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嶺南盆景的木棉是怎樣造型的
嶺南盆景多以高大的木棉和蒼古的榕樹為創作題材,選擇萌芽能力強的樹種,採用「截干蓄枝」的獨特造型方法,使嶺南盆景藝術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樹木成型後,樹形自然,枝幹粗細勻稱。脈絡清晰流暢,神韻有致,剛勁有力,雄偉挺拔,蒼古自然,飄逸豪放。
B. 木棉是什麼做成的
木棉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
高10-25米。樹干基部密生瘤刺,以防止動物的侵入。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景象。木棉花桔紅色,3~4月開花,先開花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木棉的花大而美,樹姿巍峨,可植為園庭觀賞樹,行道樹。
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花桔紅色,每年2~3月樹葉落光後進入花期,然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
(2)三古木棉男裝圖片擴展閱讀
木棉的文化
傣族文化
從古至今,西雙版納的傣族對木棉有著巧妙而充分的利用:在漢文古籍中曾多次提到傣族織錦,取材於木棉的果絮,稱為「桐錦」,聞名中原;
用木棉的花絮或纖維作枕頭、床褥的填充料,十分柔軟舒適;在餐桌上,用木棉花瓣烹制而成的菜餚也時有出現;此外,在傣族情歌中,少女們常把自己心愛的小夥子誇作高大的木棉樹。
廣州早在1930年代就曾定木棉花為市花,1982年再次選定它為市花。因為木棉開紅花,所以在當地也叫紅棉花,廣州市到處可看到「紅棉亭」。廣州人以鮮艷似火的大紅花,比喻英雄奮發向上的精神,因此木棉樹又被譽稱為「英雄樹」,木棉花也就成了「英雄花」,
而以木棉作行道樹的路段就叫「英雄路」。就連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的看台,也將每個小區設計得像花瓣,合起來像一朵盛開的木棉花,市政府網站的站徽也用木棉花,而廣州著名的花園酒店、南方航空公司和華南理工大學也都是以木棉花作為標識
C. 為什麼說木棉樹是男性的啊
《致橡樹》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
「橡樹」的形象象徵著剛硬的男性之美,而有著「紅碩的花朵」的木棉顯然體現著具有新的審美氣質的女性人格,她脫棄了舊式女性纖柔、撫媚的秉性,而充溢著豐盈、剛健的生命氣息,這正與詩人所歌詠的女性獨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為表裡。
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詩中的橡樹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而是詩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徵。因此,這首詩一定程度上不是單純傾訴自己的熱烈愛情,而是要表達一種愛情的理想和信念,通過親切具體的形象來發揮,頗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樹是高大威儀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並且有著豐富的內涵——「高枝」和「綠陰」就是一種意指,此處採用了襯托的手法。詩人不願要附庸的愛情,不願作趨炎附勢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樹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詩人也不願要奉獻施捨的愛情,不願作整日為綠陰鳴唱的小鳥,不願作一廂情願的泉源,不願作盲目支撐橡樹的高大山峰。詩人不願在這樣的愛情中迷失自己。愛情需要以人格平等、個性獨立、互相尊重傾慕、彼此情投意合為基礎。
詩人要的是那種兩人比肩站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詩人將自己比喻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樹身旁跟橡樹並排站立的木棉。兩棵樹的根和葉緊緊相連。詩人愛情的執著並不比古人「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遜色。橡樹跟木棉靜靜地、堅定的站著,有風吹過,擺動一下枝葉,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們兩人世界的語言,是心靈的契合,是無語的會意。
D. 木棉是什麼材料它的用途是什麼
木棉又名紅棉、英雄樹、攀枝花、斑芝棉、斑芝樹、攀枝,屬木棉科,落葉大喬木,原產印度。木棉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10-25米。樹干基部密生瘤刺,以防止動物的侵入。
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景象。木棉花桔紅色,3~4月開花,先開花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木棉的花大而美,樹姿巍峨,可植為園庭觀賞樹,行道樹。
木棉花現為廣東省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台灣省高雄市的市花。花園酒店、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南方航空、廣州電視台使用的標志有木棉花的圖案,而廣東電視台過往也曾使用木棉花標志。
烽火源自於南越王趙佗,他以滿樹紅花似烽光而得名;古貝源自於梵語Karpassa的音譯;吉貝相信源自於南洋土語Ceiba的音譯,此名稱原指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因形狀相似故而混淆;瓊枝之名則指木棉於海南(瓊)島生長的樹木因而得名。
木棉樹的花呈鮮紅色,就像用英雄的鮮血染成的,故被稱之為英雄樹。
E. 木棉花有幾種顏色
只有2種,橙紅和紅色的。
1、橙紅木棉花圖片
木棉花,中葯名。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的乾燥花。春季花盛開時採收,除去雜質,曬干。
木棉花品常皺縮成團。花萼杯狀,厚革質,長2~100px,直徑1.5~75px,頂端3或5裂,裂片鈍圓形,反曲;外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內表面被棕黃色短絨毛。花瓣5片,橢圓狀倒卵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3~200px,寬1.5~87.5px;外表面淺棕黃色或淺棕褐色,密被星狀毛,內表面紫棕色,有疏毛。雄蕊多數,基部合生呈筒狀,最外輪集生成5束,柱頭5裂。氣微,味淡、微甘、澀。
F. 求二張木棉花圖片
終於回到了這座小鎮。離開了三年,這里的氣息依舊不變。獨自一人走在路上,到處都是木棉花,原來又是木棉花開的時候了。迷迷糊糊的,登上了這座山峰,來到這棵木棉樹下,思緒回到了三年前……
三年前的我們剛剛小學畢業。雖然大家都還是一副稚氣的面容,但彼此之間早已成了莫逆之交。那個時候,你決定去往幾十公里以外的一所重點中學,而我也選擇了前往幾百公里外的一間著名學府。那個暑假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一起――一起打球;一起回母校;一起走遍每個角落。暑假即將要結束,我們也將告別這座小鎮,同時也告別對方。啟程的前一天,我們一起來到了這棵木棉樹下,在它粗壯的樹幹上刻下我們兩個名字,也彼此約定三年後的今天,在木棉花開的時候,我們都要回到這棵木棉樹下。然後我們就並肩下山,踩著滿地的木棉花。
那天晚上我們都沒有回家。我把以前的幾個同學都約了出來,然後一大堆人,買了很多的零食,然後坐在公園里聊天,直到太陽從東方升起,才揮手告別,回到各自的家中。
那天的太陽格外的刺眼…………
當我們提著各自的行李在車站相遇時,我們都沒有說話,只是用一個微笑互相道別………………
三年前的一幕幕我都銘記在心。三年後的今天我又回到了這里,回到這棵樹下。等到日落西山,卻仍然不見你的身影。
兩個星期過去了。這兩個星期我每天都會到那木棉樹下等候你的到來,卻始終不見你的影子。
今天早上,我再次來到這木棉樹下,用短短三分鍾的時間注視那兩個早已有些模糊的名字。然後轉身下山。
映著刺眼的陽光,獨自一人,踩著滿地木棉花……
G. 木棉皮的圖片
其實你自己就可以搜的。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z=0&word=%C4%BE%C3%DE+%B4%CC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word=%C4%BE%C3%DE+%C6%A4&z=0
H. 木棉樹的圖片
請登陸:
http://bbs.xm60.com/Board/bbs3/2005-7-12-465.html
I. 木棉花長什麼樣子的
木棉最早見載於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向漢帝進貢烽火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據說此烽火樹即木棉樹。廣州人對木棉有著特殊的情感,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嶺南。
粵人以木棉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墊,唐代詩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鄭熊《番禺雜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三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木棉花還可以做葯,每逢春末採集,曬干,經揀除雜質和清理潔凈後,用水煎服,可清熱去濕。
木棉花較大,色橙紅,極為美麗,可供欣賞。古代廣州木棉樹種植甚廣,其中以南海神廟前的十餘株最為古老。每年舊歷二月,木棉花盛開,每天來觀者達數千人,場面熱鬧,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廟古木棉花歌》頌之。現在南海神廟仍有兩棵古木棉,久經風霜,挺拔依然。
木棉樹屬於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冠總是高出附近周圍的樹群,以爭取陽光雨露,木棉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及鮮艷似火的大紅花,被人譽之為英雄樹、英雄花。最早稱木棉為「英雄」的是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1959年,廣州市長朱光撰《望江南·廣州好》50首,其中有「廣州好,人道木棉雄。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之句。
木棉花為廣州市和高雄市市花。
木棉花亦為攀枝花市的市花,攀枝花市也是我國唯一以花名作為城市名的城市。
J. 日本木棉花的介紹和圖片
更多圖片(7張)
絲棉木,生於山坡林緣、山麓、山溪路旁,喜光,稍耐蔭,耐寒,亦較耐旱。適生於肥沃、濕潤之地,中性土、微酸性土均能適應。根系發達,萌生能力強,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