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開個店是賣童裝好還是賣玩具好
你可以開童車玩具店,服裝會換季
㈡ 兒童玩具利潤有多少
龐大的兒童玩具市場,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商機?究竟孕育著多大的利潤空間呢?准備開店之前,這些問題都是你要考慮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確保玩具店的投資達到實效
這樣吧,我們來計算一下,看看玩具店的利潤有多大。
木製類早教玩具:全套積木售價200元/盒,成本價100元/盒,毛利100元
益智類玩具:簡裝拼圖售價30元/盒,成本10元/盒,毛利20元
毛絨類玩具:毛絨熊160元/個,成本80元/個,毛利80元
電動類玩具:遙控車200元/輛,成本100元/輛,毛利100元
運動類玩具:童車600元/輛,成本300元/輛,毛利300元
玩具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從孩子剛出生到成年,各種各樣的玩具琳琅滿目,這是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成長而配備的。因此,只要是孩子的玩具消費品,就有成交的幾率,所以,每天至少能賣10個玩具。
上述玩具中,如果每天每一類型的玩具賣出1個,那麼平均每天1個玩具的毛利是:(100+20+80+100+300)÷5=120(元)每天賣出10個玩具的毛利是:120×10=1200(元)
一年下來的毛利是:1200×365=43.8(萬元)
除去一年的店面租金5萬元(月租金4,000元),員工工資2萬元(1~2個員工,工資800元/月),水電費0.8萬元,應繳納的各種稅費8.2萬元,成本共計16萬元。
那麼,一年可獲的利潤就是:43.8-16=27.8(萬元)
當然開店之初,會有一定的前期投入,這包括店面裝修、首批進貨、營業執照及其他雜費的辦理,會有部分花費。其中,店面裝修1萬元,首批進貨1萬元,營業執照及其他開業的雜費8000元,共計2.8萬元。
開業第一年獲利27.8-2.8=25(萬元)
按照計算方法,開業後3個月就收回成本,顯然一點問題也沒有。這兒童玩具市場的「錢」景,真是相當可觀。,你可以試下。2011-7-2121:50:27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玩具店和童裝店哪個前景更好
玩具店能好點,其一利潤大,其二隻要小孩喜歡,家長不拿錢買都難,一般小孩對於服裝審美觀不成熟都是家長作主,同時競爭也很激烈
㈣ 玩具童車和童裝那個比較好做
你好,這個問題很好,好一佳是這樣認為的。看你是打算開店還是開廠,如果是開店,你可以選擇做童車,在銷售童車的時候送童裝,設定幾個等級,買多少錢的車送什麼童裝。這個完全可以的。當然,他是這些童裝你也可以銷售,
㈤ 童裝的利潤率到底有多大
童裝的利潤率到底有多大?
這個不一定的,這要看規模和品牌.還有檔次.
目前的童裝價格定位,已向成人看齊。越是名牌的童裝,利潤越大。童裝的利潤率最高,有些品牌的利潤率甚至超過了100%.所以即使打到5折,商家還是有利可圖的。
但如果是很低檔的童裝,利潤率就很低了.20%都不到.
據悉,各品牌童裝的出廠價只有零售價的4折左右,中間商場的扣點一般在27%左右,除去銷售過程中的各種促銷費用,代理商能夠得到的零售毛利潤率在30%左右。事實上,那些雜牌童裝的利潤率更高,一位專業從事童裝銷售的代理商告訴記者,以兒童內衣為例,一套進價只有6至9元的棉內衣。在商場內的銷售價格為40元左右,中間的利潤率高達百分之幾百。
上海一位下崗女士在網上辦了一家童裝店,就用一台電腦、一部數碼相機和3000元資金,在網上銷售童裝,目前這個網上童裝店在旺季每個月純利潤達1萬元,淡季也有3000元。
源自: 網上創業正當時 《市場報》2005/10/31
而中間商的零售毛利潤率在20%左右,年零售額在30-40萬元/店,凈利潤遠遠高於那些品牌童裝專賣店,這類店很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現連鎖童裝店。
源自: 創業童話來自「小人國」 《中國婦女報》2004/08/27
參考資料:http://number.cnki.net
㈥ 我想開個店,動漫玩偶和童裝大概在3-10歲哪個暢銷,我在哪進貨便宜,我第一次做,什麼都不懂,就是有
如果你沒有開店的經驗的話,找不到貨源的話,建議先從加盟做起,不但市場沒有問題,而且貨源也不用操心,何樂而不為呢,只是要選擇信譽好有市場成功經營過的加盟,不但可以解決進貨渠道問題又可以積累經驗和資金,一舉三得。其次就是項目的選了,傳統的衣食住行競爭太大,最好選擇像動漫這種新興的市場潛力巨大的項目,而且是國家大力扶持的
㈦ 童裝有多大利潤
你好! 童裝市場挖不出金娃,中國有3億兒童群體,每年還將增加1000萬個新生兒,我國童裝企業數量大約有6000多家,不到全國服裝企業總數的10%,童裝產量僅佔全國服裝總產量的6%左右,兒童的服裝擁有量遠遠低於成人。而在童裝市場上國內外品牌產品不過200家,占據市場份額的30%,其他70%為眾多無名品牌瓜分。盡管國外的眾多知名品牌早已進入中國,但是並沒有遙遙領先的領導品牌,國內的一休童裝耕耘已久仍然不文不火。童裝市場中的知名品牌與比成人服裝相比品牌影響力低的多,可見童裝市場是一個生產經營集中度很低的初級市場。高檔服裝的價格在200元左右,中檔服裝價格在100-200元間,100元以下為服裝。從價格上看兒童服裝很難有很高的附加值,而從成本上看,據專家介紹,成人與兒童的服裝成本差別十分微小,主要是體現在面料上,不過5-10元的差距。因此童裝的利潤空間十分有限,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少看到童裝品牌大規模的進行品牌推廣。
「孩子身上」的錢不好掙。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全心投入。而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主要是在營養補充和智力開發方面。兒童是童裝的消費者,但是決策者卻是他們的家長。由於兒童發育迅速服裝淘汰較快,家長們對童裝的選擇主要考慮的是是否舒適耐用。幾年前,我曾經親眼目睹了北方一家大型商店的兒童用品商場經理謝絕了皮爾卡丹童裝的全省代理的建議。他說,與玩具的購買不同,兒童在購買衣服方面的決策參與性十分有限,而針對兒童宣傳的品牌推廣對家長們毫無作用。此外由於家長們比較年輕,消費支出的壓力比較大,為孩子購買服裝更多的是考慮物質層面,而不是諸如品位風格以及品牌形象等因素
㈧ 開兒童玩具店如何生意好嗎
幼兒園旁邊賣小食品最好,因為接孩子的人不一定是孩子的父母去,一般都是爺爺奶奶去,年紀大的人不喜歡買玩具,喜歡給小孩買吃的。賣一些小畫書也不錯。
前景很不錯,隨著國內嬰兒潮的影響加大,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了兒童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
另一方面,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也更願意為自己的孩子投資,所以兒童玩具整個市場是非常有前途的。
放眼國內,現在專業的兒童玩具店還很少,所以這個行業的競爭不大,比較適合開店經驗。
而且玩具店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利潤很高,所以綜合來看,開一家專業的兒童玩具專營店,市場前景很好。
稀奇古怪專賣店,8大系列,2000種單品,用新商道,構建新市場,將各種充滿奇思妙想的稀奇古怪產品匯集一堂,每一樣產品都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新創意,同樣的產品不一樣風格,不一樣的造型、不一樣的款式,不一樣的功能!
"因為懷念兒時味道 一碗小面竟走上央視"
稀奇古怪區域經營代理優勢:
合諧雙贏:代理製作為現代企業完成戰略布局開辟渠道搶占市場是達到提高市場佔有率與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它建立在總部與代理商的合諧雙贏的基礎之上正是基於此總部在制定總體發展綱要時就優先考慮到代理商的切身利益,出台了既具靈活性又具原則性的代理機制。
多重收益:代理商將獲得加盟費收入、供貨差價收入、自營店面營業收入等多重收益.
區域優勢:一家開在幼兒園旁邊的玩具店生意會好嗎?代理商可選擇優良的商圈開辦自營店占盡天時地利。
價格優勢:代理商本身是按低價格配置的貨物自身有相對的價格自治權具有價格競爭優勢。
壟斷優勢:代理商在其區域有一定的壟斷性市場運作空間大分支渠道多易於施展拳腳,而不受其它市場因素干擾。
投資優勢:自己開辦「自營店」,省去了加盟費、且自營店獲取的是超級利潤。
稀奇古怪玩具就是以其獨特的產品在市場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稀奇古怪專賣店就是您非常好的選擇,稀奇古怪專賣店的東西不僅新穎,新奇而且還符合大眾的觀念,並且都是一些平常生活中用到的東西,開一家自己的稀奇古怪玩具吧。
㈨ 童裝的利潤有多大
童裝市場挖不出金娃,中國有3億兒童群體,每年還將增加1000萬個新生兒,我國童裝企業數量大約有6000多家,不到全國服裝企業總數的10%,童裝產量僅佔全國服裝總產量的6%左右,兒童的服裝擁有量遠遠低於成人。而在童裝市場上國內外品牌產品不過200家,占據市場份額的30%,其他70%為眾多無名品牌瓜分。盡管國外的眾多知名品牌早已進入中國,但是並沒有遙遙領先的領導品牌,國內的一休童裝耕耘已久仍然不文不火。童裝市場中的知名品牌與比成人服裝相比品牌影響力低的多,可見童裝市場是一個生產經營集中度很低的初級市場。高檔服裝的價格在200元左右,中檔服裝價格在100-200元間,100元以下為服裝。從價格上看兒童服裝很難有很高的附加值,而從成本上看,據專家介紹,成人與兒童的服裝成本差別十分微小,主要是體現在面料上,不過5-10元的差距。因此童裝的利潤空間十分有限,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少看到童裝品牌大規模的進行品牌推廣。
「孩子身上」的錢不好掙。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全心投入。而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主要是在營養補充和智力開發方面。兒童是童裝的消費者,但是決策者卻是他們的家長。由於兒童發育迅速服裝淘汰較快,家長們對童裝的選擇主要考慮的是是否舒適耐用。幾年前,我曾經親眼目睹了北方一家大型商店的兒童用品商場經理謝絕了皮爾卡丹童裝的全省代理的建議。他說,與玩具的購買不同,兒童在購買衣服方面的決策參與性十分有限,而針對兒童宣傳的品牌推廣對家長們毫無作用。此外由於家長們比較年輕,消費支出的壓力比較大,為孩子購買服裝更多的是考慮物質層面,而不是諸如品位風格以及品牌形象等因素
㈩ 請問大家做童裝系列產品的利潤
90年代中後期,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平均每年遞增17%以上,遠遠高於同期社會商品零售的增幅。目前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已形成高達1000億元的規模。隨著產品深度的逐步開發,這個市場的規模將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以前養小孩大都是『放養』,而現在養一個孩子真是太精細、太不容易了。」我們常常能聽到周圍有不少人這么感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日益提高,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觀念都在發生著改變。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人們越來越關注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問題,在育兒觀念等方面也正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
老一輩的人常常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而在當今這個年代,養孩子可不是件這么簡單的事。做爸爸媽媽的不僅要用科學的方法關照好寶寶的衣食住行,還得根據寶寶各個時期的生理成長特點來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以更好地開發他們的智力,讓他們從小就有健康的體魄,形成良好的習慣,成為智商、情商都較高的人。
有人說,這是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然。然而記者卻認為,除了這個政策性因素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或許可以追溯到國外先進育兒理念的引進給當代平均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的父母們形成的「洗腦」作用。當然,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我國育兒要求和質量同時得到提高的大背景。
當消費者群體的觀念發生改變時,必然就會反映為市場上產生新的需求。當年我國並不存在嬰幼兒用品這個細分市場。除了玩具以外,買小孩用的東西基本都必須在成人的商品中去選擇。例如,買小孩的衣服得上商場的服裝專櫃去買,買奶瓶得上賣日用品的專櫃去找。之後才漸漸地發展為在商場里開設嬰幼兒用品專櫃。到90年代初至中期,商場的經營模式發生了改變。隨著日用品和家電產品先後從商場劃分出來,分別獨立成為超市和家電專賣店,嬰幼兒用品這塊業務也被商場逐漸壓縮。
「我在燕莎商城有專櫃,最初設在二樓,但後來已被排擠到五樓了。」 北京三苑惠力商貿有限公司蔡婷總經理回憶道。
「在遭到商場的壓縮後,我們便主動從商場里撤出,開始以專賣店的形式來銷售嬰幼兒用品。」 北京永貞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劉晨總經理說。他們公司目前在北京經營著7家七色光嬰幼兒用品專賣店。
專賣店的出現無疑極大地推動著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向前邁了一大步。它不僅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為廠商開發、銷售新產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有業內人士稱,90年代中後期,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平均每年遞增17%以上,遠遠高於同期社會商品零售的增幅。目前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已形成高達1000億元的規模。隨著產品深度的逐步開發,這個市場的規模將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據稱,嬰幼兒用品市場是目前乃至以後發展潛力最大、收益豐厚的一個產業,也是拉動各國GDP增長的動力源泉。
產品細化 全方位呵護寶寶
據葆嬰公司的市場調研資料顯示,如果將中國的城市按發達程度、消費水平由高到低劃分出 A、B、C三類城市的話,C類城市每個家庭每個月用來購買孩子的食品、保健品、智力開發及玩具等的費用平均為420元,B類城市為590元,A類城市則高達740元。
如果您對嬰幼兒用品行業不是很了解,可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嬰幼兒用的東西不外乎奶粉奶瓶、玩具紙尿褲什麼的,怎麼一個寶寶的月消費就需要這么高?但是,如果您親自上某家嬰幼兒用品專賣店去看一看,或許就能明白了。
進入嬰幼兒用品店,您會發現這里的商品種類繁多,很多商品甚至根本叫不出名稱,更弄不明白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可是在聽過店員的講解後,您肯定會感慨,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因為屬於他們的產品可謂應有盡有,廠家對他們的關懷也可謂無微不至。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奶瓶來說,撇開材質、容量等不談,單從功能上來說,就大致有標准奶瓶、防滑型角度奶瓶、感溫奶瓶、寬口感溫奶瓶、餵食奶瓶、易握奶瓶、隨意吸奶瓶、吸管奶瓶、雙層保溫奶瓶、果汁奶瓶等多種品種。奶瓶的造型也是根據寶寶各個階段的生理需求,開發出圓形、O型、帶柄型、動物造型等多種形狀的奶瓶產品。此外,與奶瓶相關聯的產品還有奶瓶奶嘴刷、奶瓶夾、奶瓶測溫計、奶瓶鏈、奶瓶保溫袋等。
而我們想像中非常簡單的一個奶嘴,在這兒也被細分成多種產品,其設計和功能不能不讓您嘆為觀止。奶嘴主要分為奶嘴和安撫奶嘴兩個系列。
單說在奶嘴系列中,根據嬰兒的年齡,就分別有十字型、S型、M型、L型、Y型等規格的奶嘴。據了解,十字型的奶嘴適合於2-3個月能良好吸食果汁等富含纖維素流質的嬰兒。S型適合於2-3個月以內、無法很好控制奶流速的嬰兒。M型適合於2-3個月以上、能良好控制奶的流速並能邊玩邊吸奶的嬰兒。如果嬰兒用小號奶嘴孔吸奶時間比預期最佳時間長,或者使用Y型奶嘴在嘴中受壓縮而致使嬰兒吮吸不方便時,就可以使用L型奶嘴。而當嬰兒吸食能力增強,中號奶嘴已不夠其使用時,可以使用Y型奶嘴。此外,還有模擬通氣型奶嘴、可變流量通氣型奶嘴、寬口通氣型奶嘴等品種。
其設計理念也顯得相當科學和先進。所有奶嘴產品都強調一個理念——與母親乳頭接近,給嬰兒以吮吸母乳時相同的感覺。在奶嘴流線的設計上,大多數產品都根據嬰兒口腔的特點,能起到強化、加寬嬰兒的下顎、牙床和舌肌肉的健康發育,促進這些部位肌肉觸覺的作用,並且有利於嬰兒乳牙的正常生長發育。有的產品甚至可以防止奶水外溢、防止寶寶吐奶或嗆奶。
在嬰幼兒日用品、洗護用品等方面也出現了許多有創意的細分產品,給予寶寶全方位的呵護。如:洗護用品中的護臀霜、按摩油、護膚油、滋潤防蟲霜、防曬霜等,日用品中的安撫奶嘴、牙膠、學飲杯、喂葯器、吸鼻器、拍背器、洗澡水溫計、嘴唇機能訓練器、牙床機能訓練器、魔術防漏杯、嬰兒坐便器等等。這些都是以前我們聞所未聞的產品。
此外,為了確保嬰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廠商還開發了很多安全系列產品。如,防止孩子的手指被夾傷的多用途安全扣、防止孩子被桌角磕傷的桌角保護套、保護孩子不被抽屜或門夾傷的門卡和抽屜絆、防止孩子直接碰觸電源插座而導致觸電的電源插座護蓋等等。
可以說,在這里,只有您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而事實上,該行業的新品仍在積極的開發當中,並被源源不斷地推向市場。
中高檔產品走俏 國外品牌占強勢
由於嬰幼兒非常嬌嫩,因此孩子的父母在購物時大都會把安全和質量放在第一位,很捨得為孩子花錢。這種消費心理可以說大城市與中小城市的差別並不明顯。在琳琅滿目的低中高檔嬰幼兒用品中,大多數家長們都會選擇買價格較貴但質量可靠的品牌產品。因此,接受記者采訪的零售商們普遍反映中高檔產品的銷量更好,佔了市場的主流。
而不幸的是,記者發現,在這些暢銷的中高檔產品中,國外品牌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例如奶粉,銷量比較好的基本都是100多元一桶的進口品牌配方奶粉,像美贊臣、惠氏、雅培、雀巢、多美滋等都是國外品牌。
「國產奶粉,像三元、伊利、完達山等在我們這兒根本就賣不動。」 北京麗家寶貝科貿有限公司蔣濤總經理告訴記者。
記得前兩年雅培奶粉和惠氏奶粉都曾因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在全球市場上大量回收某一批號的奶粉,一時間鬧得整個國內市場沸沸揚揚。然而即使如此,消費者並沒有由此轉向購買國產品牌的奶粉,而是將目光轉向美贊臣、美素等其他國外品牌奶粉。
「國外的廠商會因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而主動回收整一批奶粉,國內廠商有誰會這樣做?」有媽媽這樣問。各網站的媽媽論壇中持這種觀點的人並不鮮見。可以說,這種觀點也折射出我國奶粉企業乃至其他企業透露出的誠信危機。
國內奶粉企業的奶源也許並不算差,但在生產設備、製作工藝、產品開發特別是管理水平和職業道德等方面,與國外企業相比仍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再加上整個市場的不成熟、國家監管的乏力以及法律制度方面的滯後,最終導致我國嬰幼兒奶粉的高端市場出現由國外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而剩餘的一小部分中低端市場份額被分散到全國目前大大小小的122家奶粉企業中。
這種現象並不僅限於奶粉產品,在我國引以為豪的玩具和服裝等領域,國產品牌的銷量也並不比國外品牌具有多少優勢。有資料顯示,在國內銷售的童裝品牌從企業規模、品牌價值和產品特性上來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位居金字塔頂端的依然是國外品牌,其次才是國內的知名品牌和一些地方性品牌。
像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品牌,如米奇妙、史奴比、巴布豆、小熊維尼等都是國外品牌,它們幾乎充斥了我國整個高端童裝市場。由於其產品設計具有國際化的優勢,形象設計也非常引人注目,且大多擁有具有知識產權的紋樣圖案,盡管售價不菲,仍深受不少消費者的喜愛。
據中華商業信息中心近幾年對我國大型商場童裝銷量的統計表明,2000、2001、2002和2003年國產品牌的總體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0.10%、20.90%、21.00%和21.01%。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國產品牌較國外品牌在市場份額上有逐漸擴大的趨勢,但國外品牌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且仍保持明顯的優勢。
而在日用品等其他方面,由於國產品牌數量少,整體而言國產品牌要顯得更為遜色。這不僅體現在銷量上,同時也體在現品牌打造、產品開發和設計等多方面都要遠遠落後於國外品牌。國產品牌只在保健品和圖書音像等這些領域佔有優勢。
售價昂貴 是否存在暴利?
走進嬰幼兒用品專賣店,在為新奇時尚的產品感到眼花繚亂的同時,人們也往往會因為它們的昂貴而咋舌不已。
像這樣的產品可以信手拈來:一個普通的貝親牌塑料奶瓶需要34元,一個模擬通氣型奶嘴25元,一把訓練牙刷18元,一個小號有柄魔術杯56元,一套嬰兒連體衣145元,一套迪斯尼套裝130-150元,一輛好孩子三輪車200-300元,一張好孩子童床500-800元,乃至一個製作非常簡單的防蹬被夾也標價為93元……
對於嬰幼兒用品,人們普遍的感覺是太貴,於是很多消費者堅信這個行業一定存在暴利。然而記者在對幾家零售商采訪後發現,他們對此都異口同聲地予以了否認。
「這個行業沒有暴利。你看我們的辦公室就知道了。做這一行的沒有誰的辦公室會很豪華。像我們公司,去年的利潤率差不多能達到26-27%,而今年只有20%左右。」麗家寶貝的蔣濤總經理這樣告訴記者。
據北京紅孩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李陽總經理透露,在嬰幼兒用品行業中,利潤最高的是服裝、圖書音像以及保健品等產品。服裝的利潤率基本能達到40%,而圖書、保健品的利潤率因產品不同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大致為10-40%,奶粉、輔食、洗護用品和童車童床的利潤率最低,大致只有10%乃至5%左右。
那為什麼嬰幼兒用品會賣的這么貴呢?
蔣濤認為,這是因為嬰幼兒用品中品牌產品佔多數,這樣就容易給人造成整體價格偏貴的印象。「像成人的產品也一樣啊。品牌產品肯定賣的要比非品牌產品貴很多。這在成人服裝中表現的很明顯。同樣一件衣服,有品牌的可以賣到一、兩千,而非品牌的可能只賣幾十塊。」
七色光的劉晨總經理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品牌廠商無論從生產設備、質量控制還是從市場推廣、品牌打造、產品開發等方面來說,其投入的成本都要比非品牌廠商高很多。那麼供應商在定價時自然就會把這些成本計入。價格雖高,但消費者享受到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肯定與非品牌產品會有所不同。
「比如說童床。好孩子的床賣的比其他非品牌的要貴。這是因為他在產品設計、質量控制、廣告宣傳等方面投入的要多。在生產過程中增加一套檢測設備或者在產品上多增加一個螺絲釘,這都會給好孩子增加生產成本和人事成本。但這些消費者往往看不到或者會忽視。」劉晨這樣解釋道。
據劉晨稱,其實他賣好孩子並沒有非品牌的童床利潤高。同樣銷售一張床,好孩子售價800元,他只能從中獲利80元,而非品牌的可能售價只有500、600元,他卻能從中獲利200元左右。但即使如此,他仍寧願銷售好孩子的床。因為其銷量大,從總體獲利上來看,要高於非品牌童床。此外,好孩子的產品質量比較均一,退換率較低,售後服務也有保障。
「假設在100張好孩子童床中只有一張床被退換,而非品牌的退換率則有可能達到4、5張乃至更多。」劉晨這樣打了個比方。
除了品牌因素以外,嬰幼兒用品在用料、質量和製作工藝等方面的要求更嚴格,也是導致其售價較高的一個原因。
「小孩的衣服就那麼一點點布,卻賣這么貴。很多消費者往往會從布料的多少才看童裝的價格。但實際上童裝的布料比成人服裝的要求要高的多。」蔣濤說。據了解,童裝對環保性、甲醛含量以及諸如耐唾液色牢度等特殊性能都有要求,因此進行面輔料專門采購的成本也被提高。
此外,「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童裝在製作工藝和輔料的用料等方面不僅不比成人服裝要少,有時候製作起來反而會更復雜,比如貼花、上蕾絲等。在質量檢測方面也更嚴格。而這些都是成本。
嬰幼兒用品價格昂貴,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不少具有專利權的產品和有創意的新品。產品有了自己的特色或科技含量,就自然使其與其他產品區別開來。而根據經濟學理論,產品之間存在差異就意味著不完全競爭。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上,供應商就會尋求獲得壟斷利潤,因此這類產品的售價自然就會高了。
有專業人士也認為,嬰幼兒用品行業並不存在壟斷行為,所以也就沒有暴利一說。因為企業定價完全屬於自身的行為。如果定價高了仍有人買,那就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真正存在暴利的可能只是少數偽造知名品牌或以劣充優的產品。
安全問題 亟待行業標准出台
在嬰幼兒用品中,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也一直是消費者極為關注的焦點。而實際上,今年初曝光的「阜陽劣質嬰兒奶粉」事件並非冰山一角。
在最近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一份抽查報告中顯示,嬰幼兒米粉由於部分小型企業對輔料的質量控制不嚴,車間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直接導致了6種產品衛生指標不合格,超標最多的大腸菌群達2400個/100g,酵母和黴菌達210cfu/g,分別是標准規定限值的60倍和4倍。
而各地玩具市場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少。在「六一」兒童節前夕,各地對市內經銷的玩具質量進行監督抽查,結果表明,兒童玩具質量安全不容樂觀。其中,沈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檢產品不合格率高達50%。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的抽查結果顯示,產品抽查合格率為65.7%,其中廣東企業生產的毛絨玩具合格率僅為12.5%。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抽樣合格率僅為33.9%。
各地童裝的合格率也不高。據近期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查發現,市場銷售的各類兒童服裝製品均有七成產品不合格。
……
這類負面報道數不勝數。
有專業人士稱,嬰幼兒奶粉廠全國有120多家,嬰兒營養品則高達1200多家;玩具廠商更多,有8000多家。這么多廠家,難免魚龍混雜,再加上國家有關政府部門對該行業的監管乏力,出現「阜陽劣質嬰兒奶粉」這樣的惡性事件在所難免。因此,不少業內人士紛紛呼籲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該市場的監管力度,不要等出了事故才開始管理。
與此同時,相關的行業標准也亟待出台。
嬰幼兒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喜歡探索和嘗試,卻不知道什麼是危險。因此嬰幼兒用品的生產和設計都必須考慮到他們的這個特點。
「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出相應的行業標准。」 北京樂友達康科技有限公司胡超總裁對記者說,「例如童裝的扣子,必須在多大的拉力下才會脫落。這一類的細則國家都應該有具體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