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格蘭短裙不套內褲有什麼典故
300年前,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次保衛戰中,蘇格蘭部隊的一個軍官突然下令,讓士兵脫掉蘇格蘭短裙和內褲,只穿著襯衫向對方進攻。而此時,對方見此情況,以為他們都瘋了,便調頭而逃。從此,穿蘇格蘭裙不套內褲就被廣為傳開了。
也有另外的一些說法,穿蘇格蘭短裙沒有必要穿內褲,只有在跳舞的時候才需要;如果穿有襯里的蘇格蘭裙,內褲似乎成了累贅;但是要穿沒有襯里的毛料蘇格蘭裙,內褲就不可缺少;是否需要穿內褲取決於天氣、個人以及要出席的場合等。
(1)蘇格蘭裙子裡面是真空的嗎擴展閱讀:
在英語中,蘇格蘭短裙被稱為「KILT」,這是地道的蘇格蘭語。關於此短裙的起源,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爭論不休。有一種說法:一個名叫湯姆-羅琳遜的英格蘭人最早倡導穿蘇格蘭短裙。
蘇格蘭短裙的裙褶不低於膝蓋,配其而穿的鞋子一般是粗而堅硬的皮靴;穿厚厚的長襪的同時要配一把短劍。同時,不同的格子代表不同的宗族。「黑灰格」被稱為「政府格」;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貴族」格;有以姓氏命名,代表每一個蘇格蘭家族的「家族格」。
❷ 蘇格蘭服飾
蘇格蘭男人穿呢格短裙的習俗。那麼,裙子下還穿了什麼?答案是:什麼也沒有。
據一項調查顯示,盡管蘇格蘭的冬天寒風刺骨,仍有70%的男人「真空」穿著傳統的呢短裙。據說,當地的習俗一慣就是如此。所以有一句俗語是:「呢裙下沒穿什麼——一切照常。」
這項調查顯示,那些擔心走光的人則比較喜歡選擇呢格子布料做成的拳師型短褲。
在蘇格蘭,男人穿呢格短裙的習俗已延襲了幾百年。呢裙的款式也在不斷改進,最新推出的款式還特別設計了一個裝行動電話的口袋。
❸ 蘇格蘭裙子下為什麼不穿底褲
「穿蘇格蘭短裙不穿內褲」的說法也一直在流傳。一種解釋是:只有在跳舞的時候才需要穿內褲;如果穿有襯里的蘇格蘭裙,內褲似乎就成了累贅;穿沒有襯里的毛料蘇格蘭裙,內褲就不可缺少;是否需要穿內褲取決於天氣、個人習慣以及要出席的場合等。
另一種解釋是個典故。據說,300年前,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次保衛戰中,蘇格蘭部隊的一個軍官突然下令,讓士兵脫掉蘇格蘭短裙和內褲,只穿著襯衫向對方進攻。對方的士兵見此情況,以為他們的敵人都瘋了,便調頭而逃。從此,「穿蘇格蘭短裙不穿內褲」的說法便傳開了。
講完了裙子裡面的奧秘,還要提一下蘇格蘭短裙上的格子,素有一「格」一階級的說法,說「蘇格蘭短裙等於一部大英帝國的歷史」,真的一點兒也不誇張。據說,英國蘇格蘭格子注冊協會記載著幾百種不同的格子圖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著不同的蘇格蘭家族。黑灰格被稱為「政府格」。也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格子圖案,貴族的身份高貴,他們穿著的格子圖案也被稱為「貴族格」。在17世紀和18世紀,蘇格蘭高原部落之間的戰爭終年不休,戰場上的男人們便以所穿的格子圖案來辨認敵我,有點兒像現在的「軍服」。
❹ 朋友問這裙子是真空嗎,真空是什麼意思
裡面沒有穿小內內哦
❺ 蘇格蘭短裙為何不用穿內褲
不穿內褲的尷尬 在比賽間隙,這名音樂人隨樂隊排成一列,在賽場上演奏。不料,突如其來的一股大風掀起了他的蘇格蘭裙,將他的整個臀部暴露在攝影師和球迷的注視下,讓他無比尷尬。 蘇格蘭裙走光事件 說到蘇格蘭裙走光事件,在蘇格蘭全面運動會上,飛利浦親王穿蘇格蘭短裙不當心露x的照片被瘋傳,蘇格蘭裙子又跟隨著又火了一把。一直都有坊間傳言說,穿蘇格蘭裙子是不穿內褲的,以前也有很多蘇格蘭士兵穿蘇格蘭裙和女王合照露x的照片,這么個說法到底是根從何源呢?真的就不能穿內褲嗎?而蘇格蘭人為什麼又要穿裙子呢? 最初是工人制服 在英語中,蘇格蘭短裙被稱為「KILT」,這是地道的蘇格蘭語。關於此短裙的起源,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爭論不休。有一種說法:一個名叫湯姆-羅琳遜的英格蘭人最早倡導穿蘇格蘭短裙。 據記載,1715年,英國政府採取開放政策,允許英格蘭、蘇格蘭兩地的人們互通貿易,湯姆-羅琳遜便是從中受益、北上淘金的商人之一。他在蘇格蘭北部開了家木炭畫加工廠,蘇格蘭短裙便是他在工人中推廣的耐用制服。 傳統的蘇格蘭服飾KILT,原本包括寬大的披肩,並且披肩和短裙連成一體,用於砍樹很不方便,湯姆-羅琳遜便向裁縫提出,將KILT一剪為二,蘇格蘭短裙「誕生」了。蘇格蘭人認為,早在1692年,當地人就穿著由兩塊寬布縫在一起,纏在腰上的短裙了,湯姆-羅琳遜的發明顯然是「盜版」。也有歷史記載表明,早在1624年,蘇格蘭軍隊就以蘇格蘭短裙為軍隊制服了。 不同格子代表不同宗族 蘇格蘭短裙的裙褶不低於膝蓋,配其而穿的鞋子一般是粗而堅硬的皮靴;穿厚厚的長襪的同時要配一把短劍。同時,不同的格子代表不同的宗族。「黑灰格」被稱為「政府格」;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貴族」格;有以姓氏命名,代表每一個蘇格蘭家族的「家族格」。 不套內褲有典故 有人說,穿蘇格蘭短裙不套內褲。對此,蘇格蘭人都會給你講這樣一個故事:300年前,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次保衛戰中,蘇格蘭部隊的一個軍官突然下令,讓士兵脫掉蘇格蘭短裙和內褲,只穿著襯衫向對方進攻。而此時,對方見此情況,以為他們都瘋了,便調頭而逃。從此,穿蘇格蘭裙不套內褲就被廣為傳開了。 也有另外的一些說法,穿蘇格蘭短裙沒有必要穿內褲,只有在跳舞的時候才需要;如果穿有襯里的蘇格蘭裙,內褲似乎成了累贅;但是要穿沒有襯里的毛料蘇格蘭裙,內褲就不可缺少;是否需要穿內褲取決於天氣、個人以及要出席的場合等。 全套蘇格蘭裙價值不菲 一套完整的kilt並不是只有格子裙。全套的kilt需要一條及膝的方格呢裙,色調搭配的背心,一件花呢夾克,一雙長筒針織襪,用來固定的寬腰皮帶(還要懸掛個大包),肩上要斜披條花呢毯。
❻ 蘇格蘭短裙不套內褲是什麼原因
我認為,蘇格蘭短裙不套內褲是相對而言的。
綜上所述,穿裙子時不套內褲已經成為了許多蘇格蘭人的習慣。當然,他們也會根據具體的情況,比如天氣、個人喜好以及要出席的場合等情況作出是否要穿內褲的決定。
❼ 和服和浴衣真的是真空的嗎
和服不知道,但漢服絕不會真空,如肚兜、褻褲。
❽ 穿格蘭短裙為何不穿「內褲」
![][1] 蘇格蘭短裙,叫做「kilt」,這可是地道的蘇格蘭語。按照慣例,裙子是女人的專利,但是「kilt」卻成了蘇格蘭男人的傳統服裝,即便到了現代社會,歐洲人個個 兒都西裝革履;可是,蘇格蘭短裙仍然是風頭不減,粉絲眾多。「kilt」是一整套,包括:一條長度及膝的方格呢裙,一件色調與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夾克,一雙長筒針 織厚襪。裙子用皮質寬腰帶系牢,下面懸掛一個大腰包,掛在花呢裙子前面的正中央,有時肩上還斜披一條花格呢毯,用卡子在左肩處卡住。花呢面料非常講究,上面繪有連續的 大方格,每塊方格都要鮮明地展現出來。據說,現代蘇格蘭短裙多由長達八米的布料在腰線處釘在一起,背面和側面便形成厚厚的褶皺。此外,有些服裝設計師嘗試採用不帶花格 的呢子面料,比如,皮革什麼的;但是,最具魅力的,還是傳統款式、傳統面料。 在蘇格蘭人眼裡,這種短裙不僅是典型的民族服裝,而是蘇格蘭民族文化的標志。如今,蘇格蘭人把「kilt」當作「正裝」,尤其在參加婚禮、迎賓等慶典時,才鄭重其 事地打扮上。比如,「童子軍」的閱兵式、高地運動會,以及各種風笛樂隊比賽、鄉村舞會等公開場合,都能見到俏麗的蘇格蘭短裙。當然,也有一部分遺老遺少,願意成天穿這 種奇特的「便裝」,招搖過市。款式搭配,似乎各有千秋,既可以花短裙搭配白禮服,更常見的是短裙與黑禮服搭配。 男人穿裙子——而且是帶花兒的「短裙」,總覺得非常怪異,這種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另外,穿這種短裙,還有哪些講究呢? ![][2] 先說短裙的由來:1707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英格蘭國王沒有強迫蘇格蘭親戚脫掉傳統的「kilt」。蘇格蘭人也願意穿著這種服裝,多少表示一點自尊心。可惜 ,好景不長。1745年,英國漢諾威王朝鎮壓了蘇格蘭人的武裝起義後,下了一道著名的「禁裙令」:嚴禁蘇格蘭人穿裙子;只能以英格蘭服裝為標准。違背者將被監禁或放逐 。於是,為了一條裙子,蘇格蘭和英格蘭鬥了30年。1782年,英格蘭王室自食其言,宣布「禁裙令」,就這樣,蘇格蘭男人穿短裙的權利又重新確立了,他們一穿就是二百 多年。 外界看來,蘇格蘭短裙的圖案都差不多,實際上,如何穿裙子也很有講究:一,不同格子代表不同宗族;二,短裙里邊,不穿內褲。 中國梨園行主張:「寧可穿破,絕不穿錯。」這是規矩問題。蘇格蘭短裙也是如此,講究款式與規格。一般的,蘇格蘭短裙的裙褶不低於膝蓋,必須配一雙又粗又硬的皮靴。 腿上要穿厚厚的長襪,還得在腳間佩帶一把短劍。格子圖案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圖案不同,宗族也不一樣。比如,「黑灰格」稱為「政府格」;還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貴 族格」,以姓氏命名的「家族格」等等。就像軍裝,一看肩章,就知道對方的地位。 短裙不套內褲,也有典故。據傳,300年前,在蘇格蘭高地保衛戰中,一名軍官突然下令,讓士兵脫掉蘇格蘭短裙和內褲,只穿著襯衫向對方進攻。這種瘋狂的舉動,把敵 人嚇蒙了,他們沒有見過這鍾場面,紛紛調頭逃跑。還有一種說法:穿蘇格蘭短裙,沒有必要穿內褲,只有跳舞時才套上。蘇格蘭短裙配有襯里,內褲似乎就沒什麼用處了;但是 ,沒有襯里的毛料裙怎麼辦呢?還得套內褲。穿不穿內褲,就要裙子材料、天氣冷暖,以及個人愛好了。最起碼,不會有人非要撩開裙底,檢視里邊的內褲吧。 趕上重要場合,必定要穿上得體而鮮艷的短裙,隨著極富民族特色的風笛樂曲翩翩起舞。濃郁的蘇格蘭民族風情撲面而來。至於那些盛裝的帥哥兒是否穿內褲,恐怕不會有人 計較。 [1]: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10125/20110125145630-1369046477.jpg [2]: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10125/20110125145642-1861859407.jpg
求採納
❾ 男人蘇格蘭裙為啥不穿內褲
「穿蘇格蘭短裙不穿內褲」的說法也一直在流傳。一種解釋是:只有在跳舞的時候才需要穿內褲;如果穿有襯里的蘇格蘭裙,內褲似乎就成了累贅;穿沒有襯里的毛料蘇格蘭裙,內褲就不可缺少;是否需要穿內褲取決於天氣、個人習慣以及要出席的場合等。 另一種解釋是個典故。據說,300年前,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次保衛戰中,蘇格蘭部隊的一個軍官突然下令,讓士兵脫掉蘇格蘭短裙和內褲,只穿著襯衫向對方進攻。對方的士兵見此情況,以為他們的敵人都瘋了,便調頭而逃。從此,「穿蘇格蘭短裙不穿內褲」的說法便傳開了。 講完了裙子裡面的奧秘,還要提一下蘇格蘭短裙上的格子,素有一「格」一階級的說法,說「蘇格蘭短裙等於一部大英帝國的歷史」,真的一點兒也不誇張。據說,英國蘇格蘭格子注冊協會記載著幾百種不同的格子圖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著不同的蘇格蘭家族。黑灰格被稱為「政府格」。也有特別為皇室成員定製的格子圖案,貴族的身份高貴,他們穿著的格子圖案也被稱為「貴族格」。在17世紀和18世紀,蘇格蘭高原部落之間的戰爭終年不休,戰場上的男人們便以所穿的格子圖案來辨認敵我,有點兒像現在的「軍服」。
❿ 愛爾蘭人的服裝問題
在一些儀式上,愛爾蘭男人也穿綠色或者橙色(國旗色)的短裙,這個傳統當然是跟蘇格蘭人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