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米長的布料可以做上衣2件,或者褲子3條,1件衣服和1條褲子為一套,共能生產多少套 要有方程
上衣240褲子260共40套
設上衣X米,則褲子6OO-X則有X/(3*2)=(600-X)/(3*3),解得X=240,所以上衣需布料240米,褲子360米,共240/6=40套
㈡ 褲子打板如何進行套裁
緊身褲子需要量好腰圍、臀圍、大腿圍、膝圍等重要部位的尺寸,紙樣製作好後,在布料上進行套裁,以達到節約布料的目的。這里有一個小方法可以供你借鑒,後褲片紙樣的方向和前褲片紙樣方向應該是相反的,也就是說腰口位置和腳口位置是一個方向的,但是布料的絲縷是一致的。其他小的部件就見縫插針吧。
㈢ 3米布可以做上衣兩件或者褲子三件
用比例可能難以理解,我們這樣來看
3米布可以做2件上衣,那麼1件就用去1.5米,同理,褲子用1米
所以做成一套衣服就要用2.5米.600米布可以做600/2.5=240套
所以要分配跟上衣240*1.5=360米,分配褲子240*1=240米
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發信息問我!樂意幫你解答
㈣ 某服裝廠生產一本同樣的運動服已知每三米長的某種布料可做兩件上衣或三條褲子
3米可做2件上衣或3條褲子,那麼每套=1上衣+1褲子=1.5+1=2.5米
600÷2.5=240 所以共做240套
240×1.5=360 做上衣用360米
240×1=240 做褲子用240米
㈤ 某服裝廠要生產一批同樣型號的工作服,已知每3米長的某種布料可做2件上衣或3條褲子,現有此種布料600米
上衣每件用布3÷2=3/2米,褲子每條用布3÷3=1米
設用X米布做上衣,Y米布做褲子
X+Y=600
X÷3/2=Y÷1
解得X=360 Y=240
用360米布做上衣,用240米布做褲子,共可做240套運動服。
同學你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右上角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謝謝哦
㈥ 裁剪時,怎麼算一件衣服的克重啊
一.購買衣料如何進行巧計算?
幅寬布若是90厘米,計算的方法是:
男上衣:衣長乘以3加上10厘米
女士上衣:衣長乘3
男女褲:褲長乘以2中上10厘米.
幅寬為143厘米的雙幅呢,做男便服演算法:
衣長加上袖長加上10厘米.
針對這種方法,現有疑問:
1.此演算法是適用於針織布還是棱織布?還是都適用?2.上方法算出的是長度,正常我們算的不是面積嗎?
3.為什麼會這樣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義能詳解一下嗎?
4.有更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演算法嗎?(不求很精確,報價估計大概用量)
二.針織服裝用料公式:
(1)衣服
大身用料:(胸圍+6CM)X(身長+6CM)X24X克重X(1+總損耗)
袖子用料:(掛肩+袖口+4CM)X(袖長+4CM)X24X克重X(1+總損耗)
領子用料:(領寬X2+2)X領高X12X克重X(1+總損耗)
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領子用料
(2)褲子
(橫檔+腿圍+4CM)X(褲長+8CM)X24X克重X(1+總損耗)
備註:以下僅供參考
羅紋:18%汗布:15-16%網眼:15-16%氨綸汗布18-20%
絨布:17-18%色織布(大):27-32%色織布(小):22-25%
布料計算公式:
布料價格=成本價格+織造價格+染價+其它(包括印花、開副定型、後道各工序)(一般地,開副定型價格:2000元/T)
針對這種方法,現疑問如下:
1.大身布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積有兩片,可為什麼要乘以克重呢?這樣算出的是面積單位平方米嗎?
2.袖子演算法中:掛肩+袖口,是表示1個袖片的寬度嗎?再乘以袖長(袖片的長度)就是1個袖片的面積嗎?後面為什麼要乘以克重?
3.領子演算法中:領寬(總長)為什麼要乘以2,後面乘以克重代表什麼?
4.總之,此演算法最大不解就在於:為什麼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積嗎?
5.順問:「羅紋:18%汗布:15-16%網眼:15-16%氨綸汗布18-20%
絨布:17-18%色織布(大):27-32%色織布(小):22-25%」這些是什麼意思呀?三.計算衣服用料妙法
購買幅寬為2.7的衣料時,計算用料方法有:
1.男上衣的用料為:用3個衣長,另加邊料0.3尺如某人衣長為2.3尺,
則所需衣料數量為:2.3×3+0.3=7.2(尺).
2.女上衣的用料為:用3個衣長即可.如某人衣長為1.9尺則所需衣
料數量為:1.9×3=5.7(尺).
3.男褲的用料為:2個褲長,另加邊料0.3尺.如果做兩條褲子,褲腰
在2.3尺以內可套裁,用料為3褲長,另加邊料0.3尺.
4.女褲用料同男褲一樣.如果做兩條女褲,褲腰在2.3尺以內,臀圍在
3.2尺以內,褲腳不大於0.7尺的,也可套裁,用料為3個褲長,另加邊料0.6尺.
購買雙幅衣料(面寬4.3尺)時,計算衣料方法有:
1.男便服用料為:1個衣長,加1個袖長,另加邊料0.3尺,再除以3.
如某人衣長是2.2尺,袖長是1.8尺,所需衣料數量為(2.2+1.8+0.3)÷4=1.43(米)
2.做褲子,只取一個褲長即可.
3.做大衣,用料為2個衣長,另加邊料0.3尺.
㈦ 褲子裁剪圖怎麼畫
量尺寸
褲子的尺寸一般由臀圍(=腰圍)、上襠長、褲長(腰圍到褲口)這四個值來確定。
臀圍=凈臀圍+16CM放鬆量
上檔長=凈上襠長(從前腰圍中點拉尺子穿過襠到後腰圍中點,再/2)+2CM(未含腰頭)
畫圖紙
臀圍與褲長
先畫一個豎向長方形(前片)。寬為1/4的臀圍,高為褲長-2CM腰頭。
㈧ 某布料600米每3米可以做2件衣服或3條褲子
設選X米作上衣
2:3=X:(600-X)
3X=1200-2X
5X=1200
X=240
600-240=360米
答:選240米做上衣,360米做褲子
㈨ 某廠要生產一批學生服裝,已知3米長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褲子3條,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為一套,計劃用600米
我是服裝專業的,上衣用料1.5m,褲子1m,一套單耗2.5m,600/2.5=240套。
但是這個單耗只是大概的用料,真正到大貨排版時,是套排的,完全可以不用600米就可以生產240套,其實樓主應該先確定計劃做多少套衣服,然後先排版確定每套的單耗,最後在確定面料用料,如果遇到水平高的排版師,那就可以幫你節約很大的成本。
㈩ 已知3米長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褲子3條,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為一套,計劃用600米長的這種布料生產,
設應該用X米的布料生產上衣,則應該用600-X米的布料生產褲子恰好配套
X×2÷ 3=(600-X)×3÷ 3
2/3X=600-X
5/3X=600
X=360
600-360=240(米)
共能生產學生服360×2÷ 3=240(套)
答:應該用360米的布料生產上衣,用240米的布料生產褲子恰好配套,共能生產24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