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濟寧的高中有哪些詳細點
濟寧的所有高中
• 梁山一中
• 嘉祥縣第一中學
• 濟寧市第一中學
• 金鄉縣第一中學
• 汶上縣第一中學
• 鄒城市第一中學
• 曲阜市第一中學
• 兗州市第一中學(兗州一中)
• 濟寧市實驗中學
• 魚台縣第一中學
• 泗水縣第一中學
• 鄒城市第二中學
• 微山縣第一中學
• 曲阜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濟寧市第二中學
• 山東省金鄉縣第二中學
• 嘉祥縣第二中學
• 魚台縣第二中學
• 濟寧學院附屬高中(原濟寧師專附屬高中)
• 山東省兗礦集團第一中學
• 嘉祥縣第三中學
• 鄒城市第四中學
• 濟寧市育才中學
• 曲阜市杏壇中學
• 濟寧市第十三中學
• 梁山縣宏志高級中學
• 兗礦集團第二中學
• 梁山縣第二中學
• 兗州市第六中學
• 鄒城市實驗中學
• 微山縣第三中學
• 曲阜市第二中學
• 金鄉縣實驗中學
• 兗州市實驗高中
•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 汶上縣實驗中學
• 濟寧市第八中學
• 兗州市第二中學
• 微山縣第二中學
• 梁山三中
• 泗水縣第二中學
• 泗水縣實驗中學
• 梁山縣第四中學
• 濟寧市第十七中學
• 梁山縣梁山鎮第一中學
• 汶上縣對澤中英文學校
• 萌山中學
• 魚台縣實驗中學
• 嘉祥縣第四中學
• 山東省鄒城市第三中學
• 嘉祥縣紙坊鎮第一中學
• 鄒城市第五中學
• 舞雩壇中學
• 嘉祥縣孟姑集鄉第一中學
• 山東省濟寧市金育高級中學
• 金鄉縣第五中學
• 金鄉縣第四中學
• 兗州市第十五中學
• 任城區第二中學
• 梁山縣館驛鎮第一中學
• 濟寧第十二中學
• 李營鎮中心中學
• 汶上縣立新高級中學
• 開元高級中學
• 濟寧市第三中學
• 兗州市第十六中學
• 任城區南張鎮中心中學
• 嘉祥縣卧龍山鎮卧龍山中學
• 梁山縣大路口初級中學
• 汶上縣徐震高級中學
• 任城一中[唐口高中]
• 留庄鎮第一中學
• 鄒城市嶧山中學
• 兗州市東方中學
• 兗州煤機廠子弟中學
• 汶上縣第二中學
• 兩城鄉第一中學
• 兗礦集團鮑店煤礦職工子弟學校
• 濟寧市第九中學
• 郭里中學
• 嘉祥縣馬村鎮中學
• 陵城中學
• 梁山縣小安山鄉初級中學
• 嘉祥縣疃里鎮第一中學
• 任城區唐口鎮中心中學
• 濟寧市第十八中學
• 鄒城市第八中學
• 曲師大附屬高中學校
• 鄒城市第六中學
• 山東省濟寧市第六中學(二十里鋪)
• 兗州市鐵路中學
• 濟寧市聯辦高級中學
• 金鄉縣雞黍鎮第一中學
• 金鄉縣緡城第一中學
• 微山縣第十七中學(夏鎮)
• 泗水縣第四中學
• 梁山縣實驗中學
• 曲阜市實驗中學
• 濟寧市魚台縣王廟中學
• 曲阜市孔子中英文學校
• 嘉祥縣老僧堂鄉中學
• 微山縣第五中學
• 梁山縣黑虎廟鄉初級中學
• 兗州市第四中學
• 梁山縣小安山鎮第一中學
• 魚城鎮中學
• 嘉祥縣大張鎮第一中學
• 鄒城市城關中學(二十二中學)
• 金鄉縣胡集鎮一中
• 微山縣實驗中學
• 羊山鎮第一中學
• 鄒城市第十九中學
• 微山縣塘湖第一中學
• 微山縣夏鎮第一中學
• 嘉祥縣宗聖中學
• 梁山縣壽張集鄉第一初級中學
• 安居中心中學
• 汶上縣義橋鄉第三中學
• 嘉祥縣梁寶寺鎮第一中學
• 濟東中學
• 任城區長溝中心中學
• 曲阜市吳村鎮第二中學
• 濟寧第十四中學
• 鄒城市第七中學
• 兗州市第十八中學
• 兗州市第十四中學
• 梁山縣開河鄉中學
• 汶上縣軍屯鄉中學
• 嘉祥縣嘉祥鎮第一中學
• 汶上縣郭倉鄉一中
• 鄒城市石牆中學
• 汶上縣汶上鎮四中
• 濟寧市任城區東邵中學(任城二十四中)
• 濟寧市第七中學
• 鄒城市二十四中學
• 濟寧市第十九中學(石橋中心中學)
• 嘉祥縣仲山鄉第一中學
• 鄒城市田黃中學
• 濟寧市任城區二十里鋪鎮中心中學
• 泉林鎮中心中學
• 曲阜市王莊鄉康橋中學
• 汶上縣郭樓鎮第一中學
• 汶上縣次邱鎮第一中學
• 濟寧高新區第四中學
• 鄒城市第九中學
• 魚台縣唐馬中學
• 羅屯鄉第一中學
• 梁山第四中學
• 濟寧第五中學
• 鄒城市唐村中學
• 董庄鄉中學
• 濟寧市第二職業中學
• 汶上縣南旺鎮二中
• 歡城鎮第二中學
• 張黃鎮中學
• 梁山縣韓垓鎮第一初級中學
• 金鄉師范學校
• 李閣鎮陳樓中學
• 梁山縣信樓鄉中學
• 鄒城市城前中學
• 尼山中學
• 化雨一中
• 微山縣付村鎮第一中學
•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二十里鋪鎮第二中學
• 任城區大唐中學
• 汶上縣康驛鎮第一中學
• 梁山縣楊營鎮第一初級中學
• 泗水縣第十三中學
• 梁山縣徐集鎮第一中學
• 任城區喻屯鎮喻屯一中
• 任城區接庄鎮中心中學
• 李閣鎮李閣中學
• 梁山縣馬營鄉中學
• 兗州市軍民學校
• 濟寧市第十一中學
• 柳行中心中學
• 金鄉鎮金曼克中學
• 金鄉縣司馬鎮中學
• 金鄉縣雞黍鎮馬集中學
• 聖林中學
• 兗礦集團興隆庄礦校
• 鄒城市九三中學
• 大束中學
• 山東濟寧第二中學
• 金鄉縣肖雲鎮中學
• 兗州市第十中學
• 汶上縣寅寺鎮二中
• 汶上縣南站鎮中學
• 金鄉第九中學
• 谷亭鎮第一中學
• 時庄鎮中學
• 濟寧市第十六中學
• 粱山縣第一中學
• 金鄉縣興隆中學
• 金鄉縣第十四中學
• 萬張鄉第一中學
• 兗州市第十九中學
• 鄒城市平陽寺中學
• 萬張鄉第一中學
• 兗州市第十九中學
• 鄒城市平陽寺中學
• 防山鄉中學
• 魚台王魯中學
• 嘉祥縣新挑河中學
• 嘉祥縣梁寶寺鎮第三中學
• 王固堆鄉第一中學
• 南屯礦學校
• 歡城鎮一中
• 金鄉縣魚山鎮中學
• 中心店中學
• 鄒城市尚河中學
• 李營鎮張馬楊中學
• 任城區唐口鎮唐口中學
• 梁山縣拳鋪鎮第一初級中學
• 王魯鎮實驗中學
• 薛村中學
• 時庄鎮第二中學
• 梁山縣楊營鎮第二初級中學
• 梁山前集第一初級中學
• 泗水縣第七中學
• 汶上縣南旺鎮一中
• 鄒城市第十一中學分校
• 張庄十二中學
• 山東泗水第九中學
• 微山縣馬坡鄉第三中學
• 加祥縣第二中學
• 兗州市第十一中學
• 曲阜市吳村鎮峪口中學
• 微山縣第十八中學
• 濟寧市豐泰中學
• 博源雙語實驗學校
• 汶上縣第十六中學
• 泗水縣十四中
• 嘉祥縣金屯鎮中學
• 小雪鎮中學
• 姚村鎮中學
• 魚台縣第三中學
• 鄒城市第十中學
• 兗州市第二十四中學
• 汶上縣白石鄉第一中學
• 金鄉縣開元中學
• 汶上縣苑庄鎮一中
• 汶上縣郭樓鎮第二中學
• 金鄉縣金鄉鎮第一中學
• 泗水縣黃溝中學
•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大成高級中學
• 金鄉縣第三中學
• 任城區喻屯鎮李戶聯中
• 嘉祥縣滿硐鄉中學
• 辛店鄉第一中學
• 嘉祥縣第七中學
• 梁山縣梁山鎮第二中學
• 館里鄉第一中學
• 任城區許庄街道中心中學
• 汶上縣楊店鄉第一中學
• 金鄉縣第十二中學
• 嘉祥縣黃垓鄉中學
• 南集中學
• 兗州市十七中
• 汶上縣次丘鎮第二中學
• 金鄉縣第十三中學
• 濟寧市任城區第六職業高級中學
• 兗州市第三十一中學
• 兗州市第十二中學
• 嘉祥縣大張鎮第二中學
• 兗州市孔子學府
• 李營一中
• 李營鎮曹營中學
• 揚營鎮一中06級
• 曲阜市小雪鎮白楊中學
• 濟寧第十中學
• 梁山縣小路口鎮第二初級中學
• 大山頭中心校
• 梁山縣韶華中學
• 泗水縣楊柳鎮中心中學
• 董庄中學
• 汶上縣白石鄉第二中學
• 席廠中學
• 泗水縣泗水鎮泗城中學
• 濟寧市魚台縣米灘中學
• 汶上七中
• 梁山縣李官屯鄉中學
• 兩下店中學
• 梁山鎮第四初級中學
• 希望中學3年4班
• 嘉祥縣疃里鎮第二中學
• 金鄉縣馬廟鎮第三中學
• 金鄉縣奎星中學
• 微山縣塘湖鄉第二中學
• 兗州市第十二中學
• 羊山鎮第二中學
• 趙廟鄉一中
• 任城區南張鎮第二中學
• 泗水縣第十中學
• 泗水縣聖水峪鄉中心中學
• 兗州育才雙語實驗學校
• 汶上縣第十七中學
• 梁山美校
• 東灘中學
• 汶上縣第十一中學
• 梁山縣趙固堆鄉初級中學
• 山東拖拉機廠中學
• 曲阜市馬庄中學
• 金鄉縣羊山鎮第三中學
• 吳村鎮中學
• 鄆陳鄉中學
• 兗州市第三十三中
• 山東省泗水縣第五中學
• 鄒城市付庄中學
• 鄒城市看庄中學
• 息陬鄉春秋中學
• 鄒城市崇義中學
• 清河鎮石集中學
• 加祥縣第一中學
• 山東省金鄉縣第七中學
• 方廟鄉中學
• 泗水縣第八中學
• 曲阜時庄辛庄中學
• 濟寧市聯高級中學
• 山東省金鄉縣總工會文化補習學校
• 城關鎮郭庄中學
• 鄒城市
• 梁山縣第十九中學
• 泗水縣金庄鎮中心中學
• 汶上師范高級中學
• 香城鎮桃園中學
• 嘉祥第九中學
• 梁山縣後孫庄鄉中學
• 天寧中學
• 濟寧市第十中學
• 泗水縣泗水鎮第三中學
• 汶上縣第九中學
• 梁山大學
• 兗州市第三中學
• 梁山縣韓崗鎮第二初級中學
• 魚台縣東里聯中
• 魚台縣老砦鄉中學
• 金鄉縣馬廟第二中學
• 山東省第十七中學
• 濟寧希望學校(中學部)
• 泗水縣中冊鎮中心中學
• 曲阜市小廠中學
• 魚台縣福田初級中學
• 濟寧市同濟大學附中
• 廿里鋪鎮二中
• 任城區喻屯鎮紅廟屯聯中
• 金鄉縣高河鄉一中
• 梁山縣英才學校
• 梁山縣小安山鎮第二初級中學
• 金鄉縣文峰中學
• 梁山縣韓崗鎮第一初級中學
• 兗州市第二十三中學
• 濟寧成人學校
• 李營鎮二中
• 宏志
• 侯樓一中
• 石牆鎮古路口中學
• 嘉祥縣馬集鄉第一中學
• 兗州市小孟鄉中心中學
• 馬營鄉中學
• 泗水金城中學
• 微山十一中
• 兗州五中
• 息陬鄉中學
• 泗水縣苗館鎮中心中學
• 魚台教工子女中學
• 鄒城市太平鎮太平中學
• 曲阜名牌高中
• 韓庄第三中學
• 濟寧落陵煤礦子弟中學
• 肖雲紅校
• 汶上縣第十二中學
• 馬家村中學
• 汶上縣第五中學
• 陵城鎮羅廟中學
• 實驗中學(十七中)
• 嘉祥縣梁寶寺鎮第二中學
• 嘉祥縣疃里鎮第三中學
• 曲阜市陋巷中學堂
• 鄒城太平北亢窩
• 鄒縣第十九中學
• 金鄉縣胡集鎮大義中學
• 鄒城市太平鎮馮集中學
• 清河鎮中學
• 兗礦集團楊村礦校
• 泗水縣第六中學
• 章棗中學
• 嘉祥第十三中學
• 廿里鋪二中
• 魚台縣峨亭中學
• 山東省濟寧市浪漫中學
• 王魯鎮武台中學
• 鄒城市大束鎮匡庄中學
• 梁山縣第十七中學
• 兗州市第七中學
• 汶上縣振華高級中學
• 濟寧成人學校
• 李營鎮二中
• 宏志
• 侯樓一中
• 石牆鎮古路口中學
• 嘉祥縣馬集鄉第一中學
• 兗州市小孟鄉中心中學
• 馬營鄉中學
• 泗水金城中學
• 微山十一中
• 兗州五中
• 息陬鄉中學
• 泗水縣苗館鎮中心中學
• 魚台教工子女中學
• 鄒城市太平鎮太平中學
• 曲阜名牌高中
• 韓庄第三中學
• 濟寧落陵煤礦子弟中學
• 肖雲紅校
• 汶上縣第十二中學
• 馬家村中學
• 汶上縣第五中學
• 陵城鎮羅廟中學
• 實驗中學(十七中)
• 嘉祥縣梁寶寺鎮第二中學
• 嘉祥縣疃里鎮第三中學
• 曲阜市陋巷中學堂
• 鄒城太平北亢窩
• 鄒縣第十九中學
• 金鄉縣胡集鎮大義中學
• 鄒城市太平鎮馮集中學
• 清河鎮中學
• 兗礦集團楊村礦校
• 泗水縣第六中學
• 章棗中學
• 嘉祥第十三中學
• 廿里鋪二中
• 魚台縣峨亭中學
• 山東省濟寧市浪漫中學
• 王魯鎮武台中學
• 鄒城市大束鎮匡庄中學
• 梁山縣第十七中學
• 兗州市第七中學
• 汶上縣振華高級中學
• 微山縣第十五中學
• 加祥縣滿洞鄉第一中學
• 曲阜市仙源中學
• 金鄉縣孟鋪中學
• 兗州市第八中學
• 泗水縣育英中學
• 山東省老寨中學
• 南屯中學
• 古邵鎮第一中學
• 金鄉縣王丕鎮中學
• 梁山縣小路口鎮第一初級中學
• 泗水縣城關中學
• 兗州鐵路中學
• 新驛鎮東村中學
• 濟寧汶上康驛邵庄知青學校
• 兗州礦業集團第三中學
• 音樂學校
• 曲阜市小雪鎮北林中學
• 濟寧市任城區實驗中學
『貳』 濟寧市有多少高中
截止2020年有12個高中,濟寧市比較好的高中排名:
一、濟寧一中
濟寧一中始建於1902年,是一所百年歷史的省級重點高中。目前學校分太白、北湖兩個校校區,佔地160餘畝,有近90個教學班,學生人數達6000餘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顯著,近3年有多人升入清華北大,每年理科一本線上線突破500人,文科一本上線也達60人以上。因此學校被評為「中國百強中學」。
二、嘉祥一中
嘉祥一中創建於1951年,學校目前有南北兩個校區,共佔地530畝,有200多個教學班,在校生達1萬人,是山東省重點中學。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教職工500餘人,其中省特級教師2人,齊魯名師1人,高級教師將近10人。學校教學成績突出,在2019年高考中,濟寧市理科狀元被嘉祥一中摘得。
三、濟寧育才中學
濟寧育才中學始建於1995年,學校佔地140畝,有70多個教學班,在校生4000餘名。當時創建學校的教師,主要由全市抽調的優秀教師組成,因此教師教學水平較高。
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家奧林匹克競賽並屢次獲獎,學校自創建以來有近50名同學升入清華北大,而且在2003年該校摘得山東省理科狀元桂冠,因此學校被清華、北大、南大等名校授予為「生源基地」稱號,近幾年學校每年本科上線都突破千人。
四、兗州一中
兗州一中,創建於1943年,佔地450畝,有120多個教學班,在校人數7000餘人,是山東省級重點中學。學校積極打造高效課堂,構建「35+10」課堂循環教學模式,形成特色課堂,取得顯著成效。
學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了驕人成績,尤其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多次獲獎。學校連年在高考中都取得優異成績,學校每年有千人升入本科院校,其中有很多升入985等名牌大學。
五、鄒城一中
鄒城一中始建於1952年,學校有南北兩個校區,共佔地410畝,現有120多個教學班,在校生7000餘人。學校師資力量優良,擁有眾多國家級、省市級優秀教師等40餘人,高中級教師300餘人,建校60多年,為社會培養4萬多名合格畢業生。
近年來,學校在高考中更取得可喜的成績,在2017年高考中,學校有13人升入清華北大,並摘得濟寧市文科狀元桂冠。在2018年高考中,學校又有12人升入清華北大,並摘得理科高考狀元桂冠。
『叄』 濟寧市金鄉縣 中心小學,濟寧教育學院附屬小學,實驗中學附屬小學哪個好哪個位置好
對你聽到的不假曹楊二中附屬小學確實是掛牌的因為他依靠曹楊二中的好名聲但是怎麼說呢不能說曹楊二中附屬小學差只能說他在小學裡面不如曹楊二中在高中裡面那麼強(曹楊二中在上海高中裡面排在前15左右)如果和新普陀小學比的話娜曹楊二中附屬小學的話肯定占優勢啊道理前面幫你分析過了你再考慮下吧
『肆』 張金啟的治校特色
一,「名校戰略」與「優秀國人」
他認為,明確、實際、科學的目標,是一個人,一個單位,甚至地方,能否走得更遠的前提。張校長在金鄉二中任職時,曾明確了學校辦學目標,即:「用省級規范化學校的標准規范學校教育教學行為,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成為在全濟寧市有示範作用的特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保持在全市同類學校中領先地位,逐步成為師資一流、設備一流、質量一流的省級示範高中」。
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提出,教育家應該是關懷祖國命運的人。而張校長始終將熱愛祖國的情感、民族自豪感、優良傳統的培養與弘揚,納入教書育人的具體工作之中,始終把「做一個優秀的中國人!」作為校訓,作為激勵師生的箴言,這不正是真正的教育家治校的風范嗎?他說,「做一個優秀的中國人」對中國的孩子來說重在「優秀」二字。我們要勇於承擔起「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中國特色的優秀人才」的重大而光榮的使命。
目標的引領,關健在於思想的引領。張金啟本人就是一個思想型的校長。若干年前,還在金鄉縣實驗中學校長任上時,就曾提出關於教育理念必須超前於時代的思想。《濟寧日報》曾以《超前一步,就超前一個時代》為題,對張金啟進行過專訪,並在全市教育界引起良好反響。
「以德立校,科研強校,管理興校,特色名校」,成為他一貫辦學的理念,由此衍生出「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和「為學生的終身最優發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在目標和理念體系的指導下,引領教職工通過學習和探索,理論水平和認識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進而確立了「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教學觀,「教師應是現代教育家,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的教師觀,「承認學生的差異和發展潛能,按照學生成長的規律,從多角度開掘學生潛能,把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統一起來,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學生觀,「學生都有才,人人能成才,個個能成功,成人又成才」的人才觀等觀念,為培養「優秀的中國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二,「陽光心態」與「民主決策」
在金鄉縣教育界,張金啟校長本身就是一個「教育品牌」,他的「陽光心態」和「民主決策」為教育界人士和百姓所稱道。
張校長在英雄王傑的家鄉———王傑村王傑中學任校長時,只有26歲。至今已有足足20年的做校長的歷史,被稱為「最年經的老校長」。他看上去永遠是青春洋溢、激情勃發,永遠是兢兢業業、快快樂樂,雖「貴」為「一校之長」,但從未「腫」著個臉「唬」過人。學生們說他「可親」,老師們說他「可近」。這樣的心態,反映在他的學生觀上,就是「沒有差學生」,只有教育不當的學生;反映在他的教師觀上,就是「沒有差老師」,只有管理不當的老師;反映在他的幹部觀上,就是「沒有差幹部」,只有教育不當的幹部。這樣的理念,讓他的整個團隊,形成了一個團結和諧的整體。學校領導成員辦公會,從來沒有「冷過場」,人人暢所欲言,個個獻計獻策。而張金啟在這種火花四濺的「百家爭鳴」中,胸中深潛著的教育智慧便噴薄欲出,科學的決策在民主的基礎之上,也便自然而然的誕生。
張金啟校長說,作為一個學校,要實現跨越與騰飛,單憑信念難以保障,光靠制度亦難盡善,只有兩者的結合,才能使這個學校與時俱進,得以可持續發展。
在管理上,以「情感投入」為基礎,以「民主管理」為特色,以「激活主人翁意識和個體工作積極性」為目的,構建了集「情感溝通、民主參與、需求滿足、目標激勵、制度制約」等多種管理方式為一體的兼有「人文性」和「法制性」的管理模式;學校依託年級組管理人員、班主任、量化管理小組、學生幹部四支隊伍,運用「全員管理」、「崗位目標管理」、「自主管理」等現代管理理論,堅持「嚴、細、實、恆」抓管理,形成了「一個制約、五個管理」的管理體系。
張校長的「陽光心態」和「民主決策」,總是能極大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職工的工作進取心和主動性,同時增強了主人翁意識、奉獻意識、質量意識、危機意識、競爭意識,往往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團結協作、艱苦創業、敬業愛校、爭創一流」的團隊精神。這種精神,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生產力和創造力。
三,讓教師「幸福成長」、「快樂奉獻」
張校長及所在學校的領導班子成員,總是以「事業吸引人,情感凝聚人,待遇挽留人,工作培養人」的「拴心留人」工作思路為核心,為魯西南教育界樹起了一個可資借鑒的典範。
事業吸引人。他們認真開展事業觀、師德等系列化教育,積極為每一位教職工搭建大顯身手的舞台,提供人生成長和事業進步的廣闊空間,為他們專業進修提供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和物資資助,使教師都在「適彼樂土」的愉悅中幹事創業。
情感凝聚人。他們的堅持在感情上以心換心,體察教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難處,時刻留意其情緒和心事,還給教職工子女入托、上學、就業助一臂之力。
待遇挽留人。張校長在金鄉二中任職時,學校克服重重困難,籌措資金,在保證工資及時足額發放的前提下,把績效工資的發放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別是每套面積120多平方米的住房給教職工營建了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高級職稱的教師給予全崗全聘,教職工子女上學專車接送,教師辦公室安裝了冷暖空調、配備了純凈水。2007年底,學校又為近百名教職工以較低的價格團購了商品房,改善了住房條件。優越的待遇給教師創造了舒適安逸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留住了他們的心。
工作培養人。他們為每位教師配發《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走進新課程》、《做成功教師》、《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等叢書,要求全體教師「讀專著,寫筆記」「苦練內功」。對新聘任的教師進行培訓;讓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通過擔任備課中心組組長,以說課、執教公開課、示範課,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發揮帶頭作用;以「一幫一師帶徒」的方式,啟動「推新」工程,讓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定期舉辦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為班主任訂閱《班主任之友》、《心理健康教育》,印製和配發《班主任工作手冊》、《班主任工作漫談》等班主任工作理論書籍,每年還開展一次「導師型」班主任評選活動,努力提高班主任隊伍素質。另外,學校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分批組織教師赴北京、天津等地的先進單位參觀學習,邀請全國知名教授、學者和專家來校講學。一批學習型、管理型、專家型和科研型的教師脫穎而出,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生一天,想學生一生
「即使只教學生一天,也要想到學生一生」。張金啟校長這一極具前瞻性和遠見卓識的學生長遠發展理念,如一縷陽光,明媚和溫暖了校園,也使得學校成為百花爭艷的文化樂園。
在學生中發揚「博學、睿思、勵志、篤行」的學風,使學校變成生動活潑的樂園,處處洋溢著豐富的文化氣息。愛國愛黨揚正氣,自管自育透銳氣,素質教育現靈氣,發展方向呈豪氣——「有正氣、有銳氣、有靈氣、有豪氣」,為學生營造了卓越的人文環境、社會環境和安全環境,以期人人可成為「理想遠大,品德高尚,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時代驕子,成為會做人,會學習,會生活,會合作,會健體的「優秀的中國人」。
2011年,社會屢次出現見人不救的現象,特別是小悅悅事件報道後,張校長立即召開學生大會,說:我們金鄉一中的學生看到老人摔倒就得扶,不能出現見死不救的現象。被訛了錢,沒事,找我,我給你們付。我們不能丟失中華民族的的傳統美德,救死扶傷乃人之本質。他為學生做好事解決了後顧之憂。
『伍』 金鄉縣初中資料
金鄉縣奎星中學是一所縣城民辦初級中學。從2001年創辦到現在,已走過了八個年頭。現有18個教學班,學生1000餘人,教職工80人。近四年來,在縣教育局的關心支持下,發展勢頭一直很好。在全縣民辦學校督導評估中,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等。去年,又被評為濟寧市教學示範學校。學校以科學嚴格的管理,優異的教學成績,優質的後勤服務而贏得了家長的滿意、社會的認可和贊譽。
一、始終把先進的教育思想作為辦學的靈魂
學校抓住「著眼於孩子一生發展」這一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徵,確定了四句話的教育目標,即「培養學生自信,發掘學生潛能,養成三個習慣,塑造健全人格」。理論學習使教師的職業觀、責任觀、教學觀、教育主體觀、教師價值觀和發展觀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二、把培養和造就科研型教師作為學校工作的永恆主題
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的素質,隊伍建設是最重要的建設。為了調動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學校管理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怎樣把「要我干」變成「我要干」。二是怎樣把「我要干」變成「我會干」。學校的做法是:
(一)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營造積極、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
管理以人為本,就要著眼於人的需求,人的發展。對教師不同層次的需求盡量滿足。在物質需求方面,我們隨著學校條件的改善,不斷提高工資水平。住房、子女上學等,學校量力而行,盡量提供方便。
(二)著眼於人的發展,為教師成長鋪路搭橋。
學校真心為教師,教師才會有主人翁的責任感,才能一心一意為學校,一心一意為學生。為促使教師由苦幹型、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學校大力提倡工作學習化。每周一,學校經常根據工作進展,有針對性地組織業務學習,選學理論文章,對教師的自學是個引領;學習衡水、洋思、高密一中、北京四中等名校經驗,以提供示範。
(三)明確目標,適度加壓,在教學實踐中提高水平。
對教師的教學,學校倡導給學生三個層次的東西。一是給知識,這是最低層次的東西;二是給方法,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是授人以漁;三是給視野,視野也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方法,教學生哲理思考,登高望遠,深入本質,認識問題全面,辯證,深刻。對教學成績,學校提出了這樣一個具體目標:各科平均分、高分率要高於對比學校,力爭居於全縣前列。同時又提出了「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學生要減負,老師要加壓」的口號。
三、堅持德育為首,讓學生學會做人,養成健全人格
學校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活動空間。班級壁報,爭相媲美;《科技博覽》,豐富知識;《學習園地》,啟迪心智。廣播室辦得有聲有色,圖書閱覽全面向學生開放。在閱覽室,同學們養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每天30分鍾的電視節目,開闊了學生視野,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每天的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和各種體育比賽,強健身體,磨煉意志,放鬆身心。心理學講座,解開學生疑竇;學法報告,開啟學生智慧大門。學生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增長才幹,體驗道德是非,體驗高尚,體驗成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一方天地。
座落於魯西南大地上的山東省金鄉縣實驗中學,是一所現代化初級中學。學校現有教學班56個,在校生4600餘名,教職工240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28人,中學一級教師68人,省市級骨幹教師,教學能手50人.
『陸』 省級示範性高中名單
山東省第二批省級高中教學示範學校和第三批省級初中、小學教學示範學校名單(189所)
濟南市(13所)
小學(6所)
平陰縣龍山小學 濟南市長清區右麟小學
章丘市實驗小學 濟陽實驗小學
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鎮中心小學 商河縣實驗小學
初中(6所)
山東省濟南甸柳第一中學 濟南育英中學
濟南市舜耕中學 濟南第十二中學
平陰縣第四中學 歷城區柳埠鎮第一中學
高中(1所)
濟鋼集團有限公司高級中學
青島市(13所)
小學(7所)
青島嘉峪關學校 即墨市第一實驗小學
青島市四方實驗小學 開發區香江路第一小學
青島市李村小學 膠州市常州路小學
嶗山區實驗小學
初中(4所)
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 嶗山區第八中學
青島第五十中學 膠州市初級實驗中學
高中(2所)
青島第五十八中學 城陽第一高級中學
淄博市(11所)
小學(5所)
張店區潘南小學 沂源縣實驗小學
淄博師專附屬小學 周村區中和街小學
臨淄區實驗小學
初中(4所)
桓台縣世紀中學 博山區第七中學
高青縣實驗中學 淄川區實驗中學
高中(2所)
淄博實驗中學 沂源縣第一中學
棗庄市(8所)
小學(5所)
嶧城區實驗小學 薛城區臨山小學
山亭區實驗小學 市中區君山路小學
滕州市北辛街道中心小學
初中(2所)
棗庄第二十八中學 山亭區翼雲中學
高中(1所)
滕州市第二中學
東營市(7所)
小學(2所)
東營市利津縣陳庄鎮中心小學 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
初中(2所)
東營市勝利第四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第三中學
高中(3所)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中學
煙台市(11所)
小學(7所)
煙台市芝罘區養正小學 煙台市福山區東華小學
牟平區新牟小學 萊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萊陽市實驗小學 招遠市北關實驗學校
蓬萊市第二實驗小學
初中(4所)
煙台市實驗中學 煙台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煙台市牟平區大窯鎮初級中學 龍口市新港路學校
濰坊市(16所)
小學(8所)
濰坊市奎文實驗小學 濰坊市奎文區早春園小學
濰坊市濰城區芙蓉小學 山東省益都師范附屬小學
壽光市實驗小學 諸城市府前街小學
高密市恆濤雙語實驗學校 昌邑市柳疃鎮柳疃學區小學
初中(5所)
山東省昌樂縣實驗中學 山東省濰坊第五中學
青州市夏庄初級中學 高密市立新中學
濰坊廣文中學
高中(3所)
山東省諸城第一中學 山東省壽光市第一中學
濰坊市第四中學
濟寧市(15所)
小學(8所)
金鄉縣實驗小學 泗水縣實驗小學
濟寧市中區明珠中心小學 曲阜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兗州市實驗小學 汶上縣實驗小學
魚台縣實驗小學 任城區石橋中心小學
初中(4所)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嘉祥縣嘉祥鎮第一中學
微山縣夏鎮一中西校 汶上縣第一實驗中學
高中(3所)
金鄉縣第一中學 鄒城市第一中學
兗州市第一中學
泰安市(12所)
小學(5所)
泰安市泰山馮玉祥小學 肥城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泰安市岱嶽區黃前鎮中心小學 東平縣第二實驗學校
寧陽縣伏山鎮中心小學
初中(4所)
山東省泰安東岳中學 肥城市龍山中學
新泰市谷里鎮第二初級中學 山東省寧陽實驗中學
高中(3所)
肥城市泰西中學 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
山東省寧陽第一中學
威海市(8所)
小學(4所)
威海市環翠區錦華小學 威海市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小學
榮成市石島實驗小學 乳山市黃山路學校
初中(2所)
文登市初級實驗中學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皇冠中學
高中(2所)
威海市第一中學 山東省榮成市第一中學
日照市(8所)
小學(4所)
東港區兩城鎮中心小學 日照市嵐山區後村鎮中心小學
莒縣閻庄鎮中心小學 莒縣洛河鎮中心小學
初中(3所)
日照第二實驗中學 五蓮縣第二中學
日照經濟開發區中學
高中(1所)
五蓮縣第一中學
萊蕪市(5所)
小學(2所)
鋼城區丈八丘聯小 萊城區方下中心小學
初中(2所)
萊城區口鎮中學 鋼城區艾山一中
高中(1所)
萊蕪市第二中學
臨沂市(15所)
小學(8所)
河東區實驗小學 臨沭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郯城縣第一實驗小學 蘭山區白紗埠中心小學
蒙陰縣垛庄中心小學 費縣費城鎮西關小學
羅庄區第三實驗小學 沂水縣沂水鎮中心小學
初中(4所)
臨沂市第四中學(初中) 臨沂實驗中學
費縣費城鎮初級中學 臨沭縣第一初級中學
高中(3所)
臨沂第三中學 臨沭第一中學
山東省莒南第一中學
德州市(11所)
小學(7所)
德州市北園小學 樂陵市實驗小學、
德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慶雲縣實驗小學
齊河縣第二實驗小學 武城縣第二實驗小學
禹城十里望回族中心小學
初中(3所)
德州市第九中學 平原縣第三中學
齊河縣第三中學
高中(1所)
齊河縣第一中學
聊城市(11所)
小學(7所)
陽谷縣實驗小學 臨清市大辛庄辦事處中心小學
聊城東昌府區振興路小學 聊城東昌府區東昌路小學
聊城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 山東政法希望小學
高唐縣固河中心小學
初中(3所)
高唐縣第一實驗中學 陽谷縣西湖中學
東昌府區侯營中學
高中(1所)
山東聊城第二中學
濱州市(10所)
小學(6所)
鄒平市開元小學 沾化縣第一實驗小學
陽信縣實驗小學 惠民縣第一實驗學校
濱城區小營辦事處中心小學 無棣縣小泊頭鎮中心小學
初中(2所)
濱城區清怡中學 博興縣樂安實驗中學
高中(2所)
鄒平縣黃山中學 山東省北鎮中學
菏澤市(15所)
小學(8所)
巨野縣南關小學 單縣中日友好慧光學校
鄄城縣實驗小學 定濤鎮東王店小學
牡丹區第八小學 開發區岳程中心小學
鄆城縣實驗小學 曹縣普連集鎮中心小學
初中(4所)
東明縣城關鎮第二初級中學 牡丹區萬福辦事處登禹初級中學
鄄城縣第十二中學 鄆城縣黃堆集中學
高中(3所)
巨野第一中學 東明縣第一中學
鄄城縣第一中學
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金鄉縣實驗中學9年級4班蘇鈺的QQ號是
暈- -。
你要他的號干什麼- -。
無語。
『捌』 金鄉縣實驗中學的辦學業績
實驗中學的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實現了教學思想現代化,辦學條件標准化,學校管理規范化,學生素質優良化。先後榮獲了「全國教育教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山東省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山東省藝術教育實驗基地」、「省級最佳團校」、「山東省優秀家長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三項活動先進單位」、「 濟寧市中小學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濟寧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濟寧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濟寧市文明單位」、「濟寧市青少年工作先進集體」、「濟寧市中華經典教育示範學校」、「濟寧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濟寧市紅十字模範學校」、「2010年度金鄉縣紅旗團委」、「金鄉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金鄉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社會贊許,聲譽遠播,受到《中國教育報》、《大眾日報》、《濟寧日報》、山東電視台、濟寧電視台、人民網、齊魯網等媒體的重點報道。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前進中的金鄉縣實驗中學將牢記使命,開拓創新,讓每一個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讓每一位父母享受成功的喜悅!
『玖』 金鄉縣實驗中學的師資力量
實驗中學共有教職工394人,高級教師190人,中級教師96人,省特級教師1人,市特級教師2人,市杏壇名師2人,金鄉名師7人,市骨幹教師8人,縣骨幹教師18人,市教學能手36人,縣教學能手42人,省市優質課執教者60餘人,各級優秀教師和學科帶頭人120餘名,學歷達標率100%。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各科教師勤勉敬業,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吸引著四方學子紛至沓來。
『拾』 汽車教具貨物的使用壽命怎麼寫
關於公布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選結果的通知
濟寧市教育局文件
濟教辦字〔2011〕13號
各縣市區教育局,濟寧高新區、濟寧北湖新區社會事業發展局,市直各學校,直屬各單位:
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選活動已圓滿結束。通過縣市區初評,本次活動共收到自製教具265件,其中,中小學教師自製教具229件、學生自製教具36件。經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審委員會認真評選、公示,共有175 件教師作品、30件學生作品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現予公布。
附件:1.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選教師獲獎名單
2.濟寧市第三屆優秀自製教具評選學生獲獎名單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附件1:
濟寧市第三屆自製教具評選教師獲獎名單
一等獎(82件)
序號 製作教師 教具名稱 單位名稱
1 趙 園 「水流的力量」演示裝置 微山縣留庄鎮教育辦公室
2 王利平 趙宏濤 月相變化觀測儀 微山縣歡城鎮卜寨小學
3 陳 余 管明強 簡易實物投影儀 微山縣兩城鎮新魯小學
4 孫文科 榮忠洪 潛水艙潛浮演示模型 汶上縣苑庄鎮演馬小學
5 李建新 磁轉化成電的裝置 濟寧市北湖小學
6 方 蕾 王 娟 串、並聯電路演示器 濟寧市運河實驗小學
7 盧 麗 大熊座、仙後座一年中位置變化演示儀 魚台縣實驗小學
8 陳新艷李春娟孟 梅 多變的色彩 濟寧教育學院附小
9 馬玉君楊愛君張衍新 防塵黑板 金鄉縣興隆中學
10 薛小花翟明華 電磁研究儀 濟寧市任城區長溝中心小學
11 陳曉艷張國章張相玉 自製土琵琶 濟寧市任城區第二中學
12 周 彬 巧畫投擲場地 濟寧市北湖小學
13 侯寶臣曹桂青張德領 多功能起跑器 嘉祥縣梁寶寺鎮南張小學
14 孟 靜 宋遠芳 手工小作坊 微山縣夏鎮愛國小學
15 丁秀麗 姜廣蕊 攜帶型可調「取景框」 兗州大安鎮大安中學
16 張方良 殷憲旭 張方勝 半壁豬槽投喂器 微山縣韓庄鎮第二中學
17 時均國陳寶玉劉 義 遮罩層演示器 鄒城市第四中學
18 馮勛顯 教師多用功能直尺 嘉祥縣第一中學
19 楊福穩 針管式環保滴管器 濟寧市任城區李營中心小學
20 付吉鋒 中國石拱橋 濟寧市第八中學
21 田新敏 拼音大轉盤 濟寧市市中區唐口鎮中心小學
22 梁 壇 「稱象」演示模具 泗水縣高峪小學
23 曹亞平 漢語拼音快樂學 濟寧市喬羽小學
24 趙相文 地圖的妙用 汶上縣軍屯鄉中學
25 李永標 日期演示器 金鄉縣實驗中學
26 馬秀群 多功能大轉盤 金鄉縣化雨中心小學
27 趙 峰 四線格(五線譜)劃線器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
28 趙文艷 吳 楠 輕松扎題板 兗州市第一中學
29 楊紅利 李 軍 Mini Cinema(迷你電影院) 濟寧高新區黃屯鎮中心中學
30 蓋春秋 日期、晴雨表 微山縣夏鎮第二中學
31 劉 捷 自製簡易水電解裝置 濟寧市第八中學
32 楊 碩 李殿軍 吸煙有害,二手煙同樣有害 金鄉縣王丕中學
33 張瑞華 王曉華 多功能試管架 嘉祥縣萬張鄉中學
34 李明立曹廣雪 構造原理演示器 鄒城市實驗中學
35 韓艷武 鮑學周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兗州市第九中學
36 王之濤 核外電子排布模擬板 濟寧高新區楊村煤礦高級中學
37 趙甜甜 銅與稀硝酸反應的環保
裝置 濟寧市育才中學
38 閆瓊瓊 電解實驗微型裝置 濟寧市第一中學
39 李 松 肺的呼吸運動 微山縣夏鎮第二中學
40 於 超 劉 衡 楊淑雯 腎單位的過濾作用和重新收作用 微山縣留庄鎮第一中學
41 魏 傑 人體呼吸運動的原理演示裝置 泗水縣泗張初級中學
42 陳登民 袖珍式顯微鏡 曲阜市杏壇中學
43 劉秋紅 李 方 光合作用演示模型 濟寧市育才中學分校
44 李桂乾 高等線地形圖演示器 微山縣留庄鎮第一中學
45 王代紅 沙盤與等高線地形圖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46 陳 曦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與晝夜長短變化模型 濟寧市第十八中學
47 郭文成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及晝夜長短變化演示板 曲阜市魯城街道孔子中學
48 陳曉慧 物體影子的長短變化 濟寧市任城區廿里鋪中學
49 肖願中 張 勇 路春慶 電冰箱工作原理演示儀 濟寧市第八中學
50 孟憲君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演示器 濟寧市第十六中學
51 郭延龍 能量的相互轉化 汶上縣軍屯鄉中學
52 田素海 紅外線計時測速器 濟寧市第一中學
53 趙雲龍 學生用磁連接攜帶型光電演示器 濟寧市育才中學分校
54 鮑建中 家庭光學「實驗室」 濟寧學院附中
55 張 潤 「三基色」實驗盒 濟寧學院附中
56 孫德國 馮 麗 程 化 力臂演示測量器 鄒城市鮑店煤礦學校
57 劉東波 金承志 徐 鵬 氣體做功內能減少演示器 鄒城市教育局電教站
58 張 強 張 通劉 強 磁通量演示儀 金鄉縣第二中學
59 周 岩 短路危害演示器 金鄉縣金曼克中學
60 劉素霞 錢中傑 立體磁感儀 金鄉縣馬廟中學
61 王運奎 馮勛顯 合成與分解結構演示器 嘉祥縣第一中學
62 任曉敬 張明春 王道中 馬德堡半球試驗的改進 嘉祥縣大張樓二中
63 李玉偉 侯傳國 郭永玲 地球繞太陽運動力學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64 孫紅艷 平拋運動的規律探究儀 兗州市第一中學
65 黃德利 探究加速度與質量、力的關系演示器 兗州市第一中學
66 曹久濤 壓縮空氣發動機 兗州市第一中學
67 梁廷英 王騰玲 合力演示器 兗州市第一中學
68 王富民 奧斯特實驗與電磁炮組合教具 濟寧市實驗中學
69 劉素傑 李 鋒 多功能組合教具 濟寧市教學儀器供應站
70 孟 強 點和圓、直線和圓、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演示器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71 李 霞 判斷三角形相似的幾何教具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72 陳素文 董秋雲 相遇問題演示儀 濟寧市市中區喻屯鎮第一中心小學
73 張方勝張方良 角的分類器 微山縣韓庄鎮石庄小學
74 杜明軍 平行四邊行多功能演示器 泗水縣初林泉級中學
75 李紀營 探究「最短路線」演示儀 汶上縣康驛鎮第一中學
76 張 岩 頻率穩定性演示器 濟寧市第一中學
77 陳 麗 雙曲線演示板 濟寧市育才中學
78 侯本正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演示器 濟寧市北湖小學
79 劉 嶺 20以內簡易口算題卡 曲阜市魯城街道春秋小學
80 劉運花 多功能角分儀 兗州市礦山學校
81 王 艷 拋物線教具 兗州市第一中學
82 魏芬蘭 2—10的分成與組成 濟寧市任城區實驗小學
二等獎(60件)
1 何 青 潛水艇模型 微山縣馬坡鎮西庄小學
2 房永紅 自動飲水鳥 汶上縣郭樓鎮中心小學
3 李建凱 火山噴發演示器 汶上縣苑庄鎮小秦小學
4 單永梅 晴雨表 濟寧市北湖小學
5 李玉蓮 程春梅 程 玲 神奇多功能箱 濟寧教育學院附屬小學
6 張德勝 陳福軍 周海紅 手搖發電機 金鄉縣王丕希望小學
7 梁煥珍 人體吸氣、呼氣的原理模型 嘉祥縣孟姑集教育辦公室
8 郭延峰 簡易聲光控防盜報警器 濟寧市任城區興東小學
9 劉緒廠 水的反沖演示裝置 濟寧市任城區南張中心小學
10 明 娜 小學科學多功能光學演示箱 濟寧高新區楊村煤礦中學
11 朱 磊 彭 騰 史甲曉 組合體表面交線演示儀 微山縣職業中專
12 孔佑強 風景繪畫構圖演示教具 曲阜市魯城街道田家炳小學
13 張 麗 水土保持與水土流失對比儀 金鄉縣王丕中學
14 崔保金 於兆波 自動關窗遮雨裝置 濟寧市育才中學
15 尹清民 踢不倒的跨欄架 鄒城市北宿煤礦學校
16 張彩虹 智力拚音識字卡 微山縣實驗小學
17 顏士梅 快樂轉盤學拼音 曲阜市姚村鎮席廠小學
18 陳 梅 拼音轉盤 濟寧市任城區南張中心小學
19 馮 娟 閆 靜 轉轉變—拼音學習工具 濟寧市任城區接庄中心小學
20 李 倩 食物托盤 汶上縣開發區小學
21 張留英 教學圖片 魚台縣谷亭鎮中心中學
22 張新亞 時光大轉盤 濟寧高新區黃屯鎮中心中學
23 張來福 王秀萍孫改香 多用途反應發生裝置 金鄉縣第一中學
24 高肇敬 李冬麗 氣體摩爾體積影響氣體體積的因素探究 金鄉縣第一中學
25 李全偉 粉塵爆炸裝置 金鄉縣實驗中學
26 楊春峰 可燃氣安全爆炸演示器 曲阜市第一中學
27 曹廣雪 蒼耳球 鄒城市實驗中學
28 史作義 張 超 利用注射器設計噴泉實驗一體化裝置 濟寧市實驗中學
29 侯 敏 呼吸運動演示器 泗水縣高峪初級中學
30 孔 峰 趙慧惠 血液循環演示器 曲阜市尼山鎮昌平中學
31 董麗麗 王艷麗 宋雲霄 呼吸運動動態演示模型 濟寧高新區黃屯鎮中心中學
32 程玉東 徐守建 王成振 生態缸 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33 徐守建 程玉東 代鳳娟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34 李 偉 太陽走向點的回歸運動演示儀 濟寧市育才中學
35 孟黎光 正午太陽高度角度速查盤 金鄉縣第一中學
36 汪艷麗 劉 靜 中國主要鐵路干線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黃屯鎮中心中學
37 馬 顥 浮力產生原因演示儀 魚台縣實驗中學
38 孫君俠 浮力原理演示儀 魚台縣實驗中學
39 王 坤 電容器的充放電實驗演示板 濟寧市育才中學
40 侯傳國 劉素霞 李玉偉 胡克定律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高級中學
41 張憲華 熱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演示器 兗州市軍民學校
42 楊洪波 孔凡君 多功能演示器 泗水縣中冊初級中學
43 李 慧 林存新 圓孔衍射儀 濟寧市育才中學
44 趙洪剛 李金玉 王逢文 真空不能傳聲 鄒城市東灘煤礦學校
45 時迎彪 段興萍 雙錐體爬坡演示儀 鄒城市第一中學
46 任曉敬 韓應冰 人體觸電模型 嘉祥縣大張樓第二中學
47 楚秋芳 葛獻景 光的反射、折射演示儀 嘉祥縣萬張鄉中學
48 孫迎秋 改進型光具座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
49 秦同保 折射規律研究器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
50 韓懷文 張明利 譚澤清 乘法公式推導演示板 微山縣張樓鄉第一中學
51 張 燕 數字大轉盤 濟寧市喬羽小學
52 高建芬 謝登超 孫志霞 測量物高演示儀 濟寧高新區黃屯中心中學
53 黃運祥 謝慶建 徐 麗 兩圓位置關系展示儀 濟寧高新區黃屯中心中學
54 潘亞兵 平行四邊形多功能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楊村煤礦中學
55 楊長年 圓周角定理演示器 嘉祥縣黃垓鄉中學
56 孫昭碩 乘法口訣 嘉祥縣嘉祥街道何廟小學
57 賈 振 孔 震 正弦函數動態演示器 曲阜市第一中學
58 李秀梅 卞 鵬 圓周角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中學
59 蔣 艷 黑白綠吸熱裝置器 鄒城市北宿鎮南屯小學
60 張 燕 坡度角測量儀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學
三等獎(33件)
1 趙興仁 簡易斜面 濟寧市市中區喻屯鎮第二中心小學
2 孫 婧 火山噴發演示模型 微山縣韓庄鎮中心小學
3 馬 倩 人體呼吸模型 泗水縣泉林鎮馬連小學
4 劉含芹 牛頓色盤又稱七色板 汶上縣汶上鎮鎮西門小學
5 董恩英 水流有力量演示儀 嘉祥縣馬村鎮張海小學
6 靳方奇 液體導電 嘉祥縣老僧堂鄉大靳小學
7 趙恆金 金屬熱脹冷縮演示器 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
8 陳相菊 蔡利敏 薛心燕 火車的秘密 濟寧市任城區長溝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
9 李明琦 多功能跳動的音符 濟寧市郭庄小學
10 王 慧 自製十音手指琴 濟寧市任城區南張中學
11 楊則兵 乒乓球撿球器 汶上縣教科研中心
12 顏 斌 活字印刷模型 曲阜市姚村鎮中學
13 黃 曉 會動的剪影 泗水縣洙泗小學
14 任四明 摹貼台 嘉祥縣大張樓鎮教辦
15 唐慶銀 竇禹濤 結構穩定性測試組合教具 鄒城市第二中學
16 顏金麗 拼音拼讀演示儀 曲阜市魯城街道長春學堂
17 潘若蘭 趣味識字 濟寧市任城區接庄中心小學
18 張利新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 泗水縣初林泉級中學
19 武 晶 膈的運動與呼吸運動的關系 汶上縣軍屯鄉中學
20 杜 鵬 晝夜長短變化演示器 汶上縣白石鎮中學
21 孫友波 楊 彬 桑廣雨 晝夜長短與太陽高度季節變化演示盤 濟寧市高新區高級中學
22 田 暉 水流形成器 濟寧市第十六中學
23 陳書育 電風扇、自動取水演示器 汶上縣白石鎮中學
24 劉召營 李玉芹 空氣流速與壓強實驗器 曲阜市尼山中學
25 田樹軍 滑輪是杠桿的變形演示器 濟寧高新區楊村煤礦中學
26 劉 艷 平行線演示板 微山縣實驗小學
27 盛兆勇 張廣華 三角形演示器 微山縣馬坡鎮第三中學
28 陳玉蘭 中點四邊形 嘉祥縣卧龍山鎮龍騰中學
29 孔凡忠 有理數加減法演示器 曲阜市王莊鎮馮村中學
30 杜顯軍 三角形穩定性演示教具 曲阜市息陬鎮東陬小學
31 孫琳琳 翻轉計算與磁性數字 鄒城市太平鎮觀堂小學
32 王慶鵬 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及變滑動為滾動減少摩擦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
33 朱正俊 20以內進位加法演示器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一小
附件2:
濟寧市第三屆自製教具評選學生獲獎名單
一等獎(7件)
序號 製作學生 作品名稱 單位名稱
1 田知雨 蒸汽動力機船 曲阜市魯城街道春秋小學
2 郭瀟迪 結構穩定性演示平板 嘉祥縣第一中學
3 司 琪 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改進裝置 濟寧市實驗中學
4 陳琳琳 磁性視力表 曲阜市杏壇中學
5 章航嘉 人的呼吸過程模型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6 郎濟亮 捲尺圓規 泗水縣第一中學
7 孟憲彪 測傾器 濟寧學院附中
二等獎(12件)
1 曹文翰 慣性演示器 曲阜市魯城街道田家炳小
學
2 王龍瀟 氣體爆鳴發生器 濟寧市實驗中學
3 季玉潔 殼體結構承重實驗小平台 嘉祥縣第一中學
4 肖瀟瀟 梁亞博 物體浮沉演示儀 濟寧市第八中學
5 常 昊 電火花小球軌跡記錄儀 濟寧市第一中學
6 馬 萃 多用途組合面鏡 鄒城市鮑店煤礦學校
7 朱 賀 靜電屏蔽探究儀 嘉祥縣第一中學
8 王亞龍 機翼升力演示儀 濟寧市實驗中學
9 張 澤 平面作圖尺 泗水縣第一中學
10 宋志豪 圓柱的形成及表面積演示器 濟寧市北湖小學
11 張 葉 多位數計數器、人數器 嘉祥縣孟姑集前張小學
12 朱 賀 靜電屏蔽探究儀 嘉祥縣第一中學
三等獎(11件)
1 賀學聰 自動澆花器 濟寧市市中區喻屯鎮第一中心小學
2 湯佳敏 製作風向儀 鄒城市大束鎮匡庄小學
3 曹雨晴 核桃碎殼器 鄒城市匡衡路小學
4 胡 康 句型組合 汶上縣次丘鎮第一中學
5 鮑帥旗 勾股數尺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6 張瀟文 平面圖形面積公式推導學具袋 濟寧市北湖小學
7 張 琳 日晷儀 泗水縣金庄初級中學
8 魏艷月 測量物體之間的動摩擦因素 兗州市第一中學
9 張娟萍 三七色光碟 兗州縣大安鎮大安中學
10 武俊傑 浮力演示器 兗州縣大安鎮大安中學
11 楊 迪 光線傳播演示器 嘉祥縣第一中學
主題詞:教育 自製教具 表彰 通知
濟寧市教育局辦公室 2011年12月2日印發
共印6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