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那個哥哥姐姐知道在山東那裡能買的到金晶集團出的金晶超白玻璃跪謝!
非常感謝閣下對我司產品的青睞。
煩請告知閣下需要多少數量的貨物?貴司是那裡的?
Ⅱ 金晶的家境,她曾經為我們中國做出過什麼貢獻
金晶父親名叫金建生,是上海知青,到合肥市肥西縣後與金晶的母親劉華瑤相愛,成立了家庭。1981年,金晶在合肥出生。金晶的親人告訴記者,她勇敢和堅強的性格,很大程度來源於小時候的磨煉。
金建生和劉華瑤都是工薪階層,一家人過著平淡而幸福的日子,但金晶9歲那年,一場災難降臨這個美滿的家庭。昨天,金晶母親劉華瑤告訴記者,金晶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右腿突然生了惡性腫瘤,必須進行截肢手術。截肢後還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化療。
據劉華瑤介紹,化療時一周一次小劑量,半個月一次大劑量。為了省錢,小劑量化療就在肥西縣進行,大劑量化療才到市裡。「每次坐車到合肥做化療,我們都要抱著一條毯子,拿著一個盆,讓金晶一路吐回來。」她告訴記者,金晶每次化療回來後,家裡的地板就要擦洗干凈,因為痛苦的金晶根本沒法在床上呆著,全身痙攣的她只得在地板上滾來滾去,一邊喝水一邊吐。看著縮成一團的女兒,劉華瑤只能悄悄抹淚。
劉華瑤說,很多成年人都難以堅持一年的化療,但金晶挺過來了,變得更堅強了。她奇跡般地恢復後,又回學校讀書了,一開始是爸爸接送,一年後她就堅持著自己拄拐獨行,大雪天也不例外。
回到學校後,堅強樂觀的金晶開始學著一隻腳跳著打乒乓球、羽毛球,即使殘肢的骨頭撞碎也一聲不吭。
回想孩子在合肥的歲月,母親劉華瑤感嘆說,那時的磨難鍛煉了孩子堅毅的性格。
初中後成為輪椅「劍客」
1995年,讀完初中的金晶,隨父親來到上海,在一所中專學習計算機。畢業以後,金晶進入了一家酒店工作。大約2001年的時候,命運的轉機又降臨這個開朗樂觀的女孩。
那是一次殘疾人演講比賽後,上海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的一位教練找到金晶,問她願不願意加入輪椅擊劍隊。喜歡《佐羅》的金晶立即答應了,她也很想當一名運動員,但父母看著金晶殘缺的身體,有些猶豫。
劉華瑤說,金晶從小就受了很多苦,當運動員訓練又那麼辛苦,做父母的實在不忍心讓孩子再去吃苦。但是,平時就很喜歡體育運動的金晶決心很強烈,父母也不好阻攔。
就這樣,金晶成為了一位輪椅擊劍隊員。金晶訓練很刻苦,每次回家都帶著青一塊紫一塊的傷,在7年的擊劍生涯里,金晶從上海隊進入國家隊,獲得了很多獎牌,並奪得釜山亞運會的銀牌。
不過,2004年的雅典殘奧會,金晶和她的隊友們都錯過了機會。而今年的北京殘奧會選拔賽,金晶又因為狀態不好而失利,眼看著奧運夢想漸漸遠去,落選的金晶經常一個人躲在屋裡痛哭。
後來,有朋友提醒她,現在不是在選拔火炬手嗎,可以用這種方式實現奧運夢想啊。於是,金晶報名參加了火炬手選拔賽,並最終入圍。
曾撐著拐杖制止小偷
在巴黎完成聖火傳遞後,金晶給媽媽發了一條簡訊,「媽媽,女兒有驚無險地完成了任務,您應該為我感到自豪!」這是她在法國發的惟一一條簡訊,因為她覺得5元一條的簡訊太貴了。
而這個時候,劉華瑤還不知道女兒在法國的危險經歷。
直到金晶在合肥的大姨許華琪在網上看到侄女的事後,才趕緊打電話給劉華瑤,她在電話里描述金晶在巴黎的遭遇,兩個人握著話筒忍不住哭了。許華琪說,這是自豪的眼淚,「金晶從小就很乖,化療時從來不哭,還安慰我,『大姨,您別哭』」。
劉華瑤在聽到女兒近乎英雄的行為後,也表示「並不意外」。她說,金晶從小就很有正義感,像男孩子一樣愛打抱不平。有一次,金晶在公交車上看到小偷偷別人皮夾,周圍人不說話,她自己卻撐著拐杖走到小偷面前,拿起手機拍照,直到小偷灰溜溜地下車。
昨天,金晶已經回國,並在北京接受了多家媒體的采訪,而家人也准備好了迎接歸來的英雄。劉華瑤說,「不能像走的時候那麼冷清」。原來,4月4日,這位「最美麗的火炬手」是一個人拄著拐杖,背起行囊,獨自乘火車到北京坐飛機的,甚至都沒有讓家人送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