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賊王中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女角色是哪些
萬人迷:鐵棒美女亞爾麗塔 制服秘書:CP9卡里法 正義正直:兩位海軍美女 達斯琪 and 提娜 美少女:小賊貓娜美 成熟女人味:羅賓 公主型:微微 帝王級的女人:蛇姬·波雅·漢庫克 另類女孩:佩依娜 玻爾琪(福克西海賊團) 傑妮·邦妮(超新星) 多米諾(大監獄看守長) 求婚的羅拉 鼴鼠 亞馬遜(空島) 可可羅 凱瑟琳
2. 海賊王那個和芭蕾舞男打的美女海軍將領是誰
那女是.名字:媞娜
日文名:ヒナ
英文名:Hina
身份:海軍本部上校
惡魔果實:監獄果實
武器:不詳
簡介:和斯莫卡同期參加海軍,把以前和草帽一夥有淵源的芬布迪和蔣高收為部下。在阿拉巴斯坦戰役結束後,捉拿草帽海賊團,上了MR2的變裝戲法,令路飛一夥逃走。(來自 wyh008008)
3. 到底有多少部007電影
No.01 Dr. No《第七情報員》
出品年份:1962
反派角色:No博士
特色:本片是第一部,有人說也是最好的一部邦德電影。
音樂:「The James Bond Theme」
主要情節:
007奉命前往加勒比海調查情報員史金城的神秘死亡原因,與此同時,美方懷疑其發射的飛彈遭到當地發出的電波干 擾,以至於無法順利發射。007到達後,與當地漁民庫洛 及CIA情報員萊特合作調查,得知屬於一名中國人所有的卡基島上的礦石含有輻射,島主諾博士原來是個想統治世界的野心科學家,007深入虎穴,摧毀該基地,帶著島上結識的少女順利逃離卡基島。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Sean Connery 辛·康納利
龐德女郎--Ursula Andress
No.02 From Russia With Love《第七情報員續集》
出品年份:1963
反派角色:穿彈簧靴的刺客Lotte Lenya
精彩場面:羅伯特·莎(Robert Shaw)出演的瘋狂殺手登上「東方特快」
音樂:「James Bond With Bongos」
主要情節:
007成為魔鬼黨的眼中釘,為了殺死007,愛爾蘭籍的雷迪是最理想 的殺人工具。魔鬼黨以西方渴望得到的密碼機為餌,誘捕007。英國 情報局得知俄國女郎德荻欲投奔西方,只要輔助其逃往西方,便可 獲得密碼機。M派007前往這次行動中,007陷入重圍,數次死裡逃生,最終順利脫險,返回倫敦。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Sean Connery 辛·康納利
龐德女郎--Daniela Bianchi
No.03 Goldfinger《金手指》
出品年份:1963
反派角色:一個叫做Oddjob的人,戴著大沿帽
特色:Shirley Eaton, 金器
音樂:「Shirley Bassey』s title track」
主要情節:
世界首富之一的金手指,除擁有億萬家產以外,更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將大量英國黃金偷運出國。007負責偵辦此案,阻止金手指的非法活動。老羞成怒的金手指,將007嚴密看押。無意之中,007得知金手指要利用神經瓦斯與原子彈炸毀國家金庫,但是苦於被押,無法與外界聯系,最後得到金手指的飛機駕駛員普茜的幫助,在最後一刻粉碎了金手指的陰謀。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Sean Connery 辛·康納利
龐德女郎--Honor Blackmani
No.04 Thunderball《霹靂彈》
出品年份:1965
反派角色:Emilio Largo 魔鬼黨代表人
精彩場面:邦德在私人噴氣機上脫離險境
主要情節:
魔鬼黨是一個世界性的恐怖組織,專門從事毒品、搶劫、勒索等國際性案件。某日,魔鬼黨攔截了美國運往英國的兩枚原子彈,並向英國首相勒索一億英鎊,否則將於七天內炸毀英國各大城市。英方情急之下,派遣007前往魔鬼黨總部,並同杜明娜內應終於拆除核彈引信,阻止的大災難的發生。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Sean Connery 辛·康納利
龐德女郎--Claudine Auger
No.05 You Only Live Twice《雷霆谷》
出品年份:1967
反派角色:Donald Pleasence飾演的Blofeld
特色:邦德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主要情節:
美國太空船在太空被不明飛行物攻擊,美方懷疑是蘇聯方面的陰謀,目的是想獲得絕對制空權。測出不明飛行物的降落地點是在日本,007被派往日本替美方調查此事。首先,007被安排假死於香港,然後用新身份混入日本。同時,蘇聯的飛船也受到攻擊,蘇聯同樣認為是美國人搞鬼。007在經過一番調查之後,發現陰謀單位不是蘇聯,也日本,而是日本一家化學公司掛鉤的私人單位,正當美國另外一艘太空船遭受攻擊前幾秒鍾,007消滅了太空基地。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Sean Connery 辛·康納利
龐德女郎--檳美枝(日籍)
No.06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女王密使》
出品年份:1969
反派角色:邦德迷會說是拉贊貝自己
特色:這是唯一一部由拉贊貝主演的邦德影片
主要情節:
貝洛福在瑞士山區建立一個療養院,但實際上卻陰謀進行一項控制全球的野心計劃,就是將病毒注射到女患者身上,然後分派到世界各地,企圖掌握世界主權。007奉命調查此案,喬裝家譜學家矇混而入,及時炸毀實驗室,挽救了世界。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George Lazenby 喬治拉贊貝
龐德女郎--Diana Rigg
No.07 Diamonds Are Forever《金剛鑽》
出品年份:1971
反派角色:Blofeld
特色:邦德最終來到美國(拉斯維加斯)
主要情節:
南非為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生產基地,不法分子早有所圖,在南非設廠挖取鑽石,並對雇員進行嚴密控制。鑽石被加工後被運往世界各地,陰謀操縱世界金融秩序。007奉命前往調查,在調查中卻發現這是一個秘密的軍事基地,基地利用鑽石製作了一個激光衛星,利用強大的激光襲擊各國導彈基地。007出生入死,終於毀掉了基地。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Sean Connery 辛·康納利
龐德女郎--Jill St.John
No.08 Live and Let Die《生死關頭》
出品年份:1973
反派角色:毒販 Kananga (Yaphet Kotto飾)
精彩場面:汽艇追擊
主要情節:
三名英國情報人員在美國執行任務時相繼離奇遇害,007奉命前往調查,先於紐約哈林追起,最後發現位於加勒比海的巫島上的坎南迦有關,007隻身前往,危機重重,敵友難分,幸得到羅茜女主教的幫助,進而得知,坎南迦是利用荒島和巫術來掩蓋販毒,並野心掌握全世界的毒品市場,但最終被007制服.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Roger Moore羅傑摩爾
龐德女郎--Jane Seymour
No.09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金槍人》
出品年份:1974
反派角色:Evil Christopher Lee 飾演的金槍人Scaramanga 精彩場面: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追車場面
主要情節:
綽號金槍人的職業殺手成為各恐怖組織爭相聘請的高酬的對象。為了取得可將太陽能95%轉化的高效率太陽能轉化器,007奉命去追回轉換器,而金槍人則被請來對付007,用刻有007字樣的子彈陷害007。笨蛋「晚安」小姐將管理員推入絕對零度的保溫池中,引起世界上最先進的太陽能電站大爆炸。在最危急的時刻,007將轉換器取出,並逃出險境。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Roger Moore 羅傑摩爾
龐德女郎--Britt Ekland 和 Maud Adams
No.10 The Spy Who Loved Me《海底城》
出品年份:1977
反派角色:鐵嘴Jaws
特色:影片開場的跳台滑雪
主要情節:
世界巨富航業大亨史登堡為征服世界,滿足野心,建立了一座「海底城」。他高薪聘請科學家發展潛水艇跟蹤系統,將英、蘇核子動力潛艇占為己有,並將其配置的核子飛彈對准紐約和莫斯科,准備一口氣消滅兩個超級強國,雄霸世界。正當英、蘇雙方因核子潛艇離奇失蹤,007 與蘇聯女情報員一起來到海底基地,在一場鬥智斗勇的生死之戰後,終於毀掉了基地。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Roger Moore 羅傑摩爾
龐德女郎--Babara Bach
No.11 Moonraker《太空城》
出品年份:1979
反派角色:Jaws
特色:邦德在太空
主要情節:
美國運送英國太空船半途失事,引起兩國警覺,英方懷疑有不法組織劫持,因此派007前去查辦,007追查之下發現某種組織在製造一種神經麻痹氣體,該氣體是由一種極稀有的尼格拉蘭花提取出來的,007前往蘭花產地調查,終於發現該組織的重大陰謀,就是在太空中建立了一個太空城,為了稱霸世界,他們准備從太空城中發射50個毒氣彈毀掉地球上的50個大城市。007 發現真情後,與宇航員一起將太空城炸掉,並駕駛太空梭將已發射的三枚毒氣彈擊毀。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Roger Moore羅傑摩爾
龐德女郎--Lois Chiles
No.12 For Your Eyes Only《最高機密》
出品年份:1981
反派角色:試圖阻止邦德發現電腦機密的間諜
特色:解密
主要情節:
英國一艘間諜船在希臘爆炸,船上有一個發射機,可使整個北極星飛彈系統全部報廢。哈為拉克先生在尋找這項裝置時不幸被殺身亡,他的女兒梅莉娜試圖進行報仇,007 說服梅莉娜一同去從沉船上取下發射機,但是從水下返回時被抓。007在逃出後,根據種種線索發現發射機被帶到了一個孤山頂上的一個修道院中,007歷盡艱險,終於將發射機扔下山崖摔毀。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Roger Moore 羅傑摩爾
龐德女郎--Carole Bouguet
No.13 Octopussy《八爪女》
出品年份:1983
反派角色:Maud Adams
特色:首次在直升機頂上的搏鬥
主要情節:
蘇聯利用八爪女的馬戲團在美國某空軍基地演出的機會,與八爪女名義上是合作走私珠寶,實際上是使用核彈炸毀美國空軍基地,以便挑起戰爭。007 從一顆發布爾金蛋追蹤到核彈,歷盡艱險終於在最後一秒拆下核彈。為了解救八爪女,007 又捨身爬上了起飛的飛機......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Roger Moore羅傑摩爾
龐德女郎--Maud Adams
No.14 A View To A Kill《雷霆殺機》
出品年份:1985
反派角色:Christopher Walken 和 Grace Jones
精彩場面:金門橋(Golden Gate Bridge)上的搏鬥
主要情節:
007 在西伯利亞死亡的同僚身上奪回科技秘密「微晶硒」之後,發現這個樣品與英國的樣品一樣,證明KGB 已經混入英國的高科技研究領域。007 奉命去調查高科技研究的富商蘇林,不料身份被識破,007 被置於車中沉入湖底,僥幸逃脫後,便跟隨蘇林來到美國。007 從蘇聯女間諜口中套出蘇林欲炸毀位於舊金山的硒礦,於是便緊追不舍,在最後關頭運走炸彈。為了救女友,007 與蘇林在金門大橋上進行驚險的決斗,最後終於取得勝利。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Roger Moore羅傑摩爾
龐德女郎--Tonya Roberts
No.15 The Living Daylights《黎明生機》
出品年份:1987
反派角色:Joe Don Baker飾演的Necros
特色:不同地域大轉換,從蘇聯到丹吉爾到直布羅陀到阿富汗
主要情節:
東西雙方處於針鋒相對的奇妙情勢。KGB 內部有些人為了自己的私利,搞出了一系列的陰謀,首先是克斯科夫假向西方「投誠」,並道出KGB 准備進行一項名為「特務飛龍」的計劃,目的是消滅00組的特工,007 懷疑其動機,不料克斯科夫被蘇聯殺手救走。原來,克斯科夫是想假借007 手殺死蘇聯將軍普斯金,007 將計就計,偽裝刺殺,並查出克斯科夫與軍火販子一起用購買軍火的貨款走私毒品,007 得到反政府武裝的支持,終於炸毀了毒品,克斯科夫的計劃徹底破產。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Timothy Dalton 蒂莫西·達爾頓
龐德女郎--Maryam D'Abo
No.16 Licence to Kill《殺人執照》
出品年份:1989
反派角色:Franz Sanchez
精彩場面:沙漠拖車
主要情節:
007 的好友菲立克負責執行緝毒任務,在新婚的當日將販毒巨頭抓獲,不幸的是販毒局內部有人被收買,巨頭逃跑,並對菲立克夫婦進行了報復,007 知情後一心最差兇手,但上級單位收受賄賂從中作梗,007 決心脫離組織單獨行動。007 冒充毒販混入毒品生產基地,卻又發現了飛彈陰謀,007 巧妙的利用了毒販內部的關系,一舉毀掉了基地和毒品車。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Timothy Dalton 蒂莫西·達爾頓
龐德女郎--Corey Lowell Talisa Soto
No.17 Goldeneye《黃金眼》
出品年份:1995
反派角色:叛徒 Alec Trevelyan
精彩場面:世界最大的水壩上的蹦極
主要情節:
黃金眼是蘇聯研製的用於發射電磁波破壞對方電子系統的攻擊性衛星。與007 一塊出生入死的朋友菲立剋死後突然復出,奪取了黃金眼,並密謀從倫敦銀行電腦中轉出巨款,然後利用黃金眼毀滅證據,007 深入基地,並炸毀基地。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Pierce Brosnan 皮爾斯布魯斯南
龐德女郎--Izabella Scorupco 和 Famke Janssen
No.18 Tomorrow Never Dies《明日帝國》
出品年份:1997
反派角色:媒體大亨 Jonathan Pryce
精彩場面:可遠程式控制制的BMW
主要情節:
英國海軍的德文郡號軍艦在中共領域內被炸毀,英國秘密情報處處長M夫人派龐德執行任務:找出軍艦、除掉主凶,並調查令人捉摸不定的媒體大亨「艾略特卡佛」;此次龐德將碰上與他曾有一段情的媒體大亨之妻,更與中共女情報員林慰攜手合作....
主要演員:
詹姆斯龐德--Pierce Brosnan 皮爾斯布魯斯南
龐德女郎--Michelle Yeoh (楊紫瓊)和 Teri Hatcher
No.19 The World Is Not Enough《黑日危機》
主演:皮爾斯·布魯斯南 Pierce Brosnan, and
羅伯特·卡萊爾 Robert Carlyle
蘇菲·瑪索 Sophie Marceau
丹尼斯·理查茲 Denise Richards
導演:邁克爾·阿普泰德 (Michael Apted)
出品:米高梅
上映:1999/11/19(USA)
官方站點:The World Is Not Enough
故事簡介:
第19集鐵金剛【黑日危機】終於出爐了,超級間諜007這次要執行的任務是保護英國石油大亨的財產唯一繼承人,擺明是壓軸大片,故事無需多講,這次的焦點其實是陣容,因為難得請到法國巨星蘇菲瑪素做邦德女郎,據聞她比007還搶戲。另外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007扮演者皮爾斯布洛斯南更宣稱此片是他的最後一部007作品。
貪婪、復仇、妄想統一世界、高科技恐怖活動,這就是007每天工作所遇到的內容。在鐵金剛系列的第19集中,邦德必須排除由於世界石油供給不平衡而造成的國際勢力之間的斗爭所帶來的危險。
繼【黃金眼】與【明日帝國】之後,皮爾斯布洛南第三次飾演世界上最著名的間諜007詹姆斯邦德,他要駕著高速快艇從西班牙比爾堡的奈維河岸到倫敦的泰晤士河邊,再穿越蘇格蘭的高地,冒著幾乎不可能生還的危險保護石油大亨的唯一繼承人——美麗的依蕾克屈(蘇菲瑪素飾),他的對手是雷納德(羅伯卡萊飾),這個臭名昭著的國際恐怖分子甚至威脅說要在土耳其巨大的輸油管道里引發核爆炸。為了壟斷石油供給權,他已經殺害了石油大亨羅伯爵士,現在他也不會放過羅伯爵士的繼承人。007在亞塞拜然找到和自己化敵為友的前蘇聯特工,查出雷納德的行蹤,原來他要竊取哈薩克的核彈頭,製造更驚人的恐怖活動。007又追蹤到哈薩克的核軍事基地,但就在他已擒獲雷納德時,卻被誤認為是間諜而功虧一簣,雷納德順利竊得核彈頭後逃脫。但007也不是沒有收獲,在這里他又結識了另一位邦德女郎核彈專家克里斯鍾斯博士(丹妮絲里察絲飾),於是兩人聯手去對付雷納德,展開連番激戰。 和所有的007電影一樣,【黑日危機】描述了一次令人興奮的冒險故事,鐵金剛的傳奇經歷再度成為新聞的焦點,很明顯,詹姆斯邦德……間諜007……他又回來了
4. 求一戰還是二戰結束時,一名士兵忽然抱起街上一女人的著名相片~
這張照片叫《勝利之吻》,詳見網路並以此為關鍵字搜索圖片
http://ke..com/view/851318.htm
1945年8月14日,紐約街頭和廣場上到處都是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人群,人們情緒亢奮,素不相識的人也彼此擁抱和親吻。在時代廣場上,一名水兵和一名白衣護士萍水相逢了,他們也相擁在一起,深情而吻。然而兩人擁吻的場景正好被攝影師阿爾佛雷德•艾森斯塔德及時捕捉了下來,這一瞬間成了美國《生活》雜志的封面照片。這張照片從此廣為流傳,被譽為「勝利之吻」。
照片上的女護士正是現年89歲的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老婦伊迪絲•庫倫•謝恩,據伊迪絲稱,雜志出來後,她一眼就認出了照片上的那名女子就是自己,當時她只有二十七歲,因「過於害羞」,所以對這個秘密一直秘而不宣。直到1979年,她才鼓起勇氣給攝影師阿爾佛雷德寫了一封信,坦承自己就是「勝利之吻」中的女主角——那名白衣護士。
然而幾十年來,照片上那名水兵的身份卻一直是個謎,迄今為止,已經有二十多人「毛遂自薦」,出面宣稱自己就是當年照片上的水兵。對此,已是曾祖母的伊迪絲稱,她實在沒有辦法認出哪一位才是當年親吻她的水兵。
美國專家相信,即將過80歲生日的美國老翁格蘭•麥克杜菲才是真正的「勝利之吻」水兵,因為他已經通過了多次測謊器測試和其他科學測試!
麥克杜菲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當年他拍這張照片時,年紀只有18歲,他從北卡羅來納州的坎納波利斯海軍基地來到紐約布魯克林市旅行,並聽到了二戰已經結束的消息。麥克杜菲回憶說:「當我剛下地鐵、走到台階頂上,一名女士就對我說:『水兵,我為你感到高興!』我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告訴我戰爭已經結束了,我可以回家了。我立即高興地沖向大街,一邊跳,一邊大叫。」麥克杜菲稱,就是在那時,他親吻了那名女護士。
麥克杜菲接受過多次測謊試驗,所有測試都證明他沒有撒謊。「吉尼斯世界紀錄」上最成功的法醫藝術家和面部識別專家羅伊絲·吉布森還讓麥克杜菲重新擺出了當年的親吻姿勢,並通過高科技分析他現在的姿勢和過去的區別,從而證明他的確就是真正的「勝利之吻」水兵。
新聞攝影史上流傳了數十年的《勝利之吻》20世紀末被證明有作假的嫌疑,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其說明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吻」,但據照片主人公披露,拍攝時間在1945年5月,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日還有3個月(當然這幅照片還有擺拍之嫌)。
5. 女生手錶大表盤好還是小表盤好
這是一個比較私人的問題。從2002年來,大表流行了將近15年時間,女表在這個大時代的影響下,也不斷擴大尺寸,從早期的29mm,32mm,到後來的38mm左右,女性手腕上的手錶幾乎和肩膀上擔負的責任一樣沉重。不得不說大手錶確實美!表盤飽滿,留給設計師的創造空間更加充分。機械機芯的美感更不用說了。但是近兩年小尺寸女表有大舉回擊的架勢,誰知道再過20年還會不會再度成為時尚的寵兒?
更多新鮮有趣的鍾表資訊和好看的鍾表設計:
6. 高分懸賞哥倫布大航行之前或者這前後的歐洲海洋神話!急急急!
大航海時代大事記年表
1298年後 《馬可.波羅游記》成書。這本書在歐洲的廣泛流傳,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文明與財富的傾慕與貪婪,最終引發了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
1317年 葡萄牙堂·迪尼斯國王與熱那亞航海家佩薩尼亞簽訂重建海軍的協定,開始成為海軍強國。
1375年 歐洲當時最完備的航海地圖-加塔蘭地圖完成。
1405-1407年 中國航海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出使「西洋」各國,「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藉以促使東南亞國家向明稱臣納貢,向世界宣揚國威。1407年於舊港(印度尼西亞巴鄰旁)擒國王陳祖義,斬於南京。
1408-1411年 鄭和第二次下西洋,1409年於錫蘭(斯里蘭卡)擒國王亞烈苦柰兒並押往南京,後釋放。
1410年 法國主教達里伊著書《世界的面貌》,論述大地為球型,並從理論上斷定從西班牙海岸可以越洋去印度。
1412-1415年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於蘇門達臘擒前王子蘇干刺,斬於北京。
1415年 葡萄牙佔領西北非的穆斯林據點休達。
1416-1419年 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最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
1420年 葡萄牙發現馬德拉群島。
1421-1422年 鄭和第五次下西洋。
1424-1425年 鄭和第六次下西洋。
1427年 葡萄牙發現並佔領亞速爾群島,成為大西洋航行重要的中轉站。
1430-1433年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不久,中國又恢復閉關鎖國。
1432年 葡萄牙佔領馬德拉群島。
1445年 葡萄牙發現綠角(維德角)。
1446年 葡萄牙人阿方索率船隊抵達甘比亞河,馬里帝國以及曼寧哥人區域被發現。
1447年 葡萄牙軍隊與摩爾人作戰,兵敗丹吉爾,遂調整航海計劃,以主要精力來籌建和經營阿爾金商站。阿爾金模式也成為後來西方各國商貿殖民的基本模式之一。
1450年 歐洲的活版印刷技術出現,書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識得到廣泛傳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侶的專利,由於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思想基礎。
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通往東方的陸上和海上商路分別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 羅馬教皇尼古拉五世頒布特權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0年 葡萄牙堂·恩里克王子(大航海時代的偉大奠基者,葡萄牙航海事業的總策劃和總指揮)去世,航海探險事業幾乎中斷。
1467年 A.俄羅斯特維爾商人尼吉丁經伊朗到達印度,著書《三海巡禮》
B.日本應仁之亂(~1477年),戰國時代開始。戰亂之中的失敗武士淪為浪人,不斷騷擾洗劫我國東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開始,並越演越烈!
1471年 葡萄牙人的船隊到達幾內亞灣。
1475年 葡萄牙人的船隊到達聖卡塔琳那角。
1482年 葡萄牙著名船長迪奧戈·卡奧出海,發現剛果河口。
1488年 葡萄牙人巴瑟羅繆·迪亞士發現非洲好望角。同年,葡萄牙間諜科維良由陸路(亞歷山大和亞丁)隻身前往印度實地考察,並為國內發回許多重要情報,這也成為葡國日後向東方發展的主要參考資料。
1492年 A.熱那亞人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發現新大陸(8月3日從巴羅斯港出發;10用12日抵達巴哈馬群島中的聖薩爾瓦多;10月28日到達古巴;12月6日到達海地並建立殖民地;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並將之誤認為是印度。後來的1493、1498、1502年,哥倫布又幾次出海,相繼到達牙買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島嶼和南美海岸以及宏都拉斯、巴拿馬等地。
B.德國人馬丁·倍海謨設計出第一台地球儀
1494年 在羅馬教皇的仲裁下,西班牙與葡萄牙簽訂了瓜分世界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規定在綠角以西370里加處劃分界線,即教皇子午線,線以西屬西班牙,以東屬葡萄牙。
1497年 威尼斯人卡波特在英國的資助下發現紐芬蘭島,並發現拉布拉多寒流。
1498年 葡萄牙人瓦斯科.達.伽馬到達印度卡利卡特(中國史書稱古里),開辟了印度航路。(1497年出發,旗艦聖加布里埃爾號;1497年11月到達好望角;1498年3月到達莫三比克;後在馬林迪[中國史書稱麻林地]覓得穆斯林航海家伊本·馬德內德領航;1498年5月到達卡利卡特,1498年9月回到里斯本)
1499年 奧斯曼土耳其海軍擊敗威尼斯,開始爭奪東地中海地區的制海權。
1500年 A.葡萄牙人佩德羅·卡布拉爾率領艦隊去征服印度,途中遇風暴而迷航,西行發現巴西,並宣布巴西歸葡萄牙所有。後繼續東行,繞過好望角後再遇風暴,艦隊被風吹散,船長洛倫佐·馬克斯發現馬達加斯加島。
B.葡萄牙人費爾南德斯發現格陵蘭南部。
1501年 A.佛羅倫薩人亞美利哥·維斯普奇在西班牙政府的資助下對南美洲東北部沿岸作了詳細考察,著書《海上遊行故事集》,確認這是一塊新的大陸,但不是印度,後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塊大陸為「亞美利加」。
B.葡萄牙人加斯巴爾發現紐芬蘭島。
1502年 葡萄牙人達·諾瓦發現阿松森島和聖赫勒那島(後來因囚禁拿破輪而出名)。
1505年 A.葡萄牙發現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B.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任命德·阿爾梅達為印度總督。攻擊並殲滅一切非葡萄牙的商船或軍艦,壟斷東方所有貿易。
1506年 葡萄牙佔領索科特拉島(亞丁灣)。
1507年 葡萄牙海軍於印度西海岸被印度埃及聯合艦隊擊敗,德·阿爾梅達被擊斃。
1508年 葡萄牙佔領忽魯謨斯島(波斯灣)。
1510年 葡萄牙的印度總督阿布克爾克佔領印度的果阿。
1511年 A.阿布克爾克攻佔馬六甲,完全控制了馬六甲海峽。
B.西班牙在塞維利亞專設「印度事務所」,總管對殖民地的統治事務。
C.西班牙征服古巴。
1513年 A.西班牙巴爾博亞探險隊通過巴拿馬地峽看到了南海,即太平洋。
B.西班牙人阿拉米諾斯發現墨西哥灣流。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在西班牙政府的資助下出發,力圖環繞地球航行以發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1520年 麥哲倫穿過美洲南段與火地島之間的海峽,進入太平洋。後人將這個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
1521年 A.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捲入當地土人的沖突,戰死。其手下繼續航行,發現摩鹿加群島(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島),隨後越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
B.西班牙的埃爾南多.科爾特斯攻取特諾奇蒂特蘭城,新大陸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帝國滅亡。
C.中葡「屯門之戰」爆發,葡萄牙船敗逃馬六甲。
1522年9月6日,麥哲倫的船隊回到聖盧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3年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宣布脫離卡爾馬聯盟,瑞典獨立。
1529年 葡西兩國簽訂《薩拉哥薩新條約》,在摩鹿加群島以東17度處又劃了一條分界線,完成了亞洲地區的勢力劃分。
1532年 A.葡萄牙貴族馬丁·蘇沙從法國人手裡奪回巴西。
B.西班牙侵佔厄瓜多。
1533年 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薩羅滅亡新大陸的印加帝國。
1535年 A.西班牙人門多薩侵佔巴拉圭和烏拉圭。
B.西班牙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奪取突尼西亞。
1538年 A.西班牙人阿爾馬格羅侵佔玻利維亞。
B.西班牙人奎沙達侵佔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並築波哥大城。
1541年 西班牙擊敗南美阿勞幹人,完全征服智利。
1548年 葡萄牙在日本九州設立商站。
1549年 西班牙征服阿根廷。
1553年 A.葡萄牙騙借去中國澳門。
B.英國人威羅比向北冰洋航行,抵達阿爾漢格爾斯克(俄羅斯)。
1558年 A.英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為了擴展英國的海上勢力而積極的鼓勵海盜活動。
B.瑞典與俄羅斯為爭奪立窩尼亞爆發戰爭。
1561年 倭寇大舉侵犯台州,戚繼光率領所部九戰九勝,取得舉世聞名的台州大捷!以後的幾年又會同俞大猷所率俞家軍進行興化、平海、等平倭戰役,連戰連勝。1665年,長期為害的倭寇之患,終被盪平。
1566年 西屬尼德蘭地區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1569年 A.荷蘭人墨卡托首創用圓柱投影法編繪世界地圖,奠定航海制圖基礎。
B.印度海軍將領昆甲利大敗葡萄牙海軍,葡艦隊司令德米德蘭重傷而死。
1570年 西班牙侵佔菲律賓。
1571年 雷班托戰役爆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在該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打敗,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從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1579年 尼德蘭成立烏特勒支同盟。
1580年 西班牙吞並葡萄牙。
1581年 原尼德蘭北部地區宣布獨立,荷蘭誕生。
1583年 立窩尼亞戰爭結束,瑞典、波蘭和立陶宛擊敗俄羅斯,贏得勝利。
1584年 英國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亞殖民地。
1588年 A.英國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
B.英國成立幾內亞公司,從事殖民活動。
1589年 葡萄牙滅亡西非安哥拉王國。
1592年 朝鮮「壬辰衛國戰爭」,豐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鮮,中國援朝。
1595年 荷蘭人范·林斯霍特編著了最早的航海志,記述了大西洋的風系和海流。
1596年 荷蘭人巴倫支為探尋由北方通向中國和印度的航線,曾在北冰洋地區作了三次航行,並於本年到達新地島。
1598年 A.荷蘭人范·尼克遠征爪哇、摩鹿加群島。
B.日本關白豐臣秀吉逝世,日軍撤出朝鮮。
1600年 A.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國政府正式取消。
B.葡萄牙侵佔緬甸沙廉。
1602年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英荷兩國矛盾加劇。
1603年 荷蘭在爪哇建立商站。
1604年 法國東印度公司成立。
1605年 荷蘭在摩鹿加群島擊敗葡萄牙艦隊。
1607年 荷蘭眼鏡商人帕理席發明望遠鏡。
1608年 A.法國在北美聖勞倫斯河下游建立魁北克城。
1609年 A.英國在印度蘇拉特建立商站。
B.西班牙與荷蘭締結12年休戰協議。
C.荷蘭佔領班達群島,完全征服摩鹿加群島。
1610年 英國人哈得孫航行至今哈得孫灣(加拿大)。
1611年 英國佔領印度馬蘇利巴丹。
1613年 A.英國佔領印度蘇拉特城。
B.緬甸軍隊圍城34日,最終收復沙廉,處死葡萄牙總督博利多,驅逐葡萄牙人。
1619年 荷蘭營建巴達維亞城(雅加達)。
1621年 荷蘭西印度公司成立。
1622年 荷蘭在美洲東岸佔領哈德孫河口,命名為「新荷蘭」,建新阿姆斯特丹城。
1623年 荷蘭從葡萄牙處奪取巴西。
1624年 荷蘭殖民者侵佔我國寶島台灣。
1640年 里斯本發生起義,葡萄牙恢復獨立。
1641年 荷蘭佔領馬六甲。
1642年 荷蘭航海家塔斯曼出海,抵達模里西斯和澳洲南部,並發現塔斯馬尼亞島,命其名為「范迪門地」,之後,又發現紐西蘭南島。
1643年 塔斯曼繼續航行並發現湯加和斐濟群島。
1644年 A.塔斯曼航抵新幾內亞西南海岸和澳洲北部。
B.法國向蓋亞那殖民。
1648年 A.「三十年戰爭」結束,參戰諸國簽定《威斯特伐里亞和約》,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
B.荷蘭人擊敗葡萄牙奪取好望角,建立荷屬海角殖民地。
1649年 荷蘭佔領蘇門達臘島亞齊。
1668年 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戰爭,先後發生9次海戰,互有勝負,但總體是荷蘭戰敗。
1658年 荷蘭佔領蘇拉威西島美那德(萬鴉老)。
1661年 葡萄牙將荷蘭人逐出巴西。
1662年 A.鄭成功擊敗荷蘭,收復台灣。
B.荷蘭佔領蘇門達臘島巨港(舊港)。
1665年 A.西非剛果王國擊敗葡萄牙軍隊,宣布獨立。
B.法國向馬達加斯加殖民。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戰爭,各有失利,雙方最後簽訂《布里達合約》。
1667年 荷蘭佔領蘇拉威西島烏戎潘當(望加錫)。
1670年 英國玻意耳在研究海水中鹽度與密度關系基礎上發表《海水鹽度的觀測和實驗》,開創海洋化學的研究。
1671年 葡萄牙人第二次滅亡西非安哥拉王國。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戰爭,在此以後荷蘭勢力有所削弱,英國取得了最後勝利。英國奪佔新阿姆斯特丹城,改名紐約。
1675年 丹麥人羅默首創恆星中天法測時。
1686年 英國人哈雷系統地研究了主要風系與主要海流的關系,後又闡述了海洋蒸發現象。
1687年 英國人牛頓用引力定律對潮汐性質作了精闢解釋
1688年~1697年 法國與反法的奧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奧,西等國組成)之間發生戰爭。這是英法之間海上爭霸戰的開始。
1698年 東非蒙巴薩阿拉伯人起義,擊敗葡萄牙人。到了次年,魯伍河以北葡萄牙殖民者全被驅逐。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二次交鋒,結果英國取得了海上霸權的明顯
優勢。
1730年 A.英國人西森發明經緯儀
B.英國人哥德弗萊和哈德利首創用六分儀在海上進行天文定位測量
1732年 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國東端海域,發現「白令海峽」。
1740年 瑞士人伯努利提出平衡潮學說
1740年~1748年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英法的第三次交鋒,法國還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戰爭」,這是18世紀英法爭奪海洋和殖民霸權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結束,英國取得了最終勝利,從而確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國」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國的詹姆斯.庫克船長進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將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納入英國版圖,並且發現了夏威夷。但庫克的功績在於發現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來防治壞血病的方法,從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庫克是繼哥倫布之後在地理學上發現最多的人,南半球的海陸輪廓很大部分都是由他發現的;他還在海上精確地測量經緯度,取得了大量表層水溫、海流、大洋測深及珊瑚礁等科學考察資料。
1770年 美國人富蘭克林製作並出版了墨西哥灣流圖。
1772年 法國人拉瓦錫首先測定了海水成分,發現水是氫和氧的化合物。
1775年 A.法國人拉普拉斯創立潮汐動力學理論。
B.庫克完成了環南極航行。
1779年 庫克在與夏威夷人的沖突中被殺。
1799年 德國人洪堡德發現了秘魯海流。
7. 87式軍裝,陸海空,滌卡軍裝,號碼尺寸大小官兵都一樣嗎 。
你是想問那衣服無論官兵、身長胸圍等尺寸都一樣?
還是無論官兵、不同號型對應的身長胸圍等的劃分都一樣??
8. 范冰冰在日本復出成功,廣告鋪滿街道尺度很大,對此你如何評價
有媒體曝出范冰冰已在日本成功的復出。有關她的廣告牌鋪滿日本大街。網友們都標明:這些圖片的標准有點大啊。
有網友標明範冰冰此事去日本打開很有可能會變成「范老師」,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念,咱們關於范冰冰去日本打開有什麼觀念,歡迎在下方進行議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