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硯的外觀造型有怎樣的講究
硯的外觀造型到墨堂的處理,以至硯背抄手的掏挖,製作講究,線條處理流暢,造型大方穩重,體現了這一時期的工藝水平及藝術風格。這時硯的形制,硯池與硯台已明顯分開。
『貳』 在古代的硯台上的硯蓋上有兩個古代的字,是什麼字啊!
硯台
『叄』 明清的硯式有哪些
明清石硯除以石質取勝外,還特別注重雕刻造型,式樣繁多,蔚為大觀。這時的硯式如鼎形、琴形、竹節、花樽、馬蹄、新月、蓮葉、古錢、靈芝、蟾蜍等,逞奇斗勝,各臻其妙。還有保存天然石質朴美,不假釜鑿的天然硯。
『肆』 硯有什麼用
硯用於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筆。因為磨墨,所以有一塊平坦的地方;因為盛墨汁,所以有一個凹陷。
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硯,也稱「硯台」。中國傳統文房用具,始於漢代。文房四寶之一。以筆蘸墨寫字,筆、墨、硯三者密不可分。硯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殿軍,但從某一方面來說,卻居領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是由於它質地堅實,能傳之百代的緣故。中國四大名硯之稱始於唐代,它們是端硯、歙硯、洮硯,紅絲硯。宋代澄泥硯興起,今日稱之為四大名硯的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加上紅絲硯,應是五大名硯。事實上,中國古硯品種繁多,遠不止此,如松花石硯、玉硯、漆砂硯等,在硯史上均佔有一席之地。
『伍』 硯台木盒蓋上鑲有當官人石硯上 提有郭東字樣的硯是否是真的
硯台木盒蓋上鑲有當官人石硯上 提有郭東字樣的硯,有可能是真的;今年的行情持續低迷,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陸』 有些硯的正中央有一個凸起的圓圈,這是做什麼用的
旁邊有凹下去的,硯堂硯池 方便承墨。主要出現非小硯上 其實沒特別作用 個人喜歡而已
『柒』 端硯有哪些
老坑
端硯石產區位於肇慶市郊羚羊峽南岸端溪水東邊一逼視產也奇怪,以端溪水為界,其西石質低劣,不能作硯材;以東石質優良,端硯各坑星羅此間,老坑就在端溪以東,鄰近溪水江處。沿溪而上,位於端溪東側的山麓,山腰或山坳間有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點岩、冚羅蕉等.這個端石礦產區分三個礦層,老坑屬第一含礦層,位於含礦段的最下部,僅有老坑洞,別無他洞。 老坑硯石岩性:泥質結構,緻密,塊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由雲母類(水雲母)粘土為主組成,還有赤鐵礦、石英、綠泥石、碳酸鹽類,微量礦物有:電氣石、金紅石、黃鐵礦等。赤鐵礦呈微粒狀,相對集中成環帶狀的暈圈時,則謂之為「火捺」。老坑硯石外觀青灰色,微帶紫藍色,石紋細膩而幼滑、嬌嫩、緻密而堅實。 主要石品花紋有冰紋、金線、銀線、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葉白、魚腦凍、冰紋凍、天青凍以及名貴的石眼。較常見的石品是冰紋和金線、銀線,其次是火捺。魚腦凍(包括碎凍)和蕉葉白則是稀有的,非常難得。 古人曾贊美老坑硯石具有「體重而輕」、「質剛而柔」的特點。把「重與輕」,「剛與柔」這兩對矛盾統一在一體之中,這是有根據和有道理的。老坑硯石從表面看呈紫藍色略帶青,使人感到比原來的感覺要輕些。所謂「質剛而柔」是從雕琢的過程和研墨的角度來說,老坑硯石的確質地堅實而又帶柔性,這種柔性即古人所謂「若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假如用手心輕按老坑硯的硯堂,旋即會出現滋潤的水氣。這些特點是因為老坑硯石的礦物成分主要由泥質、絹雲母及硅質膠結而成,同時也是由於這個原因,老坑硯石的泥質比重很大,所以敲擊它時發出「篤篤」的木聲,即所謂「扣之無聲」,「磨墨亦無聲」,缺少鏗鏘之聲。又由於老坑硯石中含硅質的作用,所以還有「久用鋒芒不退」的優點。老坑硯石長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礦物質為地下水所溶解,是逐漸使石質變純,變軟的緣故,故使老坑硯石如此細膩嬌嫩、滋潤到可以「呵氣研墨」的效果。
坑仔岩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與普通話「康」音相近,故又稱康子岩),亦有人稱岩仔坑。它位於老坑以南半山這上,距老坑洞約二百餘米。坑仔岩在停采近百年後,1978年底重新開坑採石,80.8米長90多米的坑道,連接原坑仔岩採石工作面,采出一批批優質的坑仔岩硯石。 坑仔岩硯石質優良,幼嫩、紋理細膩、堅實且滋潤,僅次於老坑。但坑仔岩硯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樣層次分明。石色青紫稍帶赤,顏色花紋均勻,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硯石色彩斑斕。石品花紋中有蕉葉白、魚腦凍、青花、火捺以及各種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稱。其石眼色翠綠(間有黃色),有的作七、八重暈,黑睛活現,形似鳥獸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級硯材。坑仔岩硯石是含石英粉砂的絹雲母泥質頁岩。岩性:粉砂泥質結構,緻密塊狀。礦物萬分為泥質礦物(以水雲母為主)、赤鐵礦、石英、電氣石、金紅石、綠泥石等微量。
麻子坑
麻子坑位於老坑之南約四公里處,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腳之端溪水約600米。該處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嶇險峻,攀登不易,上落困難。 麻子坑硯石質地高潔,優質的麻子坑石可與老坑石媲美。一般來說它僅次於老坑,而與坑仔岩同級,如遇佳石則又勝於坑仔岩。麻子坑如果不認真細看,容易與老坑混同,硯石中有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火捺、豬肝凍、金錢火捺、天青、天青凍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紋,石眼尤佳,多碧綠,且作數層,可製成高檔硯材。麻子坑硯石層次清晰,石工以為石分三格(亦有叫三層),硯石色澤油潤,青紫色略帶藍色,近似老坑硯石的色素,以水濕之觀察,色彩豐富斑斕。麻子坑硯石為含硅質的鐵質泥質頁岩,礦物成份:泥質(水雲母為主)、鐵質、硅質,少量石英、氫氧化鐵及綠泥石;微量礦物有電氣石和鋯石等。
梅花坑
梅花坑的開坑採石始自宋代,梅花坑是端溪五大名坑之一,開坑採石始於宋代,以多眼為主要特徵,呈蒼灰白微帶青黃色,似梅花鹿的皮毛,具有石質好,下墨亦快的特點,為端溪硯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硯石之一,集鑒賞、實用、饋贈、收藏於一體。
宋坑
宋坑因在宋代被發現而開坑採石,故取名宋坑。但宋坑非指某一採石坑洞,而是擁有好幾處岩洞;盤古坑、陳坑、伍坑、蕉園坑等,均位於肇慶市北郊七星後面的北嶺山一帶,西起三榕峽,東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以北將軍嶺下有將軍坑,產硯石,前人也有稱宋坑為將軍坑。 宋坑硯石由於產石區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所以石質石色不完全一致。一般來說宋坑硯石石色凝重而渾厚,這是宋坑硯石的主要特徵之一,宋坑硯石質緻密,潤滑細膩,下墨快,發墨好,可作高中檔的雕花硯材,其餘則可製作墨海、淌池等硯台。 在端溪各坑硯石中,宋坑硯以下墨快而著稱,這與宋坑硯石中的「金星點」有關,不過下墨雖然快些,仍比不上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等硯石研磨出來的墨汁細膩、油潤。要書寫奔放、流暢,筆力勁健的大字,用宋坑硯研墨為宜;要畫嚴謹精緻的工筆花鳥,人物畫和書寫工整的蠅頭小楷,則用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硯更加合適。
綠端
綠端採石始於北宋,綠端硯石最早在北嶺山附近開采是事實,可能因硯石枯竭,人們就終止於此開采,轉移至端溪水一帶的朝天岩附近開采,再後綠端硯石與朝天岩硯石混在了一起,即上層為綠端,下層為朝天岩。 綠端石色青綠微帶土黃色,石質細膩、幼嫩、潤滑,最佳者為翠綠色,純渾無瑕,晶瑩油潤,別具一格。清朝紀曉嵐在自己的一塊綠端硯上鐫銘:「端溪綠石,硯譜不以為上品,此自宋代之論耳。若此硯者豈新坑紫石所及耶。紀曉嵐對綠端的評價與前輩有所不同,是有一定根據的。目前綠端也是一種較為名貴的端溪硯石之一。
斧柯東(新麻坑)
以出產端硯著稱於世的斧柯山,位於肇慶市羚羊峽東南,綿延十多公里,崇山峻嶺,氣派非凡。其東麓地域一直是沙浦鎮轄區,故有些人習慣稱這一帶產出的端石為沙浦石,還有羚羊峽以東(屬鼎湖區)的沙浦諸坑,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斷斷續續開采過硯石,沙浦石現在稱之為新麻坑或斧柯東。石質不俗,細膩,堅硬緻密,石品紋理豐富,實用性很強,送禮佳品。
『捌』 中國的名硯有哪些
從唐代起,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南部的洮硯和河南洛陽的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
而在博大精深的傳統中國書法界也公認十大名硯:
1.端硯其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市東南端溪之爛河山,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自唐代問世以來,便頗受文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愈紛繁,地位越來越高,故而升到我國石硯之首。
2.歙硯其料取於江西婺源縣龍尾山一帶溪澗中,故又稱之為龍尾硯。其石堅潤,撫之如肌,磨之有鋒,澀水留筆,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滌之立凈。自唐以來,一直保持其名硯地位。
3.山西澄泥硯為陶硯,唐宋時已是貢品。其精於雕琢,澤若美玉,儲墨不耗,積墨不腐,冬不凍,夏不枯,寫字作畫蟲不蛀。
4.洮硯亦稱洮河硯。其料取於甘肅卓尼一帶洮河深水處。因而石質細膩,膚理縝密,發墨而不損毫,磨面不光,呵氣即濕。北方最為貴重。
5.山東紅絲石硯為魯硯代表,歷史上以其質地嫩潤,護毫發墨,色澤華縟,瑰麗多姿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6.四川苴卻硯,石質溫潤如玉、嫩而不滑。叩之有錚錚金石聲,撫之如嬰孩肌膚般細膩溫潤者為上品石,顏色以紫黑澄凝為最佳。
7.寧夏賀蘭硯採用賀蘭石,它天然形成深紫、綠兩色,相互輝映,色彩鮮明,紫底綠彩,雕刻藝人因石制宜,精心用料,雕出千姿百態的賀蘭硯。
8.貴州思州石硯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9.長期以來,吉林省松花御硯一直為宮廷專用,隨著清朝覆滅,這一名貴硯石失傳。直到1979年生產才得以恢復。
10.易水古硯石質細膩,易於發墨,雕刻古樸,為各代書法家和收藏家所珍愛。現在易水古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收藏熱潮。
我國的許多地方都產石硯,山東的紫金石硯和龜石硯,大汶口一帶的燕子石硯,即墨的田橫石硯和溫石硯,蓬萊的砣磯石硯,臨沂的薛南山石硯和徐公石硯,曲阜的尼山石硯,河南濟源的天壇(盤古)硯,安徽宿縣的樂石硯,江西修水的赭硯,吉林松花江下游的松花石硯,四川合川的嘉嶺峽石硯,甘肅嘉峪關的嘉峪石硯,寧夏,青海的賀蘭石硯,浙江江山的西硯,湖南湘西的水沖硯等等。但自唐代起,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和紅絲硯便特具聲名。澄泥硯屬陶,其餘四硯皆為石硯。
『玖』 這是什麼時期的硯台,硯台上的花紋是什麼有什麼典故嗎價值多少呢
看起來像松紋。圖片很模糊,刻松紋四方硯。品相不好,貌似還磕壞一角,收藏價值一般。個人觀點。
『拾』 有硯字的成語或詩經
標新取異 biāo xīn qǔ yì
近義詞: 標新競異、標新立異 反義詞: 人雲亦雲
用法:
解釋: 標:檢舉;異:特別的。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有創見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8回:「秦妃子既能標新取異,剪綵為花,與湖山增勝。」
例子:
謁後語:
謎語:
成語故事:
相關成語
標新創異 標新立異 標新領異 拘奇抉異
領異標新 拔新領異 本同末異 標同伐異
傳聞異辭 大同小異 黨同伐異 都頭異姓
獨異於人 非異人任 分居異爨 豐神異彩
高自標置 功標青史 孤標傲世 互相標榜
見異思遷 馬鹿異形 名標青史 排斥異己
奇花異草 奇裝異服 求同存異 奇珍異寶
奇光異彩 奇葩異卉 日新月異 求大同,存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