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湖州織里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史料中就有「遍聞機桿聲」的記載,又因與江蘇毗鄰而深受蘇綉影響,民間有紡織刺綉的歷史傳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織里人窮則思變,「在家一台洋機綉枕套,在外一人挑擔跑單幫」,從綉枕套到做「香港衫」,再轉做錦緞棉襖,最後定位於童裝。如今,織里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童裝產銷基地,被評為「中國童裝名鎮」。伴隨著中國童裝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和消費的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經營者將發展的目光放在了童裝這一投資風險小、見效快的產業上。然而,在中國童裝高檔市場,強勢品牌幾乎被港台和國外品牌壟斷,國內童裝則群居於中低檔市場。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湖州童裝業該如何發展,如何提高產品自身競爭力?近20
年來,織里童裝產業歷經10
次變革,童裝品牌市場風雨中走過了沿街設攤、大棚市場、專業批發市場、集散中心、現代化商貿采購城等多個歷史發展階段。市場從最初佔地7900
平方米的商城,經過兩次大手筆的擴建後,如今已經成長為全國最大的童裝市場;計劃投資18
億元、規劃用地600
畝的中國織里國際兒童城項目也已於2008年10
月正式簽約;童裝專業街、加工區更是星羅棋布。市場經營著6大類近800
個品種的產品,產品面對的消費對象從1歲到16
歲,型號規格俱全。織里童裝已輻射全國28個省市的117
個大中城市以及俄羅斯、沙特、科威特、埃及、印度、韓國、西班牙、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童裝城年成交量和交易額分別達到2
億件(套)和39
連億元,棉布城也成為國內重要的棉坯布、服裝面料集散中心,年成交量和交易額分別達到12 . 2億米和76 . 3億元。
在織里鎮,有童裝生產企業6000
多家,相配套的產業齊全,生產出來的童裝價格比其他市場普遍低1
啟左右。童裝產品齊全(用料多種多樣、針織、梭織、混織等)、銷售長度和寬度面廣,但品牌知名度不高,知名品牌不多,很大一部分靠OEM
。湖州童裝只有30
%擁有品牌,
70 %
的童裝處於無品牌競爭狀態。織里童裝雖然全國市場佔有率達21 %
,但是像「芝麻開門」、「賽洛菲」、「夏士」、「親親貝貝」、「蝸牛家族」等有規模和知名度的品牌並不多。由於品牌知名度不高,產品只能集中在批發市場銷售,很難進入大中型商場。很多企業把同一款式的童裝設計給多組年齡段的兒童穿著,甚至將成人裝比例縮小,產品技術含量低。很多童裝生產企業習慣於款式抄襲,千篇一律,更談不上設計思維的創新,陷入童裝無科技、無理論、無流行的誤區,更沒有童裝設計人員去研究預測、發布國內外童裝的流行趨勢。而在營銷方面仍停留在批發階段,落後的營銷方式妨礙了為顧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童裝品牌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面對當前與國內外同行存在的差距,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湖州童裝業應以爭創一流的勇氣精心打造品牌,使童裝產業從最大走向最強。
一是推進技術創新。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品種、質量、效益加快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提高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形成一批在工藝技術、生產設備、勞動生產率等方面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企業集團。要建立由政府出資、與企業共擔產業研究和開發活動R & D
研發投資風險的有效機制,刺激產業R & D
投資和創新。政府要加大對R & D
機構的投入和資助力度,這些機構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技術研究和開發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二是爭創知名童裝品牌。隨著消費者對童裝品牌忠誠度的不斷提升,中低檔童裝的市場份額近年相對下降,而品牌童裝的市場份額在穩步上升。企業擁有品牌,不僅可以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而且可以長期佔有對市場的主導地位。一個企業80
%的利潤來自於20
%顧客的重復購買,培養品牌的忠實消費群體是企業運作的關鍵。並且品牌的聲譽作用很大,一旦消費者覺得這個品牌好,就會口口相傳,特別是同一階層的人群之間,這種口碑的作用很大,可以為產品建立潛在的客戶群。織里童裝只有構建有特色的品牌童裝,增強品牌競爭優勢,才能成為市場大贏家。
三是注重休閑趨勢。兒童服裝周期較短,其壽命往往是一到兩個季度。具有購買決定權的父母在購買時更關注童裝的流行和舒適。同時童裝也正向休閑化發展,越來越多的童裝企業生產運動、牛仔休閑裝,簡潔自然、質感柔軟、穿著舒適、色彩清新、棉質面料的休閑童裝,符合兒童生性好動、易出汗的生理特徵。四是講究營銷策略。
Ⅱ 織里鎮的特色經濟
織里童裝生產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發展壯大,童裝產業已成為織里支柱產業,並形成了「基礎在一家一戶,規模在千家萬戶」的塊狀經濟特色。全鎮從事童裝生產加工已達5000多戶,佔全鎮總戶數的70%以上,並有24個行政村成為童裝生產專業村。由於款式新、品種齊、變化快,能滿足1~16歲不同兒童消費層次的需求,產品遠銷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1998年,全鎮年產各類童裝6000多萬件(套),銷售額12.56億元,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童裝產銷基地之一。1997年9月28日,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童裝分中心落戶織里,並連續2年成功舉辦了童裝交易會。1998年4月,織里童裝榮獲』98中國服裝服飾博覽會質量優秀獎。
1995年與1997年,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兩次來織里考察並題詞。
Ⅲ 中國主要的童裝生產基地在哪裡
湖州、廣州、浙江濮院、浙江溫州、
1、湖州
湖州織里中國童裝城位於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歷史上,織里鎮織造業就相當興旺,史料中就有「遍聞機杼聲」的記載。「織里」因而得名。
織里鎮是全國知名的童裝基地,這里家家戶戶連著童裝、做著與童裝相關相悉的產業,2001年這里召開過中國織里童裝博覽會和第二屆織里振興杯全國兒童服裝服飾設計大獎賽。
織里中國童裝城佔地面積600畝,總建築面積70於萬方,總投資25億元。是省市重點項目,被中國市場研究院、中國商業地產論壇組委員會授予「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商業地產項目」,是繼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柯橋中國輕紡城,海寧中國皮革城後的又一個五星級專業市場,4A級旅遊購物景區。
2、廣州
廣州童裝批發市場是全國最大童裝批發市場,這里是國內的服裝生產基地以及批發中心,客流量大,來客的地區眾多。
廣州中山八路商業圈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母嬰批發市場,中山八路商業圈主要集中在中山八路南天市場、富力兒童世界、荔湖大廈、卓榮外貿兒童百貨批發城四個點為基點所散發覆蓋的一個商業圈。
童裝品牌包括:哈·貝比、米奇妙、T1004、 JUNIOR5、迷你屋、哈貝比、英氏、愛寶屋、時尚小魚、OK100。
3、浙江濮院
浙江空中濮院是浙江五大國際級市場集群之一,濮院位於上海、杭州之間,距上海127公里,杭州65公里,嘉興18公里,桐鄉市區9公里,是滬杭經濟帶的一顆產業明珠。
濮院.國際童裝城地處中央商務區,北臨320國道,南臨工貿大道,東靠環貿中心,西臨興業路,區域優勢明顯
以童裝童玩產品批發交易展示為主體功能,童鞋童帽、羊毛衫、毛絨玩具等系列產品為輔助功能,集產品展示交易、國際貿易、批發零售於一體,依託雄厚的毛衫產業基礎,填補童裝童玩市場空白,運用現代化建築設計理念和商業運營管理手段,打造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國際童裝城。
4、浙江溫州
童裝主要集中在永嘉縣歐北鎮,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童裝市場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市場份額,當時全村有120多家童裝生產廠,從業3400多人。90年代開始,溫州童裝從單一產品生產逐漸走到生產、品牌雙軌渠道,同時,產品質量也在進一步提升,並在全國得到廣泛的認可。
主要品牌:千千萬、叮叮郎、紅黃藍、巴拉巴拉、裸棵樹、男孩女孩、貝貝依依、香貓。
5、福建石獅
童裝在石獅主要集中在鳳里鎮一帶,這里的童裝企業有200餘家,企業年產值達6億元,現擁有一大批在全國頗具影響的童裝品牌,規模效應已初步凸現。
主要品牌:小哥們、七彩雲、野豹、小風車、玻璃屋等。
Ⅳ 湖州織里中國童裝城的發展歷程
織里童裝產業從80年代中期開始,全鎮有7萬多人專門從事童裝產業,現有童裝生產企業6000多家,擁有中高速縫紉機65000台,電腦綉花機2142台,金夢圓等企業已擁有了CAD服裝電腦輔助設計。從事綉花、印花、砂洗等相關產業經營企業1652家,從事面料、輔料、縫紉機銷售等配套行業經營企業2154家。織里鎮擁有了中國織里國際童裝市場和中國織里商城童裝城兩大市場,市場日均人流量3萬人,日銷售童裝30萬件(套),是浙江省十五個重點市場之一。2001年童裝產量1.2億件(套),產值30億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童裝生產和銷售地。
織里童裝產業的優勢。一是市場定位準。總體以中低檔為主,適量生產高檔精品,這不僅適合兒童服裝款式翻新快、換季淘汰快的特點,也符合中國的消費國情。二是產品規格齊。各種規格、型號齊全,每季童裝款式多達500餘種,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各類消費群體的需求。三是企業機制活。企業以個體私營為組織形式,生產經營獨立自主,市場信息靈通,決策快速靈活,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隨時調整產品。
童裝產業對織里鎮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一是童裝經濟奠定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基礎。織里GDP每增長1%,就有著童裝業的三分之一。二是推動了專業市場群的形成。織里擁有童裝、棉布等六個專業市場,總佔地面積21公頃,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擁有攤位3560個,2009年市場成交額92.9個億,而童裝業是最早的起源,是最大的市場,佔了30%份額。三是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全鎮已有75%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上來,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加快了人口集聚和城市化進程。四是拉動了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隨著童裝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隨著童裝市場和工業園區的建設和擴展,各種要素迅速向城鎮集聚,形成了以產業發展促進城鎮發展、以城鎮發展帶動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
織里童裝產業發展實施四大戰略:1.擴張戰略。立足現有優勢,進一步發揮童裝市場的輻射功能,集聚生產要素,擴張產業總體規模。計劃三年內童裝產量達2億件(套),產值50億元。2.規模戰略。扶持、培育一批核心支柱企業,力爭在3年內培育銷售額3000萬元以上的重點企業10家,1000萬元的骨幹企業50家,500萬元的規模企業100家。3.品牌戰略。創新企業管理機制,樹立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力爭三年內培育省級以上著名商標2-3隻,形成一批在局部地區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童裝品牌。4.「雙外」戰略。既要「請進來」,還要「走出去」,大力發展外向型企業和開辟國外市場,使織里的童裝蜚聲國內外。
聞名遐邇的「中國童裝之都」吳興區織里鎮再次掀開童裝產業發展新篇章,總投資25億元、總佔地面積600畝的中國童裝城昨天舉行奠基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馬以宣布開工。中國商業聯合會秘書長駱毓龍為中國童裝城授牌。部分重點客商與中國童裝城簽訂《意向進駐協議》。市領導金建新、馬紅寶、李建平等出席。
中國童裝城項目以童裝產業為核心,用3年時間打造一個童裝及面輔料展示配送中心、一個提供配套服務的商務科技中心。建成後,中國織里國際童裝城將涵括與兒童生活實用品相關的所有功能內容,並聯動該鎮其他支柱產業集群形成效應經濟體,成為國內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功能最先進的國際化童裝交易、研發和展示基地,並用5年時間成為五星級市場和4A級特色旅遊景區。 圍繞如何加速童裝產業集聚和提升,為投資創業者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以「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集聚發展」為主題的2009中國織里童裝活動周同時啟幕。活動期間,童裝創意團隊設計大賽、品牌童裝發展與提升高峰論壇、童裝類企業創新創強表彰大會、童裝企業員工演講比賽等相繼開展,百餘家童裝類企業、千餘名童裝設計及從業人員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活動方式展示織里新面貌,進一步打響童裝品牌,提升織里鎮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0年,以「產業立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科技興鎮」為總目標的織里正處於產業提升跨越之年,童裝產業形成特有的生產成本優勢、價格優勢和規模優勢,並在政府推動引導下顯現出較為強勁的後發優勢。為推動童裝產業加快提檔升級,進一步引導其朝著規模型、品牌型、科技型和外向型方向發展,織里鎮將著力打造「龍頭」企業領航、知名品牌支撐、群體總量為基礎的童裝「航母」,利用各項扶持政策培養童裝龍頭企業板塊,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國內童裝著名企業和品牌,鼓勵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資源整合和品牌延伸形成強大競爭力,打造一條從童裝設計、加工生產到資訊、物流、面輔料供應、電腦綉花等完善的基礎產業鏈,並進一步抓好童裝安全生產,推動織里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織里中國童裝城位於織里傳統產業基地、物流基地與吳興區政府、湖州城區之間,交通便捷,區域位置極為優越。項目總佔地面積近600畝,總建築面積約71萬方,其中主要包括46萬方商業面積和24萬方配套設施;總投資25億元。
織里中國童裝城由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政府聯合浙江南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及織里鎮童裝商會三方共同投資組建的開發團隊強強聯手、共同開發。項目總佔地面積約600畝,總建築面積70餘萬方,項目總投資25億元,將分為三期實施開發建設。一期用地面積為176畝,建築面積約19.8萬方。以精品童裝批發交易和品牌展示為主體功能以及兒童體驗、兒童玩具、兒童童鞋、兒童用品、兒童實用展示及兒童文化創作功能為輔,並配設有大型展示、大型停車場等功能設施。二期由面輔料、棉坯布、羊絨衫、婦女用品、床上用品等批發交易為主體功能組成。並利用周邊自然資源,開發旅遊購物與旅遊休閑功能區。三期由酒店、商務辦公、會展、研發、倉儲、物流等主體功能組成。為全國的童裝企業注入國際化時尚元素,使織里中國童裝城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性國際童裝名城。
Ⅳ 織里的主要經驗
回顧這些年來,織里鎮所取得的發展成就,確實令人欣慰;縱觀該鎮所走過的發展歷程,許多方面確實值得總結。織里的迅速崛起,從根本而言得益於改革開放富民政策和上級組織的正確領導,同時,其發展軌跡更有其自身規律和深層次的動力成因。體會較深的是:
(一)人的精神是第一要素,織里的發展首先靠的是織里人一種難能可貴的創業精神。可以說,織里鎮能從一處貧窮閉塞之地一躍發展成為繁榮富裕的現代新型小城市,人的因素第一,靠的是織里人敢闖敢冒、敢為人先、艱苦創業、永不滿足的織里精神。正是具備了這樣一種精神,改革開放之初,在當時對個私經濟仍帶有嚴重偏見的歷史背景下,織里部分群眾窮則思變,敢於沖破禁區,較早地從事了家庭綉製品加工,憑著「一根扁擔兩只包、走南闖北到處跑」的干勁,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歷程,並且由此而催生織里童裝產業的興起與發展,從而在「無中生有」中誕生了給織里帶來無窮生機和活力的童裝產業,使我們織里經濟從此邁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二)搶先一步激活了動力,織里的發展關鍵的是得益於個私經濟的先發優勢。早在七十年中後期,在當時政策環境禁錮重重的情況下,織里部分群眾敢吃第一隻螃蟹,頂住壓力,率先悄悄干起了起家庭經營,拉開了個私經濟發展的序幕。改革開放之後,隨著政策環境的逐漸寬松,各類個私經濟雨後春筍一般蓬勃興起,並形成了童裝、床上用品、小五金等幾大塊狀特色經濟,進而影響和帶動了全鎮鄉鎮企業的改革。織里在93年就率先基本完成鄉鎮企業民營化的改革,形成了體制機制的先發優勢,極大地激發了織里人加快發展的動力,從而贏得了發展先機。就是憑借這種「先行一步」的優勢,呈現了步步領先的發展態勢。
(三)合理定位找准了路子,織里的發展最具特點的是產業、市場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動。堅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一切從織里的實際出發,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並逐步形成了「工業立鎮、商貿活鎮」的發展路子,在著力做大做強童裝特色產業的同時,加大市場培育和建設力度,實現了市場帶動產業、產業促進市場,極大地增強了經濟運行的內在動力,並通過市場和產業的提升和發展,推動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形成了產業、市場和城市化三者互促互動的良性循環,呈現出了全鎮經濟活力無限、市場生機勃勃、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喜人景象。(四)良好環境也是生產力,織里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規劃、引導和政策推動。應該說,織里的發展,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歷屆鎮黨委、政府都為不斷改善發展環境 傾注全力。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如果沒有政府為個私經濟網開一面加以保護,就不會有領先一步的先發優勢,更不可能有步步為先的發展態勢;同樣,如果沒有這幾年的及時調整規劃、改善基礎設施、加大對產業發展的引導和扶持力度,也就難以保持織里經濟社會的強勁發展勢頭。實踐證明,近年來,通過我們對規劃的及時調整和各方面硬體設施的改善、以及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地消除了發展空間上的制約,加速了童裝為主的各大產業的集聚和提升,形成對外招商引資前所未有的強大吸引,掀起了工業園區建設中新一輪的投資熱潮,從而為該鎮進一步加快發展增添了新的優勢,開創了新的局面。
Ⅵ 織里中國童裝城的政府推動引領企業發展
為順利推進織里鎮童裝產業提升,當地政府推出了多項切實有效的措施:確定湖州84coco服飾有限公司、湖州益華制衣有限公司等50家企業為龍頭企業,引導企業制訂3年發展計劃;推動振幫公司、織里鎮投資公司、賽洛菲公司、木椅曹仁公司等強強聯合,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做優做響品牌,做精做特產品。通過媒體進行重點和集中宣傳,開展區域品牌宣傳,大力實施「品牌名鎮」戰略;繼續實施外向帶動戰略,以賽洛菲企業為核心組建外貿加工集團,聯手開拓國際市場,組團參加廣交會及國內外大型商品交易會,推銷織里鎮童裝。
另外,織里鎮國際童裝城的建設也是一個重點項目,相關前期工作正在穩定進行中,力爭12月底完成國際童裝城一期建設,做好一期的招商工作,在全國30家批發市場設立招商點,吸引外地品牌企業入戶織里鎮,織里鎮國際童裝城的建成將有助於織里鎮的童裝產業向著更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Open the new era of the Chinese children』s wear)
一:織里中國童裝城由政府和投資商共同投資開發建設。
項目總佔地面積約600畝,總建築面積約70餘萬方,項目總投資25億元,將分三期開發建設,一期用地面積176畝,建築面積約19.8萬方.以精品童裝批發交易和品牌展示為主體功能以及兒童體檢、兒童玩具、童鞋童帽、兒童用品、兒童實用展示及兒童文化創作為輔,並配有大型展示,大型停車場等功能功能設施.二期由面輔料,棉坯布,羊絨衫,婦女用品,床上用品等批發交易為主體功能組成.並利用周邊自然資源,開發旅遊購物與旅遊休閑功能區.三期由酒店、商務辦公、會展、研發、物流等組成.為全國的童裝企業注入國際化時尚元素. 使織里 中國童裝城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性國際童裝名城
.
二:繁華經濟腹地的財富寵兒
素有「魚米之鄉」稱譽的浙江省湖州市,位與現代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長三角經濟圈,環杭州灣產業帶和環太湖經濟圈的腹地。人文淵藪,歷史悠久,經濟繁榮,交通便捷。是中國蠶桑文化,茶文化,湖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來被譽為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孕育了「太湖,竹鄉,名山,濕地,大宅門,古生態」六大旅遊品牌。
湖州優越的人文旅遊與生態旅遊環境資源,為織里中國童裝城打造4A級商業旅遊購物景區,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公路:申蘇浙皖高速、杭寧高速、申嘉湖高速、318國道、104國道等,輻射全國。
●鐵路:宣杭鐵路、新長鐵路等交錯分布,為交通運輸、物流配送提供了 絕佳的條件。
●水路:南臨「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航道,北依太湖水域,國際深水良港寧波港,上海港近在咫尺。可通航世界100多個國家地區和600餘個港口。
●航空:2小時經濟圈內,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南京祿口機場等,可直達世界各國。
三:產業「巨人」肩上的財富高峰
自古以來,織里就因織造業盛而得名,人們對「蘇綉」的耳濡目染,使得織里人個個心靈手巧,能織能綉。「遍聞機抒聲」形容的就是織里。
聰慧的織里人有織造業到童裝創造,經過近30年的發展,在政府的支持引導和企業的艱苦創業,織里童裝產業已成為浙江乃至中國區域經濟塊狀產業高地。形成從童裝設計,生產,到資訊,物流,面輔料供應,電腦綉花印花等一套全面系統的產業鏈,造就了一個聞名中外的規模宏大的聯動互補童裝產業鏈。2009年織里童裝生產總量達4億多件(套),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30%,國內市場覆蓋率98%以上,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中東等16個國家和地區。為現代中國童裝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命名為「中國童裝名鎮」
四:40年獨立產權,三證齊全 包租八年,前三年24%一次性從購房款中扣除。返祖後一樓17000每平方,二樓14000每平方左右。
織里中國童裝城大事件
2008年10月7號 中國織里國際兒童城(織里中國童裝城)項目簽約儀式隆重舉行。由吳興區織里鎮政府,浙江合拓實業有限公司,織里鎮童裝商會三方共同出資組建湖州市織里國際童裝城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織里中國童裝城的項目運作。
2009年3月 湖州市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評定:治理中國童裝城為「2009年湖州市服務業重大建設項目」
2009年3月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服務業工作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評定:治理中國童裝城為「2009年浙江省服務業重大項目」
2009年5月 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評審通過:「織里中國童裝城」冠名稱號。
2009年6月 中國市場研究院,中國 商業地產論壇組委會授予:湖州市織里國際童裝城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最具競爭力商業地產開發運營商。
2009年6月 中國市場研究院,中國商業地產論壇租授予:織里中國童裝城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商業地產項目。
2009年7月 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任命:湖州市織里國際童裝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德明先生為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009年8月18號 織里中國童裝城舉行一期工程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
2009年11月6號 織里中國童裝城舉行隆重的招商大會,全面啟動銷售招商工作 。
2009年12月6日 織里中國童裝城開盤銷售
2010年6月26日 織里中國童裝城與韓國童裝館、國內品牌童裝館隆重簽約。
2010年11月18日 織里政府初定開展首屆文化節文藝晚會並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2010年11月19日 織里中國童裝城盛大開業。
2011年11月19日 浙江智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入駐中國童裝城三樓。
Ⅶ 織里鎮的特色產業
從七十年代滋生的手工刺綉發展至今而定位的童裝產業是織里鎮第一
大產業,也是全市最具特色的產業。全鎮擁有童裝企業5700多家,高中速縫紉機10萬多台,近10萬人專門從事童裝生產、加工和銷售。中國內21個省、市和省內溫州、寧波等11個城市近800家童裝企業落戶織里。擁有中國童裝商標(織里)重點培育基地、童裝檢測中心、設計中心、信息中心、童裝博物館等公共服務平台。2005年童裝銷售量2.7億件(套),銷售額62.3億元,中國內市場佔有率25%以上,與童裝行業密切相關的服裝面料、輔料、印花、綉花、砂洗、聯托運、縫紉機銷售等配套產業十分發達。
民營經濟由傳統產業快速向創優創強轉型。織里鎮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在童裝產業的引領下,織里鎮形成了新型紡織、羊絨羊毛、鋁合金型材、微特電機、小五金、床上用品等主導產業和塊狀經濟格局。織里鎮擁有工業企業8000多家,規模企業80家,億千企業15家。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1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8億元。民營企業在經濟結構調整中不斷壯大,企業核心競爭力日益增強,「珍貝」牌羊絨製品先後榮膺「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產品銷售在同行業中居全國第二,棟梁集團的鋁合金型材生產規模居中國第三,佳雪集團自發研製的微特電機科技含量填補國內空白。
專業市場逐步從有形向無形提升。織里鎮專業市場從1986年起步歷經八次擴建,至今形成了以童裝和棉坯布兩大市場為主體,床上用品、服裝輔料、小五金、聯托運等市場相配套的較為
織里鎮健全的市場體系。總佔地面積24.6公頃,建築面積26.6萬平方米,營業攤位4360個。功能輻射國內117個大中城市和境外15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大中城市均設有交易窗口,成為中國內最大的童裝產銷基地和最具影響力的棉坯布集散交易中心。
Ⅷ 我開了一個童裝店,想去湖州織里進貨。不知道那邊的批發市場和阿里巴巴上價格相差多少那邊能還價么
湖州織里批發市場和阿里巴巴進貨價格差別不大,也可以還價,拿貨一次性可以不用拿很多,預測能賣可以多拿一些貨,如果保險起見,可以拿一手試賣。
(8)織里童裝產業正在重新新思路擴展閱讀:
湖州織里中國童裝城進貨要注意:
1、進的童裝一定要舒適,不管是不是什麼材質,就是不能讓穿的人感到不舒服,要是讓小孩子穿起來不舒服的衣服,那麼再好看他們都不願意穿,小孩子都不願意穿了,那麼家長也一定不會去買。如果讓孩子穿得舒服了,說不定還能增加回頭客的數量。
2、童裝一定要潮,不用顯得很高貴,但是要符合萌這個特徵。
3、對於可拿可不拿的衣服、沒有把握的童裝,沒有把握的顏色不要拿。千萬不要為了多一個款,或者多個顏色,顧客挑選餘地多一些,去多拿自己看不中的款或者顏色。
4、到了進貨的地方以後,要冷靜,不要聽供貨商胡謅。因為每個地方消費水平和眼光不同,貨的銷售情況得自己掌握。
Ⅸ 今年的童裝市場前景怎麼樣
童裝市場增長勢頭強勁
「感覺小孩的服裝比大人的還要貴,但該買的還是要買。」日前,在烏魯木齊市時代廣場挑選童裝的市民劉女士感慨地說,「價錢不是首先考慮的,面料、款式等才是首選。」
我國的童裝行業發展的較遲,但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放開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品牌童裝企業更是迎來了發展的機遇。
自2008年開始,我國童裝行業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受益於我國消費升級與二胎政策紅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已達722億元,並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2012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增速更是創下近六年來新高,市場規模達到了1796億元,同比增長14.3%。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達到205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4.6%。
2008-2018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0年市場規模增速為10.5%)
童裝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
「六一前夕銷量特別好,很多款式都賣斷貨了。」烏魯木齊市時代廣場一家童裝專賣店的促銷員告訴記者,「接下來暑期又快到了,應該又會迎來銷售高峰,這幾天我們門店在忙著補充貨品,還將推出不少促銷活動。」
「原來大家並不看好童裝,從事該行業的人也不多。之前增長可能在20%左右,從2016年開始,增長速度相當快,到今年年底,我們的增長量應該會達到50%。」福建晉江專業從事童裝生產的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陳明表示。
近年來,我國童裝行業實現快速增長,鼓勵生育政策使童裝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2017年中國童裝市場零售規模達1597億元,同比增長9.76%,近五年復合增速8.23%,而整體服裝行業零售規模2017年同比增長僅1.36%,童裝零售額增速明顯高於整體服裝市場。
「二胎政策的放開,讓市場的規模進一步增大,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陳明說。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兒童業在購物中心所佔的比重從2012年的8%已提升至2017的20%。2013年獨生子女政策開放二胎後,2014年中國新生兒出生率開始回升,隨著鼓勵生育政策的不斷推行,未來新生兒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童裝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小孩子身體長得比較快,大多衣服只能穿上一季,就穿不下了。」采訪中,大部分家長表示,童裝消費相比成人服裝具有替換頻次高的特點。
從投資者關注的業績來看,童裝板塊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較好。近期A股市場上涉及童裝的上市企業相繼發布了2019年一季報。其中,安奈兒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4692.88萬元,同比增長30.01%;起步股份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4660.85萬元,同比增長47.63%;森馬服飾2019年一季報凈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11.6%。
新一輪消費升級推動品牌化發展
「價格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質量和款式。」采訪中,不少家長都持這樣的觀點。
據了解,80後、90後的年輕一代父母逐漸成為童裝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童裝的面料、設計等都更為注重。新的消費觀念不僅促進童裝消費規模的快速增長,也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過去幾年童裝產品同質化、消費場景單一化的現象比較普遍。但隨著90後進入婚育高峰期,有著更高審美要求的年輕父母們,對童裝有了更多不同場景的需求。」陳明說,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對童裝生產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必須抓住消費趨勢的變化,加大研發設計的力度,讓童裝的風格更具場景化。
福建一家童裝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之前大量的三四線城市以下的消費者市場,對於童裝的購買都是去輕紡市場、服裝市場來完成的。但在這幾年,對品牌的要求更高了。
在互聯網時代,網上購買衣服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選擇,服裝商場也變得冷清。但記者在烏魯木齊多個商超走訪發現,童裝銷售處人流量都比較多,特別是一些品牌童裝,前來試衣服的小孩子更多。
據了解,對童裝市場而言,具有綜合消費體驗的購物中心是童裝銷售的重要渠道,「讓孩子在購買過程中享受體驗的快樂感覺,特別穿上新衣服的新鮮感是無比快樂的。」烏魯木齊市民主路上一家商超的負責人表示。
正是看到童裝的發展前景,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服裝品牌開始進軍童裝市場。目前,中國童裝行業角逐者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約20多個童裝品牌。
高端童裝行業有待發展
據了解,童裝市場的受眾主要是0~16歲年齡段人群,按價格劃分為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場。我國童裝行業起步較晚,目前正處於成長階段,具有市場需求增長迅速、成長空間加大等特點。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品牌尚沒有形成,高端市場長期由國際品牌主導,國內缺乏知名大牌。
「童裝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貼牌、雜牌、無牌工廠仍然較多,以及童裝企業的設計人員嚴重缺乏,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等一系列問題。」陳明表示,「傳統童裝品牌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不少成人品牌延伸到童裝領域,成人品牌的童裝業務來勢洶洶,童裝品牌受到不小的沖擊。」
在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聚集了近1.3萬家童裝生產企業、7000餘家童裝電商企業。從最開始只供線下渠道到藉助淘寶等電商渠道,2017年,織里童裝的線上銷售額高達70億元。在青島,即墨區政府此前宣布,該區將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建世界級童裝產業集群先行區,爭取用5~10年時間,將即墨打造成全國首個世界級童裝產業集群。
中國童裝市場的集中程度遠遠小於英美等其他發達國家,仍有較高的增長空間。童裝市場份額呈現分散化特徵,單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有限。中投顧問的報告顯示,國內童裝前十品牌的市場佔有率總和為11.3%。
這也給了中小企業一些競爭機會。「高端童裝行業還沒有形成強勢領導品牌,市場集中度比較低,童裝行業已然成為我國服裝業的最後一塊蛋糕,誰都有可能成為童裝市場的領導者。」前瞻產業研究院在報告中分析。
「童裝的最終購買決策者歸根結底並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們的父母。父母的個性化審美也會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穿什麼往往會彰顯家庭品位。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再對性價比敏感,而是更看重品牌、設計感和個性化。」業內人士說。
Ⅹ 中國童裝之都的產業鏈
織里童裝城初建於1983年,歷經八次擴建,總投資達2.37億元(港幣2億2,041萬元),已經形成三大建築群體,共有攤位3,500餘間。織里童裝全國市場佔有率24%左右,產業集聚化十分明顯。織里童裝具有服裝、面料、輔料、綉花等完整的產業鏈,與生產相關的檢測、信息、設計中心、商標注冊等服務平台,童裝區域創新服務中心公共創新平台正在建設。經過十多年發展,織里童裝城已經建成了以童裝、棉布為龍頭,服裝面料、服裝輔料、床上用品同步發展的市場格局,現共有八大交易區,上市商品達1,500餘種。與生產配套建有國內有較大影響與成熟的中國織里國際童裝交易市場和中國織里商城童裝城兩大市場。市場自建立以來,輻射面日益擴大,成交額逐年遞增,2002年達106.8億元,由於價廉物美、交易量大,具有良好信譽,成為中國最大的童裝市場和主要的棉布集散中心。主要的龍頭企業有湖州今童王服飾有限公司(「芝麻開門」獲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俏皮狗、弗蘭尼爾兩個外資品牌也落戶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