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阿凡提的故事 教案
鳥 語
阿凡提誇耀自己說:「我懂得鳥語。」 這話讓皇帝聽到了。皇帝就帶著阿凡提去打獵。走著走著,碰到了一座塌毀了的破土 牆。皇帝在土牆下聽到一隻貓頭鷹在「咕咕」的叫,就問阿凡提:「你聽它在說什麼呢?」 「它這樣說呢,」阿凡提回答,「如果皇帝還是這樣往下壓榨,不久他的國家也就要跟我的 老窩一樣子。」
驢的朋友
阿凡提騎著驢,來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見了,就大聲招呼道:「歡迎你們兩位一同光 臨!」 阿凡提回答說:「我的驢跟我糾纏個沒完,要我帶它出來找它的朋友,我就決定帶它來 找您了」
只此一法
阿凡提有一個很調皮的鄰居。這個鄰居想愚弄一下阿凡提,他說:「昨天晚上我睡覺的 時候,一隻耗子鑽到我肚子里去了,這應該怎麼治?」 「怎麼治?你趕快抓一隻貓來吞下肚去,除此而外,再沒有別的好辦法了。」阿凡提說。
以後才知道
阿凡提當了喀孜(伊斯蘭教宗教法官),許多人爭先恐後地和他交朋友。有人討好地 說:「阿凡提真了不起!瞧你的朋友真多啊!」 「不見得。」阿凡提說,「我有多少朋友,現在說不上來。 等我哪天不當喀孜了,才能知道。」
貓與肉
有一天,阿凡提想吃餃子,買了3斤肉。可是他的妻子給他吃的是素湯面。 「肉呢?」阿凡提問。 「給貓吃了。」 阿凡提把貓放到天平上,貓重3斤。他歪著腦袋問道:「老伴呀,如果說這是貓,那麼 肉呢?如果說這是肉,那麼貓呢?」
油當成水
阿凡提在巴依家做苦工,不僅吃不飽,而且吃的菜里一點兒油星都見不著。 這天,阿凡提問巴依:「老爺,你家裡有一缸油,為什麼給我吃的菜里一點油都見不著 呢?」 巴依聽後說:「對不起,阿凡提,給你做菜的時候,總是錯把水當成油了。」 過了些日子,巴依家失火了,阿凡提拎著木桶,從油缸里舀出滿滿一桶油往火上潑去, 這樣一來,火勢更大了。巴依吼叫起來:「阿凡提,你怎麼往火上澆油啊?」 阿凡提故作驚訝地說:「哎呀!老爺,我錯把油當成水啦!」 「和你一樣」 國王把一條捲毛的哈巴狗交給阿凡提,摸摸翹鬍子,洋洋得意地對阿凡提說:「阿凡 提,我把這條我最喜歡的哈巴狗交給你,你必須好好照管它,像照管你最喜歡的親生孩子一 樣!」 「是的!我的陛下。」阿凡提把狗摟抱在懷里,輕輕地撫著卷卷的狗毛,畢恭畢敬地對 國王說,「我還要像恭敬服侍陛下您一樣照管它,讓它的精神天天和您一樣,輕松而又愉 快!」
胡大是放高利貸的
有一回,阿凡提因有急用,需要10塊錢,可是到處借也借不著。阿凡提沒辦法,只好 半夜裡向胡大(上帝)禱告道:「啊,胡大!求您開開恩,賜給我幾塊錢吧!要是您不肯白 給,就是借給我也好呀!」 阿凡提還沒禱告完,就聽見有人敲門,還敲得很急。阿凡提一邊繼續禱告,一邊給妻子 使了個眼色,叫她去開門。門開了,一看,原來是百戶長(管轄100戶的官)來了。「阿凡 提!」百戶長說:「我們村上要修禮拜寺,胡大保佑,派你出5塊錢。」 阿凡提嘆口氣說:「咳,胡大原來是個放高貸的呀,錢還沒借給我,就已經來收利息 啦!」
魔鬼的臉
卡孜問阿凡提:「別人都說你見識廣,你說說魔鬼的臉是什麼樣?」 「你要想知道鬼臉的模樣,就對著鏡子照照吧!」
至理名言
有個財主在集市上買了一箱細瓷器,他喊道:「哪位給我背回家去,我就教給他三句 『至理名言』。」 打短工的人都不願理他,阿凡提卻動了心,他想:錢在哪兒都掙得到,可「至理名言」 卻是不容易聽到的。於是阿凡提背起財主的箱子跟他走了。 走著,走著,阿凡提請財主教他「至理名言」。財主說:「好,你聽著!要是有人對你 說:肚子餓著比飽好。你可千萬別相信呀!」 「妙,妙極了!」阿凡提說,「那麼,第二句呢?」 「要是有人對你說:徒步走路比騎馬強。你可絕對別相信呀!」 「對,再對沒有了!」阿凡提說,「多麼不容易聽到的『至理名言』呀!那第三句呢?」 「你聽著,」財主說,「要是有人對你說:世界上還有比你傻的短工,你可怎麼也別相 信呀!」 阿凡提聽完,猛地把手裡的箱子摔在地上,對財主說:「要是有人對你說,箱子里的細 瓷器沒有摔碎,你可真不能相信呀!」
一頭獐子的價格
阿凡提獵到一頭獐子,想賣給伯克,在門口碰到伯克的表兄弟哈爾克。哈爾克說:「今 天伯克正要一頭獐子,你可以賣一個好價格。不過,除非你答應把賣到的價錢分一半給我, 否則我不讓你進去。」 阿凡提說:「只要你哈爾克願意接受,我高興全部奉送。」 阿凡提進去了,伯克看後非常高興,說:「要多少錢,說吧!」 阿凡提說:「你買我的獐子,我要價100板屁股。」 伯克收了獐子,說:「好吧,我們來結賬吧!」 阿凡提說:「是這樣的,哈爾克先生要我把獐子售價的一半給他才讓我進門,我答應全 部奉送給他。現在,請你把價錢如數付給他吧!」
也不好,也不壞
阿凡提擺小攤子時,伯克走過來問道:「阿凡提,你們生意如何?」 阿凡提答:「也不好,也不壞!」 伯克問:「這是什麼意思哩?」 阿凡提說:「我說生意很好,你就會多多抽稅的;我說生意很壞,回到家中妻子又要嘀 嘀咕咕。所以,我只能說:「也不好,也不壞!」
「今天是發瘋的日子」
阿凡提從城裡辦完事以後回家鄉去,路上遇見這個城裡的伯克。伯克問阿凡提是什麼地 方的人,阿凡提遙指著伯克的城市說:「我是從那個城市來的。」 伯克問:「那裡的有錢人怎麼樣?」 阿凡提答:「全部又貪財又殘暴。」 「伯克怎麼樣?」 「伯克更加殘暴。」 伯克生氣地說:「請注意,我就是這個城市的伯克!」 阿凡提笑道:「伯克大人,我是這個城市的瘋子啊!有的日子瘋病不發作,就給伯克老 爺們祈禱幸福。有的日子發起瘋來,我的嘴巴就胡說起來。今天恰恰是發瘋的日子,可是對 你說了實在話,真使我驚訝!」
好像給了
阿凡提在賣蜂蜜。一個巴依說:「給我來一碗吧。」說著,遞給阿凡提一個碗。 阿凡提倒了一碗,巴依端著蜂蜜就走。阿凡提一把拉住他的腰帶,說:「巴依,你還沒 給錢呀!」 巴依支支吾吾地說:「我好像給了你10塊錢呀!」 阿凡提一把奪過碗,把蜂蜜倒在蜜缸里,把空碗交給巴依,說:「拿去吧,我好像給了 你一碗蜂蜜呀!」
心肝都是黑的
阿凡提背了一籠兔子到市集上去賣。走過巴依阿拉漢的房子時,一隻兔子蹦了出來,跳 進院子,混進阿拉漢的兔群裡面去了。阿凡提進去找這只兔子。 阿拉漢說:「院子里的兔子都是我的,並沒有什麼兔子混進來。」 阿凡提說:「沒有我的就好。我的兔子發了瘟病。」 阿拉漢說:「那得看一看,說不定混進來了。你的兔子你認得准嗎?你得把它找出來, 別把兔瘟傳到我這兒。」 阿凡提隨手抓了一隻,說:「就是這只。」 阿拉漢仔細看了一會,問道:「這不像有什麼病的兔子,你沒認錯嗎?」 阿凡提說:「沒錯,你莫看它一本正經,其實它只想混。外表上看它好像沒有什麼病, 可裡面心肝都是黑的。」
只差一件東西
懶漢對阿凡提說:「吩咐你的妻子做頓好飯,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應了。一會兒,懶漢來了。阿凡提說:「咳,飯到現在還端不出來,是因為就 差那麼一件東西。」 懶漢問:「什麼東西呀?」 阿凡提說:「幹活的手呀!」
誰的力氣大
有人吹噓說:「我一隻手能把1000斤重的石頭輕而易舉地拿起來,從城牆外面扔到城 里頭。」 阿凡提給他一塊手帕,說:「咱們比賽一下,誰的力氣大。這是條不到二兩的小手帕, 請你從院牆內扔到院牆外頭。」那人一扔,手帕仍然落在了院內。阿凡提說:「我不僅能把 手帕扔過牆去,還能同時扔過去一塊小石頭。」說著,從地上撿起雞蛋大的一塊石頭包在手 帕里,一下子就扔過了牆頭。 「怎麼樣,認輸了吧!」 「大力士」無話可說。
很像牛奶的井水
阿凡提到一個人家裡作客,主人很吝嗇,在招待客人的牛奶里摻了大量的水。席間主人 問起阿凡提鄉間的井水。阿凡提說:「今年那裡發生了奇異的事情,井裡冒出來的不全是 水,很像摻了牛奶。色澤和真的牛奶一樣。只是味道淡,又像是牛奶,又像是水,就和這杯 里的牛奶差不多。」
別渴著它了
有一天,阿凡提赴宴。見身邊的客人嘴裡大嚼著,手裡還抓著好吃的菜餚往口袋裡裝, 就順手拿起茶壺,往他的口袋裡灌茶。 客人驚問:「你干什麼?」 阿凡提笑道:「咳,你那口袋吃多了葷腥,難道不口渴嗎?」
沒有你們喝的水
一個大熱天,阿訇和鄉約從阿凡提的門口經過,向阿凡提討水喝。阿凡提說:「很對不 起,我這里沒有你們喝的水了。」 又來了兩個牧人,也到阿凡提家裡討水喝。阿凡提立即拿水給他們喝了。 阿訇生氣了,說:「阿凡提,你剛才說沒有供我們喝的水了,可你卻有水給他們喝!」 阿凡提說:「我一點也沒有騙你。剛才我說得明白,沒有供你們喝的水。但我從來也沒 有說,他們喝的水沒有啊!」
朝過聖的驢子
有個阿凡提從阿拉伯回來,對阿凡提說:「你知道嗎,阿凡提,我到麥加朝過聖啦!」 阿凡提說:「如此說來,你騎的驢子也朝過聖了?」 「對啦,帶它去了一趟,我讓它也對聖堂行了禮啦!」 阿凡提說:「不過,我看它還是一頭驢子!」
防 賊
阿凡提看見好幾位大臣,正在監督工人忙著把宮牆加高,感到奇怪,問道:「宮牆本來 就夠高的了,還加高它干什麼呀?」 大臣們說:「這是防外面的賊進宮里來偷金銀財寶呀!」 阿凡提指著大臣們說:「可是,原來就在裡面的賊,怎麼防哩?」
百姓最快樂的日子
國王問阿凡提:「什麼日子,才是我的百姓最歡樂的一天?」 阿凡提答:「陛下有幸上天堂的那一天。」
國王的靈魂
一天,國王問阿凡提:「依你看,我死後,我的靈魂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呢?」 阿凡提說:「您的靈魂一定下地獄。這是因為您把應該上天堂的人殺得太多了。天堂已 經讓他們住滿了,再也容不下您啦!」
馬飛上天空去啦
國王問阿凡提:「很久以來,我就想飛上天去,周遊周遊,開開眼界。你有沒有什麼高 招妙法,幫助我達到目的?」 阿凡提說:「把您常騎的那匹棗紅馬給我,我騎上它到遙遠的高山頂上去采一種葯草 來。馬吃上這種葯草,就會長出翅膀。那時節,您騎上它,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不過,往來 得一年時間。」 國王立即賞給阿凡提一褡褳金銀。阿凡提騎上國王的馬,一溜煙似地回到了家中。立刻 把馬殺了。 快滿一年時,阿凡提來到皇宮。國王滿臉堆笑地問道:「阿凡提,只差3天,就滿一 年。你看我的馬能不能長出翅膀來?」 阿凡提說:「陛下,您的馬已經長出翅膀來啦!」 國王歡喜得從寶座上站起來,說:「那你今天為啥沒給我帶來?」 阿凡提假裝難過地說:「我倒是帶來啦,可是走到半路上,您的馬拍打拍打翅膀,四蹄 騰空而起,飛上天啦!」
明智的措施
國王問阿凡提:「我想叫老百姓人人都富裕起來,你看我需要採取哪些明智的措施?」 阿凡提說:「陛下,把您盤剝來的糧食,搜刮來的金錢,統統歸還給人民,人民不就會 豐衣足食了嗎?」
國王的名聲
國王對阿凡提說:「我死了以後想把遺體保存起來,就是怕屍體發臭,人們來瞻仰時要 掩著鼻子,你有什麼辦法嗎?」 阿凡提說:「我幫你用香油塗在臉上,把香粉裝進腹腔,全身用香水泡著,它一定不會 發臭了。但是,你的名聲發臭,我可一點辦法也沒有啦!」
國王眼力不差
阿凡提給國王織毛毯。國王看了之後說:「收邊的針子太稀!」 阿凡提說:「陛下眼力不差,確實是稀了點。」阿凡提把毯子背了回來,丟在地下,一 針也沒有動。過了3天,又把毯子送給國王去看。國王看了高興地說:「這就可以了。」 阿凡提說:「我說陛下眼力不差嘛,加上3天工夫,針子確實就很密了。」
換個地方睡覺
國王告訴阿凡提,他非常煩惱,心境不寧,總是睡不安穩,問有沒有什麼葯可治。 阿凡提說:「這種病無葯可治,你只有換個地方睡覺—— 睡在棺材裡,准可以永遠地安安穩穩。」
⑵ 《阿凡題的故事》體栽是什麼
種金子,賣樹蔭,兔子送信,神醫,比智慧,偷東西的驢,吝嗇鬼,驢說話,巧斷案,狩獵記,尋開心,寶驢,奇婚記,真假阿凡提 還有阿凡提大戰變形金剛 呵呵
⑶ 啊凡提的故事主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啊凡提的故事主要告訴做每一件事情,應該動動腦子,仔細想一想,才能使自己做的每件事令人滿意。就象阿凡提一樣,善於運用聰明才智的結果。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但只要開動腦筋,用自己的智慧去做每一件事,一定會得到理解的結果。
鳥 語
阿凡提誇耀自己說:「我懂得鳥語。」 這話讓皇帝聽到了。皇帝就帶著阿凡提去打獵。走著走著,碰到了一座塌毀了的破土 牆。皇帝在土牆下聽到一隻貓頭鷹在「咕咕」的叫,就問阿凡提:「你聽它在說什麼呢?」 「它這樣說呢,」阿凡提回答,「如果皇帝還是這樣往下壓榨,不久他的國家也就要跟我的 老窩一樣子。」
驢的朋友
阿凡提騎著驢,來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見了,就大聲招呼道:「歡迎你們兩位一同光 臨!」 阿凡提回答說:「我的驢跟我糾纏個沒完,要我帶它出來找它的朋友,我就決定帶它來 找您了」
只此一法
阿凡提有一個很調皮的鄰居。這個鄰居想愚弄一下阿凡提,他說:「昨天晚上我睡覺的 時候,一隻耗子鑽到我肚子里去了,這應該怎麼治?」 「怎麼治?你趕快抓一隻貓來吞下肚去,除此而外,再沒有別的好辦法了。」阿凡提說。
以後才知道
阿凡提當了喀孜(伊斯蘭教宗教法官),許多人爭先恐後地和他交朋友。有人討好地 說:「阿凡提真了不起!瞧你的朋友真多啊!」 「不見得。」阿凡提說,「我有多少朋友,現在說不上來。 等我哪天不當喀孜了,才能知道。」
貓與肉
有一天,阿凡提想吃餃子,買了3斤肉。可是他的妻子給他吃的是素湯面。 「肉呢?」阿凡提問。 「給貓吃了。」 阿凡提把貓放到天平上,貓重3斤。他歪著腦袋問道:「老伴呀,如果說這是貓,那麼 肉呢?如果說這是肉,那麼貓呢?」
⑷ 誰有阿凡提的故事
《只差一件東西》
懶漢對阿凡提說:「吩咐你的妻子做頓好飯,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應了。一會兒,懶漢來了。阿凡提說:「咳,飯到現在還端不出來,是因為就差那麼一件東西。」
懶漢問:「什麼東西呀?」
阿凡提說:「幹活的手呀!」
《愛唱歌的毛拉》
阿凡提上經文學堂念書的時候,經常與幾位同學聚在一起唱歌取樂。他們一開始唱,那位討人嫌的毛拉也湊過來,扯起破鑼嗓子瞎唱一通,來掃他們的興。
阿凡提決心一定要把這位討厭的毛拉支開,到了晚上,他來到毛拉的家,對他說:「尊敬的毛拉先生,我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請給我賞錢吧!」
毛拉急忙掏出賞錢給了阿凡提後,問:「快說,是什麼好消息?」
「剛才我聽村裡的幾位烏力瑪說,准備推選您為村裡的喀孜」。毛拉聽了後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
第二天晚上,阿凡提又來找毛拉說:「毛拉先生,所有的人對您當喀孜都沒有意見,就是有幾個同學反對說您愛唱歌,說愛唱歌的人怎麼能當喀孜呢?」
「阿凡提,快想想辦法吧,別讓他們幾個人壞了我的事。」毛拉懇求說。
「您說自己不愛唱歌,老人們是不會相信的。您最好是把那幾位反對您當喀孜的同學找來,當著他們的面立下保證今生今世不再唱歌了,並寫下保證書。」阿凡提說。
毛拉果然把那幾位同學找來了,並當著他們的面發誓再不唱歌了,還寫下「如反悔我是驢」的保證書。
過了一個禮拜,另一個人在選舉中當選為喀孜。毛拉又氣又惱地對阿凡提說:「阿凡提,你耍弄了我,也好,我還不想當那個喀孜呢!以後我還照唱不誤!」
「好吧,您再唱一次,我就用寵頭把您套上,還要讓同學們把您當驢騎!」毛拉一聽,無話可說。
《助 產》
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來。可阿凡提卻在一個盆子里放了幾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搖來搖去,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疼痛難忍的妻子沒好氣地問他:「阿凡提,你瘋了?」
「不,親愛的,我在幫助你生產,小孩子喜歡吃核桃,他聽見核桃的聲響不就出來了嗎?」阿凡提回答說。
⑸ 中國西北部有哪些民族
散居全國的回族天剛蒙蒙亮,四方的回族歌手就開始向蓮花山進發。路過回族山寨時,歌手們要高歌一曲,再喝上一杯甘美的青稞酒,才准上路。登山開始以後,歌手們一邊游山,一邊對歌賽詩,蓮花山頓時成了歌和詩的海洋。夜幕降臨後,在農家的土坑上,在臨時搭起的帳逢里,在山坡、河灘的篝火邊,歌聲此起彼伏,通宵達旦。這就是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蓮花山的「花兒會」。「花兒」是甘肅、青海一帶流傳了幾百年的民歌,深得回族人民的喜愛。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他們散居全國各地,是我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青海、河南、河北、山東、雲南等省也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區,共有兩個自治州,六個自治縣,三個與其他民族的聯合自治縣。
回族的生活習慣有較深的宗教烙印,嬰兒出生要請阿訇(伊斯蘭教教士)起回回名字,結婚要請阿訇證婚,去世後要由阿訇主持葬禮。葬俗不用棺材,白布包屍,實行土葬。回回人忌吃豬肉,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的動物。男子習慣戴自帽或黑帽。由於長期與漢族人民雜居,現在回族在農飾、姓名、習慣等方面都逐步漢化。
回族的形成與發展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所以中國歷史上稱伊斯蘭教為回回教。回回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奉安拉為宇宙獨一無二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回人習慣在聚居地修建清真寺,並環寺而居,在農村往往自成村落。他們在星期五要到清真寺聚禮,每年要封一個月的齋,過聖紀節、開齋節、古爾邦節三大節日。
回族最初使用阿拉伯語、波斯語和漢語,後來由於與漢族的融合,逐漸通用漢語,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
回族人民為祖國的發展和中華民族文化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古代回族學者在傳播西洋的天文、歷算、醫葯、制炮等科學文化方面有過很大成就。回族中有許多傑出人物,如元代天文學家扎馬魯,明代航海家鄭和與進步思想家李贄等。在近現代,廣大回民以不同的形式參加了反帝愛國斗爭。
回族的孿生兄弟東鄉族相傳在很久以前,甘肅東鄉黑大山上蟒精為害一方,一個勇敢的婦女用酒灌醉了大蟒精,用白布蒙上它的眼睛,然後唱了一句事先約好的暗語「哈利阿宏喲」,人們聽到暗語後,沖進蟒洞,把大蟒精打死。為了紀念這位勇敢的婦女,東鄉人把「哈利」當作迎婚調。每當舉行婚禮的時候,迎來了新娘,「拿杜赤」歌手便唱起了哈利調,眾人一邊齊聲伴和,一邊拍掌起舞,十分熱鬧。
公元14世紀後半葉,居住在東鄉的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蒙古人同當地的漢人、藏人等逐漸融合,發展成為東鄉族,在歷史上曾經被稱為「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東鄉自治縣,少數散居在甘肅蘭州市、定西地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東鄉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生活習慣與回民相似。東鄉族至今仍保留著一種稱為「阿哈教」的宗教組織形式,每一個阿哈教包括數十戶至數百戶不等。
本鄉人說東鄉語,大部分人還會說漢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東鄉族人民愛唱「花兒」民歌,並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如賽馬、摔跤、打土坡等。東鄉族的民間口頭文學也多姿多彩,有各種傳說的故事、敘事詩。
東鄉族最大的聚居區一東鄉族自治縣是一個乾旱山區,以農業生產為主,畜牧業,特別是養羊,在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東鄉人興修水利、植樹造林,減少了水土流失,發展文化事業,根除了黑熱病、麻風病。
自稱「白蒙古」的土族當年,雄風蓋世的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縱橫天下,征服了很多部落。相傳,在巍峨的祁連山南麓,美麗的青海湖東畔,駐扎著一支騾悍的蒙古軍隊,首領是大將格日利特(格熱台)。他跟隨成吉思汗東征西討,最後被派駐到這水草豐茂的地方。這支軍隊與當地的霍爾人通婚,漸漸繁衍成土族。後來,格日利特被追封為「尼達」(土主),被土族當作祖先崇拜。
上族自稱「蒙古人」(蒙古爾)、「白蒙古」(察罕蒙古爾),主要聚居於青海省東部湟水以北、黃河兩岸及其毗連地區,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縣、大通縣、同仁縣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
土族人的服飾風格獨特,男女上衣都有綉花高領。男子常穿布袍,系腰帶,穿大檔褲。婦女穿斜襟長衫,兩袖由五色布組成,外套坎肩,褲腿外夾一尺高的褲筒,穿綉花腰鞋,戴各種頭飾。過去,土族流行一種叫「戴天頭」的風俗。女子到15歲時,由父母做主,在除夕與男子結為夫婦,將少女的發式改梳成婦女發式,從此婚戀自由,生下子女歸女家。這種風俗現在已經改變。
土族有本民族的語言,沒有文字。過去通用漢文,近年創造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試行。土族人過去信奉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後普遍崇信喇嘛教,建有許多喇嘛教寺院。土族人大多保持傳統火葬習俗,只有夭折的小孩實行天葬。
土族聚居區可耕可牧,出產五穀,農家有釀酒習慣,所釀制的酒叫作「酩醪」,互助縣所產的青稞燒酒馳名全國。
黃河岸邊的撒拉族撒拉族的婚禮別具一格。新娘到門前了,小夥子們立即蜂擁上去「擠門」——阻擋新娘入門。送親者認為新娘入門應足不沾塵,由長輩直接抱進洞房,迎親者認為這樣會貶低新郎的身份,硬要新娘下地步行。於是,雙方你沖我堵,各不相讓,好不熱鬧。婚宴上,四個年輕人表演傳統的「駱駝戲」;二人翻穿羊皮襖扮作駱駝,一人扮作本地人,一人扮作撒拉阿訇(伊斯蘭教教士),賓主對答,眾人應和,十分風趣。
撒拉族自稱「撒拉爾」。元朝時,經新疆遷入循化一帶的中亞撒馬爾罕人與周圍的藏、回、漢、蒙古等族長期相處,互相融合,形成了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黃河兩岸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鄉和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一些鄉村,還有少數散居在甘肅、青海、新疆的其他地方。
撒拉族有本民族語言,許多人還會說漢語和藏語,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漢字。撒拉族口頭文學豐富多彩,「撒拉曲」等具有民族特色。
撤拉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各村都有清真寺,風俗習慣與回族大體相同。撒拉族婦女戴蓋頭,喜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常在紅衣上套黑色坎肩,善於刺綉。男子戴黑色或白色平頂圓帽,冬天穿光板羊皮襖或羊毛織的褐子。
撒拉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小麥、青稞、蕎麥、土豆等,同時兼營牧業、伐本、熬鹽及羊毛編織等副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實行民族自治。撒拉人興修農田水利,生活日益富足。
保安三庄的保安族保安族原來住在青海同仁境內隆務河兩岸的保安三庄,後來遷入甘肅,在積石山地區定居下來。他們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莊,仍被習慣地稱為保安三庄,保安也就成了民族的名稱。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各縣和青海的一些地方。
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西傍積石山,北鄰黃河,氣候溫和,宜農宜牧。保安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手工業和副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製作技藝高超,鋒利耐用,精緻美觀,稱為「保安刀」,享有盛名。著名的雙刀和雙壘刀的刀把,用黃銅、紅銅、牛骨等壘疊麗成,圖案美麗,有「十樣景」的美名。
保安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與回族、東鄉族相似。飲食以米面為主,吃牛羊肉,忌吃其他家畜獸類及動物的血,不吃自死的動物。保安人還善於騎射,喜愛摔跤運動。
保安族使用保安語,大多數人兼通漢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保安人能歌善舞,民歌「保安花兒」獨具特色,舞蹈歡快豪放。婦女擅長剪紙。在保安族的各種器具上,常繪有別致的花紋或絢麗的圖畫。
自稱「堯乎爾」的裕固族相傳,古時居住在西域地區的裕固族先民立志遷徙到生長著紅柳、河柳的地方去。他們歷經艱險,長途跋涉,得到漢族兄弟的熱情幫助,最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他們中的一部分定居在生長河柳的地方,成了平原的裕固族;另一部分人定居在長紅柳的地方,成了山區的裕固族。這個傳說透露了裕固族的族源和歷史遷徙情況。
裕固人是唐代回鶻人一個分支的後裔,自稱「堯乎爾」。1953年,決定採用與「堯乎爾」音相近的「裕固」做為族名,漢語是「富裕鞏固」的意思。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的黃泥堡裕固族鄉。過去,肅南地區以游牧經濟為主,兼營家庭副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裕固人的農牧業有了較快發展,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裕固族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男子戴氈帽,穿高領的左大襟長袍,系紅藍色腰帶,穿高統靴。女子一到結婚年齡就把頭發編成許多小辮,結成三條大辮,兩條垂在胸前,一條垂在背後。婦女頭戴喇叭形白氈帽,前邊鑲有兩道黑邊,頂上綴有紅線穗子,穿高領長袍,外套短褂,系各色腰帶。牧區飲食以酥油、糌粑、乳製品為主,農區飲食以糧食、蔬菜為主,款待貴客要獻全羊或羊背子。裕固族牧民居住的方形帳房用六根或十根木桿支撐,周圍用褐氈搭蓋而成,別具特色。
裕固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有自己的語言,一部分地區通用漢語。裕固人大多信奉喇嘛教。在清代時,裕固人建有九大寺院,每一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寺院。現在,他們享受著信教自由的權利。
「聯合」「協助」的維吾爾族古爾邦節的清晨,維吾爾人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聚集在大禮寺前的廣場上,隨著鐵鼓和嗩吶的伴奏聲,跳起富有勞動氣息的薩瑪舞。他們的舞姿輕盈優美,以旋轉和快速多變著稱,「賽乃姆」是最普遍的舞蹈形式,「夏地亞納」是一種民間集體舞。每逢迎接賓客、節日、結婚等喜慶的日子,男女老少都要載歌載舞,盡情歡娛。
維吾爾族自稱「維吾爾」,有「聯合」、「協助」的意思,主要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多聚居於天山以南的各個綠洲,也有少數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縣。
維吾爾人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的對襟長袍稱為「袷袢」,婦女在寬袖連衣裙上套黑色對襟背心,現在大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男女老少都愛戴四楞小花帽,俗稱「尕巴」。未婚少女梳十幾條發辮,以長發為美。飲食以面為主,喜歡喝奶茶,吃用玉米面或麵粉烤制的饢。抓飯是節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用羊肉、羊油、胡蘿卜、葡萄乾、洋蔥、大米製成,用手抓食,別有風味。維吾爾族農民的住房一般用泥上建築,用天窗採光,屋內設壁爐,可以燒柴做飯和取暖。中等以上人家還有冬房、夏房之分。
維吾爾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古代使用回鶻文,伊斯蘭教傳人後,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老維吾爾文。維吾爾族有著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文學藝術。長詩《福樂智慧》和《突厥語大詞典》等都是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阿凡堤的故事」為各族人民所喜愛,至今仍廣泛流傳。維吾爾族在古代信奉過薩滿教、襖教、佛教等,在11世紀後主要信奉伊斯蘭教。
維吾爾人很早就從游牧的畜牧業轉向定居農業了。南疆乾旱而溫暖,素有「塞外江南」之稱;北疆寒冷,雨雪充足。在盆地邊緣和戈壁上開發綠洲,是維吾爾族農業的一大特色。這些綠洲依靠地下暗渠——坎兒井灌溉。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維吾爾人對於植棉和園藝具有豐富的經驗。維吾爾人的手工業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和田地區韻地毯、絲綢和喀什的綉花小帽馳名中外。和田地區至若羌一帶還出產美玉。
直到20世紀初,維吾爾族地區一直處在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階段,有些地方還殘存著農奴庄園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革除了封建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發展工農業生產,維吾爾族人民逐步走向繁榮幸福。
好客的哈薩克族在百花爭妍的草原上,一對對青年男女騎馬並轡而行。在走向指定地點的路上,小夥子可以向姑娘任意逗趣,姑娘不能生氣。而在返回的路上,姑娘舉鞭追趕抽打小夥子,「報復」他們的調笑,這是哈薩克族青年們最喜愛的馬上游戲,俗稱「姑娘追」。這種戲謔性游戲為青年男女提供了接觸的機會,成為表達愛情的一種別致的方式。每逢節日和喜事,哈薩克人都要舉行這種活動,同時還要進行摔跤、叼羊、馬術等比賽。
早在公元15世紀,位於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汗國發生內江,一部分人向東逃走,被稱為哈薩克,意思是「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木壘、巴里坤兩個自治縣,少數分布在甘肅和青海等地。
哈薩克族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慣和風俗。他們服裝多數用皮毛製成,長袖肥身,便於騎乘。男子在冬天穿皮大氅,腰系皮帶,右側佩掛小刀。婦女穿連衣裙,天冷時外罩對襟棉大衣。姑娘們的花帽上常用貓頭鷹羽翎做帽纓,十分美麗。婦女們所戴的白布披巾綉有各種圖案,一直拖到腳跟,男女牧民都穿長統皮靴,冬天穿氈制長襪。哈薩克人以肉類和奶製品為主食,用馬肉灌臘腸,制奶疙瘩、奶皮子、乳酪、酥油等奶製品,用馬奶制名貴飲料馬奶酒,用米、面制饢、抓飯等。哈薩克牧民按季節轉換牧場,春、夏、秋住圓形氈房,俗稱「字」,冬天住平頂土房。
哈薩克人熱情好客,來客不論認識與否都待如上賓。進餐時,主人獻上羊頭,客人要將羊頭右面頰上的肉割下來放在盤中,再割一隻羊耳給座上年幼的人,這是表示接受的禮節。
一哈薩克族使用哈薩克語,有自己的文字。哈薩克族民間流傳許多古老的詩歌、故事、諺語和格言。他們也非常愛好音樂,民間樂器有「冬不拉」。哈薩克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有些地方仍保留著對薩滿教的信仰。他們的生活和禮俗有許多地方受宗教的影響,婚嫁、喪葬都要按教規進行。
哈薩克族長期從事畜牧生產,靠天養畜,逐水草而居,常常受到自然災害的襲擊。有些哈薩克人改營農業,但農作物產量不高。哈薩克人的家庭手工業只是輔助性生產,用以補充生活的不足。商品交換是以物易物。有時,他們也進行狩獵活動,狩獵物由參加狩獵韻人平分。直到20世紀中葉,封建宗法制度還籠罩著哈薩克族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革去了舊制度,哈薩克人民做了自己命運的主人。
「四十百戶」的柯爾克孜族金色的秋天來到了草原,在迎親的考姆茲琴的催促聲中,新娘的親友們唱起哭嫁歌,把罩著綉花蓋頭的新娘扶上馬背,前呼後擁地出發了。一路上,每個牧場的青年人都拉起繩子攔住新娘的馬頭索要糖果,牧場的老人們端出抱孜酒,向新人祝福。到了新郎家,新娘踏著花氈進人洞房,盛大的婚宴及賽馬、叼羊等活動便開始了。夕陽落山,新郎新娘率先跳起了「會面舞」。跳舞時,新郎必須抓住新娘長長的辮梢,據說這樣可以心心相印,白頭偕老。直到深夜,柯爾克孜族的婚札才降下帷幕。
這個民族自稱「柯爾克孜」,意思是「四十百戶」,可解釋為「四十個部落」。他們主要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散居在新疆各地和黑龍江省富裕縣。
過去,柯爾克孜人大多以畜牧業為主,停留在逐水草而居和靠天養畜階段,各種生活用品都用畜產品交換。狩獵是柯爾克孜人的重要副業,以獲取肉食、獸皮和葯材等。柯爾克孜族保留著氏族部落組織形式,分為若干大部落,下設由若幹家庭組成的「阿寅勒」。這種組織內部實際上已經是牧主和牧民的關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柯爾克孜族廢棄了舊的組織形式,各項生產事業都有了新的發展。
柯爾克孜族的男子戴用皮子或氈子製作的高頂方形卷沿帽,外面穿無領「袷袢」長衣,裡面穿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衣,系皮帶,下面穿寬腳褲,腳上穿高筒靴。女子通常穿連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戴包頭巾。飲食主要是畜產品,吃牛、馬、羊、駱駝等肉食,飲山羊奶、酸奶,也有米、面等細糧。柯爾克孜人十分好客,客人無論相識與否,都受到熱情的款待。他們拿出家中最好的飲食,以羊頭肉表示對客人的最大尊敬。柯爾克孜族人夏季住帳篷,冬季住四方形土房。
柯爾克孜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和薩滿教。
柯爾克孜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他們的文學藝術絢麗多彩,民間流傳著豐富的詩歌、故事,史詩《瑪納斯》是人民智慧的結晶。他們用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狸、雞、狗、豬等12種動物紀年,一年12個月。每年第一個月過新年——「諾勞孜節」,家家吃「克缺」飯,預祝豐收。傍晚,牧民放牧歸來時,每家氈房前都生著一堆火,人和牲畜要從火上跳過,相傳這樣可以兔難消災,人畜兩旺。
能騎善射的錫伯族清朝中期,一個裝備簡陋的部族隊伍奉命從東北的盛京(今沈陽)啟程,跋山涉水,餐風露宿,奔赴新疆伊犁河畔建設新家園,以戍衛國家的西北邊陲。這個部族屬於錫伯族。這次英雄歷程,在錫伯族的長詩《遷徙歌》中有生動的記述。
錫伯族主要分布在東北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還有一部分聚居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現在,東北的錫伯人的風俗習慣基本上和漢人相同。新疆的錫伯人由於居住集中,在社會生活中較多地保留了自己的特點。老年婦女愛穿旗袍,扎褲腳。男子穿對襟短衫,褲腳在腳踝處扎緊,冬天則穿大襟開權長袍。錫伯人的飲食以米、麥為主,忌食狗肉。每個錫伯族村落都築有城堡,便於守衛。每家都有矮牆,住房坐北朝南,用土坯築成。房前屋後是果園、菜園和畜圈。
錫伯人信奉多神教,主要供奉保護家宅安祥的「喜利媽媽」和保護牲畜的「海爾堪」。「喜利媽媽」是請村裡年紀大、輩分高、子孫滿堂的長者,製作一些小物件,掛在室內西北牆腳上,這既是賜福子孫的神抵,也是每個家庭添丁增口、記述輩分的家譜,「海爾堪」供在住房南牆外面的上方,逢年過節都要焚香獻供。他們十分重視祭耙祖先,每年都要祭祖掃墓,農歷四月十八日是錫伯族西遷到達新疆的紀念日,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婚姻由父母做主,同姓不婚,但可以與外族通婚。錫伯族有本民族語言;東北的錫怕人通用漢文和蒙古文,新疆的錫伯人使用錫伯語,錫伯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敘事長詩《喀什喀爾之歌》《三國之歌》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定地位。錫伯族婦女善於刺綉和剪紙,窗戶都用剪紙裝飾得十分美麗。錫伯人能騎善射,清代時被編入「八旗」,由於駐防征調,分別在東北、西北兩個地區為建設和保衛邊疆作出了貢獻。
冰山上的住戶塔吉克族「塔吉克」原來的意思是「王冠」。相傳,古代波斯國王與中國皇家聯姻,娶到一位美麗的漢家公主做皇後。公主在前往波斯國的途中,經過塔什庫爾乾地方,因為發生戰亂,被迫暫時駐扎在一座高高的雪山上。此後,每天中午,一位英俊的小夥子從太陽上騎著神駒降臨山上,與公主相會。兩人情投意合,共同生活,不久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聰明的兒子就是塔吉克族的先祖。
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大多數人聚居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莎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
塔吉克男子穿無領對襟長外套,系腰帶,寒冷時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圓筒帽。女子穿連衣裙,帶圓頂帽,外出時在帽子上系方形頭巾。男女都穿紅色長筒尖頭軟底皮靴,塔吉克人愛吃酥油、酸奶等,忌食豬肉、狗肉、自死動物等。他們居住在正方平頂、木石結構的房屋,牧民大多住氈房、矮土屋。
塔吉克人信奉伊斯蘭教,但清真寺很少,教徒不封齋,不朝覲,僅在節日作禮拜。宗教首領稱「依禪」。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禮節,男子行禮時右手放在胸前鞠躬,女子則捫胸躬身10在塔吉克人家做客,忌脫帽,忌用腳踩食鹽和其他食物;也不能騎馬穿過羊群,或用腳賜羊,否則會被認為是大不敬。
塔吉克族有本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文字,普遍使用維吾爾文。塔吉克牧民善於騎馬,在節日或婚禮上經常舉行「叼羊」游戲。這種游戲以一隻被殺死的羊作為獵物,由幾十名優秀騎手分成兩隊爭奪,把獵物搶到手並送到目的地的一隊算優勝。馬球也深為塔吉克人所喜愛。
歷史上,塔吉克族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人畜兩旺,塔什庫爾干變成了「帕米爾的明珠」。
散居新疆的烏孜別克族世紀中期,俄國境內的烏孜別克人陸續遷來中國新疆,形成中國境內的烏孜別克族。這個民族現在大部分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的城鎮。
烏孜別克族男子穿長袍,系三角形綉花腰帶b婦女穿連衣裙,寬大多褶,不系腰帶。過去,婦女在出門時還必須戴面紗。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穿皮靴,外加淺幫套鞋。烏孜別克人一日三餐都吃饢和奶茶,禁酒,忌食豬、狗、驢、騾肉,喜歡吃牛、羊、馬肉以及蜂蜜和糖漿,他們用切碎的熟肉、蔥頭、酸奶、肉汁烹制的「那仁」,是一種民族風味食品,經常用來待客。居住平頂長方形土房,取暖多用壁爐。
烏孜別克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在他們聚居的喀什、莎車、伊寧等地建有較大的清真寺,有本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維吾爾文。烏孜別克人能歌善舞。舞蹈優美輕快,以多變著稱。傳統的手鼓舞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民間樂曲節奏較快,樂器以差角形「斜格乃」琴最為動聽。
在公元19世紀中葉以前,烏孜別克人以經營商業為主。他們開始是組成商隊,趕著成群的駱駝、馬、騾,往返在新疆與中亞各地之間,後來逐步開設店鋪。婦女善於刺綉。居住在木壘、奇台、新源等地的烏孜別克人經營蓄牧業。居住在喀什、莎車、伊寧等城市附近的少數烏孜別克人經營農業,主要種植蔬菜、水果等。
中國的俄羅斯人公元18世紀以後,沙皇俄國的一些俄羅斯人陸續遷入中國的新疆一帶。在封建軍閥統治時期,他們被稱為,「歸化族」,聚居的村落也稱為「歸化村」,後改稱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是中國人數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還有一部分散居於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等地。1949年以前,居住在城鎮的俄羅斯人大多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的還兼營農業,少數人則經營園藝、飼養家畜及養蜂等。居住在農村的俄羅斯人大多幾十戶聚居一起,獨自成為一個村莊,在伊犁河、特克斯河兩岸開墾荒地。居住在靠近牧區地方的俄羅斯人也從事畜牧業。
俄羅斯族婦女穿領口帶褶的麻布襯衫,外罩一件稱作「薩拉凡」的無袖長袍。男子穿斜領麻布襯衫,細褲腿,呢子上衣,系腰帶。生活習慣與俄羅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信仰東正教。
古稱為韃靼人的塔塔爾族塔塔爾是「韃靼」的不同譯音。唐代以後,韃靼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蒙古人西征時,中亞和歐洲人也將蒙古人統稱韃靼。公元15世紀,伏爾加河中游及卡馬河一帶興起了喀山汗國。自稱為蒙古人的後代的塔塔爾人,作為一個民族就是在這時形成的。中國的塔培爾族是在19世紀20至30年代以後陸續從俄國遷來的。
塔塔爾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和烏魯木齊,還有一部分散居於新疆各地。男子喜穿綉花的白襯衫,外加黑色齊腰短背心或黑色對襟長衫,女子戴著鑲有珠子的小花帽,穿自、黃或紫紅色長裙。婦女擅長烹調,所製作的各種糕點精美可口。塔塔爾人一般住平頂土房,自成院落;喜好掛壁毯,愛整潔。在牧區的塔塔爾人多住帳篷。
塔塔爾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小孩出生後,要舉行各種儀式,依據《古蘭經》取名字。40天時,要從40處取水給孩子洗澡,叫「四十份水禮」,祝願孩子健康成長。成年後,將父親或祖父的名字放在自己的名字後,類似姓氏。人死後,用白布纏屍,送葬的人每人抓一把土,放在死者胸前,誦《古蘭經》,然後埋葬。
塔塔爾族有本民族語言和文字,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塔塔爾人善於歌舞,每年春大的「撒班節」(犁頭節),都要舉行歌舞、摔跤、賽馬、拔河、賽跑等群眾性娛樂活動。
⑹ 求阿凡提一個故事
鳥 語
阿凡提誇耀自己說:「我懂得鳥語。」 這話讓皇帝聽到了。皇帝就帶著阿凡提去打獵。走著走著,碰到了一座塌毀了的破土 牆。皇帝在土牆下聽到一隻貓頭鷹在「咕咕」的叫,就問阿凡提:「你聽它在說什麼呢?」 「它這樣說呢,」阿凡提回答,「如果皇帝還是這樣往下壓榨,不久他的國家也就要跟我的 老窩一樣子。」 驢的朋友 阿凡提騎著驢,來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見了,就大聲招呼道:「歡迎你們兩位一同光 臨!」 阿凡提回答說:「我的驢跟我糾纏個沒完,要我帶它出來找它的朋友,我就決定帶它來 找您了」 只此一法 阿凡提有一個很調皮的鄰居。這個鄰居想愚弄一下阿凡提,他說:「昨天晚上我睡覺的 時候,一隻耗子鑽到我肚子里去了,這應該怎麼治?」 「怎麼治?你趕快抓一隻貓來吞下肚去,除此而外,再沒有別的好辦法了。」阿凡提說。 以後才知道 阿凡提當了喀孜(伊斯蘭教宗教法官),許多人爭先恐後地和他交朋友。有人討好地 說:「阿凡提真了不起!瞧你的朋友真多啊!」 「不見得。」阿凡提說,「我有多少朋友,現在說不上來。 等我哪天不當喀孜了,才能知道。」 貓與肉 有一天,阿凡提想吃餃子,買了3斤肉。可是他的妻子給他吃的是素湯面。 「肉呢?」阿凡提問。 「給貓吃了。」 阿凡提把貓放到天平上,貓重3斤。他歪著腦袋問道:「老伴呀,如果說這是貓,那麼 肉呢?如果說這是肉,那麼貓呢?」 油當成水 阿凡提在巴依家做苦工,不僅吃不飽,而且吃的菜里一點兒油星都見不著。 這天,阿凡提問巴依:「老爺,你家裡有一缸油,為什麼給我吃的菜里一點油都見不著 呢?」 巴依聽後說:「對不起,阿凡提,給你做菜的時候,總是錯把水當成油了。」 過了些日子,巴依家失火了,阿凡提拎著木桶,從油缸里舀出滿滿一桶油往火上潑去, 這樣一來,火勢更大了。巴依吼叫起來:「阿凡提,你怎麼往火上澆油啊?」 阿凡提故作驚訝地說:「哎呀!老爺,我錯把油當成水啦!」 「和你一樣」 國王把一條捲毛的哈巴狗交給阿凡提,摸摸翹鬍子,洋洋得意地對阿凡提說:「阿凡 提,我把這條我最喜歡的哈巴狗交給你,你必須好好照管它,像照管你最喜歡的親生孩子一 樣!」 「是的!我的陛下。」阿凡提把狗摟抱在懷里,輕輕地撫著卷卷的狗毛,畢恭畢敬地對 國王說,「我還要像恭敬服侍陛下您一樣照管它,讓它的精神天天和您一樣,輕松而又愉 快!」 胡大是放高利貸的 有一回,阿凡提因有急用,需要10塊錢,可是到處借也借不著。阿凡提沒辦法,只好 半夜裡向胡大(上帝)禱告道:「啊,胡大!求您開開恩,賜給我幾塊錢吧!要是您不肯白 給,就是借給我也好呀!」 阿凡提還沒禱告完,就聽見有人敲門,還敲得很急。阿凡提一邊繼續禱告,一邊給妻子 使了個眼色,叫她去開門。門開了,一看,原來是百戶長(管轄100戶的官)來了。「阿凡 提!」百戶長說:「我們村上要修禮拜寺,胡大保佑,派你出5塊錢。」 阿凡提嘆口氣說:「咳,胡大原來是個放高貸的呀,錢還沒借給我,就已經來收利息 啦!」 魔鬼的臉 卡孜問阿凡提:「別人都說你見識廣,你說說魔鬼的臉是什麼樣?」 「你要想知道鬼臉的模樣,就對著鏡子照照吧!」 至理名言 有個財主在集市上買了一箱細瓷器,他喊道:「哪位給我背回家去,我就教給他三句 『至理名言』。」 打短工的人都不願理他,阿凡提卻動了心,他想:錢在哪兒都掙得到,可「至理名言」 卻是不容易聽到的。於是阿凡提背起財主的箱子跟他走了。 走著,走著,阿凡提請財主教他「至理名言」。財主說:「好,你聽著!要是有人對你 說:肚子餓著比飽好。你可千萬別相信呀!」 「妙,妙極了!」阿凡提說,「那麼,第二句呢?」 「要是有人對你說:徒步走路比騎馬強。你可絕對別相信呀!」 「對,再對沒有了!」阿凡提說,「多麼不容易聽到的『至理名言』呀!那第三句呢?」 「你聽著,」財主說,「要是有人對你說:世界上還有比你傻的短工,你可怎麼也別相 信呀!」 阿凡提聽完,猛地把手裡的箱子摔在地上,對財主說:「要是有人對你說,箱子里的細 瓷器沒有摔碎,你可真不能相信呀!」 一頭獐子的價格 阿凡提獵到一頭獐子,想賣給伯克,在門口碰到伯克的表兄弟哈爾克。哈爾克說:「今 天伯克正要一頭獐子,你可以賣一個好價格。不過,除非你答應把賣到的價錢分一半給我, 否則我不讓你進去。」 阿凡提說:「只要你哈爾克願意接受,我高興全部奉送。」 阿凡提進去了,伯克看後非常高興,說:「要多少錢,說吧!」 阿凡提說:「你買我的獐子,我要價100板屁股。」 伯克收了獐子,說:「好吧,我們來結賬吧!」 阿凡提說:「是這樣的,哈爾克先生要我把獐子售價的一半給他才讓我進門,我答應全 部奉送給他。現在,請你把價錢如數付給他吧!」 也不好,也不壞 阿凡提擺小攤子時,伯克走過來問道:「阿凡提,你們生意如何?」 阿凡提答:「也不好,也不壞!」 伯克問:「這是什麼意思哩?」 阿凡提說:「我說生意很好,你就會多多抽稅的;我說生意很壞,回到家中妻子又要嘀 嘀咕咕。所以,我只能說:「也不好,也不壞!」 「今天是發瘋的日子」 阿凡提從城裡辦完事以後回家鄉去,路上遇見這個城裡的伯克。伯克問阿凡提是什麼地 方的人,阿凡提遙指著伯克的城市說:「我是從那個城市來的。」 伯克問:「那裡的有錢人怎麼樣?」 阿凡提答:「全部又貪財又殘暴。」 「伯克怎麼樣?」 「伯克更加殘暴。」 伯克生氣地說:「請注意,我就是這個城市的伯克!」 阿凡提笑道:「伯克大人,我是這個城市的瘋子啊!有的日子瘋病不發作,就給伯克老 爺們祈禱幸福。有的日子發起瘋來,我的嘴巴就胡說起來。今天恰恰是發瘋的日子,可是對 你說了實在話,真使我驚訝!」 好像給了 阿凡提在賣蜂蜜。一個巴依說:「給我來一碗吧。」說著,遞給阿凡提一個碗。 阿凡提倒了一碗,巴依端著蜂蜜就走。阿凡提一把拉住他的腰帶,說:「巴依,你還沒 給錢呀!」 巴依支支吾吾地說:「我好像給了你10塊錢呀!」 阿凡提一把奪過碗,把蜂蜜倒在蜜缸里,把空碗交給巴依,說:「拿去吧,我好像給了 你一碗蜂蜜呀!」 心肝都是黑的 阿凡提背了一籠兔子到市集上去賣。走過巴依阿拉漢的房子時,一隻兔子蹦了出來,跳 進院子,混進阿拉漢的兔群裡面去了。阿凡提進去找這只兔子。 阿拉漢說:「院子里的兔子都是我的,並沒有什麼兔子混進來。」 阿凡提說:「沒有我的就好。我的兔子發了瘟病。」 阿拉漢說:「那得看一看,說不定混進來了。你的兔子你認得准嗎?你得把它找出來, 別把兔瘟傳到我這兒。」 阿凡提隨手抓了一隻,說:「就是這只。」 阿拉漢仔細看了一會,問道:「這不像有什麼病的兔子,你沒認錯嗎?」 阿凡提說:「沒錯,你莫看它一本正經,其實它只想混。外表上看它好像沒有什麼病, 可裡面心肝都是黑的。」 只差一件東西 懶漢對阿凡提說:「吩咐你的妻子做頓好飯,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應了。一會兒,懶漢來了。阿凡提說:「咳,飯到現在還端不出來,是因為就 差那麼一件東西。」 懶漢問:「什麼東西呀?」 阿凡提說:「幹活的手呀!」 誰的力氣大 有人吹噓說:「我一隻手能把1000斤重的石頭輕而易舉地拿起來,從城牆外面扔到城 里頭。」 阿凡提給他一塊手帕,說:「咱們比賽一下,誰的力氣大。這是條不到二兩的小手帕, 請你從院牆內扔到院牆外頭。」那人一扔,手帕仍然落在了院內。阿凡提說:「我不僅能把 手帕扔過牆去,還能同時扔過去一塊小石頭。」說著,從地上撿起雞蛋大的一塊石頭包在手 帕里,一下子就扔過了牆頭。 「怎麼樣,認輸了吧!」 「大力士」無話可說。 很像牛奶的井水 阿凡提到一個人家裡作客,主人很吝嗇,在招待客人的牛奶里摻了大量的水。席間主人 問起阿凡提鄉間的井水。阿凡提說:「今年那裡發生了奇異的事情,井裡冒出來的不全是 水,很像摻了牛奶。色澤和真的牛奶一樣。只是味道淡,又像是牛奶,又像是水,就和這杯 里的牛奶差不多。」 別渴著它了 有一天,阿凡提赴宴。見身邊的客人嘴裡大嚼著,手裡還抓著好吃的菜餚往口袋裡裝, 就順手拿起茶壺,往他的口袋裡灌茶。 客人驚問:「你干什麼?」 阿凡提笑道:「咳,你那口袋吃多了葷腥,難道不口渴嗎?」 沒有你們喝的水 一個大熱天,阿訇和鄉約從阿凡提的門口經過,向阿凡提討水喝。阿凡提說:「很對不 起,我這里沒有你們喝的水了。」 又來了兩個牧人,也到阿凡提家裡討水喝。阿凡提立即拿水給他們喝了。 阿訇生氣了,說:「阿凡提,你剛才說沒有供我們喝的水了,可你卻有水給他們喝!」 阿凡提說:「我一點也沒有騙你。剛才我說得明白,沒有供你們喝的水。但我從來也沒 有說,他們喝的水沒有啊!」 朝過聖的驢子 有個阿凡提從阿拉伯回來,對阿凡提說:「你知道嗎,阿凡提,我到麥加朝過聖啦!」 阿凡提說:「如此說來,你騎的驢子也朝過聖了?」 「對啦,帶它去了一趟,我讓它也對聖堂行了禮啦!」 阿凡提說:「不過,我看它還是一頭驢子!」 防 賊 阿凡提看見好幾位大臣,正在監督工人忙著把宮牆加高,感到奇怪,問道:「宮牆本來 就夠高的了,還加高它干什麼呀?」 大臣們說:「這是防外面的賊進宮里來偷金銀財寶呀!」 阿凡提指著大臣們說:「可是,原來就在裡面的賊,怎麼防哩?」 百姓最快樂的日子 國王問阿凡提:「什麼日子,才是我的百姓最歡樂的一天?」 阿凡提答:「陛下有幸上天堂的那一天。」 國王的靈魂 一天,國王問阿凡提:「依你看,我死後,我的靈魂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呢?」 阿凡提說:「您的靈魂一定下地獄。這是因為您把應該上天堂的人殺得太多了。天堂已 經讓他們住滿了,再也容不下您啦!」 馬飛上天空去啦 國王問阿凡提:「很久以來,我就想飛上天去,周遊周遊,開開眼界。你有沒有什麼高 招妙法,幫助我達到目的?」 阿凡提說:「把您常騎的那匹棗紅馬給我,我騎上它到遙遠的高山頂上去采一種葯草 來。馬吃上這種葯草,就會長出翅膀。那時節,您騎上它,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不過,往來 得一年時間。」 國王立即賞給阿凡提一褡褳金銀。阿凡提騎上國王的馬,一溜煙似地回到了家中。立刻 把馬殺了。 快滿一年時,阿凡提來到皇宮。國王滿臉堆笑地問道:「阿凡提,只差3天,就滿一 年。你看我的馬能不能長出翅膀來?」 阿凡提說:「陛下,您的馬已經長出翅膀來啦!」 國王歡喜得從寶座上站起來,說:「那你今天為啥沒給我帶來?」 阿凡提假裝難過地說:「我倒是帶來啦,可是走到半路上,您的馬拍打拍打翅膀,四蹄 騰空而起,飛上天啦!」 明智的措施 國王問阿凡提:「我想叫老百姓人人都富裕起來,你看我需要採取哪些明智的措施?」 阿凡提說:「陛下,把您盤剝來的糧食,搜刮來的金錢,統統歸還給人民,人民不就會 豐衣足食了嗎?」 國王的名聲 國王對阿凡提說:「我死了以後想把遺體保存起來,就是怕屍體發臭,人們來瞻仰時要 掩著鼻子,你有什麼辦法嗎?」 阿凡提說:「我幫你用香油塗在臉上,把香粉裝進腹腔,全身用香水泡著,它一定不會 發臭了。但是,你的名聲發臭,我可一點辦法也沒有啦!」 國王眼力不差 阿凡提給國王織毛毯。國王看了之後說:「收邊的針子太稀!」 阿凡提說:「陛下眼力不差,確實是稀了點。」阿凡提把毯子背了回來,丟在地下,一 針也沒有動。過了3天,又把毯子送給國王去看。國王看了高興地說:「這就可以了。」 阿凡提說:「我說陛下眼力不差嘛,加上3天工夫,針子確實就很密了。」 換個地方睡覺 國王告訴阿凡提,他非常煩惱,心境不寧,總是睡不安穩,問有沒有什麼葯可治。 阿凡提說:「這種病無葯可治,你只有換個地方睡覺—— 睡在棺材裡,准可以永遠地安安穩穩。」
《只差一件東西》
懶漢對阿凡提說:「吩咐你的妻子做頓好飯,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阿凡提答應了。一會兒,懶漢來了。阿凡提說:「咳,飯到現在還端不出來,是因為就差那麼一件東西。」懶漢問:「什麼東西呀?」阿凡提說:「幹活的手呀!」《愛唱歌的毛拉》阿凡提上經文學堂念書的時候,經常與幾位同學聚在一起唱歌取樂。他們一開始唱,那位討人嫌的毛拉也湊過來,扯起破鑼嗓子瞎唱一通,來掃他們的興。阿凡提決心一定要把這位討厭的毛拉支開,到了晚上,他來到毛拉的家,對他說:「尊敬的毛拉先生,我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請給我賞錢吧!」毛拉急忙掏出賞錢給了阿凡提後,問:「快說,是什麼好消息?」「剛才我聽村裡的幾位烏力瑪說,准備推選您為村裡的喀孜」。毛拉聽了後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第二天晚上,阿凡提又來找毛拉說:「毛拉先生,所有的人對您當喀孜都沒有意見,就是有幾個同學反對說您愛唱歌,說愛唱歌的人怎麼能當喀孜呢?」「阿凡提,快想想辦法吧,別讓他們幾個人壞了我的事。」毛拉懇求說。「您說自己不愛唱歌,老人們是不會相信的。您最好是把那幾位反對您當喀孜的同學找來,當著他們的面立下保證今生今世不再唱歌了,並寫下保證書。」阿凡提說。毛拉果然把那幾位同學找來了,並當著他們的面發誓再不唱歌了,還寫下「如反悔我是驢」的保證書。過了一個禮拜,另一個人在選舉中當選為喀孜。毛拉又氣又惱地對阿凡提說:「阿凡提,你耍弄了我,也好,我還不想當那個喀孜呢!以後我還照唱不誤!」「好吧,您再唱一次,我就用寵頭把您套上,還要讓同學們把您當驢騎!」毛拉一聽,無話可說。《助 產》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來。可阿凡提卻在一個盆子里放了幾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搖來搖去,發出嘩啦啦的響聲。疼痛難忍的妻子沒好氣地問他:「阿凡提,你瘋了?」「不,親愛的,我在幫助你生產,小孩子喜歡吃核桃,他聽見核桃的聲響不就出來了嗎?」阿凡提回答說。評論|贊同0 檢舉|2007-
《助 產》
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來。可阿凡提卻在一個盆子里放了幾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搖來搖去,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疼痛難忍的妻子沒好氣地問他:「阿凡提,你瘋了?」 「不,親愛的,我在幫助你生產,小孩子喜歡吃核桃,他聽見核桃的聲響不就出來了嗎?」阿凡提回答說。 《想讓您高興高興》 阿凡提的兒子脾氣十分古怪,專與父親作對,父親說東他說西,父親讓他站住他非走。熟悉兒子脾氣的阿凡提,平時就對兒子說反話。 一天,父子倆到磨坊磨面歸來,半路遇到了一條河,他們只好趟水過河,到了河中心,馱在驢背上的一麻袋面失去重心,有點傾斜了。阿凡提對兒子說反話道:「兒子,把麻袋推下河去!」 怪脾氣的兒子聽了父親的話,心想:我長這么大老是與父親作對,這次我得聽他一句話了,於是,按照父親說的把麻袋真的推到河裡去了。 「孩子,你這是干什麼?」阿凡提生氣地嚷道。 「爸爸,我長這么大還沒有聽過您的一句話,這回我想真的聽您一次話,想讓您高興高興。」兒子回答道.
⑺ 有關阿凡提的故事
《只差一件東西》
懶漢對阿凡提說:「吩咐你的妻子做頓好飯,我要上你家去作客哩。」
阿凡提答應了。一會兒,懶漢來了。阿凡提說:「咳,飯到現在還端不出來,是因為就差那麼一件東西。」
懶漢問:「什麼東西呀?」
阿凡提說:「幹活的手呀!」
我先開始踢的
--------------------------------------------------------------------------------
阿凡提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得無聊,一時想不出該玩什麼。一個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對阿凡提說:「如果你把自己的帽子放在地上親自踢一下,我們就封你為孩子王。」
「那有什麼不能的,你們看!」阿凡提說完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放在地上一腳踢了出去。然後,其他孩子一擁而上,開始拿阿凡提的帽子當球踢。
晚上,媽媽看見阿凡提的帽子骯臟不堪,便質問他:「好端端的帽子怎麼弄成這個樣子?」
「是小朋友們把我的帽子當足球踢著玩了。」阿凡提回答說。
「他們把你的帽子當足球踢,你就眼巴巴地看著嗎?」媽媽責怪道。
「不,媽媽,是我先開始踢的。」阿凡提回答說。
《愛唱歌的毛拉》
阿凡提上經文學堂念書的時候,經常與幾位同學聚在一起唱歌取樂。他們一開始唱,那位討人嫌的毛拉也湊過來,扯起破鑼嗓子瞎唱一通,來掃他們的興。
阿凡提決心一定要把這位討厭的毛拉支開,到了晚上,他來到毛拉的家,對他說:「尊敬的毛拉先生,我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請給我賞錢吧!」
毛拉急忙掏出賞錢給了阿凡提後,問:「快說,是什麼好消息?」
「剛才我聽村裡的幾位烏力瑪說,准備推選您為村裡的喀孜」。毛拉聽了後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
第二天晚上,阿凡提又來找毛拉說:「毛拉先生,所有的人對您當喀孜都沒有意見,就是有幾個同學反對說您愛唱歌,說愛唱歌的人怎麼能當喀孜呢?」
「阿凡提,快想想辦法吧,別讓他們幾個人壞了我的事。」毛拉懇求說。
「您說自己不愛唱歌,老人們是不會相信的。您最好是把那幾位反對您當喀孜的同學找來,當著他們的面立下保證今生今世不再唱歌了,並寫下保證書。」阿凡提說。
毛拉果然把那幾位同學找來了,並當著他們的面發誓再不唱歌了,還寫下「如反悔我是驢」的保證書。
過了一個禮拜,另一個人在選舉中當選為喀孜。毛拉又氣又惱地對阿凡提說:「阿凡提,你耍弄了我,也好,我還不想當那個喀孜呢!以後我還照唱不誤!」
「好吧,您再唱一次,我就用寵頭把您套上,還要讓同學們把您當驢騎!」毛拉一聽,無話可說。
《助 產》
阿凡提的妻子分娩前痛得死去活來。可阿凡提卻在一個盆子里放了幾把核桃,在妻子的肚皮上搖來搖去,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疼痛難忍的妻子沒好氣地問他:「阿凡提,你瘋了?」
「不,親愛的,我在幫助你生產,小孩子喜歡吃核桃,他聽見核桃的聲響不就出來了嗎?」阿凡提回答說。
《想讓您高興高興》
阿凡提的兒子脾氣十分古怪,專與父親作對,父親說東他說西,父親讓他站住他非走。熟悉兒子脾氣的阿凡提,平時就對兒子說反話。
一天,父子倆到磨坊磨面歸來,半路遇到了一條河,他們只好趟水過河,到了河中心,馱在驢背上的一麻袋面失去重心,有點傾斜了。阿凡提對兒子說反話道:「兒子,把麻袋推下河去!」
怪脾氣的兒子聽了父親的話,心想:我長這么大老是與父親作對,這次我得聽他一句話了,於是,按照父親說的把麻袋真的推到河裡去了。
「孩子,你這是干什麼?」阿凡提生氣地嚷道。
「爸爸,我長這么大還沒有聽過您的一句話,這回我想真的聽您一次話,想讓您高興高興。」兒子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