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航空服務的發展前景
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商務和度假旅客在交通方式上改變觀念,選擇飛機出行勢必帶動民航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正處於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偉大轉變過程中。中國航空運輸業在全球的排名已躍升至世界第三位。到2020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航空運輸業年均增長速度將保持10%左右,每百萬平方公里擁有機場數量將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運量等各項指標都將快速增長,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最重要的航空市場。民航業的高速發展,對民航專業服務與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將大大增加。據權威預測,2010年中國至少需要增加40000名航空服務人員崗位。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航空公司的服務不再是出售機票,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等簡單服務,而是在運營環節上的融旅遊業、餐飲業在內的延伸服務、增值服務。從事航空服務工作,工作環境好,收入高。從現有薪資水平看,國內主流航空公司優秀空乘人員平均年薪在10萬人民幣以上。民航業在中國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屬於極有潛力的行業。
⑵ 中國2020年將要建中國自己的航天站,這對中國的航空領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國空間站建設將瞄準掌握空間站建造技術,用與時代同步的技術,建造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的空間站。中國的空間站也將為全球科學家提供科學研究和實驗機會,滿足最新最好的空間探索及空間資源利用等科研需要,使中國載人航天發展進入探索科學前沿、開發空間資源、造福人類社會的新階段。
中國載人空間站,簡稱中國空間站,是一個在軌組裝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空間實驗室系統。建造計劃預計於2010年至2015年間進行,預計在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公里傾角42~43度,設計壽命為10年,長期駐留3人,總重量可達90噸,以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
⑶ 今年服裝加工行業形勢怎麼樣2020年
近年來我國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服裝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產業規模增速不斷下降。2019年,我國實現服裝產量244.72億件,實現行業營收1.6萬億元。
2019年服裝產量達244.72億件
近年來我國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服裝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產業規模增速不斷下降。2019年,服裝產量略有反彈。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244.72億件,同比增長3.28%。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⑷ 2020年的航空航天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中國發展航天事業貫徹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即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中文名
中國航天事業
外文名
China's space instry
所屬學科
航空航天
相關概念
長征火箭、載人航天
開始時間
1956年
快速
導航
神舟號
嫦娥號
空間站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北斗導航系統
通信衛星
氣象衛星
地球資源衛星
反衛星武器
概述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顯示,2011年至今,中國航天事業持續快速發展,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進入空間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新一代的長征七號、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相繼首飛成功,使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中國運載火箭成功升級換代,擎起邁向航天強國的中國力量。
一組數據顯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第1個100次發射歷時37年,成功率93%;第二個100次發射僅歷時7年,成功率98%。發射周期從60天縮減到不到20天。這表明我國火箭設計、製造及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研製模式開啟信息化時代。
近五年來,從神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到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與天舟貨運飛船組成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試運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空間實驗室階段「成功首飛、穩定運行、健康駐留、安全返回、順利補加、成果豐碩」的既定任務目標,取得了重要的創新成果和寶貴經驗。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中國航天創建60餘年來,取得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一系列輝煌成就。隨著未來中國對重型火箭、無毒無污染中型火箭、低成本運輸火箭等關鍵技術的不斷攻關,中國進入空間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探索浩瀚宇宙的腳步將越發輕快。
航天事業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空間技術,也就是各種火箭、衛星、飛行器的製造和發射技術等;二是空間應用,是讓航天技術產生實際應用,比如提供
⑸ 中國將2020年有航空母艦服役意味著什麼
給你一個靠譜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海軍將擁有航母3艘 (001 001A 002 ) 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導彈驅逐艦共計34艘(052D 18艘 052C 6艘 055 4艘 051C 2艘 大改現代4艘) 具備區域反潛防空能力的導彈護衛艦超過35艘(30艘 054A 054B 052B 057) 兩棲攻擊艦075 1-2艘 071 船塢登陸艦 6-8艘 AIP潛艇超過60艘 攻擊型核潛艇大約18艘 具備發射潛射DF21D彈道導彈核潛艇8艘 901 903A 超過9艘 056 056A 056B 突破80艘 海王星及其其他電子戰船聲學船超過30艘 2020年中國海軍及其海軍航空兵講第一次具備獨立作戰保衛中國印度洋航道安全 保護沿海200海里及3500公里內絕對制海權!
⑹ 空乘這個職業有發展前景嗎
從國際國內現有薪資水平看,國內主流航空公司空乘人員平均年薪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同時因其專業性和供應不足,其職業穩定性得到保證。我國正處於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轉變過程中。由此預測到2010年中國至少需要新增加40000多名空乘服務人員工作崗位,民航空乘服務人員隊伍將超過25萬,規模將是目前的5倍。整個航空業自身也將演變成一個集民航管理、機場物流、機械機服、航空氣象、地面服務、流程簽派、航空營銷以及票務銷售等多元化的復式行業。
空乘的薪酬包括三個部分:基礎工資、飛行小時費以及駐外補貼。
目前,普通崗位的空姐月薪大致為5000元,根據多飛多得的機制,國際國內航線的調整以及職位的變更,收入會有不同程度的浮動。
國內航空公司的空乘按照級別由低高大體上分辦:見習乘務員、普通乘務員、國際航班乘務員和乘務長。普通乘務員一般要在國內航班飛行2年左右時間,基本月薪2000元至3000元人民幣之間,此後才能飛國際航班的普通艙,然後飛兩艙(公務艙和頭等艙),基本月薪在5000元人民幣左右,之後再升為乘務長(分區域乘務長和帶班乘務長),基本月薪9000元人民幣左右。飛行小時費用按每小時20-30元計算,每月飛行120小時左右。駐外補貼按照國內航空公司標准支付。
國外航空公司目前外航的基本月薪一般在1.3萬元至1.5萬元,每月飛行小時在50-70小時,每小時10-12美元飛行補貼,每月收入多能達到兩萬元以上。駐外補貼則按照停留國家的貨幣標准由公司支付用餐津貼、賓館與機場的往返交通費、住宿費。應、往屆高中畢業生,男女不限,需面試、政審合格。
除此之外,還可進入宣傳部、專業文藝團體、旅遊行政管理等單位;可進入文化宮、青少年宮等成為高等教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