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設計 > 經濟日報出版社現代女裝

經濟日報出版社現代女裝

發布時間:2022-04-13 04:16:54

㈠ 王新生的學術成果

學術研究成果有《現代日本政治》(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政治體制與經濟現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日本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等,《日本政治概論》、《現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再生還是衰落——21世紀日本的抉擇》等合著八部;同時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日本學刊》等雜志上發表《中日近代繅絲業比較研究》、《試論日本的地主制與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 《日本的利益集團》、《傳統在日本早期現代化中的作用》、 《日本模式的終結》等學術論文及文章百餘篇;另外還有譯著兩部及大量譯文。 中日政治關系30年,《中日友好交流30年》,社科文獻出版社2008年
福田內閣與中日關系,《中日友好交流30年》,社科文獻出版社2008年
源賴朝及其家族,《中文導報》2008年10月30日第33版
武士的起源,《中文導報》2008年6月30日第33版
藤原家族與攝關政治,《中文導報》2008年3月13日第33版
風化的遣唐使,《中文導報》2008年2月28日第33版
日出之國的傲慢,《中文導報》2008年2月15日第33版
大和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融合,載《綠葉》2008年第7期
日中関系における歴史問題,載《バルカン史と歴史教育―「地域史」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再構築》,日本,明石書店2008年3月
日中相互認識とナショナリズム,載《日中文化の交差點》,日本,三和書籍2008年3月版
首相官邸主導型決策過程的形成與挫折,載《日本學刊》2008年第3期
日本政局回顧與展望,載《現代日本》2008年第1期
福田政權及其對華政策,載《世界發展狀況》2008年
邪馬台國與大和國,《中文導報》2007年11月15日第33版
日本人的起源,《中文導報》2007年10月18日第33版
「安倍丸」再次啟航,《新京報》2007年9月3日
江田構想,《中文導報》2007年3月22日第33版
砂川斗爭 ,《中文導報》2007年3月8日第33版
昭和妖怪岸信介,《中文導報》2007年1月31日第33版
太陽族,《中文導報》2007年1月18日第33版
高速增長階段對城市邊緣人群的人文關懷—日本創價學會的社會與政治功能,載《中國與世界觀察》2007年第1期
日本外交政策新變化,載《世界發展狀況》2007年
東亞政治發展中的殖民地時代遺產,載《亞太研究論叢》第四輯,2007年6月
日本政局的回顧與展望,載《現代日本》2007年第1期
吉田茂與戰後日本,《中文導報》2006年11月30日第33版
麥克阿瑟在日本,《中文導報》2006年11月9日第33版
昭和的阿吉,《中文導報》2006年11月2日第33版
人算不如天算——戰後日本經濟復興 《中文導報》2006年10月19日第33版
「日本模式」的成功與衰敗,載《中國改革》2006年第9期
日本政治發展趨勢,載《現代日本》2006年第3期
評〈日本工商資本與近代山東〉,載《抗日戰爭史研究》2006年第2期
池田大作の政治観およびその実踐,載《東洋學術研究》第44卷第2號,2005年
戰後「日教組」演變過程簡論,載《日本學刊》2006年第4期
日本大選及其影響,載《世界發展狀況》2005年
日本歷史過程中的斷絕與連續——戰後初期的改革與「逆流」,載《研究論集》第1集2005年
創價學會的社會及政治功能,載《日本學刊》2005年第1期
評日本戰後初期的改革與「逆流」,載《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論戰後東亞地區的政治發展,載《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日本民眾不再相信小泉,《環球時報》2004年12月15日第3版
日俄領土問題再起風波,《武漢晨報》2004年11月22日第41版
福岡法院: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違憲,《世界知識》2004年第9期
日本政治的回顧與展望,《現代日本》2004年第1期
論池田大作的政治觀及其實踐,載《21世紀東方思想的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創價學會·池田大作·社會功能——以高速增長時期為中心,載《池田大作研究論文集》,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戰後日本政黨政治與經濟發展,《「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正中書局2003年版
戰後東亞政治發展——另一類型的政治現代化,《現代化研究》第二輯,2003年
戰後日本政黨政治與經濟衰退(4000字),《改革內參》2003第 9期
「有事法制」、中日關系以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第六次中日青年論壇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二流國家的宿命——讀〈21世紀的日本:戰略的貧困〉有感,《世界知識》2002年第24期
政黨政治與日本問題,《日本學》第12輯,2002年號
「有事法制」與軍事大國化的日本,《世界知識》2002年第11期
日本為何在歷史問題上越來越倒退,《求是》2001年第18期
日本鐵娘子:田中真紀子,《世界知識》2001年第14期
日本的新民族主義,《北京青年報》2001年7月13日
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北京青年報》2001年7月12日
淺析日本新民族主義,《前線》2001第4期
靖國神社與日本政治,《中國報道》2001年第3期
1955年體制與現代日本政治,《日本松下政經塾報》2001年第4期
後1955年體制對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日本學》2001年號,第11輯
1955年體制對日本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本學刊》2001年第5期
1955年體制的形成及其政治特徵,《日本學刊》2001年第2期
日本的修憲與軍事大國化,《第四次中日青年論壇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政治體制與日本政治體制研究,《日本學刊》2000年第6期
透視日本大選,《科技周報》2000年6月24日
「神國」與「國體」失言惹風波,《世界知識》2000年第13期
森喜朗政權能走多遠,《世界知識》2000年第9期
論20年代日本的協調外交,《日本學刊》2000年第4期
政治、行政、國會改革與未來日本政治體制,《日本學》第10期,2000年
日本的修改和平憲法與軍事大國化,《視點》2000年第1期
日美金融戰爭,《大學生》2000年第 1期
日美安保新指針與中日關系(6000字),《第三屆中日青年論壇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自自公合作與日本政治,《世界知識》1999年21期
交流、理解與信賴是中日關系的基礎,《世界知識》1999年20期
靖國神社與日本人的歷史情結,《視點》1999年第11期
世紀末的「盤點行動」——日本通過國旗國歌法,《世界知識》1999年第18期
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相關法案及其影響,《紫光閣》1999年第7期
石原慎太郎與日本新民族主義,《金三角》1999年第 6期
製造地區不穩定局勢的「新指針」,《世界知識》1999年第12期
不斷蔓延的新民族主義情緒,《科技時報》1999年5月6日
中日關系的回顧與展望,香港《文匯報》1999年1月14日
「自自合作」沖擊日本政壇,《世界知識》1999年第1期
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與中日關系,《日本專修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月報》第430期1999年
1998~1999年中日關系,《1999年中國發展狀況與趨勢》,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年
拉貝與「拉貝日記」及其他,《大學生》1999年第1期
「日本丸」將駛向何方,《大學生》1998年第11期
日本政經動盪症結剖析,香港《文匯報》1998年10月21日
政府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再認識——讀楊棟梁〈國家權力與經濟發展〉,《日本學刊》1999年第1期
中日文化交流中的社會發展模式,《第二次中日青年論壇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日本模式的終結,《日本學刊》1998年第 6期
困境中起步的小淵內閣,《世界知識》1998年第17期
世紀末的「日本病」,《世界知識》1998年第16期
日本為什麼不能正視侵略歷史,《時事報告》1998年第8期
日本高級官僚的「下凡」,《世界知識》1998年第12期
「不關心日本時代」會到來嗎?日本將從歐美人的視野中消失》,《大學生》1998年第5期
發達資本主義社會里的紅色政黨——鮮為人知的日本共產黨,《大學生》1998年第6期
錯誤的歷史意識,《世界知識》1998年第4期
戰後日本政治研究述評,《日本學》1998年號
簡論日本的行政改革,《日本學刊》1998年第3期
日本將從歐美人視線中消失——戰後歐美人的日本觀,《北大史學》1998年號
透析日本「自由主義史觀」熱,《大學生》1998年第1期
變化中的日本共產黨,《世界知識》1997年第22期
日本的行政改革,《世界知識》1997年第20期
簡論日本的行政指導,《日本學刊》1997年第6期
日本利益主導型對外政策的制定過程,《日本研究論集》第二集(1998年)
96日本政壇壓軸戲——羽田孜另立新黨,《世界知識》1997年第2期
曇花一現的日本說「不」論,《大學生》1997年第2期
日本人的投票行動,《日本學刊》1997年第2期
<戰後日本外交史>評介,《日本學》第8輯(1997年號)
日本現任首相橋本龍太郎,《日本學刊》1996年第2期
小澤一郎:從幕後走向前台,《世界知識》1996年第2期
日本年終回顧與展望,《日本學刊》1996年第1期
簡論日本社會黨50年,《日本學刊》1996年第5期
橋本龍太郎——試圖改變日本歷史進程的人物,《世界展望》1995年第11期
「橋本丸」起錨出航,《世界知識》1995年第20期
吉田茂執政時期對華政策的政治過程,《日本學刊》1996年第1期
統一地方選舉與日本政局,《日本問題資料》1995年第4期
日本:一個缺乏自省的民族,《戰爭與和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奧姆真理教與日本社會,《世界知識》1995年第11期
參議院選舉與日本政局,《日本問題特刊》1995年第10期
奧姆真理教與日本社會治安,《警方》1995年第8期
日本的選舉制度改革,《日本學刊》1995年第4期
政改後的日本選舉制度,《世界知識》1995年第3期
政改、政黨、政局——日本政治述評,《日本問題資料》1995年第2期
自民黨謀求東山再起的一招,《世界知識》1994年第15期
政治改革四法案簡介,《日本問題資料》1994年第5期
戰後日本政治研究狀況簡介,《日本問題資料》1994年第2期
戰後日本社會思潮及其對政治體制的影響,《日本學刊》1993年第6期
大眾傳播媒介在日本政治過程中的作用,《日本問題資料》1993年第5期
日本決策過程中的官廳與自民黨,《日本學刊》1993年第4期
廣東與長野器械繅絲業比較研究—兼論兩地的原始工業化,《歷史研究》1993年第3期
日本決策過程中的在野黨與國會,《日本問題資料》1993年第 期
「聯合國和平合作法案」出台始末,《日本問題資料》1991年第1期
日本的利益集團,《日本學刊》1993年第1期
日本選舉制度的沿革及其現狀,《日本問題資料》1992年第11期
日本政局發展令人注目,《日本問題資料》1992年第7期
傾斜生產方式與道奇計劃,《日本問題資料》1992年第7期
傳統在日本現代化中的作用,《世界歷史》1991年第4期
論戰後日本農業個體經濟及其性質,《史學月刊》1991年第3期
日本的「族議員」,《日本學刊》1991年第3期
日本的預算編制過程,《日本問題資料》1990年第12期
日本的立法過程,《日本問題資料》1990年第8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讀許介麟的「誰最了解日本」,《日本問題》1990年第6期
日本的壓力集團——財界,《日本問題資料》1989年第8期
日本的壓力集團——農協,《日本問題資料》1989年第6期
日本的壓力集團——醫師會,《日本問題資料》1989年第5期
英國和日本資產階級革命初期的地主政治,《世界歷史》1988年第5期
試論日本的地主制與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歷史》1986年第8期 《中日友好交流30年(1878—2008)》政治卷(主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
《21世紀東方思想的展望》,澳門大學出版部2007年11月版
《日本學》第13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版
《21世紀東方思想的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列國志·日本》(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日本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獲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
《平和と暴走の葛藤―日本はどこへ行くべきなのかー》(合著),日本,公共政策研究所2004年3月版
《當代亞太政治》(合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12月
《再生還是衰落——21世紀日本的選擇》(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日本與亞太——新世紀的分析與展望》(合著),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版
《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合著),鷺江出版社1995年版
《日本政治概論》(合著),東方出版社1995年版
《現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合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政治體制與經濟現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討》,(個人專著)社科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現代日本政治》(個人專著),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 《日本人與猶太人》,台灣錦綉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依依愛戀——日本人獨特的人際心理》,台灣錦綉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㈡ 服裝設計系—藝術概論論文

【摘 要】 我們應把現代服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標志來對待,它不再僅僅限於禦寒的工具,而是高質量生活的體現。所以它理應由它的專屬名稱——品牌

【關鍵詞】 品牌效益 服裝行業 市場需求

作為衣食住行之首,毫無疑問,中國服裝行業是個永遠的朝陽產業,因為人類對服飾的追求永遠沒有止境。如今,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發展,人們對服裝服飾類產品已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服裝不僅僅是要求能蔽體保溫。誰都會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漂亮、健康、個性化的衣裳,而且由於服裝類產品更新換代的時間又比較快,所以服裝市場的蛋糕將會越來越大。而中國服裝行業要真正強大起來,必須創造世界級品牌,藉助品牌效應可以形成具有無限活力的無形資產,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就品牌而已,中國服裝在世界級的品牌上是少之又少,而世界服裝品牌的製作和包裝的過程絕大部分是在中國完成,也就是說,設計他們一直在做,而我們僅僅限於工藝。這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但就市場來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但中國服裝產業整體發展很不平衡。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上海等東南沿海省份所生產的產品占據了全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中西部地區的服裝產業則還非常的落後。各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還停留在比較低層面上,主要還停留在價格、款式等方面的競爭,絕大多數服裝企業的產品銷售還是以批發市場的大流通為主。而近年來服裝企業的品牌意識雖然不斷加強,但中國服裝行業目前還只有有限的幾個中國馳名商標,還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服裝品牌,主要還是通過低成本優勢在與國際品牌進行競爭,所以就這方面來說,中國服裝品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然相應的也有很大的困難要解決。而且,中國服裝企業結構鏈停留在傳統設計管理的模式,由於設計手段多停留在紙面放樣的落後階段,設計周期長,試製成本高,造成新產品創新能力弱,新品開發周期長,就不容易發掘適銷對路的產品,進而造成庫存積壓,影響資金周轉。服裝的新產品周期(設計、成衣到進入銷售)工業發達國家平均2周,美國最快4天,而我國平均是10周時間,差距非常明顯,這是需要時間來改進的。

在服裝設計方面,我認為,設計不是創造而是創新,這是個根本性的區別,我們的設計從來就不是創造出來的,創造是從沒有到有的過程,而我們真正在做的是創新,在面料上的改造,在質地的考究以及在款式上的不斷試探等等。對於現在的狀況,如何把握服裝的要領,打造自己的品牌關鍵在於如何與其他品牌區分開來,關注消費群的需求,在市場上占引領上風。國內許多大規模的服裝企業,實際上是典型的「加工型企業」。其生產能力相對較強,設計能力和營銷能力相對較弱。這類企業對生產管理和成本核算相對重視,但由於市場營銷能力比較薄弱,難以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同時,由於設計能力不足,也限制了這類企業的市場發展戰略。所以,企業應該有強大的設計開發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這種企業的結構好象是一個杠鈴,中間是生產開發和生產管理,兩端是設計和營銷,企業的運作就像杠鈴一樣,緊握中間的管理去平衡兩端的能力,用兩端的力量來顯示企業的實力,這種企業的綜合開發能力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服裝企業由被動市場型的橄欖結構升級為主動市場型的杠鈴結構,必須得到相應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支持。

就中國服裝行業的現狀分析來看,其最為成熟和稍微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當屬男裝和羽絨服,這片領域誕生了杉杉、雅戈爾、波司登、雪中飛等眾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幾家上市公司,他們品牌實力較強,規模和競爭力都處於服裝行業前列。而女裝童裝睡衣等市場則相對發展還不成熟,強勢領導品牌還很缺乏。

還有,服裝企業的現狀是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以產品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造成的,產品往往是先製造出來再強加給消費者,消費者沒有挑選的餘地。隨著經濟改革開放,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起來,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需求,「顧客就是上帝」,服裝企業的經營理念也逐漸轉變為「以市場為中心」,開始意識到生產暢銷對路的產品了。
所以在眾多劣勢的情況下,服裝品牌效應越顯重要,新時代的發展使服裝企業以服裝產品的功用為主要賣點的現象已經「過時」。服裝品牌的廣告作為一種長期被企業青睞的宣傳方式一直沒被冷落。新的服裝現代廣告已是人們生活中衣食住行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現代人在購買服裝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那些有廣告、有品牌的產品,感覺這些產品比較可靠,有保障,甚至可言穿衣穿的是一種品味。

面對這樣的壓力,我們如何打造世界級的中國服裝品牌呢?

縱觀世界服裝工業大國的發展歷程,不外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來料來樣加工;第二階段佔領國內市場;第三階段打造出本國服裝的世界名牌。不論從內在需求還是外部壓力的角度看,中國都應邁出這關鍵的第三步。21世紀的服裝理念已經大大區別於上個世紀,從蔽體的基礎作用到今天的彰顯身份地位,從追趕潮流到張揚個性、體現新文化,服裝的作用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憑心而論,我國目前仍未有如夏奈爾,LV,三宅一生等之類稱霸世界的服裝品牌。

就品牌定位來說,一定要有明確的定位,國內品牌核心價值定位相對來說模糊,缺乏靈魂。比如品牌雅戈爾(YONGER)從取名看是定位青春,但它卻想賣給中國所有的男人,它在全國有2000多個專賣店,渠道覆蓋幾乎所有大中城市,甚至落地到內地所有城鎮,大有實現「村村通」之勢。杉杉只扔下一句「不要太瀟灑」的「主題」廣告語,讓人匪夷所思,無法認同。其它正裝也沒有讓人產生共鳴的核心價值和口號。倒是體育服裝和休閑服裝有那麼點意思。李寧的「一切皆有可能」和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尋常路」雖有抄耐克的「和不可能說再見」的嫌疑,但已經讓中國的一些消費者眼前一亮。

因為沒有明確的核心價值定位,我們就不難理解中國的服裝品牌沒有鮮明的個性,沒有一脈相承的風格。所以明確的定位是品牌的核心內容。

再就是形成特有的服裝文化,提高設計水平,提升產品附加值。文化支撐著品牌的豐富內涵,品牌展示著其代表的獨特文化魅力,文化與品牌相輔相成,相映成輝,沒有文化就不可能創造品牌,更不可能成就名牌。雅戈爾服飾公司董事長李如剛表示:「雅戈爾要穩步提升品牌附加值,每年銷量遞增10%,打造成百年企業。」品牌是服裝最大附加值的體現,品牌又是靠服裝文化和設計水平來支撐的。所以必須通過挖掘民族的、東方的服裝元素,以增強品牌的特性和個性,充分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和附加值。我國有7000年服裝文化史,豐厚的文化底蘊應該是中國服裝設計師靈感的源泉,是建設未來時裝王國的砥柱。特別是我國56個民族服裝服飾,更是取之不盡、采之不絕的創作素材。義大利時裝設計大師瓦倫蒂諾說:「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哪一位藝術家在創作時能夠不被中國藝術遺產的永久魅力所牽動。」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更沒有理由不重視自己民族的豐富遺產。
提起美麗的義大利及法國,人們的第一感覺是什麼?是浪漫、是情調、是香水、是服裝。貼有義大利、法國的服裝品牌已經成為了區位品牌、概念品牌。同樣的,提起「皮爾.卡丹」、「范思哲」又是什麼概念呢?是世界超一流的設計大師,是時尚服裝的鼻祖。想必每個愛美的女性都會認為,出自一流大師之手的作品也必然是傳世之作。這就是服裝最大的價值——附加值。

當然社會的環境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創建世界服裝名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經濟管理部門要從自身的職能上,找准服務的著力點,支持服裝企業實施名牌戰略。加強名牌知識的深度宣傳,增強服裝企業名牌意識,引導企業實施名牌戰略,有效地借鑒和學習外地創名牌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要健全爭創服裝名牌的激勵機制,調動企業爭創名牌的積極性。要完善服務體系,為企業運用現代營銷手段創造良好條件,使優秀品牌地在海內外響牌揚名;要加大執法力度,切實保護名牌服裝,維護名牌服裝生產企業合法權益。要打破地區封鎖、促進名牌產品流通,認真查處假冒侵權案件,加大處罰力度,保護企業創名牌的積極性。服裝行業的其它配套企業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生產條件,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爭取為服裝生產企業提供高品質的面料和輔料。營銷和廣告策劃公司應和服裝企業大力合作,共同打造世界品牌。作為我們消費者,應該大力支持國內品牌,國內的品牌只有賣的更多賣的更好,才有更多的資金去謀求更遠的發展,才可以打造我們自己的世界品牌。

現在隨著傳媒的不斷普及,人們的信息來源越來越多,給各個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商機,廣告成了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裝品牌廣告的主要作用在於傳達品牌文化價值和品牌形象, 通常出現在時尚雜志、影視媒體以及戶外廣告等載體上, 色彩豐富, 製作精良, 視覺表現力強。並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服裝品牌廣告在數量、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服裝品牌廣告基調必須與服裝品牌理念相協調,為了清晰地傳達特定的品牌理念, 一方面需在廣告中突出品牌標志和廣告語,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相對固定的廣告色彩特徵。其中廣告色彩應用中首先需要巧妙地強調標准色, 可以在圖像中占據相對固定的位置和比例, 並且在一段時期內, 廣告畫面主體及背景的色彩關系可以具有固定特徵, 與其競爭品牌保持一定差異。

我們希望我們的設計是圍繞市場和鏈接未來風向的,而這個定位不是潮流的浪尖而是在市場中長期的存在,使之形成品牌效應。

參考文獻:

[1]叢 杉 。高級時裝的品牌延伸策略及對中國成衣發展的啟示。2001
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飾論壇論文集
[2]姚鍾華,張濤。世界著名服裝品牌的市場定位策略。企業經濟,
1998,(1!).
[3]劉 曉 剛,陸樂:李峻。服裝設計與大師作品。中國紡織大學出版
社,2000.
[4]夭 然 。國際營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5]肖 強 。中國服裝市場分析與前景預測。中國對外貿易,1998,(印
[6]張 幼 文。加入WTO與全球化經營戰略。ACEC.com.
[7]龔 建 培。中國服裝業在知識經濟時代生存與發展戰略的思考。
CHICnet
[8]毛 愷 ,許為民。中外品牌服裝對比。山東紡織經濟,1999,( 4)

[9] 朱俊 服裝博客網

㈢ 王新生的開設課程

作為日本問題研究專家,王新生教授主要開設日本方面的系列課程,如「日本及日本人論」課程。
課程名稱:日本及日本人論
主要內容:日本是我國近鄰,目前中日兩國經貿關系越來越密切,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近3000億美元。日本是我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我國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另外,中日企業在對方投資也越來越多,去年兩國的人員往來也達到750多萬。盡管去年釣魚島撞船事件以後雙邊有所恢復,但國民相互之間的感情依舊冷淡。其原因除經貿往來本身以及歷史問題、領土問題引發的摩擦外,相互之間缺乏理解、甚至誤解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遂造成兩國情緒化的言行屢有發生。在世界經濟日益走向一體化的今天,中國和日本作為東亞地區的大國,相互之間保持合作的態勢是推動地區一體化形成的前提條件。因此,有必要客觀、理智地分析對方。從這一問題意識出發,本課程准備從地理環境、歷史發展、政治體制、經濟增長、國民性格、對外關系、安保政策等方面對日本進行系統性分析,以期加深對日本的理解。
時間安排:
第 一周(9月5日)緒論——為什麼要理解日本
第 二周(9月12日)中秋節放假
第 三周(9月19日)地理環境及國民性
第 四周(9月26日)融合與沖突的古代歷史
第 五周(10月3日)國慶節放假
第 六周(10月10日)侵略擴張下的近代歷史
第 七周(10月17日)戰後經濟發展
第 八周(10月24日)經濟發展模式
第 九周(10月31日)課堂討論:中日經濟發展模式比較
第 十周(11月7日)政治制度
第十一周(11月14日)政治過程
第十二周(11月21日)非政府組織
第十三周(11月28日)學生運動
第十四周(12月5日)人口結構
第十五周(12月12日)外交與安全
第十六周(12月19日)課堂討論:中日關系的現狀及其未來發展
第十七周 撰寫課程論文
第十八周 撰寫課程論文
課程成績:
課堂討論及小論文占總成績的40%,課程論文占總成績的60%
參考書目:
賴肖爾:《當代日本人——轉化及其連續性》,上海譯文出版事業1998年
孫執中:《榮衰論——戰後日本經濟史(1945—2004)》,人民出版社2006年
馮昭奎、林昶:《當代日本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王新生:《日本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葉渭渠:《日本文化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王少普等:《戰後日本防衛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金熙德:《 日本外交與中日關系》,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史桂芳:《戰後中日關系(1945—2003)》,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
尚會鵬:《 中國人與日本人》,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韓鐵英:《列國志·日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王新生:《 現代日本政治》,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
王新生:《 政治體制與經濟現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㈣ 經濟日報出版社的經濟日報版面介紹

經濟日報每周出版84個版,傾力報道高速發展中的中國,盡心打造中國經濟強勢媒體
經濟日報版面分為四大版塊:1-4版為要聞版,5-8版為財經新聞版,9-12版為周刊專版,13-16 版為今日導刊版。
第一版塊:要聞版
重點報道國內外重大事件、焦點事件、重大政策、重要經濟數據、重要舉措等,對宏觀經濟生活和經濟現象進行獨家的「適時性」觀察或「階段性」分析,針對性和實效性強,覆蓋面廣,對全國經濟工作和企業具有極強的指導性。
第二版塊:財經新聞版
全面、深刻報道財經界和產業界新聞事件,剖析大中型企業經營管理戰略、預測市場走勢。獨家報道國際財經資訊、緊跟國際經貿市場發展趨勢。跟蹤企業經營典型案例,多角度挖掘,對經濟界亮點、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度探討。列舉中外企業經營成敗的商業案例。發布即時股市行情、外匯牌價及相關的披露信息。
第三版塊:周刊專版
每周一《央企視窗》、周二《新農村》、周三《汽車天地》、周四《信息時空》、周五《每周經濟看點》,周六《經營之道》,周日《文化周末》。 《信息時空》重點報道IT領域的重大事件、市場動態等,包括企業及政府信息化、移動通信、國內外IT新技術、新產品、消費電子、網路、軟體、數字生活及相關領域;及時報道政府對這一行業的最新指導方針、政策、信息。
《汽車天地》全面報道汽車業界的發展態勢和市場狀況,以打造精品報道稱,新聞選題獨到、策劃周密、觀點精闢,既有大報風范,又貼近百姓生活,是全國各大汽車企業最關注的平面媒體。
第四版塊今日導刊版
深度分析新聞事件、新聞背景、「可讀、新鮮、健康、有用」是其宗旨。注重宏觀經濟形勢和走向,依託遍布全國及世界各地的記者網路探尋環球市場、分析跨國商務,用數據分析中國經濟景氣狀況。深層剖析企業、經濟事件和經濟人物,賦財經報道以人文色彩,具有深度、前沿、專業、輕松的特色,深受讀者關注。

㈤ 經濟日報出版社的簡介

經濟日報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5月,隸屬於經濟日報報業集團,是以出版經濟、時政、文史、教育類圖書為主的中央級出版社。是國內最早的九家「經聯體」出版社之一。成立20多年以來,共出版各類圖書4000餘種,年出新書170種左右,再版率約60%。年銷售碼洋約3000萬元。 經濟社科類圖書是出版社的主打產品。出版社以政府公務人員、企業家政商兩界高端人群為主要讀者對象,出版了許多適合政府公務人員、企業家的高品質讀物,力求為讀者提供最前沿的思 想與最有價值的學習實踐,把自身打造成專業化、國際化、獨具特色的一流出版機構。特別是在經濟專業領域要立志成為國內最優最強的出版社。
出版社具有較強的圖書策劃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自成立以來,許多圖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讀者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有些圖書分獲國內各種大獎。如《推開宏觀之窗》榮獲第14屆中國圖書獎,《知識產權實用手冊》榮獲1992年第6屆全國圖書金鑰匙獎,《煙雨故園路》榮獲第6屆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等等,都是國內圖書最高的獎項。
出版社每年還引進並輸出了許多優秀版權書,以豐富國內外的圖書市場,這些圖書關注國內國際政治時事,關注熱點焦點問題,關注人物,關注資訊,為國際文化交流和促進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也給我社帶來了良好的效益及聲譽。
出版社的機構和編輯隊伍健全。下設總編室、編輯部、發行部、出版部、市場部、專題部、財務部、郵購部、讀者服務部、辦公室等。共有國家正式事業編制70多人(目前具有發稿在編輯27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的6人,副高職稱4人,中級職稱13人)。大部分編輯具有研究生以上的學歷,另外還聘社外編輯約20人。編輯們從業多年,專業水平和編輯技能較高,出版的圖書質量都達到了優秀及良好的水平。

㈥ 經濟日報出版社的介紹

經濟日報出版社直屬經濟日報業集團,是中央級出版單位。成立於1985年的經濟日報出版社在15年的發展歷程中,面向海內外讀者,已累計出書2000餘種,目前年出書近200種。經濟日報出版社實行社長負責制,下設總編辦公室、編輯一室、編輯二室、出版部、發行部、財務部和郵購部等機構。經濟日報出版社以經濟、社會、新聞圖書為重點,並已形成特色品牌,兼顧政治、法律、文史、教育、科技以及生活等多學科著述的出版。

㈦ 經濟日報財經早餐跟老百姓有什麼關系

參考書:《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范里安,上海三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宏觀經濟學:現代觀點》巴羅,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宏觀經濟學》曼昆(Mankiw),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必不可少的輔導書籍:《上海財經大學803經濟學復習指南》 《上海財經大學803經濟學習題精編》 《歷年真題詳解及翔高點評—2001-2010年》 《導師復習題-微宏觀》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課後習題詳解巴羅《宏觀經濟學:現代觀點》課後習題詳解 曼昆《宏觀經濟學》課後習題詳解 《上海財經大學803經濟學最後十套模擬試卷》 《上海財經大學803經濟學最後沖刺密押3套卷》

㈧ 李翀的著作

1、《國家金融風險論》(專著,20萬字),商務印書館,2000年2、《國家金融市場》(教材,33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3、《國際金融市場》(教材,22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4、《金融資產投資》(教材,30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5、《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四版)》(教材,46萬字),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6、《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四版)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參考書,30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7、《短期資本流動的成因、效應與風險》,(專著,30萬字), 人民出版社,2004年8、《國際金融市場》,(教材,30萬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9、《現代西方金融理論》,(專著,33萬字),經濟日報出版社,2005年10、《國家金融市場》第2版,(教材,40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1、《馬克思主義國際貿易理論的構建》,(專著,30萬字),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12、《國際金融市場》第2版,(教材,27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3、《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五版)》(教材,48萬字),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4、《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五版)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 (參考書,30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5、《微觀經濟學》,(教材,28萬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6、《宏觀經濟學》,(教材,25萬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7、《馬克思主義國際經濟學的構建》,(專著,80萬字), 商務印書館,2009年18、《金融戰爭:虛擬經濟時代的財富掠奪方式》,(科普,20萬字),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年19、《金融市場學》(教材 60萬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㈨ 王新生的獲獎

科研獎:
《傳統在日本現代化中的作用》(《世界歷史》1991年第4期)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獎。
《現代日本政治》(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獲2000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學術成果獎。
《55年體制研究》(博士論文)獲2002年度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政治體制與經濟現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討》(社科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獲北京大學2002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在國內外學術機構和刊物中的任職情況:
中國日本史學會戰後史分會會長
中日文化交流史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日本學》執行主編
2001年1月以來參加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2002年3月北大歷史系、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學術討論會
2002年4月笹川中日友好基金東京學術討論會
2002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第六屆中日學術討論會
2002年5月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
2003年2月笹川中日友好基金東京學術討論會
2001年1月至今從事的國際國內項目:
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模式再探討》項目
2003年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民間交流與中日關系》項目

與經濟日報出版社現代女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務女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329
夏天花褲子搭配 瀏覽:800
圓臉女適合帶哪種帽子 瀏覽:762
米白色褲子泡一晚上一塊白 瀏覽:27
牛仔褲怎樣搭配體恤衫 瀏覽:991
可愛春秋絨睡衣圖片 瀏覽:34
白色西裝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616
套頭中長款針織衫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206
加肥加大碼女裝300斤廠家 瀏覽:587
哪個牌子的衣便宜又好 瀏覽:153
男士手套奢侈品品牌 瀏覽:370
中國雲南復古民族風女裝 瀏覽:967
七分袖修身旗袍 瀏覽:56
童裝棉毛褲 瀏覽:211
女裝加厚t新款 瀏覽:165
褲子拉鎖總開怎麼辦 瀏覽:676
有一隻狗的男裝品牌 瀏覽:392
冬季加厚動物睡衣女裝 瀏覽:298
妮子裙子搭配什麼鞋子好看嗎 瀏覽:307
相思扣織帽子起針方法 瀏覽: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