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南潑水節事件
昨天18:30石林一直有少量降雨,但乾旱的幫助不大,建議在4月初雲南,陽光明媚,氣候溫和,石林風景名勝區的色彩宜人,門票不貴,吃的不用說,你不留,夏季休閑的最佳選擇。
⑵ 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餘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也越隆重。對尊者、長輩,獻哈達的時候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把哈達捧到座前。對平輩,只要把哈達送到對方手裡或手腕上就行;對晚輩或下屬,就系在他們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單手送,都是不禮貌的。接受哈達的人最好做和獻哈達的人一樣的姿勢,並表示謝意。
藏民在見面打招呼時,點頭吐舌表示親切問候,受禮者應微笑點頭為禮。有客人來拜訪,藏民們等候在帳外目迎貴客光臨。藏民們見到長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脫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見到平輩,頭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禮貌。男女分坐,並習慣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對客人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客人到藏族家裡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會不會喝酒,都要用無名指蘸酒彈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彈,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讓添酒。連喝兩口酒後,由主人添滿杯,客人一飲而盡。這樣,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滿意。按照藏族習俗,主人敬獻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絕,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歡迎。
敬酥油茶的禮儀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邊,女主人拿一隻鑲著銀邊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著提壺或熱水瓶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主客開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壺,客人就可以端起碗來,輕輕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後呷上一口,並說些稱贊茶打得好的話;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壺時,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備告辭,可以多喝幾口,但不能喝乾,碗底一定要留點漂著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認為是觸犯禁規,對人畜不利。
⑶ 去參加潑水節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水槍最好買最大型號的,戰斗能力強,威力大,潑水節當天只要一出酒店必定濕身,手機用防水袋裝好掛在胸前,零錢和酒店房卡都可以放在手機防水袋裡面,切記不要背那種大的防水背包,因為遊客多,小偷也多。
⑷ 2012年的潑水節多少號開始啊
你好,希望這個可以幫到你!
其實現在的潑水節基本上都不是按農歷了,我們是那邊固定了日子的。一般是4月15號開始、持續三天,西雙版納好像是4月13號就開始了的,具體我也不怎麼清楚哎~不得不說、潑水節真的很好玩!
⑸ 在參加潑水節時要注意哪些細節
1.在雲南德宏過潑水節期間,潑水的時間是中午12點以後,到晚上6點以前,其餘時間一律不潑水。
2.潑水時請不要潑老人,孩子,孕婦及開車的人。在潑水節期間為了自己和小寶寶的安全孕婦就不要出門了。小朋友想潑水的話,要在家長的保護之下方可出門潑水。
3.不要穿太薄太暴露的衣服,以免被潑濕後影響形象。穿得太厚衣服潑濕冷不容易干。
4.女士不要到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潑水,以免有些人乘機佔便宜。以前也有過衣服當場被扒的情況發生,在狂歡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
5.潑水節期間用水汽球的話,不要直接砸別人的眼睛或者頭部,水氣球砸到身上非常的痛,文明一點,潑水是表示祝福的,不要把別人砸得輕一塊紫一塊的。
6.貴重物品不要隨身攜帶在身上,可以買一個手機保護袋,將手機和零花錢裝在裡面,其餘的物品就不要帶了。
7.不要穿高跟鞋或者人字拖,潑水時不方便,而且容易摔倒。
8.陽睿小麋鹿再次提醒:女士一定要注意防曬哦,潑水節期間正好是最熱的時侯,不要只顧著玩,要是被太陽曬上幾個小時,那後果是很嚴重的。陽睿旅行,希望能幫到您!!!
⑹ 潑水節,穿在身上的衣服被乾的更快這是因為什麼
在雲南德宏過潑水節期間,潑水的時間是中午12點以後,到晚上6點以前,其餘時間一律不潑水。這里的人們在這個時間段是看不到有人潑水的,如果你想出門辦事,又不想被水潑的話,可以在該時間段出門。
潑水節注意事項,潑水節要注意些什麼
潑水時請不要潑老人,孩子,孕婦及開車的人。在潑水節期間為了自己和小寶寶的安全孕婦就不要出門了。小朋友想潑水的話,要在家長的保護之下方可出門潑水。
潑水節注意事項,潑水節要注意些什麼
不要穿太薄太暴露的衣服,以免被潑濕後影響形象。穿得太厚也不方便,衣服潑濕冷不容易干。
潑水節注意事項,潑水節要注意些什麼
女士不要到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潑水,以免有些人乘機佔便宜。以前也有過衣服當場被扒的情況發生,在狂歡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
潑水節注意事項,潑水節要注意些什麼
潑水節期間用水汽球的話,不要直接砸別人的眼睛或者頭部,水氣球砸到身上非常的痛,文明一點,潑水是表示祝福的,不要把別人砸得輕一塊紫一塊的。
潑水節注意事項,潑水節要注意些什麼
貴重物品不要隨身攜帶在身上,可以買一個手機保護袋,將手機和零花錢裝在裡面,其餘的物品就不要帶了。
潑水節注意事項,潑水節要注意些什麼
不要穿高跟鞋或者人字拖,潑水時不方便,跑得也不夠快。女士頭發長最好紮起來,不然被水潑後看起來會很狼狽。
潑水節注意事項,潑水節要注意些什麼
女士一定要注意防曬哦,潑水節期間正好是最熱的時侯,不要只顧著玩,要是被太陽曬上幾個小時,那後果是很嚴重的。
⑺ 求保亭潑水節,女性被扒衣服全身可以看到的圖片,或網址
……擦
⑻ 傣族有哪些節曰,生活習慣及服飾特點
傣族的節日如下:
1、潑水節:傣族新年。時在傣歷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歷四月中旬),節期三、五天。節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賧佛,即給佛像灑清水洗塵,然後互相潑水,除疾消災。
(8)潑水節扒裙子擴展閱讀:
傣族(羅馬字母:Dai),又稱泰族(泰文:ไทย,羅馬字母:Thai)、撣族(羅馬字母:Shan)等,民族語言為傣語(泰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凈、常沐浴、婦女愛洗發,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舞蹈種類繁多。西雙版納傣族稱舞蹈為「凡」。民間舞蹈有:凡婻諾、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諾以模仿禽類動作為主要特徵,包括孔雀舞、鷺鷥舞、斑鳩舞等。
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為道具而表演的獸類舞蹈,此外還有獅子舞、大象舞等。
凡光為鼓舞,舞蹈者挎鼓或擊鼓而舞,自己為自己伴奏,僅限於男性表演,在民間流傳極廣。常見的鼓舞有嘎光鼓舞、象腳鼓舞、大鼓舞等。
哈凡為邊歌邊舞的集體性舞蹈,常見的有《依拉賀》和放高升舞,多在節日期間結群表演。
凡整為武術舞,其中包括拳術舞、棒術舞、刀術舞等。表演時常敲擊鼓、鋩、鑔等打擊樂器伴奏。表演者的步伐、節奏應與鼓點協調,具有娛樂和自身防衛等特點。
除了以上幾種有統一名稱的舞蹈外,民間還有一些反映生產、生活和風俗習慣的舞蹈,常見的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環舞、花棍舞、蠟條舞、荷花舞等,其特點以舞蹈動作表現傣族生活的某些側面,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節日和迎接新年時,都要表演孔雀舞 。
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
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歷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歷10月中旬)。
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妝比美,風情無限;小夥子們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
傣族家庭與婚姻在歷史上的鮮明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還憑借權勢,隨意凌辱農民妻女。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於各地在社會發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態上也有差異。
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顯的階級差別,貴族與貧民的葬地是嚴格分開的。和尚、佛爺死後,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於寺後 。
參考資料:網路-傣族
⑼ 傣族民風民俗的潑水節 幫幫忙吧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傣族潑水節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准備年飯和節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到了節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裡明亮晶瑩的水珠,還象徵著甜蜜的愛情。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
潑水節的內容,除潑水外,還有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斗雞、跳孔雀舞、白象舞、丟包、放高升、放孔明燈等民俗活動,以及其他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