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像飛碟帽子叫什麼

像飛碟帽子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1-08-01 12:51:54

⑴ 城裡有一種高高的塔,上面像個飛碟,這是什麼東東!

電視塔 電視台轉播信號用的

⑵ 親!電視上演的宋朝士兵戴的那種氈帽,白色像ufo一樣,上面帶一紅纓,哪裡有賣的很喜歡這種帽子

這叫范陽帽,是當時宋朝禁軍的標配

⑶ 有什麼東西像帽子的

很多。 平底鍋 (各類的鍋),杯子,水桶,蘑菇,碗,盆,瓢,大點的勺子,有質的袋子,盒子,泡沫,船,屋頂,樹,箱子,水壺,燈罩,飛碟,罐子,缸,……

⑷ 請問日本母衣眾下面那位老兄戴的帽子叫什麼很像飛碟盔。是不是陣傘啊

這是陣斗笠 ,是德川幕府時代很常見的簡易型頭盔,使用范圍很廣。

⑸ 越南男人普遍帶的象飛碟一樣帽子是什麼材料做的

高壓木糠。

⑹ 一個小圈套一個小圈,然後套成一個像花一樣的大圈的玩具,還能變出好多形狀,比如飛碟.帽子,手鐲,而

九連環

⑺ 飛碟有哪些形狀

蘑菇狀飛碟

1984年1月15日10時左右,一支部隊在甘肅省東北部老爺山進行軍訓休息時,一位戰士突然大喊一聲:「飛碟!」其他戰士急忙朝著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真有一個大傘蓋似的發光體,它呈蘑菇狀,傘蓋下有一根粗大的柄,整體為金黃色,它懸停在空中,當時刮著三四級西北風,但它卻停在那裡一動不動。

一兩分鍾後,它向北方移動,速度越來越快,最後突然消失不見了。圓形飛碟

1973年5月22日3時,美國41歲的巴比羅開著車子回家。那天的天氣很不好,下著雨。為了減少路上的寂寞,他打開了收音機。當汽車接近個小山坡的時候,收音機突然沒有聲音了。他調試著收音機,就在同時,車子引擎的響聲慢了下來。就在這時,他看見車子里有一束明亮的圓形藍光,直徑大約有0.2米。藍光在慢慢地移動,掠過他的工具箱、座位。當這光掠過工具箱上面時,巴比羅居然可以看到引擎。

巴比羅十分疑惑:「為什麼月亮有這樣奇怪的光學能力呢?」

他想起來了,車外正下著雨,而且天空烏雲密布,哪有月亮?就在這時,巴比羅突然發現有一道明亮的藍光,從正要上去的山上照向他。光源在迅速地接近他,越來越明亮他以為是一輛貨車正在迎面駛來,趕緊把車子開到路旁,開亮車燈,以免相撞。然而,這輛貨車卻不顧一切地繼續向他接近。巴比羅在車子里待了一會兒,發覺這輛貨車並沒有經過。就在這時,他突然看見在車外約15米遠的地方懸著一個物體。他認為,這是一架要降落的直升機。

此時,他感到悶熱和窒息,想透一下氣,就開了車門走到車外,但外面還是同樣悶熱,令人窒息。盤子狀飛碟

他抬頭往上看,聽到一陣「嗡嗡」的聲音。這個時候,巴比羅才恍然大悟,他看到的不是一架直升機,而是一個沒有見過的奇怪物體。這個物體像兩面隆起的盤子,有約7米厚、11米寬,表面呈黑灰色。盤子的內部異常明亮,但卻看不到光源。

巴比羅發現有一個透明的布幕把物體包圍了起來,悶熱和窒息的感覺消失。此時,有一根管子從物體底部伸向地面。

巴比羅感到很害怕,驚慌失措地跑向樹林。他覺得有東西在抓他的背,像有個橡皮套索圍困著他。他奮力揮動著手臂,竭力想掙脫抓著他的東西。但背後並沒有什麼東西。巴比羅轉過身來,看到背後的車子。那個奇怪的物體還在,有一道藍管子似的光柱從物體底部的邊緣射出來。

當這道藍光碰到他的車子時,怪事發生了,他能看到引擎、座椅和整個車子的內部。他絞盡腦汁也無法理解所看到的現象。由於心情的極度緊張,他昏倒了。

當天下午,巴比羅在醫院時,感到後背及臀部輕微發癢。第二天,發癢地方的皮膚開始出現不規則、無痛楚的藍紫色斑點,在臀部地方的斑點更大而且更明顯。不久,這些斑點變成黃色,很像瘀傷。醫學博士在進行了認真的檢查之後,肯定巴比羅的心理狀態和環境適應力都很正常。

經過一系列的化驗和分析,在斑點上找不到任何異物,腦電圖也很正常。後來,對巴比羅進行了催眠實驗,讓他在催眠狀態下敘述發生的事情。實驗的結果肯定了這個奇怪事件的真實性。看來宇宙人對人類並沒有什麼惡意,而是像人類一樣,具有探知一切的好奇心。他們掌握的一些手段,如透視的藍光,是人類所沒有掌握的。

⑻ 什麼是草帽狀UFO

1980年11月11日晚22時,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77級、78級學生王潮、潘星、呂賀等幾十人在操場上玩,突然他們看到:一橢圓形飛行物,視角最大時約1°,從東北方向約40°仰角處緩緩飛來,在頭頂上空轉一小彎後,改向西偏南10°方向飛行。飛越頭頂時,仰角約80°。飛行物帶有四盞燈,兩黃兩白,相對排列,其中,黃燈始終亮著,而白燈一亮一滅,周期約1.2秒。飛行物本身較暗,但靠這四盞燈發出的光可看出飛行物轉彎時,發生順時針自旋,四燈也跟著同時旋轉,一會兒停下來,飛行物速度極慢,約15分鍾後消失在遠方……在這一目擊案發生前45分鍾,西安市也發現了草帽狀的飛碟。

這兩起UFO事件,相距只有100公里,出現的時間也相近(相差45分鍾),形狀相似(草帽形與中心向外凸起的圓碟),光色相同(均為黃、白兩種顏色)、均有自旋UFO等專家根據這些現象斷定,這很可能是同一個UFO在地球上活動。

⑼ 明軍將領頭盔,有點像飛碟和草帽的那種盔叫什麼

定陵-神宗 鍍金護法頂、香草壓縫、六瓣明鐵盔

如果你說的是影視作品上的,僅供參考!

⑽ 中國古代頭盔樣式那麼多,為何影視劇里卻盡是「飛碟帽

如果讓人們想像出一個標準的中國盔甲武士的形象,可能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老電視劇《三國演義》中一個個頂盔摜甲、威風凜凜的武將們,同時想當然的認為這些武將門所穿戴的盔甲的樣式就是三國時期的盔甲樣式。但是,雖然這部電視劇雖然在很多細節上都進行了仔細的考證,卻唯獨在武將門的盔甲上大玩了一把「穿越」,出現了不少根本不屬於東漢時期的盔甲式樣,甚至出現了日式鎧甲部件,比如那個廣為詬病的濃濃日式感覺的頭盔前立。

▲《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的頭盔上的前立

當然,《三國演義》尚且算是略有「穿越」,某香港導演的一系列電影中,則乾脆就是堪稱魔幻了。這部導演非常著名的三部電影《見龍卸甲》、《錦衣衛》、《鴻門宴》,局中角色都戴上了外形酷似英國MK-2鋼盔的頭盔,而被網友們戲稱為「飛碟帽三部曲」(現在還要再加上一部《天降雄師》)。其中特別《見龍卸甲》中,蜀漢方頭戴英式鋼盔,曹魏方頭戴德式鋼盔,引得很多軍迷高呼:「這不是三國!這是阿拉曼!」

▲電影《天降雄師》中的「飛碟帽」

從冷兵器歷史研究角度,這類影片可能會讓有些人誤會,彷彿不論是秦末、三國還是明代,中國頭盔都是飛碟帽形的。那麼,為了整本溯源,本文將主要講講真實歷史上的中國頭盔,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飛碟帽三部曲」之《見龍卸甲》

隨著戰爭的擴大和生產力的發展,加強戰士頭部這一重要部位的防護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而為了防護頭部,各種各樣的「頭盔」出現了。華夏先民早在商代就已經開始用青銅頭盔來武裝戰士了,這種頭盔在安陽殷墟大量出土,因其與漢字中「胄」字十分相似的外形,甚至可以推測漢字中的「胄」字可能就是為了描述這種青銅頭盔而出現的。

▲商代青銅胄

商代時的青銅胄由整體鑄造形成,可能是因為其佩戴者的身份不一般的關系,這些商代的青銅胄上往往都有精緻的饕餮紋。進入西周時期後,青銅胄開始出現為了追求大量生產而盡量簡便的傾向,復雜的紋飾逐漸減少,其形制也越發朝著貼合頭形的實用化方向發展,彷彿一個「適合扣在人腦袋上的大碗」一般。

▲青銅胄

戰國時期,隨著煉鐵技術的發展,以鋼鐵作為製造頭盔的材料成了新的發展方向。鋼鐵因為與青銅大不相同的金屬性能,所以戰國時期的工匠們沒有選擇鑄造鐵盔,而是使用了打造鋼鐵甲片,然後用甲片拼成頭盔的辦法。於1965年在燕下都出土的燕鐵兜鰲就是以這種工藝製成的頭盔,整盔由八十九片甲片編綴而成。至此,中國的頭盔走入了「黑鐵時代」,而這種「甲片編綴成盔」的頭盔形制,也長期為後人所使用。

▲燕下都鐵胄

進入東漢時期,隨著技術的發展,用甲片編綴的扎甲盔越來越符合人體工程學、貼合人的頭型,也開始出現了使用不同規格的甲片編綴一頂頭盔的情況。於1980年在吉林省榆樹縣的東漢墓葬中出土的一頂鐵胄,便是由三種甲片編綴製成的。如果說在反映這一時期的戰爭題材電影中,《赤壁》還算有點影子的話,那麼某位港導的「飛碟帽」,則實在是謬之千里了。

▲東漢鐵胄

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後,隨著工藝的越發成熟,甲片越發可以做到在增大尺寸的同時,而不降低強度,於是便出現了由幾塊甲片拼貼為成主體的整體式頭盔。這類頭盔一般為成一個半圓形的盔頂,隨後在盔頂邊沿編綴以小型甲片為護頸以保護後腦。在鄴南城古城址出土的北朝時期的頭盔便屬於這種類型,這種形制已經和出現在不少古裝影視作品中的頭盔有不少相似之處了。

▲鄴南城出土的北朝頭盔

在南北朝時期大量流行的頭盔形制則是被稱為「沖角盔」的一種盔型。這種頭盔以前端的尖角而得名,相傳自東漢時期就已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大量普及。大量的南北朝時期的披甲武士佣都戴著這樣的一頂頭盔。這種頭盔形制還極大的影響了朝鮮半島和日本的,在日本形成了「沖角付胄」的頭盔形制。

▲南北朝武士佣,頭盔十分特別

進入隋唐時期,頭盔的形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受到來自北方突厥的影響,開始出現模仿野獸頭部的獸首狀頭盔。另外,受到佛教的影響,開始出現模彷彿教菩薩的發髻形狀凸起的頭盔。進入盛唐以後,隨著社會的越發繁榮和戰爭的減少,頭盔上的裝飾越發豐富起來。逐漸的在頭盔兩側耳部增加「折耳」等裝飾,唐代的天王像就反映了這種武備的發展和變化。此外,朱雀等瑞獸也經常被裝點在頭盔上,成為精緻的裝飾品。一些頭盔上的「折耳」乾脆就製成了風翅的樣式。

▲唐天王像

▲五代時期的武士雕像

「安史之亂」後,盛唐時代結束,被後世稱為「殘唐五代」的時期來臨。這個時期的特點是戰爭愈發頻繁,其一個結果是武備上的裝飾性色彩漸淡,實用性逐漸增強,頭盔上的裝飾減少,朝實用方向發展。這種發展的結果就是被現代人所熟知的鳳翅盔出現了,並在進入宋代後成為了宋代軍隊普遍裝備的頭盔。

▲宋代繪制的《免胄圖》

▲《武經總要》中記錄的鳳翅盔

除了鳳翅盔外,在南宋時期開始流行起一種形似倒扣海碗的笠形盔,在後來的元代也相當流行。這種盔型的實物曾在山東省郯城出土,整體由青銅鑄造而成。

蒙元的入主中原極大的影響了中國頭盔的發展史,隨著元朝的建立,「蒙古缽胄」也進入了中國。「缽胄」的盔體以四到五片盔片連接成尖頂深缽狀,其材質有皮有鐵,前額帶眉庇,其頂飾有被後世戲稱為「避雷針」的櫻槍。

▲西藏蒙古式缽胄

雖然蒙元王朝入主中原不到百年,就在農民起義的洪流下被趕回了草原,但是蒙元對中國武備的影響卻難以磨滅。雖然明朝也曾試圖恢復以鳳翅盔為代表的宋朝武備形制,但是在實戰層面,依舊大量使用了蒙元風格的武備。反映在頭盔上,就是蒙古風格的頭盔依舊廣泛裝備於軍隊。

▲受到蒙元強烈影響的明代武備

進入清代以後,頭盔的樣式被完全統一。蒙式缽胄成為了清代軍隊的唯一正式裝備的頭盔。其結構分為纓槍、盔頂、盔體、眉庇、頓項五大部分,相比明代的明顯特點是是其纓槍加高,頓項為帶護喉的蒙古式樣。滿清入關後,缽胄纓槍越來越高,裝飾越發華麗。清軍高級軍官頭盔大量使用鏤空掐絲裝飾還飾以珍珠、珊瑚珠、紅藍寶石,盔纓綴貂尾,精緻程度更是令人咋舌。可能是因為滿清貴族深受藏傳佛教影響的關系,不少清代缽胄尤其是官員使用的缽胄的形象與藏傳佛教的喇嘛塔頗為相似。但是因為其過高的櫻槍,現代人更多的還是想到了「避雷針」。

▲乾隆的缽胄

說到最後,要特意提一下,這位香港導演其實也不是不知道大家對他的吐槽。他甚至還面對采訪時表示:「這不是我的喜好,是歷史中本身就有這種頭盔。別看博物館里展覽過一兩個頭盔,就覺得頭盔只有這幾種。中國人有一個方面沒有做好,就是保護我們的歷代文物。」

▲電影《錦衣衛》中的主角造型

其實他這么說也不算完全捕風捉影,因為類似形制的頭盔中國古代是有過的。那就是前面提及的南宋時期那種形似倒扣海碗的笠形盔。這種盔形在元代和明代都得到了大發展。但要注意的是,這種頭盔一般是尖頂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古代中國人,特別是明代人是有發髻的,因此笠形必然很高聳,為發髻留出足夠空間。所以,這位導演要麼是把古代中國人都當成了光頭或禿子,要麼只是在博物館里看了一眼展出的個別頭盔,不求甚解,就以英式頭盔為模版當道具了。然後再責怪中國人沒保護好文物。拜託!是您沒有好好研究好嘛。

▲元代笠形盔

▲明代笠形盔

而最為可怕的是這位導演對於歷史影片里道具的態度。面對「從《錦衣衛》到《天將雄師》,不同朝代不同的角色,都戴這樣的頭盔,會不會也有些奇怪?」的提問,這位導演的回答竟是:「頭盔是用來做保護用的,它的功能和邏輯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它不會變成一個特別反常的東西。」

▲飛碟帽宇宙四部曲

總之,不論是商代的「饕餮紋銅胄」,還是清代的「避雷針」,中國的頭盔發展歷經了從青銅到鋼鐵、從甲片編綴到一體式缽胄的發展。但是這樣的紛繁變化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並沒能很好的體現,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些導演對於歷史道具考據程度的漠視態度。而這可能才是中國影視的最大悲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與像飛碟帽子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牛仔褲羊羔絨搭配圖片 瀏覽:141
白色羽絨衣搭配褲子 瀏覽:985
斐樂童裝分幾個系列 瀏覽:667
最貴的戶外男裝品牌 瀏覽:191
中國童裝市場介紹 瀏覽:548
直筒腰穿什麼樣的裙子 瀏覽:278
剛生產完的產婦穿褲子 瀏覽:573
連帽衛衣上的繩子怎麼一樣長 瀏覽:468
裙子如何改成褲子圖解 瀏覽:72
牛仔褲和什麼最百搭 瀏覽:684
男夏天戴的帽子圖片 瀏覽:396
街拍復古復古格子襯衫連衣裙 瀏覽:478
粉色運動鞋配什麼顏色的褲子好看 瀏覽:387
哪裡有生產帽子的廠家電話 瀏覽:295
西兒藏在帽子里 瀏覽:844
不穿校服班會 瀏覽:316
羽絨衣多少錢 瀏覽:684
潮貝貝童裝實體批發的微博 瀏覽:852
蜜感塑身衣品牌及商品 瀏覽:533
帽子到泰國買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