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化危機共出過幾部游戲。,主要是什麼劇情。我知道4的。請大家說一下哈。能給個直白的嗎 。不想自己找啊
自七十年代雅達利發售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家用游戲機,到現在縱橫娛樂業大型朝陽產業,游戲產業的發展不過短短二十幾年的歷史。任天堂FC的發售讓視頻游戲走進千家萬戶,而真正讓游戲業成為大眾化尖端"互動娛樂"的正是索尼的Playstation。正如所有的成功主機一樣,正是大量的經典名作鑄就了輝煌的PS時代。PS上眾多的原創系列中,《生化危機》無疑是最具突破性意義的一個。
恐怖游戲誕生至今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最早期由於主機性能的限制,要做出以氛圍為最主要特點的恐怖游戲相當困難。在當時多數的恐怖游戲是類似CHUNSOFT《弟切草》式的電子恐怖小說,其中主要以靜態圖片和音樂作為渲染氣氛的手段。1993年,真正意義上的恐怖冒險類游戲《鬼屋魔影》誕生。盡管以現在的角度看來,該作實在是略顯幼稚,然而他卻為以後的所謂"生存恐怖"(Survival Horror)類游戲制定了基準。即使是後來的真正霸者"生化危機"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該作的製作手法。當然,《鬼屋魔影》只是恐怖游戲的初試啼聲。在94年次世代主機誕生之前,能夠真正稱得上"互動式恐怖電影"的作品根本沒有誕生的可能。或許是出於機緣巧合,這一歷史使命落在了CAPCOM身上……
恐怖降臨
"生化危機"無疑是CAPCOM的鎮社大作,然而與SQUARE、ENIX不同的是,"生化危機"並不是造就CAPCOM成功的作品。CAPCOM創立於1979年,在當時名為"I.R.M",是一家電器零售商。1983年公司正式更名為CAPCOM,由於在當時任天堂的FC造成日本游戲市場大繁榮,CAPCOM將其業務方向轉為軟體銷售。關於CAPCOM這一名字的由來其實主要是"CAPSULE"(膠囊)和"COMPUTER"(電腦)的合成,這一點恐怕就連忠實的FANS們都不大知道吧!1984年CAPCOM製作了第一款街機游戲"VULGUS"(縱軸射擊游戲)和《SON SON》(二人動作游戲)。而真正使其受到矚目的就是超經典飛機射擊游戲《1942》,次年發售的《荒野大鏢客》更加鞏固了CAPCOM游戲製作商的形象。
1987年一款歷史性大作《街頭霸王》誕生,該作的出現意味著2D格鬥游戲這一全新游戲類型的出現。游戲街機機板最後賣出了50萬套,而系列家用機版總銷量在2400萬套以上。《洛克人》系列也同樣在該年登場,FC上的該作為以後一系列的作品墊下了基準。隨後在1990年《快打旋風》登場,這款經典靈感源自《街頭霸王》,將2D格鬥與清版動作游戲相結合的概念讓人大戶過癮。在這段時間里CAPCOM出品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街機大作。可以說直到96年之前,CAPCOM在世人的眼中只是一家街機游戲開發商。
生化1故事背景:
1998年7月,美國中西部的RACCOON市接二連三地發生了神秘的殺人事件,死者大都像是被兇猛的生物咬死。又有人傳聞在來肯市效外森林有殺人的怪物。由於事態嚴重,該市警察局的特殊行動組「S.T.A.R.S」(SPECIAL TACTICS AND RESUE SERVICE)便正式介入調查。
「S.T.A.R.S」分為兩組,
A組由威斯卡領隊,同時他也是大隊長;
B組領隊恩瑞克,是副隊長。
警察局派「S.T.A.R.T」B組去調查此事,但他們的直升機至森林地帶後不久就與警察局失去聯系。隨後。「S.T.A.R.S」A組的人員又駕駛飛機趕往現場。但是,等待他們的也是一段不歸路………
5月11日
在Arklay Mountains中的研究設施內,由於病毒外泄而發生BIOHAZARD,其中大多數研究人員被感染並喪屍化,而實驗製造的未完成生物武Tyrant也在變亂中走脫。而從這次劫難中僥幸逃生的William Birikin博士,在有關組織的幫助下於RACCOON市地下及周邊再次建立了進行專門研究的秘密實驗室。
5月20日
RACCOON市外洋館內出現BIOHAZARD,發現喪屍襲擊女性屍體,見到大型犬類怪獸。在次日發表的《RACCOON時報》中對此加以了頭條報導。Brian Irons警察署長在警局的會議上制定了《RACCOON市警緊急行動綱領》。與此同時,UMBRELLA為了得到生命有機體兵器的實戰數據,指使S.T.A.R.S.組成特別行動小隊介入事件的調查。
7月9日
S.T.A.R.S.對Arklay Mountains的突發事件進行調查,Enrico Marini做為此次行動的指揮官,准備率領Barvo小隊向RACOON市郊進發。
7月23日
為解決事件而派出的S.T.A.R.S.的Barvo小隊,乘坐的直升機不久就失去了消息。
7月24日
為尋找Barvo小隊和調查現場,S.T.A.R.S. 又派出Alpha小隊,剛下直升機就遭到喪屍犬攻擊,Joseph Frost死亡,為躲避怪獸,眾人進入洋館,開始調查。
生化2故事背景:
9月28日傍晚
吉兒開始逃脫(生化危機3),經歷警局到下城區,一直在城區奔波,直到午夜時與卡落斯乘上了到達鍾塔的電車。
9月28日午夜-9月29日凌晨夜間
吉兒坐電車到達了鍾塔。在鍾塔與追蹤者決斗,被其感染病毒。
此時,新警員Leon正美滋滋的駕車前往Raccoon City警署報到,(他以為他終於可以上任警官了,以為夢想實現了,心裡那個美呀!)卻沒想到等待他的這座城市是一個人間地獄.生化一代男主角Chris的妹妹Claire也趕往Raccoon City警署尋找哥哥。同樣也遭到了一群喪屍襲擊。緊急關頭,Leon正好殺到,救出了Claire。兩人覺悟到RACCOON 市已經成為人間地獄。不得不商定各自殺開一條血路,為從已變成廢墟的 RACCOON 市脫離而並肩作戰。 各自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就此開始…… (生化危機2)
9月30日
吉兒被卡洛斯用合成的育苗解毒後,卡洛斯與吉兒暫時分別去獨自調查監所謂督員「尼古拉」,吉兒則並經過了公園,墓地,到達安布雷拉的污水處理廠 ,兩人在污水廠會合。
在戰勝了 William 所感染而生成的 G 病毒各種形態與完成品 Tyrant 之後,Leon ,Claira ,Sherry Birakin 平安逃出。Ada 去向不明。秘密部隊帶走了部分「 G 病毒」。
美國為徹底消滅病毒,總統下令向 RACCOON 市投下核彈。
10月1日凌晨
在核彈到達RACCOON市上空,暴炸的前一瞬間,吉兒和卡落斯乘上STARS隊友「巴利」駕來的直升機,險要逃脫了RACCOON市。
總體說
生化2劇情時間是 98年9月29日 - 9月30日,主角:Leon和Claire, 配角:Ada,雪利兒 主BOSS:受G毒病而變異的威謙博士
生化3劇情時間是 98年9月28日 - 10月1日。主角:Jill 配角:Carlos 主BOSS:安布雷拉投下的生化武器:追蹤者
1代和2代的隱藏內容:
一代的N種結局(舊版全部為真人演繹)
1、洋館未爆炸,Chris乘直升飛機逃出。飛機內Chris點燃了一根香煙,悠閑地吐著煙圈
2、洋館未爆炸,Jill乘直升飛機逃出。飛機內Jill摘下帽子甩了甩長發(……長發?!……CAPCOM選人有誤),如釋重負
3、洋館未爆炸,Chris與Jill乘直升飛機逃出。飛機內兩人緊緊攥住對方的手相互依偎著(標准好萊塢模式)
4、洋館爆炸,Chris與Rebecca乘直升飛機逃出。兩人感嘆這次無比驚險的歷程
5、洋館爆炸,Jill與Barry乘直升飛機逃出。Barry拿出自己家人的照片給Jill看
6、洋館爆炸,Chris、Jill、Rebecca乘直升飛機逃出。Jill疲倦地靠在Chris肩膀上睡著了,Rebecca亦躺在對面的長凳上小睡一番
7、洋館爆炸,Chris、Jill、Barry乘直升飛機逃出。Jill疲倦地靠在Chris肩膀上睡著了,Barry則擺弄著他的手槍
二代各種要素
1、無限彈葯金手指:物品欄界面下輸入上、下、上、下、上、上、下、下、左、右、左、右、瞄準鍵(通常默認為X)
2、普通和困難難度下(簡單難度無效)從游戲開始到警察局,中途不撿任何東西(可以殺喪屍),在警局地下通道可碰到已變成喪屍的S.T.A.R.S隊員Brad(一代最後關頭扔給主角火箭筒,三代剛進警察局大門目睹他被追蹤者殺死),幹掉他後在其身上撿到一把特殊鑰匙,能打開警察局暗房的櫃子
3、S.T.A.R.S辦公室內,調查隊長Albert Wesker的辦公桌50次,可得一膠卷,沖洗出來為Rebecca的照片
PS:以上三條在生化迷中早就婦孺皆知了【汗水】
4、帶著Ada一起行動時,Ada為不死身,即使中毒後拖時間也拖不成重傷
5、操縱Ada遭遇Anette Brikin, Anette會一槍打掉Ada的手槍,如遭遇時未裝備手槍,Anette會一槍打在Ada身邊的鐵欄上
6、Ada為中彈的Leon包紮完之後,Leon的體力值會恢復為全滿
7、用輕武器對付生化鱷魚可以將它打跑而不是打死(記得在網上曾看到過一個用小刀砍跑鱷魚的視頻……【天啦】)
8、用組裝部件改裝武器後,武器的裝彈會全滿(困難模式下可以用來補充彈葯)
9、第一劇本最終BOSS戰,William第四形態位於平台上面時,如站位準確,可被William打成浮空――游戲的BUG
10、第二劇本在車站遇上超級Tyrant,近距離繞著它轉圈(必須是完全360度),它會原地打轉不攻擊你;一直堅持住不停的轉下去,Ada就不會扔火箭筒給你,一直到倒計時結束Game over——游戲的又一BUG
《音樂篇》
NO.1 生化危機網路版一藝術性開場動畫背景音樂。運用小提琴獨奏,曲調舒緩悠長。從側面襯托特種部隊隊員犧牲的壯烈,憂傷之感油然而生。
NO.2 生化危機3結尾曲。電子樂器和鋼琴音的完美融合,歡快悠揚,久久回盪心間。
NO.3 生化危機ZERO和生化危機3開場動畫背景音樂。電子樂器和管樂器,打擊樂器相結合的創作手法,緊迫恐懼的感覺彷彿迎面襲來。
NO.4 生化危機一復刻版結尾曲。運用大提琴獨奏開場,氣氛顯得深沉壓抑卻又不失嚴肅。
NO.5 生化危機ZERO結尾曲。鋼琴音和交響音樂完美融合,預示著危機的潛在威脅。
NO.6 生化危機ZERO開場劇情動畫背景音樂。鋼琴音開場加小提琴協奏。音調更加悠長,讓人彷彿回到了久遠的過去。
NO.7 生化危機:代號維羅尼卡結尾音樂。交響樂,鋼琴音以及小提琴等多種樂器的融合,創作手法獨特,聽後心潮澎湃。
NO.8 生化危機ZERO:養成所內水蛭人的召喚背景音樂。運用女高音獨唱烘托出恐怖氣氛,體現出水蛭人復仇的野心和內心的仇恨,頗有俄羅斯「威塔斯」風格音樂的特點。
NO.9 生化危機4之戰斗時的背景音樂。打擊樂器和現代樂器相結合的手法,非常時尚流行,營造出戰斗時的緊張刺激氣氛。
NO.10 生化危機4結尾音樂。交響樂風格明顯,襯托出恐怖陰森的氣氛,暗示出蘊藏的危機。
如果想要1和2的全套可以++我Q,我發給你文件..270709057
B. 名人因為興趣而成功。很急,請快點!多謝,我會多獎分的
名人小故事
有次,蘇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無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無其事的站起來。目睹整個經過的旁人,看見他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奇的問他:你挨打,為什麼不還手?蘇格拉底微笑地回答:當一隻發野性的驢踢你時,你會還它一腳嗎?
*蕭伯納年輕時喜歡騎單車,有一次跌斷腿骨,他的女同學很體貼的照料他,蕭伯納擔心自己意志不堅,會向這位女同學求婚,他決定溜走.可是不小心從樓梯上跌到樓梯下,兩條腿都跌壞了結果他果然問她肯不肯跟自己結婚.當女同學點頭時,蕭伯納昏了過去.
*一位女士對毛姆說:我和一位男士相處很久,可是不敢斷定,我是不是愛上了他.這位名作家對戀愛的考驗有非常獨特的看法,他說: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測驗你是否真正愛上他,你願意不願意用他的牙刷刷牙
*有人問大仲馬說:你為什麼可以泰然步入晚年呢?他大不以為然地反駁說:我花盡了一生的時光才活到了今天.
*唐代名相房玄齡,未做官時,有一次患重病,對他太太盧氏說: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盧氏到房內,挖出一隻眼睛以示終身不改節.後來房玄齡病癒,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終對夫人極為尊敬.
*女小說家阿加撒.克里斯蒂的丈夫是個考古學家,有一次,在一個集會上有個朋友問他:像你這樣富有想像力的女人,嫁給一個玩古物的人,你感覺如何?這位偵探小說家說:考古學家是最理想的丈夫,你想,愈是老的東西,他愈是喜歡.
*伏爾泰於一七二七年訪問英國,他發現英國人非常仇視法國人,一群英國人向他怒吼:殺了他,把這個法國人弔死!伏爾泰說:英國人!你們因為我是法國人而要殺我.難到因為我不是英國人而受的懲罰還不夠嗎?英國人聽了哈哈大笑,居然一路送他安返寓所。
*卓別麟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開影片攝制會議,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著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著那蒼蠅.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一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為什麼你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方才那隻!
*李白死後遺體葬在採石江頭,往來詩人都在他墓上題詩.有人寫了一首絕句:採石江邊一壞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
*林肯有一次夢見自己參加集會.他走路時,眾人就讓出一條路來,讓林肯走過.這時在一大群人中,有一個悄悄地說:他只不過是一個面貌平凡的人.林肯聽了,就說:朋友,上帝喜歡面貌平凡的人,所以他生了許多面貌平凡的人.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談自己的成功秘訣:我以為我自己最大的優點,是能夠鼓起人家的熱忱.要叫人家能夠盡心竭力,最好的辦法是賞識他,贊美他,上司的指摘,是最容易消滅部署的信心的.我還沒看見一個人,在被吹毛求癖時,能比在被贊賞時把事情辦的更好.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愛略華說:我覺得哈佛現在的確可以稱為知識寶庫.不過我在想,哈佛之能成為知識寶庫,是由於大一新生帶來了知識來,而大四畢業生卻只帶了一點點知識離校.
*德國名醫寇杜斯有一次宴客,站在主人立場,他得把桌上的烤豬切開,分給賓客.他用刀先在烤豬胸部直剖一刀,接著又交叉地剖上一刀,然後把切碎了塞入豬肚中的香菇和其它填料,用快又卓越的手法拉出來.接著又從自己口袋裡取出一隻皮套,從皮套里抽出手術用針線,把割開的胸部縫起來.縫好後他就拍拍烤豬胸部,笑著對賓客說:只要小心調查,好好照顧他,不久就可以下地走路.
*美國哈佛大學名教授凱屈萊奇是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有一次他在講壇上教授莎士比亞課程不小心一腳踏空,跌到講壇下面.他站起身來,氣勢巍峨對那些學生說:教了四十年書,這是我第一次跌落到聽眾一樣的水平!
*有一次,某處舉行模仿卓別麟演技比賽,參加的人有三四十人之多,卓別麟自己也隱名參加,結果他得的竟是第三名,卓別麟覺得這是他一生最大的笑話!
*美國史密斯女子大學有個女學生,有一次因赴男朋友約會而遲歸宿舍,只得爬窗戶進去.可是窗戶太重,她的力氣抬不起來.忽然窗內有人來幫她忙,還輕聲對她說:不要讓旁人看到.爬進一看,正是笑容滿面的威爾遜校長.
*約翰遜博士,他的父親經營一個大舊書攤.有一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著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一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約翰遜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一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一口氣,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約翰遜博士年十八歲.五十年後,有一天中午十一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拐杖放在一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這時約翰遜博士業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里懺悔!
*一個巴黎的酒保說:一個顧客喝過兩杯雙倍的馬丁尼酒以後,我就可以說出他的國籍.法國人談戀愛,西班牙人跳舞,德國人誇口,義大利人唱歌,愛爾蘭人打架,美國人要站起來演說.
*喬伊勃朗在太平洋戰爭中到東方旅行,碰到麥克阿瑟將軍,兩人在一起照了個相.闊嘴名星連說:能與閣下照相,三生有幸!可是麥克阿瑟將軍卻說:這張相是為我小兒子照的,他常盼望他的父親能和名人在一起照相.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
*馬克土溫年輕時在一家報社工作,六個月以後,總編輯叫他明天不用再來了.馬克土溫就問為什麼?總編輯說:因為你太懶.馬克土溫聽著笑著回答:你要經過六個月的時間才發現我懶,可是我卻在進報社的第一天就知道了.
*後漢時曹操近臣楊修,九歲時就非常聰明.一天他的父執孔平坦來訪由他接見,他准備楊梅招待,孔平坦見了就戲問:這是你們家的果實?楊修馬上回答:我從來沒聽過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宋代蘇軾當杭州縣令時,有一縣民做扇子謀生,可是天涼,扇子賣不出去,於是欠稅.東坡就叫他拿扇子來在上面畫上枯木竹石,畫了二十餘把扇子,那縣民才走出縣府大門,就有人來爭購.因而把欠的稅,全部還清.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菲爾畫了一幅瑪利亞抱著聖子耶穌的畫像,在她的右下方是個老人,左下方是個使女.可是正下方有一大片空白,正在想該補些什麼.這時他從畫室窗口看到附近麵包店窗口有兩個孩子,大的一個四五歲左右托腮,仰望雲天,對他弟弟說話,小的一個頭靠在兩臂上,也望著天空,在聽他哥哥說話.拉菲爾覺得很美,就把他們畫在畫的下方,再加上翅膀,就成了兩個天使.
*有人問拉菲爾怎麼能畫出那麼美麗的作品?他回答說:我做了許多夢,然後圍繞著我的夢去作畫.幻想能使人得見不可見之物,意志則能使不可見者成為可見之實體.
*愛因斯坦在新聞記者招待會上提出了他對人生成功的看法.他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示:假設A代表一個人的成功,則我可以寫成下列的公式A=X+Y+Z,X代表工作,Y代表游戲.記者問:那Z代表什麼?愛因斯坦笑著回答:Z是把你的嘴巴閉起來.
*芬蘭指揮家鮑理司.塞博夫婦到美國來表演.他們住的房子,據說常常鬧鬼.有一天果然被鬼的聲音吵醒了.塞博太太要她先生去看看,可是這名指揮家卻說:不,親愛的,還是你去好了.因為你的英文說得比我好些.
*莫扎特六歲時,在德國慕尼黑市的皇宮舉行第一次演奏會.因為宮中地板光滑,所以他一進宮門,就滑了一跤.這時有一個小公主,走過來把他扶起來,還吻了吻他的手.莫扎特非常感激,不知如何答謝.就說: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取你做新娘.大家聽了,鬨堂大笑.
*一九四八年美國大選,杜魯門總統從白宮趕往其家鄉投票,有一批記者先生,追到總統家中,竟沒有見到總統.後來碰到總統時,一位記者就問他一路發生了什麼事,杜魯門總統回答:有一輛警車要我們停下來,看樣子彷佛今天有一位要人要經過這小城.
*有一次,有個新聞記者問肯尼迪:你怎樣成為二次大戰時的英雄的?肯尼迪回答:他們把我的巡洋艇弄沉了,我就成名了.我們知道肯尼迪當時搭DT-O八號小艇,被敵方擊沉,他也因此負傷.
*蘇格拉底的太太非常兇悍,有一次,她大發脾氣,把蘇格拉底大罵一頓後,還有餘怒未息,就提了一大桶水,澆在她先生頭上.蘇格拉底搔了搔淋濕的頭發,笑到:雷聲以後必有大雨,這是自然法則,也證明這是真理.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蘋果」電腦創始人斯蒂夫·喬布斯
蘋果」電腦的創始人,1985年獲得了由里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勛章;1997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聲名顯赫的「計算機狂人」。
成長記錄
他是一個美國式的英雄,幾經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說到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倒。他創造了「蘋果」,掀起了個人電腦的風潮,改變了一個時代,但卻在最頂峰的時候被封殺,從高樓落到谷底,但是12年後,他又卷土重來,重新開始第二個「斯蒂夫·喬布斯」時代。
「蘋果」出世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世,就被大學教授的父親與頹廢派藝術家的母親無情地遺棄了。幸運的是,一對好心的夫妻收留了這位可憐的私生子。
雖然是養子,但養父母卻對他很好,如同親子。學生時代的喬布斯聰明、頑皮,肆無忌憚,常常喜歡別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不過,他的學習成績倒是十分出眾。
當時,喬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矽谷」附近,鄰居都是「矽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很迷戀電子學。一個惠普的工程師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薦他參加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這是個專門為年輕工程師舉辦的聚會,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廳中舉行。就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他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在上初中時,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與比他年長5歲的沃茲見面。沃茲是學校電子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也有很大的興趣。兩個人一見如故,8年後他們創辦了蘋果電腦公司。
19歲那年,剛念大學一年級的喬布斯,突發奇想,輟學成為雅達利電視游戲機公司的一名職員。沒過多久,年輕而不安分的他又對佛學產生了興趣,連工作也不要了,飄洋過海去印度追隨大法師修行練功。這次結果可想而知,不但沒有學成佛,路上還吃盡苦頭。他只好重新返回雅達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師。
安定下來之後,喬布斯繼續自己年少時的興趣,常常與沃茲一道,在自家的小車庫里琢磨電腦。他們夢想著能夠擁有一台自己的計算機,可是當時市面上賣的都是商用的,且體積龐大,極其昂貴,於是,他們准備自己開發。製造個人電腦必需就是微處理器,可是當時的8080晶元零售價要270美元,並且還不出售給未注冊公司的人。兩個人不灰心,仍繼續尋找,終於在1976年度舊金山威斯康星計算機產品展銷會上買到了摩托羅拉公司出品的6502晶元,功能與英特爾公司的8080相差無幾,但價格卻只要20美元。
帶著6502晶元,兩個狂喜的年輕人回到喬布斯的車庫,開始了自己偉大的創新。他們設計了一個電路板,將6502微處理器和介面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裝在上面,通過介面將微處理機與鍵盤、視頻顯示器連接在一起,僅僅幾個星期,電腦就裝好了。喬布斯的朋友都被震動了,但他們都沒意識到,這個其貌不揚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會給以後的世界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精明的喬布斯立即估量出這種自製電腦的市場價值所在。為籌集批量生產的資金,他賣掉了自己的大眾牌小汽車,同時勸說沃茲也賣掉了他珍愛的惠普65型計算器。就這樣,他們有了奠基偉業的1300美元。
1976年愚人節那天,喬布斯、沃茲及喬布斯的朋友龍·韋恩做了一件影響後世的事情:他們三人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公司的名稱由偏愛蘋果的喬布斯一錘定音——稱為蘋果。後來流傳開來的就是那個著名的商標——一隻被人咬了一口的蘋果。而他們的自製電腦則被順理成章地追認為「蘋果I號」電腦了。
黯然離開
但在開始的時候,「蘋果」機的生意卻很清淡,畢竟它是一個全新的東西,除了對電子感興趣的人,誰知道這個東西會有什麼用處,而原先對「蘋果一號」感興趣的朋友們現在開始持觀望態度,等待更好的「蘋果II號」的出台。
一個偶然的機遇給「蘋果」公司帶來了轉機。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羅·特雷爾來到了喬布斯的車庫,當看完喬布斯熟練地演示電腦後,他認為「蘋果」機大有前途,決意冒一次風險——訂購50台整機,但要求一個月內交貨,喬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簽約,拍板成交,這可是做成的第一筆「大生意」。
時間太倉促,任務又繁重,喬布斯和沃茲冒著酷暑,沒日沒夜地幹了起來,為了公司的生存,他們豁出去了。他們每天幾乎都在揮汗如雨、頑強拼搏中度過,每周工作66小時。終於在第29天他們奇跡般地完成了任務,把50台「蘋果」電腦如數交給了商人特雷爾。
50台整機在特雷爾手裡很快銷售一空,有了良好的開始,「蘋果」公司名聲大振。開始了小批量生產。喬布斯和沃茲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小資本根本不足以應付這急速的發展。喬布斯後來回憶道:「大約是在1976年秋,我發現市場的增長比我們想像的還快,我們需要更多的錢。」為此,他們分頭去找資金支持,包括沃茲就職的公司惠普,但遺憾的是,這些公司都沒意識到這其中蘊藏的商機和市場。
機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百萬富翁馬爾庫拉慕名前來拜訪沃茲和他們的車庫工場。馬爾庫拉是位訓練有素的電氣工程師,且十分擅長推銷工作,被人們稱為推銷奇才。由於在股票生意上發了財,他很早就選擇了退休的生活。但看到這兩個年輕人的新產品,馬爾庫拉決心重操舊業,幫助他們把公司大張旗鼓地辦起來。他主動幫助他們制定一份商業計劃,給他們貸款69萬美元,將自己的命運與兩個年輕人聯系在一起。有了馬爾庫拉這樣行家裡手的指導,有了這筆巨資,「蘋果」公司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1977年4月,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在西海岸開幕了。為了在展覽會上打出名聲,喬布斯四處奔走,花費巨資,在展覽會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攤位。更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蘋果2號樣機,它一改過去個人電腦沉重粗笨、設計復雜、難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輕便、操作簡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鮮明特點,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它只有12磅重,僅用10隻螺釘組裝,塑膠外殼美觀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機。人們都不敢相信這部小機器竟能在大熒光屏上連續顯示出壯觀的、如同萬花筒般的各種色彩,「蘋果II」機在展覽會上一鳴驚人,幾千名用戶擁向展台,觀看、試用,訂單紛紛而來。
1980年,《華爾街日報》的全頁廣告寫著「蘋果電腦就是21世紀人類的自行車」,並登有喬布斯的巨幅照片。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喬布斯作為公司創辦人當然是排名第一。
從1976年初的創業,只有1300美元起家,經過不到5年,「蘋果」發展成擁有1000多名職工、市值達數十億美元的大型電腦公司。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而喬布斯年僅25歲,就躋身於億萬富翁行列,更可謂是奇跡中的奇跡。
因為巨大的成功,喬布斯在1985年獲得了由里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勛章。然而,成功來得太快,過多的榮譽背後是強烈的危機,由於喬布斯過於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無形中得罪了很多人。加上藍色巨人IBM公司也開始醒悟過來,也推出了個人電腦,搶佔大片市場,使得喬布斯新開發出的電腦節節慘敗,總經理和董事們便把這一失敗歸罪於董事長喬布斯,於1985年4月經由董事會決議撤銷了他的經營大權。喬布斯幾次想奪回權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憤而辭去蘋果公司董事長。
辭職幾天後,喬布斯又創辦了「next」電腦公司,繼續開始他的事業之旅,但「蘋果」的輝煌在他離開之後不再繼續了。
重整河山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計算機報刊幾乎都在頭版刊出了「蘋果收購Next,喬布斯重回蘋果」的消息。此時的喬布斯,正因其公司成功製作第一部電腦動畫片《玩具總動員》而名聲大振,個人身價已暴漲逾10億美元;而相形之下,蘋果公司卻已瀕臨絕境。
喬布斯於蘋果危難之中重新歸來,蘋果公司上下皆十分歡欣鼓舞。就連前CEO阿梅利奧也在迎接喬布斯的歡迎詞中說:「我們以最隆重的儀式歡迎我們最偉大的天才歸來,我們相信,他會讓世人相信蘋果電腦是信息業中永遠的創新者。」喬布斯重歸故里,心中牽系「大事業」的夢想。他向蘋果電腦的追隨者們說:「我始終對蘋果一往情深,能再次為蘋果的未來設計藍圖,我感到莫大榮幸。」這個曾經的英雄終於在眾望所歸下重新歸來了!
受命於危難之際,喬布斯果敢地發揮了首席執行官的權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首先改組了董事會,然後又做出一件令人們瞠目結舌的大事——拋棄舊怨,與蘋果公司的宿敵微軟公司握手言歡,締結了舉世矚目的「世紀之盟」,達成戰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權協議。喬布斯因此再度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接著,他開始推出了新的電腦。1998年,iMac背負著蘋果公司的希望,凝結著員工的汗水,寄託著喬布斯振興蘋果的夢想,呈現在世人面前。它是一個全新的電腦,代表著一種未來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裝,一掃電腦灰褐色的千篇一律的單調,似太空時代的產物,加上發光的滑鼠,以及1299美元的價格標簽,令人賞心悅目……不愧是蘋果設計,標新立異,非同凡響。為了宣傳,喬布斯把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變成了iMac的廣告文案�Think There For iMac!由此成了廣告業的經典案例。
新產品重新點燃了蘋果機擁戴者們的希望。三年來他們一直在等待的東西出現了,iMac成了當年最熱門的話題。1998年12月,iMac榮獲《時代》雜志「1998最佳電腦」稱號,並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業設計」第三名。
接著,1999年喬布斯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著紅、黃、藍、綠、紫五種水果顏色的款式供選擇,一面市就受到用戶的熱烈歡迎。1999年7月推出的外形藍黃相間,像漂亮玩具一樣的筆記本電腦iBook在市場上迅即受到用戶追捧。iBook融合了iMac獨特的時尚風格、最新無線網路功能與蘋果電腦在便攜電腦領域的全部優勢,是專為家庭和學校用戶設計的「可移動iMac」。1999年10月iBook奪得「美國消費類便攜電腦」市場第一名,還在《時代》雜志舉行的「1999年度世界之最」評選中,榮獲「年度最佳設計獎」。
在喬布斯的改革之下,「蘋果」終於扭轉敗局。喬布斯剛上任時,蘋果公司的虧損高達10億美元,一年後卻奇跡般地贏利3.09億美元。1999年1月,當喬布斯宣布第四財政季度贏利1.52億美元,超出華爾街的預測38%時,蘋果公司的股價立即攀升,最後以每股46.5美元收盤,輿論嘩然。蘋果電腦在PC市場的佔有率已由原來的5%增加到10%。
1997年,喬布斯被評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來越多的業界同仁認同了此觀點。甚至連當初將喬布斯擠出蘋果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贊嘆:「蘋果的逆轉不是騙局,喬布斯幹得絕對出色。蘋果又開始回到原來的軌道。」
喬布斯成為一個奇跡,但這個奇跡還將繼續進行下去。他總是給人以不斷地驚喜,無論是開始還是後來,他天才的電腦天賦;平易近人的處世風格;絕妙的創意腦筋;偉大的目標;處變不驚的領導風范築就了蘋果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蘋果公司的雇員對他的崇敬簡直就是一種宗教般的狂熱。雇員甚至對外面的人說:我為喬布斯工作!就連比爾·蓋茨都說,我不過是喬布斯第二。
2003年,人們預言,喬布斯將第三次登上《時代》雜志封面。
成功秘訣
從對電腦的痴迷,到摯愛。
25歲就成為億萬富翁的背後,是努力執著。
信息業永遠的創新者。
C. 電競是如何從「不務正業」變成主流運動的
應該是從游戲的COSer越來越多開始吧。而這個從地下城與勇士開始。
在前些年的時候,COS都是混動漫圈的,更多的都是在小說作品,漫畫作品上面,從DNF開始,就漸漸進軍游戲了。而這之後,游戲也就慢慢的火起來了。
剛剛開始接觸游戲的COS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對比較有夫妻相的COSer,他們的照片可以插著無數的小故事,並且都不會違和。
當游戲有了動漫風之後,大部分關注浪漫,關注CP的人,就會進入游戲,動漫圈子裡的基數是很大的,這些人進入游戲之後,就會讓本來不受關注的網游越來越火,網游除了CP,就是競技,人多了就會PK,PK起來的時候,官方就會開始想著舉辦活動,這樣一來,競技也就應運而生。
當然一開始的競技還是不受待見的,競技再高手,也會給人一種死肥宅的印象。而這個轉折,來自《微微一笑很傾城》這部很火的小言作品。帥的人都玩游戲了,就能引來一大波的美女。
而有美女玩的游戲,自然能引來一波她們的護花使者,打起來的人多了,競技成為運動也就理所當然了。
D. 這個人是誰
原名:マリオ英文:Mario中文翻譯:馬里奧、馬力、瑪麗、馬莉、瑪利、馬力歐、瑪莉、瑪利歐、瑪利奧、瑪莉奧 (港又譯:孖寶兄弟)官方譯名:馬里奧代表游戲:《大金剛》(1981年/街機)(也有雅達利2600和街機版)、《馬里奧兄弟》(1983年/FC)、《超級馬里奧兄弟》(1985年/FC)、《拆屋工》(1985年/FC)等。馬里奧——靠著超群的運動神經與勇氣,向強大的敵人發起攻擊,是玩家們心中的英雄。尤其是在日本,就算是不知道首相名字的人,恐怕也會知道馬里奧。超高的知名度使得馬里奧成為 日本的國民游戲角色。雖然看起來是一臉滄桑的大叔形象,但是在《任天堂全明星大亂斗》中的檔案珍藏中判明,其實不過26歲左右。也許讀者們會非常驚訝於這個事實,但想想游戲中,馬里奧靈活矯健的身姿,相信就會理解吧。馬里奧的出道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街機游戲《大金剛》,那時還沒有馬里奧這個名字,只是單純地將他設定為一個義大利人角色。當時對馬里奧有「Mr.電子游戲」、「跳躍人」等非正式的稱呼。關於正式命名還有一段典故。當游戲《大金剛》被拿到美國任天堂分部的時候,公司員工發現在有一個在倉庫中工作的工人馬里奧,相貌和動作酷似游戲中的「跳躍人」,於是「馬里奧」也就成了這個明星角色的正式名字。1953年有一部法國電影《恐怖的報酬》,主人公名叫馬里奧,搭檔名叫路易基。不知道這是不是游戲中雙胞胎兄弟路易誕生的原因呢?關於馬里奧的全名,至今一直沒有正式公布。但是根據馬里奧和路易基並稱為馬里奧兄弟這一事實,可以推斷馬里奧的全名應該是馬里奧·馬里奧。其實在馬里奧題材改編的真人電影中,兄弟倆的全名清楚地寫著「馬里奧·馬里奧」和「路易基·馬里奧」。帽子加背帶工作服、大鼻子和鬍子等特徵,離英雄的形象相差甚遠。再加上少許肥胖的身材,稍不留神可能就會把我們的英雄馬里奧當成在便利店打工的中年大叔。但是形象上所帶來的個性和親切感,卻在玩家的心中根深蒂固。馬里奧的誕生之父宮本茂的設計理念就是「像記號一般讓人一目瞭然的外貌,容易表現動作的配色」。當時限於硬體的機能,無法表現精密的畫面。為了清楚表現人物的動作,就把馬里奧的服裝設計成了背帶工作服,這樣可以很好的表現出手臂的動作。關於臉部的設計,當時的考慮是,就算設計得很仔細,在電視上也無法表現出來。有特點、容易辨認,才是設計的重點。所以就有了大鼻子、留鬍子、戴帽子的設計。說到服裝顏色的組合,也不只局限於一種。在《馬里奧兄弟》中是藍色工作服加紅色襯衫。而在《大金剛》中卻是紅色工作服加藍色襯衫的相反組合。初次登場開始兩年後,還默默無聞的馬里奧又出現在《大金剛Jr.》中。游戲中馬里奧反串了綁架大金剛的綁匪,是一個使用鞭子操縱著怪物的角色。之後在《網球》和《PUNCH OUT》游戲中還客串過裁判。馬里奧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游戲標題中是《馬里奧兄弟》這款游戲,而且他的弟弟路易也初次登場。漸漸地,馬里奧的個性也開始顯現出來。而且也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作為游戲的主人公,並開始獨當一面了。到了1985 年,把馬里奧捧成明星的決定之作《超級馬里奧兄弟》登場。保留了用頭頂、用腳踩等基本動作系統的同時,更是加入了身體變大、發射火炮等多彩的系統。因此,馬里奧也就成了真正的動作英雄。特別是吃到蘑菇後,身體變大的系統,給人強烈的震撼。一時間本作成為廣大玩家的寵兒,馬里奧也終於坐上了明星的寶座。從此馬里奧的動作英雄傳說,便一發而不可收。續篇2代、3代,也是一經推出,便馬上熱銷。之後,更是進入了馬里奧的巔峰時代。不只是動作游戲,作為醫生的《馬里奧醫生》和高爾夫球手《馬里奧高爾夫》,已經完全確立了馬里奧在當時整個日本游戲界的地位。隨著《超級馬里奧USA》等國際版本的推出,馬里奧的人氣在全世界開始爆發。1990年在美國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對馬里奧的認知度甚至超過了美國本土的明星米老鼠。一個游戲角色能達到如此出名的地步,就連宮本茂也沒有想到。到了最近幾年,很多第三方的軟體公司也開始製作關於馬里奧的游戲。如NAMCO的棒球游戲《超級馬里奧體育館》、KONAMI的音樂游戲《D.D.R.with馬里奧》等。馬里奧在這些本不屬於自己風格的游戲中,也表現得非常成功。也許是大明星才能具備這樣的才能吧。馬里奧的活躍並不只局限在游戲界,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電影界。1986年日本製作的卡通電影《超級馬里奧·碧奇公主救出大作戰》,在日本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1993年好萊塢製作了真人版的電影《超級馬里奧·魔界帝國的女神》,並大規模在各地上映。任天堂一旦推出新主機,勢必會首先推出標題中帶有「馬里奧」字眼的游戲,這種傾向至今仍在繼續。從誕生以來,馬里奧雖然已走過了很長的歷史,但從外型來看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即使變成了3D,無論穿上什麼樣的服裝,外貌始終是傳統的馬里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長壽」的表現,也是對FANS的一種忠誠。從街機版《大金剛》中初露頭角,雖然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馬里奧仍然可以說是游戲角色之王。除非有一天任天堂離開游戲界,否則馬里奧的這種地位可能將永遠繼續下去。馬里奧第一次出現於《大金剛》街機游戲,此游戲很成功。當紅白機發行時,馬里奧已經有他自己的游戲——革命性的《超級馬里奧》。其作品是世界上第一部滾動卷軸類的游戲,並且作為世界上最經典的卷軸類游戲被載入到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原稱「Jumpman」(跳人),馬里奧這名字首次出現於《大金剛》美國版的傳單。據說在美國取名時,美國任天堂的房東Mario Segale闖入會議室,要求任天堂立刻交付延誤的房租。改名後,好幾個馬里奧游戲都有提示先前的「Jumpman」名稱,如《紙片馬里奧:千年之門》和《馬里奧籃球》。馬里奧的配音演員是Charles Martinet,他也是路易吉、瓦力歐、和瓦路易吉的配音。 馬里奧的獨特形象是起因於1980年代中期的技術限制,程序設計師不能夠在有限空間里存入手臂擺動的動作,所以當時他的襯衫是單色的。那時也沒有空間來畫嘴唇、耳朵、和頭發,所以馬里奧身著工裝褲和帽子、留著胡須和鬢角。馬里奧的創造者宮本茂在采訪時說他無法讓頭發做出飄逸的動畫,所以選擇帽子。為了解釋為何馬里奧和路易基兩兄弟被稱為「馬里奧兄弟」,「馬里奧」這姓氏(組合成「馬里奧·馬里奧」)出現於代理出版的動畫片和《超級馬力兄弟》影片。但是,任天堂從沒有官方使用或確認此姓氏。馬里奧早就成為了任天堂的吉祥物。馬里奧的主要對手是世嘉公司在1990年代初推出的索尼克。這兩個吉祥物激烈競爭了近十年。最後競爭在2001年結束,世嘉公司放棄了自己的游戲機,轉用任天堂。此後,許多玩家希望這兩個人物可以在同一個游戲里出現。此願望在2007年實現了,馬里奧和索尼克將同時出現於《馬里奧與索尼克在北京奧運》。2歷史1981年,馬里奧在任天堂著名作品《大金剛》(Donkey Kong)中初次登場。當時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木匠,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注意。而真正讓大家了解馬里奧是在紅白機平台上的作品《超級馬里奧兄弟》(Super Mario Bros.)中,他的出色表演讓人們永遠記住了這個角色。1985.9.13(超級馬里奧兄弟發售日)被游戲界稱為「馬里奧的生日」(但實際上馬里奧的出現比這還早),正值馬里奧25周年(2010.9.13),世界各地的12億馬里奧粉絲用不同的方式慶祝這一特殊的日子。3人物故事十個趣味的事實:1、馬里奧首次出場是在《大金剛》中,那時他的名字叫「跳跳人」,而且最初給他設計的角色是木匠,而不是水管工。2、任天堂創業初期,在美國租了一間簡陋的房間作為辦公室,當時設計人員正愁找不到合適的名字為他們的新游戲角色命名,而在一次會議中,房東闖入房間催要房租,房東的名字叫Mario Segale,於是公司決定為這個游戲角色起名「Mario」。3、設計馬里奧形象的是宮本茂,他為馬里奧設計了一頂帽子,因為設計頭發比較麻煩。鬍子的設計是由於在那個低解析度的游戲時代,幾乎看不到人物的嘴唇。 4、馬里奧和他的兄弟路易基合稱「馬里奧兄弟」,按西方的習慣,馬里奧的小兄弟全名就叫做「路易基·馬里奧」,而馬里奧的全名則是「馬里奧·馬里奧」……5、馬里奧的配音演員名叫「Charles Martinet」,他的配音以「布魯克林區的義大利水管工口音」而著稱。6、除了庫巴,馬里奧還有一個死對頭叫「瓦里奧」(Wario),在日本的文字中,與之諧音的「warui」是壞蛋的意思。路奇的死對頭叫「瓦路奇」,似乎是比瓦里奧更搞笑的一名角色。順便說一下,這四位的配音都是由Charles Martinet一人承擔的。7、馬里奧的形象曾經在超過200款電視游戲中出現,馬里奧所有的游戲系列軟體的銷售總量超過1億930萬套,單單《超級馬里奧兄弟3》在美國就賣了5億美元。馬里奧甚至擁有自己的卡通電視秀……8、地球上的馬里奧粉絲有多少?我不知道,因為實在太多了。有些崇拜者甚至編了一套搖滾版的馬里奧歌劇。9、馬里奧主題音樂的作曲者是Koji Kondo,這首曲子世界聞名,全球各地的馬里奧fans都用自己熱愛的樂器演奏馬里奧主題曲,俄羅斯三弦、二胡等等。從中取出一個用雙吉他演奏的。10、馬里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電視游戲角色,也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1990年的一次調查中,它在孩子當中的人氣甚至超過了米老鼠。
E. 求超級瑪麗樂譜.
《超級馬里奧》游戲是由任天堂公司出品,任天堂是日本著名的游戲製作公司,其製作的游戲及主機、掌機系列在全球范圍內深受歡迎。
任天堂前身於1889年9月23日成立。1963年正式更名為任天堂株式會社,研製出了影響巨大的 Famicom 任天堂游戲機,使之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游戲公司。之後Super Famicom、Nintendo DS、Wii等主機的問世,更堅固了任天堂在電視游戲界的地位。
F. 愛情公寓關谷的心裡朋友叫什麼名字
【馬里奧】是站在游戲界頂峰的超人氣多面角色。馬里奧靠吃蘑菇成長,特徵是大鼻子、頭戴帽子、身穿背帶工作服、還留著鬍子。與他的雙胞胎兄弟路易基一起,長年擔任任天堂的招牌角色。
代表游戲:《大金剛》(1981年/街機)(也有雅達利2600和街機版)、
《馬里奧兄弟》(1983年/FC)、《超級馬里奧兄弟》(1985年/FC)、
《拆屋工》(1985年/FC)等。
游戲平台:3DS、WiiU、NDS、Wii等
所屬系列:超級馬里奧,馬里奧賽車
《愛情公寓第三部》
第3集 一夜有情
子喬和關谷假扮印度人,來到了美嘉男朋友艾派德舉辦的畫展上,關谷嫉妒艾派德的藝術細胞比自己強大,一拳弄壞了他的作品。子喬嫉妒艾派德比自己長得高,於是偷走了他的鞋子。而這一切,耽誤了艾派德與美嘉的約會,兩人因此分手。晚上,美嘉把自己離開的原因如實告訴了悠悠,一向大嘴的悠悠依舊沒有保密,知道真相的大家用真誠的方式留下了美嘉。
第4集 這是一個奇跡(上)
子喬和美嘉用計將悠悠和關谷、小賢和一菲分別關在了各自的屋裡,旨在分別促進他們之間的感情。在屋裡,悠悠向關穀道了歉,並主動向馬里奧打招呼,介紹自己。關谷被悠悠的理解打動,戰勝了自己內心的馬里奧。小賢和一菲同在屋裡,一菲誤喝了美嘉為小賢壯膽,精心准備的特製酒,這也讓美嘉的原計劃化為泡影,最終以失敗告終。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美嘉和子喬也被困在了陽台上。
G. 跪求超級瑪麗的音樂簡譜
如圖:
圖片鏈接地址http://www.sooopu.com/html/109/109745.html
H. 超級馬里奧是誰發明的
超級馬里奧是一個塑造游戲機游戲標準的作品,在它之前游戲機游戲僅僅是街機游戲的劣化,在它之後游戲機游戲與街機走上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並靠著巨大的市場容量徹底壓倒了PC游戲和街機游戲。即使沒有超級馬里奧,也會有其他游戲引發這場變革,DQ壓倒MARIO成為日本的國民游戲就是證據。實際上,與超級馬里奧同期,街機上已經出現了魔界村等現代ACT,到87年,游戲的進化程度與現實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不管誰來搞,最後游戲機行業一定是會有授權,這是游戲機硬體的先期投入導致的必然。90年代美國傾國之力打造的無授權費的3DO也失敗了,這說明不僅沒有授權不行,授權制度改動太大也不行。PC游戲一直是自由狀態(大發行商制算是半個管制),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PC游戲市場只有那麼一丁點,直到MMORPG的出現。
I. 誰能告訴我FC超級瑪麗(小蹦人)的游戲背景。。。
官方譯名:馬力歐
馬里奧是靠吃蘑菇成長,聞名世界的超級巨星。特徵是大鼻子、頭戴帽子、身穿背帶工作服、還留著鬍子。與他的雙胞胎兄弟路易一起,長年擔任任天堂的超牌角色。
代表游戲:《大金剛》(1981年/街機)(也有雅達利2600和街機版)、《馬力歐兄弟》(1983年/FC)、《超級馬力歐兄弟》(1985年/FC)、《拆屋工》(1985年/FC)等。
馬力歐——靠著超群的運動神經與勇氣,向強大的敵人發起攻擊,是玩家們心中的英雄。尤其是在日本,就算是不知道首相名字的人,恐怕也會知道馬力歐。超高的知名度使得馬里奧成為日本的國民游戲角色。雖然看起來是一臉滄桑的大叔形象,但是在《任天堂全明星大亂斗》中的檔案珍藏中判明,其實不過26歲左右。也許讀者們會非常驚訝於這個事實,但想想游戲中,馬力歐靈活矯健的身姿,相信就會理解吧。
馬力歐的出道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街機游戲《大金剛》,那時還沒有馬里奧這個名字,只是單純地將他設定為一個義大利人角色。當時對馬力歐有「Mr.電子游戲」、「跳躍人」等非正式的稱呼。關於正式命名還有一段典故。當游戲《大金剛》被拿到美國任天堂分部的時候,公司員工發現在有一個在倉庫中工作的工人馬里奧,相貌和動作酷似游戲中的「跳躍人」,於是「馬力歐」也就成了這個明星角色的正式名字。1953年有一部法國電影《恐怖的報酬》,主人公名叫馬力歐,搭檔名叫路易基。不知道這是不是游戲中雙胞胎兄弟路易誕生的原因呢?關於馬力歐的全名,至今一直沒有正式公布。但是根據馬力歐和路易基並稱為馬力歐兄弟這一事實,可以推斷馬里奧的全名應該是馬力歐·馬力歐。其實在馬里奧題材改編的真人電影中,兄弟倆的全名清楚地寫著「馬力歐·馬力歐」和「路易·馬力歐」。
PS:我為什麼要改成馬力歐,因為官方譯名是馬力歐
帽子加背帶工作服、大鼻子和鬍子等特徵,離英雄的形象相差甚遠。再加上少許肥胖的身材,稍不留神可能就會把我們的英雄馬里奧當成在便利店打工的中年大叔。但是形象上所帶來的個性和親切感,卻在玩家的心中根深蒂固。馬里奧的誕生之父宮本茂的設計理念就是「像記號一般讓人一目瞭然的外貌,容易表現動作的配色」。當時限於硬體的機能,無法表現精密的畫面。為了清楚表現人物的動作,就把馬里奧的服裝設計成了背帶工作服,這樣可以很好的表現出手臂的動作。關於臉部的設計,當時的考慮是,就算設計得很仔細,在電視上也無法表現出來。有特點、容易辨認,才是設計的重點。所以就有了大鼻子、留鬍子、戴帽子的設計。說到服裝顏色的組合,也不只局限於一種。在《馬里奧兄弟》中是藍色工作服加紅色襯衫。而在《大金剛》中卻是紅色工作服加藍色襯衫的相反組合。
J. 這是什麼動漫人物
馬里奧(任天堂公司游戲角色)
馬里奧是站在游戲界頂峰的超人氣多面角色。馬里奧靠吃蘑菇成長,特徵是大鼻子、頭戴帽子、身穿背帶工作服、還留著鬍子。與他的雙胞胎兄弟路易基一起,長年擔任任天堂的招牌角色。
馬里奧靠著超群的運動神經與勇氣,向強大的敵人發起攻擊,是玩家們心中的英雄。尤其是在日本,就算是不知道首相名字的人,恐怕也會知道馬里奧。超高的知名度使得馬里奧成為日本的國民游戲角色。雖然看起來是一臉滄桑的大叔形象,但是在《任天堂全明星大亂斗》中的檔案珍藏中判明,其實不過26歲左右。也許讀者們會非常驚訝於這個事實,但想想游戲中,馬里奧靈活矯健的身姿,相信就會理解吧。
代表游戲:《大金剛》(1981年/街機)(也有雅達利2600和街機版)、《馬里奧兄弟》(1983年/FC)、《超級馬里奧兄弟》(1985年/FC)、《拆屋工》(1985年/FC)等。
(來自網路)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