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買羽絨服的時候,我們該關注羽絨服的哪些指標
「寒冬」至,又到了添加羽絨服得時節,那麼,咱們怎麼買到真實得保暖得羽絨服呢?可通過蓬鬆度,含絨量,還有面料來檢測,衣物本身並不會產生熱量,首要靠阻撓人體得熱量丟失,到達保暖作用。相較棉花、化纖、蠶絲、羊毛等線性纖維,羽絨得立體球狀結構使其浸透不流動得空氣,這正是羽絨服比棉服保暖性好的原理。
對於羽絨服來說,保暖得功能首要便是經過羽絨疏鬆起來得厚度來積儲熱量。因為羽絨是星朵狀結構,能更有效地減少體表得高溫空氣和外界空氣之間進行對流交流。所以羽絨服得保暖能力,首要就體現在羽絨疏鬆後能積儲多少熱量得空氣以及外層對冷空氣得阻隔能力。
1.蓬鬆度
羽絨服和我們的羽毛有關系,溫暖的羽絨服的蓬鬆度一定達到了標准,輕飄飄度這個指標可能不太被人知道,軟綿綿的是我們羽絨服中的羽毛有多大,我們的羽絨服尺寸越大,我們的羽絨服就越暖和,我們平時可以買450-500之間的羽絨服,平時穿這樣柔軟的羽絨服的話,天氣會變得暖和起來。
㈡ 求教!!羽絨服的保暖程度取決於充絨量還是厚薄
判斷羽絨服是否保暖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充絨量,所以充絨量160g的更保暖。
羽絨服的質量,應該看充絨量,一般來說,充絨量達到95%左右的屬於優質羽絨服。羽絨服的薄厚、重量不等於充絨量,也並非越厚重的羽絨服就越保暖。
除了看充絨量之外,羽絨服是否保暖還要看羽絨的蓬鬆度。 蓬鬆度是國際上衡量羽絨製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
如果說羽絨服的充絨量代表了羽絨的「量」,那麼羽絨服的蓬鬆度則決定了羽絨的「質」。羽絨服的蓬鬆度越高,其中存儲的空氣就越多,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絨服內外的空氣流通。在充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若蓬鬆度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就越好。
(2)羽絨服保暖與哪些參數有關擴展閱讀
挑選羽絨服的方法:
1、摸。質量好的羽絨服手感較好,摸上去較柔軟,其內填充的羽絨完整,多為細軟的羽毛,梗較少。
2、聞。質量好的羽絨服經過處理不會有任何異味,若有臭味或其他異味,那可能是填充了劣質羽絨,不建議購買。
3、拍。稍用力拍打羽絨服,若發現有羽絨鑽出,或者針腳處有粉塵溢出,也不建議購買。
4、按。按壓羽絨服,若其能快速恢復原狀,說明羽絨服的蓬鬆度達標,若回彈較慢,且拎在手裡有厚重感,說明羽絨服含絨量較低,或摻了粉粹毛等雜質。
㈢ 羽絨服的含絨量充絨量要達到多少才保暖
在保證「含絨量」的條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200克以上,這樣羽絨服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
按照我國羽絨服的國家標准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
含絨量≠充絨量。「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表現著羽絨服裝填充物的質量好壞,是個強制性的規定。而「充絨量」是指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現為填充物的薄厚既重量。
(3)羽絨服保暖與哪些參數有關擴展閱讀
羽絨服挑選
1、聞一下羽絨服的味道,如果發現刺鼻或者有異味的就直接忽略掉。有味道的絨(不管是鵝絨還是鴨絨)都屬於不合格產品,千萬不能買。
2、要看一下羽絨服的標牌上標明的各項基本信息是否齊全,主要是含絨量、充絨量、絨毛種類和生產廠家基本信息。
3、仔細摸一摸羽絨服的內層,如果你覺得刺刺的,就是說明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量較高,質量應該不會很好。如果你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則說明那這件衣服的含絨量相對比較高,保暖性較好。
4、按壓羽絨服,回彈時間越快說明質量越好,表明蓬鬆度比較高。而對於充絨量相同的羽絨服,體積越大,即羽絨服越蓬鬆的品質越好。
5、用力拍一拍羽絨服,如果有絨毛或者粉塵出現,就說明這件羽絨服的布料它的防絨性很差或者是縫合的針眼太大,這樣的羽絨服會越穿越羽絨服薄,防水性和透氣性也不會太好,對於這種就不建議購買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含絨量
㈣ 羽絨服是不是含絨量越高越暖和越好呀
羽絨服含絨量並不是越高越好,這是日常生活里大家對羽絨服認知的一個誤區。
1. 按照羽絨服裝的國家標准規定,羽絨服裝必須標明羽絨種類、含絨量和充絨量。含絨量是指羽絨羽毛中, 絨子和絨絲占試樣質量的百分比。按照規定,含絨量不得低於 50%。但通常人們會認為,含絨量越高的衣服越保暖。這並不是一種完全正確的說法:首先含絨量多少是針對同類型羽絨服進行對比,一件長款羽絨服與一件羽絨背心含絨量就毫無可比性。實際上,含絨量 80% 與含絨量 90% 的同類型羽絨服保暖效果並沒有太明顯的效果,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 70% 及以上為宜。
2. 其次日常生活中大家還有一個誤區就是, 羽絨服越厚越暖和,這是錯誤的。
充絨量是指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總重,它跟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有關,國家標准對此沒有做出強制規定。但需要提醒的是,不是充絨越多、衣服越沉,羽絨服就越保暖。因為隨著填充密度的增大,通過填充料傳導而損失的熱量也增多。提高羽絨填充物的蓬鬆度才是提高保暖性的關鍵,蓬鬆度越高,羽絨所包含的隔熱空氣就越多,因此隔熱性能就越好。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一些輕型羽絨服,保暖效果也很好的原因。有些充絨量多的羽絨服摻有毛片羽絲、絨絲及粉碎毛,即使含絨量相同,蓬鬆度也有所下降。
所以建議題主在買羽絨服的時候,看一下有沒有產品質量標簽,檢測報告,標簽上一般都會標示羽絨種類、含絨量和充絨量的信息;然後看這個羽絨服摸起來是不是手感柔軟,裡面會含有一些細軟的羽毛梗,這是正常的,一般優質的羽絨會含有一定的細小毛梗,如果一點毛梗都沒有的反而要謹慎購買了;還要掂一下羽絨服的重量,通常重量越輕、體積越大的越好;還得用手按壓羽絨服,隨即松開,如果迅速回彈恢復原狀,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否則就說明裡面的含絨量低;最好就是用鼻子聞一聞,如果有明顯的異味或臭味,有可能裡面填充了劣質羽絨或者其他劣質填充物,建議不要購買這類的羽絨服。
以上是一些鑒別羽絨服的方法,希望能幫到題主。
㈤ 羽絨服是不是蓬鬆度越高越輕蓬鬆度和保暖度有什麼關系800和900的蓬鬆度能承受多低的溫度
羽絨服是蓬鬆度越高越輕,蓬鬆度越高越保暖。
蓬鬆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比如說,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
在充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數越高,保暖功能越好。由於蓬鬆度越高,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絨服內外的空氣流通。在充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若蓬鬆度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就越好。
一般價格的羽絨服,蓬鬆度大約在450—500之間,價格稍高的羽絨服,蓬鬆度可以達到600—900。從國際上較好的羽絨服型號來看,蓬數高的羽絨服充絨量一般都不高,而戶外運動中作為外穿保暖的,通常充絨量高、篷數較低,在650-750之間。
(5)羽絨服保暖與哪些參數有關擴展閱讀:
羽絨服的選購方法:
1、摸。質量好的羽絨服手感較好,摸上去較柔軟,其內填充的羽絨完整,有細軟的羽毛梗但數量較少。
2、聞。質量好的羽絨服經過處理不會有任何異味,若其有臭味或其他異味,那可能是填充了劣質羽絨,不建議購買。
3、拍。稍用力拍羽絨服,若發現有羽絨鑽出,或者針腳處有粉塵溢出,也不建議購買。
4、按。按壓羽絨服,若其能快速恢復原狀,說明羽絨服的蓬鬆度達標,若回彈較慢,且拎在手裡有厚重感,說明羽絨服含絨量較低,或摻了粉粹毛等雜質。
羽絨服的蓬鬆度與羽絨服的厚薄無關。在充絨量、羽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鬆度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㈥ 羽絨服保暖的原理是什麼
因為羽絨與羽絨之間有相互的空隙,能夠形成一層與外界相隔的保暖層。羽絨很軟很輕,相互之間的空隙有一定量的空氣,由於空隙很小,造成其間的空氣對流較果不好,使得外面的冷空氣不容易到達到裡面。相反,裡面的熱空氣也不容易到外面。從而使得溫度得到保持。其實不僅是羽絨,一些毛類也可以達到這種較果。
羽絨的優勢:
1、熱傳導率:
熱量傳遞有三種方式,熱傳導、對流傳導和輻射傳導,我們日常保暖就是為了阻礙熱傳導,熱傳導率越低,熱量被牢牢鎖在身體周圍,保暖性就越好。羽絨最低(5.93),羊毛比羽絨高15%(7),棉花比羽絨高40%(9.72)。
2、保溫率 :
羽絨為81%,羊毛略低為75%,棉花只有63%!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越到寒冷的地方,羽絨服越受歡迎。
3、蓬鬆度:
同樣1立方厘米的纖維材質,如果膨脹後的體積越大,說明它越蓬鬆,蓬鬆度越高就能鎖住越多的空氣,保暖性越好。羽絨展開後的體積可以高達383立方厘米,是羊毛(101立方厘米)的三倍、棉花(77立方厘米)的五倍。
4、重量:
羽絨重量最輕,1立方厘米的羽絨重量僅1.14g,羊毛是1.32g,棉花為1.54g,比羽絨重35%!所以古人描述「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5、吸濕性:
一個成年人正常一晚上散發的汗水是100g,羽絨作為動物性的纖維,有非常多三角形氣孔並表層含有防水油脂,能迅速吸收人體汗液並發散,保持被子的潔凈和人體乾爽,羽絨吸濕性能比羊毛高15%,比棉被高50%。睡眠不盜汗、被子不板結、長期使用還可以防風濕等。
(6)羽絨服保暖與哪些參數有關擴展閱讀:
不是越重羽絨就越多
檢測人員拆解了一件羽絨服,裡面的填充物除了羽絨,還有羽毛、毛片、雜質等。充絨量的檢測就是要把羽絨和這些填充物分離開。對分離出的羽絨進行稱量,得出的重量就是羽絨服的充絨量。「一般來說,一件羽絨服里不是只有羽絨。」充絨量反映了羽絨服中有效羽絨的多少。
另外,羽絨服的重量還和羽絨服使用的面料有關。因此,羽絨服的重量不等於充絨量。也就是說,並不是羽絨服越重,裡面填充的羽絨就越多,因此,不能用羽絨服的重量來簡單判斷羽絨服的保暖性能。
蓬鬆度是國際上衡量羽絨製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有不少消費者認為,羽絨服的羽絨越多,保暖效果就越好。「這是一個消費誤區。」羽絨服的充絨量和含絨量代表了羽絨的「量」,而羽絨服的蓬鬆度才是決定羽絨質量中「質」的關鍵。
一件羽絨服的蓬鬆度越高,羽絨服內存儲的空氣就越多,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絨服內外的空氣流通。
從檢測經驗來看,羽絨服的蓬鬆度與羽絨服的厚薄無關。一件厚重的羽絨服,蓬鬆度可能不達標;一件輕薄的羽絨服,蓬鬆度的數值也可能表現突出。「蓬鬆度高的輕薄羽絨服也很保暖。」在充絨量、羽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鬆度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含絨量體現的是羽絨服中絨朵的含量。一般來說,絨朵是一件羽絨服中最保暖的部分。不少消費者認為,羽絨服含絨量達到100%,就是好貨。「這又是一個消費誤區,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可能達到100%。」何勇表示,如果一件羽絨服標明「含絨量100%」,那就是在欺騙消費者。
從檢測實驗的結果來看,即便是使用了最優質的羽絨,當中也會既有絨朵,又有絨絲。所以,不可能出現含絨量100%的羽絨服。一般來說,羽絨服的含絨量越高越好,含絨量達到95%左右,就已經是很優質的羽絨了。
㈦ 羽絨服的保暖程度取決於含絨量多少還是厚度啊
羽絨服的保暖程度取決於充絨量和蓬鬆度。
羽絨服的厚重並不意味著它包含的羽絨越多,也不意味著它更保暖。充絨量才是判斷羽絨服是否溫暖的重要指標之一,羽絨的充絨量決定羽絨服保暖而輕盈的特點。羽絨服內除了羽絨外,還會含有一些雜質,如羽毛,薄片等,羽絨服較重,可能是含有較多的雜質所造成的,反而保暖性更差。
羽絨服的含絨量是有國家標準的,是絨子和絨絲在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代表著羽絨服裝填充物的質量好壞不代表其保暖性,國家標准中規定羽絨服含絨量要達到50%以上即可。
羽絨服是否保暖還要看羽絨的蓬鬆度。羽絨服的蓬鬆度越高,儲存的空氣就越多,可有效的防止羽絨服內外的空氣流通。在相當數量的填充物的情況下,如果蓬鬆度較高,則羽絨服的保暖性更好。
(7)羽絨服保暖與哪些參數有關擴展閱讀
羽絨服保暖性:
含絨量≠充絨量。在保證「含絨量」的條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200克以上,這樣羽絨服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
但從市場調查的情況來看,很多品牌的羽絨服「含絨量」都達到90%左右,但「充絨量」遠遠低於100克,所以羽絨服並不保暖。
蓬鬆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在充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數越高,保暖功能越好。由於蓬鬆度越高,羽絨所包含的隔熱空氣就越多,隔熱性能因此也就越好。
㈧ 羽絨服是越厚越保暖嗎
羽絨服保暖效果和厚重無關,熱散失的方式很簡單,有傳導、對流和輻射,而羽絨服會鎖住空氣,讓空氣這種不良導體隔絕傳導,羽絨之間的小塊空氣也不方便對流,因此可避免寒氣迅速穿透和體溫之流失。所以,羽絨服並不是越厚越好,不能只看厚度。
羽絨服的保暖程度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蓬鬆度、含絨量和充絨量。
1、蓬鬆度
蓬鬆度越高,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保溫空氣層,保暖性越好。羽絨的蓬鬆度一般以12.5厘米起步,16厘米為較好,20厘米為很好,對應部分羽絨服標注的國際標准蓬鬆度數值分別為500、650、800。
2、含絨量
絨朵在羽絨中的質量佔比,含絨量對蓬鬆度的影響比較顯著。
3、充絨量
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總重量,一般來說,蓬鬆度相同的情況下,充絨量越高,保暖越好。一般初冬季節選擇的輕薄款羽絨服充絨量在40-90克,一般厚度的短款羽絨服充絨量為130克左右,中等厚度的為180克左右,適合北方戶外穿著的羽絨服充絨量至少要在180克以上。
羽絨服的選擇方法
一、看標簽
標簽是了解一個羽絨服穿著是否舒適保暖的最重要的依據,一般標簽裡面會標明含絨量、充絨量和填充物。
二、用手捏
羽絨服的含絨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如果羽毛含量高的話,就影響蓬鬆度和保暖性,所以我們可以用手捏一捏羽絨服。如果明顯感覺有很多毛桿,這樣就是羽毛含量過高,保暖性能就會比較差。如果怎麼揉搓都感覺不到毛桿的存在,填充物可能根本不是羽絨。
三、蓬鬆度
羽絨服的蓬鬆度是判斷一件羽絨服含絨量多少的最直接到外觀表現。將羽絨服折疊起來進行按壓,然後松開,如果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原狀,說明蓬鬆度高,含能量高。如果很久才能恢復原狀或者是很難恢復原狀的,就表明含絨量低、蓬鬆度不高。
四、面料
因為羽絨服容易跑毛,所以面料也非常重要。一般標簽上會標明紗支密度,一定要在230T以上,這樣就不會有絨毛鑽出。判斷羽絨服是否裝絨可以拍打羽絨服。如果沒有絨毛鑽出,針眼處也不見粉塵,表明這件羽絨服面料符合要求,不會鑽絨。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羽絨服越厚越保暖嗎?錯錯錯!
㈨ 羽絨服充絨量多少為標准多少克才保暖
羽絨服的選擇,其實是非常講究的,羽絨服有很多比較專業的指標,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今天,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羽絨服。
事實上,在挑選羽絨服的時候,不僅要看含絨量,還要看充絨量。除此之外,還要看一下有無產品質量標簽、檢測報告等,標簽上羽絨種類、含絨量和充絨量,是否標示清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