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波普紋裙子

波普紋裙子

發布時間:2021-08-15 12:31:28

『壹』 波普風連衣裙搭配什麼涼鞋

首先裙子好看,其次配高跟鞋太lou了,
建議配編織涼鞋。要是真的想
穿高跟鞋那就要坡跟的

『貳』 這是什麼藝術看圖片, 不是有什麼波普藝術 達達主義 立體主義 這種 這種畫算什麼呀

這個就是紋樣啊,不屬於哪個畫派,左邊作品中線描再加上一點色彩,好像是用刮畫紙做出來的,右面就是用黑筆勾出的線描作品拉。

『叄』 波西米亞的裙子是什麼樣的

中文名:波西米亞長裙
服裝特點:兼收並蓄、崇尚自由個性
主要特徵:流蘇、棉麻、印花、珠串等
今季代表:土耳其式豹紋長衫
流行搭配:都市嬉皮、波普再現、淑女風范等
來歷:當地婦女依風俗製成

『肆』 60年代「波普」設計風靡一時的表現是什麼

60年代「波普」設計風靡一時,從茄克衫、購物袋到唱片封套、咖啡杯、盤子和彩繪傢具,所有這些物品都能從商店買到,就像那些英國倫敦卡納比大街上時裝店裡的的衣服一樣。明快的條紋象徵瞬息萬變的大眾文化,受到了「波普」藝術家和設計師的歡迎。70年代英國倫敦國王大街「弗里德姆先生」服裝精品店銷售飾有火箭圖案的絲綢面料夾克衫,由麥克·羅格斯設計。「弗里德姆先生」服裝精品店是當時年輕人非常喜愛的商店,由設計家和企業家湯姆·羅伯茨最早在國王大街上開設,以後業務擴展,在倫敦肯辛格頓大街開設了分店。美國「波普」藝術家羅伊·利希頓斯坦將報紙連環漫畫作為創作的基礎畫成巨幅作品,採用照相技術加以復制,畫面如同印刷網點那樣,人物形象僵硬沒有表情,那樣的風格影響了流行的裝飾,如商店櫥窗設計、廣告和壁畫等等。1968年埃迪·斯奎斯的具有拱廊圖案裝飾的織物設計,可以與羅伊·利希頓斯坦的「波普」繪畫和設計相對照,反映出設計家對於歷史風格、尤其是「裝飾藝術運動」的設計風格的興趣,這種設計風格也可以在30年代美國電影院的裝飾中看到。

『伍』 波普風格的代表人物

安迪·沃荷(Andrew Warhola),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1930年出身於美國匹茲堡的一個斯洛伐克移民家庭。《瑪麗蓮·夢露》是安迪·沃霍爾在1962年最典型的代表作。
在狂熱的1960年代,安迪-沃荷開始用波普藝術征服紐約。可口可樂、香蕉、米老鼠、Campbell湯罐頭,甚至毛澤東和夢露。一切日常生活中稀鬆平常的物品,在他手中都變成了藝術。1962年,安迪創立了他註明的「工廠」工作室(The Factory)。在那裡,他的「藝術工人」們可以自由的創作藝術。
1975年,安迪出版了他的非正式自傳《安迪-沃荷和他的普普人生》(The Philosophy of Andy Warhol),書中他詮釋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掙錢是一種藝術,工作也是藝術,把生意做好就是最好的藝術!
輝煌過後,晚年的安迪-沃荷遭遇的是冷落和非議,人們不但不再歡迎這位大師,反而會攻擊他。1987年2月22日,他意外死亡於一個簡單的膀胱手術後的並發症。安迪死的時候,紐約甚至沒有一個地方專門展示他的作品。他的珍貴是人們回憶他時才被發現。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年5月4日-1990年2月16日)是1980年代,美國街頭繪畫藝術家和社會運動者。
他最早期的作品是在1980年創作的,當時他在紐約地鐵的車站中,尋找黑色的海報待貼處,使用白色粉筆塗鴉,多為粗輪廓線,單色、空心的抽象人、動物等圖案,他的作品經常猶如某種復雜花紋,各種圖案充滿了整個構圖,往往沒有透視,也沒有肌理,但具有許多象徵性的感情,如吠叫的狗,跪趴著的小人等。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2年生於英國。1953年進入布雷德福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兩年,爾後進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並獲該院金勒斯獎,1966年在克斯明畫廊舉辦個人畫展。
霍克尼早年追隨漢密爾頓發展波普藝術(Popart),60年代波普藝術在美國為全盛時期,代表人物有R·利希滕斯坦和A·沃霍爾。他們的特點是以人們衣食住行的日用品為繪畫對象,採用實物拼貼、環境設計的方法,物象是精細的、變形的,具有廣告設計的性質,畫面顯示為冷漠超然的風格。數十年中霍克尼繪畫都吸取這種波普藝術的特點,又創造性地融入他的繪畫之中。他的畫寫實中略帶變形,既有精細的照相寫實,又有變形誇張的拼合,那種人與存在,人與社會細微奧妙的變化深藏在他的作品之中。 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1925年6月25日生於費城,被譽為波普建築之父。
1961年美國費城有一個老婦人瓦納(Vanna Ventur)決定幫助她36歲卻仍無建樹的建築師兒子,辦法是自己出錢請兒子蓋一座便宜的小住宅。沒想到這座當時專業觀點看是怪異醜陋的住宅,日後卻成為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栗樹山母親住宅」。而這個建築師兒子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也籍之成為波普建築之父。
「母親住宅」也許還不能稱之為完全意義上波普建築(也許它還顯得不夠蠢),但是它已經在觀念上清晰地呈現了波普的基本要義:擯棄高雅,擁抱世俗,玩弄符號,追求混亂,這些觀點基本上是針對造型的,說穿了波普建築是一種抵制理性,嘩眾取寵,追求豐富怪異造型的建築。
1966年文丘里出版了《建築的矛盾性與復雜性》,更從理論上向當時主流的現代主義刻板單調的火柴盒建築開炮。他將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的名言「less is more」(少就是多)調侃為「less is a bore」(少就是悶)。
文丘里說「建築師再也不能被正統現代主義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說教嚇住。我喜歡建築要素的混雜,而不要純凈;寧要歪歪扭扭,而不要直截了當;寧要自相矛盾,也不要直率和一目瞭然。
1972年文丘里出版了《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他認為現代主義建築是精英文化,而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是平凡、活潑,裝飾性強的建築。他認為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霓虹燈、廣告牌、快餐館等商業而誇張的造型正是群眾的價值標尺,建築師要同群眾打成一片,就要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之前是職業建築師以高雅的現代主義建築教化民眾,文丘里卻要他們俯首向混合著低級趣味與過度刺激的市井文化取經。因為文丘里看來,現代主義完全是壓抑個性,扼制享樂的非人性的建築風格,建築師應該放下臭架子向人民群眾的審美學習,走波普建築之路。
從這個意義上看,蓋里、哈迪德、馬岩松都應該算作是骨子裡的波普建築師。 米諾儒·雅馬薩奇(Minoru Yamasaki),1912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1986年2月因癌症逝世,美國籍日本裔建築師。
1949 年他建立了自己的事務所,他與米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設計上深受米斯的影響。30年代口袋裡僅有40美元的山琦實從華盛頓移居紐約,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差事,那就是與施里夫、蘭姆和哈蒙等一起承擔帝國大廈的設計工作。在1973年世貿中心雙子樓落成之前,帝國大廈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樓。
他1958年設計完工的底特律市威恩州立大學的會議樓,既體現了西方古典傳統,又有西方現代風格,還融進了東方園林的手法,有一種典雅、細致的個人品味。這一風格在他後來的諸多建築作品中得到了發揚和提升,並獨樹一幟。
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在1977年的《後現代建築語言》一書中聲稱:「現代建築於1972年7月15日下午3時32分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城死去,許多人不曾注意到這一事件,也無人為之出喪,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突然死亡的說法失實」。這一歷史事件其實是指聖路易斯的房屋管理局將當地一處治安混亂、無可救葯的黑人高層住宅區(Pruitt-Igoe)的爆破拆除。設計這些大樓的建築師正是史上最倒霉的建築師山崎實。

『陸』 波普藝術的三個特點

1、絢麗誇張的色彩

明艷的拼接面料個性十足,純白色的棉質床品柔和了誇張的色彩,圓點、抽象圖案、濃烈的色彩在大面積留白中,平衡了繁復與簡約兩種氣質。絢麗的色彩、充滿想像力的趣味圖案、牆面上層次分明的各種色塊,讓平靜的生活多了一份快樂的隨意性。

2、強烈的色彩對比

強烈的色彩對比中,白色的適當點綴平衡了空間的色彩關系,而柔和的面料讓硬朗的房間多了一份舒適感。超大比例的裝飾鏡、藍色漆光質感的邊櫃,成為整個房間的亮點,讓家透出一份感性和活力。

3、明朗亮眼的藝術氣息

波普為Popular的縮寫,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消費文化提供廣告、商標、影視圖像、封面女郎、歌星影星、快餐、卡通漫畫等等視覺資源,把這些圖像直接搬上畫面,就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波普藝術。

(6)波普紋裙子擴展閱讀:

波普藝術的發展:

波普設計打破了二戰後工業設計局限於現代國際主義風格的過於嚴肅、冷漠、單一的面貌,代之以詼諧、富於人性和多元化的設計,它是對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具有戲謔性的挑戰。

設計師在室內、日用品、傢具、服飾和平面設計等方面的設計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形式:誇張、奇異、富於想像力的造型;色彩單純、鮮艷;材料多選用塑料或廉價的纖維板、陶瓷等。

其設計掙脫了一切傳統束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其市場目標是青少年群體,迎合了現代青年的桀驁不羈、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及其標新求異、用畢即棄的消費心態。

『柒』 20世紀60年代波普設計的特點

歐普藝術(Optical Art)又被稱為"光效應藝術"和"視幻藝術",它是繼波普藝術之後,在西歐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出現的一種新的風格流派,興起於西方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首次使用「歐普」(Optical)這一名稱是在 1965年,當時在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的一次主題為「眼睛的反應」展覽會上,陳列出大量經過精心設計,按一定規律排列而成的波紋或幾何形繪畫, 這些作品給參觀者以強烈的視覺刺激,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事實上,歐普藝術就是要通過繪畫達到一種視知覺的運動感和閃爍感,使視神經在與畫面圖形的接觸過程中產生令人眩暈的光效應現象與視幻效果。歐普藝術家以此來探索視覺藝術與知覺心理之間的關系,試圖證明用嚴謹的科學設計也能激活視覺神經,通過視覺作用喚起並組合成視覺形象,以達到與傳統繪畫同樣動人的藝術體驗。出於這一目的, 歐普藝術作品摒棄了傳統繪畫中一切的自然再現,而是在作品中,使用黑白對比或強烈色彩的幾何抽象,在純粹色彩或幾何形態中,以強烈的刺激來沖擊人們的視覺,令視覺產生錯視效果或空間變形,使其作品有波動和變化之感。它變幻無窮的視覺印象,以強烈的刺激性和新奇感,廣泛滲透於歐美和日本的建築裝飾、都市規劃、傢具設計、娛樂玩具、櫥窗布置、廣告宣傳、紡織品印染,以及芭蕾舞、電視觀賞等到多種設計領域,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捌』 哪些品牌的包包有波普風格的,最好是奢侈品品牌的新品

Coach 女式黑色編織手提包,Bella編織流蘇單肩包,MATZOPAIRS咖色編織手拿包,都比較優雅,編織紋理的還是BV的款式更多,其他品牌設計也很特別。

『玖』 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哪些

在波普藝術中,最有影響和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7—1986)。他是美國波普藝術運動的發起人和主要倡導者。

當然還有很多,就不在一一贅述。

『拾』 在英國,「波普」的風格主要從什麼當中得到了體現

在英國,「波普」的風格主要從服裝設計、產品設計和平面設計當中得到體現,而服裝設計最集中地展示出了英國「波普」設計的面貌。年輕人用著裝來表現自我的存在和對於社會的反抗。這種「造反」的心理使60年代的服裝設計具有一種與傳統完全不同的審美趨向。從5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60年代的「嬉皮士」與眾不同的裝束,到信奉「存在主義」、曾在1968年巴黎「紅色風暴」中大出風頭的以運動服裝為特色的年輕人;從T恤衫、牛仔褲、「迷你裙」和「性解放」運動帶來的「比基尼」泳裝、無上裝著裝和無性別服裝,到1966年巴黎時裝展示模特兒甚至不穿內褲、女性服裝的色情化,無不表現出這場革命運動對於摧毀西方傳統觀念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新興的「時裝精品店」文化,此前在倫敦已有了十餘年的歷史,1955年,瑪麗·奎恩特在倫敦著名的國王大街開設了第一家「巴薩」商店,商店的服務對象是年輕人。瑪麗·奎恩特首次推出的服裝便是中國人按照英文發音譯為「迷你裙」的超短裙。這位年輕的女設計家以激烈的觀點,提出了戰斗的口號:「剪短你的裙子!」國王大街成為「垮掉的一代」年輕人聚集的場地,他們留長發、穿緊烏裙和黑白絲襪,裝束格外引人注目。1960年瑪麗·奎恩特前往美國,兩年後她為美國市場設計的服裝系列獲得了極大的成功。1963年瑪麗·奎恩特成立了「活力集團」公司,以「迷你裙」為代表的青年女裝,伴隨著皮靴、長發的「嬉皮士」,給全世界帶來了稱為「倫敦震盪」的新潮。一位60年代穿迷你裙、持真空吸塵器的英國女子,盡管她身穿時髦的超短裙和高跟鞋,沉重的扶手椅和仿古圖案的地毯表現出當時一般英國家庭的居室環境仍舊具有傳統的裝飾風格。一批像馬里安·弗利、沙里·圖芬、奧希·克拉克這樣的「波普」設計家隨著出現。比瑪麗·奎恩特的「巴薩」商店晚些,約翰·斯蒂芬的精品店於1957年在卡納比大街開張,展示的服裝更加大眾化、更加具有裝飾性、更加激動人心。倫敦的卡納比大街集中了許多新潮時裝商店,成為吸引遊客的著名景觀。像60年代英國倫敦國王大街的「祖母旅行」由奈傑爾·韋莫思和邁克爾·英格利斯設計的精品店,商店門臉令人吃驚的形象成為當時「波普」藝術家的代表作品,與毗鄰的具有社會主流裝飾風格的「陽光」洗衣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與波普紋裙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織帽子荷葉 瀏覽:75
失禁屎拉褲子視頻 瀏覽:412
天貓襯衫圖片 瀏覽:80
睡衣展架圖片 瀏覽:951
蛇吞象與帽子 瀏覽:987
新褲子樂隊的版權在哪 瀏覽:381
中國秋季校服圖片 瀏覽:518
上海童裝進貨哪裡便宜 瀏覽:701
童裝的呢子大衣圖片 瀏覽:913
魔獸襯衫哪個好看 瀏覽:831
胖子適合穿什麼樣的衛衣 瀏覽:686
雲思木想百搭長袖襯衫短外套 瀏覽:743
藏青色襯衫搭配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755
男生穿牛仔外套好看嗎 瀏覽:682
柳州學校校服太貴 瀏覽:504
大師賽校服外觀 瀏覽:795
折紙中裙子怎麼折連衣裙 瀏覽:504
第三十七章老師睡衣 瀏覽:456
軍綠色褲子白色鞋子 瀏覽:281
小衣架女裝杭州淘寶店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