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男生可不可以穿裙子,昨天買了幾條超短裙!
中國人生活觀念不一樣。男生穿短裙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是不雅觀。
⑵ 兒子偷偷買了裙子穿還在衣服上寫下這些字,我該怎麼辦
他男女平等的思想有誤區。男女平等不代表男女性徵要一樣,如果都一樣,那就沒有男人女人了。男女性徵包括身體,生殖器,還有著裝。首先你兒子就不明白,男人和女人有什麼不一樣。不過有點可以慶幸,他只是有誤區,但是不是說就是要當女人。你兒子鑽牛角尖了。
如果孩子發展成這樣,那就沒辦法了。他這么想去做,那就讓他去做。讓他去穿,但是回來後不要訓斥他嘲笑他。讓他去感受下周圍人的態度。讓他去做這些瘋狂的事情。並且要告訴他,你這么喜歡女裝,你以後去當設計師吧,不用為周圍人的眼光而痛苦,將來也可以養活自己。今後你就努力走好這條路,好好照顧自己,媽媽會支持你的。
我覺得這是對你兒子沒辦法中的辦法,你兒子將來總要養活自己的,他這樣子會很難的,與其阻止他不如幫他想出路。
⑶ 男性可以穿裙子嗎
⑷ 男人可以穿女人的裙子嗎
世界各國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環境,但卻能看到相同的衛生間專用的標志—穿「褲子的小人」和「穿裙子的小人」。
在社會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對「男褲女裙」的著裝觀念根深蒂固,以至褲子和裙子逐漸演變成為性別符號。
可以說服飾是性別差異中強有力的文化象徵,穿著與自己生理性別不相符的服飾通常會被認為是逾越、挑釁的行為。大多數人能接受女性穿西裝的易裝行為,卻對男性穿裙子認為是怪異且變態的行為。
其實歷史上以及世界各民族男性都有穿「裙子」的現象,並且現代有些設計師把男性的裙子帶上T台,為人們帶來了新的著裝方式,給我們的審美帶來了新鮮空氣。
01 裙子的定義
對裙子下定義的書籍和文章甚少,《韋氏大詞典》中對「裙子」的解釋是:
1、衣服自腰部垂下的那部分;2、衣服自腰部垂下的與上裝分開的那部分,通常為女孩或婦女所穿,用來包裹腰部以下的軀體。
李當岐在《男褲女裙一服裝的性別符號》文中指出:
在18世紀出版的《英語詞典》中對裙子的解釋是:1、衣服自腰部垂下的部分,2、衣服的邊緣,裝飾品的邊緣,3、邊界、邊境,下擺、滾邊。
這些解釋都並沒有認為「裙子」就是女性的下半身著裝。
裙子作為最古老的著裝,簡單實用,從原始的動物毛皮穿孔,到現代各種面料、新穎時尚的款式,歷經千年演變,與多種美學元素相關聯,實不能簡單闡述。
但,裙子不是女性的專用品,男性也可以穿裙。男鞋穿裙自古以來就是司空見慣的著裝現象。
而且從人體的生理結構來說男生比女生更適合穿裙子,有句趣話這么說的「男人應該穿裙子,女人應該穿褲子」。
《澳大利亞人報》報道說,科學家發現,想長壽,女人就要熱養,男人要冷養。
裙子有助於男性襠部降溫,提高精子質量。
02 歷史上男性所穿的「裙子」
歷史上男性穿裙子的現象是非常多的,在中國,男性穿裙子比女性還早。
商代時期,男性就已穿裙子,而女性到漢朝才形成穿裙子的習慣。這里所說的「裙子」不是我們現在所定義的裙子,而是形狀非常像裙子的「裙裳」。
商代的服飾,上身穿「衣」,下身穿「裳」,衣領開向右邊,衣長到膝蓋,裳長到足踝,還在腰部束一條寬邊的腰帶,腹前加了一條上窄下寬、像斧子形狀的裝飾物「齒真」,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蔽膝」。到了很講究雅緻和禮儀的周代,開始把下裳的兩片布合成一個圓筒,類似現在的裙子。春秋戰國時期,上衣和下裳乾脆合在一起,這就是風靡戰國時代的「深衣」, 看起來頗有點兒連衣裙的味道。後來,「深衣」演化成袍子,也出現了褲子,中國男人才告別了穿裙子的時代。
漢服
《考古所見晉唐時期間裙研究》一文也指出,魏晉十六國時期「著裙之俗」為男女通有,並且在甘肅、新疆等地墓中挖掘出的不同色塊面料拼接的裙子,當時為男女同穿。
古埃及到後王朝時期,男性的主要衣著一直是 「胯裙(腰衣)」,男性無論地位高低上身都是赤裸, 下身僅穿一件白色亞麻布制的纏腰布——羅印·克羅斯。
胯裙(腰衣)
古羅馬時期,男性都穿著「托加」這種纏裹式的裙子,拜占庭因受羅馬的影響,在造型上男女所穿著是一種叫「達爾瑪提卡」(dalmatic)的寬大半袖袍裙。
拜占庭的袍裙
03 世界各民族男性所穿的「裙子」
提起蘇格蘭這個國家,想必大家都會情不自禁想起他們的格子裙——基爾特(kilt)。
歷史記載,在1624 年, 蘇格蘭軍隊就把蘇格蘭短裙規定為軍隊制服,蘇格蘭人視格子裙為「正裝」, 不但日常生活里穿,在婚禮以及其他正式的場合也穿。
在歐美紡織界有一種說法,「蘇格蘭格子呢相當於一部大英帝國史。」蘇格蘭格子呢,不但是一種民族氣概和時尚的展現,還是蘇格蘭民族文化的標志。
蘇格蘭裙
據聯合國有關機構估計,在全世界五大洲多個國家中,生活著多個土著人團體,約有億名土著居民。其中土著居民較集中的主要區域為是南太平洋群島、北美洲和非洲。在眾多的小島上,最常見皮膚勸黑的土著男人,上身赤裸,下身著裙。
由於南太平洋群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土著男性多選擇及膝裙子作為下裝,既涼快也便於勞作。
作為西南太平洋中心的「斐濟」,堪稱旅遊天堂,被譽為「全球十大蜜月度假地之一」。而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男人穿裙子、戴鮮花。
裙子在斐濟被稱做「紗籠(SOLO)」,從居家、工作再到出席正式場合,甚至指揮交通的警察們也是穿著SOLO執行公務都可看見男性身著紗籠。
在斐濟執行公務的著裝
絕大部分土著男人穿裙,這些裙子除了上文講到的「紗籠」比較有特色的外,其它島國的男裙幾乎是清一色的纏腰布形式,十幾個世紀都未曾有大的變化,形制簡單,實穿性強。
世界上穿裙裝的男性不在少數,還有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紐西蘭的毛利人、以及北美洲的易洛魁人男性鹿皮短裙、霍比人男性穿白棉布短裙、以及東南亞的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很多民族的男性都穿著各式各樣的裙子。
緬甸男性的著裝
04 時尚界中男子穿的「裙子」
近幾年,馬克雅克布、高緹耶、維維安韋斯特伍德等多位著名時裝設計師陸續在時尚界演繹了「男性著裙」風潮。
T台上的「男性著裙」
作為國際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首席設計師的馬克雅克布不但在時裝秀上大膽地穿裙謝幕,在日常生活里他依然將裙子做為常規下裝,各色裙子一穿到底。
英國著名鬼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在去世前,也經常會穿裙出席一些重要場合。
馬克雅克布
著名足球明星貝克漢姆也是一位在生活中喜歡穿裙的人,他在自傳《貝克漢姆:我的世界》里寫道:
「我喜歡穿紗籠裙,當我與友人吉米出去的時候,我就會買那些不知名的紗籠,我特別喜歡,一買就買好幾條,吉米也會買幾條……我喜歡買裙子與維多利亞無關,有許多人會想,一個男人穿裙子幹嘛,他腦子里在想什麼啊,他老婆穿褲子卻讓他穿裙子。我想那些思維開闊的人必定會想,他穿裙子也挺好看的,所以這有什麼問題啊。很不幸,有這種開闊思維的人並不多
當初西方女性也大聲呼喚要從臃腫的裙撐中和緊身胸衣中解放出來,最終得到了平等、獨立,而「褲子」便成了女性解放的戰利品,而男性也有大聲呼喚自身自由的權利。
在2004年2月8 日,美國紐約100名男子穿著中長裙、迷你裙以及芭蕾舞裙,一起走上紐約街頭,大聲呼喚男人也應該有穿裙子的權利。
2004年紐約街頭
要我說,男性不必為著裙裝背負精神壓力,女性亦不必為此而多指責和苦惱。因為作為獨立的個體,任何人的著裝和審美是自由且獨立的,只要不影響到他人的利益和權利的行使,那麼這種著裝自由權利就必須得到尊重。
著名造型設計師沈龍也說過:「男裙能否流行需要看一個國家的國情和民族習慣,會流行的東西不一定會廣泛傳播。裙裝更能表迗自己的一種個性,是時尚和個性的代表元素,也有流行的基本元素,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接受。」
⑸ 男人為什麼不能穿裙子
這個屬於社會倫理,人們通常不能接受與他們思想相反的東西,他們的觀念是裙子是女孩子穿的,如果你反其道而行,就會被認為不正常。
⑹ 杭州一男子穿裙子教女兒防走光,他是怎麼教的
對於女兒的教育問題,相信都是許多爸爸媽媽都十分關注的。女孩子特別愛美,所以都喜歡穿裙子,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教會孩子如何防走光。很多女孩子在外出玩耍的時候都想跟夥伴們一起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所以她們都會選擇穿裙子,那麼這個時候女孩子就要買安全褲,防止走光。而杭州一男子穿裙子教女兒防走光,他是怎麼教的?
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及時的關心並且伸出援助之手,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把父母像朋友一樣對待,而不用躲躲藏藏。小編認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應該是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對待,這樣的話孩子才會對父母敞開心扉。而且要做她們的避風港,讓她們感受到溫暖。
⑺ 老公要求在家穿裙子
男人穿女人的裙子是變態,那女人穿男人的襯衣是不是也是變態啊?為啥女人可以穿男人衣服。男人不可以穿女人衣服呢?
⑻ 我是男的,在網上買了黑紗長裙,在家裡自己房間里穿裙子。太舒服了。變態嗎
我也是喜歡穿長裙的男人,也卻得是變態一點吧,也買了好多條,誰叫自己喜歡啊,自己心理卻得穿了特別舒服減壓,所以今生也只能穿到不能再穿,別人不能理解,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了,不必理會別人怎麼說的。
⑼ 我是男生 最近在家裡突然迷戀上了裙子 甚至買了偶爾背著家人偷偷穿 我感覺心理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我
這種心理肯定是不行的,你既然知道這樣不好,就要控制住,不要自己再這樣子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