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捷安特的軟尾質量怎麼樣
Giant(騎行圈內稱「巨大」或「大G」)的軟尾,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平均水準考量(巨大的主要型號和營收也來自與這一塊),整體水平(含設計、用料、工藝、設備、品管、耐受度、售後——當然此處要額外強調巨大在歐美的門店,服務質量與歐美大品牌差不多在較高檔次,不是國內參差不齊的現象)居於中上等,與北美本地一線品牌比如馬林(MARIN)、科娜(Kona)、落基山(Rokymountain)等基本持平,但在軟尾山地車的高新尖技術上,與國際超一線比如三條褲子(Santa Cruz)、相機電腦(即佳能戴爾,Cannondale)、雪人(yeti)、閃電(S-WORKS)、拉皮爾(Lapierre)等還有差距,與國際一線包括閃電 (SPECIALIZED,是閃電的作中端和普及車的牌子)、崔克(trek)、SCOTT、ORBEA等持平吧(但嚴格說還是有不足,比如已經在市場上火爆了兩年多的XXC級就是針對UCI山地車世界盃epic馬拉松賽事,各家搞了XXC級軟尾,捷安特就沒有)。。巨大的軟尾,至今在分級上依然沒有變化,盡管山地車的技術和賽道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其它大牌都紛紛細化軟尾車的分級和用途,並不斷改進幾何設計以應對需要時,巨大的變化不多:目前依然是5級,入門的XC(越野)級軟尾stance,這個可真的是入門(適合給老婆或女友買一輛玩玩),我騎FELT的XC級軟尾(EDICT 4)都可以在林道里隨便跑,操控感強於stance(FELT是主營鐵三、TT級、氣動破風級公路車的,其山地車是業余玩票在美國是二線吧)。。。TRAIL(林道)級軟尾安神(anthem),在國內以前較有名氣,但幾何比較老了,現在歐美都是壓縮車架+29寸+boost規格,1.6的矮個也能駕馭29寸的車在野地里碾壓,但安神的幾何似乎仍然沒有明顯改進。。。AM(全地形越野)級,有Trance 1和Trance 2,是在捷安特軟尾里銷量最多的,也是在歐美市場上有幾次「最佳性價比」稱號的車。設計和配置跟得上歐美的主流玩家之需要(我說的不是國內賣的trance1和2 ,賣國內的不但顏色不好看,減配厲害,而且型號較老,2020款在國外賣,給國內的還是2017款)。再往上是REIGN,ENDURO(耐力全地形越野)級,目前歐美山地車主流就是ENDURO級,自從UCI山地車世界盃將ENDURO車專門作為一個賽事(即uci山地車世界盃EWS耐力賽,2019年共在全球進行了8場比賽),甚至連歐洲幾個作公路車的牌子都在開發ENDURO級軟尾山地車了。不過巨大的Reign系列,幾何和結構也顯得比較老了,有些跟不上時代(看看在重型軟尾車里的幾個神一般存在的牌子,比如法國看門狗Commencal、英國Nukeproof、馬來西亞Polygon等的ENDURO車,就會疑問Reign「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最後是代表巨大山地車實力的」光榮「,即GLORY系列,速降(DH)級。今年似乎將幾何和部分結構更新了(不然在崔克、canyon、scott、看門狗、Nukeproof等等的發力下,Glory也力不從心了)。。。對於國內玩車環境,大G的TRANCE 2是性價比較高的一個選擇,AM級車在國內,基本上除了速降/墜山,都可以玩。但是大G最近幾年連續在削減對國內的山地車技術投放,除了XC級硬尾旗艦(xtc adv 29系列)連續對國內禁售已兩年,trance系列軟尾最新型也似乎只有2017款算不錯的。。。建議你看看CUBE,德國的,國內旗艦店已經有了,性價比相對巨大是不錯的,比如Cube AMS 100 C68 Race 29,XC/林道級軟尾,前叉120mm行程,禧瑪諾最新12速的混搭套件,現代壓縮幾何+29寸+boost規格,還是高級碳纖維車架,吊牌價兩萬一千幾(比國外略低,如果能有折扣就更好)。這個車其實屬於XXC級軟尾了(和時常出現在山地車世界盃馬拉松賽場上的閃電epic、佳能戴爾左撇子scalpel、Orbea的OIZ是同一級),適玩性更強。
⑵ 山地軟尾車架 santa cruz bullit (三條褲子)車架老款怎麼樣懂車架的人進來,可加分哦~
1 價值不太確定
2 當然是正品的三條褲子! 只能說超過10年了 肯定有 因為見過10款的
3 可以正常使用的 當軟尾用 估計10年壽命 正常的鋁的金屬疲勞
⑶ 閃電的山地車軟尾架和YETI的哪個好 三條褲子的呢
S-Works Epic Carbon和ASR Carbon都是兩家的頂級型號。前者更貴。三條褲子不了解。你要是選最好的應該差不到哪兒吧。
⑷ 玩軟尾的朋友,請推薦一款軟尾山地車AM。
三條褲子軟尾全碳,單架子就一萬多但車子真心好你可以去各大視頻網站去搜danny大神,他的速降短片有好幾個。。。
⑸ 比較非主流的軟尾車架廠商有哪些 三條褲子啊什麼的 還有什麼
擦vpp是非主流?已經很主流了吧?mongoose的軟尾..cube的fr軟尾kona的dh還有yeti的幾乎每一款產品...閃電fsr我就知道這么多....其實見過很多叫不來名字了
⑹ kTM和三條褲子山地車哪個好
個人覺得KTM吧,因為我自己用的就是KTM,整體還不錯,沒什麼毛病
⑺ 新人想入軟尾坑,請問這個15款美利達160值得入嗎
美利達160還可以。對於新手來說。無非搞不懂幾個問題。1.結構好不好?
美利達使用的是虛擬轉點技術,這是目前最佳方案了。當然有虛擬轉點的廠家很多捷安特三條褲子銀天使這些都是虛擬轉點。
2.結實不結實?
肯定結實畢竟那麼重。
3.其實我想說玩軟尾當你安裝上2.35或更大的輪胎後你就知道什麼叫越野車了。就是爽!
⑻ 諾克山地車好還是三條褲子山地車好
這叫啥問題。賓士和奧迪哪個好?你先自己試試回答,答案在哪裡?
首先, 就品牌形象、溢價值、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和出現在世界專業鼎級賽事(比如UCI的世界盃EWS賽和DH賽、Crankworx山地車節)的頻率,以及新技術的研發等方面,三條褲子是全球一線里的NO1隊伍之列(不止三條褲子,還有YETI、閃電的S-Wroks,相機電腦、SCOTT、Canyon等——相機電腦就是佳能戴爾,創造了「左撇子」前叉和「XXC級」山地車的那個「總是有古怪新點子的」牌子、scott就是贊助山地大神尼諾的那個瑞士牌子;Canyon就是德國那個贊助了贏了尼諾好幾次的那個荷蘭籍「公路-山地雙料冠軍「「范德彪」的牌子;注意閃電的另一個主打經濟型車的牌子Specialized、捷安特都不是NO1隊伍裡面的、美利達的山地車最近幾年已經不再是國際一線里的了)。NORCO(諾克)是加拿大品牌,作為1980年代山地車鼻祖之一資格也夠老,屬於國際一線,但比三條褲子差那麼一些(比如說軟尾的後懸掛架技術,包括捷安特在內有十多家各有自己研發的專利技術,但沒有能比肩三條褲子的VPP虛擬轉點懸掛系統的)。對於玩ENDURO、DH級山地車的高手或比賽選手來說,三條褲子的VPP懸掛技術確實比諾克的SIGHT懸掛技術要好一些。當然了,越大的名牌,投入的技術研發實力越多,品牌溢價值越高,同等配置的車型價格也越高。。。。。。其次,兩家的市場定位和側重點是不同的,即「錯位競爭」。諾克的車系涵蓋非常的廣,從幾千塊入門級娛樂用硬尾山地車、大幾千塊的入門級XC型硬尾山地車、更貴和技術更高的林道級硬尾山地車、專用的長途旅行型山地車、各級軟尾山地車(XC級、林道級、AM級、Endruo級、DH等)都有。同時,公路車(包括鐵三型、大組型、長途型、爬坡型、越野型等)也是諾克的一塊大業務。但是,三條褲子專注於重型山地車,硬尾山地車多是林道級,軟尾山地車多數產品是AM級、ENDURO級和DH級這幾大類重車(它的整體產品定位,和法國的看門狗差不多——看門狗也是重車玩家心目里神一般存在的牌子)。你除非是把兩家的同一級車(比如都是ENDURO級)、配置相當的,拿來比較,還可以得個答案(當然了,如果是遇到實用VPP懸掛的三條褲子車則基本他占優)。。。如果你問的是一萬塊以下的硬尾山地車,那麼只有諾克了,三條褲子的很少,而且基本是林道級硬尾,拿來壓馬路、游騎或一般的XC(越野)是不好玩的,去遍布大樹根、大石塊、落差的山林里飛馳,才是三條褲子的拿手好戲。
⑼ 這三條褲子那個好看一點
看錢看人,有錢你可以都買
⑽ 3條褲子super light VS yeti575怎樣選
首先 Superlight 屬於XC,不過可以改裝成XC trial, 也就是說從80mm行程提升到120mm最多啦。Yeti 575屬於AM,140⑴60mm行程,建議140。對全地形騎行沒有問題,可以走SL組不了的地方。其次 SL採取Santacruz經典的單轉點避震,保護比較方便,但是1旦壞了更換的軸承還是很貴的。不過現在可以買到陶瓷培林,以後可以斟酌。但是,雖然SL的轉點位置有所改進,但是還是有不可避免的Brake Jack,然後就是後3角側面剛性不足,容易左右擺動。575採取雙轉點結構,繼承了SL的有點,但是雙轉點的缺點是後避震形量不飽滿,不能完全釋放回彈,這也是為啥他的後避震是145mm⒂0mm的設計。如果你想省錢省力就買superlight,如果當地路況比較復雜那就買575好啦決定還是由你自己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