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這句話是贊美無能者嗎
這句話並非是贊美無能者的,文章主要是闡述忘我的思想。
② 巧者勞、智者憂,無欲者無所求,蔬食者遨遊,泛若不系之舟。此語出何處
出自《莊子·列禦寇》,原文是:「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的意思是:有技巧的人勞累,聰明的人憂慮,沒有本事的人沒有追求。吃飽了四處閑逛,就像沒有被固定的小船。
③ 「巧者勞而智者優,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出自哪裡
出自《莊子·列禦寇》。
④ ,無為者無所求,泛若不系之舟.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沒有能耐的人也就沒有什麼追求,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隻一樣. 原句出自《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敖游者也。大意是說;靈巧的人多勞累而聰慧的人多憂患,沒有能耐的人也就沒有什麼追求,填飽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遊,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隻一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自由遨遊的人。
⑤ 請問,有誰知道「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洲。」的意思啊謝謝。
靈巧的人多勞累而聰慧的人多憂患,沒有能耐的人也就沒有什麼追求,填飽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遊,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隻一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自由遨遊的人。
一、原文:戰國莊子《莊子·雜篇·列禦寇》
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將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無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異也!必且有感,搖而本才,又無謂也。與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盡人毒也。莫覺莫悟,何相孰也!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二、譯文:沒有多久伯昏瞀人前去看望列禦寇,看見門外擺滿了鞋子。伯昏瞀人面朝北方站著,豎著拐杖撐住下巴。站了一會兒,一句話也沒說就走出去了。接待賓客的人員告訴了列禦寇,列禦寇提著鞋子,光著腳就跑了出來,趕到門口,說:「先生已經來了,竟不說一句批評指教的話嗎?」
伯昏瞀人說:「算了算了,我本來就告訴你說人們將會歸附於你,果真都在歸附你了。當初我曾責備過你讓人們歸附於你,而你卻始終不能做到讓人們不歸附於你。你何必用顯跡於外的做法讓人感動而預先就表現得與眾不同呢!」
「必定是內心有所感動方才會動搖你的本性哩,而你又無可奈何。跟你交遊的人又沒有誰能提醒告誡你,他們的細巧迷惑的言辭,全是毒害人的;沒有誰覺醒沒有誰省悟,怎麼能彼此相互審視詳察!靈巧的人多勞累而聰慧的人多憂患,沒有能耐的人也就沒有什麼追求,填飽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遊,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隻一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自由遨遊的人。」
(5)廣州泛若童裝擴展閱讀
一、相關成語
不系之舟[ bù xì zhī zhōu ]
解釋:沒有束縛和纜繩捆綁的船。
出自:戰國莊子《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譯文:靈巧的人多勞累而聰慧的人多憂患,沒有能耐的人也就沒有什麼追求,填飽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遊,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隻一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自由遨遊的人。
二、作者簡介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姓庄, 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庄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⑥ 《莊子.列禦寇》上的原話應該是 什麼」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是「疏食「、」蔬食「還是」飽食「
原文是:「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的意思是:有技巧的人勞累,聰明的人憂慮,沒有本事的人沒有追求。吃飽了四處閑逛,就像沒有被固定的小船
⑦ 「泛若不系之舟」中的「泛」何解
這句話的意思是,靈巧的人多操勞有聰明才智的人多憂患,沒什麼本事的人也就沒什麼追求,吃飽了飯就四處遨遊,像沒有系繩子的小周一樣四處飄浮,這才是心境達到虛無而遨遊天地的人啊。
你上面那句話標點加的不對,飽食而遨遊後面應該是逗號而不是句號,把飽食而遨遊者比喻成了不系之舟,沒有省略什麼東西。泛的意思就是「飄浮」
莊子的道是逍遙,不受拘束,乘著小船四處飄浮是夠無拘無束的,但對於人來說小船何嘗不是一種約束,對於小船來說人也是一種負擔,倒不如就一艘小船,想漂到哪裡就漂到哪裡,這才是莊子要的逍遙。
⑧ 若泛不系之舟電子版PDF/txt
泛若不系之舟-傅真-azw3-mobi-epub.pdf
剛檢查了,內容不全,回頭再給你發。
分享給你。
⑨ 泛若是什麼意思
樓主的「泛若」二字出自「泛若不系之舟」吧?
「泛若不系之舟」語出《莊子·列禦寇》:「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泛,船行水上;坐船遊玩。若,像
「泛若不系之舟」意為「像不系的船一樣隨處漂游」
⑩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是贊美無能者吧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 出自《莊子·列禦寇》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的意思是:有技巧的人勞累,聰明的人憂慮,沒有本事的人沒有追求。吃飽了四處閑逛,就像沒有被固定的小船。
這句話並非是贊美無能者的,文章主要是闡述忘我的思想。
「列禦寇」本是一人名,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許多小故事夾著議論組合而成。內容很雜,其間也無內在聯系,不過從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闡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應炫耀於外,不應求仕求祿,不應追求智巧,不應貪功圖報。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中期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蒙牆寺村)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認為一切事物的本質雖然有著千差萬別的特點,但其「一」本同,安時處順,逍遙無待,窮天理、盡道性,以至於命。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