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奈兒是做什麼起家的
香奈兒起源於一家帽子點,後來發現到服裝,香水,其中香奈兒5號最受歡迎。
Ⅱ 香奈兒 品牌的來歷
1910年,香奈兒(Chanel)創始人Coco Chanel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舒適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
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fashionable)的Rue Cambon(康明街區),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定制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
1914年,可可·香奈兒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2)香奈兒早期帽子擴展閱讀
香奈兒(Chanel)品牌風格
「香奈兒代表的是一種風格、一種歷久彌新的獨特風格」,Chanel女士如此形容自己的設計,並不是思索接下來要做什麼,而是自問接下來要以何種方式表現,這么一來鼓動將永不停止。熱情自信的Chanel女士將這股精神融入了她的每一件設計,使Chanel成為了相當具有個人風格的品牌。
Chanel的設計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香奈兒品牌走高端路線,時尚簡約、簡單舒適、純正風范、婉約大方、青春靚麗。Chanel女士主導的香奈兒品牌最特別之處在於實用的華麗,她從生活周圍擷取靈感,尤其是愛情,不像其他設計師要求別人配合他們的設計,Chanel品牌提供了具有解放意義的自由和選擇,將服裝設計從男性觀點為主,潮流轉變成表現女性美感的自主舞台,將女性本質的需求轉化為香奈兒品牌的內涵。
Ⅲ 香奈兒背後的故事誰知道
香奈兒(CHANEL)創辦人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小姐,原名「Gabrielle Bonheur Chanel」,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奧維涅。香奈兒小姐6歲時母親離世,父親丟下她和另外四名兄弟姊妹。自此,她由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在香奈兒小姐22歲那年(1905年),她當上咖啡屋歌手並起了藝名「Coco」。 1910年,可可·香奈兒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香奈兒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俏的飾邊,所以香奈兒設計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短短一年內,香奈兒的生意節節上升。於是可可·香奈兒把她的店搬到氣質更時尚的康明街區,至今這里仍是香奈兒總部的所在地。但做帽子絕不能滿足可可·香奈兒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又進軍高級訂制服裝領域。1914年,可可·香奈兒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步入上世紀20年代,香奈兒小姐設計了不少創新款式,例如針織水手裙、小黑裙、樽領套衣等。而且,她從男裝上取得靈感,為女裝添上多一點男兒味道,一改當年女裝過份艷麗的綺靡風尚。例如,將西裝褸樣式加入香奈兒女裝系列中,又大膽推出香奈兒女裝褲子。不要忘記,在20世紀20年代女性是只會穿裙子的。 除了時裝,香奈兒也在1922年推出著名的Chanel No.5香水。Chanel No.5香水瓶是一個甚具裝飾藝術味道的方形玻璃瓶。Chanel No.5是史上第一瓶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時至今日,在香奈兒的官方網站Chanel No.5香水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上世紀30~40年代,二戰爆發,可可·香奈兒把店關掉,與相愛的男友避居瑞士。1954年,她重返法國,並東山再起。隨後可可·香奈兒小姐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風格,迅速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粗花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可可·香奈兒戰後時期的作品。Chanel品牌也是法國時裝史上最光榮的一筆。
Ⅳ 香奈兒服裝的歷史背景,設計風格以及文化底蘊
歷史背景Chanel創辦人Coco Chanel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Auvergne。她六歲時母親離世,父親更丟下她和4個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在她廿二歲那年,即1905年,她當上「咖啡廳歌手」(Cafe singer),並起了藝名 「Coco」,在不同的歌廳和咖啡廳賣唱維生。在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後結交了兩名老主顧,成為他們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國工業家,另一名是富有的軍官。結交達官貴人,令Coco有經濟能力開設自己的店子。
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訂制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1914年,Coco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設計了不少創新的款式,例如針織水手裙(tricot sailor dress) 、黑色迷你裙 (little black dress)、樽領套衣等。而且,Coco從男裝上取得靈感,為女裝添上多一點男兒味道,一改當年女裝過份艷麗的綺靡風尚。例如,將西裝褸 (Blazer) 加入女裝系列中,又推出女裝褲子。不要忘記,在二十年代女性只會穿裙子的。 Coco這一連串的創作為現代時裝史帶來重大革命。Coco對時裝美學的獨特見解和難得一見的才華,使她結交了不少詩人、畫家和知識份子。她的朋友中就有抽象畫派大師畢加索 (Picasso)、法國詩人導演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 等等。一時風流儒雅,正是法國時裝和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除了時裝,Chanel也在1921 年推出Chanel No 5香水,女星妮歌潔曼 (Nicole Kidman)作代言人的No 5香水瓶子是一個甚具裝飾藝術 (Art Deco) 味道的玻璃瓶。此乃史上第一瓶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而「雙C」標志也這瓶香水成為Chanel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且在恆遠的時光長廊上歷久不衰,至今在 Chanel的官方網站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Coco Chanel把她的店子關掉,與相愛的納粹軍官避居瑞士。1954年,Coco重返法國,Chanel東山再起,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的女裝風格,迅速再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短厚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Coco Chanel戰後時期的作品。或者只需講戰後Chanel風格一直保持簡潔而貴麗,多用Tartan格子或北歐式幾何印花,而且經常用上花呢 (tweed) 造衣,舒適自然。
或者再可一提,在Coco Chanel逝世後 (1971年去世),德國名設計師Karl Lagerfeld成為Chanel品牌的靈魂人物。自1983年起,他一直擔任Chanel的總設計師,將Chanel的時裝推向另一個高峰。還有一處有趣地方堪可提及,就是品牌創立了接近九十年,從未造過一件男裝,直至2005/2006 的秋冬系列才造了幾件男裝上市而已。 設計風格 高雅、簡約、精美 文化底蘊 無論是帶有強烈男性元素的運動服飾(Jersey suit)、兩件式的斜紋軟呢套裝(Tweed)、打破舊有價值觀的人造珠寶、帶有濃郁女性主義色彩的山茶花圖騰,抑或是Marylin Monroe在床上唯一的穿著——Chanel No.5,Chanel屢屢挑戰舊有體制創造出新的時尚。香奈兒女士最特別之處在於實用的華麗,她從生活周圍擷取靈感,尤其是愛情。不像其他設計師要求別人配合他們的設計,Chanel提供了具有解放意義的自由和選擇,將服裝設計從男性觀點為主的潮流轉變成表現女性美感的自主舞台。拋棄了緊身束腰、鯨骨裙箍與長發,提倡肩背式皮包與織品套裝,Coco Chanel一手主導了二十世紀前半葉女人的風格、姿態和生活方式,一種簡單舒適的奢華新哲學,正如她生前所說:「華麗的反面不是貧窮,而是庸俗」。
1971年1月,Coco Chanel去世,享年88歲。現任Chanel的主要設計師Karl Lagerfeld在1986年開始掌舵,他用新的手法演繹著細致、奢華、永不褪流行的Chanel精神。這位有著瑞典和德國血統、總是戴著黑色大墨鏡的鬼才設計師最為人所稱道之處正是他與Coco Chanel一樣,充滿才華卻又流著離經叛道的血液。他在上任後的第一季就將長裙裙擺剪破,搭配鮮艷誇張的假珠寶首飾,震驚了整個時尚界,也將Chanel聲勢在這20年內推向另一個高峰。
「香奈兒代表的是一種風格、一種歷久彌新的獨特風格」,Chanel女士如此形容自己的設計,不是不斷思索接下來要做什麼,而是自問要以何種方式表現,這么一來鼓動將永不停止。自信熱情的Chanel女士將這股精神融入她的每一件設計,使Chanel成為相當具個人風格的品牌。
Chanel的設計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她追求自由但是眷戀男人;她強悍獨立但是卻有十足的女人味。她的老家——法國中部的Auvergne——是個充滿死火山地形的貧苦地區,七十歲時她曾形容自己是「Auvergne唯一一座不滅的活火山」;如今,放眼新人輩出品牌繁復的流行產業,Chanel依然是時尚界一座永遠不滅的活火山。
Ⅳ 香奈兒的創始故事
加布里埃·香奈兒一生都沒有結婚,她創造偉大的時尚帝國,同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女性自主最佳典範,也是最懂得感情樂趣的新時代女性。她和英國貴族ETIENNE BALSAN來往,對方資助她開第一家女帽店,而另一位ARTHUR CAPEL則出資開時尚店。
她與西敏公爵一同出遊,啟發設計出第一款斜紋軟呢料套裝。生命中每一個男性都激發創意的泉源,她不是單靠幸運,而是非常努力認真的工作!
甚至一直到70多歲的高齡她都還復出視事。香奈兒集團在1983年由Karl Lagerfeld出任時尚總監,但至今每一季新品仍以香奈兒精神為設計理念,香奈兒——永遠的香奈兒。
(5)香奈兒早期帽子擴展閱讀:
香奈兒(Chanel)法國著名奢侈品牌,於1913年在法國巴黎由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創立。香奈兒的產品種類繁多,有服裝、腕錶、珠寶飾品及其配件、化妝品、護膚品、香水,每一種產品都聞名遐邇。
香奈兒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著名品牌,香奈兒時裝永遠有著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它善於突破傳統,早20世紀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
Ⅵ 詳解Chanel歷史起源、產品
Chanel創辦人Coco Chanel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中文名: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兒,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Auvergne。她六歲時母親離世,父親更丟下她和4個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在她廿二歲那年,即1905年,她當上「咖啡廳歌手」(Cafe singer),並起了藝名 「Coco」,在不同的歌廳和咖啡廳賣唱維生。在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後結交了兩名老主顧,成為他們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國工業家,另一名是富有的軍官。結交達官貴人,令Coco有經濟能力開設自己的店子。
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訂制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1914年,Coco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設計了不少創新的款式,例如針織水手裙(tricot sailor dress) 、黑色迷你裙 (little black dress)、樽領套衣等。而且,Coco從男裝上取得靈感,為女裝添上多一點男兒味道,一改當年女裝過份艷麗的綺靡風尚。例如,將西裝褸 (Blazer) 加入女裝系列中,又推出女裝褲子。不要忘記,在二十年代女性只會穿裙子的。 Coco這一連串的創作為現代時裝史帶來重大革命。Coco對時裝美學的獨特見解和難得一見的才華,使她結交了不少詩人、畫家和知識份子。她的朋友中就有抽象畫派大師畢加索 (Picasso)、法國詩人導演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 等等。一時風流儒雅,正是法國時裝和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除了時裝,Chanel也在1921 年推出Chanel No 5香水,女星妮歌潔曼 (Nicole Kidman)作代言人的No 5香水瓶子是一個甚具裝飾藝術 (Art Deco) 味道的玻璃瓶。此乃史上第一瓶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而「雙C」標志也這瓶香水成為Chanel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且在恆遠的時光長廊上歷久不衰,至今在 Chanel的官方網站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Coco Chanel把她的店子關掉,與相愛的納粹軍官避居瑞士。1954年,Coco重返法國,Chanel東山再起,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的女裝風格,迅速再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短厚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Coco Chanel戰後時期的作品。或者只需講戰後Chanel風格一直保持簡潔而貴麗,多用Tartan格子或北歐式幾何印花,而且經常用上花呢 (tweed) 造衣,舒適自然。
或者再可一提,在Coco Chanel逝世後 (1971年去世),德國名設計師Karl Lagerfeld成為Chanel品牌的靈魂人物。自1983年起,他一直擔任Chanel的總設計師,將Chanel的時裝推向另一個高峰。還有一處有趣地方堪可提及,就是品牌創立了接近九十年,從未造過一件男裝,直至2005/2006 的秋冬系列才造了幾件男裝上市而已。
香奈兒一生都沒有結婚,她創造偉大的時尚帝國,同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女性自主最佳典範,也是最懂得感情樂趣的新時代女性。她和英國貴族ETIENNE BALSAN來往,對方資助她開第一家女帽店,而另一位ARTHUR CAPEL則出資開時尚店;她與西敏公爵一同出遊,啟發設計出第一款斜紋軟呢料套裝;生命中每一個男性都激發創意的泉源,她不是單靠幸運,而是非常努力認真的工作!甚至一直到70多歲的高齡她都還復出視事,。香奈兒集團在1983年由Karl Lagerfeld出任時尚總監,但至今每一季新品仍以香奈兒精神為為設計理念. 香奈兒逝世後,1983年起由設計天才卡爾 拉格菲爾(KARL LAGERFELD)接班。卡爾拉格菲爾有著自由、任意和輕松的設計心態,他總是不可思議地把兩種對立的藝術品感覺統一在設計中,既奔放又端莊,既有法國人的浪漫、詼諧,又有德國式的嚴謹、精緻。他沒有不變的造型線和偏愛的色彩,但從他的設計中自始至終都能領會到「香奈爾」的純正風范。香奈兒眼鏡
香奈兒眼鏡也繼承了香奈兒品牌的一貫傳統,香奈兒眼鏡款式的精心設計可從其細節上的雕琢,創新的技術及卓越的線條、輪廓上清楚的看出;除了高雅的標志外,眼鏡本身也以鮮明的輪廓及前衛的設計和顏色吸引大眾的眼光。在每款香奈兒眼鏡架或者太陽鏡上都有明顯的點綴著香奈兒的標志,時刻向世人顯示佩戴者的品味與身份。唯美設計與精良製造技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年輕化的鏡框,設計溶入時裝的性感流利線條,令人有煥然一新的感覺。細數香奈兒的經典潮流,眼鏡總是重要的一環,細而輕巧的鏡框,流線型的設計,愈發陪襯佩戴的人的眼眸。 香奈兒腕錶 chanel領導著女性潮流,它是女人解放的象徵,是女性魅力的圖騰。甚至到1987年,當chanel終於量產了其第一枚腕錶premiere,它的設計靈感也是來自no.5的瓶蓋,黑白色的搭配,巴黎芳登廣場的外形,配合女性的小巧手腕。而premiere第一款的k金鏈環表本來是可可.香奈兒應邀到好萊塢為一代女星葛麗泰嘉寶所做的設計。2005年,「J12」系列腕錶推出了第一隻高科技精密陶瓷陀飛輪腕錶,自此邁進高復雜功能腕錶工藝領域。今年,香奈兒推出了一隻表圈鑲有46顆長方形切割鑽石的全新高級珠寶腕錶,鑽石總重達4.5克拉,這是復雜功能腕錶的巔峰之作。2008年,香奈兒與愛彼首度攜手,推出了J12最新頂級腕錶——J12 Calibre 3125。
香奈兒香水 NO.5五號香水
Chanel的NO.5號香水,讓5成為香水界的一個魔術數字,代表一則美麗的傳奇。
「5」是香奈兒女士的幸運數字,當時巴黎香水界的名鼻ErnestBeaux研製了幾款香水樣品,香奈兒女士在眾多香水樣品中,選擇了第5支香水,而Chanel No.5香水的發表日,恰好在5月25日,與Chanel第5場的時裝發表會同時舉行。1953年,Chanel No.5成為第一個使用電視打廣告的香水。 香調:乙醛花香調 前味:格拉斯橙花、乙醛、香水樹花
中味:格拉斯茉莉、五月玫瑰
後味:麥索爾檀木香、波旁香根草
CHANCE邂逅香水
繼經典的CHANEL No.5後,全新香氛CHANCE以嶄新的渾圓形象,成為香水新經典、明日世界的新典範。Chanel香氛大師Jacques Polge以三年時間調制的Chance ,是特別針對年輕勇於嘗試、愛好幻想、熱情活力、狂野卻又纖細的年輕女性所設計。 香調:清新花香調 動態香味層:風信子、白麝香、粉紅胡椒、山茶花、香根草、柑橘果、鳶尾、琥珀廣藿香
ALLURE魅力香水
ALLURE是CHANEL在1996年推出的香水,經過10年的研製的ALLURE表現出清澈的亮麗美感、及獨特的現代與華麗香氣!
ALLURE 獨特的鮮果香味和花香,能為您打造一股真實而經典的新香氣,並擁有獨特的氣息,象徵著現代女性的無比魅力。包含檸檬、印度茉莉、香水百合、柑橘、香草及檀香。
香調:花草清新調
前味:義大利檸檬、柑橘
中味:玫瑰、印度茉莉、忍冬、木蘭、水百合
後味:香根草、香草
性感魅力香水
輕柔的東方花香被細致地傳遞出來,彷彿身臨毫無矯飾的神秘感性氛圍內從而勾起無限激情
感性魅力香水與魅力香水的不同再於它更加私密並且以感性的方式加以詮釋。 它溫暖、神秘、魅惑、輕盈而閃耀。
COCO可可香水
充滿活力,性感精緻的頂級香調。
1979年三月,Jacques Polge首度造訪香奈兒女士位於康朋大道的住所,他的反應既吃驚又迷醉...這位設計線條十分精簡的女士的住所,怎麼能如此豐富,混合如此多元的風格?為了更加了解,他決定在他第一款為香奈兒創作的女性香水中,向這位女性致意。
COCO MADEMOISELLE可可小姐香水 豐富花朵的茉莉-玫瑰香調,如花瓣般的輕柔。 COCO MADEMOISELLE 可可小姐香水系列呈現香奈兒女士具備的現代精神。大膽創新的她證明簡單低調的奢華感也是一種經典的典雅。極度獨立自主的她有發揮她的個人魅力,吸引無數的男人,這些都是二十一世紀現代女人具備的特質,因此藉由可可小姐香水系列再度呈現。
NO.19十九號香水
本品為No.19系列的身體潤膚露,潤膚同時散發迷人芬芳。
N°19香水是以香奈兒女士的生日8月19日為名,沿襲N°5香水以簡潔易記的數字命名,所以把香奈兒女士最後一支親自推薦的香水,命名為N°19。這款香水也是香奈兒女士最常用的香水,輕淡自然的香味,讓他無法抗拒你自信迷人的風采。
香調:苔蘚花香調 前味:白松香、橙花
中味:橙花油、鳶尾草、皮革香、五月玫瑰
後味:西洋杉、橡樹苔
CRISTALLE水晶戀香水
兩個「鼻子」,兩個世代,兩位專家的組合。1974年,Henry Robert推出他第一款CRISTALLE 水晶戀淡香水。20年之後,Jacques Polge以同樣的主題推出香水系列。前者含有檸檬的香氣,如晨露般清新;後者則較為甜美,混合柑橘、茉莉、蜜桃的香調。 ALLURE HOMME男士香水
令人無法抗拒,又難以捉摸的男性味道。
清新與感性香調,均衡木香與辛辣氣質。 精簡的長方形瓶身,金屬瓶蓋,深褐色包裝紙盒...ALLURE HOMME 男士淡香水簡單帥氣的設計絕對醒目。在廣告企劃中,香柰兒邀請事業有成的男性們分享他們的工作想法,誠摯的神情展現了他們獨特的魅力。
CHANEL 香奈兒Allure Sport魅力運動男士香水
2004香奈兒CHANEL全新推出的男士香氛Allure Homme Sport,由清新調、感性調、木香調,以及辛辣調四種富有動感的香味組成,其中的清新及感性的香調渾然為一,帶出含蓄閃爍的效果。
香調:清新東方調 前味:佛手柑、西西里柑橘、突尼西亞澄花
中味:馬達加斯加黑胡椒
後味:西洋杉、香根草
ANTAEUS 力度男性香水
低調呈現的一種豪邁又溫和的力量。
1981年,Jacques Polge創造了第一款男性香水:ANTAEUS 力度男性淡香水,是香柰兒男性香水中,最為粗獷的一款。黑色瓶身和深紅色紙盒,立刻引起香水界的轟動,就如一位強悍而充滿吸引力的男人一樣,格外引起眾人注目。
PLATINUM 白金男性香水
自從ÉGOÏSTE 自我男性香水推出之後三年,Jacques Polge為這款話題性十足的香水再度進行詮釋,也讓其特質較為低調了些。PLATINUM ÉGOÏSTE 白金是一款較為優雅低調的香水。第二種詮釋,引起更多回響。 ÉGOÏSTE自我男性香水
木香調,以柔和的香草陪襯。
男性在香水的選擇上,往往追尋傳統,而鮮少願意與眾不同。這意味著清淡的香味往往給人平常的印象。EGOISTE 大膽決定以一款全然不同的味道吸引男士,以獨創又具男子氣概的成份呈現給這款香水,選擇相當煽動而又諧趣的名稱命名,確實與眾不同。
POUR MONSIEUR紳士男性香水
細致與低調的清新香氣
香奈兒女士一生致力於女人的美感,但是她的生命中仍有許多的男人,例如畢加索、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名作家Cocteau、西敏斯公爵只是其中的幾位。藝術家與貴族、設計師與商界名人,她以一款香水向這些人致意:POUR MONSIEUR紳士男性淡香水。
山茶花———chanel香水的象徵
山茶花是chanel香水的象徵與偶像,chanel女士特別喜愛白色的花,而獨具魅力的山茶花更被譽為「花之明星」。chanel香水的神秘無處不在,並由山茶花神奇地展現出來。而格拉斯的茉莉花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在臨近法國南部格拉斯的田野里,從5月初到10月底有大朵花瓣的格拉斯茉莉花,嫁接到小朵花瓣的葯材茉莉花,是香水世界獨特的發明,並區別於所有其他的茉莉花。
Ⅶ 香奈兒的起源
Chanel創辦人Coco Chanel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中文名: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兒Chanel創辦人Coco Chanel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中文名: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兒,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Auvergne。她十二歲時母親離世,父親更丟下她和4個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在她二十二歲那年,即1905年,她當上「咖啡廳歌手」(Cafe singer),並起了藝名 「Coco」,在不同的歌廳和咖啡廳賣唱維生。在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後結交了兩名老主顧,成為他們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國工業家,另一名是富有的軍官。結交達官貴人,令Coco有經濟能力開設自己的店子。 加布里埃·香奈兒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訂制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1914年,Coco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設計了不少創新的款式,例如針織水手裙(tricot sailor dress) 、黑色迷你裙 (little black dress)、樽領套衣等。而且,Coco從男裝上取得靈感,為女裝添上多一點男兒味道,一改當年女裝過份艷麗的綺靡風尚。例如,將西裝褸 (Blazer) 加入女裝系列中,又推出女裝褲子。不要忘記,在二十年代女性只會穿裙子的。 Coco這一連串的創作為現代時裝史帶來重大革命。Coco對時裝美學的獨特見解和難得一見的才華,使她結交了不少詩人、畫家和知識分子。她的朋友中就有抽象畫派大師畢加索 (Picasso)、法國詩人導演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 等等。一時風流儒雅,正是法國時裝和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除了時裝,Chanel也在1921 年推出Chanel No 5香水,女星妮歌潔曼 (Nicole Kidman)作代言人的No 5香水瓶子是一個甚具裝飾藝術 (Art Deco) 味道的玻璃瓶。此乃史上第一瓶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而「雙C」標志也這瓶香水成為Chanel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且在恆遠的時光長廊上歷久不衰,至今在 Chanel的官方網站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Coco Chanel把她的店子關掉,與相愛的納粹軍官避居瑞士。1954年,Coco重返法國,Chanel東山再起,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的女裝風格,迅速再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短厚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Coco Chanel戰後時期的作品。或者只需講戰後Chanel風格一直保持簡潔而貴麗,多用Tartan格子或北歐式幾何印花,而且經常用上花呢 (tweed) 造衣,舒適自然。 或者再可一提,在Coco Chanel逝世後 (1971年去世),德國名設計師Karl Lagerfeld成為Chanel品牌的靈魂人物。自1983年起,他一直擔任Chanel的總設計師,將Chanel的時裝推向另一個高峰。還有一處有趣地方堪可提及,就是品牌創立了接近九十年,從未造過一件男裝,直至2005/2006 的秋冬系列才造了幾件男裝上市而已。 香奈兒一生都沒有結婚,她創造偉大的時尚帝國,同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女性自主最佳典範,也是最懂得感情樂趣的新時代女性。她和英國貴族ETIENNE BALSAN來往,對方資助她開第一家女帽店,而另一位ARTHUR CAPEL則出資開時尚店;她與西敏公爵一同出遊,啟發設計出第一款斜紋軟呢料套裝;生命中每一個男性都激發創意的泉源,她不是單靠幸運,而是非常努力認真的工作!甚至一直到70多歲的高齡她都還復出視事。香奈兒集團在1983年由Karl Lagerfeld出任時尚總監,但至今每一季新品仍以香奈兒精神為為設計理念.
Ⅷ 求香奈兒的歷史
香奈爾女裝更為人所知的名字是香奈爾(或香奈兒,Chanel),是由可可·香奈爾(Gabrielle Chanel)在1909年創辦的巴黎女裝店。這家小商店開始只賣女士的頭飾,而在一年內搬遷至康邦街(Rue Cambon)。小店的輝煌來自於它的旗幟香奈爾五號香水(1921年五月,當香水創作師Ernest Beaux呈現給香奈兒女士多重的香水選擇,香奈兒女士幾乎毫無猶豫地選出了第五款,之後成為香奈兒五號香水。),以及廣受歡迎的香奈爾套裝——一個優雅的設計,包括齊膝短裙和干練的短上裝,傳統上用毛線織成,黑色裁邊和金色紐扣,配穿大串珍珠項鏈。
歷史
1910年,CHANEL夫人替原本穿著裙子打球的女人們設計了運動的褲裝,之後又拋棄束腹,設計了以男性服裝為元素的寬松上衣。這些特立獨行的行徑使這位離經叛道卻熱愛山茶花的夫人,成為當時女性主義啟蒙的重要起源。
自從香奈爾五號於(Chanel N°5)1923年面世以來,可可·香奈爾的時尚風靡倫敦和巴黎的社交圈,購買者趨之若鶩。香奈爾選擇住進了麗茲賓館,而她所居住的套間至今仍稱為「可可·香奈爾套房」。
1971年CHANEL夫人逝世。德國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在1986年才開始接任CHANEL設計大權。
年輕的(Karl Lagerfeld)在第一季時就剪破CHANEL雪紡長裙的裙擺,搭配CHANEL外套,再加上鮮艷誇張的假珠寶飾品,讓習慣CHANEL優雅傳統的時尚界非常震驚,後來事實才證明(Karl Lagerfeld)叛逆的天才與特出就與年輕時的CHANEL同出一轍,並將CHANEL王國領向另一個顛峰。 不論是正式的TWEED套裝、休閑的CRUISE WAER 甚至是禮服,CHANEL一眼看來並不突出的剪裁,實際上對身材有非常精緻的修飾效果。飾品部分,CHANEL是第一個打破「珠寶迷思」的品牌,提倡將真假珠寶搭配在一起。 因為CHANEL夫人的喜愛,「山茶花」便成為CHANEL飾品中最主要的造型。以閃亮金鏈與雙C標志吸引了全球女士愛慕的CHANEL皮件,搭配時非必要與套裝整體搭配, 其實只要發揮個人搭配巧思,CHANEL可以展現出過人的優雅,並展露屬於個人的風格。
http://www.chanel.com/
可可·香奈爾(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1883年8月19日-1971年1月10日)是法國先鋒時裝設計師,香奈爾(Chanel)品牌的創始人。她現代主義的見解,男裝化的風格,簡單設計之中見昂貴,成為20世紀時尚界重要人物之一。她對高級定製女裝的影響是她被時代雜志評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100人之一。[1]
[編輯] 生平
香奈爾自己描述的童年有很多個版本。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旅行商人艾伯特香奈爾和他同伴珍妮德弗勒在法國小城索米爾生下的第二個私生女。她的父母在她出生後,於1883年結婚。她一共有兩個姐妹:朱莉(1882年-1913年)和安托妮特(1887年出生),還有三個兄弟:阿方斯(1885出生)、盧西恩(1889年出生)和奧古斯汀(1891年出生)。1895年,在她12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她父親不久以後也拋棄了家庭。小香奈爾在歐巴津天主教堂的孤兒院度過了7年,在那裡她學會了縫紉。
她在25歲認識了法國面料商艾亭奈·巴桑,成為他的情婦。巴桑在事業上幫助香奈爾起步。之後她又結識了英國工業家阿瑟·卡伯,卡伯全力支持夏奈爾的事業。
香奈爾的第一家商店於1910年在巴黎坎朋大街(Cambon)21號開張了,接著於1913年在多維爾開了一家流行女裝商店,於1915年開了一家女式時裝屋。接著,她於1918年將坎朋大街的總店搬到31號。
1921年,香奈爾發明了香奈爾五號(Chanel No.5)香水,這款香水面向全球銷售,筆直的瓶身和同時代其它的香水瓶設計有很大不同。「五」據說是可可的幸運號碼,而這個號碼最後被命名為香水的名字是因為這是第五次嘗試。1924年,皮埃爾·沃特海姆在香水業務上成為她的合夥人。沃特海姆擁有百分之七十的股份,香奈爾得到了百分之十的股份,另外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由她朋友巴德擁有。香奈爾五號成為可可的一件煩心事,因為她盡管獲得巨大成功,卻從裡面收獲很小。今天沃特海姆家族繼續控制了香水公司。瑪麗蓮·夢露在1950年代宣布香奈爾五號是她最愛的香水。據統計,每30秒鍾就有一瓶香奈爾五號售出。
香奈爾套裝於1923年推出,是及膝的短裙和裁剪考究的外套組成的優雅套裝,通常選用黑色羊毛面料,金色的紐扣,在搭配時配以大顆珍珠項鏈。香奈爾的經典小黑裙也十分流行,簡單大方的設計,多功能的用途使它同時適用於白天和晚上,轉換的關鍵是飾品的搭配。盡管保守的黑裙在香奈爾之前就有,然而她設計的小黑裙兼顧了時尚和舒適。1923年,她在《巴莎》(Harper's Bazaar)雜志上發表評論,「簡單就是所有真正的優雅的基調。香奈爾的設計永遠保持簡單和舒適的風格」。
關於昵稱「可可」的起源目前還不明確。很多資料表明這個名字來源於拉龍德的一個咖啡館,是很多法國軍隊的軍官和居住在巴黎蒙帕那斯區藝術家喜歡光顧的地方。香奈爾當時還是一個夜總會的歌手,表演了一首名為「Qui qu'a vu Coco」的歌曲,之後大家就以可可稱呼她。也有資料說那首歌的名字叫「Ko Ko Ri Ko」。
她一生未婚,私生活多姿多彩,在愛汀訥·巴爾森之後,她又相繼和藝術家保羅·艾里伯,威斯敏斯特公爵,流亡法國的俄國狄米拉公爵,英國運動員博伊·卡佩爾傳出戀情。她有30多年時間以巴黎的麗茲酒店(Hôtel Ritz)為家,包括納粹佔領巴黎的時期。在那段時期,她與德國官員漢斯·岡瑟·馮丁克拉格交往密切,漢斯安排她繼續留在旅店裡。她在坎朋大街擁有一套公寓,在羅克博魯爾(Roquebrune)小鎮有一套別墅。她在瑞士的洛桑度過了晚年,她也被埋葬在那裡。她的墓碑上雕刻著五個石頭獅子的頭。
1969年,香奈爾的故事被凱瑟琳·赫本搬上了百老匯的舞台,作曲是安德列·普列文和阿蘭·傑伊·勒納。法國女演員瑪麗-弗朗斯·皮西爾也曾經在銀屏上扮演過這個角色。
香奈爾在巴黎的設計工作室,如今在卡爾·拉格斐管理下,仍然是當今時尚界頂級工作室。
Ⅸ 香奈兒的品牌歷史
創始人Gabrielle Chanel香奈兒於1913年在法國巴黎創立香奈兒,香奈兒的產品種類繁多,有服裝、珠寶飾品、配件、化妝品、香水,每一種產品都聞名遐邇,特別是她的香水與時裝。 香奈兒(CHANEL)是一個有80多年經歷的著名品牌,香奈兒時裝永遠有著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她善於突破傳統,早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現代休閑服。另有叫做香奈兒的美國童星和以《香奈兒》為名的電影作品。 Chanel創辦人Coco Chanel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 中文名: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兒 ,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Auvergne。她六歲時母親離世,父親更丟下她和4個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在她二十二歲那年,即1905年,她當上「咖啡廳歌手」(Cafe singer),並起了藝名 「Coco」,在不同的歌廳和咖啡廳賣唱維生。在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後結交了兩名老主顧,成為他們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國工業家,另一名是富有的軍官。結交達官貴人,令Coco有經濟能力開設自己的店子。 加布里埃·香奈兒 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制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訂制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1914年,Coco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 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設計了不少創新的款式,例如針織水手裙( tricot sailor dress ) 、黑色迷你裙 ( little black dress )、樽領套衣等。而且,Coco從男裝上取得靈感,為女裝添上多一點男兒味道,一改當年女裝過份艷麗的綺靡風尚。例如,將西裝褸 ( Blazer ) 加入女裝系列中,又推出女裝褲子。不要忘記,在二十年代女性只會穿裙子的。 Coco這一連串的創作為現代時裝史帶來重大革命。Coco對時裝美學的獨特見解和難得一見的才華,使她結交了不少詩人、畫家和知識分子。她的朋友中就有抽象畫派大師畢加索 (Picasso)、法國詩人導演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 等等。一時風流儒雅,正是法國時裝和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除了時裝,Chanel也在1921 年推出Chanel No 5香水,女星妮歌潔曼 ( Nicole Kidman )作代言人的No 5香水瓶子是一個甚具裝飾藝術 (Art Deco) 味道的玻璃瓶。此乃史上第一瓶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而「雙C」標志也這瓶香水成為Chanel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且在恆遠的時光長廊上歷久不衰,至今在 Chanel的官方網站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Coco Chanel把她的店子關掉,與相愛的納粹軍官避居瑞士。1954年,Coco重返法國,Chanel東山再起,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的女裝風格,迅速再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短厚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Coco Chanel戰後時期的作品。或者只需講戰後Chanel風格一直保持簡潔而貴麗,多用Tartan格子或北歐式幾何印花,而且經常用上花呢 (tweed) 造衣,舒適自然。 或者再可一提,在Coco Chanel逝世後 (1971年去世),德國名設計師Karl Lagerfeld成為Chanel品牌的靈魂人物。自1983年起,他一直擔任Chanel的總設計師,將Chanel的時裝推向另一個高峰。還有一處有趣地方堪可提及,就是品牌創立了接近九十年,從未造過一件男裝,直至2005/2006 的秋冬系列才造了幾件男裝上市而已。 香奈兒一生都沒有結婚,她創造偉大的時尚帝國,同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女性自主最佳典範,也是最懂得感情樂趣的新時代女性。她和英國貴族ETIENNE BALSAN來往,對方資助她開第一家女帽店,而另一位ARTHUR CAPEL則出資開時尚店;她與西敏公爵一同出遊,啟發設計出第一款斜紋軟呢料套裝;生命中每一個男性都激發創意的泉源,她不是單靠幸運,而是非常努力認真的工作!甚至一直到70多歲的高齡她都還復出視事。香奈兒集團在1983年由Karl Lagerfeld出任時尚總監,但至今每一季新品仍以香奈兒精神為為設計理念. 編輯本段品牌延續 香奈兒逝世後,1983年起由設計天才卡爾 拉格菲爾( KARL LAGERFELD )接班。卡爾拉格菲爾有著自由、任意和輕松的設計心態,他總是不可思議地把兩種對立的藝術品感覺統一在設計中,既奔放又端莊,既有法國人的浪漫、詼諧,又有德國式的嚴謹、精緻。他沒有不變的造型線和偏愛的色彩,但從他的設計中自始至終都能領會到「香奈爾」的純正風范。 編輯本段品牌風格 無論是帶有強烈男性元素的運動服飾( Jersey suit )、兩件式的斜紋軟呢套裝( Tweed )、打破舊有價值觀的人造珠寶、帶有濃郁女性主義色彩的山茶花圖騰,或者是Marylin Monroe在床上唯一的穿著——Chanel No.5,Chanel屢屢挑戰舊有體制創造出來的新的時尚。香奈兒女士最特別之處在於實用的華麗,她從生活周圍擷取靈感,尤其是愛情。不像其他設計師要求別人配合他們的設計,Chanel提供了具有解放意義的自由和選擇,將服裝設計從男性觀點為主的潮流轉變成表現女性美感的自主舞台。拋棄緊身束腰、鯨骨裙箍,提倡肩背式皮包與織品套裝;Coco Chanel一手主導了二十世紀前半葉女人的風格、姿態和生活方式,一種簡單舒適的奢華新哲學,正如她生前所說:「華麗的反面不是貧窮,而是庸俗」。 1971年1月,Coco Chanel去世,享年88歲。現任Chanel的主要設計師Karl Lagerfeld在1986年開始掌舵,他用新的手法演繹著細致、奢華、永不褪流行的Chanel精神。這位有著瑞典和德國血統、總是戴著黑色大墨鏡的鬼才設計師最為人所稱道之處正是他與Coco Chanel一樣,充滿才華卻又流著離經叛道的血液。他在上任後的第一季就將長裙裙擺剪破,搭配鮮艷誇張的假珠寶首飾,震驚了整個時尚界,也將Chanel聲勢在這20年內推向另一個高峰。 「香奈兒代表的是一種風格、一種歷久彌新的獨特風格」,Chanel女士如此形容自己的設計,並不是思索接下來要做什麼,而是自問接下來要以何種方式表現,這么一來鼓動將永不停止。熱情自信的Chanel女士將這股精神融入了她的每一件設計,使Chanel成為了相當具有個人風格的品牌。 Chanel的設計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她追求自由但是眷戀男人;她強悍獨立但是卻有十足的女人味。她的老家——法國中部的Auvergne——是個充滿死火山地形的貧苦地區,七十歲時她曾形容自己是「Auvergne唯一 一座不滅的活火山」;如今,放眼新人輩出品牌繁復的流行產業,Chanel依然是時尚界一座永遠不滅的活火山。 編輯本段品牌改革品質保證:鼻子煉就卓越的品質 產品有了一個很好的核心競爭點,還需要用品質去支撐它,才會長久地促進產品的銷售。香奈兒夫人當然深諳此道——20世紀美國著名性感影星瑪麗蓮·夢露在坦露她獨特性感魅力的秘密時曾說道:「夜間我只用香奈爾5號」。一句看似尋常的話語,卻道出了香奈爾香水調制技藝的精湛和蘊含的獨特情調,也是香奈兒夫人在尋到產品獨有特點的同時,用實際行動來支持這一獨有特點,以此來促進香奈爾5號香水成功導入市場和健康的成長。 在香奈兒公司,所有的香水都不是按部就班地依循生產程序進行調制的,而是充分調動香水調配師的嗅、視、觸、聽、味等神經,用身、心、靈去感受、體驗產品,用全部心智去創造產品。可以這樣直接的說,香奈兒5號香水是由調制師用自己的鼻子調制出來的,從而保證了香奈兒5號香水既與人們的嗅覺習慣相吻合,又具獨特的品位與情調。正如香奈爾夫人自己所形容的:「這就是我要的。一種截然不同於以往的香水;一種女人的香水;一種氣味香濃、令人難忘的香水。」 1986年,擁有香奈兒「鼻子」雅號的調香師 Jacques Polge 創制了香奈兒5號淡香水,把優雅的女性美以全新方法再度演繹,輕快活潑的檸檬果與雲呢拿香草,賦予淡香以甜美與驚喜的歡欣氣息。此外,為香奈爾生產香水的Jacques Pollge公司一直堅持其一貫的獨特配料:使用在格拉斯出產的一種茉莉和五月玫瑰。這也為香奈兒香水特有的高品質和馥郁的香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瓶形突破:打進名媛淑女的心房 人類對消費品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了,除了產品的功能、品質、容量等基礎性的東西外,色彩、包裝、瓶形等方面對促進銷售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香奈兒5號香水已經有了獨特的產品支撐點和完全的品質保障團隊,是否就已經足夠了。香奈兒夫人認為還不完美,還需要在瓶形方面再一次提升香奈兒5號香水,使它完全獨立於高檔香水之林,發出自己強烈耀眼而桀驁不訓的光芒。基於Total Look的理念,香奈爾夫人認為香水是女性整體裝扮中最後一道畫龍點睛的重要步驟。因此,就算當時只有香水世家才會推出香水,以服裝設計師出身的香奈爾夫人也決定堅持要以chanel的品牌推出香水,並在瓶形設計有著明顯的天賦和卓越的見解:「我的美學觀點跟別人不同:別人惟恐不足地往上加,而我一項項地減除。」正是這個理由,使香奈爾5號香水瓶簡單的外形設計在同一個時期的香水作品裡面,成為看起來最奇怪的一支,因為在所有極盡繁復華美之能事的香水瓶裡面,唯有香奈爾5號香水像一瓶光溜溜的葯瓶。可是這一種簡單,形成了-股新的美學力量成功地打進了名媛淑女們高雅的心房,她們終於不必溺於浮華的富貴中,而可以在簡潔有力的設計中 ,找到可貴的質感。香奈爾5號香水瓶有著狀如寶石切割般形態的瓶蓋、透明水晶的方形瓶身造型、線條利落、「CHANEL」和「NO5」之黑色字體呈現於白底之上,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崇尚富麗繁華的當時,許多人都不看好這支看起來活像一瓶葯罐子的香水,甚至有一些見過香奈爾5號香水的時尚專家,都認為香奈兒夫人一生的美名就要喪失在這一瓶「簡陋」的瓶子之中。結果他們沒有想到,這一瓶當初他們不看好的香水,在世界上當紅的時間,竟比他們的壽命還要長久。也因如此,香奈爾5號香水瓶的現代美感令它在1959年獲選為當代傑出藝術品,躋身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展品行列。這是一種美學的追求,也是營銷差異化不可多得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只有大膽創新,走出自己的新路,品牌和產品才能更好的得到發展。 廣告傳播:驚人視覺始終高雅獨特 廣告是品牌形象樹立和促進產品銷售的重要載體,任何一家公司都會關注廣告傳播,以及或多或少的進行廣告投放。但廣告投放存在著一個效果好壞的問題,最終反應到廣告投放的優劣方面,如廣告設計的效果程度、廣告媒體的選擇恰當與否、廣告投放的數量與周期等。只有綜合的、平衡的做好了,廣告傳播效果才會很好的跑出來。香奈兒5號香水的廣告傳播在這方面的操作可謂是典範。如廣告設計效果方面,香奈兒5號香水的廣告一方面有著驚人的視覺表現,如黑色、紅色等純色背景上聳立著一個碩大的「5」字,一個極品美女站在正中央,香奈兒5號香水已從美女的手中飛了起來,香水浪漫的在空中漂灑,給人一種美、一種強烈的視覺感,另一方面又與其品牌內涵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傳達的是一種高尚、飄逸和典雅,讓消費者可以去欣賞,更可以去品味和回憶——這種設計表達與廣告請訴求,無疑把香奈兒5號香水品牌所要告之、傳達給目標消費者的東西都融於其中了。有了好的設計作品,如果投放不恰當,也就等於打了水漂。香奈兒5號香水品牌對廣告投放的媒體有著嚴格的控制,必須是與香奈兒5號香水目標消費群密切相關的媒體,如高檔專業雜志、高檔會所雜志等。在廣告投放數量和周期方面,香奈兒5號香水是有計劃有目標的投放的,覆蓋面可以不是特別廣,但都強求廣告傳達得及時和到位。 終端建設:集中於富甲名流聚集的地方 終端銷售是品牌、產品和所有的努力轉換為價值的最後一關,良好的終端建設有助於產品的展示與銷售。香奈兒5號香水在終端建設方面非常的重視,選擇更是嚴謹和准確。為了更好的針對和吸引目標消費群,更大量的促進香奈兒5號香水的整體銷售,特將其終端專櫃、專店等開設在高檔百貨、五星級酒店、高級會所等富甲名流聚集的地方,而一般的場所則難以尋覓到香奈兒5號香水的芳蹤。為何要這樣操作呢?是因為香奈兒5號香水圍繞著本品牌的定位、所要傳達的品牌核心價值所進行決定和選擇的。事實上,以品牌為中心走特色的、適於自己發展的終端建設道路能減少企業或品牌的盲目探索,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就像香奈兒5號香水一樣。
Ⅹ 香奈兒背後的故事
1883年8月19日,嘉柏麗爾·香奈兒出生於法國索繆一個寒微的家庭。在1895年歷經喪母之痛後,香奈兒的父親將她和她的姐妹送往法國中部布里夫省附近的奧巴辛修道院安置,從此再也沒有見過她的生父。
1910年,在巴黎康朋街21號,香奈兒開設了女帽店 「香奈兒時尚」。她的設計受到當時最著名的法國女演員的垂青,也為她帶來了美譽。香奈兒簡潔優雅的著裝風格引起轟動,迅速風靡了整個巴黎。
1913年,她在法國杜維埃開設第一家服飾店,推出運動服飾系列。她設計的jersey針織服裝具有革命性的意義,讓女性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自覺,也改變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因而大獲成功。
1914年,香奈兒結識了波蘭裔俄國籍女鋼琴家米西亞,之後兩人成為密友。米西亞是香奈兒進入藝術社交圈的領路人。
隨後,聲譽卓著的香奈兒分別在1915年於法國比亞利茲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個人品牌時裝屋;在1918年於巴黎康朋街31號開設了精品店。
1921年,她發表了出自前沙皇宮廷調香師恩尼斯鮑之手的劃時代香水作品, N°5。在與公爵前往蘇格蘭的旅途中,激發了香奈兒女士設計出她的第一套斜紋軟呢套裝的靈感。
1924年,香奈兒與當時的工業巨子威泰默兄弟達成協議,共同成立香奈兒香水化妝品公司,以營銷香水和美容品。 今天,威泰默家族掌管香奈兒品牌的運營。她在1926年推出的小黑裙,更是被美國《Vogue》雜志盛贊為「現代女性的新制服」。
1931年,在製片大亨薩繆爾 高德溫的邀約下,香奈兒前往好萊塢為銀幕巨星創作戲服。在1932年股市崩盤、經濟大蕭條的時代背景下,香奈兒逆勢舉辦「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展。這個令人目眩神迷的高級珠寶展在巴黎香奈兒的私人宅邸內舉行,頌揚了鑽石的純凈之美。
1954年,71歲高齡的香奈兒重返高級女裝界。對當時的時尚潮流十分反感的她,用自己創意獨具的設計掀起了第二次時裝革命。
1955年, 「香奈兒套裝」 推出。同年2月,標志性的2.55菱格紋手袋發表,以手袋誕生的年月命名。她將皮革與鏈子相結合,發明了一種全新風格的柔韌皮穿鏈肩帶,既結實又輕巧,同時還可以將女性的雙手解放出來。
1957年,香奈兒獲邀前往美國德州達拉斯領取被譽為「時尚界奧斯卡」的「尼曼·馬庫斯」獎;主辦單位稱香奈兒女士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服裝設計師」。同年,推出經典雙色鞋。
1971年1月10日,香奈兒逝世,享年88歲。
(10)香奈兒早期帽子擴展閱讀
因為香奈爾的一生相當傳奇所以她的生平事跡屢次被改編成舞台劇及電影等。
1969年,香奈爾的故事被凱瑟琳·赫本搬上了百老匯的舞台,作曲是安德列·普列文和阿蘭·傑伊·勒納。法國女演員瑪麗-弗朗斯·皮西爾也曾經在銀屏上扮演過這個角色。
2008年上映的《時尚先鋒香奈兒》(Coco Chanel),由莎莉·麥克琳、麥爾坎·麥道威爾和芭芭拉·波布洛瓦等人主演。
2009年4月22日由法國導演Anne Fountaine執導,講述她奮斗故事的電影《少女香奈爾》,由奧黛麗·多杜(《天使艾米麗》女主角)飾演女主角可可·香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