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生就必須穿校服嗎!
校服成了學校的一道風景線。對校服,不少學生家長有贊有彈:
學生每天必須穿校服上學嗎?
近日,隨著隆冬季節漸近,市民紛紛穿上色彩斑斕的冬衣禦寒,將世界
裝扮得多姿多彩爭奇斗艷,但在早午晚的下班放學時段,仍統一身穿校服的
中小學生人潮則顯引人注目。正值花季年華的學生,是否願意經常以一成不
變的校服示人?學校是否規定每天上學必須穿校服?對此,記者展開了多方
面的調查。
學生:低年級喜歡高年級不大喜歡一天放學的時候,記者走近一班小學
四年級學生,對記者提出的問題,女生小葉有點不好意思說,她的家境並不
富裕,自己的衣服大都是親戚朋友送給自己的,很多都不合身,也少有自己
喜歡的。可拮據的家庭又不允許自己多買衣服,也不好意思向母親要錢買,
連發夾也是從街邊小販廉價買來的。但每天穿校服多少彌補了這個遺憾,因
為無論富商子弟還是農民子女,都統一穿一樣的衣服,難以看出其家境如何
,所以,貧富差距的表現並不大,讓她更為坦然地和同學交往。
而另一位讀初中二年級的阿丹則對校服有著無奈甚至不滿的感覺,她忿
忿不平地抱怨:她有很多漂亮的名牌衣服,愛美的她恨不得每天都換一套,
一來可以展示自己苗條的身材,二來又能向同學炫耀。但學校規定一周只能
有兩天穿校服,讓她不得不把許多漂亮的衣服壓在箱下。現在冬天來臨,她
常常自備外套,在下課時就馬上披上,所以,每逢非校服日的日子裡,她顯
得尤為開心。
家長:大部分贊同學生穿校服上學一位徐姓家長稱,他的獨生子讀小學
四年級,他對教育部門要求學生每日穿校服表示理解,因為校服是一個學校
的標志和象徵,整齊劃一的校服可以避免學生間的攀比,可以使得學生在成
長的過程中擁有健康的身心。同時,無需要每天早上為小孩找衣服而發愁。
在記者的調查中,持此相同觀點的小學生家長佔了大部分,他們普遍贊成學
生每天穿校服上學。
雖說如此,但亦有家長表示不同的觀點,一位家長稱,新奇的配飾,名
牌的球鞋,時尚而又前衛的文具用品,這些都是在統一了校服後學生們互相
攀比的新寵。因此,說穿校服避免學生之間的攀比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但
他認為,在參加校運會等大型校園團體活動時要求學生穿校服就行了,每日
都要穿沒太大必要。因為,學生正是逐漸重視審美觀的發育階段,日日穿單
一的校服,會制約了學生的審美力,壓抑孩子的愛美個性。
教育部門:非硬性規定每天必須穿校服就在學生、家長為每天是否穿校
服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名教師告訴記者,他們學校規定每周一、周三和周五
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返校,周二和周四則自任學生自己選擇,給學生多點穿
著自由空間,特別是讓女同學發揮其愛美的天性。但也視情況而定,比如現
在冬天,有些學生在校服日期間,穿件外套套在校服保暖,學校不會上前阻
止,更不會施以口頭警告或懲罰。但總的來說,穿校服易於學校管理是可以
肯定的。
同樣,教育部門一領導也表示,穿校服是團隊精神的體現,也可以減少
學生互相心理攀比現象的發生。教育部門原則上要求學生每日穿校服,尤其
在參加大型集會活動的時候,穿校服易於校方管理。但又並非硬性規定學生
每天都必須穿校服,學校可以根據各自情況靈活決定。
❷ 學生穿校服的好處是什麼
我覺得穿校服沒有壞處。其實穿校服是好的,中學生正方穿校服好,大家都一樣就不會有人搞特殊、互相攀比、進而影響學習 初中階段的孩子不比小學生,愛美了,若不穿校服,每天早晨為穿哪件衣服就得耗費不少時間。 在當今社會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人群,有著自己特有的身份,穿統一校服就是這種身份的優化體現,而且有著諸多好處,因此我方認為:學生應該穿統一校服。 首先、學生穿統一校服是自己身份的標志,也是學校的一種標志。 學生,是在學校里從事學習活動的人,他們有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學校是專門進行教育和教學的機構。學生和學校是相輔相成的兩個存在,學生穿統一校服,在體現自我身份的同時,也是學校的一種標志。這是學生穿統一孝服實質意義所在。 第二、學生穿統一孝服有助於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穿校服是一種集體的體現,在外面看起來是一個整體,能讓學生時刻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有助於樹立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展示集體精神風貌,也有助於學校的整體形象。 第三、學生穿統一校服利於培養學生的平等觀念,避免攀比。統一的校服體現了學生個體的平等身份和地位,這樣有利於同學間以平等的心態相處,對增強同學間的友誼和團結大有裨益。 第四、學生穿統一校服整齊化一,便於管理 ,宣傳學校。學生穿統一的校服,學校能夠及時准確地確定學生身份,便於學校的日常管理。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安全系數。而整齊劃一的校服也是一所學校整體面貌的展現,有利於學校的對外宣傳。 除此以外,學生穿統一校服還有諸多好處: 一、有養成教育的功能。學生都穿校服會培養良好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行為舉止方面會自然地以學生身份要求自己; 二、保護和監督功能。穿校服便於得到社會監督,比如不太容易隨意出入電子游戲場所、酒吧等; 三、有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一些時裝相比,校服具有含棉量高,穿著舒適等特點,符合學生的年齡和生活習慣,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益處。 綜上所述,穿校服的好處遠多於不穿校服,所以我方再次申明自己的觀點:學生應該穿統一校服。這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需要,是學校管理和促進養成教育的需要,更是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的需要。是應該穿校服上學的。
❸ 學生為什麼要穿校服
1.學生穿統一的校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是代表這學生這個身份,讓學生有個自我約束力。
2.校服往往是一個學校的文化氛圍的象徵,代表了一個學校的符號,也是青春校園學生們的一種載體。
3.安全保障,可以約束外來人員進入校園製造問題!
4.學生穿統一校服有利於學校進行統一管理,有利於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朝氣和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5.學生穿統一的校服能避免學生之間形成攀比的心理,這對於學生的成長而言是起到積極的作用的。
(3)搶學生穿的校服擴展閱讀:
很多學校會在每個季節都會學生發新校服,但是這些新校服的質量是否過關,已經成為學生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因為現在有很多毒校服事件,學生們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對於校服的不信任已經成為了普遍問題,尤其是新校服中很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學生們一定要了解新校服穿前注意事項,這樣才能夠避免身體健康受到危害。
學生們在拿到新生活之後,不要馬上就穿,尤其是夏季的校服,由於需要貼身穿,在穿新校服之前,一定要先清洗幾次,這樣可以將校服上的一些灰塵,以及有害物質清除掉,絕大多數校服中都含有甲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因為在生產校服的時候,為了避免校服出現褶皺,很多不良的服裝廠家就會在生產的過程中加入甲醛,以達到除皺的目的。由於甲醛特別溶於水,所以學生們在拿到新校服之後,一定要及時清洗,最好能夠在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放在太陽下曝曬一段時間。
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校服中的甲醛以及其他有害物質,尤其是顏色比較鮮艷的校服,會含有大量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多清洗幾次,也可以適當減少這種物質在衣服上的含量。
❹ 關於學生穿著校服
第一是價格,第二是質量,很多學校要求每天穿校服但是因為質量問題學生穿著不舒適造成很大困擾,第三是樣式,滿足學生需求樣式新穎的校服當然會受到歡迎,第四是舒適,主要是方便不吧,這個角度很多取決於質量的問題。
我想主要就是這些,然後就可以問學生有什麼意見可以創新等等
❺ 學校的校服跟制服(學生穿的)是一個概念嗎
不一樣,因為制服的范圍很廣....校服是學校專門穿的,以表示這個人是這個學校的.....(這個是我個人的理解)
❻ 國家有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嗎
國家沒有規定,但是學校裡面叫學生穿校服,有時候也是為了一種統一性,其實穿校服還是有許多的好處的。首先在進行一些集體性活動的時候,穿校服能夠讓整個集體看起來比較整齊劃一,這個應該是會形成一種美感,就像那種制服,就像軍裝,他們會給人一種比較統一的感覺。就是那種集體感歸屬感就會顯得特別的強。另外一個穿校服也會避免孩子們在穿衣服方面形成一種攀比,因為校服大家都是一樣的,所以有一種平等的感覺在裡面,這也是一種很不錯現實意義。其實就像一些企業裡面或者一些單位裡面國家並沒有規定他們需要傳統一的服裝,但是每一個單位在這一方面,有著自己的一些規定。從我身邊的一些學校來看,他們買的那些校服還是不錯的,首先質量也還可以,價格也不是很貴。如果大家都買了校服,而其中的個把跟小孩沒有穿,其實她心裏面是比較不舒服的,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沒有融入這個集體。從這一方面來說,我還是比較支持學校購買校服的,只要不是特別的離譜,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都行。
❼ 學生穿校服的好處與壞處
1、防止學生之間的攀比;
家庭的貧富差距會帶來學生之間的攀比,從而造成學生無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學習中去。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減少學生間的攀比,促進孩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
2、方便外出學生安全的身份識別;
比如放學回家,校服比較顯眼,假如在回家途中發生什麼不測,可以更快識別身份。再比如學校組織外出活動,同一校服有利於學校對於外出學生的管理,也不容易造成學生走失。
3、有利於提高學校管理;
在校園內學生統一校服,可以一眼識別出未穿校服的外校人員,避免社會閑散人員進入校園,有利於保證學生安全。
4、強化學校精神和集體感
校服是一個學校精神面貌的體現,可以彰顯學校精神;另一方面,統一校服,可以增加全校學生間的集體感,提高學生間的凝聚力。
5、使學生保持學生的正氣
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容易被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影響,比方說一些受非主流或者一些混混們的影響,穿衣打扮會受到他們影響,穿校服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個學生應有的正氣。
穿校服的作用有這么多,都是在現實學校管理中摸索總結出來的經驗,所有的經驗背後都是一個個血的教訓中。有些人說穿校服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其實不穿校服帶給學生的是更多的不安全的因素,更多的心理發展阻礙,更加不利於學生的發展。
❽ 哪個混蛋說一定要穿校服的
校長!!
以下是不穿校服的理由!!
⒈校服質量不好,由於夏天天氣悶熱校服會導致皮膚的不適感,引起一些皮膚性疾病。
⒉校服過於寬松,使同學們在夏天運動不便。假如一個同學因為快要遲到而奔跑的話,校服則會使這位同學達不到按時到校的目的。
⒊現在有許多不良青年專門搶劫穿校服的學生,由於現在開展延時課回家較晚,穿校服則會引起專門蹲點的不良青年的注意,從而危及我們的安全。
⒋雖然校服是按照運動服的樣式來制訂的,但是我們可以與常規的 運動服做比較。常規的運動服不但在樣式上充分體現了青少年的活力與朝氣,而且面料舒適。不能說校服扼殺了我們的天性,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⒌因為現在每個學校基本上都制訂校服,使得一些高年級的學生畢業後隨便丟棄校服,而這些校服大多都被農民工當作工作服來穿。有一句話叫:窮山惡水出刁民。農民工穿習慣了這些校服,說不定就會糾集眾多人手公然搶劫同學們的校服,危及同學們的安全。
⒍因為校服的外層面料類似於一些發光性綢緞,使得一些不知情者勿認為我們中學生奢侈浪費,不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使得眾人戴有色眼睛誤解我們。
⒎據最新圖片資料,外星人皮膚的顏色與校服的顏色極度相似。假如有外星人發現了我們的校服就會勿認為地球上也有他們的同類,從而大舉進攻地球,導致新型的星球大戰爆發。再者就是認為穿這種顏色衣服的人很特殊,就很有可能綁架同學們去外太空做研究。
⒏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都要穿校服。使得同學們對校服產生了極大的厭惡感。因為不再想穿校服,於是荒廢學業,自暴自棄不想考學。只能說校服扼殺了一批天性優秀的青少年,耽誤了祖國的發展。
⒐我們都知道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一年只有一件衣服可穿,更不用說什麼校服。可他們卻照樣考大學照樣考狀元,校服跟學習無關,為了迎合中國式教育,現在除了學習之外我們其他一律不提倡。
⒑同學們的校服大多是三年一換,當三年期限到的時候,同學們的校服還是牢不可破,試想這種頑固性材料怎麼才會分解,分解後又帶給大自然多大的污染呢?
❾ 學生為什麼要穿校服
校服是陪伴學生求學生涯的重要裝備,承載著每個人在校期間的美好記憶。校服既是表明學生身份的標識性服裝,又是校園文化的載體之一,它所反映的是一所學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面貌。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校服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校服不僅是一套服裝,也是學校的文化符號,承載著文化傳播及育人的功能。重視校服設計,從文化建設角度挖掘校服的價值,讓校服成為學校行走的文化符號,滿足學生的文化需求,應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
1. 統一著裝的展示學生的個性,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彰顯校園文化內涵,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
2. 校服可以展現學校文化氣質。通過富有特色的校服彰顯學校特色,這種特色不僅能引起社會的關注,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通過校服產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讓學生通過校服約束自己的行為。學生身穿校服,他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本人,也代表學校,所以他的一切行為准則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學校負責。讓學生穿出校服的文化力量,充分發揮校服的育人功能。
3、防止學生之間的攀比;家庭的貧富差距會帶來學生之間的攀比,從而造成學生無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學習中去。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減少學生間的攀比,促進孩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4、方便外出學生安全的身份識別;比如放學回家,校服比較顯眼,假如在回家途中發生什麼不測,可以更快識別身份。再比如學校組織外出活動,同一校服有利於學校對於外出學生的管理,也不容易造成學生走
❿ 為什麼校服千篇一律,中小學生還必須要穿校服
為什麼校服千篇一律,中小學生還必須要穿校服?
中小學生必須穿校服,似乎已經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對此提出異議者少之又少。人們在提到這個問題時,討論的不是該穿不該穿,而是穿什麼樣的好。 看來,中小學生穿校服,似乎已成定論,沒有討論的必要了。依我看,這個問題遠遠沒有討論清楚。人的思維一旦形成定勢,就要僵化,對不合理的東西,也不會產生懷疑,更不可能去試圖改變它。「從來如此就是對的」,這是國人一貫的思維方式。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里就曾大聲疾呼:「從來如此,便對嗎?」這句話在現在還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我想先說一個真實的笑話,看看我們某些同志的思維定勢有多麼嚴重,思想已經僵化到了何種程度。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某國總統夫人到校參觀,本來完全可以也應該讓學生換上自己整潔漂亮的衣服迎接客人,但不穿校服成何體統?學校規定一律穿校服迎賓。但是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猛長的時期,平時活動量又大,所以很多人的校服不是太短,就是太破。怎麼辦?學校竟然叫校服太短太破的同學,統統藏到樓頂上外賓看不到的地方。剩下的同學,校服勉強看得過去的人,排在前面,其他人躲在後面。女兒當時還很小,回家講述這些情況時,笑彎了腰。一個孩子尚且看出這樣做是非常可笑的,為什麼學校的領導、老師就覺得很正常呢?如果不穿校服去迎賓,又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擔心,這樣僵化的頭腦,怎麼教育出賦有活力的學生?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認為,學生穿了校服,有助於養成集體主義精神,增加對學校的熱愛和凝聚力。這種理由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不滿每天穿校服而背後罵娘者有之;故意不洗不換,整天臟兮兮地進出學校者有之;畢業後,立刻將校服撕成碎片者也有之。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每天穿校服的規定是極其反感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哪裡談得上什麼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加凝聚力呢?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好找,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有人說,是因為校服的質量、式樣不好,學生才不愛穿。我說有這個因素,但在目前無法解決。可以請人設計更好的式樣,使用更好的面料,但價格會上去,無形中給家長增加了負擔,對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條件好的地方,學生除運動服外,還有一套式樣比較好一點的「正裝」,比如男孩為西服,女孩為套裙,或者是類似海軍服一類的制服。但穿這樣的衣服需要配套,領花、領帶、皮鞋等等一件都不能少。否則不倫不類,不如不穿。而且這樣的服裝,如果每天都穿,只有一套是不行的,至少一周要換洗一次吧?再說,上體育課怎麼辦?不換成運動服、運動鞋,恐怕不成。大部分學校恐怕還沒有供學生存放衣服的地方,更沒有更衣室。中國人現在還沒有闊到像京劇《鳳還巢》里朱千歲「脫了路衣換壽衣,脫了壽衣換便服,再脫了便服換路衣」的地步。既然來回換裝有諸多不便,所以現在學生日常穿的就是那身「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運動服,有正裝的也把正裝束之高閣,成了半年閑,一年閑,甚至幾年閑,造成極大的浪費。「講究」完全成了「將就」,我不知道這種「講究」還有什麼意義。有的學校稍微寬松一點,平時不要求穿校服,只要求周一升旗的時候穿,據說是為了表示對國旗的尊敬。全校學生穿著運動服向國旗敬禮,就是對國旗的尊重嗎?更何況中間夾雜著為數不少的短小的、肥大的、褪色的、破舊的…….我感受不出一點庄嚴肅穆的氣氛,這種場面,用「滑稽可笑」來形容倒是恰如其分。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還有個十分動聽的理由,即可以避免學生在穿衣上互相攀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艱苦樸素的作風。如果艱苦樸素的作風能通過穿式樣相同的衣服毫不費力的培養起來,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惜這只是教師們的一廂情願。可以用來攀比的東西太多了,豈止是衣服!運動鞋、自行車、電子產品、家長的地位、金錢、汽車、洋房、別墅、甚至眼鏡、書包、各種文具都可以互相攀比,穿一樣的衣服就能解決攀比的問題嗎?作為學校、教師不去研究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去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糾正學生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卻想以這種簡單的、令人反感的做法,來替代艱苦細致的教育過程,是很可悲的。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只能起到讓教師「眼不見,心不煩」的作用,絲毫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些學校一邊打著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精神的旗號,一邊卻在心安理得地吃著承包製作校服的廠家的回扣。學校幹部因為吃這種回扣而落馬,絕不是個別現象。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措施,倒成了幹部教師腐化墮落的溫床,真是咄咄怪事。隨著反腐倡廉的不斷深入,這種現象現在是少多了,但有哪個學校敢拍著胸脯說,從給學生定製校服那天起,就從來沒得過廠家的好處?不管這些「好處」是個人貪了,還是花在其它方面了,你們敢說從沒拿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