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片戰爭後中國曾嘗試過哪些制度
鴉片戰爭後,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合作制和總統制。
1860年10月24日、25日,奕欣分別與額爾金、葛羅交換了《天津條約》批准書,並訂立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開天津為商埠;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
法方還擅自在中文約本上增加:「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八百萬兩,恤金英國五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開始撤離北京。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1)戰爭後中國有哪些制服擴展閱讀
1857年,英法聯軍進攻廣州,當時的清政府忙於鎮壓太平天國,沒有太多的精力關注此次戰役。導致廣州淪陷。1858年4月,英法聯軍北上,挑起了第一次大沽口戰役,清政府還是沒有給與足夠重視,加上裝備落後,導致慘敗。
等到了1859年6月第二次大沽口戰役,清政府給與了重視,僧格林沁親自負責指揮海防,加上英法聯軍有些輕敵,僅派12艘軍艦來犯,經過激烈的戰斗後,清軍打退了聯軍的進攻,保衛了大沽口。
從第二次大沽口戰役來看,英法聯軍由於是臨時組建,長途跋涉,所以並不是堅不可摧。可是清政府忙於和太平軍作戰,加上麻痹大意。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廣州淪陷和第一次大沽口戰役的失利。
2. 各軍種制服顏色為什麼都是特定顏色的,例如海軍是白色的,陸軍是綠色的,有什麼具體的解釋嗎拜託各位了
因為軍服的設計標准一般是根據當時當地的背景條件、靈活合理選擇服裝顏色。如在雪地,則只有白色才能與背景協調一致;在海上,則只有藍色才能與之融為一體;在沙漠地,則只有黃褐色與背景比較接近。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由原來的單一軍種發展為陸、海、空三大軍種。中國軍隊的軍服出現了大檐帽、士兵套頭衫和女軍人連衣裙。海軍則採用世界通行的海魂衫和套頭軍服,無檐帽上綴有兩根辨風向的飄帶,等等。空軍、海軍、裝甲兵等技術兵種也都有了自己的專業特種服裝。
(2)戰爭後中國有哪些制服擴展閱讀:
軍裝採用的是一種制式服裝,透過一個國家、一個時期軍服的質地、顏色和款式,不僅可以品出時代的審美,同時可以讀出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
世界上的軍裝大多數是綠色的(草綠、深綠或黃中偏綠)。軍服不約而同地朝綠色發展,是從實戰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為了在野戰條件下較好地隱蔽軍隊的行動,人們首先從服裝上著手,不斷改進軍裝的顏色,盡量使之與自然背景的顏色接近。
3. 民兵穿什麼軍裝
民兵沒有軍裝,也沒有軍銜,他們不屬於現役軍人。但是他們會定期參加軍事訓練,那時就會發放訓練統一服裝,通常將迷彩服作為作訓服。
民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長期革命戰爭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
(3)戰爭後中國有哪些制服擴展閱讀:
中國民兵產生於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伴隨著中國革命和建設進程不斷發展壯大,始終是我黨領導的「三結合」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頭完成生產任務;擔負戰備勤務,保衛邊疆,維護社會治安;隨時准備參軍參戰和支前,抵抗侵略,保衛祖國。
民兵的編組是將符合參加民兵條件的公民,根據人數,按班、排、連、營、團等建制序列分別編入所在單位的民兵組織之中。
民兵在未來戰爭中仍具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都十分重視民兵建設,以各種方式方法武裝人民群眾。
參考資料:民兵-網路
4. 戰爭最服飾的影響
戰爭對我國服飾的影響史
鴉片戰爭以後,我國的通商口岸外商雲集,西方的服飾文化傳入了中國,清末,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受到西方進步思想的影響,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縛,掀起了「剪辮易服」的風潮,紛紛剪去辮發,穿起西服。
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20世紀30年代,海禁開放以後,外國衣料、西方款式源源輸入我國,隨之西方的工藝方法也傳入中國,大大豐富了服裝品類。尤其是上海,人口集中,工商業和文化事業都比較發達,所以成為當時的婦女時裝中心。男子的服飾,初期仍如清代,從20年代起,上海等大城市的教師、公司洋行和機關辦事員等,開始穿著西裝,但多見於青年,老年職員和普通市民很少穿著,長衫馬褂作為主要的禮服仍有一定的地位。
孫中山先生提倡的由西式服裝改革成的中山裝,對西式服裝在中國的生存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僅革命者首先穿起了西式服裝,一大批年輕人也紛紛改變自己的服裝打扮。西式的西服、連衣裙、制服、套裙等很受歡迎。尤其是五四運動以後,一批知識分子從國外帶回西式服裝,使人們認識到短裝的許多好處,對長裝裝式起了沖擊作用。穿制服和西服等短裝的人多了起來。
建國以後服裝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1949年開始的幹部服熱,是受軍隊服裝的影響,首先效仿的是青年學生,革命的熱情激勵他們穿起了象徵革命的服裝,接著各行各業的人們爭相效仿,許多人把長袍、西服改成中山裝或軍服式樣,還有人把西服穿在裡面,外罩一件幹部服。這時穿長袍、馬褂和西服的人已經很少了。從1949年以後,穿中山裝的人越來越多,到20世紀50年代以後更是形成穿中山裝的熱潮。除去中山裝之外,人們又根據中山裝和列寧裝的特點,綜合設計出「人民裝」,其款式的特點是:尖角翻領、單排扣和斜插袋,這種款式既有中山裝的莊重大方,又有列寧裝的簡潔單純,而且也是老少皆宜。後來出現的「青年裝」、「學生裝」、「軍便裝」、「女式兩用衫」都有中山裝的影子。中山裝從50年代開始普及,在款式上也是不斷變化,如領子從完全扣緊到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當時毛澤東很喜歡穿這種改進了的中山裝,因此國外把這種服裝叫做「毛式服裝」。中山裝用什麼樣的面料都能製作,可以平時穿著,也可作為禮服,無論是外交場合還是在莊重的場合都很合適。中山裝作為中國的傳統服裝從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一直流行不衰。
20世紀50年代以後,全國處於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工人、農民的經濟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服裝業的服務對象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社會風氣崇尚服裝以樸素為美,時裝、西服還不能在廣大的工農群眾中普及,服裝更趨向於實用、結實、樸素,形成了黑、灰、藍時代。
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男式的長袍已經很少有人穿了,但仍保留了上穿中式服裝,下穿西式長褲的習慣。特別是冬天,男女都很講究穿中式的棉祆,一般都要在棉祆外面罩上一件罩衣。最早的罩衣與中式棉襖沒什麼兩樣,後來採取了中西合璧的製作方法,既有中式傳統服裝的結構,又採用西式服裝的裁剪方法,在棉襖的填充料上除棉花之外,還有駝毛、絲綿等,款式是立領、對門襟,用中式的布制紐扣,袖子不連衣身,而是採用西式緔袖子的方法,穿著大方,很受人們的喜愛。
1956年1月政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改進服裝的宣傳,號召美化人民的穿著。這個號召正好符合廣大人民的意願,首先響應的是婦女和兒重,女青年們穿上了花布罩衫、綉花襯衣、花布裙子等,男子也普遍穿著春秋衫、兩用衫、茄克衫、風雪大衣等,還有的人把壓在箱底的西服、西式大衣也翻了出來。這個時期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民在穿著上最活躍的一個時期。
1966年開始的為期10年的「文革」期間,服裝首當其沖受到沖擊。西服和旗袍被定為「四舊」,一些有西服的人怕被抄家,就把西服之類的服裝拆掉。紡織品和服裝的生產也受到極左路線的影響,很多受人們歡迎的服裝面料和服裝款式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四舊」的帽子,有些花色品種被批判為反動圖案。本來已經日益豐富多彩的服裝,這時重新變得單調起來。本來是一些正常的穿著,只是稍稍鮮艷一點,就被指責為「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進入20世紀80年代,服裝行業得到了空前繁榮,穿衣觀念大大改變,國家領導人帶頭穿起新式的雙排扣西服,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改革開放的政策使人們的眼界大開,對於多年一慣的老款式感到厭倦,穿西裝的要求隨著時代而興起了。1984年首先從上海掀起了「西裝熱」,進而影響了全國,僅上海一地當年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5. 建國後中國軍隊制服共換了幾次
建國後,人民解放軍自從1950年統一軍服制式,經歷了1955年軍銜服裝、1962年定型生產的「六二」式軍裝。此後,解放軍軍服幾經更新換代,先後進行了12次軍服改革調整。「五五」式軍服圖文
「六五」式軍裝
1965年6月1日取消軍銜制後,改裝「六五」式軍裝,全體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綴紅五角星帽徽和紅領章。
「七一」式軍裝
1969年,隨著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研製了滌錦棉三元混紡單衣,1973年裝備部隊,稱「七一」式服裝。應用合成纖維紡織品作軍需服裝和裝具,這在我軍服裝發展史上,是一次劃時代的改革。
「七八」式軍裝
「七八」式服裝是「七一」式的改進型,它以減重為目的,全面應用合成纖維紡織品的新成果。
「八五」式軍裝
「八五」式軍裝基本沿用1955年樣式,與「七八」式服裝相比,其明顯區別在於布料和樣式的徹底更新換代。
「八七」式軍裝
「八七」式軍服是1987年經中央軍委批準定型的。1988年10月1日起陸續裝備部隊。這套服裝除分禮服、常服、作訓服外,還特別設置了文工團員用的演出服和軍樂團、儀仗隊的禮賓服。另外,還有地勤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近10種特種服裝。1990年開始配發了87式制式襯衣。1992年,中央軍委決定:文職幹部配發制式服裝,戴文職肩章、領花。用「八七」式系列軍服裝備部隊,是我軍軍服史上一個突破。
「九七」式軍
1993年初,我軍開始研製面向21世紀的新一代軍服。新一代軍服保留了「八七」式服裝的優點,吸取了國際上先進國家軍服的長處,與87式軍服相比,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的改善。尤其是樣式、顏色更為美觀、大方和協調,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顏色體系。97式軍服共分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與87式服裝相比,主要增加了禮服、夾克常服、毛衣、體能訓練服、戰士皮鞋、作戰靴及國際通用的貝雷帽等品種,新增了綬帶、軍種胸標、姓名牌、臂章等服飾標志。
97式軍服於1997年5月1日起首先在駐港部隊試穿,1999年裝備駐澳門部隊,駐國外武官配發了97式禮服,全軍其他單位未裝備
2000年5月1日起,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開始統一配發99式長、短袖制式襯衣和貝雷帽,同時取消已裝備部隊多年的87式長、短袖制式襯衣。99式制式襯衣採用了先進的紡織和原液染色等技術,與87式制式襯衣相比,在樣式結構、用料、顏色和加工工藝等方面均有較大改善,提高了穿著舒適性。長袖制式襯衣官兵均為束腰式;短袖制式襯衣軍官、文職幹部為夾克式,士兵為束腰式。陸海空三軍襯衣顏色為各軍種基本色,陸軍為淺綠色,海軍為本白色,空軍為淺蔚藍色,體現了三軍特色,形成了系列。這次向全軍官兵配發的貝雷帽為我軍首次裝備。貝雷帽採用國際通用樣式,用料為細羊毛,顏色為陸軍深棕綠色、海軍深藏青色、空軍深蔚藍色。貝雷帽的配發,較好地解決了過去官兵在夏季戴大檐帽太重、太熱和不便攜帶的問題。
2004年12月12月1日,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士兵和部分軍校學員統一換發用仿毛面料製成的04式冬常服。2005年5月,士兵換發用同一材料製成的04式夏常服。我軍士兵現行著穿的87式夏常服用俗稱「的確良」的滌棉平布製成,冬常服用俗稱「滌卡」的滌棉卡其布製成。04式士兵常服使用「多重多異復合化纖長絲織物」為服裝面料,外觀、質感與毛料無異,保暖性、防風性、透氣性和密度都達到毛料的指標,而且有更好的抗皺保型性,能抗靜電,可水洗,易干,耐磨。
04式士兵常服樣式與87式常服相同,服裝板型有一定改進,腰身比較明顯,共有04式士兵夏常服、士兵冬常服、水兵服、士兵大檐帽、水兵帽、士兵冬帽等6個品種。04式士兵大檐帽、空軍士兵冬帽和陸軍士兵夏常服、冬帽、冬常服由草綠色改為棕綠色,04式海軍士兵夏常服、水兵服、冬帽、冬常服由藏藍色改為藏青色,04式空軍士兵夏常服、冬常服由上草綠下藏藍改為上棕綠下藏藍。
為配合04式士兵常服著穿,我軍首次為除海軍海勤和駐香港、澳門部隊以外的士兵配發02式士兵皮鞋。02式士兵男皮鞋顏色為黑色,樣式為素頭外耳系帶式,用料為超細纖維合成革;02式士兵女皮鞋顏色為黑色,樣式為素頭外耳系帶式,用料為黃牛正面革。
200511月11日,空軍開始統一換發05式常服。空軍新常服顏色為藍灰色。新常服的正式換發,標志著空軍從此擁有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與使命任務相配套的常服,結束了50多年來空軍常服採用陸軍土黃色上衣和海軍藏藍色褲子上下顏色不統一的歷史,實現了與空軍工作、訓練、作戰環境相一致。
07式軍服
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全軍從2007年起換發07式服裝。這次是我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涉及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海軍軍服調整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軍軍服在深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大檐帽調整了翹度,軍官增加了帽檐(牆)花;夏常服為束腰式,陸、空軍和海軍白色春秋常服為獵裝式,使體型更顯修長;增加了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等,海軍首次增加袖章,重新設計了三軍統一的帽徽、領花,體現了軍人榮譽,強化了軍服美感。國旗、軍旗、長城、天安門等中國軍隊的傳統重要標識,簡潔地融入到了臂章、領花、胸標等標志服飾上。
07式軍裝全軍從2007年7月1日起由駐京、駐港和駐澳部隊先行裝備,8月1日起全軍軍官開始穿著,預計在09年前完成全軍換裝
6. 國民/革命軍有一段時間穿的軍裝是黃色的,有點像日軍的「昭五」式軍裝,那是什麼時候
抗日戰爭結束,解放戰爭開始
7. 問南北戰爭北方士兵制服的問題
那是法國從信仰伊斯蘭教的阿爾及利亞人中招募的外籍軍團步兵的軍裝。
他們被稱為祖阿夫兵,因為作戰勇敢,所以在當時很有名氣,是19世紀中最為傑出的輕步兵部隊。
北軍羨慕他們的戰斗精神,所以就在國內完全按照外籍軍團祖阿夫部隊的建制,訓練和裝備組織了自己的祖阿夫兵,諸如紐約第五輕步兵團,紐約第一百四十輕步兵團,賓夕法尼亞第一百一十四輕步兵團。當然,兵員還是信基督教的北方白人。
8. 下面兩張圖是南北戰爭中兩軍士兵的制服,請問哪個是南方的哪個是北方聯邦的啊
左邊是北方軍,右邊南方軍。南北兩軍的軍裝,很能反映出雙方在經濟實力上的對比。北方工業發達,能為軍隊提供統一的軍裝。北軍身穿深藍色上裝,天藍色長褲和黑色皮鞋,頭上是平頂圓帽,帽頂上別有步兵帽徽。而南方由於物資供應不足,雖然規定士兵統一穿灰色軍大衣和藍色長褲,但實際上各部隊在軍裝問題上「各自為政」,有啥穿啥,根本不曾統一。
9. 解放戰爭中為什麼公安還穿著人民解放軍制服呢
本朝以軍隊立國,即使是地方幹部大多都或多或少都有軍方的背景。公安這種半軍事機構就更不用說了,不過解放戰爭時期應該還沒有正規的公安部,在開國前後陸續有一些部隊被改編為公安xx師,公安xx部隊之類的。而且開國初百廢待興,各個部門之間的專門的制服還沒有制定出來,基本都是用軍裝改改,所以你看起來都還是穿著軍服,你可以到網上搜一些公安各個時期的制服照片,就可以看到解放初的制服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