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0、90年代的服裝特點
80年代:80年代改革開放,港台的服裝進入內地,年輕人開始引領新潮流,勇於追求時髦,緊身衣、牛仔褲、紅裙子、超短裙、長絲襪及高跟鞋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深埋幾十年的愛美之心,開始在服飾上得以釋放。老百姓服飾的春天開始於1978年改革開放。
90年代:到了90年代後期,時裝就花樣翻新地抖出各種賣點:閃亮,斜肩,花卉以及荷葉邊。那其中軟軟垂下的荷葉邊幾乎無處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愛之物。而那些穿著荷葉邊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溫柔,一份嫵媚。
1993年至1994年夏季流行過一陣貝貝裙,無領無袖,腰節線以下有一圈細密的折襇,腰帶束於身後,在女裝中女性化元素流行了幾年之後,貝貝裙在1998年夏季成了女性裙子的首選,哈韓族,迷你,松糕鞋等詞開始流行。
(1)90年代流行裙子擴展閱讀:
服裝行業現狀:
總體來說我國服裝行業呈上升趨勢,而隨著一些電商的加入,使得競爭更加激烈。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為用戶謀取了更多優惠和便捷。
清明小長假期間,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通知顯示,目標價格政策是在市場形成農產品價格的基礎上,通過差價補貼保護生產者利益的一項農業支持政策。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後,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
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衣服穿著打扮:
西方學者雅波特教授認為,在人與人的互動行為中,別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是注意你的談話內容,有38%是觀察你的表達方式和溝通技巧,但卻有55%是判斷你的外表是否和你的表現相稱,也就是你看起來像不像你所表現出來的那個樣子。
因此,踏入職場之後,那些慵懶隨意的學生形象或者嬌嬌女般的夢幻風格都要主動迴避。隨著年齡的增加、職位的改變,你的穿著打扮應該與之相稱,記住,衣著是你的第一張名片。
⑵ 為什麼一些20世紀90年代服飾現今又開始流行了起來
任何元素與風格的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這段周期的長短往往取決於兩個方面。是否有人替代它,可以是它的進化版,也可以是別的元素。取決於人們對這項元素的深挖與應用是否廣泛。而並不是我們所一貫理解的審美疲勞。如果各位仔細的回想一下,不難發現,在時尚界領域,流行的元素和風格其實就只有那麼幾種而已,人類一直在創新的,其實僅僅只是面料與材質。而對於元素,我們所作的,只是在改良。
⑶ 跪求90年代流行的衣服 學生中流行的
不穿衣服
⑷ 中國60.70.80.90年代服裝變化
1、60年代和70年代,國人的服裝色彩與款式十分單調,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綠軍裝、灰色中山裝、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
(4)90年代流行裙子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之初,因為當時物資緊缺,商品供應匱乏。這種服飾上的統一,也倒映著當時的社會文化。當時的社會,集體主義與艱苦奮斗氛圍濃重,強調犧牲個人利益為集體服務。因此,那種標榜個性、明媚艷麗的服飾,在那個時代並不為社會主流思想所認可。
時間來到90年代,時尚風潮一夜吹起。年輕人紛紛以追求「個性」為自己的服飾指導原則。不僅服裝上有了更多「奇怪」的選擇,染發、耳釘、文身等配飾亞文化也開始興起。人們對時尚的追求越來越個性化,不再隨波逐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達,網路購物的便利,各種自主搭配、私人定製的服裝悄然興起。彼此不同的風格之間,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這是因為,更加發達的經濟讓人們擁有更多的消費選擇,更為分散的互聯網信息環境,讓人們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審美旨趣。在互相碰撞中,不同聲音之間也逐漸學會了尊重和包容。
⑸ 20世紀90年代左右,歐美服飾為什麼突然改變了
服裝變化一般受環境和功能的因素改變,轉變的時間不是固定的,就如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例如受二戰影響,二戰後婦女開始穿褲裝直至今日;去年就算受自然災害影響人們穿冷色調。但是同時也受漸變影響,就拿裙子的長短來說吧,當流行到一定的短度時又會向長度發展。其實你提的第一個問題就算受一定的功能因素的影響,前幾年人們因工作原因必須的穿寬松的方便工作。而近幾年電腦信息快速發展的原因工作只要坐著就可以完成了。受電腦信息的影響流行的更替也越來越快速了。
⑹ 80年代流行的連衣裙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說服裝是穿在身上的歷史,改革開放30年的輝煌成就,可以透過不同時代人們的穿衣變化來尋找到最為直接、細微的答案。因為服裝是我們這個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它就像一個多棱鏡,通過堆紅疊翠的衣著折射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30年是多長時間?30年前我們是什麼樣子?從1978到2008年,30年間中國經歷了社會的巨變,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70年代: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一群藍螞蟻」--當時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就是這樣的。把穿著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國人形容為螞蟻。 20世紀70年代,一群剛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幾乎都穿著那個時代流行的藍色服裝。 30年前,綠、藍、黑、灰等幾種顏色的衣服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服飾顏色單一,樣式簡單。從50、60年代實行計劃經濟以來,布料要憑布票買,買鞋也要憑鞋票。在那清一色的年代,沒有人講究服飾衣著。也許一件鮮艷一點的衣服就代表了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那個年代人們對穿衣的普遍認識,那一代年輕人似乎並不是把美把裝飾穿在身上,而是把革命、熱情和理想這樣一些簡單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 80年代:色彩繽紛的時代 在很多人看來,中國服飾發展的春天與中國人時尚觀念的復甦開始於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1978年。人們看到了喇叭褲、蝙蝠衫、健美褲還有連衣裙。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對外開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時尚迅速進入中國,向年輕一代傳遞著最新的潮流信息。而這樣的變化,直接體現到80年代。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喇叭褲幾乎就是時尚的代名詞 80年代初,喇叭褲是一種所向披靡的時尚,它的轟動效應不亞於現在的裸奔。當時有一首流行歌曲《艷粉街》唱道:「有一天一個長頭發的大哥哥在艷粉街中走過,他的喇叭褲時髦又特別,他因此惹上了禍,被街道的大媽押送他遊街……」盡管如此,卻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喇叭褲在中國的冒險。 喇叭褲作為一種怪現象出現,但是它卻打破了之前中國服裝(000902,股吧)的統一制,也逐被大眾所接受。同時像體型褲、港褲等各種新潮的服裝也開始相續涌現,凡是女生無論年齡大小幾乎都穿過。 後來一部叫做《霹靂舞》的歌舞片成了當代青年的流行風向標,劇中人身著蝙蝠衫,頭上裹著布,腳踩高幫運動鞋,一遍遍模擬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的樣子,成為當時年輕人的追逐,於是蝙蝠衫成了那個年代的流行裝,蝙蝠衫寬寬大大的袖子一改傳統服裝的樣式,讓人們耳目一新。 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 80年代流行一部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反映的是紡織廠的女勞模與漂亮裙子之間的矛盾沖突,誰也沒有預料到,這部影片會成為那個年代中國人服裝革命的寫照。 銀幕上的「紅裙子」是中國女性從單一刻板的服裝樣式中解放出來、開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點的服裝色彩和樣式的一個標志性道具,一個多樣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裝時代正式到來。 90年代:這個世界變化快 90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變化最快的一年,一種潮流還沒有形成幾乎就面臨著過時的尷尬。1998年,某時尚雜志上有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大意是:假如昨天在米蘭或巴黎的發布的一種時裝款式今天出現在北京或上海一位女性的身上,你千萬不用奇怪。 90年代,中國服裝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經實現了與世界的同步。奢侈、豪華、昂貴不再是用來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專用詞,而成為人們理直氣壯地追求的生活目標,對名牌的崇拜成為高尚品位的表現。 在過去二十年中,「LV」幾乎是每個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夢想的、也是首選的奢侈體驗。 除了對品牌的追寵外,服裝的大膽尺度也開始挑戰中國人的眼球。內衣外穿、露臍裝、哈韓服等都站到了流行前沿。當露臍裝、吊帶裝最早在中國出現時,讓很多人的眼光無所適從。 天寒地凍的嚴冬季節,你能看到穿著單薄的美女掠過你的視線,保暖內衣的熱銷、私人汽車的普遍、辦公條件的優越足以使更多的女性把夏天的輕衫薄裙一直穿到雪花紛飛。 21世紀:個性才是硬道理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人對著裝的追求已經轉向個性化、多元化。服裝的主要作用已經不再是禦寒,而是一種個性魅力的展現。 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世界服裝時尚進入中國、給中國人的服裝注入新鮮活力的同時,世界服裝藝術中的中國元素也開始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體現。唐裝走俏全球、旗袍熱遍世界,中國服裝作為一種文化潮流和商業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⑺ 九十年代初為什麼女生流行穿短到膝蓋上面一點的裙子看老照片那時夏天90%的小學初中女生都這樣穿
一個時代一個風格
那個時候還沒有想到穿短裙
就好像那時候沒有男生去燙頭一樣。
⑻ 90年代服裝特點
90年代初的流行服裝,是以前衛的風格為設計主流的,它是 80年代末保守復古潮流的一個反向 的趨勢, 其設計反映出不僅僅從傳統服飾中尋找價值的意識,他們認為傳統的設計僵化、 麻木, 讓人激動不起來,常常需揭下傳統文化道貌岸然的面具,用幽默詼諧的手法,開輕松的玩笑。
前衛的風格特點是離經叛道、變化萬端、無從捉摸而又不拘一格。它超出通常的審美標准,任 性不羈,以荒謬怪誕的形式,產生驚世駭俗的效果。
90年代以來, 流行服裝上的前衛風格, 分別演繹了從 50年代、 60年代到 70年代以來的表現風格, 前衛的街頭文化,即表現為 50年代的 「 垮掉的一代 」 , 60年代的 「 嬉皮士 」 , 70年代的 「 朋克 」 , 80年代的 「 雅皮士 」 , 直到 90年代的 「X 一族 」 。 前衛的服飾風格成為他們反叛的一種精神象徵, 反映 了西方反叛、以自我為中心的一代,他們因對現實的失望與厭倦,而只好在前衛風格的文化圈 子里,尋找精神寄託的社會現實。
90年代初,人們在展望新世紀時,用前瞻的視野,利用現代高科技的手段,如透明的塑膠、光 亮的漆皮,在流行舞台上創造了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未來世界,表現了對未來的無限暢想。未 來主義(發源於 20世紀的義大利,在反傳統和革新藝術的旗幟下,以叛逆、無畏的精神打碎一 切既定的偶像,頌揚運動、速度、力量和機械技術)的設計特點是反傳統,但又缺少了嬉皮服 裝的燥熱感,被人們謂之為 「 寧靜的夢 」 ,色彩單純統一,多以銀、白兩色為主調,富有一種純 凈感,使人們在驚異之餘,體會設計師那種寧靜和淡泊的心境。
⑼ 九十年代流行什麼服裝
1、上班族女性,因為自身的學識與工作特性,經常穿著挺直的套裝,代表著成熟氣質,高雅風度,款式簡潔,很合乎職業女性的身份。他們一方面用色厲內荏的直線條的職業裝,來武裝自己的自信,顯得干練與精神;同時她們也在用內穿的性感內衣襯托她們的女人味,服飾業傳遞著溫情個性的信息。
2、長期生活在都市的人們,面對忙忙碌碌的工作,渴望回歸自然,藉此解放壓抑的情緒,輕松一下,飄逸的休閑服,擺脫了穿著的拘謹與束縛。式樣變化多端,又能穿出身材的時尚連衣裙,不僅穿著簡單,加上一根束帶,還具有了濃濃淑女味。
白色腰帶配淺紫色連衣裙,或者黑色腰帶配銀灰色裙,單色之間的搭配變現出了高貴品味。60年代流行的翻領襯衫式翻領連衣裙,經過改良以性感,新奇又一次贏得女性的歡迎。
3、到了90年代後期,時裝就花樣翻新地抖出各種賣點:閃亮,斜肩,花卉以及荷葉邊。那其中軟軟垂下的荷葉邊幾乎無處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愛之物。而那些穿著荷葉邊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溫柔,一份嫵媚。
(9)90年代流行裙子擴展閱讀:
中國服裝流行歷程:
服裝流行本身是一種社會現象,研究這種現象的發展趨勢,分析人們的愛好、傾向、心理狀態和傳統習俗,是預測服裝流行趨勢的重要手段。
世界時尚產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都有許多流行趨勢發布機構和平台,比較知名的如美國棉花公司、杜邦公司、潘東色彩機構等:另外還有一些知名的專業展會機構,如法國的PV、義大利的MODAIN等。我國流行趨勢的發布機構是中國流行色協會,其重要的宗旨就是要推廣和普及色彩的科學運用。
中國流行色協會,每年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流行色委員會的活動,研究未來兩季的流行趨勢,一般是提前一年半進行色彩預測,再根據中國的市場特點和產業狀況進行研究、分析和預測,並推出中國的色彩流行趨勢。
中國服裝流行趨勢的研究與發布是一項集科研、生產、消費為一體的重要活動。它在引導中國消費者追逐時尚、個性、品質的同時,提升了中國服裝品牌的含金量,促進了中國紡織服裝生產鏈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為中國的服裝生產企業、服裝設計師、消費市場以及全民大眾傳遞最新的時尚信息,提供權威的指導。
⑽ 80至90年代的百摺長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