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
1、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蒙古族將「9」視為吉數。
3、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4、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僳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縣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5、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1)大碼男裝坦野蠟染擴展閱讀:
1、民族風俗。說個人,就是指一個人的性格;說族群,就是風俗。或民族或族群或集體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指個人或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范。風俗由於一種歷 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風俗、節日習俗、傳統禮儀等等。
2、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壯族人信仰多神,除祭祀祖先外,最早還膜拜巨石、高山、土地和龍蛇等。壯族人有歌圩的習俗,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賽歌台,參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們先唱「見面歌」、「迎客歌」。唱過山歌之後,就開始拋綉球、碰彩蛋、搶花炮等娛樂活動。
B. 《各具特色的民居》
中國六類傳統民居簡介:
1.中國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時代,「帝居」或「民舍」都稱為「宮室」;從秦漢(公元前後200年)起,「宮室」才專指帝王居所,而「第宅」專指貴族的住宅。漢代規定列侯公卿食祿萬戶以上、門當大道的住宅稱「第」,食祿不滿萬戶、出入里門的稱「舍」。近代則將宮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築統稱為民居。
中國木構架體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萌芽。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文化遺址反映出當時木構技術水平。公元前第 5千紀的中國中西部的陝西省西安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顯示了當時村落布局和建築情況,說明依南北向軸線、用房屋圍成院落的中國建築布局方式已經萌芽。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現存的民間住宅類型,可歸納為下列六類:
一、木構架庭院式住宅
這是中國傳統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數量多,分布廣,為漢族、滿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數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這種住宅以木構架房屋為主,在南北向的主軸線上建正廳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對峙建東西廂房。由這種一正兩廂組成院子,即通常所說的「四合院」、「三合院」。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婦女住內院,來客和男僕住外院,這種分配符合中國封建社會家庭生活中要區別尊卑、長幼、內外的禮法要求。這種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國城鎮鄉村,但因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點。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為代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
二、「四水歸堂」式住宅
中國南部江南地區的住宅名稱很多,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體一致,只是院子較小,稱為天井,僅作排水和採光之用(「四水歸堂」為當地俗稱,意為各屋面內側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這種住宅第一進院正房常為大廳,院子略開闊,廳多敞口,與天井內外連通。後面幾進院的房子多為樓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頂鋪小青瓦,室內多以石板鋪地,以適合江南溫濕的氣候。江南水鄉住宅往往臨水而建,前門通巷,後門臨水,每家自有碼頭,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三、「一顆印」式住宅
雲南省(中國西南部)的「一顆印」式住宅可以作這類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國南部)等省稱為「印子房」。這類住宅布局原則與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轉角處互相連接,組成一顆印章狀「一顆印」式住宅建築為木構架,土坯牆,多繪有彩畫。
四、大土樓
大土樓是中國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圍成環形的樓房。一般為 3~4層,最高為6層,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戶人家。庭院中有廳堂、倉庫、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這種住宅防衛性很強。客家人為保護自己的生存創造獨特的建築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五、窯洞式住宅
窯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國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黃土層較厚的地區。利用黃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窯洞。這種窯洞節省建築材料,施工技術簡單,冬暖夏涼,經濟適用。窯洞一般可分為靠山窯、平地窯、磚窯、石窯或土坯窯三種。
六、干闌式住宅
干闌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為傣族、景頗族、壯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闌是用竹、木等構成的樓居。它是單棟獨立的樓,底層架空,用來飼養牲畜或存放東西,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隔潮,並能防止蟲、蛇、野獸侵擾。
C. 坦克世界野隊重坦是不是不行了
重坦目前最強勢的是T57(8.9版本會被削弱)。此外的其他10級重坦在目前國服TD世界的大環境下顯得比較無力,主要問題在於隨著銀幣購買金幣彈的玩家增多,10級重坦相對比較強項的防禦能力被大幅度削弱,基本上9-10級的輸出類坦克都有能力擊穿大部分重坦的正面!
最為明顯的就是-4和-7這「蘇系雙熊」。目前這兩車在俄服勝率分別排10級重坦的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沒有了防禦能力的重坦,輸出不如中坦,抗線不如TD,因此確實會讓人感覺不行。強烈建議LZ不要練這兩輛車。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好使的車,比如目前環境下的鼠式如果使用者會擺姿勢的話,幾乎能碾壓所有不使用金幣彈的車輛,因為火炮較少,這種超重型車輛的速度劣勢就不很明顯,但是其超出其他重坦一截的防禦能力在大家防禦能力都不怎麼樣的情況下就顯得格外突出。如果想練重坦的話,這也算一個方向。
如果一定想玩重坦,其實可以考慮走M系的炮塔TD線,練出T110E4,這個車雖然炮塔轉向只有正面180度,但是手感和重坦相差無幾,火力比重坦猛一大截,機動和防禦能力也還算將就,目前環境下算是很不錯的重坦型車輛了。此外T110E5也算是輛好車,裝填快,機動好,正面防禦還算可靠,而且穿深和傷害也都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M系重坦線4-6級車比較坑,LZ自己權衡吧
D. 坦克世界單野中坦哪個好
選 什 么 車 要 看 個 人 風 格 !
黑 槍 手,必選 豹 子 140【親 爹 神 俯 角】
轉 場 走 位,輕 坦 達 人, 查 查 62A 140
傳 統 中 坦 ,62A 140 4202
重 坦 改 行 的, 50妹
以 上 都 用 過,按 個 人 風 格 選 用,上 手 容 易,心 情 好
c 系 尚 未 畢 業,不 做 任 何 評 述
E. 坦克世界野隊玩什麼重坦好
樓上幾位的回答都是比較專業的,我就不獻丑了,只推薦一款,T57, 野隊里,這輛車的爆發絕對讓你嗨到極點,為什麼呢?因為野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所以連走位都是亂七八糟的,而這時,T57的爆發就在這里盡顯無疑,悄悄地摸過去,或者跟隨大部隊前進,抓准時機,騷年,按住W,一鼓作氣的沖過去,打完均傷350左右的4發炮彈後撤離,裝填20多秒後,再次沖鋒,OK,別管輸贏了,這是野隊根本不能控制的,你的輸出決定了這局是否完成了你該完成的工作,其他的就讓他們想去吧!說去吧!
F.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1、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
2、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
3、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乾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樑拋粑粑。
(6)大碼男裝坦野蠟染擴展閱讀:
土家族的節慶:
1、土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節日。土家族過年時年事活動持續時間久,內容豐富多彩。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作準備。過年之前置辦年貨、殺年豬、打粑粑、做團饊、殺年豬、推豆腐等。
2、牛王節,即農歷四月八是傳統節日,節日內容一般都是對牛的崇敬和感謝。這一天人們盛裝來到牛王廟,供酒、肉、米把,並焚香祭祀牛王,同時放鞭炮、吹嗩吶、跳擺手舞。擺筵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親好友。
3、大部分土家族稱六月六為「曬龍袍」,相傳這一天是土司王覃垕遇難之日,因此家家戶戶都要把新衣服、好衣服拿出來曬,以紀念土王,保子孫後代昌盛興旺。有的地方則以六月六為「吃新節」,家家都用包穀煮酒行祭,殺牛敬神,還有一些地方在這天會殺兩頭豬,到神壇敬彭公爵主。
4、七月半即中元節,也稱鬼節、亡人節,主要是祭祖。土家族人過七月半,和客家人不同,不是過七月十五,而是過七月十四,也有的姓氏或者地區過七月十三、十五均可。七月半是土家族較大的節日之一,這天在土家族地區路邊隨處可見燒紙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