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服 160 84A是什麼意思
女裝上衣M號(中號)。160是指尺碼對應身高1米6,84是指胸圍84cm,a是指一般體型。
『貳』 漢服中通袖的尺寸怎麼量
通袖的測量是兩臂水平伸直,從左手指尖中指到右手指尖指尖的距離,就是兩手中指指尖的直線距離。
「通袖」就是指兩邊袖子加起來的總長度。回腕是指伸展手臂之後把袖子拉長,折回來能到手腕位置,通袖長大概等於身高+40cm。 回肘是指伸展手臂之後把袖子拉長,折回來能到手肘位置。
測量時水平舉起雙手從中線(脊椎)開始量取所需長度,根據款式的不同袖子的長度有所區別,這是單邊袖長。通袖長就是單邊袖長的二倍。
不同款式通袖長不同,基本上是根據布幅來定的。尤其是一些常見的女裝款式,變化很大。比如宋式的各類對襟衫通袖長普遍較短,各類琵琶袖、大袖的通袖長普遍在兩米到兩米五。
漢服還需要測量身高、三圍、體重,裙長。三圍包括胸圍,腰圍,臀圍。胸圍量最大的一圈,腰圍量最小的一圈,臀圍量最大的一圈。裙長是從腰拉直尺子量到腳面的距離。
(2)漢服女裝尺寸圖擴展閱讀
漢服的基本結構: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 。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折,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
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側,故稱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
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 。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 ,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服
『叄』 漢服.漢服l m s碼腰圍怎麼看 尺碼表裡沒有寫剛入坑啥也不懂
一般店家會有一個標準的,比如S適合身高多少啦,裙長多少啦......裙子一般是比時裝長,量到腳趾,袖長是遮住手腕出一些。如果有肩寬,胸圍、裙長之類的參考值的話,直接用這個就好了,一般非特殊身材,形制比例出來都會挺合適的。
我體重90-96,身高160左右(我一般是按160買的)M.
齊腰群是100cm的長,齊胸兩米長。供參考。
『肆』 漢服XXⅩXL等於多大
一般情況下最大的尺寸就是XXL
你這里的XXXXL
那已經是特別尺碼
也就是特製的服裝了
要麼就是身高很長
或者就是體重過大
『伍』 漢服應該咋選擇
買漢服上衣看胸圍,下裙看腰圍,不能單純看尺碼
漢服是平裁,一般上衣的胸圍最好要比自己的凈胸圍大。看店裡的尺碼表衣服的胸圍是多少,一般漢服的胸圍那塊是平鋪尺寸(如果平鋪胸圍在50上下的話需要x2,比如平鋪尺碼為50,即衣服實際胸圍為50x2=100cm),如果自己的凈胸圍為90cm,這件衣服的胸圍比自己凈胸圍大的10cm選擇叫做放量,放量的數值需要自己多嘗試,不同形制和款式的漢服適合自己的放量也不一樣。如果不放量的話,穿在身上會很緊綳,有的對襟衣服(比如立領/圓領對襟衫)穿上會裂口,比較不好看
裙子目前比較常見的有褶裙、破裙、百迭和馬面,漢服裙子一般是一片圍腰式的,選擇裙腰長為自己的腰圍*1.5就可以了,這樣不容易走光。但馬面又與其他不同,因為前後都有裙門的關系,對腰圍選擇相對嚴格一些,一般馬面的裙腰長=腰圍+裙門寬+放量,裙腰長的放量一般不大,5cm以內就差不多了。
另外裙長也是選擇的重要點之一,但是如果買漢服裙子要優先考慮腰圍,再考慮裙長。
【小聲bb】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漢服店的分碼裙子對體型特殊的人群都不是很友好,一般裙腰長和裙長都是隨分碼遞增而遞增的,比如腰太瘦且高的妹子買大碼的馬面、和腰粗且矮的妹子買小碼的馬面,這兩種裙門一般就對不上,所以只能選擇定製了
如果覺得上面字太多看著麻煩,可以把自己的身高三圍告訴客服,直接問客服買什麼碼,光體重不太行
『陸』 身高163體重150斤的女生漢服多大碼
這里表示,評論區那堆說xxxl的有毛病?漢服本來就都是偏大款的,xl到xxl足夠了,就一個問題,那就是裙子拖地。那堆人估計是自己按正常衣服來比
『柒』 漢服中的3、6、9米擺是什麼意思
隨著大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漢服也逐漸走進大眾生活里,很多年輕女孩子都非常喜歡漢服,尤其是在一些節日里,在春天郊遊時,都會紛紛穿上自己喜歡的漢服出來拍照。不同的漢服外形也都不同,尤其是裙擺的長度和類型不同的話,穿出來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那麼漢服六米擺和三米擺有什麼區別呢?
所謂的幾米擺,指的是裙擺的直徑長度,長度越大,那麼裙擺就會越大。三米擺的話就是我們大家比較常見的襦裙的類型,因為裙擺不會太拖曳,所以穿上襦裙拍照,給人一種輕盈飄逸的感覺。
六米擺比三米擺更能撐得開,裙擺也大了很多,通常以褶裙或馬面裙為主,這樣的裙子會隨著人走動而搖曳,有著濃厚的古典氣息,看起來非常賞心悅目。所以很多年輕女孩都非常喜歡六米擺的裙子,並且拍出來的照片也很有靈動的感覺。
說幾米擺其實就是說裙擺有幾米長,一般3米擺是日常穿的,來料做的話幅寬1.5m的要買2米長;這是不算群頭系帶的,如果算上群頭系帶要買2.5米。說實話,我們都是普通人,褶裙日常3米就夠了,備一兩條6米擺的用於特殊場合,9米12米的完全沒必要,或許你穿了一次就再也不想穿了。
『捌』 漢服尺寸測量圖
首先要掌握以下幾個數據:
胸圍、肩袖長、背長、衣長、袖緣寬、領邊寬、袖口止口、衣服下擺止口等。
領邊寬:隨個人喜好自定。但注意其寬窄比例要與人的臉型與身材配合,不可太誇張。如瘦小的人則不宜做太寬的領邊。女性6-8cm
胸圍:指衣服的胸圍而非人體的胸圍。它等於人體的凈胸圍+衣服松量。
把軟尺水平狀通過乳峰點的位置測得人體的凈胸圍(注意軟尺要松緊適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決定。一般來說,松量4CM~6CM為緊身型(適合要求比較緊身的中衣或單穿的襦),8-10CM為合體型(可單穿或裡面再加一兩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寬松型。
但這是對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裡面准備做夾棉,還要在各型的基礎上視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
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參考現代成人女子的凈胸圍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男衣與女衣在量衣的尺寸上主要區別在腰節線,即男士的腰節線在腰下靠近胯關節的位置,女士的腰節線按正常位置即可。
肩袖長:從脖子後隆起的那塊頸椎(也稱後頸點)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
肩袖長裡面還包含了袖緣的寬度。長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慮到漢服袖長回肘的說法,可以做得更長一些),
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則建議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為漢女服的講究是不露手,
現代雖然可放寬些標准,但太短了也不雅觀。現代參考尺寸(只到小臂與手掌的交界處):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長:從後頸點量到腰部最細處。現代參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長:可以直接量,是從後頸點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寬的地方(因為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長加,一般背長加上5~14CM都可以。
圖例是做中衣的體位,如果是做深衣時,則量度體位至腰部為止。
直裾深衣,大袖衫,衣長(身長)從頸後鎖骨處開始至腳面止。
袖緣寬:隨個人喜好自定。至於是否要袖緣,一般來說,窄袖可無緣,大袖須有緣,中袖則有無緣自定。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縫份)是用於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緣,止口1CM即可,如果無袖緣,那麼要留2~3CM。下擺止口:2~3CM。
『玖』 女裝漢服尺碼s l m都代表什麼
small,小,s
middle,中,m
large,大 ,l
『拾』 衣服尺碼110/170是什麼意思
1、衣服尺碼中110指的是人的胸圍長度(厘米),170指的是適合穿該衣服人的身高為170(厘米)。
2、標准尺寸的詳細:中國(厘米)160-165/84-86、165-170/88- 90、167-172/92-96、168-173/98-102、170-176/106-110,國際XS、SML、XL,美國2 4-6 8-10 12-14 16-18 />歐洲34 34-36 38-40 42 44。
1、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2、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
3、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