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看現在的和尚
什麼事情都不可一概而論,和尚是出家的佛弟子,來自各個不同的社會階層,有品質善良的,有品質下劣的,有動機純正的,有動機不純的,有懂法的,有不懂法的,怎麼能責其個個都好呢?你所說的,只是不好的一部分人罷了。
古時候的玄奘、鑒真、一行,近代的印光、弘一等高僧,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代佛宣揚,對人講說佛法,勸人為善,福國利民,化度眾生,是大有益於世間的。現在雖不及古時,可是到處仍有講經說法,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化度人家的高僧。因你沒有學習佛法,所以沒有看到。你只看見不懂佛法,不守清規的庸僧,便懷疑佛法不好,那就大錯了。
佛教徒良莠不齊,不能歸罪與佛教。要知道,一大片谷地裡面有幾莖稗子,這是難免的。況且這少數略懂佛法,品行不正的人,若是全不懂佛法,他們的行為可能會更壞。
再說,學佛不是一發心修習就可以把行為修正過來的。一部分學佛的人確是真心學佛,可是他們過去世所帶來的惡習氣,一時不容易除去,所以他們的行為,有時反不如惡習淺而未學佛的來得正直。可是我們只見他們行為失當,而不知道他們暗地裡在對佛深深懺悔,毅然決然地想逐漸洗清自己的污漬。對於這種人,我們正應當以寬大的胸懷去原諒他們,同情他們,鼓勵他們,對於他們的前途,寄予極大希望才是。
還有一點,學佛要真信實踐,不是披上袈裟掛串數珠,念句佛號,就算盡學佛的能事了。真實學佛的,一定要心心念佛,堅持五戒,奉行十善,修習六度。
那一部分借學佛為名,行偷盜之實的人,我們怎麼可以承認他們是佛門弟子呢?譬如我們不能誤認穿著漂亮西裝,披上雪白工作衣,掛了個聽診器的就是醫生。一定要考察他的醫理是不是高深,為病人診斷是不是悉心研究,用葯是不是准確;我們也不能因為一部分的滑頭醫生,而懷疑醫葯是無用的。我們學佛是學習佛的行為和佛所指示我們的法門,不是學習某一部分不守清規以身謗法的和尚和居士,我們需以佛說的經典為學習的准繩,而依教奉行。
② 和尚怎麼看出來高低
看點多少,點越多級別越高
③ 你們對和尚怎麼看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隨後傳向世界,分為漢傳佛教(以漢地為主)、藏傳佛教(以藏地為主)和南傳佛教(以東南亞為主)三大流域,他們之間的區別類似於一所大學的三大學區。我們所謂的「和尚」,就類似於裡面的專科生(佛祖是校長,菩薩相當於系主任),他們作為一名秉承佛陀意志的修行者,獨身、素食、以寺為家、不蓄有財產錢物、終身奉獻給佛教事業,普度眾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所謂的「看破紅塵、遁入空門」,而是選擇了一條「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求眾生得離苦」、「舍一人之家而為千萬人之家、舍一人之樂而為千萬人之樂」的偉大行為,值得表示贊嘆和敬仰!
也唯其如此,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形形色色冒充和尚的人,我們要學會鑒別:
1、中國僧人不得出外化緣。這是全國佛教界統一通過並由中國佛教協會公布的。同時,1983年中佛協還發文禁止僧人在頭上燙疤的行為。
2、在路上,凡是主動向你要錢、要物的;看相算命的;看風水的;自稱活佛大師的;木有生活費或路費來討錢的;上門化緣的;送護身符的;推銷各種開光法物的;謊稱廟里做功德來募捐或集資建廟的;手拿化緣簿及相關證明,號稱某處僧人或居士,走街串巷沿途募化的……等等,都是假冒偽劣產品!——至於送給你的護身符,看看上面有沒有佛菩薩像,若有,就不要隨地扔掉(因為人是假的,但佛菩薩真實存在),這會折損我們的福報,如果嫌麻煩的話,就一邊念阿彌陀佛一邊用火燒掉。
3、真正的僧人只在寺院活動;寺院不收門票,不燒高香,不做高價法事,幫助你但從不談錢,也就是說,你給他的每一份供養,都是你心甘情願的。這就是鑒定的標准。當然還有更高級的辦法,你拿本楞嚴咒在手上請他背出來,背不出來就是假的(因為楞嚴咒為每日早課必修)。
④ 和尚穿正常衣服可以嗎
法律不管,但是僧人應有僧人的儀表,僧人的衣服要和在家人的區分開來,這樣不會混淆不分。
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服也不可模仿在家人的衣服,理由何在?
佛陀制定出家人的衣服,不能與在家(白衣)人的制服一樣,其理由有兩點:一、表徵出家修行之形象,乃以出世解脫為宗旨,為利益眾生出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為方便,故號稱方外客或沙門(梵語sramana),或修道行者。二、表徵僧俗之身份有別,才不至於混雜立場,帶來模稜兩可。
當今之佛教界有許多道場鼓勵在家人的衣服,一一模仿出家人的制服,如此一來,往往不易分辨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因而顛倒事實,在一次的因緣中,我頂禮過一位在家人,原來他模仿出家人的制服,上衣與下褲完全一模一樣,而且又腳穿羅漢鞋,肩背著僧袋,彷彿是一位道貌岸然有道高僧,我將要頂禮的當下,這位老和尚開口道:『哇啊!師父啊!不行不行啊!我不是出家人,我是在家人啊!慚愧慚愧!』
諸如此類的情況,多得不勝枚舉,是好是壞,是對是非,我們不難明白,正信佛弟子焉能模仿出家形象呢?這種非僧非俗的形象產生誤導的機率,可說頻頻日升,真令佛門大傷元氣,諸佛菩薩欲挽回這變質之歪風,實在束手無策,佛門亦不斷呼籲,這般在家模仿弟子,始終堅持不變,豈不是證實佛陀之預言已兌現,末法僧俗顛倒,正法不張,戒律松馳,佛教不敗也得傷痕累累。
梵網經雲:「應教身所著袈裟(梵語kasaya),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梵語bhiksu)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如有幫助,謝謝採納~
⑤ 動漫中不正經的野和尚,有哪些打破清規戒律的
來看一下在動漫中有哪些打破清規戒律的野和尚吧。
動漫中的僧侶基本上有肉,吃肉,這與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此外,僧侶的職業薪水仍然很高,待遇也不錯。看看動漫中的這些外國僧侶。
1.青之驅魔師-勝呂龍士
這個又禿又矮的小和尚,憑借著巨大的力量,終於嫁給了他的夢中女神18號,他非常高興。
以上角色在動漫中打破清規戒律的野和尚。
⑥ 一個和尚一分齊 說的是什麼
你好,答案是牛
牛與人關系極為密切,尤其在農業社會,更是人類最得力的助手,若是沒有牛的協助,也許人類社會不會進步這麼快。牛的動作較緩,但有毅力,且耐勞苦,因此牛年生的人也具有此特性,不管別人怎麼說,或周遭如何困苦,他會不在乎地以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做下去,最後也會完成任務的。因為,他們在做之前已經過慢慢的考慮,有時考慮時間長了一些,會讓他人覺得動作太慢,不過,一旦付之行動,一定連喘氣和疲倦也不露地完成。
⑦ 和尚翁的化解制服怎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情感關系中愛和恨同源,有時候愛和恨只在一念間,比如,當一個人愛一個人卻得不到回饋,或者說沒有得到預期值(豐木註:例如,我以為你會如何如何,結果你卻沒有如何如何,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並且還受到傷害,便開始轉用恨的方式來發泄。本質上來說,恨是一種對他人心理上的抱怨、攻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人在潛意識下自動開啟了」自我麻醉」「自我安慰「的「」自我防禦「的心理模式,是對自己愛的情緒不能釋懷的轉移和消解,通過對特定對象的恨意和憤怒讓自己相信不再愛了,也許,恨也是最後放下的一種方式。
⑧ 和尚這首歌的歌詞是什麼啊
胡彥斌-和尚 叢林深處一座破廟不為香客關注 一個和尚形單孤獨與世隔絕沒人光顧 穿著打滿補丁的僧服寒風吹透身上的破布 看家狗瘦的皮包骨一日三餐以吃草為主 廟里神仙破碎斑駁依然擺著pose瞪著眼珠 神龕前的簾布掛著碩大的黑蜘蛛 和尚雖然沒人監督照樣念經頌佛 吃糧全靠自己耕鋤見了可作葷菜的獵物不敢捕 早起晚睡看起來很忙碌兢兢業業從不知道辛苦 偶爾來了趕路的歇腳此處齋飯恭候並指明下山的路 要是燒香的是位年輕的女施主嚇得和尚直念阿彌陀佛 年復一年和尚變得殘年風燭 年復一年和尚變得殘年風燭 心中有佛行善只是衣缽 扶幼助儒豈能熟視無睹 權貴財富本是身外之物 習文弄武求知強身之路 心中有佛行善只是衣缽 孤單寂寞靜心修煉脫俗 茶淡食粗穿腸都是污濁 不辭勞苦修得來世成佛 阿彌陀佛
⑨ 和尚也是普通人,他們是怎麼解決「生理需求」方丈說出真相,你怎麼看
對於我們來說,本身人本來就不是完美的,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七情就是指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感情的表現或心理活動,而六欲就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願望。而大家也都知道出家當和尚的那些高僧們都是清心寡慾的,他們所信奉佛教,而且也是中古佛教文化最大的支持者,即使是平常的普通來這個神聖的時髦里也會有一種心生敬佩的感覺,畢竟這里是佛門,很乾凈、聖潔、清凈的地方。
如果說在花天酒地的環境下生活久了話,很多人都會感到非常的疲憊,有些白領甚至更高層次的人都會抽出時間到寺廟體驗一次出家的感覺,這也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到底一種放鬆,讓自己僅僅。其實,這種體驗真的是能夠讓人感受到清凈。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各位網友在評論區一起交流、討論。
⑩ 《笑傲江湖》中儀琳的父親不戒和尚,他的武功如何
不戒法師的內力深厚,但是《笑傲江湖》的武術體系是招式優先,所以不戒法師僅僅稱得上高手,應該是和莫大先生一個檔次的高手。
在談論不戒大師的武功之前,我們要先弄清楚《笑傲江湖》中的武功體系。金庸在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等書中都是強調內功的強大,往往招數在精妙的高手,也不如內功深厚的人厲害。這一點從慕容復身上就可以看出來,慕容復身為與喬峰齊名的英雄靠的不是他高深的內功,二是以彼之道換彼身的家傳絕學,是招數精妙。可是這樣一個人物卻頻頻敗給內力深厚的高手。
但是要知道笑傲江湖的武術體系下,內力深厚可不一定吃香。不戒大師雖然內力精純深厚,但是畢竟不是什麼絕世神功,無法為他的戰力提供加成,而且不戒大師的武功招式不夠精妙。在與八大魔教長老進行對決時,不戒法師雖然內力深厚,但因為招式不夠精妙,所以處於下風。
因此真要給不戒法師的武功進行定檔的話,不戒法師應該是和莫大先生一個級別,高於沒練辟邪劍法之前的岳不群,低於左冷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