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貨源都銷售到各地,你可以到各地的批發市場考察一下
華南地區
華南地區主要的服裝批發市場分布在廣東、福建。
地處華南沿海地區的廣東、福建依靠緊鄰香港、台灣地區得天獨厚的條件,服裝加工企業大批承接服裝加工定單,形成產業規模。
廣東和福建的服裝批發市場依託當地服裝生產加工業的形成發展迅速形成了規模,是非常典型的產地型批發市場。
廣東的服裝製造業有明顯的地區性的專業分工。比如,深圳東莞主要是以生產女裝為主,中山以休閑裝為主,南海的鹽步偏重內衣。此外,普寧的襯衫、潮州的婚紗晚裝、佛山的童裝、汕頭的西服及東莞的大朗毛織品等,都有各自的側重。而福建的服裝加工基地主要是集中在石獅、泉州和晉江等地。
廣東紡織服裝批發市場數不勝數,各具特點。廣州目前形成以白馬為龍頭的流花板塊和沙東有利為龍頭的沙河板塊兩大服裝批發市場。
華東地區
華東地區主要的服裝批發市場分布在浙江、江蘇、上海等地。
江浙滬蘇杭一帶,人傑地靈之所在,自古就出才子,是中國紡織服裝的一大基地,是典型的產地型市場。在2003年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前20名中,華東地區一下子入圍12個。太多了,說不過來,挑幾個有特色的看看。
浙江紹興縣是聞名全國的紡織大縣,歷史上就有「日出萬丈綢」之美譽。全縣現有各種類型的紡織骨幹企業3000多家,擁有世界一流紡織印染整理設備,形成了以化纖原料、紡織、印染、整理等完善的現代化輕紡工業體系。
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紹興中國輕紡城,經過20年的發展,已成為目前全國輕紡產品交易中心。市場商品輻射全國和東南亞地區,占國內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03年市場成交額246億元,是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銷售額老大。
的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是全國著名的大型服裝專業批發市場。2003年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銷售額排行第十二位,成交額53億元,也是大江南北服裝交流的重要集散地。
浙江湖州織里童裝市場,毗鄰江蘇省蘇州一帶,受聞名全國的「蘇綉」影響,民間能綉善織的人很多,因此童裝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織里童裝市場初建於1983年,共有攤位近4000間的童裝、棉布專業市場。2003年交易額為102億元,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銷售額第六,是中國最大的童裝市場和棉布集散中心。
海寧中國皮革城,原名浙江皮革服裝城。全國最大的皮革服裝市場,於1994年應運而生,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2003年交易額接近33億元,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銷售額第十八位。
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是著名的江南五大鎮之一。1988年興建了濮院羊毛衫交易市場,佔地1.5平方公里,濮院市場有交易區10個,是為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人稱「中國羊毛衫名鎮」。2003年的交易額為33.8億元,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銷售額排行第十七位。
1986年10月創辦的江蘇省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是一個絲綢專業大型批發市場。市場佔地30萬平方米,2003年交易額達218億元,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銷售額排行第二,是全國絲綢、化纖產品集散中心。
2003年交易額89億元的江蘇常熟招商城,營業面積2.5平方公里,招商城內有28家專業批發市場。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銷售額第七位,絕對是個超大規模的專業服裝批發城。
江蘇疊石橋綉品城始建於1982年,目前綉品城佔地7.7萬平方米,2003年疊石橋綉品城的交易額41億元,全國億元以上紡織品服裝鞋帽商品交易市場銷售額第十五位。
⑵ 今年流行什麼顏色的衣服
2019年冬季流行淡鵝黃色、霧霾藍、粉色、格紋、淡綠色、緋紅色。
1、淡鵝黃色相比較其他的黃色來說飽和度低,雖然是亮色但不會顯得格外突兀。這種顏色一般體現在大衣,穿在身上很大方有氣質。而這個顏色在這個枯燥乏味的冬季增添了一抹光彩。並且也是經久不衰不會過時的顏色。
⑶ 仙劍裝備
仙劍4:金縷鞋 翔鷹踏 嵌玉披風 避邪披風 黑貂裘 鳳紋披風 銀角梳 紫陽冠 鱗紋靴
御風履 沁雪白綾衫 雲紋細鱗甲 太極軟甲 .霓裳羽衣 翼雲甲 颭風發帶 赤金攢珠冠 蛟綃 菱葉縈波梳 望仙鞋 凌波拾翠履 通天冠 廣袖流仙裙 玄武戰袍
仙劍3:剛斗笠:青竹加烏鋼絲編成的斗笠。極為堅固耐用,是行走江湖的至寶。$防+28 速-1
玄天帽:白色仿古的布制高冠,樣式普通,但是上面刺綉的符咒含有法力。$水 防+32
五嶽冠:造型莊重而威嚴的帽子,隱隱散發出的光芒顯示它絕非凡品。$防+35 運+1
沖天冠:天兵神將遺留的護頭金盔,頂插雙雉尾羽,十分威風。$防+38 速+1
九龍紫金冠:極細的紫金絲編織而成,質地輕盈,具有非凡的神力。$雷 防+48
瑞日臨天冠:相傳是日神所佩帶的神冠,蘊含萬道瑞氣,可賜予人無上神力。$火 防+50
青絲巾:青色的絲織發帶,女子束扎頭發必備之物。$防+1 速+1
銀鳳釵:銀制的頭釵,為鳳凰展翅造型,是民間非常流行的女子飾物。$防+3
五彩花冠:五色絹花紮成的花冠,用來固定頭發。色澤艷麗,栩栩如生。$防+6
描金頭帕:上好絲綢製成的頭帕,上有金銀絲綉成的花紋。$防+9
如意發帶:設計巧妙的發帶,用七彩絲繩製成。配合不同的結法令發型有多種變化。$防+13 運+1
鳳凰翎:金翅鳳凰尾部的綠色羽毛,堅實而柔韌,是珍貴的頭飾。$風 防+16 速+1
珍珠冠:苗族樣式的紅色錦冠,上面有珍珠縫綴的精美裝飾。$防+18
翠玉金釵:鑲嵌有上好翠玉的金釵,做工精細,質地優良。$風 防+10
神木簪:用千年沉香木雕刻而成的木簪子,幽香四逸,提神醒腦。$防+30 運+1
天蠶發帶:以極珍貴的天蠶絲織成。輕薄柔韌,利刃也不能損其分毫。$水 防+36
夜光七彩兜:樣式奇古的頭巾,在幽暗的地方可以散發七彩斑斕的光芒,被視為聖物。$防+36 速+1
天冥束:天然形成的發箍,質地非金非玉,堅硬而溫潤,十分稀有。$雷 防+40 速-1
閻後冠:傳說中閻後娘娘所戴的帽子,材質珍貴,非人間之物。$防+40 運-1
玉玲瓏: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用來固定頭發,材質珍貴,做工精巧。$土 防+22
三色流金帶:用紫金、赤金、黃金三色金絲織就的絲帶,流光溢彩,堪稱極品。$防+28 運+1
九天玄女冠:九天玄女平魔盪妖時戴的發冠,具有無上的神力。$防+48 運+1
天魃聖泉冠:相傳是天女魃為了剋制自己過於強大的靈力而佩戴的水晶冠。$火 防+55 速-1 運-1
夢華天蛇冠:傳說中女媧娘娘佩帶的發冠,有洞悉人心的神力。$水 防+48 速+1
香袋:填充有香料的布包,常用來裝飾兼辟邪。$火 神恢復2%
銀戒指:用純銀打造而成的戒指。$雷
護腕:粗布縫制,飾以銅釘,用來保護手腕。$土
竹笛:青竹削制之七孔橫笛。$風 神耗-3%
祝融玉佩:用稀有的暖玉雕刻而成的玉佩,蘊含著火靈的力量。$火 精恢復10%
驅魔護符:寫有神秘咒語的護符,具有除妖驅魔的神奇功效。$土 武+10 速+1
鳳紋金扇:純金扇骨的羽毛扇,用珍珠裝飾成鳳凰圖案。$風 防+5 武+5 運+1
豹牙手環:花豹的犬齒串成的手環。$雷 武+20
摘星手套:是多年以前,江湖上一位著名俠盜留下的寶物。$風 武+10 暴擊+15%
雙虎兵符:前朝兵符,不知如何流傳到民間。$火 武+10 速+1
閻王令:據說是地府的閻王緝鬼勾魂的令牌。$水 防-10 武+30
仙草結:用仙界的仙草編制而成的吉祥如意結。$風 精恢復10% 特技+2%
聚寶盆:傳說中可令寶物增生的神奇之物。$火 經驗+15%
狼齒鏈:用千年妖狼的牙齒打磨而成的項鏈。$水 武+20
鎮魔槌:表面寫滿符咒的紫金錘,蘊含著很強的法力。$雷 武+15 氣恢復10%
冰晶戒指:北方極寒之地的千年冰魄製成的戒指,具有凝神靜氣的功效。$水 防+20 神耗-10%
壽葫蘆:可源源不斷地湧出真氣,為武林中的至寶。$土 運+1 氣耗神耗-10%
天冥寶戒:上古仙人留下來的寶戒,蘊含有無窮的靈力。$雷 防+10 氣恢復15%
鴛鴦履:綉有鴛鴦圖案,木底淺口,造型古樸,色彩艷麗。$水 防+15
白綢羽鞋:用羽毛和綢布一層一層拼接縫合而成,輕便而漂亮。$防+18 速+1
鯛鱗靴:鯛魚的魚皮魚鱗經過特殊處理製成的靴子,既牢固又輕便。$雷 防+20
蓮花靴:飾以金蓮的高幫綉花鞋,很受江湖俠女喜愛的鞋子。$防+25
雙歧履:尖頭圓底,為來自西域的樣式,柔軟而牢固。$風 防+25
金鏤鞋:鞋子分為兩層,里層是棉布做成的鞋子;外層包裹著黃金雕刻而成的薄鞋套,精緻漂亮。$防+30 精恢復10%
白蟒靴:用珍稀的白蟒皮做成的短靴,價格非常昂貴。$防+38 運+1
蹙金雲履:以帛為鞋面,用金箔做裝飾,傳說其中蘊含有仙家法力。$防+38 運+1
五彩屐:古代樣式的木屐,鞋底有齒,鞋上有華麗的彩繪,並以五彩絲帶系住。$土 防+40
踏雲靴:天女所穿的鞋,穿上後身輕如燕,據說可以遨翔於天際。$風 防+60 速+1
赤玉履:相傳為仙人留給秦始皇的仙履,綴有瑪瑙和玉石裝飾,華麗漂亮。$火 防+60
雪虹鞋:出自極北苦寒之地,鞋上隱隱現出五色神光,如雪中彩虹。$水 防+55 運+1
布袍:粗布縫制的交領長袍,市井中最常見的裝束。$防+3
軟藤甲:以軟質藤條編制的護甲,修練外家功夫的武林人士常備。$防+5
英雄氅:很受江湖豪客歡迎的外衣,穿上它會讓人顯得高大挺拔。$土 防+9
流雲披風:綉有浮雲圖案的披風,做工精細,質地輕薄。$防+12
松綠錦袍:薄而挺的綿袍,上面綉有華麗的花紋,在貴族子弟中很流行。$風 防+18
真元披風:具有強化真元的功能,據說能夠融合穿著者的真氣。$防+25 精恢復5%
火浣衣:石棉布製成的單衣,火燒不毀,牢固堅實。$防+32 運+1
碧鱗甲:傳說是以蛟龍之鱗拼制而成的軟甲,厚重而不乏華麗。$水 防+35
金縷衣:以金線穿玉片編制而成,精緻美觀,防護性絕佳。$雷 防+46 速-1
天師道袍:天師道祖的法衣,傳說具有驅魔避邪功能,為仙家至寶。$風 防+58 運+1
烏蠶背心:烏蠶絲織成的背心,極其堅韌,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土 防+64
癸鬼袍:蘊含有鬼力的道袍,傳說可溝通陰陽兩界。$火 防+75
鬼針胄:布滿倒刺的銅制軟甲,攻守兼備,令人防不勝防。$雷 防+72 武+20 速-1
青龍寶甲:龍鱗編綴而成的甲胄,是人世間的絕頂戰甲。$雷 防+90
玄武戰袍:以玄武的甲殼鍛造而成,輕巧堅韌,極為稀有難得。$土 防+90 速-1
逍遙仙袍:上古仙人留下的神奇寶衣,傳說穿上此衣可御風飛翔。$風 防+110 速+1
天帝祭服:天帝的法服,可承接天地之氣,吸納萬物之元神。$水 防+115 速-1 精恢復15%
絲鍛披風:上好的絲綢錦緞製成的披風,江南一帶女子常備的服裝。$防+4
素紗衣:以蠶絲製成,極為輕柔飄逸。通常罩在衣服外面作為裝飾。$防+6 速+1
青絲綉衣:青絲綉成的短裝,做工精細,紋樣華麗。$防+10
紈素服:樣式高雅莊重,由前朝宮廷服飾變化而來。$土 防+10
紫錦深衣:紫色錦緞製成的外衣,樣式寬松,光滑柔美。$防+22
輕紗羅衣:又輕又薄的羅紗製成,紋理斑駁,飄逸秀麗。$火 防+16
燕行衣:江湖俠女的夜行服,緊身窄袖,便於活動。$防+18
雲錦衣:上等雲錦裁製而成的女裝,質地厚實而柔軟。$防+18 速-1 運+1
紫鮫衫:具有防水作用的緊身水靠,海蛟皮製成。$防+24 運+1
白綾石榴裙:裙幅層層折疊,錯落有至,猶如盛開的石榴花。$防+25
五彩苗裙:五彩絲線交錯編織而成,從不同方向看呈現不同的色彩,是服飾中的珍品。$火 防+30
百綉衣:專為皇家定製,用一百種不同的刺綉方法綉成,為舉世無雙的珍品。$雷 防+30
銀狐氅:用狐狸腋下的銀色毛皮縫綴而成的披風,十分珍貴。$防+30 運+1
雪羽披風:純白的雪鳥羽毛製成的披風,輕軟無比,甚至可隨風飄起。$防+40 速-1
流縈醉花衣:衣料經過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熏香,因此富含奇香,經久不散。$土 防+40 運+1
巫月柔甲:用爬蟲皮革製成的軟甲,質地冰潤柔軟。$防+45 精恢復5%
絳紗復裙:前朝風格的長裙,穿法特別而復雜,往往需要他人幫助才能穿上。$火 防+58 速-1
龍女紗:相傳為龍宮里的龍女們所穿的衣服,寬大飄逸,柔軟輕薄。$雷 防+60
青綺綾:稀有的綺綾混織服,該種紡織技藝已經失傳,世間僅有數件而已。$風 防+6
鮫綃:海底蛟人所織,給龍王的貢品,不知緣何流落至人間。$水 防+75
鳳紋披風:相傳為織女縫制的披風,綉鳳織錦,光彩奪目。$雷 防+85
聖靈披風:女媧一族世代相傳的寶物,潛藏著神奇的力量。$雷 防+90 運+1
九陰穹光衣:吸納月光靈力的法衣,在暗處可隱隱發光,是至陰至柔的仙袍。$水 防+105 精恢復15%
九重天後裙:天後的禮服,復雜華麗,莊重典雅,兼有皇家與仙家的氣質。$土 防+120
廣袖流仙裙:上古宮廷中的至寶,樣式華麗無比。$火 防+118
浩然巾:做工十分精細的頭巾。戴起來感覺神清氣爽。$風 防+6
布靴:粗布縫制的軟底長靴。結實耐穿,是很常見的靴子。$防+4
右利:用不知名貝殼的右扇做成的飾品。傳說它和異界神器有關。
左利:用不知名貝殼的左扇做成的飾品。傳說它和異界神器有關。
翡翠耳墜:一對通體翠綠的翡翠耳墜,毫無瑕疵,價格不菲。$風 特技+5%
天祿辟邪玉:雕成天祿模樣的古玉,據說有辟邪作用。$火 運+1 經驗+5%
隱身符:可以用來隱身的護符,但是使用方法已經失傳。$土 速+1
檀木佛珠:香檀木做成的佛珠,散發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土 氣耗-5%
鳳凰衣帶:綉有鳳凰圖案的緞帶,十分華麗漂亮。$火 暴擊+10%
青玉飛天佩:雕刻有飛天形象的玉佩,青玉製成。$風 運+1
翡翠指環:通體由整塊翡翠雕刻而成,出自名家之手,價值不菲。$水 武+5
雷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雷系靈珠。
水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水系靈珠。
火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火系靈珠。
土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土系靈珠。
聖靈珠:蘊含著無窮法力的神聖靈珠。
五毒珠:蘊含著巨大力量的神奇毒珠。
草鞋:以藺草編織而成,十分輕便,適宜日常穿著。$防+1
鹿皮短靴:廣受江湖女子喜愛的輕便短靴,由鹿皮製成。$防+4 速+1
鐵履:鞋底鑲嵌了鐵片的短布靴,經久耐用,很受江湖豪俠的喜愛。$防+9
望仙鞋:秦代的宮廷鞋履。據說經過方士的煉制處理,具有延年益壽的效果。$防+35 運+1
王喬仙履:東漢縣令王喬升仙後留下的鞋,傳說可自由變幻。$防+38 運+1
魅影神靴:修習輕功的至寶,穿上此鞋如妖魔附體,身如魅影。$風 防+40 速+1
虎頭靴:在靴子前頭綉有虎頭,做工優良,樣式美觀。$防+15 速+1
真武戰靴:靴的外表麵包著一層精鋼打造而成的鱗片,具有很強的防護功能。$火 防+30
鉤鐮鞋:鞋頭底部鑲有凸起的倒刺,抓地性好,適合走山路。$風 防+22
綠襆頭:相傳為附有惡咒的破財之冠。
金耳環:用純金打造而成的耳環。$水
描金錦囊:用金絲描邊的織錦香囊,做工十分精細。$火
牛皮板帶:寬大厚實的護腰皮帶,用上等牛皮製成。$土 防+5
白玉手鐲:羊脂白玉雕刻而成,全無瑕疵。$水
碧玉笛:碧玉製成的短笛,音質柔美。$風 神耗-5%
青銅護鏡:青銅護心鏡,古時戰陣常用之物。$雷 防+10
金絲腰帶:用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華麗異常。$土 防+15
軟玉手鐲:不知什麼朝代遺留下的古物,玉質細膩,入手溫暖。$火 神恢復5%
紫晶項鏈:紫水晶串成的項鏈,價值連城。$雷 氣耗-10%
玄鐵護腕:萬年玄鐵打造而成的護腕,十分沉重,可御刀劍。$雷 防+10 武+5
太極護符:刻有太極圖的護符,附有仙家法力。$火 防+10 精恢復5%
蟠龍玉佩:浮雕有蟠龍的玉佩,是前朝宮廷御用之物。$土 暴擊+15%
羅漢佛珠:一百零八顆佛珠上雕有一百零八羅漢,是佛門的寶物。$土 武-5 氣耗-20%
龍骨吊墜:用傳說中的龍骨製成,據說戴在身上有護身作用。$雷 暴擊+20%
頭巾:普通百姓佩戴的用來束發的布條,一般會和衣服的顏色搭配。$防+1
綢布方巾:用上好的絲綢製成的方巾。在文人學士中很受歡迎,頗有儒雅風范。$防+3
8狀元冠:很受讀書人喜愛的帽子。做工優良,樣式別致。$防+10 運+1
精鐵發箍:江湖豪俠用來束發的工具。用精鐵鍛造而成。$防+16
九陽帽:江湖俠士所戴的帽子。份量雖重,但防護效果優良。$火 防+20 速
⑷ 為什麼中老年人就不喜歡打扮了呢
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只有懶女人,沒有不漂亮的女人。特別是結婚以後的女人,就更加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因為打扮好了自己,哪怕上了年紀,也會讓人賞心悅目,讓愛人照樣喜歡自己。可是,我們生活中有一些女人,卻不愛打扮自己,也不注重自己的形象,為什麼會這樣呢?女人不都是愛美的嗎?這三位不愛打扮的女士說了她們的原因。
打開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羌女士:生活壓力太大,沒有那個經濟條件
在沒有結婚前,我是一個特別愛美的女人。可是結婚以後,因為和丈夫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面對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簡直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生活壓力與日俱增,根本就沒有什麼心情去打扮自己了。其實,內心深處還是非常羨慕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人,多想自己也能去奢侈一下,好好為自己買套高端的化妝品,買幾套新衣服,可想到自己的經濟條件,就望而卻步了。
打開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嚴女士:老公不讓我打扮,他沒有安全感
我的老公在與我戀愛時,是非常支持我打扮的,說能夠讓他有面子。可是在我們步入婚姻以後,有一次同學聚會,我的幾個男同學一直拉著我聊天,還說我越來越漂亮了。走的時候,還有人要了我的通訊方式,後來,還經常打電話約我。就因為這樣,我老公就變了,不再讓我打扮自己。說看見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門,會讓他沒有安全感,就喜歡我素顏的樣子,所以我現在快四十了,連怎麼樣化妝也快忘記了。
打開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趙女士:太忙了,打扮簡直是浪費時間
我覺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沒有嫁人前,真的非常愛美,每個月的工資都花在了穿衣打扮上。可是結婚有了孩子以後,我根本就沒有時間打扮自己。我婆婆身體不好,帶孩子的事情全部落在了我一個人身上。我每天累得要死,有空閑的時間就只想躺在床上。想到等孩子大了,就好好保養一下自己,可後來婆婆又患了老年痴呆,我需要寸步不離地照顧她,還要做家務。有時候半夜了還在陽台晾衣服。這下就更加沒有時間了,所以打扮對於我來說就是浪費時間。
女人之所以不再打扮自己,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不想打扮,而是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打扮。所以男人,千萬不要嫌棄自己的老婆,她是為了這個家才成為了黃臉婆,你應該將心比心,好好珍惜你的妻子。
⑸ 下列面料中從化學成分來看屬於不同類的是
A為纖維物質,其餘的屬蛋白物質
⑹ 關於棉布的詩詞
一、子夜四時歌(「夏歌」之七)
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
當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
《樂府詩集》共收《子夜四時歌》75首,其中,「春歌」20首,「夏歌」20首,「秋歌」18首,「冬歌」17首。這里所選的是「夏歌」中的第七首。
這首南朝樂府民歌,寫思婦對客居異地的丈夫的懷念,也委婉地反映了思婦的辛苦與怨恨。這位思婦,顯然也是個絲婦,她辛辛苦苦地養蠶繅絲,結果「田蠶事已畢」,而她卻所獲甚微,「猶苦身」。是誰掠奪了其勞動果實,詩中雖未明言直說,但我們不難想像得出這掠奪者當是彼時彼地的豪富。思婦的勞動果實大都被剝奪了,她只得自己服用粗疏的葛布,而將稍為細密的葛布寄給客居異鄉的丈夫:「當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
全詩語言凝練,委婉含蓄,運用雙關語也自然貼切,較能體現出南朝樂府民歌的藝術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詩中已有唐代詩人杜荀鶴「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薴麻」(《蠶婦》)與宋代詩人張俞「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蠶婦》)的怨恨不平,只是不似後者那般直率罷了。
二、讀曲歌(之八十二)
登店賣三葛,郎來買丈余。
合匹與郎去,誰解斷粗疏?
《讀曲歌》,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十六)歸入《清商曲辭·吳聲歌曲》,共89首,這里所選的是其中的第八十二首。
這首南朝樂府民歌,以一位賣布女的自我表白委婉曲折地抒寫了此女對前來買布的情人深摯愛情。前兩句敘事,是賣布女自述她登店賣布,其情人前來買布,為下文抒情張本。「郎」,在南朝樂府民歌中多用於女子稱自己的情人,如「郎為傍人取,負依非一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十五),「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子夜四時歌·夏歌》),此歌亦然。歌中敘事,以此女的「登店」與「郎來」並提,以「賣」與「買」對舉,以「三葛」與「丈余」相照應,令人一目瞭然。
後兩句抒情,語意雙關,委婉曲折。從字面上看,這兩句似乎是於反詰的語氣中承前敘事,寫賣布女不因葛布的粗疏而斷絕之,而讓其情人將「合匹」的葛布帶走。其實,這是抒情,是賣布女向情人委婉地表明自己的心跡:「雖說你的性格有些粗枝大葉,猶如這葛布較為粗疏,可我卻不想跟你割斷關系,如同不割斷葛布,讓你整匹帶走一般。」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咀嚼。
讀這首樂府民歌,我們從「登店」可知,南朝的布店有較高的櫃台;從「三葛」獲悉,南朝織布仍以葛藤為原料;從此詩中也可窺見彼時彼地的女子向情人表達情愫的別具一格的方式,獲得「委曲」這一詩美的享受。
三、採桑度(之五)
春月採桑時,林下與歡俱。
養蠶不滿百,那得羅綉襦。
這首詩是寫男女同往採桑之情事。前兩句描寫一對戀人同往採桑,時值陽春三月,桑葉茂盛,可他們卻顧不上採桑,在林間盡情相悅,饒有情趣。這兩句,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如見其人相悅之態,如聞其人嬉笑之聲。
後兩句未承前具體描繪採桑男女相悅的場面,而將筆鋒一轉,寫採桑女向沉湎於歡樂之中的情郎發話,以委婉的語言提醒他不要光顧了相悅而耽誤了採桑的正事。這兩句用墨經濟,與前兩句之間,情節發展跳躍大,「語不接而意接」。
這首詩在藝術上頗具特色。全詩將一對青年男女的勞動與愛情生活結合起來描寫,構思巧妙。詩中雖未點明人物,卻「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詩語清新活潑,字里行間滲透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讀此詩,我們不僅能獲得藝術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形象地領略彼時彼地的風土人情。
關於白居易三首紡織詩
一、新制布裘
桂布白似雪,吳綿軟於雲。
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
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達晨。
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撫裘起逡巡:
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
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
這首詩,大約作於元和初年。全詩圍繞新制布裘來布局謀篇。前八句,從新制布裘著墨,反映詩人優裕的生活,為下文表現其願望張本。後八句從新制布裘生開去,抒寫詩人的感慨,表達其「推身利以利人」的願望,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代可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脈相承。白居易另一首詩《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也表達了相似的情懷:「百姓多寒無可救,一身獨暖亦何情!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飢凍聲。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了解白居易的思想也可知我國的一些地方在中唐時已種植棉花,並用棉花織布制衣了。詩中「桂布」四句主要寫新制布裘用料考究:一是潔白似雪的桂布,一是柔軟如雲的吳綿,且布重綿厚,取喻新穎貼切。「朝擁」四句承接「為裘有餘溫」具體描敘新制布裘保暖性能好:在數九寒天,詩人白天擁著它,夜裡蓋在身上,渾身溫暖如春。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能以勤勞的雙手裁製出如此用料考究、保暖性能好的布裘,不能不令人贊嘆不已。
二、紅線毯
紅線毯,擇繭繰絲清水煮,
揀絲練線紅藍染。染為紅線紅於藍,
織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廣十丈余,
紅線織成可殿鋪。彩絲茸茸香拂拂,
練軟花虛不勝物。美人踏上歌舞來,
羅襪綉鞋隨步沒。太原毯澀毳澀毳縷硬,
蜀都褥薄錦花冷;不如此毯溫且柔,
年年十月來宣州。宣州太守加樣織,
自謂為臣能竭力。百夫同擔進宮中,
線厚絲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兩絲,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
元和四年(809),白居易在任左拾遺時創作了組詩《新樂府》。這組詩共有50首,《紅線毯》是其中的第二十九首。這首詩通過宣州太守令織工「加樣織」紅線毯進貢皇宮這一典型事例,揭露當時的地方官吏勞民傷財來謅媚皇帝的丑惡嘴臉,並「憂蠶桑之費了」(原題下小序)。
白居易的新樂府在結構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共志」,即詩的開篇點題,結尾揭示詩的主題;而中間部分則往往承接開篇加以鋪敘。》《紅線毯》便充分體現了此特點。首句「紅線毯」,是名副其實的「標其目」。自「擇繭」句至「線厚絲多卷不得」,圍繞織造紅線毯加以鋪敘。首先敘寫織造紅線毯的主要工序:精選好繭,用清水煮後抽絲,再選好絲練成線,以紅藍花來染,染得比真花還紅,再按照既定的規格織就。接著,採用白描與襯托的筆法,著重描寫紅線毯質地松軟、有彈性,色彩鮮艷賽紅花,突出其「溫且柔」的特點。以上也間接地反映出織造紅線毯費絲之多。最後,點明宣州太實勞民佃財,令織工「加樣織」紅線毯是為了進貢宮中,並點明織造這種紅線毯極為費絲:「線厚絲多卷不得」。詩的結尾,顯其志,揭示「憂蠶桑之費」的主題:「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
這首詩不僅描寫了紅線毯的精美絕倫。「憂蠶桑之費也」,而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絲織品達到驚人的水平。
三、繚綾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扎扎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里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繚綾》是白居易《新樂府》中的第三十一首,詩題下原奪小序:「念女工之勞也」。其詩旨也就在於此。
這首詩在藝術上頗具特色。全詩以繚綾為題材,著力描繪繚綾的精美奇絕,從而,突現織造繚綾費工驚人,達到「念女工之勞」的目的。詩中運用聯想、比喻等手法,多角度多側面地摹寫繚綾的精美奇絕:它出自「越溪寒女」之手,不同於羅、綃、紈、綺這些絲織品,其形狀,猶如明月映照下的天台山前懸瀉的瀑布;其花紋,宛若白雲飄盪,秋雁飛翔;其色彩,由「地鋪白煙花簇雪」染得像江南春水那般碧綠;染成織就,制為舞衣服,其奇紋與異彩交相輝映,無論是正看、反看,花光都閃爍不定。繚綾如此精精美奇絕,「越溪寒女」織就它所耗費的勞動也就盡在不言之中了。
「越溪寒女」為織就繚綾付出了驚人的勞動:「絲細繰多女手疼,扎扎千聲不盈尺」,而她衣單身寒,卻不能用繚綾為自己禦寒。因為「寒女」是聽「中使宣口敕」,為包括「昭陽舞人」在內的「漢宮姬」而「琦上以樣人間織」的。可是,「昭陽舞人」卻把用繚綾製成的價值千金的舞衣查德一文不值:「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這里,對比鮮明,也就更有力地表現了詩的主題:「念女工之勞」,揭露封建統治者奢侈淫逸的生活是建築在老百姓的血汗之上的。
這首詩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從文學的角度來欣賞此詩,我們可獲得藝術美的享受;從社會學的角度來閱讀此詩,我們則可知當時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對立的關系;從紡織史這一方面來看此詩,我們又可見彼時彼地的紡織品已達到相當驚人的水平。正是歷代像白居易筆下的「越溪寒女」這般勤勞、聰穎、手巧的勞動人民創造了中國紡織發展史。
關於宋代三首紡織詩
一、范成大的《繅絲行》
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
婦姑相呼有忙事,舍後煮繭門前香。
繅車嘈嘈似風雨,繭厚絲長無斷縷。
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
上錄《繅絲行》是范成大一首形象反映現實的佳作。這首歌行體的詩作真切地反映了從事家庭絲紡織的農村婦女的勞動生活,並巧妙地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對她們的剝削。詩中繪聲繪色地摹寫了婦姑夏日繅絲的情景。首句間接交代時令正值夏日;次句以「日出」點明具體時間為早晨;中間4句則是寫人和事:人有媳婦和婆婆,事是繅絲。這里,詩人以人的多種感受反映婦姑繅絲情景:「舍後」句,訴諸嗅覺,寫煮繭,突出其香,與蘇軾的詞句「誰家煮繭一村香」(《浣溪沙》「麻葉層層苘葉光」)筆法相似;「繅車」句,訴諸聽覺,寫抽絲,以風聲比喻繅車在抽絲時所發出的「嘈嘈」之音,突出繅車抽絲速度之快,緊扣一個「忙」字;「繭厚」句,訴諸視覺,以「厚」、「長」、「無斷縷」形容繅絲的量多質佳。這樣,也就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婦姑由煮繭至抽繭絲的全過程,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這首詩的妙處不僅在於傳神地描繪了婦姑繅絲的情景,還在於以此來襯托「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將反映農村織婦的辛勤勞動與揭示封建剝削結合起來。「今年」兩句是說,繅絲的婦姑在往年還有餘絲織成絹,留作己用,可「今年」卻不得暇織,急著將絲全都賣出去。其潛台詞是:賦稅加重,官府催租急,婦姑不得不繅絲賣絲。這兩句與上文互相映襯,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那暇織絹著」這句詩中,我們也可推知詩中主人公「婦姑」在賦稅尚未加重的往年,還是能織絹自著的。這也就是說,南宋時,從事家庭紡織的農村婦女有時也能留點絲織品自用。
總而言之,這首詩生動地摹寫了婦姑繅絲的情景,並曲筆揭露了當時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社會現實,可謂一首精妙的紡織詩,一支深刻的刺時歌。
二、戴復古的《織婦嘆》
春蠶成絲復成絹,養得夏蠶重剝繭。
絹未脫軸擬輸官,絲未落車圖贖典。
一春一夏為蠶忙,織婦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著猶自可,今年無麻愁殺我!
南宋統治者不理朝政,不顧社稷,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而勞動人民則被繁重的賦稅逼迫,生活拮據,難以為繼。《織婦嘆》這首詩便從一個側面真切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春蠶」兩句,寫織婦養蠶「剝繭」抽絲織絹,以「夏」與「春」字對舉,以「重」與「復」字相照應,突出織婦之勤。
「絹未」兩句,寫織婦的心理活動:在絹未下機時便思量著繳納給官府,在絲未下車時便考慮以此去贖回當掉的東西,突出織婦之貧,曲筆反映官府催稅之早之急。
「一春」四句,進一步反映織婦貧困的生活。織婦一春一夏忙於養蠶織絹,到頭來卻自著布衣裳,可「今年無麻」 織布,只怕連布衣也穿不上了。「有布得著猶自可,今年無麻愁殺我!」這深沉的詩句抒發了織婦心中的愁情,表明織婦的生活每況愈下,與唐代詩人於濆的詩句「窗下拋梭女,手織身無衣」(《辛苦吟》)一脈相承。
這首詩以第一人稱來寫,緊緊圍繞織婦的勤與貧著墨,層層遞進,對比鮮明,語言質朴自然,頗能體現戴復古指責朝政國事、反映民生疾苦一類詩作的特點。
三、艾可叔的《木棉》
收來老繭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
車轉輕雷秋紡雪 弓彎半月夜彈雲。
衣裘卒歲吟翁暖,機杼終年織婦勤。
聞得上方存節儉,區區欲獻野人芹。
這首詩描繪江南一帶的平民種植棉花,彈花紡紗織布的勞動生活,真切生動,頗有韻致。詩中「車轉」兩句摹寫彈花紡紗的情景尤為出色。
「車轉輕雷秋紡雪」,寫紡紗的情景,以「輕雷」比喻紡車紡紗時發出的聲響,以「雪」比喻所紡木棉花的潔白,貼切生動。其間,狀聲與繪色,分別著一「轉」與「紡」字,極具動態美。
「弓彎半月夜彈雲」,寫彈花的情景,以「半月」比喻「弓彎」,描繪彈弓的形狀,形象逼真,信手拈來,「天然去雕飾」,繼之以「夜彈雲」,則更覺想像奇特,造語新妙,整個彈花的畫面也就動了、活了。
從此詩中可見,我國江南一帶至少在南宋末年就已種植棉花,彈花紡紗織布了,紡織工具也已發展為紡車、彈弓了。
⑺ 身帶祿米三升五合,糯米三升,棉布一匹,絹一段,肉五兩,茶鹽四兩,欠受生錢三千貫。 是什麼意思。
乙丑生人,為人慷慨,愛作春風,見事多學,少年有災,父母重拜,九流中人。夫妻無刑,兒女有克,六親少靠,女主賢良,純和之命。身帶祿米三升三合,糯米三升,布一匹,絹一段,肉半斤,茶鹽四兩,欠受生錢一萬貫,午時空亡。
乙丑年生人性格內向乖僻,頑固不肯讓步,常常會因為小事而有爭議導致人際關繫上的浮沉不定,必須到中年以後才會顯露頭角,腳踏實地的做事,得到大成就,金玉滿堂,壽高財豐。"
生年論命
1 " 甲子年:甲木子水,生人乃為田莊屋土之鼠,以子屬水,又為湖,又為水旺之地,兼金死於子,水旺而金死,故曰:海中金也。氣在包藏使極則沉潛,寶藏龍宮,珠孕蛟寶,遇合化貴,逢沖出現,為寶貴物品,喜金水旺也,吉神,進神,福星,為人性格軒昂,聰明伶俐有權威,儀表非凡,大富之合,春生多才多藝,夏生福壽雙全,秋生太平之福,冬生晚景榮華。日生自創基業,夜生中平之福,一生性格剛勇,生在六月五鬼八敗。男忌正、二月,女忌六、十二月。
甲子生人,如受刑沖克破,為人多學少成,有始無終,心信躁暴,幼年見災,重拜爹娘,保養兄弟,骨肉少靠,子有刑,男主妻大,女主夫長,可稱。伶俐聰明賢良之命,身帶祿米三升五合,糯米三升,棉布一匹,絹一段,茶鹽五兩,欠受生錢一千貫,丑時進祿,午時空亡。
甲子年的人性格豪邁,充滿勇氣,但是往往因為貪功而草率行事,使得中途遭受挫折,甚至傾家盪產,然而老成之後會認真儲蓄,結果大器晚成,並且挽回家運。妻賢子貴晚年發福。"
2 " 乙丑年:乙木丑土,生人乃為海內牧草之牛。以丑屬土,金墓於丑,而乙丑金庫,非旺火不能陶鑄,故曰海中金也,成器須借乎火力,妙選有珠寶珍藏,喜三合,中和,為頑礦含珠寶,喜入南方日貴,福星,華蓋,正印,一生性格剛勇,做事正直,公平,福祿之命,春生錢財足用,夏生衣祿有餘,秋生有福壽,冬生衣祿寒微。日生衣食頗足,夜生晚景榮昌,九月生人八敗,男忌三、六月,女忌四、九月。
乙丑生人,為人慷慨,愛作春風,見事多學,少年有災,父母重拜,九流中人。夫妻無刑,兒女有克,六親少靠,女主賢良,純和之命。身帶祿米三升三合,糯米三升,布一匹,絹一段,肉半斤,茶鹽四兩,欠受生錢一萬貫,午時空亡。
乙丑年生人性格內向乖僻,頑固不肯讓步,常常會因為小事而有爭議導致人際關繫上的浮沉不定,必須到中年以後才會顯露頭角,腳踏實地的做事,得到大成就,金玉滿堂,壽高財豐。"
3 " 丙寅年:丙火寅木,生人乃為逆風之虎。天地為爐,陰陽為炭,騰輝於宇宙,成陶治於乾坤,故曰爐中火。為爐炭,寅為三陽,火既得位,故曰爐中火。喜冬及木吉神,福刑,祿弄,一生威儀性盛,直平和,春生福壽雙全,夏生財帛自有,秋生衣祿有餘。冬生衣祿寒微,日生衣祿足用,夜生晚景榮華,十月生人四廢八敗,男忌四,十月,女忌三、七月。
丙寅生人,為人多學少成,心性不定,口快舌便,身閑心直,手足不停不住,利官進貴,女主賢良曉事,聰明伶俐之命。
身帶祿米三升三合,糯米三升,棉布一段,絹一段,肉四兩,茶鹽四兩,欠受生錢一萬貫,午時空亡。
丙寅年的人有明銳的靈感,大腦。動的很快,雖然充滿鬥志,卻常有趁勢直追反而觸礁的憂慮,如果能把具有發展性的個性善加利用,而進退之間又有規律,一定會有完成大事業的力量。風雲際會冠群英才帛衣祿自有餘。"
⑻ 圖片中的女孩穿的什麼民族的服裝
這是康巴服飾
康巴,包括西藏昌都,雲南迪慶,青海玉樹、果洛,四川甘孜、阿壩等地區,康巴服飾因小區域自然地理環境與地域文化之差異,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飾習俗。康巴服裝俗稱康裝。它以其誇張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樸的紋飾、厚重的質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內涵,在藏族服裝服飾藝術中別開生面而令人耳目一新。僅康巴地區的婦女服飾、在民間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這樣傳唱贊美:
「我雖不是昌都人,昌都裝飾我知道,昌都裝飾要我講,銅帶環腰口琴吊;我雖不是貢覺人,貢覺裝飾我知道,貢覺裝飾要我講,項珠三串胸前拋;我雖不是德格人,德格裝飾我知道,德格裝飾要我講,頭頂明珠金蓮抱;我雖不是霍柯人,霍柯裝飾我知道,霍柯裝飾要我講,紅綠帶幾繞滿腰;我雖不是達多人,達多裝飾我知道,達多裝飾要我講,紅繩扎發圍頭繞;我雖不是理塘人,理塘裝飾我知道,理塘裝飾要我講,發系銀盤叮口當鬧;我雖不是巴塘人,巴塘裝飾我知道,巴塘裝飾要我講,銀絲纏發額前飄;我雖不是鹽井人,鹽井裝飾我知道,鹽井裝飾要我講,頭包風帕腰懸刀;我雖不是昌台人,昌台裝飾我知道,昌台裝飾要我講,巴戈盤發寶光耀。」
一、康巴服飾文化的古老倩影
豐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飾,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特點,是居住在藏區東部的康巴人創造的一種獨特的實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藝術結晶,集中體現著 它的創造者——藏族人民無窮的智慧、創造力、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
獨特的藏族服飾,對於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藏族服裝服飾的起源和形成,往往是與生存功利目的和審美觀念交織在一起的,但首先是功利目的。服飾的形成,主要是先民們為了能在廣闊的空間活動時,用來抵禦嚴寒,遮隔日曬雨淋和風沙襲擊的。這就是藏族服飾緣起的實用功利。功利目的先於審美意識,而人類最初的審美對象往往又是實用對象,或者是生產中的工具,或者是所獵獲的動物。如磨製石器、骨角器、衣物等。和所有民族傳統文化一樣,康巴藏族服裝服飾的形成也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演進、融會的漫長歷史。
在距今4500 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遺址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裝飾品約有50 多件,有笄、磺、環、珠、項飾、鐲、貝飾。牌飾和垂飾,質料則有石、玉、骨、貝等。裝飾品大部分均磨製光滑,製造精細。笄有5 件,均為骨質,等身細長,通體磨光,剖面呈圓形,上端雕成重疊的蘑菇狀。磺有6 件,分石磺和骨磺兩類。環有5 件,均系大理石製成,其剖面不甚固定,有扁平橢圓形、圓形、三棱形之分,均僅殘存一段。珠有10 顆,質料有大理石、硬玉、粘土岩、骨等。形狀多樣,有圓形、扁圓形、管形、葡萄形等,但其上均有一穿孔。分為圓珠、管珠和葡萄珠三類。項飾有兩串,每串出土時均集中在一處,有長方形珠和管狀珠兩種。長方形珠系粘土岩製成,管狀珠系鳥類腿骨片製成。鐲一件,由兩個半圓骨筒組成,一個半圓形骨筒上有六孔,另一個骨筒上殘存二孔。貝飾10 件,均系貝,上有穿孔。牌飾10 件,系用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骨片製成。其上有穿孔,或刻有橫槽,或刻有花紋。這些遠古先民創造的人體裝飾物,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它在材質、造型、紋飾、製作工藝等的多樣豐富性和獨特的區域性特徵。卡若新石器文化遺址還出土了陶紡輪和骨針。在一件陶罐的底部發現了織物的印痕,每平方厘米面積內就有經、緯線各8 根,在青海樂都柳彎的半山文化遺址中,也有同類的遺物出土。可見在石器時代,藏族遠古先民已能編織紡織物並已穿上了縫制的衣服。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歷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動生息的地區,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區,發現的原始社會公墓出土的干屍,距今有3 千年左右的歷史。古屍的服飾基本特徵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飾有十分相似之處,如頭發梳成許多條辮子,男屍往往頭戴氈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長皮褲、毛織品長袍、腳穿長統皮靴、靴筒外還有毛織帶裹腿。腰間束袋,佩有小銅刀。辮子鬆散披肩(今藏族地區仍有此發型) ,有的在胸際佩戴著小銅刀; 女屍則身穿毛織品長袍,腰際束帶,同時腳著長統皮靴,以毛織帶裹腿。皮靴上還附以小件銅制裝飾品,各色毛織物的色澤鮮艷。大多以紅、綠、褐、黑等色彩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條,非常美觀大方。
在青海平安縣古墓內出土的畫像磚,內容有宴歡、甲騎、仙人、力士、神馬等6 種圖案,其中宴歡人物一臂赤露,應是當地民族的服飾習俗,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著這種半著衣半裸臂的習俗。據此推斷,可見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遠古藏族先民的服飾習俗里,就已具備了現代康巴藏族服飾的基本結構特徵了。 據史載:「東女國, (康巴一帶) 皆披發,皮革製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綾裙,下領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飾以紋錦。」 在藏北發現的岩畫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辮發者或腦後「披發」長飄的形象,多數人物形象都穿著一種裙袍式的皮毛長衣,這些都與文獻記載的當地地域及人文特徵極為相似。
康巴漢子服飾
在青海樂都柳灣墓地還出土一件彩陶靴,通高1116 厘米,底長1413 厘米,陶靴內空,靴為圓形,為夾砂紅陶,表面施紅色,並繪黑彩,靴幫與靴底銜接處向內凹曲,靴底前尖後方,靴筒繪對稱雙線回紋,靴飾雙線帶紋和三角紋。線條流暢,紋路清晰,造型與現代藏式統靴相似,說明早在三千年前的青銅時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經會製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徵,能防寒保暖,並普遍穿用的長統靴子,並有了裝飾美化的造型審美能力。
至吐蕃早期,藏族人的發型和面飾繼承了原始社會的一些習俗,例如「赭面」就是藏區北方草原牧民習慣用的一種以礦質赭石色(有資料說亦是一種動物血) 塗擦面部,以起防曬、防凍、防風雪、護膚、美飾面容,並兼具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習俗。吐蕃人以此俗為美。婦女的頭發梳很高且尖凸,稱為「堆髻」,後世婦女發型中的「卜殊」同此發型也有淵源關系。 康巴鄉城服飾
由於吐蕃時期疆域遼闊,各地區的服飾文化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又廣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許多國家、民族的服飾文化優勢,這就造成了各地區服飾的較大差異,其主要表現在藏區東北部東女,附國,黨項等部落的服飾差異上。
東女部,今昌都地區,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發展階段,一般男子技發,婦女編辮,男女都用彩色赭面。
黨項,是一個純游牧民族,服飾習俗中頭戴烏突騎帽,身穿長袍,下著小口褲,足穿皮靴,與今藏東康巴牧區藏族服飾類似。此外青海地區的吐谷渾,貴婦人披錦花,戴金花冠,女發型為辮發披後,飾有珠貝、珊瑚,這一類服飾與今康巴藏族婦女服飾大致相同。以上這些遠古服裝服飾表現特徵應是今天藏族,尤其是東部康巴地區藏族服飾的最初母型。 二、康巴服飾的類型
康巴服飾是藏民族服飾文化中的燦爛花朵。康巴服飾既具有藏民族的共性特徵,又別具地方個性特色。其主要服裝藏袍的基本特徵是大襟、寬腰、長袖、超長、無扣。其腰帶舉足輕重,式樣不拘一格,也是藏裝最顯著的特徵。而寬大超長,日當衣服夜當被,既可遮風避雨保暖,又可裝物當坐墊的一衣多用性,又與康巴游牧民族生存環境、高寒的氣候和質朴的生活相適應。色彩是康巴藏族服飾點綴美的靈魂,他們在色彩運用上十分著重色塊與整體的相襯與和諧,其運用最多的紅、黃、藍、綠、白、黑,往往包含了宗教的象徵意蘊,又歸納了雪域大自然所呈現的直觀表徵:他們認為藍、白、綠、紅、黃五彩是菩薩的服裝,藍色代表藍天,白色表示白雲,綠色表示河流,紅色表示空間護法神,黃色表示大地。廣泛運用金銀珠寶裝飾也是康巴藏族服飾的一大藝術特色,體現了鮮明的民族個性和務實的審美價值觀念。另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生動物材質自然美所形成的質朴、天然之趣,更使康巴服飾充贏著一種與大自然博大胸懷相依相襯的雄渾氣魄和鍾靈神韻。
康巴服飾中男裝服飾差異不大,女裝服飾差異尤為明顯,並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地域風格。康巴服飾大致可細分為康北農區服飾、康南農區服飾、木雅服飾、嘉絨服飾、牧區服飾、康巴特有著裝等類型。
康北農牧區盛裝,以羔皮藏袍掛金絲緞或毛呢藏片等為面料,下擺、襟、袖等處鑲寬大的水獺、豹、虎等珍貴獸皮。綵綢襯衣、錦緞襖褂。
康南農區女盛裝,以五顏六色的花氆氌製成的百折連衣裙,左右胸襟處鑲以紅、黃、綠、藏青、金絲絨三角形,雙袖肘處鑲紅布,袖邊鑲綠布,背部鑲綉有吉祥圖案「公熱」,裙邊鑲紅色羊毛條,色彩艷麗、裝飾性極強。除了華貴的服裝,還以金、銀、紅珊瑚、綠松石、黃琥珀(密臘) 等作頭飾、胸飾、腰飾、手飾,把全身裝扮得珠光寶氣,雍容華貴。木雅地區服飾,婦女以頂戴袋狀帽,將帽沿一側內疊扣於頭上,上沿額伸出頭額前,寬至兩鬢,長約30 公分的袋狀帽箭垂於腦後,然後用大紅頭繩或五彩頭繩編發辮纏盤於帽上。男著原生白皮板羊皮袍,頭戴整條狐狸帽為特點。
嘉絨地區服飾,則以女頭頂披綉花頭帕,是以長方形黑金絲絨底綉花頭帕對折,戴於頭上,額前伸出約數公分,腦後下披至後頸,寬至兩鬢,然後用大紅頭繩或五彩頭繩辮發盤於帕上,辮子套各式辮飾。外披披風,內穿錦緞上衣,下著五彩白褶裙,腰系絲織或綢質彩色花腰帶,男戴金絲帽,足穿彩靴為鳳彩。嘉絨地區服飾還受羌族習俗的影響,生活俗裝普遍穿長衫,以藍黑色為主,下身系圍腰,腰扎寬大綵帶,冬天穿羊皮褂或羊毛織成的無領服等。
康巴牧區服飾,男女老少秋冬季均以厚重的原生皮板老羊皮、羔羊皮為袍,上飾粗獷的五色布、呢料條紋或「雍宗」、日月等圖案紋裝飾,夏裝則常以輕、薄的各色面料或自織牛羊毛呢製成的單或夾的長袍。上鑲彩虹氆氌尼花邊,康北一些農區還時興針織栽羊毛的袍、褲、衣等。男戴寬沿白氈帽,女梳百辮,戴羊皮帽,耳、項、胸、腰、背、腕、手佩各種用金、銀、珠玉、寶石製作鑲嵌的飾品。禮儀節日盛裝選料更為華貴、精美。聞名遐邇的康巴漢子的服飾,則以昌都、德格一帶男裝為典型,其服飾品主要有象牙發箍,金銀鑲邊的紅珊瑚大耳環,珊瑚、瑪瑙、琥珀等珠寶項鏈,用金、銀、銅精製的佛盒「嘎烏」、大鐮盒等,腰際橫插或斜佩長藏刀、短吊刀,手指上戴有金銀並鑲嵌有珊瑚等珠寶的戒指。外套藏袍以綢緞、布、毛織氆氌品等製成,邊上以水獺、虎、豹等皮鑲邊,腳蹬藏皮靴或紅黑相間的毛質氆氌尼靴,頭扎一根又黑又亮的長發辮,夾以紅、黑、藍等大股絲、絨線,盤頭而繞,尾端呈散狀,垂落於頭側,顯得揚揚灑灑,威武剽悍;著帽的或戴金氈帽,或戴狐皮帽,愈顯雄姿英發,瀟灑自如。著裝上康巴漢子一般將藏袍下擺提升至膝蓋以上,脫兩袖扎於腰際,腰間除火鐮等佩物外,一把橫插的長刀十分耀眼,加之頭上飄灑的「英雄結」,倍顯剽悍、粗獷英武。
康巴女裝:以昌都、德格一帶為典型;其顯著標志是前額頂佩戴由銀和青銅鑄造並鍍以金,中間鑲嵌紅珊瑚的「梅朵」頭飾,即花朵紋樣裝飾。相傳此佩飾為格薩爾王妃珠牡所佩戴。頭發編成若干粗細不同的小辮(康巴地區一般有扎108 根的習慣,而那曲的扎到120 —150 根, 安多的則可少至70 —80 根) ,上面飾以松耳石和珊瑚; 鬢角兩邊的頭發上穿有松耳石或貓眼珠,辮子末端也穿以兩股松耳石或銀飾,藏袍和男子服裝大體相似,顯得華貴大方,婀娜多姿。總體上講,昌都、德格服飾代表了半農半牧區的康北型,由於歷史上德格土司的轄地和勢力影響較廣,故而這類服飾也使之流傳於整個康區,尤以男子的「英雄結」和女子的「梅朵」頭飾成為其典型的顯著標志。
康南稻城姑娘服飾
康巴特有著裝,此類著裝是康巴地區特有的以實用為主的服裝樣式,其材料多為原生獸皮板或手工家織毛織品。質地厚實,色彩簡潔,款式新韻獨特,具有自然、質朴、厚重的視覺效果而別具一格。
褂,有多質地和款式,皮褂,勞動護身兼防風寒用。以整張獸皮製成,男女均穿。各地型制略有區別。大致有長皮褂:前開襟、圓領、塔肩、無袖、寬腰、擺齊膝、肩擺沿成自然毛邊。男性多以熊、岩驢等厚型皮板作料,婦女多以羚羊、山羊等軟皮板作料。長毪氈褂:基本形制同皮褂,不同之處是長袖。質地以綜黑色毪子或薄氈為料,領袖襟擺均滾紅邊。亦有盛裝用褂,款式不同之處是高領、無袖、統腰,以上等彩花氆氌細毪子、藏片等為料,色彩絢麗,多見於康南農區。
披風,防風寒雨雪用,質地有氈披、毪披之別。氈披:前開襟、平領。無袖敞腰。展開後呈半圓形。擺齊膝以下,領口有系帶,沿肩飾黑色雲紋布制花邊。原白羊毛氈為底料,常見於牧區。毪披:以四方形毪子為基本形體,無領無袖,上角近領處嵌以領花、系帶,下邊近擺處垂有長穗,以染色細毪子為料,常見於農區。
裙,主要有兩種型制。百摺裙:折皺平整有序、折皺約有五十至六十不等,多則達108 道之吉祥數,長齊腳背,以各色彩花氆氌或錦緞拼縫,亦有黑色綿布、平絨等為面料的,為康南農區特有盛裝。圍裙:多見於嘉絨生活女裝,形制為四方形裙面、前後腰各一幅,後幅大於前幅,長齊腳踝,配織花腰帶,裙角有絲線綉紋,質料多為卡其、平絨等軟薄型,以黑色為多,莊重大方。 三、康巴服裝佩飾
服裝佩飾是服飾文化中的華彩部份。如同大海中的浪濤,草原上的格桑花朵,更像天空中的片片彩霞。藏族的服裝佩飾工藝品中絕大部分是以金銀珠寶為主。這與藏族人的生活環境有關,艱苦的物資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們對精神文化,理想美的嚮往和宗教信仰的強烈追求。藏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游牧生活為主的民族,到了近現代,這種生活方式仍占很大的比例。正因為如此,牧民們十分重視著裝的佩飾,把自己的主要財富轉換為金銀珠寶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遷徒。一個比較富有的牧女,著裝佩飾的價值往往超過萬元,以至十多萬元,個別富裕者甚至達到百餘萬元,這是一家數代人經過艱辛積累的全部財富。每逢佳節或喜慶的日子,牧民們都喜歡爭先恐後地把自己家傳所有的裝飾品佩戴出來。這既是對財富的炫耀,又是一種精神美的展示。
由於藏族人篤信佛教,因而裝飾品的造型和圖案也具有強烈的宗教象徵意味。名貴而玄秘的九眼寶石、象牙佛珠、珊瑚項鏈、象牙圈、密蠟寶石、金護身盒,右旋海螺等,從中無不寄託著他們對神靈的祈禱、對現實生活的珍惜和對未來美好理想的渴望追求。這種把理想、信仰、財富、文化、審美熔為一體的服飾藝術,是藏族服裝佩飾工藝的一大顯著特色。
康巴地區的藏族服裝佩飾工藝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如昌都的金銀佩器、甘孜白玉河坡、新龍等民間所產的各類藏刀、佩飾等。從金銀製品的造型變化,單元圖案組織的巧妙,到製作工藝的精湛,無不顯示出康巴地區能工巧匠們的嫻熟技藝和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體現出了康巴服裝佩飾工藝的璀燦。由於康巴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藏漢往來的樞紐地帶,藏漢文化的頻繁交流,使康巴服裝佩飾工藝品既有著濃郁的藏族本土風格特色,又兼收並蓄了漢族工藝品的長處,風采獨具。這些金銀製品不僅製作巧妙,裝飾精緻,而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特別是金銀製品上所表現的富有朝氣和民族特色的裝飾紋樣,如日月造型、「朗久旺丹」圖案、「雍宗」圖符、「吉祥八寶」圖案(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fa輪、勝利幢、寶瓶、金魚) 等。這類具有深刻象徵內涵的宗教圖案,經過民間藝人們的匠心處理,使單純的圖案,不僅紋樣構成變化豐富,裝飾性濃厚,而且注入了世俗化的意味。逐漸成為藏民族世代相傳,經久不衰,喜聞樂見的服裝佩飾紋樣。 康巴服飾的佩飾豐富多彩,門類齊全,款式多樣,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康巴嘉絨姑娘服飾
發式:男子發飾有披肩式長發、自然式卷發、普通式短發等。其中猶以英雄結式盤發為康巴男子獨有發型。此為以黑色絲線或牛毛與發合編發辮,辮端加編紅色絲線,左向纏盤於頭,使紅絲穗垂於額側。盛大節日跳鍋庄時,男子辮發中還加紅、黃、綠等綢布,再將粗長的彩辮盤於頭上,形成碩大的盤頭。辮股上套象牙圈、戒形銀質嵌珠發;而婦女發式,有細密多辮披於肩後,在腰身後用紅色或彩色絲線束為一把扎在腰帶內的多辮式。有用紅絲線、毛線或五彩絲線、毛線編獨辮或雙辮,然後盤於頭上或頭帕上等。
頭飾:男女皆喜用象牙圈、戒指形銀質嵌珠和銀質圓形式飾件為辮飾。婦女則用綠松石、琥珀、銀泡等作頭飾。尤以婦女頭飾最為典型。
牧區婦女頭飾。材質名貴,質地華麗,色彩斑瀾,形式多樣,有在額上或頭頂處佩戴大枚琥珀或鑲珠銀盤,呈一點式樣式。有頭頂及兩鬢對稱佩戴嵌珠銀盤,呈三角式樣式。有頭頂、後腦兩鬢各佩戴一枚黃色琥珀或嵌珠銀盤,呈梅花式樣式。頭飾中還有專門的以皮革或紅呢製成寬長的墊帶,上面綴滿銀泡、銀盤花或黃色琥珀、紅珊瑚的頭飾帶。這種頭飾帶有僅從前額經頭頂、後腦及腰後戴一根頭飾帶的。也有再從額際兩側經雙鬢、雙肩於腰際戴二根頭飾帶,呈三根頭飾帶的,還有以紅珊瑚珠,綠松石編串成環狀帽飾的。也有以象牙、紅珊瑚珠、珊瑚樹、琥珀、綠松石編串成盔狀帽飾的。在佩戴頭飾帶的同時,雙鬢還懸掛紅珊瑚、綠松石串珠。
康北農區婦女頭飾較簡略。僅用小型銀盤花和少量紅珊瑚、琥珀裝飾。多用綠松石珠裝飾雙鬢細辮子。
康南農區婦女若不戴頭帕或不盤發辮的,則多以細密多辮垂於身後,發辮右邊編90 根,左邊辮140 根,然後用獐皮條將發辮分別串編成左右兩片,左片先朝頭頂用右片覆蓋成方形,稱「扎得」,再將雙鬢散發各編三根細辮。兩耳角上各掛四根珊瑚枝。額前梳齊眉流海。還有將一對大枚琥珀或銀盤花左右對稱佩戴於頭部呈雙角狀或頭頂僅佩戴一枚琥珀或銀花呈獨角狀。還有用銀絲纏發辮,盤頭時正好把銀辮置於頭前。耳飾:男子有環形銀質大耳環。燈籠形銀質嵌珊瑚大耳環。婦女耳環有金、銀質環形、燈籠形嵌珠、龍頭形嵌珠耳環等。項飾:婦女有金、銀質、嵌珠寶的各種型制、花色的領花。
胸飾:男子用貓眼石、紅珊瑚等珠寶串起的項鏈。銅、銀質鏨花鍍金「呷烏」(護身盒) 。婦女有各色珠寶項鏈;銀質項盒、銀項鏈。此外,還喜佩戴各種護身飾物,如:道行高深的高僧大德的像章、裝有祈願文或咒語、魔符圖案的方形緞制護身包;紅色或黃色的絲、綢、毛線編織的吉祥結;被民間稱為「天降鐵」或「雷鐵」的玄密佩飾物,經高僧活佛加持被視為具神秘咒力的念珠等。
手飾:男子皆有金銀質雙龍頭、單龍頭、麻花形手鐲。有象牙手鐲。婦女還有各種玉石手鐲。男女皆有金銀質嵌珠寶戒指。男子還有象牙板指環,各種玉石板指環。
腰飾:男子腰飾主要有火鐮袋、皮包、腰盒、吊刀、長腰刀、腰帶式錢包等。婦女腰飾主要有雕花銀包腰帶、皮包、腰盒。各式針線盒、奶桶鉤、小吊刀、銀鏈等。
背飾:婦女們的專用品,常與頭飾相連,多為條形紅色皮底、緞底或黑金絲絨底上從頭至腰依次排列琥珀、珊瑚、銀泡飾、銀元、藏洋等作為裝飾。在黑色的發辮上特別突出,更加強了女性柔美娟麗、婀娜多姿的線條美。
尾飾:男女服飾中最具風採的部份,多以寬大絢麗的紅、黃、綠、蘭綢布呢絨扎腰間後從腰後垂懸至腳下,婦女一般為單色,男子則多色,形成如同鳥尾狀的裝飾,在手舞足蹈之時,或微風吹拂下,女則大有輕盈飄飛如仙女升空之態,男者則如五彩繽紛的彩虹繞身,眼花繚亂,又如草原雄鷹展翅翱翔蒼穹,令人心馳神往。
康巴藏族從男人到女人通身的佩飾,真可謂五彩繽紛、琳琅滿目,這些斑駁陸離的服飾工藝品,觀之無不使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由此也可窺見康巴藏人對美的多方面、多層次、高水準的精神追求和習俗貫制。
四、康巴各地服飾文化風采
鄉城服飾:在康南的鄉城、稻城、得榮一帶,由於臨近雲南納西族地區,其服飾也受納西族服飾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鄉城女子連衣裙被其他藏區稱為風裝,形成於文成公主進藏時期,由納西族婦女穿的齊膝圍裙演變而成。風裝左右胸襟分別鑲有紅、黃、綠、藏青、黑金絲絨五塊三角形布料,分別代表: 福壽、土地、先知、牲畜、財產。背部嵌一塊綉有吉祥圖案的「公熱」,一般為綠色;下連後部有無數褶皺的十字花氆氌呢彩裙。風裝用料講究,以手織氆氌為上品,婦女頭飾亦別具一格,將頭發辮成上百根小辮後,橫向編織成網狀,再披戴在頭上,兩耳角上分掛四根紅珊瑚枝,更加顯得光彩照人,在藏區實屬少見。
鄉城男子服飾與整個藏區男式服飾融為一體,也用水獺、虎豹皮等包裝得華貴大方,配上刀槍更顯威風凜凜,剛毅雄強。稻城服飾:有自身地方的特點,女子背部從頭上低垂腰肩的發辮多達百根,且投入精工製作的十字花氆氌尼裙袍,裙袍腰間皺褶達四五十條,發辮間掛上珊瑚珠,琥珀、玉石,以及金銀飾品,姑娘們前額上留有一份齊眉留海短發,古色古香。
男裝服飾多為原生白氆氌料作成,給人一種簡潔、坦盪、清爽之感。但最具特色的當屬整張狐皮栓擠而成的狐皮帽,其栓擠形式的造型十分考究,整體給人以自然、質朴之美的精神享受。
昌都德格服飾:德格人極重服飾。男裝以華貴莊重為特點,頭盤發,且戴紅絲寬帽,耳飾金銀大耳環,其上鑲掛九眼石或珊瑚,身著水獺、豹皮為飾的長袖袍,手帶象牙圈或金銀手鐲,指套縷花白金戒指,胸佩銀制「嘎烏」,腰系長綵帶,佩長刀,背獵槍,足蹬藏靴,更顯粗獷剽悍的英姿。
女子服飾重華麗,以各色紅絲線加粗長大辮,頭戴象牙、蜜蠟、珊瑚,頸部佩寶石串珠,頭背札佩銀制的餅鈴,腰掛精巧小藏刀,加佩玲瓏精緻的針線盒、奶鉤等吊飾,加之領袖鑲飾極具民族色彩的花邊圖案,更具女性飄逸、秀美、瀟灑的風采。
白玉服飾:婦女特別重頭飾,額著一顆黃色琥珀,中嵌一粒紅珊瑚,具有鮮明的個性,顯示姑娘柔美多姿、落落大方的美貌神態和康巴姑娘健美、靈秀的英姿。白玉男子服飾則集農區、牧區服飾之精華於一身,表現了康巴漢子挺拔粗獷、陽剛豪放的特點。
石渠服飾:在康巴首屈一指,男兒穿著似雄鷹展翅般寬大矮健的鑲虎豹皮寬邊長袍,著紅色長袖襯衣,腰後飾數條彩虹般絢麗飄撒的五彩腰帶,頭戴圓柱形高頂紅色絲蔓帽,腳蹬高筒皮靴,腰插長劍,背挎鋼槍,一派男子漢兒勇健剛強、英武瀟灑之態。女子著裝富貴端莊,長袍喜用紫紅色氆氌呢,襟邊飾寬大水獺皮組嵌圖案,以金絲緞條邊點綴,著挑紅色長水袖襯衣,頭披長辮,頭、頸、胸、腰、耳、腕飾金銀珠玉佩飾,服飾之豪華,作工之精細,令人嘆服。
⑼ 有什麼中國可以買到的日本的服飾品牌
愛世克斯 。。運動品牌。。個人覺得是運動品牌里設計的很好的牌子。。
其他的不知道。。
這個牌子也是同學逛商場告訴我的= =。。因為我對日本的東東較敏感= =
以下網路
ASICS(愛世克私/愛世克斯)
1949年,在日本的神戶,鬼冢喜八郎(KIHACHIRO ONITSUKA)創立了ASICS前身。在創建初期,它更像是一個製鞋工廠。在1950年,公司更名為「ONITSUKA TIGER」。
公司的第一大突破是在1951年,一個穿著TIGER跑鞋的長跑運動員在波士頓舉辦的馬拉松長跑競賽中一舉奪冠。同時,公司在室內運動鞋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發明了CUPSOLE,為籃球運動員提供穩定性能更好的鞋類產品。在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的籌備過程中,鬼冢喜八郎設定了公司的經營理念:開發最適合運動的產品。新的橡膠配方提供了良好的緩沖性能,於是1960年魔術跑鞋誕生了,這是每一款都帶有通風系統的鞋子。馬拉松傳奇人物ABEBEBIKILA在1961年開始穿跑鞋時,首選了TIGER鞋。為使鞋子更加的舒適貼腳,TIGER測量了不少於2萬人的腳,以作技術資料參考。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身著TIGER品牌鞋子的運動員共獲得了46塊獎牌。同年,澳大利亞的DEREK CLAYTON以驚人的成績(2:09:36)打破了馬拉松紀錄。他所穿的TIGER鞋鞋面材料是NYLON材質,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同年,在由RUNNER WORLD雜志公布了第一份鞋類調查中,TIGER在測試的五個慢跑鞋品牌中名列榜首。到了1970年,TIGER成為美國最大的跑鞋生產商並且70%的著名運動員都在穿TIGER鞋。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上,80%的排球運動員穿著TIGER鞋。自從慕尼黑奧運會後,TIGER開始在歐洲盛行起來。在1977年,隨著幾個小公司的合並,正式成立了ASICS公司。
ASICS這個名字是「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健全的精神屬於強健的體魄)的縮寫。ASICS始終以高科技、高品質的標准生產最符合運動需要的產品,研製出多項專利科技,如:asics-GEL超強吸震膠、AHAR超級耐磨橡膠、DUOSOLE超級耐磨止滑大中底、SPEVA超級彈性中底、DUOMAX雙密度防傾斜裝置、TRUSSTIC中底彈性防震片等。多項科技相互結合,使穿著者防止傷害的同時,享受更多的運動樂趣!
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ASICS成為奧運會有史以來第一家正式的運動鞋贊助商,這無疑是ASICS的另一個新的巔峰時期。
2002年,ASICS躋身全球五大運動用品品牌的行列,成為全球職業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熱愛的知名品牌。
2006年,ASICS更換了商標(見圖片)。
ASICS曾在上世紀80年代贊助過中國男女籃球隊,還贊助過1988年漢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頒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