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防水電子手錶遇冷上霧正常嗎
如果發現手錶進水後,可用幾層衛生紙或易吸潮的絨布將表嚴密包緊,放在40瓦的電燈泡附近約15厘米處,烘烤約40分鍾,表內水汽即可消除。切勿把手錶的靠近火直接烘烤,以免使表鏡受熱變形。因為雖然表盤上看是沒有水汽了,但是機芯裡面可能還是存在水份的,時間長了機芯會生銹機芯導致損壞。手錶進水後建議還是盡快找專業的維修網點讓師傅檢查做處理的,這樣可以減少您不必要損失的。
歷史上的日本 日本從地圖上看它像一條綿長的絲巾,漂泊在浩憾的西太平洋上,它也像一條長長的圍牆緊緊的堵住我們走向太平洋的路,正是這樣一條綿綿群島同我們的台灣省\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夠成了美國封鎖中國巨龍的一條沉重鏈條.史稱"島鏈政策".而日本在這個政策中充當重要角色!日本由本州\九洲\四國\北海道\琉球群島等部分組成,人口過億.政治體制實施,君主立憲,首相專屬負責制,國家的最高元首稱為天皇,天皇實施世襲制由皇室直系男性繼承(不過日本現在的皇太子生不出兒子看來日本要出現第一位女天皇啦).日本的天皇制大約於公元六世紀確立,後延襲至今,不過天皇起源考證是被禁止的,經不起考驗的.歷史上的日本對中國的感情經歷了,從仰慕到迷信,從崇拜到敬畏,從同情到藐視的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再到想鯨吞」老師」的險惡用心!早在唐朝時日本就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先後派遣13批遣唐使,隨著日本的內亂也產生了很多中日磨擦,最著名的就是戚繼光搞倭,到真正第一次中日正式沖突是日本最著名的戰爭狂人豐臣秀吉侵略高麗開始的,不過此次還是以我們的大勝而結束,元代時蒙古人曾三次派樓船攻打日本本土,只可惜三次均被」東瀛神風」所打敗!也正因為於此風神在日本佔有特殊的歷史地位!總體來說日本在甲午海戰之前對中國是處於一種恐懼的心理中!中日對比中國長時間占據領先!但恰恰是在近代的歷史上日本出了一個影響全世界的偉人明治天皇,他改變了日本也改變了中日間的優劣關系,他讓日本成為一個富國強兵的國家,也正是這個富起來的彈丸小國給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也正是這個彈丸小國讓我們懂得了反抗比什麼都重要,自強比什麼都緊迫!近代歷史上對中華民族傷害最大的就是這個小國,他從維新之初起,就像一個賭徒一樣用傾國之力爭得每一份利益,1894年明治天皇採取了一個世紀豪賭,他用日本全國之力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這次豪賭他贏得了一個富強的第一桶金,中國輸了,我們賠上了北洋水師,賠上了朝鮮的利益,賠上了二億兩白銀,賠上了祖上疆土,賠上了中華民族最後的尊嚴!日本贏了第一次,但那不會是最後一次,他們有更大地豪賭,他們打敗了沙皇俄國,吞並了朝鮮,攥取了東北的利益!就是這樣一次次豪賭的成功,他們認為他們能夠讓中國傾家盪產,但是中華民族從來都是不懼侵犯的,從來都是不屈的民族,我們用我們實際的行動告訴了他們,對不起你的酬碼沒有啦.....你破產了!http://www.newzgjs.org/dispbbs.asp?boardid=23&id=1289&page=1
日本歷史
承久之亂
1199年(正治元年)鐮倉幕府的創始人源賴朝去世,年僅18歲的其子賴家繼任將軍。賴家精於弓箭馬術,但缺乏其父的政治才能及權威,獨斷專行,重用其岳父,排擠幕府元老,引起許多御家人的不滿。在源賴朝之妻北條政子的主持下,首先剝奪了賴家的裁判權,然後組成13名元老決定重大決策的協議制。1200年,北條時政鏟除支持賴家的梶原家族,並在1203年軟禁賴家,同時滅其岳父家族,立其弟實朝為將軍,自己以輔助將軍的名義掌握幕府大權,被稱為「執權」。
翌年時政殺害賴家,但在政子的反對下,時政被迫引退,由其子北條義時掌握幕政。1213年,義時滅侍所別當和田義盛及其家族,鞏固了其執權的地位。但此時實朝已經成人,並積極參與幕政,喜愛公家文化,與朝廷關系頗佳。1219年,實朝在就任右大臣儀式的途中被其侄公曉所殺,公曉亦被殺,源氏斷絕。義時希望立皇族親王為將軍,但遭到後鳥羽上皇的反對,只好立源氏遠親攝關家三歲的藤原賴經為將軍,自己繼續掌握幕府政權,自此以後將軍成為虛設。
幕府內部的爭斗使本來就對武家政權不滿的天皇朝廷提供了試圖恢復公家權力的機會,1198年開始院政的後鳥羽上皇積極採取加強朝廷經濟實力的措施,並通過恩賜土地的方式吸引近畿地區的武士以及對北條家族不滿的御家人,在「北面武士」機構之外,還設置了「西面武士」組織。上皇拒絕了北條義時允許皇子做幕府將軍的請求,並在1221年5月向各國武士頒布討伐北條義時的院宣。時值承久三年,因而被稱為「承久之亂」。但響應朝廷的武士並不多,而在北條政子的鼓動下,大多數御家人重新集結在幕府旗下,並從鐮倉分兵東海、東山、北陸三路向京都方向進發。面對19萬之多的幕府軍隊,萬余名的朝廷軍隊一觸即潰,不到一個月,幕府軍就打敗了朝廷軍,並佔領了京都。幕府立新天皇,將包括後鳥羽上皇在內的三位上皇流放到離島,並處死參與計劃討幕的貴族與武士。天皇被處罰以及貴族被處死的事情前所未有,因而對當時的社會產生較大影響。幕府沒收了參與討幕貴族及武士的3000所領地,將其作為幕府的直轄領地,並任命在此次內亂中立有戰功的御家人為新地頭,稱為「新補地頭」,同時決定了新地頭的俸祿標准。另外,幕府在京都設「六波羅府」,由北條義時之弟北條時房及其子北條泰時擔任其長官——「六波羅探題」,取代過去的京都守護。其職責除警衛京都、監督皇室活動外,還兼有負責統帥西日本御家人以及執掌西日本的行政、司法等事務。「承久之亂」之後朝廷喪失了擁有軍隊的權力,皇位繼承及朝廷政治也由幕府決定,國家權力嚴重傾向武家。
1224年,北條義時去世,翌年大江廣元、北條政子亦去世,任幕府執權的北條泰時針對時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改變執權獨斷的體制,在1125年設置「聯署」一職,並由其叔父北條時房擔任此職,輔助執權掌管政務;同時任命11名精通政務的御家人組成「評定眾」,做為幕府的最高決策機構,與執權、聯署協商決定重大行政、司法事務;其次,在1232年制定了《御成敗式目》(亦稱為《貞永式目》)的武家法規,以簡單易懂的語言概述了行政、司法的規則以及武士應遵守的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其中要求各級武士嚴守自己的職責,向公背私,不得越權妄為,嚴禁「非國司而妨國務,非地頭而貪地利」等。到北條泰時之孫北條時賴任執權時,進一步完善了以執權為中心的政治體制。即在1249年設置數名官員組成的「引付眾」,其職責是協助評定眾審理文書及裁判。同時,時賴清除北條傍系有力家族,將幕府權力集中在北條嫡系家族——「得宗」,並廢除藤原家族出身的將軍,立完全由幕府擺布的皇族親王為將軍。
在鐮倉時代,武士領主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被稱為「御家人」的武士擔任地頭,而那些「非御家人」武士通常被任命為庄官,管理下人、隨從、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武士的所有子女均有繼承權,分家後亦聽從本家的調遣,形成一大家族,族長稱為惣領,戰時率家族成員進行作戰,平時帶領子弟到京都或鐮倉服警備義務。武士女性成員不參與軍事活動,但亦可成為地頭或御家人,流行出嫁婚姻制,但結婚後仍用原姓氏。武士住在「武士館」中,平時練習騎、射武藝,逐漸形成重武勇、禮節、廉恥、正直、節儉等內容的「兵道文化」。農民分為上層農民「名主」和下層農民「作人」,他們是從事農業的主要勞動力,交納30%左右的收獲量作為「年貢」,另外還要交納土特產的「公事」,提供稱為「夫役」的徭役。當時已普及兩季農業、牛耕、肥料、水車等,但農民生活依然困難,因而經常以名主為首反抗地頭、領主的壓迫與剝削,其手段多為訴訟和逃亡。盡管如此,由於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經濟作物的發達,手工業和貿易也得到發展,出現了定期集市和貨幣經濟。大量宋錢輸入日本,到鐮倉幕府末期,84%的交易使用貨幣,同時出現了高利貸「借上」、遠距離的匯兌和從事批發的「問丸」。
Tags: 日本歷史 承久之亂
By 過客 at 2006-06-10 16:39 | 歷史學 | 發表評論
平家物語里比較精彩的部分
前幾天staki在評論里留言,做了個關於《平家物語》的小調查:作為《平家物語》讀者的您,如果要向大家推薦該小說的話,您認為哪部分最為精彩並且能代表該作品風格呢?
我今天才看到,回復後提上來,有興趣的各位也說說。我喜歡的幾部分是:一是「烈馬」這段,就是佐佐木四郎高綱得到「生食」後的故事。關東武士的性格刻畫的非常生動。
還有當然是我曾說過的平敦盛之死這段,關東武士和習慣於宮廷生活的貴族對比強烈,非常經典。
在日本,平家物語通常和三國演義相提並論,日本文學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披堅執銳、躍馬橫槍的英雄人物」,一改平安朝時期小說行文典雅,筆意纏綿的特點。除了上面所說的兩段,還可以看看木曾之死,今井得到木曾已死的消息:
今井四郎正在酣戰,聽得這個喊聲,說道:「事已至此,我還為誰而戰呢!請看吧,東國的諸位!這就是日本第一的硬漢自盡的榜樣!」說完,把刀尖插入口裡,一頭栽於馬下,穿透咽喉而死。
是不是和源氏物語大不相同呢?
平家物語
日本中世紀長篇歷史戰爭小說。作者不詳 。原稱《平曲》,又稱《平家琵琶曲》,為盲藝人以琵琶伴奏演唱的台本,只有3卷,後經說書藝人傳唱、補充,加之一些文人校勘 、改造,在1201~1221年初步形成今傳的13卷本。
《平家物語》主要敘述以平清盛為首的平氏家族的故事。按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前6卷描寫了平氏家族的榮華鼎盛和驕奢霸道;後7卷著重描述了源平兩大武士集團大戰的經過,渲染了平氏家族終被消滅的悲慘結局。《平家物語》圍繞平氏集團由盛至衰這一中心線索,藝術地再現了平安王朝末期舊的貴族階級日趨沒落,逐漸為新興武士階層所取代,而上升到政治舞台上的武士集團,由於被貴族同化,又被地方上擁有實力的武士集團所吞沒的歷史畫卷。盡管作者有意把平氏的消亡歸咎於他們為所欲為的惡行,但在客觀上卻道出了「貴族化」才是平氏走向衰敗的症結。《平家物語》最大的藝術成就是塑造了王朝文學所不曾有過的披堅執銳、躍馬橫槍的英雄人物。這些形象的出現,標志著日本古典文學開創了新的與王朝文學迥然有異的傳統,給後世文學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源平合戰
即源平戰爭,史稱「治承 壽永之亂」,指日本平安時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間,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士家族集團一系列爭奪權力的戰爭的總稱。
源平合戰對日本歷史有著重大的影響。其彰示著武士集團的逐步上升,公卿集團的快速衰敗。源平合戰結束後,源賴朝於1192年就任征夷大將軍,於鐮倉設府理事,開始了鐮倉幕府時期,開創了以後綿延七百餘年的幕府政制。
《踩虎尾的男人》之 源義經的貴族風度
這部在日本投降同一個月拍攝的電影命運多磨,1952年才獲得首映。而大家在討論黑澤明電影的時候也很少討論到它。
我對它的興趣最早源自源義經。源義經是在日本被稱做戰神的人物。盡管以後還有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甚至乃木希典等都被冠以戰神的稱號,但源義經依然是他們當中最賦傳奇色彩的一個。
源義經幼年喪父,後來幫助自己的異母哥哥源賴朝討伐平氏家族,在一之谷以七騎沖下懸崖,從背後打亂了平家陣腳,一舉擊敗數量占優的平家隊伍。然而,功高蓋主反遭嫉恨:「可惜猜忌之心乃人之本性」,黑澤明在片子一開始就這樣說。義經滅了平家後,源賴朝怕他野心篡位,下令追殺義經。踩虎尾的故事就是從這里開始。
在片中,義經似乎是個文弱的貴族公子,但這不過是表面現象。義經個子矮小,面目俊美,但他是傳說中的劍道高手。義經在得見賴朝,統帥大軍之前的流浪生活中,在五條橋遇到了打劫為生的千人斬惡僧弁慶。一種說法是弁慶看上了義經的腰刀,八卦一點的傳聞是弁慶看上的是當時女裝的義經本人。總之經過激戰,神力無邊的弁慶被打敗,並且以後一生臣服於義經。
這樣的說法是否可靠?文弱的貴族形象和劍道高手能否重合?尤其是還有這樣的傳聞:義經在同平家最後的大海戰中不小心失落自己的佩弓,他慌忙跳下船去打撈。事後他說,這是因為他的弓很軟,被對手揀了去會遭到嘲笑。
這兩個形象其實不矛盾。劍道等械鬥,因為兵器的作用,所以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退居第二,而技術、經驗等更能決定勝負。比如現在流行的菲律賓刀棍術(kali)的大師,有的已經90多歲,走路都不利落。但一旦給他一刀在手,平常的三五個持械的人都會被他輕易打敗,這是徒手爭斗很難做到的。兵器會把技術上的優勢有效的放大。
源義經在踩虎尾中被處理成了只要一露出面貌,就會被發現非同常人的貴族公子形象。歷史上的記載,在被源賴朝追殺,一行人化裝出關的時候,因為他難以掩飾的貴族氣質引起守關將士的懷疑。當時他們一行7人,弁慶等做僧人打扮,義經裝成腳夫。弁慶為了避免義經被發現,借口斥責他,把義經推到地上杖責。守關的將士認為沒有人敢打主子,這個腳夫不可能是義經,放過了他們。
不過即使是這樣氣質的貴族公子,在平家物語里也不過是粗魯武士的統帥。平家公子們才是久居京都的真正貴族。源平合戰中粗野的關東武士和習慣於高雅的朝廷生活的平氏貴族對陣一直是最引起人同情的部分,它對人們的沖擊導致很多浪漫文體的文學誕生,成為以後日本能劇和歌舞伎的源泉。
平家物語中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平敦盛的故事。平敦盛多才多藝,深通音律,擅吹橫笛。二月六日,源平兩軍對峙於一之谷,夜半時分,敦盛難以入眠,當下取出心愛的名笛「小枝」,吹奏一曲。夜深月高,四野無聲,優雅的笛聲遠布。不僅本方陣中,敵陣中人也紛紛醒來,側耳傾聽,贊不絕口。
源氏陣中的熊谷直實,力大無窮,武藝高強,粗通音律。他凝神細聽,拍案叫好:「不想平氏陣中,有此風雅之人,大戰將發,坦然吹笛,而笛聲清澈動人,沒有絲毫渾濁紊亂之象。」
第二天惡戰,義經從懸崖縱馬沖下一之谷,平軍大敗。熊谷次郎直實向海邊直追而去,看見一騎武士正奔向海灣的船隻,策馬下海,已經遊了五六段遠。熊谷喊道:「喂,我看你是位大將軍,臨陣脫逃,不感到羞恥嗎?快回來!」舉起扇子來招呼,那人真的轉回來了。當他正要上到岸上之時,熊谷次郎躍馬上前與之交鋒,立即將他擊落馬下,按住要割取首級。把頭盔揭掉看時,原來卻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只和自家的幼子年齡相仿,怎好利刃相加呢!於是說道:「你到底是何人,報上名來,我可救你。」「你又是何人?」「我是個平常的人物,武藏國住人熊谷次郎直實。」「這樣說來,碰到了你,我倒不想通名了。對你說來,我算得上是個象樣的對手,我不用通報姓名,你砍了首級去問吧,人們會認得出的。」
熊谷次郎聞聽,想道:「果真是個了不起的大將軍。算了,饒了他吧。」可是往後面一看,五十餘騎源家隊伍已經跟了上來。熊谷憐惜這個少年,不知如何下手,也只好哭著取了少年的首級。同時把那人裝在錦袋裡的笛子取過掛在腰間。
後來,當他把這笛子呈給義經看時,人們無不流淚。這少年就是十六歲的平敦盛。此後被傳為民間凄絕的故事,到處傳唱。平敦盛殉教舞中的名段就是日後織田信長最喜歡唱的:
人間五十年,與天相比,不過渺小一物。看世事,夢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滅隨即當前。此即為菩提之種,懊惱之情,滿懷於心胸。汝此刻即上京都,若見敦盛卿之首級!放眼天下,海天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
源義經
源義經(1159年—1189年5月17日),源義朝與常盤之子。義經出生不久後,其母常盤為了保住年幼的孩子們,投靠殺夫仇人平清盛。
義經8歲被送入鞍馬的寺廟當和尚,更名:遮那王。源義經的少年時代便在寺廟中度過,兵法與劍術都在寺廟學習的。
成年後更名為源義經,又稱源九郎義經、判官義經、御曹司義經。
後來在異母兄長源賴朝之下,統帥源家大軍,成為源平合戰滅亡平家的最大功臣。後來因為與源賴朝意見不和,引發沖突,最後自殺身亡,享年31歲。
島原起義
日本江戶幕府初期,九州島原半島和天草島農民與天主教徒反對幕藩封建壓迫和宗教迫害的大起義。又名島原、天草起義。爆發於1637年,次年失敗。
島原和天草是天主教在日本的傳教中心。先後領有該地的大名天草種元、小西行長和有馬睛信都是天主教徒。從1612年起,江戶幕府在實行鎖國政策同時,加強了對天主教徒的迫害。松倉重政繼有馬直純領有島原後,用灌涼水、火烤、烙印、針扎、竹鋸鋸首、滾開的硫黃水澆頭等毒刑強迫信徒改宗。他還在領地內大興土木,為了討好幕府,主動承擔巨額軍賦,支援修築江戶城,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其子松倉勝家襲封後,巧立名目,盤剝尤為苛酷。1634年後,連年歉收,農民無力完納年貢和各項雜稅,松倉勝家對農民施加各種酷刑。與島原一水之隔的天草島領主寺澤氏,也採取同樣手段迫害農民與天主教徒。
1637年10月25日,口之津農民首舉義旗,附近各村紛紛響應,逐殺官吏,天草的農民和教徒也開始行動。起義群眾推選少年益田時貞(亦稱天草四郎)為首領,以益田好次等天主教徒和浪人、武士充任參謀,很快控制了島原半島南部和天草的大部分,但攻打半島上的島原城和天草島上的富岡城相繼失利。12月初,幕府命板倉重昌率軍鎮壓,義軍及其家屬近 4萬人占據半島上的有馬氏的廢城-原城,憑險固守。起義者的頑強抵抗,使板倉的兩次進攻均告失敗,1638年元旦強攻時,板倉被擊斃。1月14日,老中松平信綱率軍抵島原,以12萬大軍圍困原城,並利用荷蘭人的軍艦炮擊原城14天之久。為打破幕藩軍的圍困,起義軍經常夜間出擊打擊敵人,並乘機奪取糧食、彈葯,但由於長期被困,補給困難,終於彈盡糧絕。2月27日,松平信綱發動總攻,28日城陷,以益田時貞為首的起義者男女老幼萬余名,均慘遭殺害。
島原起義使江戶幕府受到巨大沖擊,為緩和農民的反抗,松倉勝家以失敗罪被處斬,寺澤氏領地被沒收。此後,幕府嚴厲推行禁教政策,促進鎖國體制(見鎖國令)的最後完成。
③ 瑞安的名人有那些
瑞安是名人薈萃之地,文化之邦。自古民間傳說「瑞安出才子」。據統計,自隋朝以來,歷代進士307位,其中狀元三位。歷代名人有漢朝的蔡敬則。特別是自宋以來,學人蔚起,人才輩出。號稱「元豐太學永嘉九先生」的許景衡和周行己,他們傳播程朱理學,開學術研究之風。而後陳傅良進一步發展永嘉學派學說,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有著較高的地位和較大的影響。還有在北宋熙寧、元豐年間名動京師的著名學者林石,「嘉熙四諫」之一的著名詩人曹豳等。元末明初,瑞安出了一位偉大的戲劇家高則誠,撰寫了《琵琶記》,奠定了南戲的基礎,因而贏得了「南戲鼻祖」之美譽。明代有著名書法家姜立綱,被瑞安人譽為四賢之一的卓敬、書畫家任道遜、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的林增志。清代孫詒讓、孫衣言父子治學名震遐邇。還有一大批文人學者孫希旦、黃體芳等。近代,革命家有蔡華、蔡雄、林去病等英雄人物;教育家有金嶸軒;實業家李毓蒙開溫州機器製造之先河;吳百亨,創擒雕牌煉乳。現代著名學者有著名的歷史學家周予同、水生生物學家伍獻文、書法家鄒夢禪等等。他們都為祖國的歷史文化有過卓越的貢獻,在瑞安大地上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
自南朝至今,歷代許多文人騷客來瑞。風流太守謝靈運數次游覽仙岩,寫下了「誰知蒼莽千峰外,尚有仙山一點青」名句。南朝齊梁間號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隱居瑞安陶山,有楹聯為證:「六朝霸業成逝水,千古名山猶姓陶」,理學大師朱嘉曾遊仙岩,會陳傅良,並手書「開天氣象」匾仍懸掛在聖壽禪寺的山門上。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經過瑞安寫下著名詩篇《過瑞安江》。還有方干、王十朋、陳昌時、俞樾、余紹宋等等文人學者都留下了不朽佳作。近代的朱自清因梅雨潭的綠而陶醉,洋洋灑灑寫下了名篇《綠》,也令世人陶醉。郭沫若慕名專程來到玉海樓,所以才有了他對孫氏精闢的闡述,玉海樓里才能尋覓到他許多墨寶。這些歷代名人來瑞,使古城瑞安添色不少。蔡敬則、許景衡、陳傅良、王執中、葉適、高明、卓敬、姜立綱、孫詒讓、陳虯。分別是瑞安歷史上著名的永嘉學派學者、南戲鼻祖、創甲骨文先學者等。
#2
江山代有人材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飛雲江畔這片古老的土地被人們譽為「東南小鄒魯」,有宋以來,學人蔚起,書聲比戶,人才輩出。開「永嘉學派」先聲的陳傅良、「南戲鼻祖」高則誠、經學大師孫詒讓、歷史學家周予同、水生物學家伍獻文、報壇泰斗趙超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體壇名將夏煊澤、周小菁、文藝界明星黃宗江、黃宗英、黃宗洛、姜嘉鏘、陶慧敏等,為瑞安譜寫了燦爛的人文篇章。
陳傅良 字君舉,號止齋,今瑞安塘下鎮鳳山村人。他是南宋著名學者,其高風亮節,學術成就,甚為時人和後世的尊崇和敬仰...... 葉 適 字正則,號水心,出生於瑞安縣城。是一位唯物主義思想家,是永嘉學派學說的集大成者......
高則誠 生於1305年,原名明,號則誠,又號菜根道人,瑞安閣巷人。在他任官期間,經常為人民著想,替百姓辦了不少好事...... 孫詒讓 又名德涵,字仲容(一作仲頌),晚號籀頃,浙江瑞安人。孫詒讓是我國近代著名的一代經師,由於他的學術研究極為朴實......
陳 虯 原名國珍,字志三,號蟄廬,瑞安人,祖籍樂清,清光緒十五年(1889)舉人。是我國近代傑出的改良主義思想家...... 伍獻文 1900年2月15曰生於瑞安南岸嶼頭村。是我國優秀的教育學家和水生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著有《中國的比目魚》......
李毓蒙 瑞安東山人,二十歲時兌一架曰本進口的彈花機產生極大興趣,後來自己發明了一部新穎的彈花機...... 曾聯松 原籍瑞安,生於1917年。1938年參加中國==,積極從事地下活動。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
黃宗江 系中國電影協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其祖籍瑞安,被譽為南開中學繼曹禺之後男扮女裝的最佳演員...... 黃宗洛 是藝壇黃氏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1926年出生。是影視戲三棲表演藝術家。自稱為「七十二變」,欲與孫大聖爭高低......
陶慧敏 瑞安籍影視明星里最年輕的一位要數陶慧敏,她原為瑞安市越劇團演員,後調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任演員,現為...... 姜嘉鏘 男高音歌唱家,1935年出生在瑞安城關。供職於中央民族樂團。系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
黃宗英 繫上海市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國際筆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五屆名譽理事.
④ 積家手錶什麼階層人戴了解的親說下
經濟實力強的人,因為積家手錶是非常高貴的瑞士名表,屬特級表,積家手錶製作工藝復雜,打磨考究,在機芯方面使用了環形日內瓦紋路,可以說貴在品牌,貴在工藝,適合高薪階層的人。
積家手錶低於5W的手錶款式在市場上都比較少見,積家手錶的精準,表殼能抵抗外界磨損和劃傷,是高收入人群的最愛。
積家手錶屬於世界頂級品牌,積家鍾表不僅以傳統製表工藝的捍衛者自居,通知也是精確計時技術和設計領域中的先驅之一。出色的質量和創新的概念以及細膩的做工,讓積家鍾表成為業界中的佼佼者,收到上流人士的喜愛。
⑤ 炫舞結婚YY
-0-你可以嘗試用10801天30元莪結婚要用1080+紫羽或者金陵效果不錯。。。加莪QQ告訴你1249405286
⑥ 一千塊的顯卡上下兩百左右有一線品牌有哪些8g的
千元級別8g顯存只有rx580 2048sp這一款
⑦ 勞力士是十大名表嗎十大名表有哪些
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璣、寶帕、愛彼、卡地亞、格拉蘇底
⑧ 十大奢侈手錶有哪些
1、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是一家始於1839年的瑞士著名鍾表品牌,其每塊表的平均零售價達20,000美元至30,000美元。公司是瑞士僅存的真正的獨立製表商之一,由頭至尾都是自己生產,訓練一名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表師需10年時間。
幾百年來,百達翡麗一直信奉精品哲學,遵守重質不重量、細工慢活的生產原則。正因為百達翡麗追求完美,所以實行著限量生產,每年的產量只有5萬只,並且只在世界頂級名店發售。對於鍾表愛好者以及貴族來說,擁有一塊百達翡麗手錶就是他們的標志,因此百達翡麗享有「手錶中的藍血貴族」的美譽。
2、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1755年創立於瑞士日內瓦,是世界最古老最早的鍾表製造廠,從簡約典雅的款式到精雕細琢的復雜設計,從日常佩戴的款式到名貴的鑽石腕錶,每一款均代表了瑞士高級鍾表登峰造極的製表工藝。值得一提的是,江詩丹頓有一個「閣樓工匠特別定制服務」是為了實現客人擁有極致品質鍾表的夢想,根據客戶需求,設計製作獨一無二的作品。
定製腕錶可借鑒既有表款,或是完全創新。依照個人意願,可事先確定特殊定製品的機芯振頻及設計主題。再由製表大師費盡心思的設計外觀並選擇功能與組件。江詩丹頓被譽為貴族中的藝術品,歷經了兩個半世紀的風風雨雨,不管在過去還是今天,江詩丹頓始終在瑞士製表業史上擔當關鍵的角色。
3、愛彼(Audemars Piguet)
愛彼(Audemars Piguet)1875年在瑞士創立, 愛彼創辦人一直醉心於製表藝術,專注於研製超薄機械零件,後又創制出精密復雜的機械表。並致力研發製作鍾表最精巧的部分。所以愛彼表不僅停留在外觀層面,更延伸至腕錶復雜的內部世界中的各個細微之處。愛彼表採用的鑽石全部經過嚴格挑選,無論顏色還是清晰度都是上乘的水平,真正作到完美無缺。
而且愛彼還在每一款鍾表背後刻上製造者的名字,以示負責保證。由於對品質的苛求,每年的產量僅有2萬多隻。售價一般都在10萬元以上。愛彼公司在瑞士設有鍾表學校,每名學徒必須在鍾表學校中修完4年課程,才能取得鍾表匠資格。此外,還要經過1至2年訓練,才能製造超薄機芯,而要開始製造復雜機芯前,還需10年訓練。
4、伯爵(Piaget)
伯爵(Piaget)1874年誕生於瑞士,上世紀60年代以來,伯爵一邊致力於復雜機芯的研究,一面發展頂級珠寶首飾的設計。從設計、製作蠟模型到鑲嵌寶石,伯爵表始終秉承精益求精的宗旨。自1950年,伯爵就以推出各種工藝革新,打造風格獨具的超薄表款而聞名業界
伯爵品牌以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為座右銘,將精湛工藝與無限創意融入每一件作品中,同時優先發展創意和對細節的追求,將腕錶與珠寶的工藝完全融合在一起。
超薄是伯爵的核心文化和歷史傳承之一,而伯爵首創的纖薄型機械運轉裝置,成就顯赫,是鍾表業的歷史傳奇。除了獨創首屈一指的機械運轉裝置外,伯爵的設計心思是人所共仰,所有表殼及表鐲都必定用18K金或白金鑄造,而表面的設計更是多姿多采,別具特色。
5、寶珀(BLANCPAIN)
寶珀(BLANCPAIN)始創於1735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鍾表品牌,也是現存歷史最久的、最古老的腕錶品牌。寶珀沒有流水作業式的工廠,製造過程全部在製表工坊進行,由個別製表師親手精工鑲嵌。 也是業內鮮有的從A到Z完全自主設計、研發、製造。
在石英機芯的問世後,寶珀還是始終堅持以最純粹的傳統方式製造腕錶。因此被譽為「經典時計的締造者」。寶珀尊重並沿襲機械表製造業的手工製作方法,堅持手工機械表的生產。寶珀的每一枚頂級復雜機械腕錶都完全以手工製作且均由製表師親自檢查,刻上編號、簽名,編號為獨立編號,這項傳統自誕生起一直延續至今。
6、積家(Jaeger LeCoultre)
積家(Jaeger LeCoultre)自1833年成立於瑞士,作為頂級製錶行業的先驅,不僅將精確計時技術和精湛藝術天賦進行糅合統一,對整個製表業的發展也做出卓越的貢獻。1249枚自產機械機芯及413項專利,被稱為瑞士高端製表發明家。1992年起,所有積家生產的每一枚表都需經過最嚴苛的1000小時品質管理。在長達1000個小時獨一無二的測試中,腕錶需要經過抗冷、熱和不同大氣壓力的考驗,並通過程度不一的沖撞測試,以確保腕錶在精準度和防水功能上,都能永保精確可靠。
因此,每項計時秒錶的功能,都必須經過二百多次的測試。唯有通過這些測試,腕錶才有資格獲頒1000 小時測試的合格文憑――表背上雕刻的黃金圖案。每一款傑作,都傳承了積家181年之久的製表工藝,對製造的每一枚鍾表都傾注了高度的熱情。
7、寶璣(Breguet)
寶璣(Breguet)創始於1775年。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品牌的機械腕錶,無論是手動上弦還是自動上弦,至少有兩項技術、發明、專利、裝置來自於寶璣。如果把屬於寶璣的部分拿走,沒有一塊腕錶能夠正常運行。 每一塊機械腕錶上都有寶璣的影子,因此寶璣也是最純粹的高級製表師品牌。寶璣手錶深受皇族垂青,歷史上首枚腕錶是由寶璣為王後而設計的。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瑪利皇後都是寶璣的推崇者。從18世紀開始,寶璣品牌一直致力於為皇室成員以及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提供作品和服務。在業界寶璣有「錶王」的稱號,同時也有「現代製表之父」的美譽。因為寶璣發明了業界超過70% 的技術,其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復雜功能的發明有陀飛輪、萬年歷和三問音簧。
8、芝柏(Girard-Perregaux)
芝柏(Girard-Perregaux)於1791年在瑞士成立,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真正製表廠。芝柏表秉持著創新的精神,在傳統的手工與機械基礎上融入現代創意,傳統與當代科技、審美融為一體。設計、創作、開發和生產腕錶的外部零部件和腕錶的「心臟」——機芯。
藉助於手工製表的優勢,芝柏表製作的機芯品種涵蓋了從各類腕錶的自動上弦機械機芯到石英機芯,成為高級鍾錶行業內機芯譜系最為豐富的品牌之一。這種全面的綜合性運作模式讓芝柏表能夠提供種類完整的頂級機芯(超過100個型號)和享有盛譽的機械腕錶系列。
9、勞力士(Rolex)
勞力士(Rolex)創立於1905年,是瑞士鍾表業的經典品牌。以品質精良,工藝精湛,糅合尊貴、典雅和獨特氣質於一身,位列世界手錶業之翹楚,被稱為「精確」的代名詞。勞力士手錶「穩重、適用、不顯浮華」的設計作風,備受人們推重,而精確和耐用性更使勞力士身價不凡。在國際市場上,一隻普通勞力士手錶的價位從1000美元到15000美元不等。
每塊表都進入氣壓室測試防水性能,然後用每一百年誤差兩秒的原子鍾做精確度校準,只要發明稍有不及格的,即棄之不用,完成所有質量測試的表才可以出廠。一隻勞力士表能夠典雅瑰麗,分秒不差,全憑220件組件的完善聯合。勞力士手錶的設計本著莊重、實用、不顯浮華的風格,受到大批人喜愛。
10、卡地亞(Cartier)
卡地亞(Cartier)創立於1847年, 是一家法國鍾表及珠寶製造商。無論高級珠寶還是腕錶系列,卡地亞都本著出色的製作工藝、專業技術和獨特風格,傳遞著專屬其品牌的高貴價值。卡地亞表簡約且時尚,線條清晰卻不僵硬,優雅而非繁復,總能讓你一見鍾情。中性、實用的設計適於各類佩戴者及不同的佩戴場合,讓你感覺你總與時間同在,你就是時間的主宰。
這也是卡地亞的腕錶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1888年,卡地亞嘗試在鑲嵌鑽石的黃金手鐲上裝上機械女裝表。1938年,卡地亞製造了世界上最小的腕錶,並把它送給了英國伊麗莎白公主。卡地亞手錶一直是上流社會的寵兒,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