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倩之韻美容美體怎麼樣
現在貌似已經改名了,主要做美容和身體護理來著,有點強行推銷的味道,最好你在她家辦個幾千元卡。每次護理大約一個多小時,放鬆一下還是可以的。
2. 含有韻字的成語
含有韻字的成語舉例:
風流韻事
【拼音】:fēng liú yùn shì
【解釋】:風雅而有情趣的事。舊指文人詩歌吟詠及琴棋書畫等活動。也指男女私情。
【出處】:清·王韜《瀛壖雜志》:「人各卻步立,不敢詢姓氏,及移燭燭之,則倩扶也。一座嘩然,此亦風流之韻事,承平之佳話。」
【示例】:他常常帶著張小桃進出他的律師事務所。他的~還多得很。 ★巴金《家》三十一
【近義詞】:風流佳話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男女私情
流風余韻
【拼音】:liú fēng yú yùn
【解釋】:前代流傳給後世的風雅韻事。
【出處】:清·張潮《虞初新志·焚琴子傳》:「卒之無有識生之才而用之者,宜其傷於情而碎於琴也。然生流風余韻,宛在丹山碧水之間,迄今登鼓山之亭,如聞其哭焉。」
【示例】:然而~,足以興起後人,則惟鄉先生之言行為最易入。 ★清·方宗誠《桐城文錄序》
【近義詞】:流風餘俗
【語法】:作賓語;指前人流傳下來的風度、情操
風韻猶存
【拼音】:fēng yùn yóu cún
【解釋】:形容中年婦女仍然保留著優美的風姿。
【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 其母雖屬徐娘,豐韻猶饒,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示例】:她雖然已有五十幾歲,但~。
【近義詞】:風姿綽約、豐韻猶存
【反義詞】:人老珠黃、老態龍鍾
【歇後語】:半老徐娘
【語法】:作謂語、定語;常和「半老徐娘」連用
清音幽韻
【拼音】:qīng yīn yōu yùn
【解釋】:比喻文章造詣極深。
【出處】: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
【示例】:我也想寫出~的好文章來。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文章等
風風韻韻
【拼音】:fēng fēng yùn yùn
【解釋】:①形容韻致、意態美好。②聲音悠長婉轉的樣子。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好風風韻韻,捻捻膩膩,濟濟楚楚。」
【示例】:月下金觥,膝上瑤箏,口口聲聲,~。 ★元·張可久《折桂令·酒邊分得卿字韻》曲
【語法】:作謂語、定語;多用於女性
高情遠韻
【拼音】:gāo qíng yuǎn yùn
【解釋】: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遠致」。
【出處】:明·宋濂《答張秀才認詩書》:「獨陶元亮天分之高……直超建安而上之,高情遠韻,殆猶大羹充鉶,不假鹽醯而至味自存者也。」
【近義詞】:高情遠意、高情遠致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林下風韻
【拼音】:lín xià fēng yùn
【解釋】:指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同「林下風氣」。
【出處】:明·徐渭《跋書卷尾一》:「謝道韞,雖是夫人,卻有林下風韻,是謂秀中現雅。」
【近義詞】:林下風氣、林下風致
【語法】:作賓語;用於女性
遺風余韻
【拼音】:yí fēng yú yùn
【解釋】: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致。
【出處】:《朱子全書·治道一》:「此古之君子,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於一時,而其遺風余韻,猶有稱思於後世者也。」
【示例】:在過去齊國、魯國的都城,和一些戴著高高的帽子,寬大的衣袖的學者們,商討學問,反復辯論,觀察孔子的~。 ★吳晗《學習集·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3. 「韻」字可以組成哪些詞語
韻字的組詞有韻味、 音韻、 風韻、 豐韻、 詞韻、 余韻、 韻尾、 韻頭、 次韻、 韻母、 韻律、 韻目、韻調、 韻文等。
一、韻味
[yùn wèi]
聲韻所體現的意味:小蒙朗讀課文抑揚頓挫,十分有韻味。
二、音韻
[yīn yùn]
指和諧的聲音;詩文的音節韻律:每句詞每個音韻里聽到這些,所有的喧鬧,喊叫,誘惑。
三、風韻
[fēng yùn]
優美的姿態(多用於女子):二十年前我見過她,想不到她四十多歲了,仍風韻猶存。
四、余韻
[yú yùn]
遺留下來的韻致:鍾聲悠揚,餘音裊裊,余韻無窮。
五、韻頭
[yùn tóu]
也叫介音。復韻母中處在主要母音之前的i、u、ü三個母音。如普通話ia、uang、üe等中的i、u、ü。
4. 有哪些好聽的詞語含有韻字
風流韻事[ fēng liú yùn shì ]
風雅而有情趣的事。舊指文人詩歌吟詠及琴棋書畫等活動。也指男女私情。
出處:清·王韜《瀛壖雜志》:「人各卻步立;不敢詢姓氏;及移燭燭之;則倩扶也。一座嘩然;此亦風流之韻事;承平之佳話。」
風韻猶存[ fēng yùn yóu cún ]
形容中年婦女仍然保留著優美的風姿。
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其母雖屬徐娘;豐韻猶饒;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喉清韻雅[ hóu qīng yùn yǎ ]
形容歌唱水平很高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五回。
留風遺韻[ liú fēng yí yùn ]
韻:風度,氣派。前代流傳給後世的風雅韻事。
出處:宋·歐陽修《峴山亭記》:「至於流風余韻,藹然被於江漢之間者。」
鋒發韻流[ fēng fā yùn liú ]
指文章筆鋒犀利,情韻欲流。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安仁輕敏,故鋒發而韻流。」
5. 韻芙倩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韻芙倩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韻芙倩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6. 有「韻」字的四字成語有那些(含有上進含義的)
雅人韻士:高雅而有風致的文人。
流風余韻 :前代流傳給後世的風雅韻事。
鋒發韻流:指文章筆鋒犀利,情韻欲流。
清音幽韻:比喻文章造詣極深。
7. 帶"韻"的成語有哪些
1、異口同韻
yì kǒu tóng yùn
成語解釋:指大家說得都一樣。同「異口同音」。
成語出處:老舍《趙子曰》第一:「現在的人們不但不復以窄窄金蓮為美,反異口同韻的詆為丑惡。」
2、余韻繞梁
yú yùn rào liáng
成語解釋:韻:韻律。形容歌聲高亢、優美悅耳,餘味無窮
成語出處:茅盾《關於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通信》:「行文如曼歌緩舞,余韻繞梁,耐人尋味。」
3、流風遺韻
liú fēng yí yùn
成語解釋:流風:遺風。前代流傳下來的風俗韻事
成語出處:郭沫若《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吳起、商鞅等實行變法的流風遺韻中長大的。」
4、風流韻事
fēng liú yùn shì
成語解釋:韻:風致;情趣。原指風雅而有情趣的事;即舊時文人騷客詩歌唱和、琴棋書畫一類活動。現多指男女相愛婚配之類的趣事;也指男女私情。
成語出處:清 王韜《瀛壖雜志》:「人各卻步立,不敢詢姓氏,及移燭燭之,則倩扶也。一座嘩然,此亦風流之韻事,扁平之佳話。」
5、風韻猶存
fēng yùn yóu cún
成語解釋:風:風度、風采;韻:神情、韻致:猶:還;依然;存:保留著。風采依然還存在。形容中年婦女仍然保留著優美的風姿。
成語出處:清 王韜《淞隱漫錄》:「 其母雖屬徐娘,豐韻猶饒,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6、林下風韻
lín xià fēng yùn
成語解釋:同「林下風氣」。
成語出處:明·徐渭《跋書卷尾一》:「謝道韞,雖是夫人,卻有林下風韻,是謂秀中現雅。」
8. 蘇倩韻男友是誰
常有人說,我現在不幸福,等我結婚或買了房子……就會幸福了。事實的真相是,幸福的人在哪兒都幸福,不幸福的人在哪兒都不幸福。所以要先培養自己的幸福力,不論發生什麼,別人都動不了你我的自在開心。這,才是真正強大的氣場及自信。
9. 「韻」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韻」字開頭的成語還真的沒有發現,但是含「韻」字的成語倒是有一些,比如雅人韻士、風流韻事、逸韻高致、霞姿月韻、鋒發韻流、林籟泉韻等。
10. 松篁佳韻,倩君添做三友。怎麼理解
歲寒三友
中國古代文人喜愛寄物抒情,藉以自然物來表現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堅毅不撥的青松,挺撥多姿的翠竹,傲雪報春的冬梅,它們雖系不同屬科,卻都有不畏嚴霜的高潔風格。它們在歲寒中同生,歷來被中國古今文人們所敬慕,而譽為「歲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貞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