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大牌入駐搶占市場,而要比同行具備更多的優勢就要不斷升級,從而行業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升級。不但在價格上生產力上競爭,品牌商在產品的設計、渠道擴張和市場推廣上迎來了統統全方位的挑戰。
隨著家庭收入不斷提升,不同於早期注重服裝的實用性,當下新生兒童的父母對價格敏感度降低。對童裝店渴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體驗,滿足兒童的好奇心,追求多元化消費。
隨著童裝的消費需求升級,安踏童裝早期的產品理念和專業的運動服裝領域,到轉變為多元化消費需求。注重於科技、生活領域和時尚。早在2005年,安踏創建了國內首家運動科學實驗室,成為國內第一家擁有獨立研究機構的國內運動品牌。在2017公布的財政顯示,公司的研發成本占收入5.7%,為國內第一。安踏兒童品牌舉重於科技研發創新,酷爽系列跑步T恤、高分子粒子能量材質的A-FLASHFOAM蟲洞跑鞋子,都是科技產品。
在影視IP跨界合作屢試不爽。安踏童裝也展開合作。如近年來熱門的漫威和小黃人等等均獲得好評。又比如,阿迪達斯聯合影視大片《星球大戰》推出「星戰」主題系列。
各大童裝品牌在推廣活動上也是創意滿滿。如巴拉巴垃推出親子互動營銷活動《塗鴉大賽》,以服裝禮包作為獎品,調動親子間參與,增強親子互動。迎合愛曬寶寶家長們的心理。
童裝市場趨向品牌化和細分化行業將進行重新洗牌
目前,國內的兒童3個多億,消費群體極其龐大。根據《中國童裝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3到2017年,國內童裝市場規模將以9.68%增長。增速大於成人服裝。
相較於國外成熟的童裝市場,國內的童裝市場的容量還遠沒有飽和。美、日、英三國的人均童裝支出在57.98到117.4美元間。相較下,國內的僅為19.2美元。長遠看來,國內的童裝市場還有很在的提升空間。
隨著國內各大服裝品牌從粗放式向規模化和精細化轉型載,國內的童裝市場將逐步走向成熟,品牌化和品牌效應用更加突出。
在面對這個未來3億多人口需求的童裝市場,每一位入局者都帶有野心。當中,安踏集團旗下擁有FILA KIDS、安踏童裝和Kingkow三個品牌。它們的市場定位 、目標群眾和產品風格都不相同,有助於覆蓋中高端市場,形成行業領頭羊。目前安踏童裝經過5-6年的發展,已經實現200億的營收和10%的市場佔有率。
隨著資本不斷湧入,國內的品牌童裝已經成為一片紅海。如果僅靠市場紅利就想持續發展下去是不現實的。當規模化、精細化和品牌化成為標配,那麼童裝市場也將進行洗牌。弱勢企業會逐漸出局,只有「真正」強大的品牌會留下來。
童裝行業前景分析資料來源於童裝市場將迎來變革 千億級市場重新洗牌後誰能笑到最後》
㈡ 童裝市場怎麼開闊
童裝行業發展方向分析 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成必然趨勢
童裝行業基本概況
兒童服裝簡稱童裝,指適合兒童穿著的服裝。童裝按年齡段可以細分為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中童裝、大童裝、少年裝等。當前,我國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和中童裝發展已初具規模,產業層次分明,細分行業擁有各自的領軍企業,品牌數量相對較多,競爭較為激烈。
嬰兒潮推動
截止至2017年末,我國0-15歲人口為2471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17.8%,同比增長1.15%.
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2015年末我國0-15歲的人口約2.42億人,童裝是嬰童消費主要產品。隨著二胎開放和消費升級,未來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且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約為1164億元,2013年我國人均童裝消費金額僅為13.8美元,遠遠低於日本(66.3美元)、美國(90.7美元)與英國(137.2美元)市場消費情況,我國童裝市場仍存在較大的成長空間。預計到2018年童裝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660億元。
童裝行業市場集中度走勢分析
我國童裝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龍頭競爭優勢凸顯。2017年,我國童裝品牌CR5、CR10分別為8.5%、14.9%,較 2012
年分別提升2.1pct、3.5pct,集中度穩步提升。其中巴拉巴拉一枝獨秀,2017年市佔率達5%,相比於2012年提升2pct,與其他品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2017年,Adidas
Kids、小豬班納、安奈兒、嗒嘀嗒分別以1.1%、0.8%、0.8%、0.8%的市佔率位列2-5 名,相比於2012年,除Adidas 市佔率提升0.4pct
外,小豬班納、安奈兒、滴答滴12-17年間市佔率皆下降0.1pct。
2018年Q1童裝行業各品牌銷售額統計分析
在2018年Q1童裝行業銷售額排行榜TOP10中,排名第一的是巴拉巴拉,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2.58億元,同比增長68%,銷量為271萬件,件單價為95元,同比下降3%;排名第二的是DAVE&BELLA,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30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18%,銷量為119萬件,件單價為110元;南極人排名第三,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16億元,同比增長145%,銷量為283萬件,件單價為41元,同比增長12%。
時尚潮牌大受歡迎的同時注重童真性
時尚需要從小培養。這是很多商家提出的口號。80後、90後父母占市場消費主體,其時尚化、個性化的需求,以及對健康舒適意識的增強對童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童裝中設計元素與時尚趨勢結合,各種時尚元素也將被拿來組合運用。設計師品牌、童裝雜志等必將應運而生。童裝在設計上緊跟潮流趨勢的同時,使兒童看起來跟小大人一樣,豹紋、高腰、蕾絲等大量運用使孩子們失去了該有的童真感。在未來的設計中,應強調童趣,考慮到孩子的生理、心理。重返童真、尋找童趣可能是設計發展的趨勢。
智能科技將大量運用到童裝行業
近年來,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創新等的影響下,智能可穿戴設備從手環、手錶延伸到智能服裝。縱觀國內外,各種不同功能的智能服裝先後推出,能搜集身體指標的生物技術襯衫、變色T恤、可充電牛仔褲,可吸汗、恆溫運動服……智能科技化將是童裝行業的一個亮點。另外,科技的發展,使許多高科技的綠色環保材料逐漸登陸市場,吸汗、透氣、無刺激性、甲醛含量少成為童裝市場主流。
童裝走向高級定製
童裝的消費主體是父母,父母自己接受服裝定製,也會接受孩子的衣服定製。童裝定製較成衣更張揚個性,獨一無二,也更能滿足對舒適、合體著裝的要求。
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成必然趨勢
互聯網流量紅利已漸漸消失,電商運營成本增加,線上銷售業績增長放緩,單一網路渠道發展的增量空間有限,線上線下融合布局全渠道發展已是必然趨勢。線下消費體驗和線上購物便利將成為童裝新零售方向。
㈢ 童裝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國將進人第三次生育高峰期(第一次在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在20世紀80年代初),到2010年新生兒出生數將進人高峰期。以後幾年新生兒平均出生率保持在15%左右的比率增加,每年增加2-3萬新生兒童),到2010年新生兒的出生數將在近幾年平均出生數的基礎上增加一倍。以此新生兒出生增加的比率類推到全國逐年增加的兒童人口數,中國將形成一個龐大的兒童消費市場。兒童消費群體的日益壯大,有利於擴大童裝市場的消費量。
從國內童裝市場的現實經營狀況看,中國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和中童裝發展已初具規模,產業層次比較明顯,擁有各自的領軍企業,品牌數量相對較多。
中國童裝消費均呈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童裝成了服裝業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隨著家庭收入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城市居民逐步達到小康生活水平,中國童裝市場的消費需求已由過去的滿足基本生活的實用型開始轉向追求美觀的時尚型,部分經濟發達的城市,消費者對童裝需求趨向潮流化、品牌化。
中國投資咨詢網《2009-2012年中國童裝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㈣ 童鞋童裝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什麼模式可以更好站穩腳跟
童裝童鞋,以後有很大的發展趨勢,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捨得在孩子身上發錢了,單一的傳統模式現在已經不行了,個人覺得傳統銷售+網路銷售(電子商務)兩種模式交叉可以更好的站穩腳
㈤ 未來服裝的發展趨勢是童裝還是休閑裝
感覺還是童裝
童裝發展的空間比較大
現在成人裝比較多
而且現在條件比較好
一般成人都會穿品牌的
我是加盟的店童裝
在我們這里比較有名的
利潤相當可以。。。你可以考慮一下童裝。。下一步准備在網上在開一個
㈥ 童裝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權威機構統計表明,中國高端童裝市場規模擴張速度快於整個童裝市場,並且二胎政策的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童裝行業的需求。通過從供給端與需求端對高端童裝行業進行分析發現:中國高端童裝製造行業的每年新增的企業數量十分可觀,這為市場提供了足夠的商品;中國兒童人均童裝消費金額也在逐年增加,並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父母願意消費高端童裝,這一趨勢從高端童裝在童裝行業越來越高的佔比可以看出。
童裝與高端童裝行業當前市場規模及增速理想
根據Euromonito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增長,增長率呈波動上升。在2019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達到2391.5億元,同比增長了14.6%。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織里童裝行業市場前景不是很好,工人成本逐年增加,機工越來越少,房租越來越貴!!!
㈧ 中國童裝未來的發展趨勢怎樣呢
09年童裝市場受到去年金融危機「寒流」的侵襲,將迎來新的市場挑戰,較多的童裝企業對未來的經濟形勢尚難作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在策劃今年市場營銷策略中,對今年童裝市場總體趨勢處於撲朔迷離的狀態。 從近期童裝市場此起彼伏的走勢,預測今年童裝市場由於受到居民預期可支配收入不穩定因素的影響,消費者對童裝需求將從數量上的減少或品牌檔次上的降低來滿足孩子衣著打扮,消費需求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今年童裝市場有序和穩步地發展。 據業內資深人士分析,2009年6、7月份是服裝行業最低迷的時間段,因此整個服裝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迎接這個服裝行業的冬季。 將遭遇資金困難 經濟的低迷,讓相對弱小的童裝行業受到很大沖擊,首先,童裝企業大部分屬於中小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小,企業規模不大,如果銷售受阻,將造成企業庫存壓力的增加,最終導致流動資金的困難,雖然政府加大了對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力度,但由於前兩年服裝行業的過熱發展導致銀行對服裝企業貸款的慎重,因此童裝企業想要從這個政策中獲得支持還需要一個時間段。在2008年的經濟形勢下,童裝的融資渠道也將受經濟形勢影響,越來越窄。 關注80後父母 2009年的消費市場將持續低迷狀態,但是經濟周期中將由波谷走向波峰,在市場回暖的時刻,只要贏得當時的主流消費群就能夠輕而易舉地贏得一個時期的市場。 「80後」作為未來幾年的新生消費群,在服裝消費市場轉好後,將為新的品牌和產品創造新的空間。因此提前研究「80後」的消費特徵和習慣對未來童裝市場的把握和拓展將十分有益。「80後」基本是具有比較務實的享受型和比較成熟的品牌選擇能力的消費群體,有個性、時尚、快時尚的追求,對品牌誠信提出很高要求。體驗消費如果說在「70後」、「70前」的消費者中過於超前,那麼「80後」的消費中體驗消費將是不錯的一張牌,「80後」更加樂意為舒適的購物感受付費。80後消費時代,網購也更加盛行。
㈨ 加盟品牌童裝店市場前景好不好
童裝行業基本概況
兒童服裝簡稱童裝,指適合兒童穿著的服裝。童裝按年齡段可以細分為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中童裝、大童裝、少年裝等。當前,我國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和中童裝發展已初具規模,產業層次分明,細分行業擁有各自的領軍企業,品牌數量相對較多,競爭較為激烈。
嬰兒潮推動
截止至2017年末,我國0-15歲人口為2471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17.8%,同比增長1.15%.
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2015年末我國0-15歲的人口約2.42億人,童裝是嬰童消費主要產品。隨著二胎開放和消費升級,未來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且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約為1164億元,2013年我國人均童裝消費金額僅為13.8美元,遠遠低於日本(66.3美元)、美國(90.7美元)與英國(137.2美元)市場消費情況,我國童裝市場仍存在較大的成長空間。預計到2018年童裝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660億元。
童裝行業市場集中度走勢分析
我國童裝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龍頭競爭優勢凸顯。2017年,我國童裝品牌CR5、CR10分別為8.5%、14.9%,較 2012
年分別提升2.1pct、3.5pct,集中度穩步提升。其中巴拉巴拉一枝獨秀,2017年市佔率達5%,相比於2012年提升2pct,與其他品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2017年,Adidas
Kids、小豬班納、安奈兒、嗒嘀嗒分別以1.1%、0.8%、0.8%、0.8%的市佔率位列2-5 名,相比於2012年,除Adidas 市佔率提升0.4pct
外,小豬班納、安奈兒、滴答滴12-17年間市佔率皆下降0.1pct。
2018年Q1童裝行業各品牌銷售額統計分析
在2018年Q1童裝行業銷售額排行榜TOP10中,排名第一的是巴拉巴拉,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2.58億元,同比增長68%,銷量為271萬件,件單價為95元,同比下降3%;排名第二的是DAVE&BELLA,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30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18%,銷量為119萬件,件單價為110元;南極人排名第三,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16億元,同比增長145%,銷量為283萬件,件單價為41元,同比增長12%。
時尚潮牌大受歡迎的同時注重童真性
時尚需要從小培養。這是很多商家提出的口號。80後、90後父母占市場消費主體,其時尚化、個性化的需求,以及對健康舒適意識的增強對童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童裝中設計元素與時尚趨勢結合,各種時尚元素也將被拿來組合運用。設計師品牌、童裝雜志等必將應運而生。童裝在設計上緊跟潮流趨勢的同時,使兒童看起來跟小大人一樣,豹紋、高腰、蕾絲等大量運用使孩子們失去了該有的童真感。在未來的設計中,應強調童趣,考慮到孩子的生理、心理。重返童真、尋找童趣可能是設計發展的趨勢。
智能科技將大量運用到童裝行業
近年來,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創新等的影響下,智能可穿戴設備從手環、手錶延伸到智能服裝。縱觀國內外,各種不同功能的智能服裝先後推出,能搜集身體指標的生物技術襯衫、變色T恤、可充電牛仔褲,可吸汗、恆溫運動服……智能科技化將是童裝行業的一個亮點。另外,科技的發展,使許多高科技的綠色環保材料逐漸登陸市場,吸汗、透氣、無刺激性、甲醛含量少成為童裝市場主流。
童裝走向高級定製
童裝的消費主體是父母,父母自己接受服裝定製,也會接受孩子的衣服定製。童裝定製較成衣更張揚個性,獨一無二,也更能滿足對舒適、合體著裝的要求。
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成必然趨勢
互聯網流量紅利已漸漸消失,電商運營成本增加,線上銷售業績增長放緩,單一網路渠道發展的增量空間有限,線上線下融合布局全渠道發展已是必然趨勢。線下消費體驗和線上購物便利將成為童裝新零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