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打樂器兩個像草帽一樣的東西是什麼
像「草帽」的打擊樂器有:大鑔、小鈸、小鑔、大鈸、鐃鈸,都是中國傳統樂器。
1、鐃鈸
鐃鈸是一對金屬圓片,中間凸起,各有一條鈸巾系在中央,演奏時手持鈸巾將兩片對擊。鐃鈸的外形、尺寸與聲調高低有很多種,管弦樂團多半使用直徑35公分的鐃鈸(在我國京劇中有多種鐃鈸,最大的直徑60公分,最小的直徑只有5公分)。 現多用於民樂演奏。
鐃鈸的基本演奏法是用力對擊,但也可以通過微妙的手法奏出不同的音響來。它一般用於音樂高潮處。另一種用法是將一片平吊於架子上,用鼓槌敲擊,可以重擊,獲得響亮的有如颶風般或閃電的效果,也可以輕擊或兩棰滾奏,使人聯想到水聲。是中國獨有的樂器。
2、大鑔
大鑔呈草帽狀,直徑60厘米兩片鑔葉分陰陽,演奏時兩鑔碰擊發出巨響。小鑔,打擊樂器,銅質,直徑20厘米。大鑔和小鑔這兩件樂器表示一切修成正果的飛禽在飛動時雙翅發出的聲響。
鑔源於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後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於印度,後而中亞,據《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鈸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隨《天竺樂》傳入中國中原。
3、小鈸
鈸的構造簡單,鈸體為一圓形金屬板,用「響銅」製成,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稱「碗」或「帽」,碗根與鈸邊之間叫作「堂」,碗是鈸的固定點,頂部鑽有小孔,用綢或布拴系,叫「鈸巾」,演奏者須取站姿,用雙手通過鈸巾持住鈸身,相擊後振動發音。也可以懸掛在支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力很豐富。
4、小鑔
響銅制,缽形,鑔面較平稍厚,面徑9.8厘米~12厘米、碗徑4厘米~5厘米、碗高1 .5厘米~2厘米,碗頂系以皮條或繩,兩面為一副。侗族的小鑔為單面鑔。
5、大鈸
鈸屬於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洪亮而強烈,穿透力很強,善於烘托氣氛,是各種管弦樂隊和地方吹打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在吹打樂等地方樂種中在用於強奏時,極富氣勢,通常表現一種激情;用於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屬於節拍樂器。
『貳』 架子鼓固定拍子鑔在譜子上怎麼記
如圖
『叄』 架子鼓裡的兩個吊鑔 名稱是什麼
吊鑔(Suspendedcymbal)為打擊樂器的一種。是一個吊著的鑔,以琴棒或鼓棒擊打。
在所有的節奏當中都會出現,一般容易聽出來,是屬於高音中比較明顯響亮的一類。
使用中都是在4個八拍中出現一次,都是在四個八拍的開頭第一聲伴隨著鼓(Drum)一起出現,一個節奏過度和標記的音色。
(3)拍鑔帽子擴展閱讀
架子鼓其他結構介紹
1、嗵鼓
最早的架子鼓上是沒有嗵鼓的,只有大鼓、小軍鼓和大吊鑔。後來,在發展過程中添加了兩片合一的踩鑔,以及去掉響弦的小軍鼓,即嗵鼓。
嗵鼓由於它沒有響弦,敲起來的聲音不像小軍鼓那樣的「嗒」或「剔」的聲音,而是「嗵」,所以稱之為嗵鼓(Tom)。在我國,由於它的形狀像水桶,所以又叫做桶鼓。
2、鼓棒
棒頭的形狀對聲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打叮叮鑔(RIDE)是最為能感覺到的,它對鑔片的音色,起著決定性的因素。
顆粒越小,接觸面小所打出來的聲音較明亮清脆,頻率較高。顆粒大,接觸面大則敲出來的聲音便會較沉重灰暗,頻率也較低。
『肆』 只用兩手拍桌子,怎麼拍出節奏,要像敲鼓一樣。比如左手用什麼掌法拍幾下,右手用什麼掌法再拍幾下。
你如果用的是大中國課桌的話,就好辦了。拍擊位置為桌面(上)、左側(左)、右側(右)、下板(下)。有如下幾種我比較熟悉的節奏:
上左上下上左,上下;上左上下上左,上下;上左上下上左,上下;上左上下上左,下下。這是《Beat it 》 的節奏,左手主左下,右手主上。
上,上下上上上上下上,上下上上上上下上,上下上上上上下上,上下,上上下上。這是《犯罪高手》的節奏。左手主下,右手主上。
上 上上上上 上上 ,上上上上上下下。這是《斧頭幫之舞》的節奏。先左右手並用,把上板節奏敲完,然後左手馬上下移敲下板。
還有很多,你自己可以創造。
『伍』 用大鑔(大鈸)將人頭拍扁的鏡頭在哪個電影里出現過
應該是《不可撤銷》吧,我記得裡面好像有一段,希望能幫到你
『陸』 架子鼓鼓譜中這兩個拍子敲擊鑔片是一樣的嗎如圖
兩種書寫方式,第一種是很業余的書寫發,第二種是普遍都用的。
『柒』 揀金師傳奇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揀金師傳奇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不知道大家的父母是不是像我的父母一樣,我寫小說,天天被他們說,被他們罵,被他們冷嘲熱諷,被他們不斷的潑冷水,我感覺我怎麼了?我寫小說又怎麼了?
我寫小說是為了能成功的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可以實現自己心裡的夢想,他們不理解不說,反而一個勁的說個沒完,似乎我已經是罪大惡極?
我寫小說又不是加入了恐怖組織?我寫小說又不是寫反人類的言論?
而且他們憑什麼一句話就把我帽子扣死?
我媽原話:「你不會成功,你不能成功,有多少大學生,有多少博士碩士,你腦袋裡有啥啊,你能寫出啥啊,胡編亂造,那都是啥啊!」
我爸原話:「你要是能成功,除非天地拍鑔!」
我大爹原話:「你要是能在網上(寫小說)賺一分錢,那太陽非得夜裡出來!」
我停止了好幾天,我一直都在抽煙,我心裡想,這到底是怎麼了?我招誰惹誰了?
啥也寫不出,而且發也懶得發。
大腦被一直灌輸這種不成功的言論,我覺得特別的失望。特別泄氣,特沒有意思。
難道我真的只有失敗……
以上
『捌』 吊鑔圓頂 爵士鼓
那是鑔片的「帽子」音色較高!
鑔片(英文:Cymbal)是每個使用套鼓的鼓手必不可少的打擊單元,是增加現代打擊樂表現力的重要元素之一。
現在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各樣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鑔片。它們無論是材料、做工、音色、用途以及價格都是不盡相同的。本文就著重從「品牌」和「常識」的概念入手,介紹鑔片的相關知識。
本文所紀錄的相關數據搜集截至於2004年12月31日。
鑔片的常識
首先,我們在對一張鑔片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參考:品牌、型號、類型、尺寸、材料、做工等等。
例如:Zildjian? Avedis Zildjian Series Master Sound 14」 Hi-Hat Brilliant Top,Zildjian是品牌名稱,Avedis Zildjian Series是型號名稱,Master Sound 14」 Hi-Hat是類型名稱,Top是指踩鑔的上面一片,尺寸是14英寸(1英寸約等於2.55厘米),材料是Zildjian Cast Bronze銅合金,工藝特點是Brilliant(鏡面拋光)。
再例如:Zildjian? K Zildjian Series 18」 Dark Crash Medium Thin Brilliant,除了我們所說的品牌、型號、類型、尺寸、材料和做工以外,從這里還給「尺寸」的概念里增加了一個新的元素:厚度。這片Dark Crash的厚度標準是Medium Thin。
我們應該知道,拋開鑔片作為商品所具有的標識性品牌名稱和型號劃分以外,無論是類型、尺寸、厚度、材料還是做工都會對一張鑔片的音色產生本質的影響。
1、鑔片的類型
鑔片一般可以簡單的分為Hi-hats、Crash、Ride、Splash、China和Bell六個大類。
Hi-hats(嘻哈音鑔):我們俗稱踩鑔,一般使用左腳和雙手演奏的,上下兩片相互扣住,幾乎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鑔片。標准尺寸是14英寸。
Crash(碎音鑔):我們俗稱吊鑔,一般使用雙手演奏。它的作用是渲染音樂的氣氛。標准尺寸是16英寸和18英寸。
Ride(疊音鑔):我們俗稱叮叮鑔,這是因為它能在鑔頂的弧冒上演奏出清脆的「叮叮」聲。它的標准尺寸是20英寸。
Splash(泥漿音鑔):我們俗稱水鑔,能發出急促的類似於水潑濺的音色。它的標准尺寸是10英寸。
China(中國鑔):來源於中國的鏘。它現在依舊保留著原始的鏘上面用手捏住的圓形鑔頭。在中國這個鑔片的使用方法是:雙手各持一個鑔頭,互相敲擊。在鏘傳到西方後,誕生了這種改良的China鑔片。它的音色很特殊,保留了一些原始的中國味。它的保准尺寸是18英寸。
Bell(鍾音鑔):幾乎沒有一般鑔片的那種飛碟狀鑔身,只有一個圓弧形的鑔頂。聲音急促明亮。它的標准尺寸是6英寸和8英寸。
有了以上的幾種基本的鑔片之後,人們又把兩種基礎的鑔片類型的音色柔和在一張鑔片上,於是就有了:Crash/Ride、Splash/China等等類型。
把兩種鑔片疊加在一起,互相牽制音色,於是有了Dark Buzz China、Paper Splash Hat等等類型。
一些鑔片還具有特殊的工藝,例如很多品牌都會有那種下片呈荷葉狀波浪邊緣的Hi-hats甚至是Crash。Zildjian? Avedis Zildjian Series Master Sound 14」 Hi-Hat Brilliant PAIR就是這樣的鑔片,在Zildjian?的產品里,這樣的Hi-Hats都叫「Master Sound」。同樣的工藝在PAiSTe?的產品中稱為「Sound Edge」,例如:PAiSTe? 2002 Classic Series 14」 Sound Edge Hi-Hats PAIR。而Roland MEINL?的產品則命名為「Sound Wave」。
2、鑔片的尺寸
從直徑上講,無論是Hi-hats還是China,或者Crash,它們都有各式各樣的直徑大小。這個尺寸對音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Hi-hats的標准尺寸是14英寸;Crash的標准尺寸是16英寸和18英寸;Ride的標准尺寸是20英寸;Splash的標准尺寸是10英寸;China的標准尺寸是18英寸;Bell的標准尺寸是6英寸和8英寸。
從厚度上講,一片16英寸的Crash可以是Paper Thin、Thin、Medium Thin、Medium、Medium Heavy、Heavy和Extra Heavy。
一般來說,鑔片越厚,音色越聚合,越高仰;鑔片越薄,音色越散開,越低沉。鑔片直徑越大,延音越持久,音量越大;鑔片直徑越小,延音越短促,音量越小。鑔片鑔冒越大,音量也越大。
3、鑔片的材料
製作鑔片的材料主要是銅合金,銅合金分為青銅合金(Bronze)和黃銅合金(Brass)。這兩種合金是由以下的金屬混合而成的:Copper(銅)、Tin(錫)、Silver(銀)、Zinc(鋅)、Manganese(錳)、Aluminum(鋁)等等。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鑔片都是使用以下4種銅合金製作的。
B20 Alloy Bronze:80% Copper + 20% Tin + Traces of Silver。
B8 Alloy Bronze:92% Copper + 8% Tin。
MS63 Alloy Brass:63%Copper + 37% Zinc。
MS70 Alloy Brass:70%Copper + 30%Zinc。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銅合金也用來生產鑔片。
B12 Alloy Bronze:88% Copper + 12% Tin
FX9 Alloy Brass:69% Copper + 15% Zinc + 15% Manganese + 1% Aluminum
鑔片的材料和其它元素一樣直接影響到最後的品質。作為鑔片的主要構成物,金屬銅具有非常良好的延展性,這使得它適合鍛造加工和捶打。在氣溫20攝氏度的時候,固體銅傳導的聲速3560米/秒,所以銅具有的非常優秀的振動性能。但是如果我們使用純銅來製作鑔片的話,鑔片將會在擊打下發出非常單一的聲音頻率,並且音量將受到限制。所以目前各個品牌的鑔片都加入了少量的:銅、錫、銀、鋅、錳、鋁或其他金屬,使得這些合金所產生的音色頻率非常豐富飽滿。這就使得銅的單一頻率變成了復合頻率。
一般來說,人的耳朵可以聆聽的范圍約在20赫茲到20K赫茲之間,但是這個只是一個純科學的說法,在現實生活當中,一般人能聽到15K赫茲就非常少,能聽到20K赫茲的微乎其微;同樣,20赫茲的頻率幾乎讓人很難察覺。
這些合金製造的鑔片所產生的復合頻率,均勻分布在6K赫茲到12K赫茲之間,是人耳可以敏銳感知到的高頻范圍。
目前世界上最優秀、最受鼓手青睞的幾乎都是B20青銅製作的鑔片。通過優秀的製作工藝,B8青銅也能做出優秀的產品。但B8青銅主要還是用來生產中檔鑔片。MS63和MS70是目前製作大多數黃銅練慣用鑔片所使用的材料。
與黃銅鑔片相比,青銅鑔片的音色會更加的具有表現力:無論你需要的是干凈還是嘈雜;明亮還是黯淡;圓潤還是纖細;飽滿還是干澀……青銅鑔片都能提供給你想要的音色。
常見的使用B20 Alloy Bronze製作的鑔片有:Zildjian? K Custom Series、Zildjian? K Zildjian Series、Zildjian? A Custom Series、Zildjian? Avedis Zildjian Series、Zildjian? Z Custom Series、Zildjian? Sound Effects Series、SABIAN? V Series、SABIAN? Hand Hammered Series、SABIAN? HHX Series、SABIAN? AAX Series、SABIAN? AA Series、SABIAN? Xs20 Series、MEINL? Mb20 Series、MEINL? Byzance Series、MEINL? Candela Series的部分產品……
常見的使用B8 Alloy Bronze製作的鑔片有:Zildjian ZXT TITANIUM Series、Zildjian ZXT Series、Zildjian ZBT Series、SABIAN PRO Sonix Series、SABIAN B8PRO Series、SABIAN B8 Series、PAiSTe 2002 Classic Series、PAiSTe Rude Classic Series、PAiSTe Exotic / Percussion & NoiseWorks Series的部分產品、PAiSTe Innovations Series、PAiSTe Dimensions Series、PAiSTe Alpha Series、PAiSTe 802 Series、PAiSTe 502 Series、MEINL Amun Series、MEINL Raker Series、MEINL Classics Series、MEINL MCS Series、MEINL Candela Series的部分產品……
常見的使用MS63和MS70黃銅製作的鑔片有:Zildjian PLANET-Z Series、SABIAN Solar Series、PAiSTe 302 Series、PAiSTe Exotic / Percussion & NoiseWorks Series的部分產品、MEINL Headliner MS63 Brass Series、MEINL Generation X Series的部分產品……
常見的使用B12 Alloy Bronze製作的鑔片有:MEINL? Sound Caster Custom Series和MEINL? Sound Caster Series……
常見的使用FX9 Alloy Brass製作的鑔片有:MEINL? Generation X Series、MEINL? Headliner FX9 Brass Series……
4、鑔片的做工
一張鑔片的製作有很多種方法,也有非常繁復的工序。這里把高檔鑔片製作的方法和工序總結成三大要素,它們分別是成型、捶打和拋光。
Sheet Bronze(延展青銅)還是Cast Bronze(澆鑄青銅)?
Sheet Bronze是通過幾十噸的瞬間高壓把鑔片壓製成型。
Cast Bronze是銅水澆鑄模具成型。
一般說來,Cast Bronze的質量是高於Sheet Bronze的。
Hand Hammered(手工捶打)還是與Hand Made(手工製作)?
Hand Hammered是指機械輔助成型之後的鑔片交給有經驗的工匠進行反復的手工捶打校音。
Hand Made是指整個成型到定音的過程全部由工匠手工處理,當然,他也需要使用工具。
一般說來,Hand Hammered的鑔片就已經具有相當頂級的音色水準了。但是Hand Made這種富於人性的斑斕音色和純手工氣質還是Hand Hammered無法企及。
Traditional Finish(傳統拋光)還是Brilliant Finish(鏡面拋光)?
拋光的不僅影響鑔片的外貌,同樣會影響到鑔片最終的音色。
一般說來:Brilliant Finish的鑔片會比Traditional Finish的鑔片更加的明亮。
當然,鑔片的製作工藝比以上介紹的要繁復得多,除去Hand Hammered和Hand Made的製作方式,還有幾乎是純機械批量生產的鑔片。因為「匠人手工」和「機械加工」的界限有時候是很模糊的,機械加工也需要人來掌握,同樣匠人手工也需要機械輔助。另外就是拋光的類型是非常多的,我們只例舉了最常用的兩種方式。
Zildjian所有B20 Alloy Bronze製作的鑔片都是Cast Bronze,所有的B8 Alloy Bronze製作的鑔片都是Sheet Bronze。Zildjian除了K Zildjian Series中有部分產品採用Hand Hammered程序以外,其餘都是機械加工。
SABIAN的HHX和Hand Hammered也是Cast Bronze,這兩款也有Hand Hammered的加工程序。AAX和AA是70噸壓力下瞬間成型的Sheet Bronze。其餘的B8 Alloy Bronze也採用Sheet Bronze技術。
PAiSTe的高檔系列都採用了不同程度的Hand Hammered程序和Cast Bronze成型。
MEINL的Mb20 Series、Byzance Series、Sound Caster Custom Series、Sound Caster Series以及Amun Series都是Cast Bronze,其中Mb20 Series和Byzance Series是Hand Hammered。其餘都是Sheet Bronze和Sheet Brass。
『玖』 怎麼掌握鑔的敲法
鑔的敲法:
1、平擊:兩面鑔正面對敲(敲後可打開舞起),發音響亮,大鑔的平擊常用於增強輝煌宏偉氣氛。
2、悶擊:兩鑔相擊後不立即分開,即合在一起,使他發出短而悶得聲音,根據需要控制餘音。
3、錘擊:用小錘或筷子、木棍敲擊單片鑔。
4、磨擊:兩鑔合上交叉磨動,能發出「沙沙」的聲音,常用來表現水聲風聲和和人物內心焦躁不安的情緒。
5、邊擊:兩鑔鑔邊向擊,發音較平擊輕便。
6、較擊:一面鑔呈水平,另一面鑔豎立,用豎立鑔的鑔的鑔邊垂直敲擊水平鑔的中心凹處,聲音短而急促
鑔,蒙古、藏、侗、傣、漢等各民族互擊體鳴樂器。又稱水鑔、小水鑔、鑔鍋。流行於全國各地。
同時又稱之為鈸,屬中國民樂中的打擊樂器,主要有大鈸(鑔)和小鈸(鑔),它們是由兩個圓形的銅片(直徑由15厘米到69厘米不等)互相撞擊發聲的。
它通常與鑼、鼓一起組成鑼鼓隊進行演奏。中國鈸亦有在西洋音樂里出現,但其尺寸通常都在11厘米以下,如指鑔。民間常用類型一般為黃銅鑔和鐵鑔兩種。
演奏時,持鑔和演奏技巧與鈸相同,發音清脆明亮。常用於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
在藏戲、京劇、豫劇、晉劇等戲曲、少數民族民間樂隊、河北吹歌、十番鑼鼓、福州評話、 福建南音、潮州鑼鼓等器樂合奏和舞蹈伴奏中,也是重要的節奏樂器。在樂隊中,它多與鑼、鋩、鼓相結合,為旋律敲擊板、眼。
鑔在演奏時,一般最常見的就是演奏者雙手各拿一面鑔,互相敲擊發出聲音。也有用單片來演奏:用小錘或筷子、木棍敲擊鑔的邊緣,能發出非常不同的音響效果,用於民族樂隊和說唱伴奏。
比如,流行於福建和台灣地區的福州評話就是用單片鑔演奏,演唱者右手拿鈸,大拇指上套一個磁環,碰擊鑔的邊緣使其發出聲音,左手持小棍或筷子敲打鈸來表演。流行於四川的曲種荷葉也是用單片鑔演奏。
『拾』 大鑔的演奏技巧
1、雙擊,兩面鑔同時碰擊,使樂音自然延續。這種擊法其發音響亮。
2、磨擊,兩面鑔交叉碰擊,使樂音自然延續。這種擊法音色沙啞。
3、悶擊,擊後立即將兩面鑔片貼在胸前(即「煞音」),使餘音不能延續,使發音短而悶。
4、單擊,用鼓槌(軟、硬槌皆可)敲擊一面鑔,發音明亮。也可以鼓槌作滾動或悶擊。 大鑔聲音洪亮,多用於合奏和戲劇、歌舞的伴奏。在民間鼓樂演奏中常在樂曲強拍擊奏,用法與大鑼相近。
5、大鑔音量大而餘音長,不宜演奏過密的音型。鑔除漢族廣為使用外,在藏、壯、彝、侗、傣、景頗、佤、白等少數民族中也廣為流傳。
(10)拍鑔帽子擴展閱讀:
外形結構:
鑔由響銅製成,構造簡單。鑔在地方音樂及管弦樂隊中應用廣泛,在少數民族中亦相當流行。
鑔的構造簡單,鑔體為一圓形金屬板,用「響銅」製成,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稱「碗」或「帽」,碗根與鈸邊之間叫作「堂」,碗是鑔的固定點,頂部鑽有小孔,用綢或布拴系,叫「鑔巾」。
演奏者須取站姿,用雙手通過鑔巾持住鑔身,相擊後振動發音。也可以懸掛在支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力很豐富。
鑔屬於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洪亮而強烈,穿透力很強,善於烘托氣氛,是各種管弦樂隊和地方吹打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在吹打樂等地方樂種中在用於強奏時,極富氣勢,通常表現一種激情;用於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屬於節拍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