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情人杜拉斯中關於帽子的描寫

情人杜拉斯中關於帽子的描寫

發布時間:2022-05-11 20:40:57

① 也是一位影帝級別的人物,梁家輝在《情人》中的表現怎麼

《情人》作為瑪格麗特·杜拉斯最牛逼的一本小說,描寫得極其細膩。在全世界范圍內有不少擁躉。要給這樣的作品翻拍電影是很難的。因為這樣的電影總是容易成為活靶子。稍不注意就被扣上了「毀原著」的帽子

但是不得不說讓·阿克·阿諾選角的眼光的確獨到(不包括《狼圖騰》)梁家輝完美的把東尼這個角色演活了。

當時的梁家輝臉上還帶有一絲青澀,有稜有角的。穿上西裝,拿出華貴的煙盒。一舉一動讓人絲毫不懷疑這就是一個生活環境優渥的闊少。更難能可貴的是,梁家輝飾演的東尼並不是一個閱女無數的登徒浪子,而是對於愛情經驗甚少的純情男子。而且當時雖然華僑大多接受了新思想,但是一些根本性的原則不會輕易動搖。所以東尼的生活環境也是沒有生機的。這時候一個法國少女闖入了他的世界,他就像飛蛾發現了火光一樣,小心翼翼接近卻也奮不顧身。

最後,隨著梁家輝手的一點點挪動,東尼用他的手覆到了簡的手上。這時候梁家輝表現出來的表情是安心的。感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其實,想要判斷一個演員演技究竟好不好,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他代入角色人設,看他究竟有幾分可信。而特寫又是最容易暴露演員瑕疵的一種運鏡方式,它對演員細微表情的控制力要求極高。由此看來,梁家輝的演技是真的很棒了。

② 杜拉斯的《情人》講的是什麼

《情人》內容簡介:

講的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故事:在殖民地,一個貧窮的白人姑娘和一個富有的中國青年的絕望的愛情故事。誰都會講這種故事,就看誰講得精彩了。我以為寫小說就是如此,看誰把故事講得精彩,還能從精彩的故事中挖掘出思想。

這個故事杜拉斯基本上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剪輯其中最精彩的片斷呈現給讀者。在這些精彩片斷中,穿插著一些敘述,作為對主要情節必要的補充。這個故事又不是一路講下來的,中間又穿插著作者對自己家庭生活,殖民地生活的敘述,甚至還有多年以後的敘述,當然,多年以後的事情也與情人 或她與情人 的關系有關,總之,受這個主要故事的影響。

這種安排使文章更加緊湊,似乎只是發生在作者16歲半到18歲之間的事情——事實上也是如此。但實際上作品的容量很大,時間跨度也很大,一直延續到作者70歲。中間很多情節和敘述,都經過了作者多年的積淀。

作者的家庭生活和殖民地生活的大篇幅加入,並不是無關緊要的,這都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如果不是出生在那樣一個貧窮的家庭,我是不會出頭露面的,更不會為了錢而和中國情人 來往。也許我最後也愛上了中國情人 ,但事情的開始不是為了愛情。殖民地上流社會和下層人民的生活對照,可以作為故事的背景音樂,也可以體現出作者對人生的觀照。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完美的,都充滿絕望。殖民地有很多風流 韻事,作者單寫了一個貴夫人,她的為了她而絕望自殺的情人 。

迷亂絕望的生存背景,配上一段絕望的愛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作者冷靜地寫這些事情,主旋律和背景都是美麗的絕望的令人唏噓不已的。這就使這段愛情不同尋常,成為特定的歷史階段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的一段愛情。同時使這篇作品沒有落入愛情故事的俗套,賦予它更為廣闊的時代和社會意義。

(2)情人杜拉斯中關於帽子的描寫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作品來源於作者的真實經歷。杜拉斯真正的初戀發生在1930年,當時,年輕的杜拉斯坐渡船去西貢的寄宿學校,中國富商少爺被杜拉斯的異國風韻和青春美貌所傾倒,杜拉斯也被富商少爺所吸引,他們經常約會,每天情人都會開著黑色轎車在學校門口等她,帶她進豪華餐廳或去鬧市區的一幢房子。

20世紀30年代印度支那法屬殖民地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十分嚴重,白人世界拒絕接受一個黃種人青年,亞裔家族也將白人少女拒之門外。在當時法屬殖民地,白種人和黃種人戀愛也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對白種人家庭來說,出現這種異常也是羞恥的的。因此,杜拉斯18歲時便被母親送到法國讀書,富商情人從小順從父親,無力反抗父親,更無力反抗父親的金錢,被迫娶了老家撫順一個門當戶對的富家姑娘。在富商情人結婚那天,杜拉斯失聲痛哭。作品中的富商情人真名叫李雲泰,是遼寧撫順人。當年滿18歲的杜拉斯坐船離開越南回法國那天,情人李雲泰也趕赴碼頭,送別杜拉斯。

多年之後,李雲泰攜妻子前往法國,給杜拉斯打了一個電話,在電話中他對她說:「和過去一樣,他依然愛她,他根本不能不愛她,他說他愛她將一直愛到他死。」就是這句話,使杜拉斯重新拿起紙和筆,開始小說《情人》這部作品的創作。

③ 杜拉斯的《情人》寫的是什麼內容

瑪格麗特·杜拉斯:《情人》

瑪格麗特·杜拉斯簡介:

1914年瑪格麗特·多納迪厄生於交趾支那(現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親是數學教師,母親是當地人小學的教師。她有兩個哥哥。1921年她父親去世。

1924年她住在金邊、永隆、沙瀝。她母親在波雷諾(柬埔寨)買了一塊不能耕種的土地。

1939年她同羅貝爾·昂泰爾姆結婚。

1940年-1942年她同菲利普·羅克合作,在伽利瑪出版社出版《法蘭西帝國》.在書業俱樂部工作,《塔納朗一家》遭到伽里瑪出版社的拒絕。她第一個孩子夭亡。她的小哥哥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去世。同迪奧尼斯·馬斯科洛相識。

1943年她用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筆名發表《無恥之徒》。參加莫爾朗(即弗朗索瓦·密特朗)領導的抵抗運動的活動。

1944年R.昂泰爾姆被捕並被放逐到布亨瓦爾德,然後放逐到達豪(參見《痛苦》)。她加入法國共產黨,任維斯孔蒂街黨支部書記,成立尋人處,出版《自由人報》,刊登戰俘和被放逐者的情況材料。發表《平靜的生活》。

1945年R.昂泰爾姆回來。同R.昂泰爾姆一起成立萬國出版社。1946年她夏天在義大利。同R.昂泰爾姆離婚。

1947年她的兒子讓·馬斯科洛出生。

1950年她發表《抵擋太平洋的堤壩》。被開除出法國共產黨。

1957年同D.馬斯科洛分居。1958年發表《琴聲如訴》。她從1955年起反對繼續進行阿爾及利亞戰爭,後又反對戴高樂政權。為各種周刊和雜志撰稿。

1959年為阿蘭·雷內寫《廣島之戀》電影劇本。

1960年當選為美第奇獎評委,但於幾年後辭職。"如果存在一個否定的評委會,我就參加。"

1961年她為亨利·科爾皮的影片寫《長別離》,這個電影劇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學獎獲得者熱拉爾·雅爾洛合作的結果。

1968年她參加了五月風暴的那些事件。在《綠眼睛》中可讀到關於大學生和作家行動委員會誕生的政論文,該文被委員會否定,委員會也在不久後解散。

1975年,《印度之歌》在戛納電影節期間獲法國藝術片影院及實驗電影院協會獎。

1976年,《整天在樹木之中》獲讓·科克托獎。

1982年在納伊的美國醫院進行戒毒治療。1984年《情人》獲龔古爾獎。

1985年發表《痛苦》。7月17日在《解放報》上發表一篇文章,瑪格麗特·杜拉斯在"魏爾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場引起一部分讀者的敵對情緒和好幾位女權主義者的論戰。

1986年《情人》獲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獎,是"當年用英語發表的最佳小說"。

1988年-1989年嚴重昏迷。住院。1990年R.昂泰爾姆去世。1991年發表《華北情人》。

1996年,瑪格麗特·杜拉斯逝世。

內容簡介: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很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你比年輕時還要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年輕時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貌。」

這是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在小說《情人》中寫的一段話。那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故事,13歲的法國少女和三十多歲的中國男人發生在越南的愛情故事。瑪格麗特·杜拉斯以小說《情人》(L』Amant)獲得1984年龔古爾文學獎。在此之前的一年,就銷售了420萬冊,翻成42國語言。由影帝梁家輝主演的《情人》更是讓無數的影迷們嘆為觀止。

在離開她的中國情人54年後的一天,她的中國情人已去世了12年。她寫他的恐懼消失了。文字泉涌而至,她必須快快地寫,以便在它消失前寫出來,文字自己來到。「《情人》是一本野蠻的書,它帶來所有它遇見的東西,毫無區分,幾乎無選擇地迸出。」王道乾的譯文讀來富有韻味,《情人》的故事重現在你的眼前。

④ 求杜拉斯《情人》的理解

一直以為,杜拉斯的小說無論是它的主題還是敘事,都並不是能輕易被讀者接受或是被廣泛閱讀的。但是追捧的人依然不減當年的熱情。
不斷閱讀這本書,不斷縮小與這本書的距離,但到現在才發現,一直都和這本書保持著對等的距離。如隔岸相望,早已彼此熟悉了解,但仍無法觸碰。
但或許,這亦是閱讀杜拉斯最好的距離。
不客氣的說,杜拉斯絕對是一個自戀的作家。因為小說中到處都留著她的影子,重重疊疊,支離破碎。「小說有時比生活還真實。」她說。她醉心於回憶和敘述,對文字和詞語產生迷戀。這迷戀,使得她的小說充滿了破碎的片段。
極其簡單的情節,在杜拉斯的筆下被分割成碎片,一個完整的句子,表述著簡單的事實,被拆散、被打破,被割裂;而承載著某種不定的情境、狀態的長句終於走到盡頭時卻遭遇到猝不及防的質疑和否定。散文詩式的段落讓回憶、願望、想像蔓延於文字的空隙之中,重新編織的畫面,有了立體延伸的深度。從而她的創作呈現一種「無疆界」的狀態。她霸氣十足,從不以讀者為上帝,充滿對文字佔有的暴力。破碎的語言,冷枯而尖銳。她寧願犧牲意義,也要保持文本的距離。「寫出艱澀的,但是催人淚下的小說」。她只與靈魂的契合者溝通。
曾看到一個很精彩的比喻:杜拉斯就像成語故事裡的刻舟求劍者,在橫渡湄公河時,一不小心迷失了愛情,她永不疲倦的打撈著記憶。她將愛人的形象刻在被太平洋的潮水不斷沖刷的堤壩上。她已經在這里沉淪。
對一段關於愛情的歷史的反復索繞,想來這是人們能更普遍接受《情人》的重要原因:從晦澀的文字中找到了最淺顯的主題——愛情。許多人看到的是愛到盡頭的孤獨感,看到絕望無助的性愛,或者看到無言悲愴的別離。人們迷戀沉醉於杜拉斯的文字所描寫的那段激烈但又無助的異國之戀。
杜拉斯從未寫過一場戀愛,她只寫愛情,關於「他」和「她」的愛情。 「他」和「她」不代表某個人,他們只是兩點,而杜拉斯將他們放置在世上相距最遠的地方,無論怎樣相遇、靠近、相愛甚至交付彼此,每個人都無法逾越自身,他們永遠走不出出發的位置。她說:「或許就是因為愛情的遙不可及才顯得彌足珍貴。」 杜拉斯筆下的愛情便是如此:慾望的灼熱、絕望的冰涼,碰撞的喧囂、歸復的沉寂。永遠無法接近的距離。

⑤ 杜拉斯《情人》

瑪格麗特.杜拉斯《情人》(王道乾譯)

作品影響力、意義及評價:
法國新小說派的代表作之一,極具杜拉斯的個人風格與魅力。
杜拉斯對失去的年華的最後一次吶喊,也是關於她的有關自己身世作品的一次新的融合和濃縮。
一種靈與肉、愛與欲相分離的愛情專著。
20世紀80年代世界十大傑作之一
西方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1984年獲龔古爾文學獎
中國讀者了解杜拉斯大多從她的《情人》開始。這部小說是她在70歲的時候,超越似水年華的時間阻隔,傾注真情創作出來的。
在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異國情調的作品裡,杜拉斯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西貢的愛情事件,主人公之間沒有故事,只有愛與**。《情人》問世當年即獲得了法國文學的最高獎--龔古爾文學獎,引起了社會與文學界的極大反響。幾乎年年再版,不僅在法國,而且在世界許多國家都被列入暢銷小說,並被譯成40多種文字,至今已售出250萬冊以上。杜拉斯原屬難懂的作家之列,《情人》的發表出乎意料地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取得很大的成功,被認為是"歷史性的杜拉斯現象",使杜拉斯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法語作家。
瑪格麗特·杜拉斯可以說寫的是前小說:在這個空間和她開了個頭的這個時間里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她著重寫的是一個故事的可能情況,但故事卻永遠不會發生;萬一發生了,就暴露了世界上存在的奧秘。她只講述發生的很少的一點點事情,再添上心裡所想的很少的一點點東西,就這樣她成功地創造了一種令人心碎的悲愴氣氛;這種悲愴氣氛與人的存在非常逼近,而和愉快的心境相距甚遠。
——《法國現代小說史》
宿命的經緯編織著杜拉斯的愛情圓環,最後形成了一個繭,緊緊地將"情人"包裹起來,可以痛哭、可以流淚,但是無法掙脫、無法逃離,在脫離了性靈而單純地訴諸於肉慾的愛情海洋中行進,除了迷航,到達是永遠無法企及的美麗!在愛與欲的分野中,杜拉斯的幸福在於畫了這個圓環,她的不幸恰恰是以這個圓環開始,又以這個圓環結束,在用慾望編織的空心球體中,《情人》得以永恆,杜拉斯得以美麗!
——《杜拉斯的愛情圓環》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小說《情人》取得成功,有關她的作品的"可讀性"問題立即為之改觀,一直被看做是難以閱讀、只有知音才可接近的作者,其作品現在進入了廣大讀者爭相閱讀的領域,並且在銷售上打破紀錄,這實在是件有趣的事情。
——法國評論家米雷爾·卡勒·格魯貝爾

⑥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該怎麼理解

絕望 的。。

杜拉斯在寫作《情人》時,已是七十高齡。她18歲離開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讀書。念的是法學、數學與政治學,但她卻迷戀上了文學,並且走上終生從事職業寫作的道路。《情人》可以說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至少具有濃郁的自傳色彩 。小說以一個年僅十六歲的法國少女,在渡江時與一個中國富家少爺邂逅開始,沿著這條敘述線索,渲染出一幕瘋狂而絕望的愛情悲劇。
《情人》的獨特魅力之一是它的語言,她的語言對歷史具有俯瞰式的洞察力,對回憶的積壓表現得富有張力、深邃、沉痛,從而使文章中充滿了悲絕的意味,讀後讓人唏噓不已而又回味無窮。杜拉斯是一位極端唯美的實驗型作家,平庸與通俗為她所不屑,她是那種把風格與先鋒視為至高目標的作家,也是那種善於製造警句的作家。對語言的挑剔使得她的小說具有極強的沖擊力與震撼力。
《情人》的魅力之二是它場景唯美的描述。你看《情人》的場景:八十多年前的一個夏天,殖民地時期的越南,發黃的湄公河上漂浮著菜葉、雜物,河水湍急,大地傾斜。輪渡上佇立著一個打扮不倫不類的少女,她頭戴一頂男帽,腳穿一雙廉價卻綴滿飾片的鞋子,一隻腳踏在舷欄上,眺望遠方。「他們一次次地激情相擁,除了做愛,還是做愛,什麼都不多想。屋外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伴隨著他們的呻吟;來來往往的人的影子,透過木格子的門和窗投進來……」大膽又不失含蓄的鏡頭處理;最後,那場不同尋常的唯美的離別;那首肖邦的圓舞曲,小姑娘終於輕輕滑落的淚水……
《情人》的魅力之三是它的基調的絕望。杜拉斯筆下的愛情是絕望的,靈魂是絕望的,肉體是絕望的……甚至連語言都是絕望的……在《情人》里,湄公河上十六歲的白人小姑娘與中國北方的黃皮膚男人的愛情就是如此。
《情人》的最大魅力還在於它的自傳性 ,真實的自傳性。作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個白發蒼蒼的女人,在歲月的風塵染白鬢發之際,回眸那段塵封已久的異國戀情,依然有力量用極其慘痛的語言表達出人生的悲劇,把愛與恨演繹得如此分明、緊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情人》中絕望無助的性愛,無言悲愴的離別,愛到盡頭的孤獨感,使人流涕,令人痴迷。只有杜拉斯才能把把愛情的本質闡述得如此淋漓盡致。
也許,那份傷痛,那份絕望的無助,那份無法理解只可體察的蒼茫。

⑦ 《情人》中的名句有哪些

杜拉斯的《情人》中的經典句子如下:
1、相信許多女人,美麗的或不美麗的,不太年輕的或太不年輕的都幻想過這樣一個場景——當緊張而忙碌的生活將疲憊和無奈塗抹到她們的臉上,滲透到她們的內心的時候,一個陌生的抑或是熟悉的聲音穿過現實生活的喧嘩,真切地停留在她們的耳畔:「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對我來說,現在的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與你那時的容貌相比,我更愛你備受摧殘的面容。
2、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3、「也許經歷過歲月磨礪的女性不會幼稚到回頭去尋覓那個歲月深處的身影,但也無法抑制如雲霧般在內心飄浮的激情和渴望。」
這些句子都集中體現了《情人》一書的藝術特色。
《情人》的語言對歷史具有俯瞰式的洞察力,對回憶的積壓表現得富有張力、深邃、沉痛,從而使文章中充滿了悲絕的意味,讀後讓人唏噓不已而又回味無窮。杜拉斯是一位極端唯美的實驗型作家,平庸與通俗為她所不屑,她是那種把風格與先鋒視為至高目標的作家,也是那種善於製造警句的作家。對語言的挑剔使得她的小說具有極強的沖擊力與震撼力。
《情人》的魅力之二是它場景唯美的描述。你看《情人》的場景:八十多年前的
一個夏天,殖民地時期的越南,發黃的湄公河上漂浮著菜葉雜物,河水湍急,大地傾斜。輪渡上佇立著一個打扮不倫不類的少女,她頭戴一頂男帽,腳穿一雙廉價卻綴滿飾片的鞋子,一隻腳踏在舷欄上,眺望遠方。「他們一次次地激情相擁,除了做愛,還是做愛,什麼都不多想。屋外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伴隨著他們的呻吟;來來往往的人的影子,透過木格子的門和窗投進來……」大膽又不失含蓄的鏡頭處理;最後,那場不同尋常的唯美的離別;那首肖邦的圓舞曲,小姑娘終於輕輕滑落的淚水……
《情人》的魅力之三是它的基調的絕望。杜拉斯筆下的愛情是絕望的,靈魂是絕望的,肉體是絕望的,甚至連語言都是絕望的。在《情人》里,湄公河上十六歲的白人小姑娘與中國北方的黃皮膚男人的愛情就是如此。
《情人》的最大魅力還在於它的自傳性 ,真實的自傳性。作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個白發蒼蒼的女人,在歲月的風塵染白鬢發之際,回眸那段塵封已久的異國戀情,依然有力量用極其慘痛的語言表達出人生的悲劇,把愛與恨演繹得如此分明緊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情人》中絕望無助的性愛,無言悲愴的離別,愛到盡頭的孤獨感,使人流涕,令人痴迷。只有杜拉斯才能把把愛情的本質闡述得如此淋漓盡致。

瑪格麗特·杜拉斯,原名瑪格麗特·陶拉迪歐,法國著名作家、劇作家、電影編導。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發表的自傳體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代表作有《廣島之戀》《情人》等。曾獲龔古爾文學獎、法蘭西學院戲劇大獎等獎項。她寫作別具一格,一度成為許多女作家模仿的對象。

⑧ 影片《情人》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有哪些看點

恩格斯說:群婚制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勞動力的匱乏,而專偶制的產生是為了讓私有財富合法延續。所以如果我們覺得婚姻是愛情的正果,那麼有幸逃脫財產觀念為愛而產生的婚姻,其實倒是違反歷史規律的,所以電影中的愛情常常令人絕望。


《情人》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NO!無關愛,有關恨


第一重恨:源於貧窮

影片中的女孩生活在越南的一個白人家庭,理應是有錢的,卻因為母親投資失敗家道中落。小女孩自小就對這種表面體面其實窘迫的生活充滿怨恨。她的中國情人非常富有,女孩開始與他交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錢。

兩個各懷目的的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他們約會的藍色小屋子顯然是一個愛情的符號,尤其是那一排臨街的百葉窗,不僅毫無阻隔地把市井之聲傳達進來,而且在日光的作用下,又把街市上影影綽綽的人影投射進來,這等於是把他們偷偷摸摸的相會置於公眾的監視之下,導演對這一場面的設計加強了這段不倫戀情的刺激感。越南潮濕的雨季讓這份愛更有質感,他們誰都沒有想到,愛情就在刺激和汗濕中滋生了出來。

⑨ 關於 杜拉斯的 《情人》

1.她的母親是數學教師。所以希望她也能成為一個數學教師。因為母親認為只有教數學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寫作無濟於事。
2.有。在他第一版的情人中寫到男子帶著他的妻子來了巴黎。好像在某次宴會上見面。最後給她打了電話。裡面說他依然愛她。在電影版情人的結尾也得到驗證其真實性
3.死於越南的一次戰爭。病死的
4.至於她母親。是因為錢。貧窮.他的母親在他們三個子女中更愛她的大哥。她說她的母親不愛她。
我有它的電影版。要的話我可以給你

與情人杜拉斯中關於帽子的描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帽子說課稿 瀏覽:650
褲子案例怎麼寫 瀏覽:981
微信上賣童裝一件代發好賣嗎 瀏覽:332
棒球服校園裙子 瀏覽:157
童裝拿貨哪裡好 瀏覽:240
義烏童裝5一1優惠批發在哪裡 瀏覽:245
人流後二十天穿裙子受風 瀏覽:415
大碼花朵襯衫預訂訂購價格 瀏覽:813
京東自營童裝品牌 瀏覽:858
恆源祥襯衫男短袖價格及圖片表 瀏覽:126
蘇州的月亮旗袍表演 瀏覽:610
東莞品牌的文胸 瀏覽:298
wind季候風女裝完美演繹 瀏覽:522
帽子是多少厘米 瀏覽:367
寶拿媽媽童裝 瀏覽:850
孫怡曬穿睡衣抱女兒照片 瀏覽:228
童裝冬季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40
二太太旗袍 瀏覽:925
淘寶賣童裝怎樣取名 瀏覽:878
校服詢價流程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