑。班裡一位男同學,從未認真聽過課,一次創新意識培養課中,有這樣一道題:8減6等於2,8加6也等於2,有這種可能嗎?請給以證明。當大家都愁眉苦展時,他回答道:在時間表達上,上午8點再過6小時就是下午2點。他的回答讓我出乎意料,自己情不自禁說:你竟如此聰明,千萬別浪費了你的智商。三年後,該學生如願考上了高職院校。那節課改變了他的命運,作為教師只是發現並贊許了他的才華與智慧。
四、將錯就錯――歸謬式教育
青少年學生的社會閱歷不豐富,是非判辨能力不強,自我約束能力有限,發生過失與錯誤都在情理之中。面對他們的錯誤,老師要善於運用教育的機制,可以就事論事,將錯就錯,看似南轅北轍,實則歸謬引正。筆者班上一女生同學,上課愛看課外書,我也曾發現過,能閱讀是好事情,肯定了她的閱讀習慣後,要求她寫讀後感,但表現差強人意。之後與其談話,告知其寫作需要一定語文基本功和概括能力,此次談話後,該女生上課都會認真聽講,進步很快。一次作文比賽中,她的文章還獲得一等獎。由此可見,當學生有做事過失或錯誤苗頭出現時,教師由「失」而引伸出去,邏輯推理,歸出謬論,學生自會辨出其言行之謬,從而對自己的過失或過錯產生悔悟之意,便於警覺、棄邪。
五、一鼓作氣――激將式教育
職高生正值青少年時期,他們的心理特點是好勝心強、不甘落後,利用得當,可以很好地調動積極性,當一個班集體或集體中的某位同學暫時落後時,氣可鼓而不可泄,採取激將式的教育,能使學生群情激奮,一鼓作氣,努力趕上。學校三項競賽的流動紅旗原來一直在我班,周五因值日同學工作馬虎而扣了分,紅旗被別的班奪走了,生活委員曾想罰該組打掃一周,這樣一來很有可能影響班級團結,次日的班會,激勵該小組願不願意主動承擔責任贏得大家的尊重,回答是肯定的。之後一周的衛生工作都做得相當好。這樣的教育不僅使同學們團結友愛,關心集體,而且使同學們形成了集體主義的道德觀念,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激發了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
總之,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捨得下工夫,站在育人的高度,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巧妙地運用教育規律,不斷研究和改進教育工作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自信,看到成功的希望,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丁蜀中等專業學校
C. 宜興電大職校和丁蜀職校哪個好
不要問哪個學校好不好,也不要問行不行,關鍵要靠自己有沒有學習的動力與決心,動力充足,決心足夠,態度完好,你願意比別人付出多倍的努力,你就一定比別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