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要開學了,老師讓穿校服進校門,可我不喜歡穿裙子,但是褲子太厚了……可以幫我參考一下嗎
既然不喜歡穿裙子,而且褲子太厚了,那你可以選擇穿薄褲子,或者穿短褲。
在學校,由於要穿校服的原因,穿裙子不太搭配,也不太適合,其實穿5分短褲也是可以的。
很多女生都穿五分短褲,穿薄長褲也可以,進入夏天了,穿得舒服更重要。
B. 請問穿校服時,把上衣扎在褲子裡面好嗎上衣是白色運動衫,褲子是黑色長褲,把扭全扣上好看嗎
運動衫?襯衫還可以紮起來,運動衫還是放出來好看些。個人意見 請相信自己的感覺
C. 學校因為學生不穿校服褲子,只穿了校服衣服就不讓其上課
不違法,這屬於你們主任的個人行為,不道德而已。
D. 為什麼褲子的拉鏈被稱為「校門」
因為「校門」經常是關閉的
你那個地方是不是也是經常關閉的呢??如果不是你可得注意了。
E. 褲子有拉鏈的地方叫什麼(除了校門)
我是北京的我們叫文明扣 有的地方叫大門 分地方的 呵呵
F. 請問你發的圖片的褲子是那個店裡面得,我很喜歡,網址能告訴我嗎
請問你問的「你」是指哪個
G. 我想要把校服褲子改的特別一點、幫幫我、
基本上沒啥辦法改,你把校服改了以後老師問你會很麻煩。我是說裁剪之類的修改。你可以去商店買一些好看的補丁縫在褲子上。
H. 住校要帶什麼東西
住校新生帶的東西清單
1.臉盆(學校發兩個,夠用了) 2.喝水的杯子 3.牙刷和牙膏(牙膏建議帶家庭裝的那種) 4.毛巾(3條最起碼,學校會發一條) 5.肥皂(洗衣服的)以及皂盒(建議用帶蓋子的) 6.洗發水和護發素 7.沐浴液 8.蚊香(電的,傳統的那種不安全) 9.毯子或者空調被(學校發兩條蓋的一條墊的,但冬天會很冷,我們都自己帶了一條,多的帶了3條都有) 10.草紙 11.紙巾(盒裝的和一包包的,盒裝的放寢室里,一包包的可以隨身帶) 12.台燈 13.碗和筷子、勺子(學校會發,但我們還是自己再買了) 14.拖鞋 15.出門穿的鞋子 16.衣架(一種是曬褲子用的那種帶夾子的多用架,可以曬內衣褲以及褲子和裙子,一種是曬T恤和襯衫的那種,除了曬衣服之外還可以用來掛衣服,另外還用專門掛褲子的那種褲架,可以掛褲子和裙子) 17.粘鉤 18.鍾(這個就不要了吧) 19.吹風機(吹頭發吹衣服褲子吹襪子都可以,很有用的,但要藏好不要被阿姨收了) 20.洗面奶等護膚用品 21.洗潔精(用來洗碗和水果,這個到宿舍用舍費吧,大家都要用的) 22.常用葯 23.裝葯的盒子(學校有賣) 24.針線包 25.睡衣、襪子、內衣褲和換洗衣物 26.鏡子梳子以及頭繩首飾等 27.指甲鉗 28.手機及附件(充電器、電板、耳機) 29.隨身聽或CD機及附件(耳機、外接電源、充電電池的充電器) 30.CD、磁帶什麼的 31.剪刀、膠水、雙面膠、透明膠(以備不時之需) 32.殺蟲劑(這個也可以不要) 33.傘、帶自行車的還要准備雨披 34.酒精棉 35.電筒 36.護手霜、手套、圍巾、熱水袋(冬天用,杭州的可以先不帶) 37.百潔布(洗碗、洗搪瓷臉盆和杯子,很有用) 38.眼葯水 39.浴巾、浴球、浴帽 40.抹布 41.擦席子的布 42.牛皮筋或者夾子也行 43.密封罐(用來裝蜜餞,不喜歡吃的可以不帶,我帶了3個,嘿嘿) 44.咖啡、紅茶、綠茶等飲料以及泡咖啡用的勺子 45.洗手液(不要了,帶舒服佳自己用的) 46.女生必備的東西 (衛生用品) 47.日記本和記事本 48.夾蚊帳的夾子 49.女生的唇膏等等 50.水果刀 51.花露水、風油精或者清涼油什麼的 52.接線板 53.有人提到鎖,我就寫進來了,雖然我們以前都是在學校里買的 54.塑料繩
I. 為什麼黑色褲子校門處會發白
主要是磨損掉色,和纖維起毛。主要是這個部位有拉鏈,比較硬,再有這個部位做工要細致,要求比較平整,貼的襯啊比較結實,做工工序也多。所以在洗的時候受的摩擦也多,特別是機洗。牛仔褲砂洗的時候就會磨一遍了;起立坐下的時候還有使用的次數都會磨損,再有上下衣也會摩擦折損。所以時間長了發白是經常地。
J. 學校不讓帶手機,我想偷偷帶,進校門要搜書包,我要怎麼藏才不被發現
如果細搜的話,不管藏在哪裡都會被搜出來的,所以如果學校不讓帶手機去學校的話,就不要再帶去了,如果被搜出來的話要上交,學期結束了之後才還回來。
學校之所以不讓學生帶手機去上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安心學習,不要整日想著玩手機。學校這樣做也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著想,如果學校不讓帶手機去學校,學生還是應該遵守學校的紀律,否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10)帶校門的褲子擴展閱讀
社會對「中小學生上學該不該帶手機」的看法
1、家長是堅決的反對者
青在線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家長圈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很多家長是真真切切地見到了這種「毀掉」,才拒絕孩子與手機接觸的。
2、老師也不贊同讓中小學生帶手機上學
「在中國的國情下,對中小學生來說,壓倒一切的任務是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小學生擁有手機,我感覺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我反對。」從教30多年,曾經有「班上55名學生37人考進了北大、清華」經歷的著名教師王金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