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ersace是什麼牌子
Versace中文名:范思哲。范思哲是著名的奢侈品品牌,范思哲創立於1978年,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妖美杜莎,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其經營范圍有女裝系列、男裝系列、男士手錶、女士手錶、香水、眼鏡、絲巾、領帶、內衣、包袋、皮件、床單、檯布、瓷器、玻璃器皿、羽絨製品、手機、傢具產品、裝飾裝潢、酒店等。
versace是什麼牌子?看到這個英文的標識有沒有感覺很熟悉呢?Versace就是范思哲,是我們經常說到的十大奢侈品牌之一,那麼對於范思哲奢侈品牌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就讓她時代的小編給大家下詳細介紹一下。感興趣是夥伴快來了解一下吧。
versace是什麼牌子
versace品牌的中文名是范思哲,范思哲創立於1978年,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妖美杜莎(Mesa),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范思哲是時尚品,服裝、手錶、珠寶都有涉足,且范思哲的設計風格非常鮮明,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表徵讓他風靡全球,他強調快樂與性感,領口常開到鎖骨以下,拮取了古典貴族風格的豪華、奢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及恰當的顯示體型。
范思哲是怎麼樣的品牌呢
范思哲(VERSACE)主要服務對象是皇室貴族和明星。范思哲的設計風格非常鮮明,極具藝術感染力。黛安娜王妃、麥當娜、史泰龍、凱瑟琳。澤塔瓊斯等都對其喜愛有加。「拳王」泰森更是對范思哲尊崇備至,在泰森犯法被關進班房之後,泰森很想念范思哲設計的短褲,范思哲聞訊後特意給他送去了一些服裝,這使泰森感激涕零。范思哲(VERSACE)作品獨特、個性、藝術、前衛、狂放不羈,強調快樂與性感,深得演藝界明星及皇室貴族喜愛。主營:女裝系列、男裝系列、手錶、香水、眼鏡、絲巾、領帶、內衣、包袋、皮件、家居飾品、傢具產品等。
versace范思哲手錶多少錢
幾千塊錢就可以買到,上萬的也有,價格不算昂貴。
范思哲手錶什麼檔次
關於范思哲手錶的檔次,小編覺得時尚高檔的,例如DVOneCruise系列限量版范思哲(Versace)腕錶,由多娜泰拉·范思哲(DonatellaVersace)親自設計的全新DVOneCruise系列限量范思哲(Versace)腕錶,就用天藍、檸檬黃、玫瑰粉等色調渲染鱷魚紋皮革表帶,讓表盤與表帶大面積撞色。
關於以上介紹的versace是什麼牌子的內容,以及其他相關內容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經掌握了具體的信息,對於品牌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結合自己多產品的需求進行選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 粉彩瓷器是哪個朝代的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 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
3. 如何瓷器鑒定 及到哪去鑒定
首先瓷器鑒定方法:
明清瓷器的鑒定
遠古瓷器,因年代久遠,保存民間的傳世品甚少,如發現有出土文物,可藉助基葬品仿證參考,同時還可藉助歷代窯址標本,用現代科技方法進行斷代鑒定。而明、清時期的瓷器,因距今較近,傳世品較多,加之當時仿製摹古之風盛行,所以對明、清時期的瓷器鑒定,除了需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等歷史知識有綜合性的了解外,還要靠我們掌握各朝代瓷器的典型風貌和基本特徵作規律性的認識和研究,通過實踐,在自已腦子里形成了 概念後,才能對瓷器進行科學鑒定。因明、清兩代瓷器還可以見到,因此,現將明、清兩代瓷器概述如下:
明代瓷器的特徵
成化時期瓷器的鑒定
1、成化時期瓷器造型莊重圓潤,玲瓏俊秀,小件居多,俗稱「成化無大器」,但也不是絕對的。
2、胎質純潔細潤,胎體輕薄,迎光透視呈牙白色或肉紅色,如脂似乳,瑩潤光潔。釉質肥厚,光潔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靜的色調行於天下。但往往因釉質肥厚,青花色淡,而有雲遮霧障若隱若現的現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調,表現的最為突出。青花色調濃重者,相近於宣德晚期,並和多數淺淡色調,同時並存。
4、鬥彩為成化創新品種。
5、紋飾線條纖細,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填色較淡。只用平塗,只分濃談而不分陰陽,無渲染烘托。繪人物衣著,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作襯托,故有成窯「一件衣」的說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稱,用「平等青料」取代「蘇泥勃青料」呈色穩定,發色蘭中閃灰青,成化青花與弘治青花相類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說法。
6、成化瓷器釉面,以細潤見著,俗謂「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7、成化器足,凡飾有青花雙邊線很規矩,緊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無釉處,那條圈線,顏色較深重,上面一條則顯清談。可用這一點來做鑒定參考依據。
8、款識字體,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圓頭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橫不越刀。
弘治時期瓷器的鑒定
1、胎質與成化時相同,修胎規整纖巧。
2、釉面肥腴滋潤,潔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閃灰色)。
3、紋飾線條纖細、舒展,比成化時更為柔和透逸。
4、盤有塌底現象。由於器底整個收縮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處微顯凸露。
5、圈足處理光滑圓潤,足牆比成化時略矮,內牆直立,深淺不一。官窯盤碗之類和成化時基本一樣,亦有「器足雙邊線」的特徵。
6、器足底釉面色調,由初期的白色逐漸轉變為灰色,後期則為「亮青釉」。
7、款識雖沿用舊制,但字體趨於清秀,筆劃纖細柔和。以楷書為主,字體小而規整。有四字或六字兩行豎寫款。
正德時期瓷器鑒定
1、正德時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顯。
2、此時正處於大明瓷由細致、薄胎向粗糙、厚重過渡的階段,因而粗細兼有。
3、釉面有白中閃青的特點。
4、圖案紋飾中,多有表現回教、道教色彩的裝飾。青花器的繪畫,除沿用一筆勾勒點劃外,兼用雙線勾勒、填色平塗法。民窯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5、器足露胎處一般修切平齊,也有滾圓狀出現。較淺的器足多向里收斂,有跳刀旋痕和塌底現象。有的足心似乳狀突起,與明初的肚臍狀底足相似,民窯也是如此。
6、器底釉面,有典型的青白色和亮青色特徵。
7、正德以四字或六字楷書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亦有用迴文、巴思八文和紅彩梵文書寫的款識。其特徵 是:「大」字橫短頭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筆鋒 三橫平,「德」字,心寬十字小,「年」字橫劃上最短,「制」字衣橫少越刀。
嘉靖、隆慶時期瓷器的鑒定
1、嘉靖胎質不及前朝,器型多種多樣,有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體厚重,接痕顯露。圓器多有隨底心下凹和塌陷。
3、一般器物釉面粗糙不平,官窯及民窯小件器物則細潤肥厚。往往見釉下的青花輪廊線有模糊不清及暈散的現象。
4、青花用回青料,有時加入石青,其色調呈特殊的紫蘭,青金蘭色,同時也有發淺淡黑灰色。
5、青花及白釉器物,常於口部塗刷醬黃釉,形成黃口之特徵。
6、紋飾線條雖纖細清麗,畫風多寫意卻顯得粗率, 畫面多見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內容。
7、器底施釉,多為亮青釉。
8、圓器圈足多向內收斂,甚至有的可用手指掛起來。玲瓏薄胎器皿一般為滾圓矮淺窄小的圓足。
9、款識字體,筆劃較粗,均為楷書體。一般多於底足書寫六字雙行、帶有雙圈。「大」字的一拋一捺較平,「靖」字立部往上,「年」字一拋挨上點,「制」字衣橫少越刀。
10、隆慶時青花色調蘭中泛紫,濃重艷麗。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慶時青花呈色最佳。這點可作鑒定判別隆慶青花器的主要依據。
11、款識多寫「大明隆慶年造」,極少寫「制」字。隆慶時器物傳世不多。
萬曆時期資器的鑒定
1、萬曆瓷器,一般質地粗松,胎體厚重,器身多變形不規。
2、青花色調,早中期呈蘭中泛紫,晚期為灰暗暈散,並開始採用淺描手法。
3、裝飾工藝技法,有樓雕、樓空、開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現類似鐵線描的繪畫。此時繪畫風格,繁縛麻密,幼稚滯拙,具有粗礦的民間藝術色彩。晚期畫面不考究,布局繁亂,比例失當。
4、大器多粗砂底,也有個別平底或淺寬圈足,底部落款處常略微凹陷,並於中心施釉如臍。盤碗之類,足徑較闊,底部多施釉,無釉的砂底,可見明顯的放射狀跳刀痕與火石紅色,官窯圈足多處理為滾圃,民窯則多斜削, 並出現了通常認為是康熙時才有的那種斜削式拱壁底。
5、青花瓷器釉色:早期渾重艷麗,蘭中泛紫。中期蘭中閃灰,發色漸淺。晚期蘭色灰暗,多有暈散。
天啟、崇禎時期資器的鑒定
1、器型大多不規整。此時出現了日本風格的造型。崇禎時,器型不規正的現象較天啟時更為突出,一般器物,胎體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並且多有粘砂。
2、胎質粗糙為多,淘煉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細, 並有萬曆遺風。
3、釉面亮青程度明顯減弱,施釉稀薄。崇禎時,器口普遍施加黃色醬釉。
4、青花有四種不同色調,其中暈散和黑灰的與那種纖細輕淡的色調相差懸殊。崇禎時,青花色調的暈散和走釉現象比天啟時更甚。常使紋飾模糊不清,也有較鮮亮明快或類似天啟時談描色澤。
5、紋飾中多反映出日本風格,如扇面紋、皮球花紋等。另外,明末清初時盛行的題詩聯句風氣,在此時亦有表現。此時流行的豪放誇張的減筆寫意畫,與萬曆那種密麻零亂的紋飾構圖,形成鮮明對比。
6、器足可見里收向心式的刮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也有的器足留有類似明初器底的小乳頭,此時底足不施釉的較多,但沾有砂粒。多為細潤白砂底足,足邊修切圓滑齊整,胎體裸露部分較多。形成了明末清初獨特的器足特徵,並為斷代提供了依據。
7、天啟器物款識少。一般寫於器底。格式為「大明天啟年制」。崇禎時,從款識上看,有書官窯款識的,也有以隸書寫干支紀年款的,此外,還多見隨意亂寫的「宣德」、 「成化」、「嘉靖」等偽托前朝的年款。
清代瓷器的特徵
1、清代各朝的瓷器,內容豐富,既有共同風格,又各具不同的特點。
2、清代瓷器的造型
順治、康熙時,古拙、豐滿、渾厚,雍正時的秀巧雋永,乾隆時則顯規整,嘉慶、道光以後則稚拙笨重。
3、胎體,琢器類,一般薄厚適中,圓器類則有厚有薄。康熙時,胎體體重,質地堅硬細密。雍正時有胎質輕薄、細潤,潔白度高。道光以後的胎體厚笨、質地粗松。清代的琢器類腹、頸部接痕極為少見。明代留器露胎處,常泛火石紅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4、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澤略顯青白。順治、康熙兩朝,釉面平整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分別呈青白、粉白、醬白,硬亮青等幾種色澤。雍正時釉面細臼瑩潤,多有桔皮皺紋。乾隆時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後的不夠平整,波浪明顯。晚清時施釉稀薄,釉質疏鬆,不夠堅致。
5、紋飾深受同時期繪畫的影響,民窯瓷器,寫意寫實並存,用筆豪放。御用官窯連器,圖案趨向規范化,用筆細致入微,構圖拘泥、繁縛。早期紋飾中的山水、樹木多採用斧劈簸,並加鍍點,古裝仕在高警秀麗,柔細的花繪採用沒骨畫法。晚期紋飾中的人物面部無神,鼻部隆大,這一時期龍紋形態不一,既有方頭大額、正肅蒼勁的,也有纖柔細身的,一般為獅子頭,龍發較多,龍腳明顯突出,兩支腳立體感強,龍身粗笨,一般畫為四爪和五爪,如同雞爪。
6、在清代,由於瓷器工藝受到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因而在瓷器上出現了具有西方繪畫風格特點的花紋圖案。如在琺琅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時常可以看到一些繪畫西洋人物,樓房、船和狗之類的花紋圖案。
7、清代八寶圖案為輪、螺、傘、蓋、花、罐、魚、腸。
8、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台式底、卧足、滾圓泥鰍背形足等。
9、景德鎮官窯多屬皇帝年號款,民窯有干支年款、吉祥語款、私家款及圖記款等。有印、刻、青花、紅釉、金彩、料彩、等多種,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並用,乾隆以後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又以楷書款為多,外圍以圓圈或方框格式。民窯款識多隨意亂寫,字體草率。
順治時期瓷器的鑒定
1、順治瓷器,正處於明末清初過渡階段,胎體厚重細潤、潔白堅致,器形樸拙。
2、釉面以光亮不足的卵青色為多,一些琢器釉面較厚,常使淡色青花模糊不清,並保持明代在器口施醬黃釉的特點。
3、青花色調大致分為四種,其中的翠青色與康熙青花相似,不施青花的五彩器漸多。
4、圖案紋飾,內容新穎。流行的紋飾有,洞石花卉、麒麟、芭蕉、人物故事,還有畫中題句等。
5、器足演變為滾圓的泥鰍背狀,底部可見螺旋紋,此時已流行明末出現的寬圈足的雙圈底足。
6、款識,分官窯款與干支紀年款,有楷書、隸書和篆書。
康熙瓷器的鑒定
1、器形敦重古拙,新創器形繁多。琢器的頸部,較其它時期細長,圓器以墩式為主。
2、胎堅質細,縝密似玉,修胎規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面光滑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有早期的青白演變為中期的粉白與漿白色。中期以後至雍正時期又變化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國產珠明料,青花色調翠蘭色為主,均有色調深沉,緊貼胎骨的特點。
5、五彩與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濃重、艷麗,中期漸淡,晚期色調柔和。
6、早期器物口部常塗醬黃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覺。
7、五彩是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明代 五彩是由紅、黃、綠、紫四種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組成。以釉上的蘭彩,代替釉下青花。還有紅、黃、綠、蘭、黑組成。康熙時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畫面富麗堂皇。
8、這時三彩器較為盛行,有黃地三彩、綠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醬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時還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紅和豆青三種釉下的色彩組成,它是康熙時期一種特殊品種。康熙抹紅,其色為正朱,鮮艷奪目,其官窯彩碗為最佳。釉里紅亦為上乘。
9、康熙後期,出現了郎窯紅,器物口沿有「燈草口」是從明代永樂時期出現的。
10、康熙時,彩繪人物,多用蘭筆勾出面目,甚為耐久,美人兩頰又往往暈以淡赫,頗為嬌燒。人物衣裙最為生動,樹則老乾銼費槎榧,花則風枝婀娜。畫松為茄色之干, 墨色之針,渲以硬綠,給人以濃翠欲滴的感覺。
11、圖案紋飾時代感較強,其畫意、筆法、布局、施彩工藝等均有特定的時代韻律。題材為歷史典故、人物故事,還有漁家樂、耕織圖、海、樵、耕、讀等。此外,還有草蟲、花鳥、雲龍、山水、八仙人、八仙慶壽、八寶、博古、纏枝花卉、樓台殿閣、合合二仙、三星人等。
12、器足,有平足、寬厚圈足、雙圈底、二層台底、拱壁底、圈足。
13、康熙時有一種雙底大盤,足底有兩個圈,在兩圈之間,有個深槽,這種雙底大盤,比較典型。還有這時的筆筒特點是上下兩部分粗些,中腰較細,底面有一圈無釉。
14、康熙宮窯款以書寫為主,大多寫在器底部,有少數寫在器身上,一般為「大清康熙年制」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窯器物一般無款,有的器物僅有青花雙圈或一秋葉、盤腸等。
雍正時期瓷器的鑒定
1、雍正瓷的造型特點是:雋秀爾雅,小巧玲瓏,以盤、碗、杯、碟和小件器物為主。器型比例協調,有所謂的「曲線美」。
2、胎薄體輕,大器規整而不厚重。
3、釉色品種繁多,釉面有桔皮紋,這是雍正器突出的特點。
4、窯變紅釉,由這時開始出現,是由紅和蘭兩種顏色交織一起,蘭色多於紅色。
5、爐鈞釉,也是從這時開始的,是由高梁紅和松石綠兩種顏色交錯在一起。
6、青花色調為青白和粉白。青花顏色層次不如康熙時多,一般的只有2一3個深淺顏色。
7、彩瓷的色彩柔和而不艷。粉彩、五彩、法琅彩所繪人物、景物,都明顯縮小,畫面聚收。粉彩紋飾細膩,色調淡雅,立體感強。在施彩的紋飾周圍,視往往可見白釉地襯托處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暈」。
8、紋飾有工筆畫風格,人物面目清秀,花卉尤其細膩嫵媚。
9、鬥彩器比康熙時又有提高,無論是彩色還是花紋 圖案都較前更為精細,用彩較薄,色調顯得非常柔和淡雅。
10、由雍正開始法琅彩瓷器稱「古月軒」比康熙時的製作工藝更為精細。這時琺琅彩與康熙時有顯著區別:康熙時,一般都是帶彩地的較規矩的圖案畫。而雍正時,都是不帶彩地的繪畫,特別是講求畫意,而且繪畫題材也多了起來,如花鳥、山水、松、竹、梅等,表現極為生動形象。
11、雍正時紋飾仍以繪畫為主,圖案特別工整別致。寫生畫中的花卉、禽獸非常生動,表現的陰陽面也很明顯與當時的紙絹畫風相同。
12、繪畫紋飾有纏枝花卉、折枝花卉、過枝花卉、松竹梅、皮球花、八桃、花鳥、花蝶、雲龍、雲鳳、團龍、團蝶、八寶、壯丹、喜鵲登梅、山水、人物、西廂記、嬰戲圖、十六子、仕女圖、八仙人及樓台殿閣等。
13、器足規整,足邊滾圓,露胎窄細。
14、官窯年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也有六字三行楷書款,都有青花雙圓圈、青花雙方框,個別也有不帶邊框的,還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圖章款。
乾隆時期資器的鑒定
1、造型規整,比例適宜,外觀曲線雖不及雍正時的優美,但仍比嘉、道時期的雋秀,小件器物尤為精緻。前期器型和雍正時一樣恰到好處,後期則顯呆滯。此後各朝的造型風格,除嘉慶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樣夕長余者皆 為依次遞減,每況愈下。
2、前期胎體細潤,後期漸趨粗糙。
3、青花呈色雖有多種表現,但以穩定的純正蘭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蘭各色,色調均沉著,紋飾清晰。
4、爐鈞釉到乾隆時與雍正時不同,其顏色由松石綠和深蘭色組成。
5、法琅彩也稱「古月軒」或叫「瓷胎畫琺琅」,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書的蘭料款。
6、古銅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進行繪畫,用來模仿古代青銅器的紅、綠、蘭各色銹斑,這是乾隆時期瓷器彩色的發明。
7、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紅、黃、蘭、綠、等彩地進行可繪畫,可稱為彩地繪畫。
8、有的彩地上開出圓光進行繪畫,稱作開光繪畫。
9、由乾隆開始出現了彩地軋道,這種軋道,是用工具劃出來的,像軋出來的一樣,因而稱為軋道。
10、出現了用粉彩繪畫的百花不露地瓷器。
11、彩資釉面,常有似漣滿的均勻小皺紋。
12、製作工藝水平極高、精巧、秀麗、無奇不有,為制瓷史上所罕見。
13、圖案紋飾,時代特徵鮮明,繪畫工細、層次清晰, 畫鳳嚴謹而細膩。
14、器足較前朝寬厚、足脊滾圓,有的塗以黃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處,多有刮削胎體留下一圈小鋸齒痕。
15、官窯年款,多數是篆書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個別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圖章款。楷書款比較少。民窯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嘉慶、道光時期瓷器的鑒定
1、嘉、道時期資器的胎骨與乾隆時期相比變化不太大,只是胎質顯得粗松一點。在胎骨的潔白程度上差了一些,胎骨較前朝略厚。從道光時起,器型線條生硬,常常見棱見角,無圓潤秀美感,顯得拙笨。
2、瓷器釉質變粗,釉面上普遍出現了「細桔皮釉」及 輕微的「波浪釉」。臼釉的顏色還是白中閃青色,但潔白程度不如乾隆時期,後來逐漸變灰色。趴在豆青青花瓷器中,有堆粉青花,俗稱「青花堆粉」或「青花加白」,燒制方法是,先在青花下面胎骨上, 按花紋圖案的大致形狀施以一層白粉料質,然後再在白粉上面繪以青花花紋圖案,最後施釉燒制。堆粉青花的紋飾凸起,色彩鮮明,美觀大方,具有立體感。這種堆粉青花最早始於康熙時期,到雍正、乾隆時有燒制,但數量不多,而到嘉、道時期才比較盛行。
4、花紋裝飾仍以繪畫為主,但保留了乾隆時期的遺風。繪畫平整、細致,所繪紋飾不如乾隆時生動活潑,成為比較死板的圖案式,寫意畫較少。道光日才能將名人書畫摹入瓷杯上,一方寸能畫出五、六個人物形象,眉目如生,工緻殊絕。
5、繪畫題材主要有:雲龍、雲鳳、龍鳳、三羊、獅球、花鳥、花蝶、草蟲、花卉、四季花(壯丹、荷花、菊花、梅花) 三果、勾連、山水、人物(八仙、仕女、天河配、嬰戲圖)、風景(廬山十景、西湖十景、燕京十景),以及喜字、壽字、御句詩等多種文字裝飾。
6、喜字常常是與青花淡描裝飾在一件器物上。這種青花談描雙喜字的紋飾最初是從乾隆時開始出現的,到嘉道時期才逐漸多起來。
7、在嘉、道時期,凸雕的鐵花紋飾開始多了,雖然在乾隆時已出現,但數很少。這種鐵花紋飾,一般都裝飾在哥瓷器物的口、耳、腰等部位上,俗稱「哥瓷鐵花」。
8、屬於影地繪畫、移地軋道、彩地開光、綠里底及耳飾等,在乾隆時比較時興的多種形式的瓷器花紋裝飾方法,到嘉、道時,更加普遍應用。
9、器物造型發生了一些變化,屬於盤、碗類器物增多。屬於瓶、尊等大型立體器物比較少了。此時出現了葵花口、四方口、六方口、八方口等形式。
10、由道光時開始出現了作為陪嫁用的五件一套的器物、(即一件瓶、兩件將軍罐、兩件花觚)俗稱「五大件」。
11、嘉慶、道光款識形式;①官窯年款是「大清×× 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也有「××年制」四字圖章款,楷書年款較少。②民窯器物,多數無款,書寫年款的只是極少數。其形式為「大清××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或「× ×年制」四字楷書款。③慎德堂為道光窯,以三字直款為佳。皆為抹紅楷款,亦有金款。民窯還盛行家藏款,有「退思堂」,「行有恆堂」,多數為青花、紅彩楷書款。④嘉、道時期還盛行仿製成化時期的年款。在一些器物底部刻劃 「成化年制」的「豆於款」(即刻劃年款後,用醬釉施在款上,形如豆乾狀),在哥瓷鐵花器物上,多是這種「豆乾」款識。
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時期瓷器鑒定
1、咸豐到宣統這幾朝瓷器的胎骨,基本上相差不多,在胎質方面比不上嘉、道時期。這時胎質越來越變得粗松,胎骨也相應變厚了。
2、由咸豐時開始,瓷釉逐漸變粗,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因而出現的「波浪釉」和「桔皮釉」現象比嘉、道時期更為嚴重。
3、在瓷器的釉面上,甚至經常還出現有氣泡及脫釉現象。白釉不如嘉、道時潔白,而逐漸變成了白中微閃灰顏色。
4、窯變紅釉,這時又有了較大的變化。釉面上蘭紫色彩斑,越變越少,而紅顏色的面積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基本上變為全紅色,幾乎看不到蘭紫色斑了。 到光緒、宣統時,還出現了另一種由紅與黑兩種顏色組成的窯變紅釉。
窯變紅釉的演變過程是:雍正是蘭色多於紅色:乾隆時是蘭色少於紅色;嘉、道是紅色多於蘭色;咸豐以後是基本上變為全紅色;到光緒、宣統時是紅與黑兩種顏色組成的。
5、青花的顏色,只有1一2個層次,在同治末期環出現了一種蘭紫色的青花。同治以後堆粉青花比較少了,這時青花下面的堆粉極薄,顏色淡淺。
6、由咸豐到宣統這一時期,粉彩發生了顯著變化。粉彩的料質由精細變為粗糙,粉彩的顏色由濃艷變為淡淺。
①咸豐、同治時,粉彩的含量比較多,彩粉比較濃厚,而且在精細粉彩器物上,往往還描繪金彩,所以此時粉彩表現得十分艷麗:②光緒、宣統時,粉彩含粉量減少,粉料非常淡淺。
7、軟彩,是同治晚期出現的。到光緒、宣統時比較盛行。軟彩器物,只有民窯有,宮窯軟彩尚未見到。
8、水彩,是光緒末期出現的,此種色彩不含粉質,具有彩料薄,顏色淡之特徵。它是光緒末期,宣統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種色彩。
9、紋飾以繪畫為主,但繪畫日趨草率,缺乏章法,表現得極不形象,也不精美。繪畫人物,比較呆板無生氣。繪畫花鳥,禽獸沒有生氣活潑之感。
10、官窯文飾絕大多數是工筆畫和規矩的圖案畫;民窯多數是寫意畫。同治晚期和光緒時期盛行軟彩寫意畫,畫稿則出自明、清兩代的沈石田、唐六如、新羅山人、八大山人等著名畫家,但畫的很不像。
11、這時紋飾還有五倫圖、二十四孝圖、司馬光擊缸、朱子治家格言、五子登科、狀元及弟、馬上封候、三星人、福祿壽等。
12、繪畫題材有:人物、山水、花鳥、蝴蝶、獅子、禽獸、雲蝠、龍雲、龍鳳、白菜、三果、八寶、八卦、博古、鍾鼎、九桃、纏枝蓮花、纏枝牡丹、技子花、喜字、壽字等。
13、紋飾中的喜字,在威豐、同治和光緒時期都極為盛行.此種青花雙喜字特點,在幾個時期的表現手法有些不同。①在咸豐時,雙喜字的字體,書寫的比較工整,筆道也較細②同治時期,雙喜字的字體書寫的就不大工整,筆道漸寬起來了;③在光緒時期,雙喜字書寫的極不工整,不但筆道較寬,同時字體也變得模糊了。
14、這時期的耳飾主要有:獅耳、獸耳、象耳、蠕虎耳等。
15、彩地繪畫、彩地開光、彩地軋道及綠里、綠底等紋飾的品種不大時興了。
16、咸豐、同治時期,哥瓷器物上,特別盛行鐵花裝飾,光緒時較少。
17、光緒、同治時期,小雞、小博古的花紋裝飾較為盛行。
18、金字的喜字和雙喜字,在同治時比較盛行。
19、光緒、宣統時期,大博古、鍾鼎插花、校子花、富貴白頭、天女散花比較普遍。
20、由咸豐開始直到宣統,除小部分瓷器製作較精細外,而大多數器物都較以前幾朝變粗,更不如雍正、乾隆時的資器那樣細致。這時期的器物造型和以前也有所不同。屬於瓶、尊等各種類型的陳設減少,而多數器物都是日常生活實用品,如膽瓶、天球瓶、串帶瓶、將軍罐、粥罐、鳥食罐、香爐、魚缸、花盆、水仙盆、臉盆、一品鍋、捧合、節合、油合、扎斗、水壺、印合、筆洗、筆筒、帽筒、茶壺、茶碗、茶葉罐、酒溫、酒蠱、盤、碟、扣碗、羹匙、煙壺、瓷枕、綉墩、掛屏、以及三星人、八仙人、觀音人等。到同治、光緒、宣統時期,膽瓶、茶葉罐、帽筒、茶壺、茶碗和成套的盤、碗等器物比較盛行。膽瓶不僅有150 件、300件、500件,還有1000件的大地瓶。
21、光緒中期以後開始盛行仿製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各種造型的器物,包括青花、五彩、粉彩及一道釉的器皿,但仿品與真品相比都不相象。
22、威豐時,官窯、民窯的器物大多數的年款是青花或紅彩款,以楷書為主,不帶邊框,「大清咸豐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字體規整,篆書圖章款極為少見。民窯器大多數無款。
同治、光緒、宣統官窯年款,大多數不帶邊框的「大清××年制」,六字楷書款。有一類書寫篆書體的「體和殿」或楷書體的「大雅齋」兩種款識。同治、光緒民窯器物,大多不書年款,在有年款的器物中,除楷書體外,還出現一種色澤較為暗淡的紅戳子款,「××年制」、四字很不規則的篆書款,有陰文有陽文。
宣統官款,有青花、紅彩、精彩與墨彩款。青花款均為楷書,字體工整清秀,色澤明快,為六字兩行豎寫式, 無圈欄。民窯器物一般沒有年款。
嘉道以後,一般都沿襲前朝款式,有減無增,漸有趨於一致之勢。篆書之款,自乾隆至同治均居其大部分。篆書有兩種:一種無邊欄,字或紅或蘭不等;一種有雙邊, 紅字居多,即所謂圖書款。圖書款以道光末年、咸豐、同治之間最為盛行。
康雍兩朝是楷書盛行時期,篆書很少,乾隆篆、楷皆有,而篆多於楷。嘉慶至同治為篆書盛行時期,而楷書很少。光緒、宣統兩朝除仿古外,則又楷多於篆。
古董鑒定 古玩鑒定 古玩收藏 古董修復 文物鑒定 古董收藏 找世家鑒定收藏網
4. 什麼是粉彩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實際上是模仿琺琅彩而出現的一個品種,琺琅彩由於是外來釉料,材料成本極高,工匠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它不適合於普及,康熙晚期,景德鎮的工匠利用粉彩的特性追求琺琅彩的效果,讓他在民間普及起來,到了雍正乾隆風靡大江南北。
5. 景德鎮十大瓷廠~
(前面為景德鎮資料,後面一點內容為十大瓷廠資料,請耐心讀)
景德鎮地區的制陶業「始於漢世」(東漢,公元25-220年),此時的陶器「質甚粗,體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邇俗粗用」,並不遠銷。因此,影響所及,極為有限。
景德鎮地區「水土宜陶,陳(陳代公元557-589)以來土人多業此,鎮陶自陳代以來名天下。」東晉(公元317-420年)時人趙概對景德鎮陶瓷的釉胎配製,成型和焙燒等工藝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為發展景德鎮由陶至瓷的變革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制瓷師主」,立廟奉祀。南北朝時,陳至德年元年,京城興建宮殿,陳後主詔新平鎮燒制瓷礎進御;隋(公元581-618年)大業中,新平鎮製成「獅象大獸兩座,奉於顯仁宮」,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鎮陶瓷已開始名揚天下。「陶窯,唐初器也,土惟白壤,體稍薄,色素潤」,「稱假玉器」,「鎮鍾秀里人陶民所燒造」,「陶玉攜瓷入關中,且貢於朝,於是昌南鎮瓷名揚天下」,「霍窯,窯瓷色亦素,土善膩,質薄佳者瑩潤如玉,為東山裡人霍仲初所作,當時呼為霍器」。邑志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詔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進御。」據考古發現,景德鎮五代窯址頒布甚廣,有十八處之多,尤其是延續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窯址,規模最大,影響甚遠。這些窯址都燒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調偏灰,白的色調純正。而且,白瓷胎質細密,透光度較好,其燒成溫度已達1150-1200℃,孔隙度為0.8%,胎體白度達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盤、碗、壺、盒、水盂等,以盤碗為主。這說明,五代時的景德鎮以她為南方最早燒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從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壟斷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對於宋代青白瓷的製作,對於元、明、清瓷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宋代,景德鎮瓷器以靈巧、典雅、秀麗的影青瓷而著稱於世。這種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燒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礎上燒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緻細膩,有「素肌玉骨」之譽,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瑩潤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種精細的花紋,三者互相結合,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顏色比瓊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細秀麗,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約風姿,成為我國陶瓷史上一個極其珍貴的品種,從而使得景德鎮躋身於宋代名窯之林。
宋代景德鎮制瓷業已呈現繁榮局面,據考古發現,宋代窯址分布多至30處,有窯「三百餘座」,陶瓷的器型也發展到數百種之多。宋代的景德鎮不僅燒造出了溫潤如玉、品種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燒造出大批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種顏色釉瓷器。
元代景德鎮成功地燒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紅瓷,這是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類。青花著色力強,呈色穩定,紋飾永不褪脫,且風格幽靚典雅,素凈秀麗。光潤透亮的青花釉與素雅明凈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襯托,頗具中國水墨畫之特色,並且標志著由素瓷轉為彩瓷的新時代的到來;元青花以其多層次,滿畫面,主次分明的裝飾特徵和以彩繪為主兼刻、劃、印花的裝飾技法,為我國陶瓷藝術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釉里紅以銅紅料在胎上繪畫紋飾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瓷器,燒成難度大,色彩艷麗,以至於到今天它還是一個極其珍貴的瓷器品類。釉里紅可以單獨裝飾瓷器,亦可以與青花結合,稱作青花釉里紅,兩者相映生輝,極其名貴。
在高溫顏色釉的燒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設立於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燒的「樞府」瓷,胎體厚重呈失透狀,色白微青,恰似鵝蛋色澤(又稱「卵白釉」)。這種潔白潤澤的樞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紅等彩瓷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也為以後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潔白」瓷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其它色釉如紅釉、藍釉、金釉等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對各種呈色劑的發色規律已有熟練的掌握,使景德鎮瓷器裝飾異彩紛呈,從而結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類銀的局面,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
明時的景德鎮官民競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合並數郡,不敵江西饒郡產……若夫中華四裔,馳名獵取者,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景德鎮真正成了「天下窯器之所聚」之地。除了在繼承前代技術並發揚光大的種類燒造方面外,明代景德鎮還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沒落的著名窯場的優秀技藝,並廣采博收外來文化的精華,不拘一格,大膽創新,創造了許多新的品種、新的造型、新的裝飾,真正是「開創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這些創新,不僅造就了明代景德鎮在全國制瓷業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輝映千古。
永樂時,景德鎮成功地燒出了玲瓏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間,又造出精細的青花玲瓏瓷,玲瓏瓷碧綠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為一體,引人入勝。
大龍缸和薄胎瓷的燒造成功,是明時景德鎮瓷業高度技術成就和制瓷技師驚人智能的體現。大龍缸,直徑高度均達70厘米以上,通身飾以五爪龍須,形制巨大,氣勢宏偉,荘重肅穆,為帝王專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進而更現它的神秘。薄胎瓷的製作,從另一個方面顯示了制瓷技師的藝術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細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紙」。
以成化閗彩為代表的彩瓷,是我國陶瓷史上空前的絕作。創於成化時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種色彩相結合的閗彩工藝,開創了我國彩瓷的新時代。成化時期的閗彩,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種,多者達六種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徵又極其鮮明,比單純的釉下彩或釉上彩更加絢麗,給人以爭奇斗艷,美不勝收之感。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萬曆(公元1573-1619年)年間在成化閗彩的基礎上創出了青花五彩,改變以閗彩中僅青花是構成整個圖案的決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構成整個圖案的一種顏色,青花和紅、黃、綠等色處於一樣的地位而沒有主從之分,這就大大豐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現力,呈現出以紅、淡綠、深綠、黃、褐、紫以及釉下藍色為主突出紅色的局面,嘉靖、萬曆彩瓷也就以圖案花紋滿窯,色彩濃艷深翠而行於世。明代彩瓷還有白地綠彩、青花紅綠彩和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等等,素三彩也較為出名。
明代景德鎮的高溫單色釉(燒出溫度在1200℃以上)和低溫單色釉(燒成溫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發展。白瓷的製作,明代各朝都有燒造,各臻其妙。永樂的潔白甜凈;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瑩厚如堆脂,光瑩如美玉;嘉靖的純凈無雜;萬曆的透亮明快;無不使人嘆服稱奇,爽心悅目。明代單色釉最具突出成就的還有永樂、宣德的紅釉和藍釉,以及成化孔雀綠和弘治(公元1488-1505年)黃釉。明永樂時的鮮紅器亦稱「祭紅」,釉厚如脂,光瑩鮮艷,有「永樂之寶」之譽,贏得「永器鮮紅最貴」的評價。宣德年間的寶石紅釉又比永樂鮮紅釉更勝一籌,釉汁晶瑩似紅寶石,胎質細膩堅致,極其名貴。明代的藍釉瓷器,在宣德時燒造較多,後人把它和白釉、紅釉相提並論,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
清代前期的景德鎮制瓷業,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無論是產品造型、裝飾技法、還是裝飾題材、裝飾風格,都達到了「參古今之式,運以新意,備諸巧妙,於彩繪人物、山水、花鳥,尤各極其勝」的極度繁榮境界,制瓷技術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此時的景德鎮「延袤十餘里,民窯二、三百區,工匠人夫不下數萬,藉此食者甚眾,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垛」(唐英《陶人心語》),「利通數十省,四方商賈,販瓷者萃集於斯」。與明代一樣,清代也是官窯民窯並存共榮,並且均有名窯精品。
清代前期的御窯廠,名窯輩出,創新層出不窮。康熙年間著名的官窯有「臧窯」、「郎窯」。康熙年臧窯,「廠器也」,為督陶官臧應選所造。臧窯的主要成就是單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紅均極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艷麗純凈,瑩澈明亮,層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譽,別具風格而「獨步本朝」,尤其是民窯青花更為清代青花的典型代表;康熙五彩發明了釉上藍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一個轉折點,基本上改變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結合的青花五彩佔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隨著色彩的增多,金彩的運用,突破了明嘉靖在樊紅、霽紅等地上描金的單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鮮艷富麗,光澤透澈明亮。郎窯,為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御窯時生產的瓷器。郎窯以仿明宣德和成化窯器而著稱。郎窯的傑出成就,是仿製明宣德祭紅釉而創制的以郎窯紅為代表的顏色釉,郎窯紅,「華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艷的色澤,猶如凝結的牛血一般鮮紅(故也稱其為牛血紅),釉面透亮重流,器物里外開片,既象玻璃般光澤鮮艷奪目,又象紅寶石一樣瑰麗,極為名貴,為歷代珍品。康熙時還曾燒制出與郎窯紅齊名的色調淡雅的缸豆紅,也稱美人醉;用詩「綠如青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形容它極為貼切。在五彩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的影響而於康熙朝始創的粉彩,到雍正年間獲得空前的發展,並且有「清一代,以此為甚」,彩料中砷元素的摻入,加上國畫沒骨法渲染手法的運用,突出了書畫的陰陽、濃淡、深淺的立體感,同時粉彩燒成溫度較古彩低,色彩對比比較和諧;因而顯得粉潤柔和,色彩豐富絢爛雅麗,形象逼真,構圖文雅雋秀,所謂「鮮嬌奪目,工緻殊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集詩、書、畫、印於一身而又以瓷器藝術為第一的督陶官唐英主持下唐窯,成就輝煌,既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國古代制瓷史成就的代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以47歲之身協理窯務,他以陶人之心主持陶政。胎質、釉面、器型、品種、工藝手法、裝飾形式、釉上和釉下彩繪,無論仿古,無論創新,無不登峰造極。正如《景德鎮陶錄》所述:「公深諳土脈,火性,慎選諸料,所造俱精瑩純金。又仿效古名窯諸器,無不媲美;仿種種名釉,無不巧合,萃工呈能,無不盛備……窯至此,集大成矣!」。從乾隆中期開始,景德鎮的瓷業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而日趨衰落,道光以後,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解放,景德鎮瓷業一直處於蕭條狀態,「故乾隆一朝,為清極盛時代,亦為一代盛衰之樞紐」《飲流齋說瓷》。
清末和民國時期,戰爭不斷,景德鎮陶瓷走下坡路。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景德鎮在原有的小作坊的基礎上重新組建了景德鎮十大瓷廠。
景德鎮市人民瓷廠,1956年由公私合營的華光、群益、光大三個瓷廠合並而成,稱「景德鎮第三瓷廠」,1957年更名新平瓷廠,1969年改為現名;
景德鎮市建國瓷廠,1950年10月成立,是景德鎮解放後第一家國營企業;
景德鎮市藝術瓷廠,原名工藝美術瓷廠,建於1960年,1972年改為現名;
景德鎮市紅星瓷廠,1958年由第十一和第十四瓷廠合並而成;
景德鎮市紅旗瓷廠,1957年由第六、第七和第九瓷廠合並而成;
景德鎮市為民瓷廠,1965年建成投產,原名高級美術瓷廠,1966年改現名;
景德鎮市宇宙瓷廠,原為建國瓷廠第一分廠,建於1954年,1958年與第十三陶瓷手工業合作社和第四瓷廠後改現名;
景德鎮市東風瓷廠,前身是1951年由瓷商集資成立的裕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1953年公司合營,1956年稱第一瓷廠,1958年第八、第十八和第十九瓷廠的一部分並入,改稱現名;
景德鎮市光明瓷廠,1961年由紅旗瓷廠一部分劃出成立;
景德鎮市景興瓷廠,1961年由華電瓷廠的幾個分廠和國光瓷廠合並而成;
景德鎮市新華瓷廠,原屬新平瓷廠(今人民瓷廠)一部分,1965年成立;
到了80年代景德鎮又建一大形陶瓷工廠 華風瓷廠。 {景德鎮市華風瓷廠,1978年籌建,1985年投產}。
自90年代開始十大瓷廠和華風瓷廠因經營不善陸續停產。
6. 瓦薩馳是什麼東西我要詳細資料!
瓦薩馳是他的英文發音
范思哲 versace 品牌介紹: 創立人:Gianni Versace詹尼·范思哲(1997年去世) 設計師:Gianni Versace詹尼·范思哲 設計風格: 創立於1978年,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妖瑪度莎(Mdeusa),代表著致使的吸引力。 范思哲的設計風格非常鮮明,是獨特的美感極強的藝術先鋒,強調快樂與性感,領口常開到腰部以下,設計師拮取了古典貴族風格的豪華、奢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及恰當的顯示體型。范思哲善於採用高貴豪華的面料,藉助斜裁方式,
Versace中文名:范思哲。Versace是義大利語,很多Versace的粉絲卻常常將其發音搞錯,其正確發音:VA-SA-QI
Gianni Versace 范思哲創建人 Gianni Versace 詹尼·范思哲 1946 年 12 月 2 日出生於義大利的雷焦卡拉布里亞。母親是個「土」裁縫,曾經開過一個名為"巴黎時裝店"的店鋪。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可以不用任何紙樣,只須在布一標一些記號便可裁剪成衣。Versace的家與母親的作坊只有一牆之隔,他們三兄妹就是在這么一個充滿工作氣氛的環境下長大的。童年的Versace就喜歡學做裙裝以自娛。回憶往事,大師曾說:"我就是在媽媽的熏陶下,從小培養出對縫制時裝的興趣。"
窮鄉僻壤的小鎮對成長中的Versace來說,舞台已經太小了。1972年,25歲的Versace來到米蘭學習建築設計。隨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為佛羅倫薩一家時裝生產商設計的針織服裝系列暢銷,使他們的生意額猛增了四倍,作為獎勵,他獲得了一輛名車。這次空前的成功使他放棄了所學的建築業,成為他創業史上的第一個契機。於是,初嘗勝利甘果的Versace便牛勁沖天,一發不可收拾地全身心投入到了時裝事業中。
1978年,Versace推出他的首個女裝成衣系列,不久以後,他第一間時裝店便籌備就緒,並邀請學習商業管理專業的長兄山圖來幫助管理。1981 年,Versace的第一瓶香水期間他又邀請在佛羅倫薩讀大學的妹妹Donatella來做幫手。至此,Versace的時裝王國開始成形。1989 年開設祥「 Atelier Versace 」捷高級時裝店並打入法國巴黎時裝界, 1997 年在美國遭槍擊身亡。來源:陽光不綉婚紗禮服
范思哲除時裝外還經營香水、眼鏡、絲巾、領帶、內衣、包袋、皮件、床單、檯布、瓷器、玻璃器皿、羽絨製品、傢具產品等,他的時尚產品已滲透到了生活的每個領域。
范思哲於 1983 年獲柯蒂沙克獎, 1986 年義大利總統授予義大利共和國「 Commandatore 」獎、 1988 年被「 Cutty Sark 」獎選為最富創意設計師獎, 1993 年獲美國國際時裝設計師協會獎。
小裁縫出身的設計大師-范思哲
范思哲1946年12月2日出生在義大利南部的雷焦卡拉布里亞,他是個從小裁縫成長起來的世界服裝設計大師。范思哲小時候就在母親的縫紉店裡幹活。九歲時,在母親的幫助下設計了他有生以來第一套禮服,一種用絲絨做的單肩禮服。上中學之後,范思哲對於學校的課程並不感興趣,中途輟學繼續幫助母親搞服裝。范思哲小時候的另一個愛好就是音樂,他喜歡義大利南方的民歌、現代流行音樂和古典歌劇。1972年,米蘭的一家服裝製造商看中了范思哲的作品,並且打電話給他母親,要求范思哲能夠北上米蘭。范思哲興奮異常,立刻登上了列車到米蘭去開創他的服裝事業,這時年僅23歲。
不久,一個成衣商登門請他合作幾套服裝,范思哲初試身手,便一舉成功,他設計的服裝極為暢銷。合作人高興之餘獎給他一輛大眾甲殼蟲型轎車。待到條件成熟,范思哲便把全家接到米蘭,以傳統的家族聯合方式創立家業。不甘居人下的范思哲於1978年創立了第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系列服裝。
80年代,熱愛音樂的范思哲看到搖滾音樂在青年中的影響正不斷擴大,便抓住這一契機,與搖滾樂明星搞聯合,推出了搖滾服,這是他事業的一個大轉折。家鄉的山山水水和文化傳統為范思哲成長為服裝設計大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故鄉有羅馬、希臘古文化的遺址,社會風氣中古典文化的影響很深,從范思哲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青少年時代所受到的藝術熏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范思哲成了可與義大利另三位時裝大師喬治·阿瑪尼、古奇和瓦倫蒂諾比肩的奇才。
范思哲帝國的標志是希臘神話中的蛇發女妖瑪杜莎,美女的頭發由一條條蛇組成,發尖是蛇的頭。她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她以美貌誘人,見到她的人即刻化為石頭,這種震懾力正是范思哲的追求。
著著出奇,步步領先
在激烈的市場中,廣告的作用決不可低估。范思哲在廣告事業中花盡了心思。首先是與廣告業的人士交朋友,尤其是那些攝影師,他們經常是范思哲的座上賓。他通過這些人了解服裝業的動態和趨勢。其次就是開展宣傳活動,調動一切手段宣傳自己公司的產品。精美的產品介紹手冊是范思哲搞公共活動的強有力的工具,這些手冊印製精美,把現代卡通片、美術創作、古典文化和漂亮的模特兒結合在一起,產生出白馬王子和無數的白雪公主,贏得了顧客。
應對嚴酷的競爭,范思哲有他的秘密武器,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判斷、組織設計和生產銷售。時裝業大多數公司從設計、預售到成批生產至少花六個月的時間,而范思哲經常採用閃電行動來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比如,有一種用高技術PVC織物做成的售價200元的牛仔褲,在范思哲的親自督促下,在五周的時間里完成了設計、製造和運輸上市的全過程,創下了服裝史上的新紀錄。
范思哲設計頂峰的標志是1989年巴黎推出的「Afelier」系列。這是范思哲不滿足稱霸義大利而毅然決定打入法國高檔時裝界的第一步。此舉頓時引發了義大利時裝進軍巴黎的風潮。
品牌也是范思哲最關注的問題。范思哲很早就發現,商品的品牌有異常的力量。范思哲在女裝方面的成功使他越來越意識到,要想方設法保證自己的品牌,依靠品牌來獲取利潤,同時也要適合年輕消費者的購物心理,生產出質地並不太講究,成本並不太大,但是有明顯品牌裝飾而周轉很快的產品。 1994年,范思哲又推出了有范思哲標牌的床上用品和家庭器皿。1997年秋季范思哲還准備開辟一條化妝品生產線,專門生產與范思哲服飾相配套的產品。
在義大利的各服裝帝國中,在後勤管理方面,范思哲公司佔有領先地位。范思哲早就在紐約、倫敦和巴黎這些大城市建立了公司和零售商店,使公司的產品直接與顧客見面而不用通過中間商,這樣就把設計、製造和零售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美國《商業周刊》的文章認為,「范思哲在時裝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幾乎每一步都占據了優勢,在零售方面優勢更強。」
善打名人牌的高手
范思哲是黛安娜所青睞的眾多時裝設計師中一個可稱之為朋友的人。英國式的設計過於保守和嚴謹,雖然能很好地襯托出黛安娜的大家風范,但也不可避免地淡化了黛安娜的個性。范思哲為黛安娜設計的晚裝則不同,戴妃的活力和熱情呼之欲出。范思哲給黛安娜設計過一套藍色單肩晚裝,選用的是很嬌艷的藍色綢緞,身著此裝的黛安娜像夏日陽光下一泓流動的海水。裸露單肩的設計,有一種裝飾味很深的建築美。
在西方國家,演藝界的名人是范思哲注目的對象,一旦這些名人穿上范思哲的服裝參加奧斯卡的頒獎儀式,電視台把各位大明星的形象向全世界一轉播,范思哲的作品自然而然就傳向了全世界。1998年,澤塔瓊斯穿著一身緊裹身體的紅色范思哲長裙出現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立時謀殺了記者們手中的無數菲林,成為了當晚的最佳著裝人士。
另一位舉世聞名的電影明星就是史泰龍。史泰龍長得結結實實,肩寬體壯,但是按照美國人的標准體形來衡量,史泰龍就顯得有點身材不夠尺寸,雙肩寬度過大。范思哲在1991年2月和10月先後為史泰龍精心設計了兩套服裝,一套深藍色的西裝加上牙白色的襯衣,把兩肩過大的缺陷掩飾下去了,使史泰龍的身條頓時挺拔了許多,至今范思哲為史泰龍設計的這套西裝仍為美國演藝界和時裝界所推崇。
90年代初,麥當娜為范思哲拍的一系列宣傳照是其中的經典之作。麥當娜的野性與范思哲的明艷被稱為天衣無縫的組合。
范思哲在與名人交際方面保持了不忘舊和不嫌棄一時失意之人的風格。咬掉霍利菲爾德一塊耳朵並吐到拳擊台上的「拳王」泰森對服裝大師范思哲早就尊崇備至,在泰森犯法被關進班房之後,泰森很想念范思哲設計的短褲,范思哲聞訊後特意給他送去了一些服裝,這使泰森感激涕零。泰森出獄之後重登拳壇,當他連戰連勝時,泰森的短褲也變成了美國青少年的愛物。這使范思哲的短褲的銷售量大幅度上揚。
名模是無價寶
在范思哲發達之前,世界時裝業只是由時裝公司臨時僱用一些模特兒參加表演,並沒有靠時裝業本身造就的超級模特兒。
巧用模特兒是范思哲時裝藝術的一種創作手法。范思哲把世界上那些個子最高,最為漂亮的女模特兒都搜羅在他的帳下,經過適當的培養,讓這些模特兒發揮出無窮潛力。模特兒在范思哲的時裝走向世界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她們也隨著范思哲的時裝走向了世界。
范思哲認為最能體現他心中女性所具有的誘惑的美的模特兒是凱特·莫斯。他認為她是真正「永恆的女性」。凱特·莫斯瘦小、單薄,在天台上有弱不禁風、讓人愛憐之感。她的膚色永遠蒼白,眼神永遠有讓人捕捉不到的迷離。她的美,體現在每一根神經都充滿渴望。她穿上衣服不是為了掩飾什麼,而是表達。穿著一襲深綠、果綠、草綠、淡綠色系的,上面綴滿銀色飾物無袖緊身拖地長袍的凱特·莫斯,是范思哲設計風格最精確的詮釋。
[編輯本段]公司簡介
Gianni Versace SpA集團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國際時尚設計殿堂,1979年由近十年來最天才的設計師之一的Gianni Versace於米蘭創立,至今,Gianni Versace SpA集團已是遍布全球的義大利式奢華象徵。Gianni Versace SpA集團不只在國際時尚設計中擁有崇高的地位,並且將VERSACE品牌中的Atelier Versace系列、流行成衣、珠寶、配件、香水、化妝品和傢具等產品,製造、銷售至全球各地,將VERSACE時尚與風格散布至全世界。
「范思哲」這個品牌的成名史並不長,但正是這個經歷了短短一二十年的品牌已經成為了能與阿瑪尼、古琦和瓦倫蒂諾齊名的義大利四大時尚品牌之一。
范思哲的出現,源於其創始人詹尼·范思哲對時裝完美、極至的熱愛,而他的意外身亡,更給這個品牌平添了獨一無二的神秘色彩。
詹尼·范思哲1946年12月2日出生在義大利南部,父親是推銷員,因為工作常常出遠門,母親是服裝設計師,經營著一家小作坊。范思哲自幼耳濡目染,對時裝設計產生了濃厚興趣。18歲時,他加入了母親的作坊當助手,主要是做圖樣采購和裁縫工作。25歲的時候,范思哲遷居世界著名時裝之都米蘭,開始正式以服裝設計為生。憑借超強的領悟力和學習能力,1978年,范思哲在米蘭成功舉辦了第一個有自己簽名的女裝展示會,范思哲品牌從此誕生。
一開始,范思哲的現代時裝設計並沒有造成世界性影響,直到他遇到美國著名時裝攝影師理查德·埃夫登,在後者的幫助下,范思哲設計風格鮮明、具有特殊美感的作品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大頂尖時尚雜志的封面上。其極強的先鋒藝術特徵,魅力獨具的文藝復興格調,以及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款式,漸漸為世界各地時尚人士所推崇。
1982年,范思哲在年度秋冬女裝展中推出了著名的動感金屬服裝,這種服裝在後來成為了他時裝設計中的一個經典特徵。1986年,范思哲獲得義大利總統授予的「共和國榮譽」獎章。1989年,范思哲終於躋身法國時裝界固守的圈子,將巴黎作為其品牌發表每季新作品的基地。1993年,他獲得了有時裝界奧斯卡美譽的美國國際時裝設計師協會大獎。
范思哲品牌服飾兼具古典與流行氣質,並遊走於高雅和低俗藝術之間。豪華是這一品牌的設計特點,那些寶石般的色彩,流暢的線條,獨具魅力的不對稱斜裁,使范思哲時裝總是大放異彩。
范思哲的顧客身份迥異,即有王公貴族也有黑人搖滾樂手,艾頓強、麥當娜、邦喬維、蒂納特娜等藝界名流都是他的擁躉者。他將藝術熱情、高超的時裝設計水準和自己一手栽培的頂級名模成功地結合在一起,進而成為國際豪華時裝秀最積極的策劃者和參與者。
然而,就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候,1997年7月,范思哲在美國邁阿密的寓所前被槍殺。他的去世使公司頓時陷入不穩定狀態,幾個月後,他的妹妹唐娜泰拉接棒成為范思哲首席設計師。唐娜泰拉1981年開始與哥哥合作,最初她在公司里幾乎什麼也不做,只是扮演范思哲「靈感女神」的角色,並身著范思哲服飾在時尚圈中現身說法。上世紀80年代末期,她憑借自己的創造天賦,開始為哥哥設計面向年輕人的副線產品及童裝系列。1993年,她完全接管了范思哲派生品牌「緯尚時(Versus)」的業務。
有人說,唐娜泰拉的時尚觀念和設計不如哥哥那樣充滿激情。不過在她的主導下,范思哲品牌時裝較范思哲本人掌控時更具多變,她在保留范思哲一直以來的華麗風格之餘,也開始走現代職業女性路線。目前,范思哲集團除時裝外,還經營香水、眼鏡、絲巾、領帶、內衣、箱包、皮件、瓷器、玻璃器皿、羽絨製品、床上用品和傢具等,可以說將時尚設計帶到了生活的每個領域。
范思哲集團的股份在范思哲死後分成了三份。唐娜泰拉占兩成,范氏三兄妹中的老大、在公司負責運營業務和財務的長兄尚托有三成。餘下的五成,根據范思哲本人的遺囑,留給了被他稱為「小公主」的唐娜泰拉的女兒阿萊格拉·范思哲·貝克。
[編輯本段]品牌簡述
范思哲的設計風格非常鮮明,是獨特的美感極強的藝術先鋒,強調快樂與性感,領口常開到腰部以下,他拮取了古典貴族風格的豪華、奢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及恰當的顯示體型。范思哲善於採用高貴豪華的面料,藉助斜裁方式,在生硬的幾何線條與柔和的身體曲線間巧妙過渡,范思哲的套裝、裙子、大衣等都以線條為標志,性感地表達女性的身體。范思哲品牌主要服務對象是皇室貴族和明星。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九十。
[編輯本段]品牌檔案
創始人:Gianni Versace 詹尼·范思哲(1997 年去世)
設計師:Gianni Versace 詹尼·范思哲
設計風格:誇張,性感,流露對夢想的寫意。
官方網站: http://www.versace.com
注冊地:義大利米蘭(1978 年)
地址:義大利米蘭 via ges 12 .milano.italia
郵編:20121
[編輯本段]品牌線
① Gianni Versace 范思哲:時裝
② Versus 緯尚時:二線品牌
③ (Versace ClassicV2) 范思哲經典 V2 :男裝品牌
[編輯本段]品牌類
女裝系列、男裝系列、男士手錶、女士手錶、香水、眼鏡、絲巾、領帶、內衣、包袋、皮件、床單、檯布、瓷器、玻璃器皿、羽絨製品、傢具產品等。
[編輯本段]品牌識別
VERSACE的經典品牌象徵,是美艷非凡的Mesa女神美杜莎,象徵VERSACE女人無與倫比的美艷、撩人,蠱惑所有為VERSACE魅力心動的人,使其不顧後果地張望,在驚艷過後被耀眼的艷麗石化、懾服。
① Gianni Versace 實在是一個多產的設計師 , 他以品項分類的品牌就有男裝女裝的 GIANNI VERSACE MEN & LADY ' SCOUTURE 、飾品的 VERSACE ACCESSORY 、珠寶的 VERSACE JEWELS 、 VERSACE HOMESINGATURE 的家飾品、 VERSACE OCCHIALE 的眼鏡、 VERSACE INTENSIVE 的內衣、 JEANS COUTURE 的牛仔裝、運動裝。
②如果是以不同對象定位的副牌 , 更分有成熟女性的 ISTANTE 、年輕男女的 VERSUS 、男裝的 V2 、 VERRY 、小朋友的 YOUNG VERSACE 。
③在所有產品分項與副牌的設計中,都可以容易地在圖案或吊牌上看到「 Msa 蛇發魔女」頭像,這是VERSACE的經典品牌象徵。美艷非凡的Mesa女神美杜莎,象徵VERSACE女人無與倫比的美艷、撩人,蠱惑所有為VERSACE魅力心動的人,使其不顧後果地張望,在驚艷過後被耀眼的艷麗石化、懾服。
[編輯本段]品牌評論
著名義大利服裝品牌范思哲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一個時尚帝國。它的設計風格鮮明,是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的象徵。其中魅力獨具的是那些展示充滿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華麗的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款式。這些款式性感漂亮,女性味十足,色彩鮮艷,既有歌劇式的超平現實的華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性及恰當地顯示體型。
范思哲服裝遠沒有看起來那麼硬挺前衛。以金屬物品及閃光物裝飾的女褲、皮革女裝創造了一種介於女鬥士與女妖之間的女性形象。綉花金屬網眼結構織造是一種迪考 (deco) 藝術的再現。黑白條子的變化應用讓人回想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風格。豐富多樣的包纏則使人聯想起設計師維奧尼及北非風情。
斜裁是范思哲設計最有力最寶貴的屬性,寶石般的色彩,流暢的線條,通過斜裁而產生的不對稱領有著無窮的魅力。採用高貴豪華的面料,藉助斜裁方式,在生硬的幾何線條與柔和的身體曲線間巧妙過渡。在男裝上,范思哲品牌服裝也以皮革纏繞成衣,創造一種大膽、雄偉甚而有點放盪的廓型,而在尺寸上則略有寬松而感覺舒適,仍然使用斜及不對稱的技巧。寬肩膀,微妙的細部處理暗示著某種科學幻想,人們稱其是未來派設計。線條對於是范思哲服裝是非常重要的,套裝、裙子、大衣等都以線條為標志,性感地表達女性的身體
張揚、艷麗,這就是義大利著名設計師Gianni Versace(詹尼·范思哲)的風格,也是諸多明星喜愛Versace的原因。在義大利人傳統的家族觀念影響下,Versace家族已經深入了每一個層面,這就是為什麼Donatella(當娜泰拉)能順理成章地主持VERSACE的原因。
[編輯本段]聯手蘭博基尼
范思哲版蘭博基尼范思哲與蘭博基尼借巴黎國際汽車展與慶祝米蘭時裝周的機會,推出全新VERSACE-Lamborghini Murcielago LP 640 跑車。蘭博基尼的項目專員與范思哲的設計隊伍緊密合作,將一部普通的Murcielago LP 640 型號改裝成可塑性更高的車廂。
Versace LP640隻生產了10部,起價50萬美元。其僅有的重大變動之處在於換上了一身耀眼的珍珠白外衣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蛋白色配件,另外,與標准版的Murcielago相比,Murcielago LP640 Versace除了在外觀上發生變化外,還配備了升級版的全時四輪驅動變速箱,而其所擁有的eGear自動駕駛系統在加速性能方面也得到了「猛烈」的改進。
汽車的儀錶板下方、車門、頂板、中央操縱台及座位均套上飾以范思哲的希臘回紋羊皮。特製的黑色輪輞、透明玻璃肋材構架引擎蓋、以及備有連續變換系統的e-gear 自動齒輪箱。這輛車配以一系列人手製造的定製系列配飾,尊貴、優質的配件令駕駛者散發高尚優雅的氣派。行李套裝包括兩個行李箱和一個飾以希臘回紋的黑色牛皮西裝袋。其獨特設計的尺寸,剛好能夠放進車尾的行李箱。行李箱外附設一個鍍鈀黃銅行李卷標,上面刻有范思哲 「定製限量版」的字樣。行李箱的白色緞質內里亦都綉有范思哲此標志。
[編輯本段]設計師檔案
成名足跡:
·1946年12月2日,范思哲出生於義大利的Reggio Calabria。
·1972年,移居米蘭,開始了時裝設計師的工作,為珍妮(Genny)公司,康普利斯(Complice)公司和加勒漢(Callaghan)公司畫了他的第一個成衣時裝展的圖樣。
·1975年,他為康普利斯(Complice)公司舉辦了他的第一個皮衣展。
·1978年3月28日,他在米蘭的永恆大廈舉辦了他的第一個有他自己簽名的女裝展示會。
·1979年,一直對品牌形象倍加關注的范思哲開始了與美國攝影師理查得.艾維登(Richard Avedon)的幸運的合作。
·1982年,在年度秋冬女裝展中展示了著名的金屬服裝,現在這成為他的時裝的一個經典特徵。
·1987年3月31日,畢加特在斯卡拉劇院上演的《列德與天鵝》,范思哲還為這部芭蕾舞劇設計服裝。
·1988年9月,在馬德里開張了一個600平方米的展廳,這是他在西班牙的第一家時裝店。
·1989年1月25日,在Gared』orsay舉行的有密特朗夫人參加的晚會上,「阿迪利亞.范思哲」(專業培養高級時裝模特的工作室)宣告成立。
·1990年4月,范思哲在紐約的麥迪遜大廈開張了他的第二家時裝店,這也是他在美國的第十一家店。
·1991年3月,「Versus」香水推出。
·1991年6月,「Signature」范思哲正裝推出。
·1994年,在柏林著名的Kurfurstendamm開了一家600平方米的服裝展廳。
·1993年,兩種新的香水:Red和Jeans向世界推出。YOKA 風格大片
·1997年7月25日,在邁阿密的別墅不幸遇刺身亡。
·1997年,當娜泰拉·范思哲接管范思哲品牌,負責設計時裝和價格較為便宜的Verses和Isfante系列,並研製了獨特的Blonde香水。
·2004年6月30日范思哲品牌由范思哲生前最疼愛的外甥女年僅18歲的少女阿萊格拉正式接掌。
7. 粉彩瓷器鑒定
單憑照片是很難准確判斷的,最好找人現場看一下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是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始見於康熙晚期,後歷朝流行不衰。粉彩瓷的彩繪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干凈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由於砷的乳濁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覺,與各種色彩相融合後,便產生粉化作用,紅彩變成粉紅,綠彩變成淡綠,黃彩變成淺黃,其他顏色也都變成不透明的淺色調,並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來獲得一系列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給人粉潤柔和之感,故稱這種釉上彩為「粉彩」,在表現技法上,從平填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布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中國畫的特徵。早在清朝康熙後期,景德鎮的粉彩瓷就已問世,雍正時相當精緻,乾隆年間達到很商的藝術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畫的瓷器珍品,其領袖人物王琦,將一般的繪瓷方法應用於繪瓷板人物像,畫持精深,畫風新穎,被人們稱為「神技」。新中國成立後,粉彩瓷更有長足的發展,許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滿目。藝術瓷廠生產「福壽牌」粉彩瓷獲國家金獎。
8. 這個是什麼牌子的女裝
義大利一線品牌ICEBERG是著名義大利Gilmar時裝集團首席品牌,也是國際上第一個以休閑時尚為主的品牌。ICEBERG對於走在時尚前端的女性向來不吝嗇,其表達了真實的生活格調,充滿了青春活躍的生活氣息和運動感,不拒絕街頭文化的影響,也不背叛義大利的精緻幽雅精神。外表有點飄逸有點酷,但骨子裡頭透露出的卻是無比的性感。產品從服裝延伸到香水,眼鏡,皮革,鞋,瓷器,領帶和手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