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衣和T恤的最主要的區別有兩點:1.厚度。衛衣往往偏厚,適合天氣涼爽甚至寒冷的時候穿著;而T恤則比較輕薄,適合在春夏等溫暖炎熱的季節。2.有沒有帽子。大部分的衛衣都在後面有一個帽子而T恤則沒有,當然這個就並不是絕對的了,隨著設計的多樣,衛衣也可以是圓領沒有帽子。
衛衣T恤的外觀區別:
其實從外觀來判斷可以先看看袖口和下擺,一般細心的應該都能發現衛衣的袖口和下擺都是有松緊的,所以有彈性邊緣的一般都是衛衣,因為它有防風保暖色功能,這樣的設計可以更加不畏寒風。還有就是一般的衛衣都是有口袋的!大大的可以放手的那種,保暖滿分,當然啦有的簡約的圓領衛衣是沒有口袋的。
T恤的款式不管是緊身的還是寬松的版型,袖口和下擺都是沒有松緊的,整體呈現出一種鬆鬆垮垮的感覺,這樣會更加的涼快和透氣。特別是寬松的版型,看起來是十分涼快的。T恤一般不會有大口袋的設計。就算有也只是衣服胸口處會有一個小設計,但實用性不高。部分T恤是有連帽的設計的,但主要是裝飾作用十分輕薄的一層。
衛衣T恤的面料區別:
當然現在有很多的衛衣和T恤的款式都是一樣的,難以分辨,那我們就來看看它們的面料吧~首先要說的是,衛衣比T恤厚!畢竟是主打防風保暖的產品,要是太薄還有什麼作用呢~
衛衣的面料一般以棉為主或者是少許的混紡,內外的面料一般不同。正面一般是針織紋路,而裡面是毛圈或是加絨的。當然啦因為現在大多數人會貼身穿所以也有很多金絲絨、雪紡之類的面料與其融合了,增強了時尚感。
一般而言,春夏穿T恤,秋冬穿衛衣。
T恤衛衣的區別 你知道自己穿的是什麼嗎
2. T恤的T念什麼
T恤的T念「Tee",音譯:「梯」。
T-Shirt應讀「Tee-shie 」,音譯:「梯些」。
T恤是"T-shirt"的音譯名,保留了英文"T"-shirt"的音。然而這個中英文的混血兒詞彙聽上去並不那麼富有異國情調。T恤」衫已成為當今男女老少普遍適用的上衣。「T恤」衫原是一種音譯加形符的構詞法構成的新詞,是由港澳同胞創造出來的非規范化的漢語外來詞。它首先傳至廣東,而後遍及各地。
「恤」是英文Shirt(襯衣)一詞的音譯;而「T」原是無領、短袖衣服的象形符號。「T恤」是一種短袖、貼身的汗衫樣的衣服,穿著起來顯得貼身、輕松、活潑。
3. t恤和t恤衫是一種東西嗎
是,T恤和襯衫不是一種東西
4. T恤和T裇哪個詞正確
當然是第一個!外文名T-shirt 別名T形衫 而且這個是外來詞所以中文音譯寫法🈶很多不一樣 但是不管你用哪種輸入法第一個出現的肯定是T恤 這也是人們的習慣
5. T恤和短袖是一個意思嗎
短袖基本分為polo,T恤,襯衣。前面兩個差別在領子和面料,後面就不用說了吧
6. T恤和襯衫都是非常休閑的衣服,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1、外形款式
T恤衫又稱T形衫最初是內衣,實際上是翻領半開領衫。T恤的發展由來有數個版本,這里不做詳細討論。T恤主要是無衣領,一排門襟紐扣的短袖,或者是長袖衣服都可以稱為T恤。
襯衫,是一種穿在內外的上衣之間的,也可以單獨穿用的上衣。現代,網路詞條中對襯衫的解釋是,一種有領有袖的前開襟的而且有袖口有口的內上衣,常貼身穿。
2、面料選擇
襯衫按照面料的底料,可以分為精梳全棉襯衫、真絲襯衫、雙縐襯衫、滌棉襯衫等,面料以純棉、真絲等天然質地為主,講究剪裁的合體貼身,領及袖口內均有襯布以保持挺括效果,襯衫追求衣服挺拔的效果。多用於正式的商務場合,也可以應用於普通休閑的場合。
T恤的面料比較多,滌綸,棉,萊卡棉,氨綸,絲光棉,CVC,TC,尼龍,相比較而言T恤可選擇的面料非常廣泛,款式多樣,多適合於休閑娛樂場合較多。
個人看法:T恤主要是使用與一般的娛樂生活場合,適宜穿著,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大家或許都會穿一件T恤在內里打底。襯衫由於佢款式很版型的問題,一般是多用於正式的工作和商務場合,因為這樣的真實穿著更容易讓人覺得你的形象專業,會為你的形象和工作加分。
襯衫總而已言之,也是男士為自己氣質加分的一件武器。
7. 500一件的T恤和50一件的T恤有什麼區別
為一件夏季必備的服裝,還是很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正因為這樣許多廠家大批量生產,以為能博得消費者青睞,但最終事與願為。其實消費者正真喜歡的是個性化和舒適的定製T恤衫,而定製T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數碼印花與T恤定製的結合等於個性化
想必大家都知道淘寶吧!裡面的T恤有10元包郵的,也有20元包郵的,30、40、50的都有。150、200的也大有「人」在。這里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這些10元20元的產品,第一:一件衣服的成本其實就擺在那裡,布料---加工---成衣---印染---銷售---郵費。其根本就不可能10元能解決的,那為什麼有10元包郵的產品呢?其實某些廠家為了用低價吸引消費者,冒險購買早就曝光的洋垃圾【其實這些產品都是論斤賣的】,這種衣服穿在身上舒適度可想而知。
那我們在來說是這個30到50的T恤吧!雖然有前面的洋垃圾那麼差,但是其布料都是化學纖維,舒適度極差。且款式都是2014年庫存或者老款。根本就不能滿足當代人對品質的需求,再加上舒適度不好,很少會有人購買。
我們在說說這個200元的T恤。有的朋友就會說了「其他的低價都不好,那我就買200、300的不就行了?」這里我們考慮一個大眾化的問題,在當然來說不是每個人都穿得起300快的衣服的。而且還是一件T恤,那就更難有人買了。而且200元的T恤大部分成本都用在了廣告上,其質量也就自然大打折扣了!
其實性價比最大,有舒適、有安全的T恤都在80到100直接,這個價格大家都能接受,個性性能也能滿足。對於個人消費者來說是極好的!我司為了能提供純棉T恤數碼印花加工,特意花20萬引進高端純棉印花機,印出的T恤色澤飽滿且色牢度極高。擺脫了傳統轉印T恤的不透氣、結板等缺點。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T恤一定要純棉、性價比高、個性化定製印花、款式新穎
8. 天空套和高級時裝有什麼區別,具體點。
高級 單件 速 5% +5% 釋放12%=12% 迴避5% 衣服加一個技能 褲子只能加屬性不能加技能
整體效果 2%攻速 移動 釋放
天空套 單價 攻速 6%=6% 釋放 13%=13% 迴避6 衣服除了加的那個技能外 還可以加個上挑 褲子可以加個小技能
整體 3%攻速 移動 釋放
9. T恤的起源與歷史
起源T恤是"T-shirt"的音譯名,保留了英文起首字母"T"。
T恤最初原是干粗重體力活的工人們穿用的內衣。一般而言,男人們的T恤有點像如今女人們的文胸,並不輕易裸露,只是當它與無袖的連身工裝褲配穿時,才露出一些它的真面目,在20世紀初葉,服裝公司的產品目錄上T恤僅仗是作為內衣來推銷。到1930年,雖然作為內衣的形象並未發生多大的改變,但顯然人們已經開始試著把T恤穿在外面,這就是人們所聽到的"水手衫",水手們穿著T恤出海遠航,蔚藍的海洋與明凈的天空為它塗抹上第一縷浪漫的色彩。
當這種絲毫不起眼的無領短袖針織衫,有朝一日與大明星馬龍·白蘭度一同在銀幕亮相時,興奮的影迷頓感驚訝不已,1974年12月3日《慾望號街車》在紐約首映。吸引人心的不僅是馬龍·白蘭度那略帶粗野的男子漢氣概和笑起來壞壞的眼神,還有那件朴實無華的白色T恤,此劇導演埃列·卡茨恩曾經玄機莫測且不無得意地透露,自蘭度的T恤形象並非事先精心設計而完全是得之於一個偶然。原來只因白蘭度偶然之中穿著它來排演……
隨著1951年《慾望號街車》在全美公映,白蘭度的白色T恤形象變得舉國同名,柔軟體貼的T恤衫把男性美從呆板、單調、循規蹈矩的傳統上流品位的著裝中解放出來,陽剛的身形展現在亦驚亦盲的視野之中,一時間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摹本。
20世紀50年代是美國文化配合好萊塢電影進軍世界的光輝時代,無形中促成了T恤風潮的國際性蔓延。T恤與牛仔褲、黑色皮夾克共同塑造了一種深深影響年輕一代的叛逆英雄形象,代表著對傳統禮節、上流品位的極度藐視和摒棄。詹姆士·迪恩在電影《阿飛正傳》中身穿T恤衫,微微立起外套衣領的扮相,成為崇尚叛逆的青少年心目中的偉岸英雄。此外,影星亞特·卡尼在白色T恤衫外面套一件黑色馬甲的滑稽相,也使人們更加深了對於T恤與平民之間的親密關系的理解,隨後一系列表現反叛青少年題材的電影紛紛採用T恤著裝,由此使T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特個性,烙上分支文化的印記。雖然叛逆角色往往便是真實生活中被壓抑的性格的預先釋放,但在影片中受到熱烈歡迎是一回事,能否被主流社會所欣賞和仿效又是另外一回事。 T恤其實直至在影壇尋找到脫離"銀幕無賴"的角色之後,才開始被少數男性採納為日常裝,它的舒適、衛生也逐漸得到人們稱許。
T恤的大規模流行風潮始發於20世紀70年代。1973年《婦女時裝日報Wear Daily》聲稱T恤是當年反文化的首席發言人。1975年據載有4千8百萬件印花T恤充斥於美國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並在此後的多年中保持了這一勢頭。T恤衫上的圖案與文字只要想得出就能印上去。幽默的廣告、諷刺的惡作劇、自嘲的理想、驚世駭俗的慾望、放浪不拘的情態都藉此發泄無遺。對於這種似乎是無可遏止的風潮,也曾有人尖刻地批評企圖以T恤的文案來達到某些目的的做法太小兒科:"如果連你的話人家尚且不樂意聽,又如何指望他們聽你的T恤話呢?"
10. T恤的含義是什麼呢包括哪些款式呢
T恤的起源
T恤是"T-shirt"的音譯名,保留了英文"T"-shirt"的音。然而這個中英文的混血兒詞彙聽上去並不那麼富有異國情調。也許是因為T恤過深地潛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司空見慣的東西人們往往容易忽視,輕輕提醒一句,便驚覺原來隱藏在簡簡單單的身邊物體里的故事竟是這樣饒有興味。
1.第一縷浪漫
春夏時節,當街上花哨T恤衫如雲飄過,有誰想得出,T恤最初原是干粗重體力活的工人們穿用的內衣。一般而言,男人們的T恤有點像如今女人們的文胸,並不輕易裸露,只是當它與無袖的連身工裝褲配穿時,才露出一些它的真面目,在20世紀初葉,服裝公司的產品目錄上T恤僅仗是作為內衣來推銷。到1930年,雖然作為內衣的形象並未發生多大的改變,但顯然人們已經開始試著把T恤穿在外面,這就是我們所聽到的"水手衫",水手們穿著T恤出海遠航,蔚藍的海洋與明凈的天空為它塗抹上第一縷浪漫的色彩。
2.偶像機緣
當這種絲毫不起眼的無領短袖針織衫,有朝一日與大明星馬龍·白蘭度一同在銀幕亮相時,興奮的影迷頓感驚訝不已,1974年12月3日《慾望號街車》在紐約首映。吸引人心的不僅是馬龍·白蘭度那略帶粗野的男子漢氣概和笑起來壞壞的眼神,還有那件朴實無華的白色T恤,此劇導演埃列·卡茨恩曾經玄機莫測且不無得意地透露,自蘭度的T恤形象並非事先精心設計而完全是得之於一個偶然。原來只因白蘭度偶然之中穿著它來排演……
隨著1951年《慾望號街車》在全美公映,白蘭度的白色T恤形象變得舉國同名,柔軟體貼的T恤衫把男性美從呆板、單調、循規蹈矩的傳統上流品位的著裝中解放出來,陽剛的身形展現在亦驚亦盲的視野之中,一時間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摹本。
3.叛逆英雄
20世紀50年代是美國文化配合好萊塢電影進軍世界的光輝時代,無形中促成了T恤風潮的國際性蔓延。T恤與牛仔褲、黑色皮夾克共同塑造了一種深深影響年輕一代的叛逆英雄形象,代表著對傳統禮節、上流品位的極度藐視和摒棄。詹姆士·迪恩在電影《阿飛正傳》中身穿T恤衫,微微立起外套衣領的扮相,成為崇尚叛逆的青少年心目中的偉岸英雄。此外,影星亞特·卡尼在白色T恤衫外面套一件黑色馬甲的滑稽相,也使人們更加深了對於T恤與平民之間的親密關系的理解,隨後一系列表現反叛青少年題材的電影紛紛採用T恤著裝,由此使T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特個性,烙上分支文化的印記。雖然叛逆角色往往便是真實生活中被壓抑的性格的預先釋放,但在影片中受到熱烈歡迎是一回事,能否被主流社會所欣賞和仿效又是另外一回事。
T恤其實直至在影壇尋找到脫離"銀幕無賴"的角色之後,才開始被少數男性採納為日常裝,它的舒適、衛生也逐漸得到人們稱許。
4、別樣瘋狂
T恤的大規模流行風潮始發於20世紀70年代。1973年《婦女時裝日報Wear Daily》聲稱T恤是當年反文化的首席發言人。1975年據載有4千8百萬件印花T恤充斥於美國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並在此後的多年中保持了這一勢頭。T恤衫上的圖案與文字只要想得出就能印上去。幽默的廣告、諷刺的惡作劇、自嘲的理想、驚世駭俗的慾望、放浪不拘的情態都藉此發泄無遺。對於這種似乎是無可遏止的風潮,也曾有人搜文尖刻地批評企圖以T恤的文案來達到某些目的的做法太小兒科。作者諷刺地寫道:"如果連你的話人家尚且不樂意聽,又如何指望他們聽你的T恤話呢?"
T恤的發展和現狀
不管怎樣,一撥接一撥的青年成長起來,對T恤的熱情卻未消淡過,T恤印花的千奇百怪一點也不比往昔遜色。從T恤的材質而言,形形色色的超細纖維,高彈纖維及高分子合成物已經取代了最初的單一的棉質。穿用T恤的人擴展到各個年齡層,同時也深為女士們所青睞。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人們為了追求舒適、隨意使服裝的功能性和類別變得模糊化,從而產生了休閑服裝。何謂休閑服裝?指下班後業余時間及閑暇時間穿用的服裝之總稱,包括鄉村服、海濱服、旅遊觀光服、健身運動服等。是具有輕松、簡潔、無拘無束特點的服裝。T恤衫就包含在其中,生活中我們也稱其為"文化衫"。
T恤作為休閑服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它的反傳統文化、反體制的象徵意義已經褪色,T恤與牛仔褲、夾克衫固然是天生的好搭檔,但穿在便裝西服裡面也並非不適宜,你已列數不清T恤能與什厶樣的衣服相配,而它不能搭配的是什麼,T恤是大眾化的。洋溢著平民氣息。1998年抗洪賑災的演員大多用T恤作為演出服,以示與災區人民共患難之心。T恤又是最時髦的。CK、Ralph Lauren多次以T恤男模為時裝廣告形象。街上染著頭發、穿松糕菇、戴G-shock表的女孩也喜歡穿一件短小緊身的迷幻色T恤。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印花的、新型纖維的T恤如何倡導時尚,白色棉質的T恤依然十分搶手,尤其在80年代的某個時期。據說,白色T恤令人回想起50年代,令人青春時光永久縈繞於懷。
T恤衫的結構設計簡單,款式變化通常在領口、下擺、袖口、色彩、圖案、面料和造型上,T恤可以分為有袖式、背心式、露腹式三種形式。T恤衫是夏季服裝最活躍的品類,從家常服到流行裝,T恤衫都可自由自在地搭配,只要選擇好同一風格的下裝,就能穿出流行的款式和不同的情調。
早期的T恤衫是寬大的造型,搭配著短裙、短褲或牛仔褲,整個組合顯示出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感覺。近幾年,流行的是合身的小T恤,它取代了大T恤,與短裙、超短褲、緊身褲親密相伴,共唱出夏季服裝的主旋律。這種結合能充分地展示出女性秀美的體形,特別是露腹式T恤,更能展示青春與健康的活力,是夏天的流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