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孫悟空穿的裙子是虎紋還是豹紋
虎紋,他的裙子是在兩界山打死老虎用老虎皮做的
Ⅱ 孫悟空的裙子是什麼顏色的金箍棒呢
褐色 金色
Ⅲ 取經路上妖怪大多都身穿盔甲,為何悟空、八戒、沙僧卻只能穿僧衣
孫悟空的形象,我們都知道,身穿虎皮裙,手拿金箍棒的形象深入人心。
舞台形象
關於虎皮裙,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行者拖將虎來道:「師父略坐一坐,等我脫下他的衣服來,穿了走路。」
三藏道:「他那裡有甚衣服?」
行者道:「師父莫管我,我自有處置。」
好猴王,把毫毛拔下一根,吹口仙氣,叫「變!」變作一把牛耳尖刀,從那虎腹上挑開皮,往下一剝,剝下個囫圇皮來;剁去了爪甲,割下頭來,割個四四方方一塊虎皮,提起來,量了一量道:「闊了些兒。一幅可作兩幅。」拿過刀來,又裁為兩幅。收起一幅,把一幅圍在腰間,路旁揪了一條葛藤,緊緊束定,遮了下體道:「師父,且去,且去!到了人家,借些針線,再縫不遲。」
86版電視劇劇照
85年動畫《金猴降妖》形象
後來觀音為給孫悟空帶上緊箍咒,化身為老婆婆又贈給唐僧「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騙孫悟空穿上。原文:
行者去解開包袱,在那包裹中間見有幾個粗面燒餅,拿出來遞與師父。又見那光艷艷的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行者道:「這衣帽是東土帶來的?」
三藏就順口兒答應道:「是我小時穿戴的。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
行者道:「好師父,把與我穿戴了罷。」
三藏道:「只怕長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罷。」
行者遂脫下舊白布直裰,將綿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著身體裁的一般――把帽兒戴上。
這就成了最經典的孫悟空形象。虎皮裙我們都知道,那什麼是「直裰」呢?
直裰是從宋朝開始就有的一種服飾。據宋朝人趙彥衛《雲麓漫鈔》謂:「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前胸有交叉的領子,下身原是裙子,到了明清,也有開襟,長及膝蓋,有得更長,等於也是一種長裙。孫悟空把他穿在虎皮裙的里邊,用以保護直裰。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劇照
而我們今天少女們穿裙子時,為了防止「走光」,都穿「打底褲」或「安全褲」,那孫悟空既然穿的也是裙子,那裡面穿不穿打底褲呢?
在第四十二回,孫悟空遭紅孩兒火敗,南海求告觀音菩薩,菩薩借得五湖四海之水,收得一凈瓶,便令行者先過南海去,原文:
菩薩道:「悟空,過海。」
行者躬身道:「請菩薩先行。」
菩薩道:「你先過去。」
行者磕頭道:「弟子不敢在菩薩面前施展。若駕筋斗雲啊,掀露身體,恐菩薩怪我不敬。」
菩薩聞言,即著善財龍女去蓮花池裡,劈一瓣蓮花,放在石岩下邊水上,教行者:「你上那蓮花瓣兒,我渡你過海。」
「筋斗雲」既是「翻跟頭」,會掀露身體,會對菩薩不敬。究其原因,相比是直裰之下,體膚完全裸露,等於孫悟空裙子之下是中空的,故不敢翻身。
孫悟空,因貌似頭陀,得名行者,因此,頭上必有戒箍。多數的藝術形象中,為了表現孫悟空「武」的特點,多把服裝設計成武僧的服飾,更有甚者,乾脆以盔甲代替。
《大話西遊》劇照
那孫悟空穿不穿盔甲呢?
《西遊記》大多數的妖魔都是身披鎧甲的,第一個出場的「混世魔王」,就穿「金盔、鐵甲」原文:
魔王聞說:「取我披掛兵器來!」
那小妖即時取出。那魔王穿了甲胄,綽刀在手,與眾妖出得門來,即高聲叫道:「那個是水簾洞洞主?」
悟空急睜睛觀看,只見那魔王:頭戴烏金盔,映日光明;身掛皂羅袍,迎風飄盪。下穿著黑鐵甲,緊勒皮條;足踏著花褶靴,雄如上將。腰廣十圍,身高三丈。手執一口刀,鋒刃多明亮。稱為混世魔,磊落凶模樣。
後來孫悟空大鬧龍宮,從西海龍王敖閏那要來了「一副鎖子黃金甲」,後來天兵前來剿山,也都是穿盔甲的,哪吒受《哪吒鬧海》的影響,在我們的印象是個小孩,身穿紅肚兜,但實際上也是穿盔甲的,原文說:這哪吒太子,甲胄齊整,跳出營盤,撞至水簾洞外。其他的天兵天將就更是頂盔摜甲了。
後面的黑熊精:那黑漢被行者在芳草坡前趕將來,卻才關了門,坐還未穩。又聽得那話,心中暗想到:「這廝不知是那裡來的,這般無禮,他敢嚷上我的門來!」教:「取披掛。」隨結束了,綽一桿黑纓槍,走出門來。這行者閃在門外,執著鐵棒,睜睛觀看,只見那怪果生得凶險:碗子鐵盔火漆光,烏金鎧甲亮輝煌。皂羅袍罩風兜袖,黑綠絲絛穗長。手執黑纓槍一桿,足踏烏皮靴一雙。眼幌金睛如掣電,正是山中黑風王。
《西遊記》劇照黃風怪
後面的黃風怪更是威風,一身是金盔金甲:那老妖聞言,愈加煩惱道:「這廝卻也無知!我倒不曾吃他師父,他轉打殺我家先鋒,可恨!可恨!」叫:「取披掛來。我也只聞得講甚麼孫行者,等我出去,看是個甚麼九頭八尾的和尚,拿他進來,與我虎先鋒對命。」眾小妖急急抬出披掛。老妖結束齊整,綽一桿三股鋼叉,帥群妖跳出本洞。那大聖停立門外,見那怪走將出來,著實驍勇。看他怎生打扮,但見:金盔晃日,金甲凝光。盔上纓飄山雉尾,羅袍罩甲淡鵝黃。勒甲絛盤龍耀彩,護心鏡繞眼輝煌。鹿皮靴,槐花染色;錦圍裙,柳葉絨妝。手持三股鋼叉利,不亞當年顯聖郎。
奎木狼下屆,變成黃袍怪,「青臉紅須赤發飄,黃金鎧甲亮光饒。裹肚襯腰?石帶,攀胸勒甲步雲絛。」
銀角大王原是太上老君看銀爐的童子,到了凡間也是:老魔道:「賢弟說得是。」教:「取披掛。」眾妖抬出披掛,二魔結束齊整。??你看他怎生打扮:頭戴鳳盔欺臘雪,身披戰甲幌鑌鐵。腰間帶是蟒龍筋,粉皮靴廝梅花摺。
金爐的童子變得金角大王:這老魔卻頂盔貫甲,罩一領赤焰焰的絲袍。??只見那老妖紅旗招展,跳出門來。卻怎生打扮?頭上盔纓光焰焰,腰間帶束彩霞鮮。身穿鎧甲龍鱗砌,上罩紅袍烈火然。圓眼睜開光掣電,鋼須飄起亂飛煙。
壓龍山壓龍洞九尾狐狸之弟狐阿七大王也是:頭戴金煉盔,身穿鎖子甲,手執方天戟。
《西遊記》劇照金角銀角大王
黑水河小鼉龍:那怪聞言,即喚取披掛。小妖抬出披掛,老妖結束整齊。手提一根竹節鋼鞭,走出門來,真個是凶頑毒象。但見:方面圜睛霞彩亮,卷唇巨口血盆紅。幾根鐵線稀髯擺,再鬢硃砂亂發蓬。形似顯靈真太歲,貌如發怒狠雷公。身披鐵甲團花燦,頭戴金盔嵌寶濃。竹節鋼鞭提手內,行時滾滾拽狂風。生來本是波中物,脫去原流變化凶。要問妖邪真姓字,前身喚做小鼉龍。
來拿他的太子摩昂,「按一按頂上金盔,束一束腰間寶帶,手提一根三棱簡,拽開步,跑出營去。」
觀音蓮池中的金魚,把一枝未開的菡萏,運煉成一柄九瓣銅錘,而且也能弄了一身盔甲:頭戴金盔晃且輝,身披金甲掣虹霓。腰圍寶帶團珠翠,足踏煙黃靴樣奇。
偷舍利的九頭怪,急縱身披掛了,使一般兵器,叫做月牙鏟,步出宮,分開水道,在水面上叫道:「是甚麼齊天大聖!快上來納命!」行者與八戒,立在岸邊,觀看那妖精怎生打扮:戴一頂爛銀盔,光欺白雪;貫一副兜鍪甲,亮敵秋霜。上罩著錦征袍,真個是彩雲籠玉;腰束著犀紋帶,果然像花蟒纏金。手執著月牙鏟,霞飛電掣;腳穿著豬皮靴,水利波分。
《西遊記》劇照黃眉怪
黃眉怪:蓬著頭,勒一條扁薄金箍;光著眼,簇兩道黃眉的豎。懸膽鼻,孔竊開查;四方口,牙齒尖利。穿一副叩結連環鎧,勒一條生絲攢穗絛。腳踏烏喇鞋一對,手執狼牙棒一根。
獅駝嶺三魔,下列百十大小頭目,也「一個個全裝披掛,介胄整齊,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蓮花洞豹子精,在西遊記中,不算什麼厲害妖怪,為使「分瓣梅花計」,「把洞中大小群妖,點將起來,千中選百,百中選十,十中只選三個,須是有能幹,會變化的,都變做大王的模樣,頂大王之盔,貫大王之甲,執大王之杵,三處埋伏。」可見不論什麼妖精,本領大小,全都有盔有甲,還不止一副。
最後玄英洞的三個犀牛精,點了一群山牛精、水牛精、黃牛精,各持兵器,走出門,掌了號頭,搖旗擂鼓。三個妖披掛整齊,都到門外喝道:「是誰人敢在我這里吆喝!」
就連鐵扇公主也叫:「丫鬟!取披掛,拿兵器來!」隨即取了披掛,拿兩口青鋒寶劍,整束出來。行者在洞外閃過,偷看怎生打扮。只見他:頭裹團花手帕,身穿納錦雲袍。腰間雙束虎筋絛,微露綉裙偏綃。鳳嘴弓鞋三寸,龍須膝褲金銷。手提寶劍怒聲高,凶比月婆容貌。
只有很少的妖魔不穿盔甲,如紅孩兒,「有那一夥管兵器的小妖,著兩個抬出一桿丈八長的火尖槍,遞與妖王。妖王輪槍拽步,也無甚麼盔甲,只是腰間束一條錦綉戰裙,赤著腳,走出門前。」還有一些女妖怪,和化身為道士的一些妖怪,是不穿盔甲,剩下的幾乎都穿。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劇照
而孫悟空自大鬧天宮之後,西行路上,一路降妖除魔,卻始終未穿盔甲,哪怕是被趕回了花果山,當得知唐僧被變成老虎,回去救唐僧時,也是穿「錦直裰、束虎皮裙」。原文: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里,脫了妖衣,整一整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執了鐵棒,徑出門來。
自始至終就這一身,第四十三回孫悟空對觀音說,「我身上這件綿布直裰,還是你老人家賜的。這條虎皮裙子,能值幾個銅錢?這根鐵棒,早晚卻要護身。」
不僅孫悟空不穿,就連豬八戒、沙和尚也不穿,也是一身「直裰」,究其原因,想必是入了佛門不能再穿盔甲,只能穿僧衣交戰,不像妖怪能穿盔甲。
但除了妖魔,就連烏雞國太子興圍打獵時,也是「只見中軍營里,有小小的一個將軍:頂著盔,貫著甲,果肚花,十八札,手執青鋒寶劍,坐下黃驃馬,腰帶滿弦弓。」
冷兵器時代,盔甲是最重要的保護手段,妖怪們都穿,孫悟空不穿盔甲,這對他降妖除魔有沒有影響,穿盔甲能不能起到提高戰鬥力的作用。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劇照
有人可能會說,都已經是「神仙、妖魔」了,已經不是凡人了,穿不穿盔甲無所謂,看的是神童、法力、寶貝,盔甲就和普通的衣服一樣了。
但文中,秦瓊尉、尉遲恭為太宗守夜,也是「介胄整齊,執金瓜鉞斧,在宮門外把守。」而且明知是有鬼作祟,還要「介胄整齊」,可見盔甲對鬼祟也是有作用的。要知道大將的一身盔甲少則三十斤,重則五六十斤,如果盔甲對鬼還會穿嗎?
而且妖怪每次出戰前都要大喊一聲「取披掛」,「取披掛」三個字,在全文先後出現了十三次,「披掛」兩字更是出現了四十一次,「盔」出現了二十九次,「甲」則出現了一百二十二次。
過火焰山時,大力牛魔王三次出戰,每次戰前都要穿盔甲,第一次在積雷山:拽開步,出了書房,上大廳取了披掛,結束了。拿了一條混鐵棍,出門高叫道:「是誰人在我這里無狀?」行者在旁,見他那模樣,與五百年前又大不同。只見:頭上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貫一副絨穿錦綉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
去赴宴會時,也不忘「卸了盔甲,穿一領鴉青剪絨襖子,走出門,跨上「辟水金睛獸」,著小的們看守門庭,半雲半霧,一直向西北方而去。」
《西遊記》劇照
赴宴後,不見了辟水金睛獸,往芭蕉洞知道孫悟空變成自己的樣子騙走了芭蕉扇,再戰孫悟空時,沒穿盔甲,文中特地寫道:牛王道:「夫人保重,勿得心焦。等我趕上猢猻,奪了寶貝,剝了他皮,銼碎他骨,擺出他的心肝,與你出氣!」叫:「拿兵器來!」女童道:「爺爺的兵器,不在這里。」牛王道:「拿你奶奶的兵器來罷!」侍婢將兩把青鋒寶劍捧出。牛王脫了那赴宴的鴉青絨襖,束一束貼身的小衣,雙手綽劍,走出芭蕉洞,徑奔火焰山上趕來。
第二次孫悟空、豬八戒,領著土地、陰兵一齊上前,使釘鈀,輪鐵棒,乒乒乓乓,把一座摩雲洞的前門,打得粉碎。唬得那外護頭目,戰戰兢兢,闖入里邊報道:「大王!孫悟空率眾打破前門也!」那牛王正與玉面公主備言其事,懊恨孫行者哩。聽說打破前門,十分發怒,急披掛,拿了鐵棍,從里邊罵出來道:「潑猢猻!你是多大個人兒,敢這等上門撒潑,打破我門扇?」
第三次豬八戒又打破芭蕉洞洞門,牛魔王三次出戰,「重整披掛,又選兩口寶劍,走出門來。」文中形容是「重磨劍二口,復掛甲全身。」
看來「神仙、妖魔」也需要甲胄護身。
再看西方以能吃、體胖著稱的亨利八世,有一套用於競技,尤其是摔跤用的比武盔甲,重29公斤,這種帶有裙甲(Tonlet)的盔甲只能適用於步戰,因此在結構上和常見的馬用盔甲的裙甲明顯不同,為便於腿部活動,所以更為肥大。
西方的鎧甲
亨利八世體型肥胖,最重是有300多斤,依然穿著鎧甲下場比武,可見無論中國、外國,還是馬上、步下,只要有實戰,都是要穿鎧甲的。所以小說中,秦瓊尉、尉遲恭「介胄整齊,執金瓜鉞斧」為太宗守夜,絕不是作者按照套路,隨便一寫的。
那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為什麼不穿甲胄呢?僅僅是因為他們是佛門弟子嗎?看過韓國電影《鳴梁海戰》的觀眾,會注意到裡面的僧兵也是穿甲的。
《鳴梁海戰》劇照
電影劇照,注意後排的僧兵,因為是僧兵沒有國家配發的鎧甲,只能自己准備,所以防護面積不容正規的軍官,但也不是一身僧衣就上陣。
回到小說《西遊記》的創作年代――明代,參考明代的《出警入蹕圖》,裡面的各種軍人裝束也是像小說一樣,各種各樣非常華麗。
《出警入蹕圖》中的近衛軍
確實,在《出警入蹕圖》中,出現了大量披掛華麗鎧甲的軍人,但是這不是在作戰而是御前儀仗。這樣的鎧甲是需要細心維護的,每次都要將金甲擦拭乾凈保養後再上交庫房存放,當值時再來憑腰牌領取。真正作戰是不會穿畫和小說中那種金光閃閃的盔甲的,「隱蔽自己」始終是戰場不變的法則。
另外,明代是個從冷兵器時代向冷兵器火器混用時代過渡的朝代,盔甲的式樣也逐漸變化。到了明代中晚期火器使用漸多,盔甲以輕便的布面甲和鎖子甲為主。抗倭戰爭在嘉靖年間,在戰爭中火器已經十分普及,布面甲已經很常見了。
其中「戚家軍」是臨時徵召的明軍,軍費靠地方總督調撥,軍餉裝備全是自籌,朝廷正式武庫中的裝備是不會發給他們的。所以如戚家軍那樣的臨時集訓徵召的「輕步兵」,裝備應該是儉朴而輕便的,遠沒有電影《盪寇風雲》電影里那麼威武雄壯。更何況當時還有大量的鄉兵、民團自發的保衛家園,更談不上什麼盔甲了,手中的兵器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想想豬八戒的武器為什麼是「九齒釘耙」?
《盪寇風雲》劇照
小說中就寫到,(銀角大王)笑道:「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八戒道:「好兒子,有些靈性!你怎麼就曉得老爺是半路出家的?」那怪道:「你會使這鈀,一定是在人家園圃中築地,把他這鈀偷將來也。」
當時前線上那些浴血奮戰的戰士,大所數人,不久前還是鋤地的農民,讀書的秀才,挖礦的礦工,教書的先生,但為了保衛家園,打跑侵略者,一下就變成了身穿號衣,無甲無盔,只是布巾頭包,只有最前排對敵的士兵,能用最簡單的布面胸甲做最基本的保護。真實的戚家軍應該就是這樣一支樸素,但意志無比堅定的軍隊,就像孫悟空對取經信念那樣執著。他們沒有金盔、金甲卻打敗了兇悍、殘暴的倭寇,他們沒有華麗的軍服,卻有著同孫悟空一樣的堅韌、勇敢和機智。
孫悟空沒有甲,但面對全身披掛的敵人時,依然沒有半點怯懦。正是這種血性,正是這些現實中用血肉之軀保衛家園的漢子,深深的觸動了小說《西遊記》的作者。這可能就是作者,讓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都不穿甲,而其他人都穿甲的真實原因。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文:王劍
Ⅳ 孫悟空所穿的虎皮裙,與唐僧曾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究竟是什麼事情
唐僧在取西經之前收過兩個徒弟,但都被老虎精所害,之後孫悟空打死了這只老虎精,並做成了虎皮裙,也算是給唐僧報仇了。雖然唐僧是個出家人,本應該以慈悲為懷,但他卻任由孫悟空殺生,甚至還扒了老虎皮做裙子,主要原因還是這只老虎殺了唐僧的徒弟,所以唐僧才會坐視不理。
原來唐僧認出這只老虎就是先前殺害自己徒弟的妖怪變成的,如今仇人送到自己面前,哪有不報仇的道理?於是唐僧就任由孫悟空打死了這只老虎,畢竟這是老虎精自己做的孽,必須要由它自己來償還。
Ⅳ 誰知道西遊記里那個最潮嗎
新版西遊記。浙版的。
新版《西遊記》同樣以豐富瑰奇的想像描寫了師徒四人在迢遙的取經路途上和窮山惡水冒險斗爭的歷程,並將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形象化為妖魔鬼怪所設置的八十一難,以動物幻化有情的精怪生動地表現了無情的山川險阻,並以降妖服魔歌贊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戰斗精神。都說新版有新看點,那麼此次新版《西遊記》,我們看什麼?
時尚陣容:帥氣師徒和美女妖怪的西遊盛宴
由陳司翰、費振翔、謝寧、牟鳳彬領銜主演,匯集了王力可、印小天、於娜、韓雪、陳德容、唐國強、陳沖、劉孜、午馬等數十位兩岸三地一線藝人出演的新版《西遊記》,雲集帥哥美女,號稱最精美最飽眼福的一版《西遊記》。和其他版本的《西遊記》相比,該版本《西遊記》堪稱西遊史上最潮最時尚的一部,劇情設置上大膽突破,增加了很多新潮時尚的元素。
此次新版《西遊記》在唐僧師徒的演員選擇上可謂花了一番大力氣。青年演員陳司翰飾演的唐僧溫文儒雅,氣質不凡;京劇演員費振翔飾演的孫悟空活靈活現,特別是有雙悟空的「火眼金睛」;喜劇色彩濃厚的豬八戒則由謝寧扮演;曾在《還珠格格》里扮演痴情男子蒙爾丹的牟鳳彬飾演忠厚老實的沙和尚。
除去師徒四人,大批美女妖怪成了該劇的另一大看點。韓雪飾演白鳥翩翩與白骨精兩個角色,身姿婀娜,突出展示了妖的嫵媚;瓊瑤劇中當家花旦陳德容此次分飾天竺國公主和玉兔精二角,一正一邪,既有一國公主的溫婉淡定、風姿綽約,又有女妖的美艷陰柔、笑裡藏刀;還有王力可飾演的蛇妖青靈和女兒國國王,高貴典雅;劉孜飾演雷厲風行的鐵扇公主,一身青衣、幽怨自艾;於娜飾演白毛靚鼠,妖艷無比;李麗珍飾演蜘蛛精,兇狠毒辣;而由2006年《夢想中國》女子組冠軍羅永娟扮演的哪吒則是英姿颯爽。
有了如此養眼的演員陣容和大牌明星的加盟,新版《西遊記》的可看性和誘惑度可就不一般了。
劇情升級:深度挖掘小說人物,故事與道理同行
新版《西遊記》的最大亮點在於對原著小說的深度挖掘,不光將人物立體化展現,還增強了人物之間的關聯性。劇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孫悟空與花果山七十二路妖王結拜,先是對白鳥精青蛟魔王兩姐妹與孫大聖結拜情誼重點著墨,後白鳥精為了維護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而被罰,最終變成了白骨精,這點改變就使得「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更具可看性。除此之外,天竺國一段,將公主和玉兔精的前世糾葛進行了前因交代,才有今世玉兔精冒充真公主的情節,將真公主和玉兔精的性格重新定義,加入道德觀的甄別,又有現實的教育意義……這些根據小說進行前因後果的合理改變,勢必使整部劇更加豐滿和有趣。
更有意思的是,新版《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還多了一項任務,就是他們在西行途中不單單是降妖除魔,為自己的西天之行開路而已,而是在每一次與妖魔較量之中,堅持渡化之路,將他們往好的善的方面去引導,使整部劇的思想深度和影響力上了一個層次。
打「情感牌」:師徒四人凡心動 神仙妖怪皆有情
新版《西遊記》中,師徒四人都有感情戲。韓雪扮演的白骨精「翩翩」在變妖精前和孫悟空互生好感,後來認為孫悟空做了負心郎,頓感絕望,所以成了白骨精。而陳司翰扮演的唐僧也和女兒國國王的感情有了升華,兩人已經到了牽手、同船賞景的地步。豬八戒多情一如既往,與高小姐的感情堪比言情劇,在離開高老莊時甚至一步三回頭。此外,沙和尚也動起了凡心,愛上了盤絲洞中的一位女蜘蛛精。除了師徒四人,甚至劇中的各路神仙妖怪們,也大都朝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頂級特效:重金打造視覺盛宴,開啟神奇魔幻世界
為了保證畫面的純凈亮麗,達到唯美主義色彩,讓觀眾在視覺上穿越神奇的魔幻世界,新版《西遊記》曾不惜重金,穿越雲南香格里拉、大理選景拍攝,更在後期特效上花費了將近一千萬元,每集的特效場景都將達到該集的1/5。以悟空大戰哪吒為例,10分鍾的打鬥雖然稍顯冗長,但加上特效後,整體效果中無論是哪吒的風火輪,飄揚的混天綾都極為炫目,特效處理異常細膩。悟空大戰二郎神,悟空以一敵千萬,大戰天兵天降,勇戰各路妖魔,都將為觀眾呈現意想不到的視覺盛宴。但是,巨資打造給你帶來了逼真炫美的視覺效果么?新版《西遊記》的創新改編是否迎合諸多觀眾的口味?這部2010年備受關注的經典名著翻拍是否成功,5月1日你看了才知道!
廣西衛視5月1日20:05新版《西遊記》、08:25經典《西遊記》將掀起「西遊潮」。另外,廣西衛視傾情打造的「我的西遊記」音樂故事會將於近期播出,敬請收看!
2010-4-22 22:50 回復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Ⅵ 孫悟空為何不穿褲子
讀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孫悟空不穿褲子,一條虎皮短裙下真空。42回「大聖殷勤拜南海觀音慈善縛紅孩」中「弟子不敢在菩薩面前施展。若駕筋斗雲啊,恐掀露身體,恐菩薩怪我不敬」就證明了這一點。
說起,真相不是我等凡人所能理解的。現代人這么感興趣,只不過是覺得孫悟空好像少了一塊遮羞布,騰挪間大腿飛舞,翻轉時紅臀閃現,有極大的炒作意義。其實孫悟空雖說是只無性的公猴子,但很懂禮貌,訪仙問道之初,將衣裳「學人穿在身上」,「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我們想想孫悟空在幾個階段的裝束:學藝歸來,「光著個頭,穿一領紅色衣,勒一條黃絲絛,足下踏一對烏靴」;花果山稱王時,身穿赭黃袍,頭戴紫金冠,身貫黃金甲,足登步雲履鞋;就連跟唐僧取經之初,「有眼色:見師父洗浴,脫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過來披在身上,卻將那虎皮脫下,聯接一處,打一個馬面樣的摺子,圍在腰間,勒了藤條」,孫悟空的緊箍咒是怎麼戴到頭上的?還不是受「光艷艷的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的誘惑,才「脫下舊白布直裰,將綿布直裰穿上」。孫悟空的美猴王稱呼中愛美的成分很大,這愛美的人為何會虎皮短裙下真空?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當時的裝束都是不穿褲子的,或者褲子還沒發明出來。
查找資料發現,果然先有裙子,後有褲子。「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詩經褰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易經》),上為衣,下為裳,裳相當裙。女人應穿袍(長裙),穿短裙多是窮。「出入無完裙」中的完裙就是長裙,多指袍。貴族們裙里多穿「脛衣」,相當現在的襯裙。據稱褲子發明於南北朝時期的胡人,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褲子才開始流行,而那時候的褲子還都是開襠褲,目的是便於便溺。現在的褲子的原形是宮女穿的「窮褲」(《漢書上官皇後傳》),有襠。有襠是為了保護皇帝身體,給皇帝行「周公之禮」增加一道手續而已。
孫悟空不穿褲子的結果就是那紅通通的屁股經常被聰明人看到,豬八戒就其中一個:「你雖變了頭臉,還不曾變得屁股。那屁股上兩塊紅不是?我因此認得是你。」孫悟空聞言,才到廚房鍋底上摸了一把,將兩臀擦黑。如果當時哪有褲子,孫悟空偷也會偷一條的,最差也是唐僧洗澡脫下褲子就自己先穿上不還,唐僧的「白布短小直裰」就是這樣到了孫悟空的身上的。
既然大家都不穿,也就心安理得了,孫悟空穿個真空超短虎皮裙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天宮見玉帝也沒見有什麼為難之情,但在女性面前就不能翻筋斗雲了!這是孫悟空的文明,不像有的網上說孫悟空穿個真空虎皮裙是有「暴露癖」,有這種想法的人還以為孫悟空也是「超女」、「超男」之流,愛走光。不穿褲子,不一定泄漏春光,裙子或袍子一樣遮光,春光不瀉就好。有錢長袍及地,無錢短裙也可(別在女人面前翻跟頭)。褲子是干什麼的?也是遮光,也是穿給女人看的。有個現代笑話說得好:王太太幫王先生縫褲子的鈕扣,邊縫邊埋怨說:「你瞧瞧,要是世界上沒有女人,你們男人怎麼活下去啊!」回答是:「那還不簡單嗎,要是沒有女人,男人就不需要穿褲子了」。
《西遊記》成書較晚,說的卻是大唐的事,那時人們還只注意上半身變化,不像現代人注意下半身,如「下半身寫作」等。神仙也是如此,孫悟空、哪吒等變三頭六臂,下身仍是二條腿。二條腿象徵權利,穿裙子表明權利集中,穿褲子兩條腿分立,成何體統?這是我的狹隘的想法,逗個樂,讀者別放在心裡,如用於政治,後果自負。
Ⅶ 最不能忍的穿幫鏡頭:拍戲還要秀身材,另外金箍棒是認真的嗎
現在觀眾們看影視劇,已經不滿足於只看劇情和演技,以及演員的服裝造型了。觀眾對於劇情走向、畫面、鏡頭等等的要求越來越高,動不動就一起來玩「找茬」的游戲。
有些觀眾看劇時總能找到一些穿幫的鏡頭,其實說實話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會有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搞笑穿幫。
《神鵰俠侶》驚現信號塔還有這個,是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面的一個鏡頭,這是迪麗熱巴飾演的鳳九這個畫面,演技非常出色,但是這里還是有穿幫,看到迪麗熱巴把胳膊抬起來了,但是細心的觀眾應該發現了吧,露出了一個東西,這個時候有這種衣服嗎?
其實像這些穿幫的鏡頭本來都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實在是太明顯了。不知道是導演太粗心還是鏡頭太多來不及細看,才會讓這些尷尬的穿幫細節暴露在觀眾面前,本來看電視看得十分入戲的,結果因為一個鏡頭出戲了,你說尷尬不尷尬?
Ⅷ 孫悟空的衣服是什麼顏色
孫悟空的衣服一直是黃色,最初穿的是虎皮裙,之後穿的是鳳翅紫金冠、鎖子黃金甲、藕絲步雲履,全身以黃色為主色調。
(清)吳承恩的《西遊記》原著中有這樣的描寫:
「從虎腹上割個四四方方一塊虎皮,收起一幅,把一幅圍在腰間,揪了一條葛藤,緊緊束定,遮了下體。白布短小直裰披在身上,將虎皮脫下,聯接一處,打一個馬面樣的摺子,圍在腰間,勒了藤條,這等樣才像個行者。
黃發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條兒金箍鐵棒,足踏一雙麂皮靴;毛臉雷公嘴,朔腮別土星,查耳額顱闊,獠牙向外生。」
「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大鬧東海龍宮,終尋得如意金箍棒,又由其他三海龍王贈予鳳翅紫金冠、鎖子黃金甲、藕絲步雲履作為披掛。」
(8)斗魚孫悟空穿裙子擴展閱讀:
有關孫悟空的外貌描寫:
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查又硬。挺挺身才變化多,聲音響亮如鍾磬。尖嘴咨牙弼馬溫,心高要做齊天聖。尖嘴縮腮,金睛火眼。
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還喜得眼睛轉動,喉舌聲和。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孫大聖,今朝難滿脫天羅。磕額金睛幌亮,圓頭毛臉無腮。咨牙尖嘴性情乖,貌比雷公古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悟空(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主角)
Ⅸ 孫悟空為什麼穿裙子
孫悟空是猴子,性別不詳。他打死了一隻老虎,所以就用老虎皮做了「裙子」,用了報暖。
Ⅹ 求86版孫悟空清晰大圖,要他扛著棒子,穿著虎皮裙那張。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