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耳蝸帽子

耳蝸帽子

發布時間:2021-07-17 09:04:36

1. 人工耳蝸能藏在頭發里嗎,能用頭發遮住嗎

嗯,頭發長是完全可以遮住的,要是小男孩短頭發就沒辦法了,只能採用奧地利人工耳蝸特製的帽子

2. 人工耳蝸後能戴帽子嗎

可以的,只要不易產生靜電的帽子即可,靜電有可能會對體外機程序造成破壞

3. 桌面發卡器是什麼

的種類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
助聽器的性能及指標
助聽器的選配原則
助聽器的適用人群
助聽器對語言聽力康復的意義
助聽器的發展史
助聽器發展的趨勢
助聽器的保養
助聽器的選配
兒童助聽器選配指導
不同外形的助聽器的區別 什麼是助聽器
助聽器的種類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
助聽器的性能及指標
助聽器的選配原則
助聽器的適用人群
助聽器對語言聽力康復的意義
助聽器的發展史
助聽器發展的趨勢 助聽器的保養助聽器的選配兒童助聽器選配指導不同外形的助聽器的區別

[1]盒式助聽器助聽器
hearing aid
[編輯本段]什麼是助聽器
一切有助於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助聽器有電力的和非電力的兩類,後者目前已被廢棄。前者又有電子管式和晶體管式兩種。晶體管式助聽器最為靈巧輕便,於1950年問世後已取代電子管式而被普遍採用。
集成電路的的問世又迅速地取代了「晶體管助聽器」,集成電路IC於1964年問世,其體種小,低耗電,穩定性更高。近年來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助聽器也逐步向智能化、體內化發展:1982年「駐極體麥克風」的問世實現助聽器微型化,靈敏度及清晰度更是達到了新的水平;而1990年隨著「電腦編程助聽器」的問世,助聽器增益初步智能化調整,又讓助聽器達到了另一新水平。1997年,「數字助聽器」的增益智能化調整,使用極為方便,性能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今天——我們所用的大部分助聽器都是「數字電腦編程」的,根據我們每個人聽力損失的程度不同來調整,對我們的助聽效果又提高了一個層次,讓我們聽得更多!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種類
個人配戴的助聽器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①盒式助聽器。又叫口袋式或袖珍式。體積似香煙盒,掛在胸前小袋內或衣袋內。主機經一根導線連接耳機插入外耳道內使用,其主要缺點是導線較長,既不美觀又不方便。但因體積較大,可裝置多種功能調節開關,提供較好的聲學性能,並易製成大功率型,以滿足嚴重耳聾兒童的需要。以兒童和老人使用較多,占需求量的5~10%。中國生產的助聽器以此型為主,因元器件較大容易製造,使用普通5號電池(或7號電池)很方便,價格也最便宜。
②眼鏡式助聽器。同時能滿足屈光不正和耳聾患者的需要,舊式的是將傳聲器(話筒)、放大器、受話器(耳機)、電池盒及各種功能開關全部安裝在眼鏡腿內;而近年則將普通眼鏡的一隻腿末端與耳背式助聽器連接在一起,便於維修和更換。對於一耳全聾或一耳正常或一耳全聾另一耳部分聾者,創所謂信號交聯式助聽器。其用途主要是幫助單耳全聾者接受全聾側的聲刺激,以利安全與對話,眼鏡式助聽器實現此功用較方便。本型助聽器除用於氣傳導方式外,也最適於製成骨導助聽器。缺點是眼鏡與助聽器相互牽制,售價最貴。 〔外形似眼鏡,對使用耳背式助聽器感到不美觀的人有一定的掩飾作用。其他各方面性能均較差,是一種已經被淘汰的助聽器。〕
③耳背式助聽器。形似香蕉曲度,伏於耳後,一般長約4~5cm。受話器開口與一硬質塑料管製成的導聲鉤連接,把它掛在耳廓上緣根部,由此鉤經軟塑料管和耳模耳塞放進耳甲腔及耳道口助聽,有些國家此型助聽器發展最快,許多廠家可提供30~50種不同規格產品,功能逐漸增多。現已能製成大功率型或適用於低頻殘聽為主的聾啞兒童所需的特殊型耳背式助聽器。由於性能優良,機殼可製成各種膚色,伏於耳後為頭發所隱蔽,往往不為外人發現,很能滿足聾人心理要求。在某些國家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普及型助聽器,一般使用率達到60%左右。
④定製式助聽器。定製式助聽器是「耳內式助聽器」、「耳道式助聽器」及「深耳道式助聽器」的統稱。定製式助聽器的最大特點是:根據我們每個人的耳朵的形狀去定做,適合個人的耳朵。這樣配戴更舒服,容易取戴;能充分利用外耳的聲音收集功能;比較不引人注目;可以正常的方式來接聽電話。其中「深耳道式助聽器」外形最小,利用外耳收集聲音的功能更接近我們真耳,更不易被人發現。其可以抑制耳鳴的效定製式助聽器果也最佳。但定製式助聽器的價位也相對較高——尤其是「深耳道式助聽器」(同品牌、同型號、同功率的情況下,最小的外形其價位也就越高——針對「定製式助聽器」而言!)
[e]近兩年來新出的開放式助聽器(OTP)和內置受話器式助聽器(RIC)因為兼俱了定製式和耳背式助聽器的優勢,而一躍成為市場的寵兒。
此外,為教育訓練聾兒發展口語教學專用的集體助聽器,經放大器並聯多付耳機,放置在課桌上為每個學生使用,稱為有線式的。也有的連接兩個組合音箱,聾童坐在教室內以開放聲場形式接受擴聲教學。比較新式的則是無線式助聽器或語言訓練器,分為調頻(FM)助聽器和紅外助聽器兩種。使用時學生將其掛在胸前,而老師或父母身佩發射裝置(如無線話筒)進行教學或對話,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可以自由活動。除在室內教學外,還可走進博物館、動物園或社會、自然界中進行講解,擴大了學生們的知識面。另外有一種攜帶型或台式助聽器(亦稱聽覺語言訓練器),雖然體積較大,但頻帶較寬,功能齊全,而且功率較大,很適合學生在家庭和課堂中接受聽覺語言訓練用。有的還附帶裝有骨導振動器,放置在手腕上對極重耳聾兒童發展口語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工作原理
所有助聽器不外由傳聲器(話筒)、放大器和受話器(耳機)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傳聲器為聲電換能器,將外界聲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輸入放大器後使聲壓放大到1萬乃至幾萬倍,再經受話器輸出這個放大後的聲信號。助聽器還應包括電池能源以推動機器工作。由於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聽覺損傷機能差異也不同,因此裝置音量調節、音調調節、最大聲輸出調節、電話拾音等設備,以及O-M-T(關斷-話筒-電話)三檔開關都是不可缺少的。耳聾患者絕大多數是感音神經聾,其中相當多的人具有重振陽性現象。他們對小聲聽取感到困難,但稍響的聲音又難以忍受,響度感覺的動態范圍明顯縮小。由於電子學上採用 AGC或PC線路實現壓縮和限幅功能,以使這類聾人較滿意地應用助聽器克服聽覺障礙。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性能及指標
一個合格的助聽器至少應考慮下述六項性能指標:
①頻率范圍。低檔助聽器的頻率范圍至少在 300~3000Hz,普通助聽器高頻應達到4000Hz,高級助聽器的頻率范圍可在80~8000Hz之間。
②最大聲輸出或飽和聲壓級(SSPL)。實際上代表了助聽器的最大功率輸出。使用助聽器時的最大聲輸出應低於患耳的不舒適閾,尤其對重振陽性的患耳,必須控制最大聲輸出以保護患耳。
③最大聲增益。主要表示助聽器的放大能力,各國生產的助聽器增益多在30~80dB之間。一般說,耳聾程度輕的要選擇增益小的,程度重的應分別選用增益中等的或大的助聽器。在具體使用中助聽器上都備有使聲增益在一定范圍內變動的音量調節開關。選配適合的助聽器可依一些公式預先計算,最簡易的方法是按照純音聽力圖,對 500、1000、2000Hz三個音頻的增益補償調節,以其閾值的一半或稍多為宜,多能獲得滿意效果。
④頻率響應和音調調節。為滿足聾人聽力要求,助聽器應提供各種不同的頻率響應,頻率不同反應在聽覺上就是音調不同。為了使助聽器的頻響比較符合聾人的聽力損失特點,音調調節鈕上設置一些不同音調,通常L代表低音,N為正常,H為高音。
⑤信號雜訊比 (S/N)。助聽器耳機放大後的輸出往往是語言信號和惱人的雜訊同時存在,信號雜訊比值越大,語言信息輸出的質量也越好。優質助聽器的信噪比可達40dB左右,至少應保證30dB以上。
⑥諧波失真。為了能高地傳輸放大後的聲信號,助聽器的失真度應越小越好,按規定失真應小於10%,而小於5%的基本上可以保持語言的逼真性。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選配原則
舊概念認為傳導性聾是助聽器的最佳使用者,而近三、四十年國際上助聽器的發展很快,性能多樣,質量日高,幾乎能滿足90%以上耳聾患者的需要,特別是大多數感音神經性聾得益最大。
①失聰患者需先經過醫治或手術無效的,病變已完全穩定後才考慮配用助聽器。對於新近發生的耳聾或處於活動期者可於靜止後1年再決定,而遺傳性緩慢進行的聽力障礙患者應慎用助聽器,最好應在聽力學專家指導下配用。
②雙耳嚴重的外耳道炎、中耳炎流膿不止、雙外耳道完全閉鎖均不用氣導助聽器,可考慮用骨導式的。其他各類耳聾患者均以氣導助聽器為宜。
③選配前應作純音聽力測試,依聽力圖選用適宜的助聽器。對感音神經性聾患者應盡可能測試閾上功能或語言測聽對判定效果有利。
④應為助聽器使用者提供2~3周試用期,有的國家已成常規。這樣可使聾人在專門人員指導下反復調整各項控制旋鈕,選用最適宜的助聽器而獲得滿意效果。
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為聽力損失90dB以下患者先選用耳級助聽器,而對90dB以上的可考慮用盒式助聽器。
⑥一般以一隻耳使用助聽器皆可解除聽話困難,但在條件許可或依個人愛好使用雙耳助聽。雙耳助聽已成發展趨勢,為耳聾兒童語言康復應普遍推廣使用雙耳助聽,其優點較多。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適用人群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據純音聽力圖語言頻率平均損失計算, 閾值在 0~30dB者無需使用助聽器。30~45dB者屬可用可不用者,據情決定選配。45(或40)~90dB都應建議配用,多數能獲得滿意結果。90~110dB的效果欠佳,但對嬰幼兒童應建議在2~3歲前使用大功率助聽器,對利用殘余聽力發展口語能力有重要意義。②自幼為聾啞人,即便其聽力為55~70dB,而年齡超過8~12歲再開始使用助聽器者多數不會獲得滿意效果。最遲應在5、6歲前使用助聽器才能取得效果。③若雙耳損失一致,動態范圍相近,雙耳助聽效果最好。④雙耳聽力損失差異大於30dB,應用一耳助聽器,可為語言辨別率高和動態范圍大的一側配戴。⑤一耳聽力損失小於40dB,而另一耳為60~70dB左右應為後者配用。⑥一耳聽力損失60~70dB,而另一耳聽力損失遠大於此值,應為前者配用。⑦若雙耳聽力曲線起伏不一致,應為較平坦一側配用。⑧對老年聾、雜訊聾、葯物中毒性聾等重振現象陽性患者,說明他們以內耳毛細胞病變損害為主,響度變化的忍耐度減低,應推薦使用帶有AGC(或AVC、ARC)及PC裝置的助聽器。⑨長期反復發作的功能性聾(癔病聾或神經官能症耳聾)使用助聽器效果較好。⑩雙耳全聾不能配用助聽器,但有些國家的學者主張全聾兒童在1、2歲前使用大功率助聽器,採用全面交往法有助於發展語言交際能力。�一耳全聾,另一耳正常,一般不用助聽器,但近來有些國家的一些聽力專家主張使用「對側信號交聯(CROS)式」助聽器,即在全聾耳上配戴助聽器的傳聲器,而受話器則使聲音導入健耳,有助於收聽壞耳一側來的聲信號。�雙耳聽力損失達到70dB以上時,應當配用雙耳耳級助聽器。為避免引起反饋嘯叫,有些國家使用所謂雙耳對側交聯(BICROS)式助聽器。
[編輯本段]助聽器對語言聽力康復的意義
應盡早發現耳聾,在2歲前確定兒童的聽損水平,最好在半歲前堅持使用助聽器放大設備,立即開始長期的聲音刺激,進行不懈地聽覺訓練和語言訓練,促使大腦聽覺中樞和語言中樞得到充分發育。一般說,經過幾年,乃至十幾年的訓練,對聽力損失60~70dB的聾童可以完全通過聽覺通路,發展口語交往能力;而對聽力損失達90dB的則需要結合視覺和觸覺通路建立講話能力。他們之中許多人能讀普通中學、大學課程,有的能以優異成績獲得學位。各式助聽器或聽覺語言訓練器使用及時、得當,幾乎可以使半數或2/3的聾童擺脫聾啞狀態,這在許多科技發達國家已成為現實。老人配戴助聽器初期多數效果不滿意,需要有專門的訓練和指導才能達到聽覺康復的目的。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發展史
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種供聾人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設備,其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以下七個時代:手掌集音時代、炭精時代、真空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微處理器和數字助聽器時代。
人類最早、最實用的「助聽器」可能是聾人自己的手掌。將手掌放在耳朵邊形成半圓形喇叭狀,可以很好地收集聲音。雖然這種方法的增益效果僅為3dB左右,而且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助聽器,但是,這是最自然的助聽方法。直到現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傾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掌來集音的情況。許多哺乳動物都有碩大的耳朵,所以它們的聽力比人要好得多。
受到手掌集音的啟發,一些有心人先後發明了各種形狀的、簡單的機械裝置,如象嗽叭或螺號一樣的「耳喇叭」,木製的「聽板」、「聽管」,象帽子和瓶子一樣的「聽帽」、「聽瓶」,象扇子和動物翅膀一樣的「耳扇翼」,以及很長的象聽診器一樣的「講話管」,等等。由於人們認為聽管越長集音效果越好,所以有的聽管竟長達幾十厘米,甚至一米多。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拿著聽管伸到別人的嘴邊,樣子滑稽可笑,但卻使聾人提高了聽力。同時,也提醒講話者盡量大聲講話。這種簡單的機械助聽裝置一直使用了幾百年,直到十九世紀,才逐漸被炭精電話式助聽器取代。
1878年,美國科學家Bell發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是由炭精傳聲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裝而成。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制備出了第一代電子管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Hans Demant與美國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資批量生產助聽器。到二十世紀40年代,已經有氣導和骨導兩種類型的助聽器了。這個時期的助聽器在技術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雖然能夠滿足一些聾人的需要,但是,還有許多缺點,如雜訊太大,體積笨重如17寸電視機,不易攜帶,等。
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電子管)問世不久,就出現了真空管助聽器。隨著真空管技術的不斷發展,助聽器體積逐漸變小,實現了主機和電池的分離。1921年,英國生產了第一台商業性電子管助聽器。由於電子管需要兩個電源供電(一是加熱電子管中的燈絲,使之發放電子;二是驅動電子通過電柵到達陽極),因此這種助聽器體積大而笨重,雖然增益和清晰度較好,但幾乎無法攜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汞電池代替了鋅電池,使電池的體積顯著減小,電池與助聽器終於可以合為一體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出現了如印刷電路和陶瓷電容等新技術材料,使得一體式助聽器的體積顯著縮小,這樣,助聽器就可以隨身攜帶了。逐漸地,助聽器也採用了削峰(peak clipping, PC)和壓縮(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等技術。
1943年,開始研製集成式助聽器,將電源、傳聲器和放大器裝在一個小盒子內,為現代盒式助聽器的雛形。同年,丹麥建立了兩家工廠批量生產助聽器,一家是Oticon,一家是Danavox。助聽器的體積也越來越小,最後,競能象香煙盒一樣大,攜帶已非常方便。
1948年,半導體問世,電子工程師們立即將半導體技術應用於助聽器,獲得較好效果。採用一部分半導體元件,可以使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縮小,如果全部採用半導體元件,聲反饋將不可避免。
1953年,晶體管助聽器問世,使助聽器向微型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1954年,出現了眼鏡式助聽器。為了避免聲反饋,設計者將接受器和麥克風分別裝在兩邊的眼鏡腿上,但未能實現雙耳配戴。1955年,推出了整個機身都在單個鏡腿上的眼鏡式助聽器,使雙耳同時配戴助聽器成為可能。
1956年,製成了耳背式助聽器,不僅體積進一步減小,優越性也超過了眼鏡式和盒式助聽器,成為全球銷售量最大的助聽器。
1957年,耳內式助聽器問世。新的陶瓷傳聲器頻率響寬闊平坦,克服了以往壓電晶體的不足。鉭電容的出現,使電容體積進一步減小,晶體管電路向集成電路這一小型化方向快速發展。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助聽器的體積進一步減小,耳內式助聽器出現以後不久,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聽器相繼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觀上的需要。
1958年,我國開始生產盒式助聽器,目前已能生產耳內式、耳背式助聽器。
1988年出現的可編程助聽器,利用遙控器變換多個聆聽程序,以達到最舒適的聽覺感受。可編程助聽器採用廣角麥克風和指向性麥克風助聽器,可在日常生活中和嘈雜環境中運用不同的聆聽模式,使聽到的聲音更為清晰。配帶指向性助聽器的人雖然目光未投向您,但是,他在專心收聽您的講話,故似乎有監聽的特殊用途。據傳,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就配戴這樣的助聽器。
近年來又推出了「數碼」助聽器,數字信號處理能力極強,為選配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天的助聽器已經有了耳內式、耳背式、盒式、眼鏡式、發卡式、鋼筆式、無線式等多種形狀,助聽效果明顯提高。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助聽器的體積會越來越小,功能會越來越強大,並能造福所有的聾人。
[編輯本段]助聽器發展的趨勢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助聽器發展有三個主題:
①小型化:從19世紀末的桌面大小到20世紀末的重量不足一克,助聽器外型尺寸越來越小。盡管目前還未找到進一步大幅度減小助聽器外型尺寸的有效方法,但作為趨勢,助聽器肯定會越做越小,越做越美觀。微型助聽器不僅是製造商的希望,更是廣大助聽器使用者的要求;
②個性化:隨著相關聽力知識的普及,人們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聽力,同時也會發現聽力損失完全相同的聽力障礙者極少,每個聽障者的聽力狀況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因此,為每個聽障者個別定製助聽器以保證使用效果必然會成為發展趨勢。
③智能化:要想進一步提高助聽質量(比如清晰度)就必須使助聽器具備記憶能力、重新編碼能力等「智能」,比如抗雜訊、聲源定向定位、音質定位等各類類耳蝸性能。這一切,需要計算機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的支持。智能化助聽器已經開始受到廣泛重視,但作為商品還遠遠沒有成熟,遠遠不能滿足廣大特殊用戶的需求
[編輯本段] 助聽器的保養
助聽器是一種現代社會中唯一的、必須在日常活動中任何時刻隨身配戴的、非常精密的、隨時工作於各種惡劣氣候條件和生活環境中的、極易在取戴時跌落的高科技電子產品,種種原因註定助聽器需要很好保養才能獲得最佳的使用效果。從這幾年對定製機研究的結果發現,耳垢堵塞、受潮、被無意跌落沖擊是造成助聽器,特別是定製機損壞的三大主要原因。
1. 耳垢的損害
其中耳垢堵塞是造成價格昂貴的受話器損壞的主要原因。中國人的耳垢一般屬於乾性,正常在平時的講話、咀嚼、走路時因為震動會將大部分耳垢從耳道內逐步振動掉出,但仍有一部分會殘留在耳道內,特別是在戴上定製機後,耳道口被堵塞,耳垢無法正常掉出,耳垢「走投無路」只能往制機的受話器孔里去,輕則使聲音變輕,重則使受話器嚴重堵塞而造成損壞,給耳聾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經常定期對受話器孔進行清潔需要經銷商和用戶共同努力,千萬不要小看小小一塊耳垢,它可能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損失和不方便。按照說明書的步驟對耳垢進行清理,費時不多但可以給您節約不少維修費用和避免無機紗韉耐純唷?
2. 水汽的危害
助聽器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水汽。一般都知道水汽會從電池倉門、各種調節鈕的縫隙進入助聽器內部並積存,影響助聽器的內部線路、造成定製機機殼內腔體積存水汽、腐蝕機芯和內部連線。所以在平時使用時除了要注意不要讓周圍環境的水汽進入助聽器,如用潮濕的手調節助聽器或者給雨水淋到。
水汽還會從定製機的受話器孔進入受話器腔體所能造成的危害就不太為人所知了,在我國南部地區,氣溫高的時期在全年是非常長的,因而經常盥洗、沖涼成為每日必做的功課,一般在沖涼洗澡後,難免有少量水濺入耳道。正常人耳道有一點水會很快揮發,但耳聾者如果在耳道有水的情況下,沒有擦乾就戴上定製機,會將水完全堵在定製機到鼓膜之間很小的耳道空間內,水受熱後變成水汽,進入受話器的腔體深處,再逐步冷卻積累成液體水,對受話器內極其細小的零部件不停浸泡,損傷受話器,輕則產生聲音異常,重則使受話器徹底報銷。
可見注意保持耳道的乾燥顯得非常重要。在助聽器不用時,要放在乾燥劑內把機器受到的水汽吸干,這會給你的助聽器帶來非常長的使用壽命。
3. 沖擊的傷害
助聽器象石英錶一樣非常怕摔,因為助聽器中的元件是靠非常細小的導線連接的,非常容易在受沖擊後斷掉,特別是受話器由於本身的結構關系,內部的發聲振動簧片和頂針非常容易在沖擊後移位變形,造成失真或無聲(參見受話器結構的詳細介紹文章)。
在受話器的生產過程中,受話器包裝前如果有從高處跌落的情況發生,處理的唯一辦法是報廢,受話器不耐沖擊可見一斑。
受話器在裝入助聽器機殼後,雖然抗沖擊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仍要高度重視,防止跌落沖擊。定製機由於體積小巧,比較容易在戴上或取下時從手中滑落,所以一定要注意這點。
助聽器保存
助聽器不用的時候,要將開關關閉並且打開電池門,這樣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如果助聽器未關閉,它會發出"吱吱"的嘯叫聲,可能引起兒童或寵物的注意,從而產生不必要的損壞。
因此,要將助聽器存放在兒童或寵物不易發現的地方。如果較長時間不用助聽器,請將它裝在專用的口袋中並且存放在陰涼、乾燥處
清潔與保養
養成每天清潔助聽器的習慣,用公司提供的毛刷將堆積在助聽器耳道口周圍、音量調節旋鈕及電池倉處的耳垢或其他微小顆粒刷除,然後用軟布輕輕擦拭助聽器。千萬不要使用溶劑、清潔液或者油劑清潔助聽器。
因為助聽器十分精巧,所以在清潔維護時,最好在鋪軟布或毛巾的桌面上進行,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壞或丟失零部件。
一旦配戴助聽器適應後,有時你會忘記它正在工作中,所以在諸如游泳、沐浴或使用噴發劑時,一定要拿出助聽器。當然,在洗衣服時,也要檢查口袋中是否有助聽器。
如果助聽器受潮了,不要使用烤箱、微波爐或者電吹風等乾燥工具--這樣容易損壞助聽器。而是要取出受潮的電池,打開助聽器電池門,將助聽器放在毛巾上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達到驅潮的目的。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選配
有殘余的聽力損失患者配戴助聽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聽力,但還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同的人使用助聽器效果也不完全一樣。部分患者初戴助聽器會不習慣,這是因為:
(1)剛使用助聽器所聽到的聲音和原有聽力聽到的聲音存在差異,需要適應一個階段。一般需要1~3個月的適應期。
(2)助聽器放大所有聲音,聽力患者長期生活在「安靜」中,一旦聽到外界的各種聲音,一時不能適應,覺得吵而厭煩。因此配戴者必須再次學會排除不需要的背景聲音。最初階段,需要有耐心,助聽器的配戴時間應慢慢加長,音量一開始應調小些,待習慣後再逐漸加大。
(3)混合性耳聾、神經性耳聾的患者對聲音的分辨力較差,除需使用高清晰度及帶特殊電路的助聽器外,還需要一個訓練過程,越早配戴助聽器所需的適應時間越短。
對於有殘余聽力的聾兒,應及早配戴助聽器,盡早進行語言訓練,使之聾而不啞。
[編輯本段]兒童助聽器選配指導
[2]兒童選配助聽器有其特殊性。首先,由於兒童很可能不能配合聽力測試或者不能很好的與驗配師直接交流,所以兒童的助聽器驗配程序步驟較成人復雜,在這里不做詳細的討論。僅就兒童常用的助聽器類型和型號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兒童選配助聽器,通常注重效果為先,其次是可靠性,所以大部分選擇耳背式產品。根據不同的聽力損失程度,選擇不同功率的耳背式機型。
[編輯本段]不同外形的助聽器的區別
[3]目前市場上經常見到的助聽器主要有盒式,耳背式和定製式(耳內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
1.盒式:盒式助聽器比較便宜,但有外形太大,使用不便,且功能較少等缺點。
2.耳背式:耳背式佩戴於耳朵背後,外形比較小巧,輕便,有多種檔次和不同功能,目前使用者很多。
3.定製式:定製式助聽器其主要優點有:
外形小巧,隱蔽性好;
按照耳道形狀定製,佩戴舒適,不會掉;
不易進水,進汗,利於助聽器保養;

4. 狙擊手的偽裝秘籍都有哪些為何想找到他們非常難

狙擊手最重要的一門功課就是學會偽裝,要是沒有偽裝好,那麼小命堪憂。如果需要連續射擊,不能移動,更是要偽裝好了,不然在他擊中下個目標前,他就會被發現。狙擊手想要偽裝好,偽裝秘籍少不了,下面我們來了解了了解狙擊手都有哪些偽裝秘籍吧。

狙擊手一般都是採用爬行的方法來進行移動的,他們會採取伏地、低姿、全貼地三種爬行方式,其中,低姿爬行是要讓身體貼地,以小腿和小臂的力量為著力點,幅度較小,速度中等,而全貼地爬行則要求全身緊貼地面,除了手腕或腳腕緩慢運動外,其他部分都得靜止,在苛刻的條件下,例如沙漠里炎熱的天氣或者雪地里極寒的天氣,更是對狙擊手身心的考驗。

狙擊手需要有那麼多的偽裝,當然非常難找了。

5. 如何保護自己的鼻子和耳朵

鼻子對健康的人而言發炎感染的幾率很小,但如果你有鼻炎,就特別要注意(尤其是過敏性),冬天的冷空氣進入鼻腔對鼻膜的刺激很大,可能會有煙熏感的不適,所以出門時盡量戴一個口罩,再加上冬季較為乾燥,如果空氣污染嚴重,固體粉塵又是加重鼻炎的元兇之一。因此,可以准備防霾口罩和棉口罩兩種。

要想保護耳朵的話,可以從生活中小事著手。避免在噪音大的環境下工作,如感覺到聽力減弱,應及時上醫院檢查,同時及時調整工作環境,無法改變的話,需要帶耳塞進行作業。

6. 幼兒園關於如何保護耳朵的教案

幼兒園怎麼樣去保護耳朵?

耳朵是五官中一個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耳朵可分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內耳幾部分,如果耳朵的任何一部份受損,結果可能嚴重,甚至會造成失聰,所以我們需要重視,好好保護耳朵。

那麼如何保護耳朵呢?

1、教育應由兒童開始。很多小孩子因為好奇等原因,經常會將細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當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應保持鎮定,然後立即帶小朋友去看醫生。同時父母應教導兒童不要亂塞東西入耳,亦不可試圖自行替小孩挖出異物,以免引起炎症或鼓膜穿孔。

2、耳朵的清潔。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須特別清理,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棉花棒並不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只會將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絮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但是在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入耳朵,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3、噪音環境。當人在每周超過四十小時及處於八十五至九十分貝的環境下而又沒有做保護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發極大的響聲環境中時,耳蝸的精密細胞都會受到損壞,造成聲震損傷。在突發的雜訊環境中時,我們可掩耳微張口避免強聲壓的沖擊,如要較長時間暴露在雜訊環境中則要戴上特製的耳朵保護器或專業防雜訊耳機。

4、小兒期如何防聾。感染性耳聾是嬰幼兒時期常見多發病,其中以小兒滲出性中耳炎導致的傳導性聾及由於腮腺炎、高熱等疾病導致的感覺神經性聾最為常見。小兒期耳聾早期多不易發現,特別是感染期經常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更容易發生耳聾,所以預防感染,科學用葯是重要的防聾措施。

幼兒耳朵保健操的正確方法

由於幼兒的耳朵還沒能完全發育好,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十分注意。對於幼兒的耳朵保護,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1.擰耳朵。只需要將是指輕輕地放入耳孔,來回轉動二十次即可。但是建議您應該要注意用力均勻,不能過快,以免對幼兒的耳朵造成傷害。

2.揉耳廓。將手玩去成耳廓的形狀,輕輕的揉搓,直到耳朵開始發熱為止。但是建議您也應該注意用力均勻,避免傷害。

3.震耳。將雙手張開,相互揉搓發熱,然手捂住耳朵後松開,能夠讓耳朵馬上出現清靜的感覺。這種方式對於保持聽力也有著一定的幫助。

4.醒耳骨。採用雙手中指搭在耳朵後側頭部,食指與中指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後側頭部,反復30次左右;能夠有效避免過度刺激給耳朵帶來的損傷。

保護耳朵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如何保護耳朵,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避免過分嘈雜和吵鬧,同時應該盡量保持用耳的衛生。但是除了這幾種我們所熟悉的方式以外,想要保護耳朵首先還應該要重視聽力問題。聽力我們所熟知的嗅覺、視力都不一樣,它不能夠唄快速察覺,因此建議您一旦發現聽力不適,應該立即引起重視。

其次還應該少用「掏耳勺」,很多朋友習慣用這種方式情節耳朵,但是如果使用不當非常容易導致耳膜破裂,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我們出現永久喪失聽覺。最後還應該注意自我保護,如果出現摔跤等情況都需要多多引起重視,畢竟外在的傷害也是不容小視的。

幼兒耳朵保健操的正確方法非常多,在生活中只需要多多避免危險的發生,對於我們保護聽力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尤其是對於青少年朋友而言,此時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很多。例如保護視力、駝背等問題,而耳朵只需要我們分出一點精力,千萬不要忽視哦。

那麼以上就是幼兒園關於如何保護耳朵的一個教案,我希望廣大網友去好好的去。看一下,採納一下我的意見。

7. 兒童佩戴助聽器要怎麼去選擇

根據小兒聽力損失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輕度聽力障礙也會給小兒造成語言發育的困難。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小兒,不能以此認為該小兒沒有殘余聽力而失去了使用對其仍有幫助的助聽器的機會。雙耳都有聽力損失的小兒,除特殊情況外,都應雙耳佩戴助聽器。那麼,小兒要如何適應佩戴助聽器呢?
與成人相比,小兒的聽覺器官在解剖和生理方面均有不同,在佩戴助聽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耳廓小而軟,支撐力差,因此在保證聲增益的前提下,助聽器的體積應盡量減小。
(2)內耳毛細胞耐受強聲刺激的能力較差,所以助聽器的最大聲輸出要嚴格限制,最好使用具有壓縮放大線路的助聽器。
(3)這個年齡段小兒的聽覺敏度低,在評價助聽器效果時,不能用大齡兒童和成年人的標准。
(4)小兒喜歡將助聽器扯下來,彈簧夾、帽子和頭帶之類物品有助於確保小兒不會將助聽器扯下。聽力學專家可以幫助選擇適合您孩子的物品。
(5)有時,要將耳模放入小兒的耳內也很難,特殊的潤滑劑和良好的技巧可能會有幫助。(6)耳模的聲孔細小容易堵塞,要經常清理。
(7)評價助聽器效果的周期要短,至少要每月進行一次。
(8)小兒身體各部發育迅速,耳模更換的頻率更快,每1-3個月需換一次。助聽器顧名思義就是幫助恢復其聽力。小兒戴上助聽器後,不要期待馬上就能聽清聲音並理解所有的話語,這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小兒佩戴助聽器後應注意的事項:
1)培養小兒戴助聽器的興趣:初戴時同戴眼睛、鑲假牙一樣,開始都會感到不舒服,有的小兒一戴上助聽器就又哭又鬧,或者用手去抓,家長應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給孩子做示範動作,讓其感覺戴上助聽器後很高興、很舒適,培養孩子戴助聽器的良好習慣。
2)先在安靜的環境中使用:小兒初戴助聽器時,不要到鬧市區或馬路上,這樣會使小兒感到耳內嘈雜、不舒服,應先在熟悉、安靜的環境中使用,練習聆聽熟悉的聲音,例如,流水聲、關門聲、電話鈴聲等,逐步到多樣化的聲音環境中佩戴,以培養小兒適應各種聲音的能力
3)初戴時間不宜過長:小兒初戴助聽器,往往感覺不舒服,這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一般在兩星期左右,開始戴時音量不要開太大了,然後逐漸增高,逐步延長佩戴時間,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來,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鍛煉,孩子就會習慣戴助聽器。
4)對佩戴助聽器的小兒進行聽力語言訓練:大多數聽障兒童在理解別人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意願時,都會存在一些困難,發音口齒不清,因此進行聽力語言訓練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讓孩子理解語言,訓練孩子對各種聲音的辨別力,如聽開門聲、鈴聲、電視機聲、狗叫聲等,還可以讓他們邊聽邊用手觸摸發音物體來感覺聲音的振動。然後是發展語言能力,先從單詞開始,然後片語,簡單的句子,逐步地訓練,在這過程中,還應培養孩子看口型說話的習慣,讓孩子在正常的環境中在成長,這些都有助於孩子理解和學到更多的語言。
5)助聽器應注意保養:助聽器是一個小型化集成電路,如果保養不當會影響其工作和使用壽命。小兒好動,容易出汗,汗水會浸入機芯,使用時可用橡皮套、線套等套在助聽器上,防止汗水侵入從而使助聽器受潮。助聽器受潮之後,不要用微波爐來乾燥它,小兒睡覺時應取下助聽器或耳模,因為此物較堅硬,易把耳道壓疼、壓傷。如果助聽器外有耳垢,可用干布或小刷子清潔,切勿使用清潔劑。 此外,小兒助聽器、電池放置要妥當。小兒助聽器或電池不用時,應放在小兒和寵物不能觸及的地方。如果被小兒誤當作玩具、零食玩耍咀嚼,或被寵物吞咽和咀嚼,那是非常危險的。

8. 佩戴上助聽器有嘯叫聲音怎麼處理

一、佩戴方法不對或耳模不合適
老人和孩子都需注意
很多人都有這個經歷,佩戴助聽器的時候尖叫聲不斷,戴好了也就沒聲了,這種情況是佩戴方法不對,去聽力中心再學一下佩戴方法就可以。還有一種情況是佩戴的動作比較慢,開機後待機時間過了還沒戴上,老人年齡大了手指頭不靈活可以理解,現在的助聽器電池倉合上後都有一段時間的待機時間,有的機器是能調整時間的,如果能調,可以請聽力師/助聽器驗配師調一下,在待機時間里助聽器是不工作的,也就不會產生嘯叫,趁這時間戴好就好了。
但是如果戴好後還有嘯叫,大多是因為耳模不合適引起的,如果是開放式耳塞,可能需要換一個大一點的耳塞;如果是定製式耳模,那就得去聽力中心重新調整下耳模或者重新定製耳模了。這種因為耳模或耳塞引起的嘯叫,大多是因為聲音「漏出來了」,也有傳聲管老化破裂引起的嘯叫,但是非常少。定製式耳模不合適的情況在兒童那裡比較常見,因為孩子的耳朵也在發育,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檢查耳模是否合適,另外新做的耳模一定要仔細觀察幾天,可能會因為新耳模的外表不光滑而造成耳部局部紅腫,這時候千萬不要自己打磨,要找到做耳模的機構,把問題交給專業人士處理。
二、外物遮蓋
助聽器不開心,你把它捂住啦
有時候,圍巾、帽子、甚至女性的長發都會遮蓋住助聽器的麥克風,可能會引起嘯叫或其他的刺啦聲,這種情況只需要把遮蓋物移開就可以,另外買帽子、圍巾等東西時候還是要考慮一下是否會遮擋助聽器。
三、助聽器輸出極限
助聽器盡力啦,它都累的叫喚了
有時候我們把助聽器的音量調大時也會出現嘯叫,這種情況大多是助聽器的功率輸出已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換更大功率的助聽器或考慮人工耳蝸干預了。有些人買回助聽器後不久就因為功率不夠、嘯叫不斷而被無良商家要求加錢更換更大功率的機器,這樣的商家就太不專業了。
四、助聽器故障或其他原因
好好保養,你與助聽器也是一段緣分呢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助聽器本身出現了故障,作為非專業人士就不用考慮太多了,直接送修就可以,當然也有如「相移」等等原因,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需要專業人士來處理。通常情況下,使用過程中良好的保養意識也會延長助聽器的使用壽命,減少嘯叫發生幾率,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也是需要常規和定期保養助聽器的。
助聽器的嘯叫一直是聽力學工作者要盡量避免的問題,同時也是許多助聽器使用者對助聽器技術不滿的原因之一。這個不怪使用者,歸根結底還是聽力學工作者工作沒做到位的緣故,專業的驗配工作不僅僅要搞好助聽器,還要做好使用者的工作,教會使用者如何順利的使用助聽器。除了助聽器本身外,人也是決定助聽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9. 有耳蝸油就一定有狐臭嗎

腋臭的判斷方法:

1:家族遺傳,看看你父母親,或者兄弟姐妹,還有其他親戚是否有腋臭

2:看耳朵,一般有腋臭的人都是「糖油耳"。

3:找一張干凈的餐巾紙或是棉簽擦後聞聞是否有異味,最好是出汗後。

4:一般有腋臭的人內衣腋下部分會有點發黃。

祛除方法:

①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保持腋窩部的乾燥和清潔。

②少做過量的運動,少飲食刺激性的食物,情緒穩定。

③可以用予香琳芙魅凈樂液來去狐臭,每天用2次,一個月就可以改善狐臭了。


蓮藕花生豬蹄湯,食材有:豬蹄藕花生

食材:

豬蹄,蓮藕輔料:花生,鹽

1、准備花生100克,冷水浸泡4個小時。

2、豬蹄切小件,放入沸水焯10分鍾起鍋。

3、蓮藕去皮切小塊,所有食材處理好後放入湯鍋。

4、一次性加入足量的清水。

5、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個小時。,湯煮好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

番茄豌豆炒肉片,番茄豌豆炒肉片

食材:豬肉,豌豆,番茄輔料:生粉,鹽

1、抓一把豌豆角出來,准備好一小塊的肉和兩只番茄。

2、番茄和肉都切好。肉加入生粉和鹽,腌制肉片半小時。

3、待鍋燒熱之後加入花生油,把肉稍微拿水沖洗一下,瀝干~(不然會很鹹的)先炒肉片至半熟,再把番茄加進去,翻炒後再加豌豆。

4、最後放鹽翻炒就可以了。

============

與耳蝸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邊條紋一邊黑色褲子 瀏覽:982
男裝貨源批發網有哪些 瀏覽:764
辦童裝工廠生童好做么 瀏覽:139
2020年幹部制服較新批發商 瀏覽:114
一件校服的成本 瀏覽:438
高檔帽子品牌男款 瀏覽:407
做女裝取什麼名有氣派一點 瀏覽:200
沙漠中帶什麼帽子防曬 瀏覽:934
童裝申請條形碼 瀏覽:549
綠色手套搭配 瀏覽:462
睡衣似風衣配什麼 瀏覽:437
淘寶哪家賣褲子質量好 瀏覽:228
泰達一中的校服是什麼樣的啊 瀏覽:751
紅色襯衫怎樣穿好看圖片欣賞 瀏覽:626
呢大衣後面開叉怎麼配褲子 瀏覽:351
結婚男西裝領帶搭配 瀏覽:550
匡威鞋怎麼搭配牛仔褲 瀏覽:438
如何拍攝旗袍女裝與大自然結合 瀏覽:9
褲子腰圍太小穿不上 瀏覽:617
花色雪紡襯衫配什麼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