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介休哪有賣紫蘇葉的啊 位置具體點!
花鳥市場買點種子,找個花盆,牆角,綠化帶啦種下,混在野草中自己認識就行。
Ⅱ 我早上6點火車到介休,請問我一天要游覽王家大院和綿山,晚上再坐車到平遙,時間夠不夠
時間有點緊張呢,綿山適合遊玩一天的喲,門票一百多如果只是走馬觀花多不值得
Ⅲ 關於介休家鄉美景的作文600字
說起我的家鄉官林,它雖不是名鎮,但那裡也有迷人的景色 春天的家鄉穿起了萬紫千紅的艷裝.你瞧!樹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一串串杜鵑花嫣紅奼紫,窗子外面開始聽得見唧唧的鳥鳴了,那是小鳥正在唱著春天的歌兒呢!下過一陣雨後,在我家鄉的田園里,萬物生輝,美極了.在陽光的照耀下,家鄉的小溪顯得更加清澈,微波盪漾,泛著金色的光.春天的家鄉顯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 夏天的家鄉披著青蔥輕俏的夏衣.清晨,蜜蜂忙著采蜜.午後,知了在樹上長鳴.夜晚,蟋蟀在草叢高歌.家鄉有片池塘,荷花開得正旺,蜻蜓滿天飛,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家鄉的孩子們在荷花池裡盡情地享受歡樂:游泳,摸魚,捉蝦,采藕. 秋天的家鄉穿著金紅色的庄嚴的晚禮服.家鄉的田野里,到處是金紅的果子.大街兩旁的樹葉,蕭蕭地落下,發出"簌簌''的響聲.家鄉的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也是播種的季節. 冬天的家鄉換上了樸素的雪白長袍.在家鄉小鎮的街道上到處是雪,電線桿上也結了冰.下雪了,雪像柳絮一樣,像蘆花一樣飄落下來,美極了.雪停了,村子的屋頂上,籬笆上,木棚上,到處都覆蓋著一層雪.這真是一幅美麗的雪景. 家鄉的一年四季有著不同的特點.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多麼美麗的風景,但是,在我眼裡,我的家鄉的景色永遠是最美麗的!
Ⅳ 介休 名勝古跡 作文
游介休
前幾天,我們全家去了綿山旅遊。綿山位於山西省中南部,以春秋介子推而享譽海內外,有2600餘年的歷史,是我國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山。
綿山綿亘百里,古樹繁茂,飛泉流瀑,洞中藏幽氣冠群山。原始森林滿山覆蓋有珍貴中葯草千餘種。綿山被遊人譽為「天然氧吧」。我早就聽說這里很好玩,因此來到這里,我很興奮。
我們去的第一個景點是水濤溝,這里是一處拜神仙、遊仙境、得仙氣的靈地,基本是自然景觀。這里有「五虎山」、「之章醉酒」、「刀劈石」、「連年有餘」、「五龍瀑」,等景點。我覺得這里特別清爽,趕走了夏日的暑氣,讓人忘掉了一切煩惱憂愁,讓你感覺到置身於天堂。這里有大片的瀑布群,那氣勢和聲音讓人流連往返。
接下來我們去了棲賢谷。我們首先乘電梯垂直上升了180米,看到了「六丁六甲保介子」、「天界石」、「鹿鶴泉」、「回首望月」等景點,非常美!聽管理人員的意見,我們選擇了沿峭壁、走天梯的路線下山。這條路很險,走的很刺激,但的確是一種挑戰自我的選擇。路由一塊一塊的間隔3050CM的鐵板或木板組成,旁邊有可以攀沿的鐵鏈。最高的地方距離水面有幾十米,最低的地方可以在水中行走。這里真的是懸橋飛瀑,曲徑通幽。年齡大、體制弱的人在這里會感到不適,但我覺得路非常好玩,上上下下,旁邊的峭壁一會凸出,一會凹陷,頭上有飛瀑,腳下有激流,上面有滴水,下邊又濕滑,那聲音、那氣勢,讓我覺得很刺激。棲賢谷路險景美,如果有機會,推薦你也來走走看看,不知是否與我有同感。
當天晚上我們住在了「雲峰墅苑」賓館,這是一個高達15層的大酒店,在這里可看到綿山的夜景,那真是絢麗多彩,宛若仙境,真是「此景只應天上有」啊!
第二天,我們從鐵索嶺上了山尋找「正果寺」。真的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真正感覺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終於「修成正果」,找到了「正果寺」。正果寺里有唐宋歷代高僧坐化成真的包骨真身像十二尊,被考古學家譽為世界奇跡。寺里熱心的老道把我抱起來,讓我看見了那千年不化的白骨。
綿山風景區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秀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魅力,帶給我的是無窮的享受和震撼。
再見了綿山,我還會來看你的!
游介休
說起介休,它源自一個古老的故事:春秋時期,介子推跟隨重耳逃亡在外,有一次,重耳實在餓得不行了,介子推就忍痛把自己腿上的一塊肉割下來給重耳吃。可當重耳當上王以後,卻忘記了介子推的大恩大德。於是介子推就帶著母親隱居在綿山。後來,有人在晉文公重耳面前提到此事,重耳馬上派人請介子推做官,雖知,介子推卻不肯下山,有人出了個「好」點子,讓重耳火燒綿山逼介子推下山。沒想到介子推竟然抱著母親燒死在一棵柳樹旁。晉文公重耳非常後悔,就把這塊土地更名為介休(介子推休亡)。
介休是一座繁華的小城,有整齊的高樓大廈,品種齊全的商鋪和各具特色的公園。
介休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它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煤炭、石膏礦和鋁礬土等,介休還有許多特產呢!一個個香甜可口的貫餡糖,匯入了一滴滴勤勞的汗水;一壺壺酸味濃郁的老陳醋,凝結了勞動者歡樂的笑聲。
介休的風景優美,綿山就是一個例子。聆聽著泉水叮咚叮咚聲和小溪流水的清脆歌聲,令人心曠神怡;聞著花香撲鼻的氣味,使人精神百倍;看著小鳥在枝頭間飛來飛去,使人覺著如詩如畫。還有,秦柏嶺的柏樹,相傳是秦代種植的,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了,要十五個小朋友才能把它抱住呢!介休的張壁古堡,是有名的古代軍事建築。後土廟是琉璃藝術的瑰寶、襖神樓、源神廟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希望對你有幫助 (*^__^*) 嘻嘻……
Ⅳ 寫一段關於介休故事的日記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介休市,。轉眼間,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欣欣向榮,奔向了小康。我為自己是一位介休小市民而感到驕傲、自豪!
記得有一次,春光明媚,奶奶帶我去礦務局公園散步。一進大門就聞到了鮮花的芳香,看到了綠油油的小草。一陣微風吹過,柳樹姐姐便梳理著自己的長發。以前,公園里沒有噴泉,現在,家鄉的經濟條件富裕了,工程師叔叔們把噴泉設計得這么漂亮,我真佩服他們。
公園里頭,原先不能玩的健身器材,現在都換成新的了。我和奶奶都情不自禁地說:「這里怎麼這么美呀!花呀草呀都這么好看!」是啊,就像春姑娘精心為我們挑選的一樣,處處好風光。就連縱橫的小溪也波光粼粼,還能照出我們的影子呢!我真喜歡這里!
若是秋天,公園路旁兩排柿子樹上掛著一個個紅通通的柿子,就像一個個小小的紅燈籠,又是另一番景象。
家鄉介休的美不能忘,家鄉介休的景時刻浮現在我的眼前。我愛家鄉,更愛家鄉介休的美!
Ⅵ 介休市有賣倉鼠這一類小動物的地方沒有啊在哪條街或者是周圍不太遠的城市
其實你可以去淘寶上買的,價格也比一般實體店便宜。而且全國包活還送烏龜盒。所以不用擔心快遞運到SS是否死亡。
PS:其實寵物店和淘寶上買都一樣,如果你本地不好買還是淘寶方便。或者你再58同城看看,有些S友家養的寶寶 送人 或者轉讓,當然家養的比寵物店和淘寶的好。
Ⅶ 介休文廟怎樣寫導游詞
篇一:綿山導游詞
綿山
綿山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山,我們昨天參觀的平遙古城包括今天下去即將要參觀的靈石王家大院都是屬於國家的,但是現在我們即將前往的綿山景區是屬於個人的,綿山風景名勝區是由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吉英在1996年投資興建開發的,先後累計投資了十個多億,修復了綿山眾多文物古跡,如大羅宮,抱腹岩的一些殿宇,並修建了盤山公路,賓館,餐廳,通訊設施,使綿山成為一處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項目的大型旅遊景區,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為當地解決了4000多個就業的崗位,當時山西有錢的煤老闆不少,唯獨閆老闆獨具慧眼看到了旅遊景區這個一朝投資永朝收益的項目,承包了綿山70年的經營權,現在綿山旅遊景區已經累計接待了數以萬計的遊客,綿山風景區也成了閆老闆最好的投資項目之一,另外他還開焦化公司,私立學校,開醫院,涉足的行業很多。吃在崖溝邊,住在崖壁上,游在雲霧中,成為人們在綿山風景區旅遊的絕佳體驗。我們說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清明節是為了紀念春秋大臣介子推,而面上就是清明寒食節的發祥地,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這裡面有一個故事給大家講一講,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受到外族的追殺,帶著幾位大臣顛沛流離,有一次逃到了荒郊野外,帶的干糧早已經吃完了,餓的頭昏眼花,重耳公子也許是體質不好就餓暈了,跟隨的大臣急的四處找吃的,可是都沒有找到,這個介子推也在其中,他看到自己的君主不省人事就到一個僻靜的地方用刀子割掉了自己腿上的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喝,然後重耳漸漸醒了過來,當時他是很感激這個大臣介子推的,在重耳逃亡19年後重返晉國當上了國君,也重賞了當年追隨自己一起逃亡的大臣,唯獨忘了當年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他熬湯喝的介子推,大家都很為介子推鳴不平,但是介子推這個人淡泊名利,不好高名俸祿,就帶著自己的老母親來到綿山隱居了下來,當晉文公重耳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很是懊悔,決定找到介子推,當面向他道歉。之後他就派人馬來到綿山尋找介子推,但是綿山的面積很大,植被很多,這樣尋找兩個人談何容易,而且介子推已經決定終身隱居有願意見晉文公,所以找了好多天也沒有找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有人提議三面縱火焚山,介子推是一個孝子不會帶著老母親不出來的,但是在焚山的時候受到奸臣的禍害卻是四面焚山,一場大火過後,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就葬身在火海當中,在找到他們的屍骨是在一座山上,兩個背靠著一顆老柳樹活活燒死了,裝礆入殮時在柳樹的樹洞里發現了一封血書,上面寫著:割股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這顆老柳樹也在來年死而復活,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就規定放火焚山的這一天為禁火寒食節,規定寒食節的後一天為清明節,那顆死而復活的老柳樹就是清明柳。(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後)綿山會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以此來紀念晉國介子推。今天我們所要游覽的景點有「天下第一道觀」大羅宮,擁有綿山三絕的抱腹岩景區,還有以自然山水景觀著稱的水濤溝景區。大羅宮是一個高達十三層的建築,分下七層和上六層,下面的七層我帶領大家一起爬,上面的六層就依各位朋友的喜好進行攀爬,在規定的集合時間准時到大巴車上集合就可以了。
大羅宮
「三清上,曰大羅」,綿山大羅宮依山而建,層樓迭閣,青牆金瓦,建築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被譽為「天下第一道觀」,可與拉薩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大羅宮里是融合道教和佛教為一體,主要供奉了一些道家的神靈,它一共建有十三層,現在就由請大家跟我一起登上大羅宮。
財神殿
這是大羅宮的第一層建築叫財神殿,此殿中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乾和范蠡」,左右分別是利市仙官和招財童子。武財神趙公明座元寶座,左手持元寶,右手拿鐵鞭,兩位文財神一位懷抱如意,一位手捧珠寶。大家可以看一下這香爐上的這幅對聯,是為了歌
頌綿山的開發者閆吉英老闆而寫的,大家可以在這里燒幾柱薄香來祈求自己來年發大財,大家上香的時候也得注意一下,不管在佛家還是在道家,都講究的是神三鬼四,所以您上香的時候可以上三柱而不要上四柱,如果您不是道家或佛家的信仰者那也請您保持一份肅靜,信則有不信則無,好了,各位,大家看過財神殿之後再隨我向上走。
救苦天尊殿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羅宮的第二層建築救苦天尊殿,傳說在三國時期,群雄逐鹿,連年混戰,原始鬼怪也乘機出沒騷擾百姓。天尊得知鬼魂作怪,便將手裡的拂塵一揮,頓時鬼魂消散,百姓們抬頭一望,只見是一隻九頭青獅馱著救苦天尊旁邊還帶著十八神將,自那以後就有了「城隍三出巡,收復鬼怪」之說。這個殿中乘坐九頭青獅的就是「太一救苦天尊」,兩邊為五方接引童子,意為接引五方世界的一切有緣眾生。在古代「5」這個數字可有些來頭,中國人自古就有天圓地方的傳統觀念,所以也就孕育而生出「五行學說」,運用在建築等諸多方面,我們知道天壇的五色土分為白色、青色、黑色、紅色、黃色。正好對應五行學說裡面的金、木、水、火、土。水主財,金是藏寶的。好了,各位,咱們在向上走。 三官殿
各位,現在我們位於的是大羅宮的第三層建築三官殿,在東漢時期,有一年水怪利用洪水危害四方百姓,三官伸手甩出手中的法器使洪水平靜,水怪被釘在了溝內化為了巨石,從此以後岩溝里的水在溝內走地下出了溝之後才湧出地面,這樣既能防止水怪的作亂又能保證百姓用水的清潔。三官是指「天官 地官水官」,又被稱作三官大帝,天官能賜福,地官能解難,水官能赦罪。武則天就常拜三官大帝。附近的鄉親為了感謝三官大帝除去水怪故在此修建了三官殿。大家也可以進去拜拜,賜福、解難、赦罪。
六十元辰殿
綿山大羅宮的六十元辰殿總共分為兩層,大家知不知道元辰是什麼?其實所謂的元辰就是人們常說的「太歲」,「本命元辰」一共六十位,以天干、地支相配。六十年一個循環,輪流值年,這一層的元辰殿裡面可以找到18周歲到65周歲人的太歲,上一層是一到17周和66周以上人的太歲,民間有本命年穿紅背心,系紅腰帶的習俗,祭拜本命元辰既可消災免禍又可增福添壽。
斗姆殿
殿內三目、四頭、八臂的女神就是「斗姆元君」,斗姆元君的旁邊分別是「三台星君、南斗星、左輔、右弼星和北斗七星君」,斗姆元君就是天上眾星的母親,主管群星,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朝拜各位星君可以增福,《三國演義》中就有孔明祭斗延壽以及「趙延求壽」的故事,除南北斗之外的東西方的星君,他們是主管人間的管路前程,以及為人們救苦救難,化厄降祥。
三清殿
三清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本來指道教天神所居住的聖境,後逐漸演變為指居住在天界道教最高的三位神靈,殿內中央的是玉清元始天尊,左邊為上清靈寶天尊,右邊為太清道德天尊,這三位道教最高的神靈主宰宇宙萬物,造化陰陽,生成天地,是世界本源道的化身。玉清又名天寶君是洞真之神,上清又名靈寶君是洞玄之神,太清又名神寶君是洞神之神。在三清天神的兩側為「四大天師」,四大天師包括東漢五斗米教的創立者張道陵天師,南北朝時期的葛仙翁、許旌陽,宋代的薩守堅。
雲峰寺
雲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於抱腹岩而得名,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抱腹岩座東面西,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分上下兩層,抱二百餘間殿宇與
腹內,為天下絕無僅有。綿山的三絕都匯聚在了雲峰寺景區,這三絕就是:還願掛鈴,包骨真身像,鐵索嶺。大家可以抬頭望一下上面崖壁上掛著的銅鈴,相傳在貞觀年間,有一年大旱,唐太宗與眾臣商議對策,老臣魏徵獻計說「西河介休綿山,高僧志超法力無邊,可求雨於斯」,唐太宗對志超的法力早有所聞,所以就立即贊同了,於是滿朝文武就面向綿山跪拜求雨,一會,便烏雲翻轉,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就下起來了,久旱逢甘霖,萬名歡騰。李世民為了感謝高僧志超,派大臣前往綿山掛鈴謝恩。從此,抱腹岩祈福迎祥還願掛鈴的習俗就這樣延續下來。大家可以
一下這上面的銅鈴是怎麼掛上去的?來還願的善男信女,請當地的人從後山上到抱腹岩上,把繩子的一頭繫到山上的松樹上一頭繫到腰間,兩個人同時下放,當放到半空時,一個人推另一個人,使人盪起來,把人悠進洞內,用鐵鉤掛住壁頂然後打某把事先准備好的銅鈴掛到崖壁上,掛鈴成功之後鳴鞭炮以示慶祝。前面是一百二十個台階,登上這一百二十級台階就是抱腹岩的主寺雲峰寺,台階兩旁的猛獸叫做狻猊,是傳說中吃虎的獅子,是佛和菩薩的坐騎,佛教中說人生一共有108個煩惱,每登上一個台階便可忘掉一個煩惱,登上這一百八十個台階便可忘掉人生中的所有煩惱,從而進入無憂無慮的極樂世界,其餘的12個台階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希望大家一鼓作氣,登上這一百二十個台階。
空王真身殿
空王佛是雲峰寺乃至整個綿山的佛祖,是漢人中最早成佛的,曾對佛教的禪宗和臨濟宗的弘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田志超圓寂坐化成佛,殿內這尊塑像就是他的包骨真身,是佛轉世後又成佛的空王佛,所謂的包骨真身是在修行的人圓寂後肉身是不壞的,他的徒弟們就把他的肉身外面用秸稈麥葉包裹起來外面在塗上一層泥,形成一具佛祖的全身舍利。相傳田志超來到綿山時,每日打坐念經,修行養性,農忙時節,全城的農戶都出去忙農活,但是人手太少,又怕耽誤了收成,所以都找田志超幫忙,田志超有求必應,一口氣答應了二十八家並照幫不誤。後來經過修行成為得道高僧,受到了善男信女的膜拜,貞觀年間,天下大旱,唐太宗向綿山求雨,志超命做飯的徒弟將淘米水向西南方向撒去,於是長安一帶普降大雨,乾旱解除,萬名歡騰。以後每逢大旱,百姓們就向綿山求雨,有一年唐太宗為了感謝田志超,親自前往綿山拜佛,田志超的弟子銀空在抱腹岩下迎接告訴唐太宗師傅已經圓寂,李世民未能如願,不禁仰天長嘆:此行空望佛矣。頓時天空出現了「空王古佛」四個大字,他們認為這是田志超佛祖顯靈,故在這里建造了空王殿。
馬鳴菩薩殿
裡面供奉的是馬鳴菩薩,馬鳴菩薩是釋迦摩尼入滅後六百年出世的大乘輪師,經書上說他又一次到一個國家說法,凡是聽發的人都大徹大悟,國王的一匹馬也垂淚聽法,因為馬能解其因,能被他的佛法感化,所以他就被大家稱為馬鳴菩薩。當他來到雲峰寺正好碰到焦居士和圓通和尚掛鐵索,所以他就幫忙把鐵索掛到山上。
鐵索嶺
鐵索嶺是由抱腹岩而上的一個高二十餘丈的山嶺,由嶺上「閻王橛」拖下的兩根鐵索,每根長18丈,由3000多個鐵環連接而成,每個重14斤,兩條共重4000餘斤。人們背向萬丈深淵,面向摩天山嶺,手抓鐵索,沿75度的斜坡攀援而上,可至山頂,其驚險程度絕不亞於華山。唐代大詩人賀知章贊譽為「百丈危崖垂鐵索,千年古道天下奇。」鐵索嶺也是抗日時期連接晉冀魯豫與革命聖地延安的一條秘密通道。
篇二:綿山導游詞
綿山 ——杜牧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每年公歷四月五日前後。這時,萬物沉睡的嚴冬過去,萬象更新的春天來到。到處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動的清明景象。寒食節在清明的前一天,而寒食節的出現是為了紀念一位名臣,而這位名臣是誰呢?大家先聽我講個故事,相信大家聽了之後就會明白了。
在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介子推「割股奉君」,不圖回報。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即位後晉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卻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他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報恩心切的晉文公,誤聽佞臣獻策,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痛哭不已。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封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故事講完了,相信大家現在已經知道這位名臣是誰了,那麼今天我們就走進介子推的世界,體會他內心深處那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豪邁。
現在在大家眼前這座綿延起伏的大山就是綿山,綿山是太行山的支脈,海拔高度為2000多米,因山勢綿亘而取名為綿山。歷代都在綿山興建了許多寺院禪房,於是成了著名的佛教聖地。而且綿山風景秀麗,樹木茂密,環境優美,清爽宜人,也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之一。
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現在我們來到的景點是有「天下第一道觀」之稱的大羅宮。「三清上,曰大羅」,綿山大羅宮依山而建,層樓迭閣,青牆金瓦,建築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足以與拉薩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大羅宮里融合道教和佛教為一體,主要供奉了一些道家的神靈,它一共有十三層,現在就請大家跟我一起登上大羅宮。
這是大羅宮的第一層建築叫財神殿,此殿中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乾和范蠡」,左右分別是利市仙官和招財童子。武財神趙公明座元寶座,左手持元寶,右手拿鐵鞭,兩位文財神一位懷抱如意,一位手捧珠寶。大家可以看一下這香爐上的這幅對聯,是為了歌頌綿山的開發者閆吉英老闆而寫的,大家可以在這里燒幾柱薄香來祈求自己來年發大財,大家上香的時候也得注意一下,不管在佛家還是在道家,都講究的是神三鬼四,所以您上香的時候可以上三柱而不能上四柱,如果您不是道家或佛家的信仰者那也請您保持一份肅靜,信則有不信則無。
參觀了第二層的救苦天尊殿,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羅宮的第三層建築——三官殿。三官是指「天官,地官,水官」,又被稱作三官大帝,天官能賜福,地官能解難,水官能赦罪。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就常拜三官大帝。附近的鄉親為了感謝三官大帝除去水怪便在此處修建了三官殿。大家也可以進去拜拜,祈求三官大帝賜福、解難、赦罪。
看過第八層的200多尊雕塑,欣賞過第九層「介休三賢」的畫像,領略了第十層百名書法家題寫的108塊《道德經》木刻全文,拜過了第十一層的道教最高尊神——無形、無名、無上天尊,品味過群仙殿內借鑒永樂宮壁畫繪制的300平米《群仙朝元圖》,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羅宮的頂層建築——藏經閣,珍藏有《道藏》、《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二十四史、《金剛經》、《尚書》等道教、佛教、儒教各類經典藏書數萬冊,包括書法、雕塑、繪畫、考古、建築等門類,是全國風景名勝區中藏書最多的景區。
登過了13層的大羅宮,現在在我們身後的建築就是抱腹寺,又名雲峰寺。因建於抱腹岩而得名。抱腹岩座東面西,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分上下兩層,抱二百餘間殿宇與腹內,為天下絕無僅有。綿山的三絕都匯聚在了雲峰寺景區,這三絕就是:還願掛鈴,包骨真身像,鐵索嶺。
頭頂上面的崖壁,半空懸掛的這些銅鈴,是當地的「還願掛鈴」民俗活動所留下的。前來還願的善男信女,請當地的人從後山到抱腹岩上,把繩子的一頭繫到山上的松樹上一頭繫到腰間,兩個人同時下放,當放到半空時,一個人推另一個人,使人盪起來,把人悠進洞內,用鐵鉤掛住壁頂,然後把事先准備好的銅鈴掛到崖壁上,掛鈴成功之後鳴鞭炮以示慶祝。前面是一百二十個台階,登上這一百二十級台階就是抱腹岩的主寺雲峰寺,台階兩旁的猛獸叫做狻猊,是佛和菩薩的坐騎,佛教中說人生一共有108個煩惱,每登上一個台階便可忘掉一個煩惱,登上這一百零八個台階便可忘掉人生中的所有煩惱,從而進入無憂無慮的極樂世界,其餘的12個台階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希望大家一鼓作氣,登上這一百二十個台階。
這兩根順岩而下的鐵索,每根長70多米,供人們攀登鐵索嶺。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當年攀登時留下了「百丈危崖垂鐵索,千年古道天下奇」的感嘆。鐵索嶺也是抗日時期連接晉冀魯豫與革命聖地延安的一條秘密通道,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條300多米長的「之」字形棧道,通往「正果寺」,又叫「真骨寺」,寺內所供13位宋、元、金得道高僧與道人,都是包骨真身塑像,這些塑像,雖然經歷了千年滄桑,但仍然保留著他們圓寂時的神態。
登過了13層的大羅宮,走過了擁有綿山三絕的抱腹寺,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今天將要最後一個景點——有「十里畫廊」避暑勝地之稱的水濤溝,溝里的五龍瀑,高80多米,寬10多米,瀑布下面的五龍潭,水面寬闊,水質清澈,涼爽宜人。雄獅瀑浩浩盪盪,似千軍萬馬,濤聲喧鬧如雄獅怒吼般震懾人心;進入水簾洞內觀賞風景,猶如霧里看花,頗有一種朦朧美感。
感動過介子推的忠誠,體驗過大自然的美妙,在一片濤聲之中,我們的綿山之行也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今天對我的配合,祝大家一夜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