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藏菩薩的帽子很明顯是中國文化的產物,那印度的地藏菩薩戴帽子嗎
地藏菩薩的帽子叫做五佛冠,確實是中國文化的產物。在古印度是沒有的。這一形象來自於唐朝時期新羅國(朝鮮)的王子金喬覺來華求學。選擇九華山做道場。在此普度眾生,顯大神跡不可思議。曾經發下宏偉誓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因此被後人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阿彌陀佛!
『貳』 站在地藏王菩薩兩旁的是誰
地藏菩薩身邊的脅侍是閔公和道明。地藏菩薩右邊是閔公,左邊是閔公的兒子道明和尚。宋《高僧傳》載:地藏菩薩為新羅國(即朝鮮)王族,姓金名喬覺,後出家,法名地藏。唐肅宗至德年間,他來到我國安徽九華山苦修,受到當地閔長者的供養。閔長者的兒子也跟從他出家,法號道明。金地藏涅槃後,世人看到他逝後肉身與佛經中的地藏菩薩相同,一致認為他是地藏菩薩化身,稱他為「金地藏」,閔長者父子隨之出名。後代塑像時,便常將此二人作為脅侍。
『叄』 為什麼地藏王菩薩和唐僧的衣著類似
地藏菩薩是聖者,外在上示現的形象是僧人形象。而唐玄奘法師,本來就是僧人。佛陀在制定戒律時,規定了出家僧眾的形象要求。比如衣服有幾件,怎麼穿。
用具有哪些,不可以用哪些東西,不可以帶什麼東西在身上。這些規定的很細。所以,僧人和僧人的形象可以略有不同,但本質上一樣。
以出家的人衣物為例。佛制戒律,要求是三衣。即三件衣服。你仔細觀察一下,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雖然三者衣服的款式稍有不同,但從里到外,就是三件,多了沒有。這是因為是佛的戒律,要求僧人必需這么穿。
去藏地或東南亞地區,你見到的地藏菩薩形象和漢地見到的形象就會顯得不一樣了。但如果按當地僧眾的穿衣來觀察,你會發現,其實還是一樣。這是佛制戒律,做為菩薩也是佛陀的弟子,除非你顯現的不是僧人形像,以僧人形象出現,則佛制戒律是必需要尊守的。
(3)地藏王菩薩帽子上的像是誰擴展閱讀:
地藏菩薩的形像有多種,《大日經》等以之為菩薩形,並飾以寶冠、瓔珞等。《十輪經》等則以之為沙門形。一般廣為流傳的形像,是內秘菩薩行外現沙門形,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或坐或立於蓮華上。
據《十輪經》和《占察經》載,地藏菩薩由大悲誓願力,示現大梵王身、帝釋身、聲聞身、閻羅王身、獅象虎狼牛馬身,乃至羅剎身、地獄身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以教化眾生。
並特別愍念五濁惡世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眾生善根。地藏菩薩常變現無數化身濟度眾生,所以又稱千體地藏。
在密教中,地藏菩薩為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的主尊,呈菩薩形,左手持蓮花,花上有如意寶幢,右手持寶珠,坐於蓮花上。密號為悲願金剛、與願金剛。三昧耶形為寶珠或蓮花上之幢。又金剛界曼荼羅中,南方寶生如來四親近中的金剛幢菩薩,與地藏菩薩同體異名。
此外有說地藏菩薩與觀音、勢至、龍樹等菩薩皆是阿彌陀佛的脅侍,稱為阿彌陀五佛。也有說阿彌陀佛於因位時的法藏菩薩,與地藏菩薩為同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藏王菩薩
『肆』 地藏王菩薩銅像是佛像嗎
佛像一般專指已經成佛的菩薩的畫像;地藏菩薩像一般算是菩薩像。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問的這個,僅供您參考。
『伍』 地藏王菩薩的肖像
地藏王菩薩的肖像,我並不是很了解關於佛祖肖像這類的。
『陸』 地藏王菩薩站像和座像區別意義
一般認為,站像的加持比座像的快一些。
『柒』 地藏王菩薩帽子上的像是誰
地藏菩薩多現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這是一種綉有毗盧佛像的帽
毗盧 毗盧舍那(亦譯作毘盧遮那)之省稱,法身佛的通稱。
『捌』 菩薩戴的帽子是什麼啊
菩薩戴的帽子叫:毗盧帽,又稱天冠,上有五方五佛,如天冠米勒,地藏菩薩等。
放焰口時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種綉有毗盧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盧帽有多重性質,也稱為」蓮花帽「,」蓮花法師帽「等,老版《西遊記》唐僧曾經戴過這種帽子。
放焰口,一種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救撥焰口惡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施食惡鬼的法事。
(8)地藏王菩薩帽子上的像是誰擴展閱讀:
基本解釋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
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
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回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千手觀音Samantabhadra 、觀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彌勒、文殊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聖賢所尊敬。
『玖』 帶著像地藏王的帽子的帽子然後左手拿寶珠之類的圓圓的東西,右手擺著像念阿彌陀佛時的手勢的菩薩或佛是
就是地藏菩薩
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度餓鬼道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種人頭幢,其形象為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
(二)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度餓鬼道。
(三)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
(五)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為苦諦所攝。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將死時現五種衰相)而除其苦惱,專門濟度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