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女子穿有很多層衣服,分別都有哪幾層
商周時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說文解字》說:"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實際上是裙,而不是褲。金文中常見有周天子賞賜給臣下"赤芾"的記錄。"赤芾"是一塊紅色的布,系在腰間垂於腹前,是貴族的服飾和身份的標志,又叫韋?,後世稱為蔽膝。華夏族的習俗是束發的,發髻要用笄別住。商代遺址中出土過許多骨質的發笄。
先秦時代,華夏族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寬衣博帶。衣服是右衽窄袖、長度在膝蓋上下。領、袖、襟、裾都用花邊裝飾,沒有紐扣,以帶束腰。而胡人的服飾是短衣窄袖,左衽長褲,革帶皮靴。趙武靈王把胡服引進中原,這對戰國秦漢時期華夏族服裝的變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一種新式服裝叫做深衣。《禮記·深衣》孔穎達正義說:"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深衣。"戰國秦漢之人不論貴賤、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貴族以冕服為禮服、深衣為常服,平民以深衣為吉服、短褐為常服。深衣連衽鉤邊,穿時要束腰帶。貴族用絲織的紳帶,故稱紳士或縉紳。皮帶已經流行,皮帶的兩端分別用帶鉤和環相連接,叫做鉤絡帶或蹀躞帶。皮帶上可以懸掛或佩帶刀劍、弓箭、印璽、荷包等各種物件。
先秦時沒有棉花,所謂"布衣"是指用麻布裁製的衣服。夏天穿的細麻布叫葛,冬裝有袍和裘。袍是穿在裡面的夾衣,內實絲綿,充填新綿的叫襺,充填舊絮的叫袍。窮人填不起絲綿,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縕袍。袍因是內衣,所以只能居家穿著,但不能作為禮服,外出時只能襯在正服裡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後來所說的襖。質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時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秦漢時代的服飾比先秦要豐富。《禮記》曰:"衣不帛襦袴。"這是因為襦和?都是內衣,儒家崇尚儉朴,認為不應該用絲綢來裁製內衣。而到了六朝時,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絲綢來做褲子,所以被稱為"紈絝子弟"。古代的褲子通常都沒有褲襠,只有兩只褲腳管,上端連在一起,用帶系在腰間,所以叫做袴。《釋名》曰:跨也。兩股各跨別也。"袴是內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還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勞作時穿短衣,則袴內要系一兜襠布,就像日本大相撲運動員的裝束。在宋初的《盤車圖》中,還能見到這種穿法。連襠的短褲,叫做褌。褌短如牛鼻,俗稱犢鼻褲。司馬相如帶卓文君回到成都,就穿著犢鼻褲當壚滌器,以羞辱卓王孫。
男子的外衣亦統稱為袍。袍身長大的下擺叫袂,袖子寬松。緊窄的袖口叫祛。袍有襯里,是夾衣。單衣叫。袍和?的衣襟都有曲裾和直裾兩種,曲裾就是深衣。深衣穿著時包裹身體行動不便,慢慢地被直裾的 褕所取代了。女子穿連體的深衣或者分體的襦裙,漢代女裝的式樣與男裝差別不大。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出現了兩個變化,一個是漢裝的定式被突破了,另一個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進漢人的服飾之中。
一部人類服飾演化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類文化發展史。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類社會經過蒙昧、野蠻到文明時代,緩緩地行進了幾十萬年。我們的祖先在與猿猴相揖別以後,披著獸皮與樹葉,在風雨中徘徊了難以計數的歲月,終於艱難地跨進了文明時代的門檻,懂得了遮身暖體,創造出一個物質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於人,如金裝在佛,其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沉澱於服飾之中,構築成了服飾文化的精神文明內涵。
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演化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
商周服飾(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年) 的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成為趨勢。
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深衣剪綵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製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相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於朝祭之服。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
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qiān]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持中國服飾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
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漢初統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訓,對農民採取輕徭薄賦的休養生息政策。一般制度多無太大改變,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
漢初,由於統治者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經濟得到恢復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這樣的太平盛世。農業和手工業得到了長足提高。當時民間手工業最普遍的就是紡織業。這一時期絲綢錦綉產量極多。漢代的紡織工藝也達到很高的水平。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相傳漢朝趙飛燕被立為皇後以後,十分喜愛穿裙子。有一次,她穿了條雲英紫裙,與漢成帝游太液池。鼓樂聲中,飛燕翩翩起舞,裙裾飄飄。恰在這時大風突起,她像輕盈的燕子似的被風吹了起來。成帝忙命侍從將她拉住,沒想到驚慌之中卻拽住了裙子。皇後得救了,而裙子上卻被弄出了不少褶皺。可是說來也怪,起了皺的裙子卻比先前沒有褶皺的更好看了。從此,宮女們競相效仿,這便是當時的「留仙裙」。〕
漢代創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使漢代人對人類生產能力持有樂觀信心。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中作者說到「漢人繼承了道家美學的基本思想,又舍棄了它的消極出世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合理觀點,注意了自然規律與人的目的的統一性,堅信廣大的外部世界存在著無限豐富多樣的美,人們應當積極地去發現、佔有,享受這種美。」
魏晉南北朝服飾(220~589)
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大紅〕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
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著「上儉下豐」。
東晉末至齊、梁間,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於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少數民族服飾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
鮮卑族北魏朝於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後,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製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體上仍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各少數民族初建政權時,仍然按照本族的習俗穿著,後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也開始穿著漢族的服飾。
中原人民的服飾,特別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飾特點,衣服的形式適體。六朝的服飾,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則穿褂襦,雜裾雙裙,甚是美觀。這個時期的服飾,可以參鑒《洛神賦》、《列女傳》等圖卷。
北朝的服飾,以合身的褲褶裝、短袍衫,各式的靴子為特點,服裝窄短,裙腰略微高提。婦女的服裝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種花冠為點綴,進而導致宋代的鳳冠定製。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烏紗帽的翅是平直的〕,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朝時侯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裰」〔ō,古代士子、官紳穿的長袍便服,也指僧道穿的大領長袍〕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綉上漂亮的花邊。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飾均沿襲晚唐的服飾制度。新制頒發後,才逐漸將其服飾分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稱為常服)、時服(按季節頒賜文武朝臣的服飾)、戎服以及喪服。宋代婦女的穿著與漢代婦女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邊再穿長袖對襟褙子,褙子的領口及前襟繪綉花邊,時稱「領抹」。宋代的服飾主要的特點是清新、朴實、自然、雅緻。
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
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綉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從左向右扣〕,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採用唐宋官服舊制。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
元代衣服與周代近似,衣袖較緊、窄,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造型像百褶裙。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
蒙族入關以後,除保留本民族的服制以外,也採用漢、唐、金、宋的宮廷服飾,如天子的通天冠和絳紗袍,百官戴梁冠、青羅衣加蔽膝是朝服和冕服等形制,漢族的公服也為通用服式。
明清服飾(1368~1911)
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
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綉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明代女性習慣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是雲肩。鳳冠霞帔是明代婦女的禮服,是後妃在參加祭祀等重大典禮時使用的服飾。整個冠上綴著龍鳳,搭配霞帔一起穿著。明代較多使用的紐扣,主要用在禮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時才有所普及。民間用紐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響,同時也受到國外商品輸入的影響,因此逐漸在衣服的領邊和襟邊普遍使用。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② 怎樣識別和選購服飾
購物謹防發票七陷阱
發票無品名;不註明換貨日期;以購銷合同代替發票;借口無發票;消費者承擔稅金;不蓋公章;加蓋「不退」圖章。
選購西裝四大竅門
(1)看做工是否精細。
(2)西裝顏色要大方漂亮,且能與內外上下服飾相匹配,線條要流暢。
(3)衣長要與手的虎口平(手臂自然垂直向下),袖長要與手腕齊,肩闊與上臂平,最好能內套一件毛衫的號碼最佳。
如何選購羊毛衫
優質羊毛衫手感柔軟且有彈性,做工精細,沒有斷頭,色澤和諧;而劣質的羊毛衫手感僵硬,顏色灰暗且做工粗糙。
如何挑選毛料
好的毛料服裝有以下特點:
(1)外觀質量好。把料子用手托起,看錶面是否有長毛,然後仔細看是否有結頭、毛粒、粗節紗等瑕疵。如果表面平整,則說明是好料子。
(2)光澤自然柔和。料子太亮就沒有了毛絨感,看著不舒服。太暗就沒有了高雅感,影響料子質量。
(3)手感好。好的料子摸到手裡,應該比較細膩、光滑,用手抓住料子再放開,它會立即恢復原樣,這說明料子的彈性好。
(4)紋路清晰。挑選華達呢或者是嗶嘰等毛料產品,應該選那些斜道、斜紋清楚的為最佳。
巧選服裝里子
(1)呢絨大衣宜選用棉線綾做里子。
(2)毛料西裝、中山裝宜選用羽紗做里子。
(3)絲綢面料的棉衣、夾衣可用美麗綢、人造絲斜紋綢或棉線綢做里子。
(4)一般來說,毛料服裝的里子都用滑爽、耐磨的絲綢品來做。
另外,在購買時一定要將縮水尺寸考慮在內,一般棉線綢的縮水率為6%,美麗綢的縮水率為5%等。所以,在裁剪前一定要將里子料疊平拉直,然後在水中浸洗1~2次,輕輕擠去浮水,在通風處晾乾,這樣再用時就避免變形了。
洗白色、黑色絲織物的竅門
白色絲織物宜用增白洗衣粉或用豆腐揉搓、洗滌,然後再用清水漂清,也可將芋艿去皮、搗碎,煮成稀汁,冷卻後作為洗滌劑來洗滌白色絲織物,可將衣服洗得潔白如新。
黑色絲織物洗滌時忌用任何皂液或洗衣粉,不是十分臟的黑衣服,只要用大量清水漂洗即可。非常臟的衣報則用洗過灰白絲綢衣物的皂液浸洗。
值得注意的是,皂液中不應有皂渣,浸洗後須迅速過清,以免留下皂痕。
怎樣選擇合意的裙子
服裝店裡有各式各樣漂亮的裙子,但並非好看就一定適合自己,購買時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體型來選擇:
(1)身材矮小且胖的女人,較適合明快的色彩或有豎條紋類的款式,最好不要選擇帶有過多裝飾的裙子,面料應該選擇薄厚適中的、可以給人輕快感的材料,避免材質厚重的中長款裙;
身材矮小且瘦的女人,選擇裙子時要避開長裙,應該選擇短款合身的直筒或A字短裙,這樣會使腿部顯得修長。
(2)肩部較寬的人買連衣裙時,最好選擇大圓領或深v領型,應避免緊圍領部的領形和一字領,也不要選擇袖部緊或裝飾過多的連衣裙等;
肩部較窄的,除了可以選擇有薄墊肩的連衣裙外,還可以選擇肩部多裝飾的款式,不可選擇吊帶式及插肩式等款式。
(3)腹部突出的人選擇裙子時,應避開連衣裙和緊身裙,可適當選擇A字裙等腹部寬鬆些的裙子。不宜選腰部有過多褶的裙子。
(4)腿部較粗的人不適合穿短而寬的裙褲,應該穿中長裙或長裙,裙長以蓋過小腿最粗處1~2厘米為宜,千萬不能正好觸及小腿最粗處,同時可配上靴子(不要選擇緊裹式的,要選擇寬松筒的,可以讓小腿纖細迷人)。
(5)腰部粗的最好不要把襯衫或緊身衣等束進裙子內,不使用腰帶,不要穿帶褶的裙子;
腰圍細的可以在腰部多做裝飾,給人豐滿的感覺。
(6)臀部過於豐滿或寬大的人,不要選擇百褶裙、碎褶裙、緊身式裙子,避免後貼兜等裝飾款,在色彩上應選擇收縮感強的顏色,如黑色、藏青色、深灰色等。
臀部扁平的人,要盡量避免穿緊身裙,應該選擇帶褶皺的裙子或在臀部處有較多飾物的款式,如兜類等。
識別皮革質量小竅門
豬革:粒面毛孔大而圓,呈斜形伸入革內,革面表層呈現眾多三角形;黃牛革:粒面毛孔呈圓形,排列不規則,但緊密均勻;水牛革:粒面毛孔粗大,稀疏,革質鬆弛;羊革:粒面毛孔呈扁圓形,清晰可辨,排列如魚鱗狀,皮質柔軟;馬革:粒面毛孔呈橢圓形,排列規則,革質較松。
無論是哪種革,優質品都具有手感潤滑、糙斑少、皮質柔軟、薄厚一致、堅挺無褶皺等特點。
鑒別皮鞋真假竅門
在選購皮鞋時,用手指按一下靠近鞋底的鞋面邊緣,如果有細小的皺紋出現則表明是牛皮(優質牛皮鞋皺紋不明顯,其他革質皺紋較多),但手指離開後都能自動消失,而合成革皮鞋根本不會出現皺紋。
裘皮服裝識別竅門
在選購裘皮服裝的時候,可以拔下一小撮裘皮上的毛,然後用火點燃。天然的毛會發出燒頭發的味道,且會化為灰黑色的灰燼;而人造毛發出的氣味如燒塑料的味道,且會立即熔化,而不會留下任何灰燼。
識別毛線法
好毛線手感乾燥蓬鬆且柔軟有彈性,顏色純正均勻,表面毛茸整齊,逆向的絨毛要少。
鑒別絲綿的等級
看商標鑒別絲綿的等級。通常來講,紅牌商標為一等品,綠牌商標為二等品,白牌商標為三等品。
衣料質量鑒定
看布邊是否整齊,看紋路是否有序,因為上好的衣料布邊整齊,紋路縱橫有序且紋路垂直交叉。
巧選保暖內衣
在選購保暖內衣時應該非常仔細。舒適的保暖內衣一定是內外表層都用40支以上全棉的產品,用手輕抖時沒有「沙沙」聲,手感柔順無異物感,回彈性能好。
識別駝毛竅門
假的駝毛毛纖維短,放在手中會有潮濕感,而且彈性較差,放在水裡幾分鍾後就會褪色;優質駝毛手感柔軟,纖維長、有光澤,毛色有杏黃色、棕紅色、銀灰色、白色等,富有彈性,且乾燥,不褪色。
識別馬海毛竅門
馬海毛是從產於土耳其安那托利高原上的安哥拉山羊身上剪取的一種動物纖維。用馬海毛織成的衣服,不起球,洗後不變形,而且透氣性和保暖性都非常好。
但真正的馬海毛較昂貴,所以平常市售的「馬海毛」並非真正的馬海毛,而是由化學纖維中的聚丙烯腈纖維(俗名腈綸),或用腈綸和羊毛混紡精心仿製而成,甚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單從外觀、色澤、手感上,不太容易區別。
最簡單的鑒別真假馬海毛的方法是:
取一段毛線用火柴點燃,觀察其殘留物。若系純毛,則殘留物成灰,吹之即散,且有特殊的毛發燃燒味;若是腈綸,則殘留物呈黑塊,觸之發黏,且有臭味。
識別兔毛竅門
優質兔毛製品具有輕、柔、軟、保暖性、吸濕性好等特點,所以很容易識別。
真兔毛光澤明亮,顏色潔白,手感柔軟、細膩、溫暖,纖維蓬鬆、細長、富有彈性;單根纖維一頭稍粗、一頭稍細,有天然的毛尖;點火燃燒時,有一股燒毛發的焦臭味。
假兔毛很可能是人造纖維仿製品或是腈綸纖維仿製品。仿製品光澤雖亮但不自然,而且沒有天然兔毛的柔和感。單根纖維兩端一般粗細,沒有毛尖;點燃時,人造纖維仿製品發出燃紙般的氣味,腈綸纖維仿製品則發出似魚腥臭味。
識別真假羊絨竅門
優質羊絨有天然光澤、手感柔軟潤滑,富有彈性,與普通羊毛製品區別不明顯,只是在同樣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羊絨比羊毛容易吸濕。放在水中數秒鍾內,羊絨纖維即可浸濕,而羊毛卻要幾分鍾才能浸濕。
識別真絲綢和人造絲的竅門
中國自古就有「絲綢之鄉」的美譽,純正絲綢的原料蠶絲是一種蛋白質纖維,含有十多種有利於人體健康的氨基酸。另外,真絲織物具有非常優良的吸濕性、散濕性。因而,絲綢織品備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但因為蠶絲的產量較少,真絲綢的價格通常比較昂貴,所以有不少商家都用由化學纖維製成的「人造絲」代替真絲,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區別。
識別真絲綢和人造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看。真絲綢的光澤柔和而均勻,雖明亮但並沒有刺眼的感覺。人造絲織品光澤明亮,但不是自然光澤,看上去有些刺眼。
(2)摸。手摸真絲織品時有些黏手,而人造絲織品則沒有這種感覺,雖然滑爽柔軟,但不挺括。
(3)試。真絲綢彈性好,用手捏緊後再放開,沒有摺痕;而人造絲織品鬆手後有明顯摺痕,而且摺痕很難恢復原狀。另外可以在織品邊緣處抽出幾根纖維,把一小段浸濕,然後稍稍用力拉,真絲不易斷,而且斷口不一定在濕潤處;而人造絲多在濕潤處斷開。
(4)聽。由於蠶絲外表有絲膠保護,所以乾燥的真絲織品在相互摩擦時會發出一種特殊的聲響,俗稱「絲鳴」或「絹鳴」,而其他化纖品則不會出現這種聲響。
羽絨服質量鑒定
買羽絨服時,不能單純地看標簽上標明的含絨量,而要親自動手鑒別。
上等羽絨服含絨量應該在70%左右,手感輕軟有彈性,用手拍打不會有粉末滲出,而且蓬鬆度較好;面料及夾里的防絨性好,穿起來暖和不鑽絨。
劣質的羽絨服摸起來里外手感不同,有些是表層手感粗硬、里層柔軟輕滑,這是因為有些羽絨服表層絮一層羽絨,而里層則鋪上腈綸棉。另外,面料不好會導致大量鑽絨。滌棉面料的羽絨服耐磨,而且不鑽毛,是很好的選擇。
胸花別針選用小巧門
選購胸花的時候,無論哪一類人都應該把色澤純正、無雜色、光度柔和放在首選,然後再根據個人的年齡、體型、膚色、服裝款式及氣質選一款相協調的製做精美的胸針。
如何選用發飾
小女孩最好的發飾應該是動物或糖果造型的發夾,可愛型的少女也可以選擇這一類發夾佩戴;文靜類型的女孩可以選擇典雅別致的發夾佩戴;時尚女孩可以選擇顏色鮮艷、製做獨特的發夾佩戴。
選擇圍巾的竅門
在選擇圍巾時,要根據自己的著裝選擇適合的圍巾:
(1)如果穿藍灰色西裝外套,會使臉顯得發暗,這時就要選擇一款色彩濃郁、風格熱烈的絲綢圍巾,讓整個人看起來生機勃勃;
(2)如果穿藏青色衣服時,選一款簡單的純白的綢圍巾,可以讓人保持清爽如水的氣質;
(3)如果穿紅色絨衣時,可以試用一款透明的黑色圍巾,這樣可以壓住紅色,讓紅色不那麼刺眼,還可以將臉色襯托得白皙;
(4)如果是穿乳白色的絨衣,那麼可以圍上一條玫瑰紅色的圍巾,會增添一種優雅的氣質;
(5)如果穿的是羊絨大衣或者呢絨大衣,可以配上一條鉤針織成的帶花大圍巾,更會顯出端莊氣質。
如何選購童裝
在選擇童裝時,家長一定要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特點,基本原則是柔軟、透氣、舒適、安全和健康。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1)檢查服裝上有無商標和中文廠名、廠址。正規廠家的衣服,質量要相對好一些。
(2)查看服裝有無成分標識,主要是指服裝的面料、里料的成分標識,小孩子適合穿柔軟的棉織品。
(3)檢查服裝有無洗滌標識的圖形符號及說明,並了解洗滌和保養的方法要求。
(4)查看服裝有無產品的合格證、產品執行標准編號、產品質量等級及其他標識。
如果產品上標有甲醛含量,一定要高度注意,因為甲醛對人體的健康非常不利,通常兒童服裝的甲醛含量應該是:0~24個月的嬰幼兒類服裝應小於20毫克/公斤,大於24個月的兒童穿著服裝接觸皮膚類小於或等於75毫克/公斤,非接觸皮膚類小於或等於3毫克/公斤。
(5)童裝的永久性標識最好是用柔軟的材料製作,小孩的皮膚比較嫩,所以要防止因衣服面料粗糙而損傷孩子的皮膚。
(6)童裝的設計都遵循兒童的心理,在服裝上設計很多裝飾品。家長要注意這些裝飾品對孩子是否安全、拉鏈是否滑爽、紐扣是否牢固等,不要因為一些裝飾物或紐扣不牢固掉下來,造成孩子誤食。
怎樣選擇中老年服裝色彩
中老年人在選擇服裝顏色時,以偏深為宜。除了常用的黑、灰、白單色調外,淡紫、淡墨綠、淡咖啡等淡色系都可以選擇。
這些顏色與中國人的頭發、膚質顏色都較為匹配,從而顯得老年人較為精神。條紋太多太雜太亮眼的色彩,與老年人不太相配。如果身著流行色上衣,以選輕質料針織衫較好。凡是選料較為高檔的,還是以基本色為好。
老年人衣服色彩要適當變換,不要一直穿同一種顏色,可同時在大面積的素色背景上鑲花或兩色交織。
如何選擇孕婦服裝
孕婦裝的選擇應以不妨礙胎兒的生長發育為前提,然後再選擇個人喜好的顏色和款式。
孕婦的皮膚在懷孕期間會變得敏感且易出汗,應該選擇純天然面料,這樣就不會引起過敏。一旦孕婦的皮膚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腹中的小寶寶。
夏季孕婦裝以棉、麻織物居多,春秋季則以平紋織絨織物、毛織物、混紡織物及針織品為主,冬季則是各種呢絨或帶有蓬鬆性填料的服裝。
另外,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孕婦體形改變,行動變得笨拙,服裝要適應這一時期的特殊需要,最好選擇寬大舒適、透氣性良好、吸汗力強、防暑保暖與穿脫方便的服裝。
如何選擇嬰兒服裝
根據寶寶皮膚細嫩、容易受損傷等特點,給嬰兒選擇服裝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舒適的面料。嬰兒的衣服要選擇保暖、柔軟及吸濕性良好且容易洗滌的棉質衣料,顏色易以淺色為主。
化纖布料對寶寶的皮膚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皮炎、瘙癢等過敏現象。但寶寶的外衣可選適當的化纖布料,因為化纖布料易洗、易干,而且,化纖布料鮮艷的顏色可以刺激寶寶眼底神經的發育。
(2)選擇寬松的款式。嬰兒服應簡單、穿脫方便,不宜太小。因為新生兒四肢常呈屈曲狀態,所以衣服的袖子、褲腿應寬大,使四肢有足夠的活動餘地,並且便於穿脫、換洗。以不妨礙活動為准。1~3個月的寶寶頸部較短,衣服應選擇沒有領子、斜襟的衣服,最好前面長些,後面短些,以避免大小便污染。衣褲上不宜釘扣子或摁扣,以免損傷寶寶的皮膚或被誤服,可用帶子系在身側。寶寶的胸腹部不要約束過緊,否則會影響胸廓的運動或者造成胸廓畸形。
鑒別真假絲棉
(1)通常絲棉色澤呈乳白色,仔細檢查偶有未揀凈的薄繭片的為真貨;如果色澤純白,找不到薄繭片的則是假品。
(2)絲細柔軟,極易粘手的絲棉為真貨;而不粘手的為假品。
(3)將絲棉點燃後,如果發出燒毛發似的臭味,燒後會結成一個黑色的疙瘩,用手一捏會全部碎掉,則為真品;如果燃燒後沒有臭味,而且燒後結成的疙瘩不易捏碎,則說明是假貨。
選購睡衣的竅門
睡衣穿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以下介紹幾種選擇睡衣的方法:
(1)質地。最舒適的睡衣原料質地最好是全棉織物或者是以棉為主的合成纖維。因為棉料吸濕性強、柔軟、透氣性好,對皮膚的刺激是最小的,皮膚不會發生瘙癢、過敏等症狀。
(2)顏色。睡衣的顏色要以淺色系為主,如乳白、粉色等。這種淡雅和較淺的色彩給人的感覺是最舒服的,太刺眼的顏色會讓人覺得心情煩躁、緊張,從而影響休息。
(3)款式。睡衣穿上去要足夠的舒服,絕不能和平時穿衣—樣剛剛好。如果睡衣太緊,會影響睡眠的質量,比如導致做惡夢。
選購胸罩的竅門
(1)選擇適合自己的型號。胸罩的型號要與自己的胸圍及乳房大小相應,太大就會使乳房變形,太小會影響乳房發育。
(2)選擇舒適的面料。胸罩面料要柔軟、有承托力、透氣性好,彩棉最舒服,缺點是容易變形。尼龍布胸罩雖具有華麗、彈性好的優點,但透氣性差,夏天最好不要穿戴。
(3)選擇適中寬度的背帶。胸罩背帶不能太細太窄,以防損傷皮膚。
如何選購合適的泳裝
(1)選擇適合膚色的色彩。泳裝的色彩要和體形以及皮膚的整體色調相配。
黑色和白色適合任何膚色。被太陽曬成棕色的皮膚,宜搭配暖色系泳衣,如紅色、橘色以及多色彩的混合等;皮膚白皙的人當用冷色系最好,如藍色、綠色以及暖色系中的深粉色等,充分展現肌膚的魅力。
另外,要使自己顯得身材苗條,可以穿深色或小碎花型的泳衣;身材過分纖細的人應選擇大花朵的圖案或顏色鮮明圖案的泳衣,這樣能使人看上去較豐滿。
(2)選擇優良的質地。泳衣是直接貼身穿的,所以要求舒服而且要經得起日曬、風吹、水泡,因此其材質必須柔軟、彈性佳、耐洗、耐磨,以抗氯性「萊卡LYCRA」材質最佳,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大多為尼龍和氨綸。
購買時要看彈性是否良好,面料組織肌理是否密實,還要注意製作是否精細,如線跡是否整齊,面料是否有疵點等。
(3)選擇適合體型的款式。選擇泳衣時,應該選擇與自己身材相配的款式:肩膀較窄的人穿闊圓領或者一字領泳衣較合適;肩膀較寬適合穿單肩式粗吊帶泳衣、也可選擇露肩式;胸部較平者,適合穿有胸墊或胸前有亂皺設計的泳衣;身材短小者,可以嘗試穿比基尼款式,這能令身段看起來更修長。
鑒別寶石的竅門
寶石的真假非常容易鑒別,只要將寶石放在襯物上讓日光照射,穿透寶石的光線在襯物上呈現金星圖案的就是真品。如果呈現的是一團黑影,那麼就是假寶石。
③ 衣服晾乾後會有水印怎麼辦
洗衣服是每個家庭都需要碰到的一件家務,我們在洗衣的過程中,是不是也碰到過這樣一個情況?好不容易清洗出來的衣服,曬干之後卻出現水印,從而影響了衣服的美觀。衣服清洗之後晾乾,為什麼會出現水印呢?或許有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如果衣服晾乾之後出現水印或者水漬,一般都是衣服沒有漂洗干凈導致,衣服上有殘留的洗滌劑,乾燥之後就會出現明顯的水漬,從而導致衣服晾乾之後出現水印。
④ 內蒙古人的衣服是什麼樣的
蒙古族服飾名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
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
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4)中老年男裝裘紫依棉服擴展閱讀:
蒙古族服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遠在舊石器時代,人據考古資料證明,蒙古族的服飾與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是一脈相承。
據《漢書·匈奴傳》記載,「食畜肉」、穿「皮氈裘」的匈奴婦女的頭飾與察哈爾婦女的頭飾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飾文化,又傳給了鮮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當然也傳給了蒙古族。而這些民族服飾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適應高原氣候而產生。
蒙古族的服飾具有自己的審美特徵,蒙古族特別地偏愛鮮艷、光亮的顏色,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調明朗、身心歡娛。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藍色這樣一些純凈、明快的色彩。藍天白雲,綠草紅衣,一種天然的和諧。
另外,從蒙古民族服飾的款式看,褒衣博帶,即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又能體現蒙古牧人寬厚大度、粗獷坦盪的性格。
⑤ 研究歷史服飾,主要依從哪些材料
研究歷史服飾,主要參考當代的歷史文獻或者遺留下來的服飾文物。當代的歷史文獻主要見於當代的官修史書或者個人的傳記等記錄中。
以研究明代的女子服飾為例,可以參考明初官修的《大明集禮》、明後期官修《大明會典》和《明實錄》以及清代的官修《明史》。
當然,如果你只想了解的話,可以閱讀一些研究古代歷史的服飾的文章或者著作。
(5)中老年男裝裘紫依棉服擴展閱讀:
《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是一部專業辭書,系統介紹了中國歷代衣冠服飾文化。另外還有從古代服飾與社會風俗角度下的《中國古代服飾風俗》,關於服飾發展脈絡的《中國歷代服飾藝術》,以女子服飾為主要論述內容的《中 國歷代婦女裝飾》。
再有黃能馥、陳娟娟的《中國服裝史》,作為服飾研究的常識性了解,內容包括各朝服飾制度、服裝的形制、面料、紋樣、及其相應的配飾等。還有《衣冠天下:中國服裝圖史》、《中 國文化通志·服飾志》、《中國歷代服飾藝術》 等著作。
還有華梅的《服飾與中國文化》,該書是以服飾的文化內涵作為分章依據,提及了中國的服飾觀念與中國哲學,中國的服飾制度與中國禮制,中國服飾的圖紋與中國文化符號,歷朝服飾的演化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等,詳盡論述了服飾的種種文化內涵。另外還有《中國服裝史》、《人類服飾文化學》 、《中國服飾》 等。
⑥ 如何根據溫度來穿衣服
眾所周知,人是恆溫動物,而大自然的溫度卻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適應冬冷夏熱這種一年四季周期性變化,人們除了自身調節外,穿衣則是人體適應不良氣象條件的最直接「防線」。如同熱水瓶能保溫的道理一樣,通常人穿上衣服,平均能保存人體向外界散失熱量的1/3。有人研究得出,外界氣溫與衣服表面的溫差隨著衣著的不同而不同。當氣暖和身體裸出部分的溫差為15.6度至17度時,氣溫與衣服表面的溫差如下:穿一件襯衫為11.8度;穿一件襯衫和一件背心為9.9度;穿一件襯衫、一件背心和外套為6.3度。不難看出,著裝越厚,保溫性越好。專家們研究還指出,著裝厚度不僅與氣溫有關,而且還與風的大小有關。一般來說,在氣溫不變情況下,當風力在3級以下時,著裝厚度隨風力的變化很小。而當風力大於4級時,著裝增厚的幅度將迅速變大。為了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讓人們在四季選擇並穿上應時舒適的衣服。氣象工作者根據對人體感覺溫度影響最主要的氣溫、風、濕度等氣象條件進行了分析研究,創造出一種更貼近人們生活的氣象指標,叫做穿衣指數,它提醒人們根據天氣變化適時著裝,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北京專業氣象台開發出的穿衣指數為8級,指數越小,穿衣的厚度越薄。一般來說,1-2級為夏季著裝,指短款衣類,服裝厚度在4毫米以下;3-5級為春秋過度季節著裝,包括從單衣、夾衣、風衣到毛衣類,服裝厚度約在4-15毫米;6-8級為冬季著裝,主要指棉服、羽絨服、皮服等,其服裝厚度在15毫米以上。穿衣指數共分七級,級數越小,穿衣厚度越薄。1~2級:為夏季著裝,服裝厚度在2毫米以下,3~5級:為春秋過渡季節著裝,服裝厚度在2~15毫米。6~7級為冬季著裝,服裝厚度在15毫米以上。一級輕棉織物製作的短衣、短裙、薄短裙、短褲 二級 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 三級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 四級 套裝、夾衣、風衣、休閑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 五級風衣、大衣、夾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裝、西裝、防寒服 六級 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外罩大衣、厚毛衣、皮帽皮手套、皮襖 七級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絨服、裘皮大衣
⑦ 服裝面料有哪些啊
服裝面料有棉布、麻布、絲綢、呢絨、皮革、化纖、混紡、色織布。
1、棉布
棉布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一般用於製作休閑裝、內衣和時裝。棉布的優點是比較輕盈保暖,而且很柔軟貼身,缺點就是容易變皺或者縮水,外觀上不怎麼大氣。
2、麻布
麻布是多種麻類植物纖維製作而成的一種布料,一般用來製作休閑裝和工作裝。它的優點是吸濕導熱,透氣性強,缺點就是穿著不舒適,外觀粗糙。
3、絲綢
絲綢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最經常用來製作女性服裝。它的優點是輕薄合身、柔軟絢麗,它的缺點則是容易吸身,褪色較快。
4、呢絨
呢絨又叫毛料,是對用各類羊毛製成的織物的總稱,通常用來製作禮服西裝等正規高檔的衣服。它的優點是高雅富有彈性,而缺點就是洗滌比較困難。
5、皮革
皮革是由動物毛皮製成的面料,一般用來製作冬裝。它的優點就是輕盈保暖,缺點就是價格昂貴且護理方面要求很高。
6、化纖
化纖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優點是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滑爽舒適。缺點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容易產生靜電。
7、混紡
混紡是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織物,適合用來製作各種服裝。混紡的優點是結合了棉、麻、絲的優點,又完美的避開了它們的缺點,而且在價值上也比它們要低。因此混紡可以說是衣服面料中最頗受歡迎的一種。
8、色織布
用染色的紗線織成的織物。通常說的色織布是指梭織機織的布,但針織機也同樣可以做出色織針織布。
(7)中老年男裝裘紫依棉服擴展閱讀:
面料的選擇技巧
1、看面料成份
這點要求選購者對服裝面料有一定的了解,懂得服裝面料的價值,以及不同種類的服裝應該選用什麼面料來製作。
2、看輔料
輔料是指扣子、拉鏈、刺綉等。以拉鏈為例,同種規格的銅質金屬拉鏈和塑料拉鏈成本相差較大,而且塑料拉鏈也比較容易壞,上等衣服一般就會選用厚實的銅質拉鏈。
3、看做工
製作一件好的衣服一定很注重細節,車線一整齊、均勻,不會出現多餘的線頭,可以做到整件衣服會讓你挑不出一點毛病。
4、看用料
好衣服用料十足,該窄的地方窄,該寬的地方寬,該用足料的地方就用足料,絕不會偷工減料節省成本。
⑧ 21~26度穿什麼衣服合適
21~26度對應穿衣指數的2-3級,通常穿襯衫、薄長裙、薄T恤、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等。
一級、炎熱
溫度 >28攝氏度
夏季著裝:輕棉織物製作的短衣、短裙、薄短裙、短褲
二級、熱舒適
溫度在24.0~27.9攝氏度之間
夏季著裝: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
三級、 舒適
溫度在21.0~23.9攝氏度之間
春秋過渡裝: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
四級、涼舒適
溫度在18.0~20.9攝氏度之間
春秋過渡裝:套裝、夾衣、風衣、休閑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
五級、溫涼
溫度在15.0~17.9攝氏度之間
春秋著裝:風衣、大衣、夾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裝、西裝、防寒服
六級、涼
溫度在11.0~14.9這是度之間
秋冬著裝:毛衣、風衣、毛套裝、西服套裝
七級、 冷
溫度在6.0~10.9攝氏度之間
冬季著裝: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絨服、皮襖
八級、寒冷
溫度<6.0攝氏度
冬季著裝: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絨服、皮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