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都產什麼茶葉
成都產的茶葉有:竹葉青、碧潭飄雪、蒙頂甘露、仙芝竹尖、馬邊一枝春、峨眉毛峰、敘府龍牙、青山綠水、龍都香茗、蕎壩貢茶、清溪茉莉花茶。
1、竹葉青:竹葉青茶,中國名茶系列之一,為綠茶類,產於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既是茶品種,又是其商標和公司名稱,歸屬於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其外形扁平挺直似竹葉,色澤嫩綠油潤;湯色黃綠清亮,葉底淺綠勻嫩;滋味清醇爽口,飲後余香回甘。
⑵ 自稱專業茶農業余領導的王鐵為何自首
2018年8月17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鐵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投案自首,目前正接受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王鐵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被稱「鐵書記」。用信陽人的話說,信陽歷屆主官都如同過眼雲煙,能被老百姓記住名字的,王鐵算一個。
對於他此番被查,坊間並不感到意外,甚至本地官場也有議論。至於他為何選擇投案自首,目前不得而知。
2003年初春,王鐵從豫北小城濟源南下信陽。初來乍到,人們對他不以為然。但兩件小事,人們對他印象深刻。
王鐵上任不久,恰逢信陽「兩會」召開,因為城區計程車運營權分配問題一幫老闆為了自身利益,組織人員上街遊行示威。時任代市長的王鐵,坐鎮會場,從外縣調入警力,抓了帶頭肇事者,很快平息了這場風波。
還有一次,王鐵調研途中,發現很多司機排著長隊,等候交警支隊辦理車輛年檢。他了解到這些司機跑了幾百里路,等了幾天幾夜,無人過問。
他為此大動肝火,派人買來食品飲水給司機們充飢。後來通過整頓,車輛年檢問題得到解決。
2006年11月,王鐵書記市長一肩挑,隨即在信陽展開鐵腕治吏。2007年元旦剛過,他主政的新一屆信陽市委,便召開全市幹部作風建設動員大會。
也是在這次大會上,王鐵提出了備受關注的禁酒令。據說「禁酒令」實施半年,當地接待費用僅酒水一項就節約4000多萬元,還說這些費用可以建40所到50所小學。但最後節省的費用到底用在了哪裡,不得而知。
「不論什麼理由,招商引資也好,招待領導也好,都不準飲酒。」針對外界質疑王鐵表示,只要認真,禁酒令就能執行下去。
信陽禁酒令後,據說有河南省領導到信陽檢查工作,也沒人拿酒招待,因此網友稱王鐵為「最牛書記」。
王鐵對此回應網友評價說,「我不是最牛書記,我只是人民的服務員。」
說起信陽,繞不開信陽毛尖。信陽毛尖是綠茶,但當年王鐵拉著紅極一時的周立波在上海鬧市推廣的,卻是信陽紅茶。
2011年5月22日,在黃浦江畔東方明珠廣場,時任信陽市委書記王鐵和周立波出現在早就准備好的茶台前,高調「秀」茶。
王鐵表演了「信陽紅」的沖泡。在古箏聲中,他手握懸壺、春暖玉壺,喚醒茶香,動作嫻熟大方,和周立波一起品說信陽茶,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賞。
「綠清肺,紅養胃。信陽茶葉有『綠』也有『紅』。」王鐵開口就向上海市民推介信陽茶葉:發酵茶,就是要用100℃的沸水沖泡,短時間內把茶酵母、茶黃素等激活,紅茶才能喝出味道,喝出健康。
「您專業是茶農,業余才是領導。」聽到王鐵如此專業地講解茶知識,周立波調侃說。
「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我在茶區干,就要說茶,講茶,愛茶,不然的話,老鄉是不喜歡我的。」王鐵回答得也很乾脆。
市委書記大「秀」信陽紅,一時間占據河南乃至信陽當地媒體的顯要位置。
⑶ 成都產什麼茶葉
青城雪芽、蒲江雀舌、竹葉青茶、龍都香茗、青城茶
1、青城雪芽
青城雪芽,產於四川省都江堰市灌縣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區。這里峰巒疊翠,古樹參天,有「青城天下幽」之譽。
青城山,最高海拔2400餘米,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峰巒重疊,雲霧時隱時現,古木參天,曲徑通幽,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山間有岷江支流石孟江穿流而過。
2、蒲江雀舌
蒲江雀舌,四川省蒲江縣特產茶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蒲江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西南緣這一重要的茶葉生產帶。
蒲江縣獨特溫暖氣候使蒲江雀舌成為「早市名茶」。蒲江氣候特徵為:常年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6.4℃,10℃以上年積溫5119℃,無霜期302天),日照少(≤1122小時),雨量充沛(年降水1280毫米),淺丘山(海拔550—630米),早春有效積溫高。
3、竹葉青茶
竹葉青茶與佛家、道教的淵源甚長。茶之興盛,隨世而進。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因為長時間的坐禪容易使僧徒們疲倦、困頓,而茶因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勞等功效,因此成為最理想的飲料。峨眉山產茶,歷史悠久。
4、龍都香茗
龍都香茗是產於榮縣和自貢市的一種茉莉花茶。榮縣古稱榮州,毗鄰恐龍故鄉自貢市,因此這一地區亦稱「龍都」。
龍都香茗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秀麗顯毫,花香鮮靈濃郁而持久,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厚鮮爽。
5、青城茶
青城茶是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的茶品,歷史悠久,茶葉花色品種豐富。「青城茶」的特點是:茶葉小而嫩,其芽猶如「元出花」,品質極佳,被列為封建王朝舉行大典及統治者享用的「貢品」,故而被稱之為「青城貢茶」。
⑷ 劉文新的獲得榮譽
2006年,33歲的劉文新榮獲第十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稱號。從「提籃小賣」到規范經營,劉文新心底的夢想也慢慢變成現實:他要讓信陽毛尖產業發展起來,要讓更多的茶農盡快富裕起來。他有很多「帽子」,光國字型大小的就有「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201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
⑸ 普洱茶茶區分布圖
提起普洱茶,人們就會想到六大茶山。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六大茶山讓普洱茶一度輝煌,使普洱茶成為六大茶山茶農致富的搖錢樹,成為歲歲上貢清王朝的御用貢茶。晉洱茶的聲名遠播,又讓六大茶山名揚四海。
相傳六大茶山基諾族的祖先是三國時代跟隨孔明南征而來,因途中貪睡而被「丟落」,進而附會鋪陳為「攸樂」一名的來源。這些被「丟落」的人雖然一覺醒來後便信道兼程地追上了孔明,可是孔明已不再收留他們,但為了這些落伍者的生計,孔明即賜以茶籽,命他們好生種茶為生,同時還命他們照其帽子的式樣搭屋而居。據說基諾族居住的狀如戲劇中孔明帽的竹樓是得到孔明的啟示建造的。一說孔明南征時途徑西雙版納,軍隊見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有願在此落籍的,求孔明給以生活出路,孔明視其氣候、土質適宜種茶,遂由內地帶來茶種,令軍民種植,教以栽制,每年冬季讓內地鄉親馱運內地之物來與他們交換茶葉,並看望他們一次,使落籍軍屬得見老鄉及家鄉風味,再則使少數民族人民得聞中國政治、文化、語言,永遠歸化中國。其實,據考證,孔明南征並未到過西雙版納。至今,攸樂山又稱孔明山,攸樂山和易武人尊稱孔明為「茶祖」,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三日孔明生日這天,要集會紀念孔明,放「孔明燈」,稱為「茶祖會」,以示對孔明的思念。
據傳,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孔明遺器而得名。《普洱。府志、古跡》記載:「舊時武侯遍歷六山,留銅鑼於攸樂,置錛於莽枝,埋鐵磚於蠻磚,遺木梆於倚邦,埋馬鐙於革登,置撒袋於慢撒,因以名其山。」
六大茶山所產普洱茶在清朝時達極盛時期。《檀萃滇海虞衡志》記載:「普茶名居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日蠻揣,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八山作茶者數十萬人。」
六大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境內,除攸樂山位於景洪市外,其他五大茶山均位於勐臘縣境內。六大茶山總面積2260餘平方公里,現有茶園面積約10萬畝,產茶130噸。六大茶山地處南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9℃—20℃,年有效積溫6000℃—7000℃,年降雨量1700-210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生態環境優越,高山雲霧是出名茶的好地方。遠在清雍正10年就被清王朝指定為上貢清皇宮的貢茶。一直到光緒30年,歷時163年。
明末清初,許多南下的石屏人看到六大茶山氣候適宜,土地寬廣肥沃,適宜發展茶葉,便相約「奔茶山」。他們在六大茶山開荒種茶,、開辦茶莊制普洱茶,著名的同興號、同慶號、乾利真、同昌號、安樂號、東和祥、東順號、鴻慶號天順祥等20多個茶莊生產的普洱茶,名揚四海,普洱茶的年產量達10萬擔的規模。這一時期,六大茶山幾乎家家種茶,戶戶賣茶,馬幫塞途,商旅充斥,每年約有五萬匹馬於春秋兩季前來馱茶,形成了普洱茶的極盛時期。 六大茶山孕育了雲南普洱茶。六大茶山是西雙版納的驕傲,是雲南的驕傲,是普洱茶的驕傲。
資料來源:www.ynzxt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