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拿破崙時期的這種帽子 就是圖上那個騎馬人的那種 叫什麼帽 現在有賣嗎 多少錢
二角帽也叫拿破崙帽,考克帽。拿破崙是法國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歷史上留下許多赫赫有名的功績。但與他同時出名的,還有他頭上的那頂帽子。
拿破崙戴的這種叫『二角帽』是當地各國皇族都比較喜歡的飾物。有趣的是,據說拿破崙帶二角帽還有個原因便是,因為他身材太矮,這種又高又大的二角帽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呵,如今巴黎榮軍院裡面還收藏著拿破崙戴的這頂二角帽。
『貳』 拿破崙戰爭時期。世界上的軍裝的特點就是:軍裝`五光十色,軍帽`高筒帽。這樣最霸氣外露。
漂亮但不實用,儀仗隊用用還行。也最顯眼生怕對方發現不了,。%10000暴露目標哈哈哈
『叄』 拿破崙全面戰爭里的這個擲彈兵是不是後來的老近衛軍他們為什麼戴熊皮帽
『肆』 下面是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俄國和法國的軍裝,哪個最好看 還有你喜歡此時期的英國、法國、普魯士、
中間那個好點
『伍』 拿破崙時代的戰列步兵使用的軍裝和武器
軍帽 美國獨立戰爭時是三角帽
拿破崙戰爭時是高圓筒帽(shako)
作戰方式 美國獨立戰爭時 整戰線推進
拿破崙戰爭時 旅、營等單位活動性增大
軍裝 獨立戰爭時是長外套(coat)
拿破崙戰爭時是帶尾短夾克(tunic)
『陸』 拿破崙戰爭之後的制服和裝備有什麼變化
什麼變化這個不好說,不過法軍的軍裝呈白藍色,老禁衛軍的話是白配深藍色。
大不列顛,丹麥,瑞士聯邦是紅色。
普魯士是黑灰色,
奧地利統一白色,西班牙,薩克森,黑森,巴伐利亞,巴登,義大利王國,巴達維亞共和國都是白色。
沙俄帝國是綠色。
瑞典王國,波蘭是藍色,
『柒』 跨越阿爾卑斯山脈拿破崙戴的是什麼帽子
拿破崙帽,也叫二角帽,考克帽。
拿破崙帽也叫二角帽,考克帽。拿破崙是法國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歷史上留下許多赫赫有名的功績。有趣的是,據說拿破崙帶拿破崙帽還有個原因便是,因為他身材太矮,這種又高又大的拿破崙帽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如今巴黎榮軍院裡面還收藏著拿破崙戴的這頂二角帽。
『捌』 拿破崙時代的火炮是怎樣發射的求具體點,就是怎樣裝彈,到最後從哪點火
首先先要清理殘余火葯,通常是在戰後在清,但殘葯在戰斗中不能積太多,有經驗的炮手會自己判斷戰斗中是否該清。
清理完畢後,由炮口按照火葯→填塞物→炮彈→填塞物的順序裝葯,然後捅到最裡面。
那時的火炮,有很多種擊發方式
其實滑膛槍時代也分很多時代,看衣服就能看出來,在不同時期火炮也有所區別: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時期,主要是普通半長袍軍裝+帶飾品的寬邊帽;
7年戰爭或獨立戰爭時期,主要是鑲邊流線半長袍軍裝+三角冒;
拿破崙戰爭時期,主要是燕尾軍裝,帽子式樣多了,有熊皮毛、高禮帽、長筒帽等等;
南北戰爭時期,開始使用平下擺軍裝,帽子各國都不同,少數國家已經出現大檐帽。
拿破崙戰爭是1792—1815,也就是第三個時代,那時的火炮主要有兩種擊發方式
一是像滑膛槍一樣燧發,和現代火炮大致原理差不多,不過現代火炮擊發是扳一個桿,而那時是拉一條繩。這種是在當時是比較新的火炮,只有較發達的幾個國家才用。
二是用一個鳥嘴型把子浸泡葯水,然後放進引信孔里,與火葯發生反應,這在7年戰爭就開始用了,在當時是主要的火炮,尤其是1804年以前。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較落後的國家還在用火繩式火炮。
火炮的發射速度是不穩定的,主要取決於炮組成員人數、地方、天氣等等因素。
由於戰場上經常死人,炮組成員都是不固定的,理想狀態是6人,不過一般都是3到4人,兵力短缺的時候也有兩人炮組的。天氣、地形、氣候則影響每次開炮後的復位時間。
正常情況下,一門12磅路戰炮是一分鍾2到3發,新手更慢,一個優秀的的跑組15秒就能發射一次,比如拿破崙的近衛軍,
3磅、4磅、8磅都是1800年以前的炮,這個時候大炮口徑太多,給後勤和戰地勤務造成很多困難,嚴重影響作戰效率,所以後來陸戰火炮被統一為6磅和12磅。9磅炮其實就是英軍的12磅炮,12英制鎊約等於9法制磅。
海軍還有24磅和32磅炮,某些關卡和要塞還有42磅炮。
東方的俄國和土耳其在那時用過20磅和18磅炮,但就是大而已,性能都很差。
一門6炮通常是2到3匹馬拉,12磅是3到4匹,這只是「紙面」的狀況,而在現實中這個和炮組成員一樣,沒有定數的,兩匹馬拉一個12磅完全沒問題,只不過多幾匹馬來拉行軍能快點,尤其是上坡的時候,馬多的時候,每門炮就多幾匹馬,走快點;缺馬的時候,每門跑就少幾匹馬拉,走慢點。
但也有一些財大氣粗的國家用6到8匹馬拉一個6磅炮,行軍時所有的炮組都乘在馬或炮架上,這樣的好處就是行進、布局、轉移的速度特別快,但是很少有國家奢侈到這種程度。
『玖』 拿破崙.波拿巴頭上戴的是什麼帽子
是法國帝政時期軍裝的帽子,叫法式兩角帽或法式雙角帽,用熊皮或海狸皮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