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午托費給教師做校服行嗎
用午托費給教師做校服,那是不行的
正常情況要專款專用,不要跨界
這樣會向社會交代,更為有理有節
2. 我現在是一名高中政治教師,中級職稱。現我縣委黨校需要一名教師,我的條件都符合,為此我很糾結。去黨校
高中教的是學生,將來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這也是每一個老師所期望。黨校培訓的是一些從政人員,不管官大小,都有那麼點權利,人們都說臉熟好辦事。兩份工作都很穩定,至於怎麼選擇,這要看你所期望的人生價值。(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3. 黨校教師評職稱需要教師資格證嗎
需要。
教師資格證,是各級各類學校包括黨校的任教教師必備的「入門證」,所有任教的教師都應該有教師資格證,否則沒有資格做教師工作。
黨校教師在職稱評定時,更需要有最基本的教師資格證。即使是評定。最低級的助理級的職稱,也需要提交這種資格證。
4. 在市委黨校做教師好還是在高校做教師好
如果是我,我肯定選擇後者,就是公務員也不幹!在高校做教師自由,能隨時充電,有職稱可以進,主動權在於自己,黨校教師、公務員雖然待遇不錯,可是能學會什麼啊??離開了原單位什麼也不是
5. 現在校服是不是都是定做的
款式的話都是由學校決定的吧,大小可以定做。我們今年定的是江蘇聖瀾的校服,會到學校給每個學生量尺寸,很不錯。
6. 誰知道現在學校為什麼要定做校服
校服是一種民族精神和本國文化的體現。是一個學校整體精神面貌和集體榮譽感的外在體現之一,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分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比如集體意識、團隊精神、使命感,榮譽感、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增強對學校的自豪感和對同學的友情。弘博士也覺得這些方面校服都可以起到內在約束的作用,一種象徵的作用,對他們起到一種潛移默化地培養作用。另外,穿校服還有利於校園的整潔,沒有異樣的色彩干擾課堂的注意力,便於學校組織活動,不會因服裝的牽制影響學生的文體活動
7. 公用經費可用來買教師校服嗎
為統一著裝,關懷人民教師,對教師訂做或購買校服,學校可給予補貼,但不要全部都使用公用經費。
8. 黨校教師 評職稱辦法
報考職稱,教師資格證不做硬性規定。資格證可以考,黨校教師沒有限制要求。
9. 考上了縣委黨校,但這是什麼性質啊(職位描述上說是縣委黨校教師,參公單位欄寫的否)
黨校應該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如果是有人事局招聘,那應該是事業編制,
一般黨校教師應該走專業技術這條路,這是因為黨校行政職務多為「空降」,
黨校教師想走行政這條路比走專業難度也就較高。
至於能在行政體制中流動,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或許你的才能被某人領導看中,
或許直接調入府辦,或者委辦。
以上是個人看法,覺得可以請按滿意建謝謝!
10. 調入黨校當教師全過程是怎樣的謝謝
古人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也不例外,在工作中,我也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點。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師「充電」機會少。我們黨校處於基層,各項條件相對較差,特別是師資力量較為薄弱,而市黨校在業務上給予的指導不多,特別是對教師的培養顯得更少。對黨校師資培訓的力度還不如中小學教師。目前,黨校為教師的理論教學提供學習深造機會,開辦能力提高、教學方法、藝術等專題培訓班卻很少考慮。這與教師擔負的教學任務不相適應,也與大規模培訓幹部不相應,基層黨員幹部五年要接受培訓三個月,而作為培訓幹部的黨校教師,卻多年沒有接受業務培訓。由於黨校教師缺乏培訓,在教學中難免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二是缺乏調查研究。黨校的教育方針是理論聯系實際,由此而決定了調查研究在黨校教育工作中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黨校一般都與所處的社會環境相聯系,並沒有高高在上脫離生活或者自成獨立小圈子與外界隔絕的現象。但是,黨校還有不少教師缺乏社會實際工作經驗,沒有多少實踐感受,他們的思想圈在書本上,講起課來乾巴巴、枯燥無味,他們不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的經驗和問題,不了解教育對象的思想狀況,不知道如何提高
第3/4頁
黨員幹部的能力;三是缺乏教研。黨校是集黨務工作和教學工作於一體的業務機構。但目前,黨校的教研活動一般都流於形式或者水平不高,加之黨校教師屬一專多能,不可能單一講授自己所學專業的課程。因此,教研活動沒有形成制度化、經常化,不能發揮教師的整體功能,這是導致教師講課水平不能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四是缺乏科研。科研活動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最好途徑,但也是黨校的薄弱環節。黨校的科研方向,無疑要產生於教學過程中。由於部分領導和教師對科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師科研積極性不高,即使有科研,也是為了應付職稱評審之需。存在黨校教師幾年沒有發表過一篇文章,即使有發表文章,也存在水平不高,理論宣傳文章多,分析問題的文章、有新思路的文章少,而且大多發表在沒有刊號的地方刊物和內部資料上。正是由於黨校教師科研水平沒有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