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限度檢查應該在什麼環境下操作
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系檢查非規定滅菌制劑及其原料、輔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檢查項目包括細菌數、黴菌數、酵母菌數及控制菌檢查。
雖然檢查項目中沒有ph的檢查,但是項目具體操作中有ph的要求,如:
液體供試品:
取供試品10ml,加pH7.0 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至100ml,混勻,作為1∶10 的供試液。油劑可加入適量的無菌聚山梨酯80 使供試品分散均勻。水溶性液體制劑也可用混合的供試品原液作為供試液。
非液體供試品:
取供試品10g,加pH7.0 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至100ml,用勻漿儀或其他適宜的方法,混勻,作為1∶10 的供試液。必要時加適量的無菌聚山梨酯80,並置水浴中適當加溫使供試品分散均勻。
2. 微生物限度檢查的細菌,黴菌方法
黴菌檢測方法:稱25g樣品,加入生理鹽水或PBS緩沖液225mL.選擇適宜的稀釋倍數,吸取1ml加入無菌平板,然後加入孟加拉紅培養基,29攝氏度培養5-7天.從第三天開始計數.
3. 大家微生物限度檢測都用什麼做的
大家微生物限度檢測都用什麼做的
葯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是控制葯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檢查項目。中國葯典2005年版規定,不同的葯品微生物限度檢查中的細菌數、黴菌及酵母菌數測定、各控制菌的檢查,必須按照經過驗證的方法進行。一些中西葯制劑由於葯品本身的理化性質及抑菌活性,干擾葯品污染的微生物計數測定和控制菌的檢出,帶來檢查結果的不準確性。如在細菌數測定中,低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低於高稀釋級,呈現細菌的不正常分布,即葯品顯現出干擾或抑菌作用;反映在控制菌檢查中,陽性對照試驗呈陰性反應,其檢驗結果不能反映葯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真實狀況,得出不準確的結果或假陰性結果。由於2005年版以前的中國葯典,沒有要求對微生物限度檢查中的各項目進行方法學驗證,以至於這類方法學問題越來越多,影響微生物限度檢查結果的准確性。2002年10月~2003年4月我所參加中檢所組織葯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試驗協作課題。選擇了4種審核檢驗的中西葯制劑品種,其原葯品標准沒有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考察,也未見相關文獻報道。為對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進行考察,選用4種代表菌做了微生物計數的菌回收率試驗。根據各品種的要求對控制菌做檢出率測定的研究。得出的結果說明這些葯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存在的問題,並為該課題提供了試驗數據。
4. 微生物限度的檢查法是什麼
在環境潔凈度10000級下的局部潔凈度100 級的單向流空氣區域內進行。檢驗全過程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再污染。單向流空氣區域、工作檯面及環境應定期按《醫葯工業潔凈室(區)懸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測試方法》的現行國家標准進行潔凈度驗證。
供試品檢查時,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劑、中和劑或滅活劑,應證明其有效性及對微生物無毒性,除另有規定外,本檢查法中細菌及控制菌培養溫度為30℃~35℃;黴菌、酵母菌培養溫度為23℃~28℃。檢驗結果以1g、1ml、10g、10ml、10c㎡ 為單位報告,特殊品種可以最小包裝單位報告。
(4)醫用手套如何做微生物限度檢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過濾杯採用獨特的唇形密封設計,不使用夾鉗和O型圈,確保無泄漏操作和均勻的微生物回收率。
濾膜預先滅菌,即拆即用,可將主要污染物源降低,提高檢測可靠性。
直接抽濾排液,無需抽濾瓶,安裝使用方便,內置隔膜液泵,效率更高。
三聯過濾頭設計,可同時抽濾,提高工作效率,每個濾頭也可獨立控制,方便操作人員靈活使用。
5. 如何開展葯品微生物限度檢驗工作
如何開展葯品微生物限度檢驗工作
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系檢查非規定滅菌制劑及其原料、輔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檢查項目包括細菌數、黴菌數、酵母菌數及控制菌檢查.
微生物限度檢查應在環境潔凈度10000級下的局部潔凈度 100級的單向流空氣區域內進行.檢驗全過程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響供試品中微生物的檢出.單向流空氣區域、工作檯面及環境應定期按《醫葯工業潔凈室(區)懸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測試方法》的現行國家標准進行潔凈度驗證.
供試品檢查時,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劑、中和劑或滅活劑,應證明其有效性及對微生物無毒性.
6. 一次性醫用乳膠手套怎麼進行無菌檢查檢查方法麻煩描述一下!
應該參照葯典中的「無菌檢查法」來進行檢查。
簡單地說一下,因為葯典中這部分好象佔了4頁紙,你真要去做大概還是得看葯典上的詳細操作。另外衛生部的《消毒技術規范》也有無菌檢驗詳細敘述。
取供試品4個包裝,以無菌操作拆開包裝,於不同部位分別剪取約100mg或1cm×3cm的供試品11份,以無菌操作將該供試品分別接種於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6管,其中`1管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照用菌液1ml,作陽性對照,另接種於真菌培養基5管。輕輕搖動,使供試品與培養基混合,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管置30~50℃、真菌培養基管置20~25℃培養7日。在培養期間應逐日觀察並記錄是否有菌生長。陽性對照管在24小時內應有菌生長,如在加入供試品後,培養基出現渾濁,培養7天後,不能從外觀上判斷有無微生物生長,可取該培養液適量轉種至同種新鮮培養基中或斜面培養基上繼續培養,細菌培養2日,真菌培養3日,觀察是否再出現渾濁或斜面有無菌生長,或用接種環取培養液塗片,染色,用顯微鏡觀察是否有菌。
7. 無菌醫療器械還要做微生物限度檢查嗎
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系檢查非規定滅菌制劑及其原料、輔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所以無菌醫療器械不需要做微生物限度檢查
8. 微生物限度檢查法
從微生物保藏中心買回來的菌種一般為凍干品,也就是你所說的安瓿瓶包裝,其為0代原始菌種,這個是非常貴的。如果是一般機構,我覺得你還是在當地葯檢所(一般市以上葯檢所均有售)就近購買,一般就幾百塊一支菌種(一般為菌種斜面)。
如果是菌種斜面,你可以採用低溫斜面保藏法進行傳代與保藏,方便又快捷,比較省事,但是其缺點就是傳代頻繁易變異。
一般來說新購入的菌種應該先進行傳代,再使用工作菌種。
斜面保藏法,菌種傳代後放入培養箱,一般培養18到24小時,白色念珠24到48小時,黑麴黴5到7天即可。培養時,菌種斜面擺放方式一般沒什麼特別的要求,不過斜放最好。
如果菌種放入4度冰箱,用時需放入室溫後再進行使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