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倩雪為你分享銷售技巧及話術:如何處理服裝的穿著問題
情景1、顧客試穿了幾套衣服之後,什麼也不說轉身就走
正確應對(態度,服務,站在顧客的立場)
l先生,您是對我的服務不滿意還是我沒有給您介紹清楚呢?這樣,我請我們店長來為您服務,她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著裝顧問,相信您一定會滿意的。
情景2、這件衣服怎麼穿起來這么緊啊
正確應對(專業性、負責任、引導性)
是的,我們這款衣服的設計是稍微緊身一點,您的體形穿上這款衣服的修飾效果非常好,再加上我們的面料都是挑選的進口高檔面料,彈性很好,您穿幾次就習慣了。
是的,女人為了身材,美麗和氣質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可能這件衣服是有一點緊,但把你的身材塑造得多好了,為了您的身材與美麗,我相信付出一點代價也是值得的。
情景3、算了,我覺得這件衣服在我身上有點顯胖
正確應對(專業性、負責任、引導性)
先生,你很有福相。看您笑臉迎人,紅光滿面的樣子,您的生活質量很高的啊,很多人求都求不來呢,再說這件衣服本身很適合您的氣質。您看(衣服的優點)
情景4、我不喜歡這款,太老氣了
正確應對(對顧客著衣時間,場合的了解、品牌的定位)
是的,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如果我是你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可能和你平時穿衣的風格不太一樣。我們品牌的定位是針對成熟和成功人士特別設計的。不是人穿衣,而是氣質穿衣,您的氣質和形象正好符合我們品牌的定位,有助於您在工作和商務談判的時候取得更大的成功。
以上是依倩雪整理分享,點擊頭像了解最新品牌女裝貨源。
⑵ 賣衣服的技巧和語言及經驗
賣衣服的技巧和語言及經驗如下:
1、推薦時要有信心,向顧客推薦服裝時,營業員本身要有信心,才能讓顧客對服裝有信任感。
2、適合於顧客的推薦。對顧客提示商品和進行說明時,應根據顧客的實際客觀條件,推薦適合的服裝。
賣衣服的注意事項:
1、要記住專櫃所有服裝的貨號,尺碼,面料,這聽起來很困難但這是一個合格導購的必備功課,所有要牢記,在銷售中盡量不看吊牌。
2、要熟悉專櫃服裝所有尺碼所在的位置,要經常去關注,哪個區域放的是哪些款,這樣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找到。
3、熟記所有服裝款式的賣點,每一款服裝的做工和突出點都要記著,這樣給顧客講解的時候就可以自信說出服裝好在哪裡,也更有說服了。
4、當一個顧客進店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客戶的五金配飾來初步判斷他們的經濟消費水平,從皮帶,包包,項鏈,手錶手鏈等關注,這樣給客戶推薦會更有針對性。
5、當客戶對某款服裝感興趣的時候要鼓勵他們去試穿,顧客閑逛購買欲是很低的,在試穿的過程中可以提升他們的購買欲。
6、要試著連帶銷售,當客戶試穿褲子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褲子和衣服不是很大,上身效果不明顯,可以再給對方找一款,順便拿一雙皮鞋皮帶一起搭配,形成X+Y的銷售模式。
7、在客戶看的過程中和他們閑聊,通過聊天了解對方的性格和購買的心理活動,總的來說就是要讓他們認可你的專業度和審美,不由自主被你引導信任你。
⑶ 怎樣成為銷售高手 做服裝銷售的說話技巧分析
是消費者沒有「享用」服務員熱情的福氣,還是導購員沒有抓對消費者的胃口? 如何讓服裝品牌的終端形象吸引消費者呢?經過大量的調查發現,許多服裝店面的導購其實每天都在驅逐顧客。服裝導購說話技巧 一:成熟品牌終端和一般品牌終端表現迥異,其主要區別除了銷售業績不同外,更不同的是賣場內營業員的精神狀態、工作激情和熱情以及賣場氛圍。如何讓服裝品牌的終端形象吸引消費者呢?經過大量的調查發現,許多服裝店面的導購其實每天都在驅逐顧客。服裝導購說話技巧 二:不稱職的店員就是門店最大的成本和利潤黑洞,這一切都源於導購人員採用了自認為合理的溝通方式和習以為常的服裝銷售技巧與顧客溝通,可導購之所以這樣做,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與顧客溝通。實際上,導購人員表達內容的方式比內容本身重要得多,每天都可能少賣了幾件衣服,只不過大家沒有意識到,更為嚴重的是,失去了店鋪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品牌形象。終端形象總結起來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店面形象、服務、銷售、產品。這幾個方面到底對品牌形象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如果店面形象好,自然會吸引到更多顧客;第二,只有當顧客走進門店內,導購才可能提供服務給他,良好的服務態度,給顧客一個很好的印象,一個寬松的購物環境,顧客當然願意留下來,看看產品,聽聽介紹;第三,顧客真的願意留下來了,導購運用嫻熟的銷售技巧,才可能把產品銷售出去;第四,而導購員了解了產品,掌握了豐富的產品知識,才可以把產品賣得更好,賣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四個方面相互聯系又層層遞進,也是建立終端形象過程中必修的四項基本功。服裝導購說話技巧 三:服裝品牌形象建設中的門店服務應該有創新意識,不能總是用一成不變的語言與思維去應對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和越來越挑剔的要求。比如「可以試穿」這樣的話都是廢話,因為顧客買衣服肯定要試穿。「這件也不錯,試一下吧」,則是由於導購員自己缺乏專業知識,未能向顧客推薦適合的款式,只要看到顧客看哪件衣服就說那件不錯,導致顧客不信任導購的推薦,可以說是導購員自己的表現讓顧客不把他們的建議當一回事。」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服飾市場爭奪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就必須在很多細節上做得與競爭對手不一樣,這其中就包括溝通中與顧客的語言應對。那麼,終端的導購員該如何營造吸引消費者的「氣場」呢?比如對於「試穿」:首先,導購要把握機會,不可以過早提出試穿建議;其次,建議試穿一定要有信心,這種信心可以通過語言與肢體的力量表現出來;再次,建議試穿時不要輕易放棄,如果對方拒絕,應該事先想好再度要求對方試穿的充分理由,並讓顧客感覺合情合理,但建議試穿不要超過三次,否則就會讓顧客有反感情緒;最後,在顧客面前樹立自己專業的顧問形象並取得顧客的信任,對於導購推薦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服裝導購說話技巧 四:可以試穿是廢話,很多消費者討厭「試穿」一詞,面對這種情形,導購可以這樣說:」小姐,您真是非常有眼光。這件衣服是我們這個禮拜賣得最火的一款,每天都要賣出五六件呢。以您的身材,我相信您穿上後效果一定不錯!來,這邊有試衣間,請跟我來試穿一下,看看效果怎麼樣。」如果對方還不動,導購可以說:「小姐,其實衣服每個人穿的效果都不一樣,就算我說得再好,如果您不穿在身上也看不出效果。」這樣說來既合情合理,消費者也不會厭惡。對於服裝行業而言,零售在於細節,終端無小事,品牌是王,卻贏在終端。因為只有消費者的認可和銷售量才能給投資者帶來無窮的利潤,而一群受消費者喜愛的導購員更會為品牌形象加分添彩。我們說,溝通要有藝術,良好的口才可以助您事業成功,良性的溝通可以改變您的人生。所以,我們與顧客交流時,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口,用好自己的嘴,要知道什麼話應該說,什麼話不應該講。營銷人員在與顧客談話過程中,要注意哪些說話技巧呢?下面就向大家說說談話「十忌」。忌生硬營銷人員在與顧客說話時,聲音要宏亮、語言要優美,要抑揚頓挫、節奏鮮明,語音有厚有薄;語速有快有慢;語調有高有低;語氣有重有輕。要有聲有色,有張有弛,聲情並茂,生動活潑。切忌說話沒有高低、快慢之分,沒有節奏與停頓,生硬呆板,沒有朝氣與活力。忌爭辯營銷人員在與顧客溝通時,時刻不要忘記自己的職業、您的身份是做什麼的。要知道與顧客爭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招致顧客的反感。如果您刻意地去和顧客發生激烈的爭論,即使您佔了上風,贏得了勝利,把顧客駁得啞口無言、體無完膚、面紅耳赤、無地自容,您快活了、高興了,但您得到的是什麼呢?是失去了顧客、丟掉了生意。忌質問營銷人員與顧客溝通時,要理解並尊重顧客的思想與觀點,切不可採取質問的方式與顧客談話。用質問或者審訊的口氣與顧客談話,是營銷人員不懂禮貌的表現,是不尊重人的反映,是最傷害顧客的感情和自尊心的。記住!如果您要想贏得顧客的青睞與贊賞,忌諱質問。忌獨白與顧客談話時要鼓勵對方講話,通過他的說話,我們可以了解顧客個人的基本情況。切忌營銷人員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個人獨白。忌命令營銷人員在與顧客交談時,展露一點微笑,態度和藹一點,說話輕聲一點,語氣柔和一點,要用征詢、協商或者請教的口氣與顧客交流,切不可採取命令和批示的口吻與人交談。永遠記住一條———您不是顧客的領導和上級,您無權對顧客指手畫腳,下命令或下指示。忌炫耀當與顧客溝通談到自己時,要實事求是地介紹自己,稍加贊美即可,萬萬不可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地自吹自擂、自我炫耀自己的出身、學識、財富、地位以及業績和收入等等。這樣就會人為地造成雙方的隔閡和距離。要知道人與人之間,腦袋與腦袋是最近的;而口袋與口袋卻是最遠的。記住,您的財富,是屬於您個人的;您的地位,是屬於您單位,暫時的;而您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卻是屬於您的顧客的,永恆的。忌直白俗語道:「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我們在與顧客溝通時,如果發現他在認識上有不妥的地方,也不要直截了當地指出,說他這也不是?那也不對?一般的人最忌諱在眾人面前丟臉、難堪,要忌諱直白。康德曾經說過:「對男人來講,最大的侮辱莫過於說他愚蠢;對女人來說,最大的侮辱莫過於說她醜陋。」我們一定要看交談的對象,做到言之有物,因人施語,要把握談話的技巧、溝通的藝術,要委婉忠告。忌批評我們在與顧客溝通時,如果發現他身上有些缺點,我們也不要當面批評和教育他,更不要大聲地指責他。要知道批評與指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招致對方的怨恨與反感。與人交談要多用感謝詞、贊美語;要多言贊美,少說批評,要掌握贊美的尺度和批評的分寸,要巧妙批評,旁敲側擊。忌專業在推銷產品時,一定不要用專業術語。比如推銷保險產品時,由於在每一個保險合同中,都有死亡或者是殘疾的專業術語,中國的老百姓大多忌諱談到死亡或者殘疾等字眼,如果您不加顧忌地與顧客這樣去講,肯定招致對方的不快。忌冷談與顧客談話,態度一定要熱情,語言一定要真誠,言談舉止都要流露出真情實感,要熱情奔放、情真意切、話貴情真。俗語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種「情」是營銷人員的真情實感,只有您用自己的真情,才能換來對方的感情共鳴。在談話中,冷談必然帶來冷場,冷場必定帶來業務泡湯。簡言之,不知道所忌,就會造成失敗;不知道所宜,就會造成停滯,我們在談話中,要懂得「十忌」。
⑷ 銷售服裝的技巧和術語
在日常的交流中我們說話要講究技巧,如果稍有不慎就會「禍從口出」,導致他人對自己的不滿,在服裝銷售過程中更是如此,如果說話沒有講究技巧的話,顧客勢必不會買單。那麼在服裝銷售過程中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談談,營銷人員在談話過程中,應該切忌犯下哪十點錯誤。
一忌獨白
聊天是兩個人的事,營銷人員再與顧客談話時要多給予並鼓勵對方講話,通過他的話語,我們可以了解顧客個人的基本情況。記得千萬不要讓自己一個人唱獨角戲,真是如此,這單生意離黃掉也不遠了。
二忌命令
永遠記住一條——顧客是上帝,我們無權對顧客指手畫腳,下命令或下指示(哪怕促單時也忌諱用絕對命令的口吻)。營銷人員在與顧客交談時,除了微笑、親切,語氣柔和、輕緩之外,盡量要用征詢、協商的口氣與顧客交流,切不可採取命令和批示的口吻與其交談。
三忌生硬
你最不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談?大致應該就是這類,他們說話沒有高低、快慢之分,而且聲音柔弱,給人感覺沒有絲毫朝氣與活力。因而,營銷人員在與顧客說話時,聲音要高亢洪亮,語氣節奏鮮明,要給人張弛有度,有朝氣有活力的感覺。
四忌爭辯
營銷人員在與顧客溝通時,要明白一點,和顧客爭辯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只會招致顧客的反感。即使你佔了上風,贏得了勝利,把顧客駁得啞口無言、面紅耳赤,但你得到的是什麼呢?結果只會是失去了顧客,丟掉了生意。
五忌質問
營銷人員在與顧客溝通時,要充分理解並尊重顧客的思想與觀點,切不可採取質問的方式與顧客談話。可以說,用質問或是審訊的口氣跟顧客談話,是營銷人員不懂禮貌,不尊重人的表現,這樣是最傷害顧客的感情和自尊心的。記住小編今天說的,如果你要想贏得顧客的青睞與贊賞,忌諱質問。
六忌批評
發現顧客身上有缺點和問題時,千萬不要當面去批評或是教育,更不能大聲地指責他。要知道批評與指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招致對方的怨恨與反感。旁敲側擊,巧妙化解問題才是高招,學會把握贊美的尺度和批評的分寸,才是最高效的成交方式。
七忌直白
常言道:「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我們在與顧客溝通時,如果發現他說的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也千萬不要直截了當地指出。一定根據我們交談的對象,做到言之有物,因人施語,把握談話的技巧、溝通的藝術。
八忌專業
在推銷產品時,一定不要用專業術語。顧客沒你在這個領域專業,有時聽你講專業術語會跟聽天書一樣,甚至有的心裡還會以為你是不是在故意展示自己的能耐,瞧不起他。
還有就是,有些特殊行業的專業字眼更要少說。比如推銷保險產品時,由於保險合同中,大都有死亡或是殘疾等專業術語,而我國大多忌諱談到死或殘等字眼,如果您不加顧忌地與顧客這樣講、那樣講,肯定招致對方的不快。
九忌炫耀
與顧客溝通要實事求是地介紹自己,萬萬不可忘乎所以地自吹自擂,自我炫耀,這樣就容易人為讓對方產生距離感。要知道人與人之間,腦袋的距離是最近的,而口袋距離卻是最遠的。你的財富,是屬於你個人的;你的地位,是屬於你單位的;而你的服務態度與質量,卻是屬於你顧客的。
十忌冷談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產生親切感的最有效方法。與顧客交談時,態度一定要熱情,語言一定要真誠,千萬不要愛答不理的,這樣的交談必然會冷場,而冷場必定也將使你的業務泡湯。記住,情感的共鳴才是最能打動顧客成交的方法。
簡而言之,說話沒有分寸,沒有忌諱,業務失敗就會是必然的結果。學懂「十忌」,不光是在業務中有用,其實在為人處世時也是不可或缺的。
⑸ 如何做好服裝銷售
經常聽到服裝企業的朋友們無奈的感嘆「服裝是沒有什麼忠誠度的」,客戶忠誠度不是天生的,是培養出來的。在產品嚴重同質化的年代,忠誠度的培養,不僅需要有廣告混個臉熟、公關混個好人緣、終端混個好面子等等這些外因,也需要切實可行的與消費者切身利益相關的策略為 「內因」,方可制勝。
一、服飾品牌健康發展迫切需要客戶的忠誠
目前,發力頻繁的閩派服飾品牌中,如男裝中的勁霸、柒牌、愛登堡、才子等,運動品牌的361°、德爾惠、貴人鳥、賽琪等等均有一個共同優點,就是「拉力」 強勁,即比較依賴廣告拉動業績增長;但只要去他們的終端消費,即可發現又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不太注重培養客戶忠誠度。
普遍跡象表明,即使你的廣告做得再多再大,甚至事件營銷做得再好,沒有完善的終端服務細節,沒有讓客戶成為「回頭客」,那麼,同樣難以保住自己的現有利潤。更有甚者,一邊靠廣告開發新客戶,一邊卻因產品和服務丟掉了老客戶,等大多數都認為上了「賊船」,那麼,此品牌的業績就很難增長了。
雖然眾多服飾品牌企業也推出了VIP、優惠卡、尊享卡等,但稍加研究便不難發現其硬傷所在:
一是「誘因」沒有足夠吸引力:彷彿沒有打折的VIP就不是VIP似的,幾乎家家的VIP卡都有享受多少折優惠的字樣,這樣容易導致的後果是,消費者不相信這個打折是真的,看看賣場瘋狂時刻的2折、3折,便知道我們的VIP的尊貴許可權是多麼的蒼白無力了。
二是擁有VIP卡卻沒有價值感:前幾個月,筆者拿著XX品牌的6折卡走到其在豐澤廣場的專櫃,問是否可以用。導購說:可以啊,但是現在我們公司所賣的產品都是6折啊,所以有沒有卡是一個樣。聽了後感慨頗深:看來這個卡也沒多大作用嘛。
三是無規范的管理體系:由於在派發的時候不規范,而且整套制度也不健全,導致連客戶資料很少甚至沒有。當我們不知道是誰在拿著VIP卡消費的時候,也就無法准確判斷出我們真正的貴客在哪裡,那麼所謂的VIP便變成了表面的形式,想培養客戶忠誠度也成了泡影。
此類事長此以往,服飾品牌焉能培養出客戶忠誠度?
二、客戶忠誠度的培育策略
「客戶忠誠度計劃(Customer Loyalty Program)」,目前已是全球企管家公認的21世紀最重要的市場行銷策略。從學術上說,客戶忠誠度復雜異常,包含著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和美學的內容,是消費者對於一個品牌的長期認可。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品牌忠誠度又簡單異常,以至於可以簡單至「適合」兩個字來表達。
資深企管專家徐少驊在《客戶關系管理趨勢》中談到:客戶關系管理(CRM,全稱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一個獲取、保持和增加可獲利客戶的方法和過程。從統計數字來看,2001年全球花在CRM的使用費是20 Billion(美國稱Billion為十億),到2005年增加到了146 Billion,而且每年還在以飛快的速度倍增。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們花在維護老客戶的舉措已經上升到一個策略的重點。而且據CRM研究人員調查,一間公司如能增加5%的留客率,它的利潤可大幅度增加40%,初步看,這個數字可能有點嚇人,但至少說明了守住老客戶與公司利潤是有直接的關系的。而從另一個著名的行銷學理論「80/20法則」來看,80%利潤的貢獻者竟是20%的老客戶。
可見,客戶忠誠度的培育有章可循的,這不僅僅是一時的風尚,更是大勢所趨。為什麼全球企業一擁而上,致力於老客戶的維護?歸根結底是他們嘗到了甜頭了。
三、如何實施客戶忠誠度計劃
曾有人把中央5套戲稱為「晉江頻道」,讓人大跌眼鏡。筆者認為,要讓消費者從認知、到消費直至產生忠誠度是有一定的過程和時間的積累的,想讓客戶產生忠誠度,必須要在直接培養忠誠度上面做文章,而這僅僅靠廣告是不可能的。拿出你的一部分推廣費,留出你20%的老客戶,對品牌的發展將更為直接有效,而且不會增加多少額外成本。
真正的品牌是不會輕易自降身價的。時裝雖然有自己的特性,過了這個季就不容易賣掉,但也要注意「處理有道」。一個形象旗艦店,卻經常採用打折和低價招徠顧 客,是不容易讓人產生好感的。關於這一點,七匹狼做得很好,形象店和特賣都是分開做的。想買七匹狼男裝新品就到形象店,想要便宜點的過季產品可以到特賣場。這樣老客戶下次光顧時,依然能看到自己曾經消費的產品價格依舊,便心安理得的再次掏腰包了。
實施「客戶忠誠度計劃」,需要做到更清楚認識每一位客人的購買習性,從而可以對客戶進行更有效的個性化銷售。基於此點,一個全面的「客戶忠誠度計劃」必須 包括:1、辨別你的客戶;2、捕捉每次交易的訊息;3、分析客戶的購買喜好和習慣;4、獎賞你的「貴客」,鼓勵他們繼續消費。回頭客會員管理系統通過客戶消費數據的挖掘,准確的分辨出客戶的以上信息。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公司推出了會員卡、優惠卡、VIP卡什麼的啊,這不就是會員制嗎?那麼我回答:不見得,起碼做得還不夠。也許有客人走進你的店鋪,拿出 你的VIP卡,消費後走出大門,銷售人員卻一點也不知道對方姓甚名誰,有的甚至VIP卡只是一個擺設,連編號、資料都沒有便發放下去,其結果當然是難得再見到客戶了。而回頭客的每一張會員卡不僅是會員至高的身份象徵,而且還為會員提供的儲值、積分累加、積分兌換、電子優惠卷、簡訊問候等等。 客戶忠誠度計劃必須始於「會員制度」,換而言之,必須給每一個會員一個獨特的身份——會員號碼。以後,他(她)進入你的店以後,你都會記錄下他(她)的活動,包括他(她)的來訪日期、購買的貨品或使用的服務、曾是否使用積分領禮品等等。
有了客戶的資料,那麼可以進一步分析他們的情況了。對此,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便會發現誰是真正的「衣食父母」,而這些數據,正是客戶忠誠度計劃的重要參考依據。
有了貴客的資料,下一步就是獎賞他們了。你必須定一個准則,回頭客擁有積分准則設置功能。而你的店員也必須按照同樣的規則辦事,否則會出現「親疏有別」的情況,導致真正貴客受到冷遇。
目前,全球最流行的獎賞是「積分制度」。消費金額與積分成一個正比例關系,並按照客戶的積分來給予獎賞。看看零售業巨頭,如沃爾瑪、好又多等,均是把積分制度做得很到位。
最可取的積分方式有:
(1)消費累計積分——如每消費10元為1分,創造出追分效果;
(2)轉介積分——對介紹其他客戶消費的會員,給予獎勵;
(3)生日積分——如給予客戶這樣的獎勵,客戶將得到意外感動,從而使其產生好感;
(4)到訪積分——如經常到訪的客人,哪怕沒有消費,但因為有關注,給予一定積分;
(5)積分兌換——有一定的積分後,可兌換折扣券、禮品、代金券等,最終用足夠的誘因留住貴客,達到循環消費的目的。
服裝企業連鎖性發展是企業發展必走之路,如何留住回頭客,並且讓回頭客變為忠誠客戶,是現在企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回頭客會員管理系統依託網路、集功能與POS機終端,特別適合企業的迅速擴張。同時儲值、積分、電子優惠券、簡訊促銷等基本功能完全可以解決所有服裝企業的vip客戶(會員)的忠誠計劃,個性的定製功能可以滿足不同企業的特殊需求,多介面的運用便於系統多次升級、系統的安全穩定性保證了客戶數據的絕對安全。
四、執行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培訓大師余世維博士有句很有名的話:「細節決定成敗。」實質上,這是指企管學的「執行力」。缺乏執行力,任何的規劃戰略,沒有環環相扣的執行細節,則成功的幾率是很渺茫的,培育客戶忠誠度亦是如此。
在執行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為:
1、招收會員要主動
就一般情況而言,大家會認為招收會員時,印刷精美的宣傳資料,闡述加入會員的利益點,然後粘貼在店鋪顯眼處,只要客戶有意,便會主動來填。
其實這是錯誤的一個認識。據調查,一般客戶的注意力會集中在產品和服務上,真正注意這些細節宣傳的,是比較少的,即使粘貼在顯眼處,大多數客戶還是會視而不見的;即使看到,讓其乖乖填寫後交上來,相信也是極少的。
文字畫面是死的,而人卻是活的。這里強調一點,必須給一線店員培訓,在銷售產品時多講兩句推廣會員的話;還可採用專人負責的方式,專門推廣會員制度,讓推廣的聲音得到最大化的傳播。
2、一定要讓會員清楚有何「誘因」
在剛開始執行時,要讓會員清楚地認知有哪些優惠政策,這是必須的。曾經看過一個牌子的會員卡,上面寫的詞有這樣一句:「持有此卡,可享受XX品牌指定的相應優惠」,讓人覺得無關痛癢,自然也沒有追加消費的慾望,這是大忌。
其次,即使會員在剛開始入會時,雖有了優惠條件的認知,也必須在其之後的時間裡面,以簡訊、電郵、電話等方式告之會員最新的優惠政策。在資訊滿天飛的年 代,必須要反復刺激加深記憶,方能讓人記住,否則很容易被淹沒。當客人了解了最新的情況後,一旦需要購買此類產品時,自然會多加考慮會員卡發放機構了。
3、產品和服務還是重中之重
有的品牌也許會說,他們會員制度做得很好,廣告也投入很多,但結果還是讓貴客白白流失,一去不返,這是何故?那麼這樣只有一個答案:產品或服務不好。因為 最終要留住客戶的,不是因為我們這些的招數,而是永遠具有競爭力的東西——產品跟服務。如果他們買了次品,或者受了令他們不舒服的服務,導致的結果也就是 後會無期。據調查,80%的客戶買了次品或受了冷遇,他們選擇的不會是投訴,而是再也不進這家的門。
所以,任何的客戶忠誠度計劃,必須都是贏在執行的。當我們定期審核會員出入的情況時,一旦發現某些會員一去不返或是好長一段時間冷場,就要主動聯絡,弄清問題的所在,讓客戶重新產生好感並回到懷抱。
4、上下一心推動客戶忠誠度計劃
團結產生力量,凝聚誕生興旺。不僅一線人員需要著力推廣,公司的上上下下包括市場人員、後勤支援、銷售人員等都必須全方位多角度清晰了解客戶忠誠度計劃的政策和精神,並貫徹始終。否則,前線人員辛苦得來的會員,市場人員卻沒有定期檢視此舉帶來的成效,貴客流失了卻沒採取行動,那麼客戶忠誠度計劃就淪為裝飾,沒有半點價值可言了。
⑹ 誰能傳授點銷售經驗,一般與客戶交談談些什麼,怎麼找話題,不至於冷場
銷售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也是企業運作的核心,沒有銷售企業的一切將化為烏有,那麼,如何做好銷售工作?小編就收集了一些頂尖銷售高手的銷售心得,把這些銷售經驗與大家共同分享,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銷售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也是企業運作的核心,沒有銷售企業的一切將化為烏有,那麼,如何做好銷售工作?小編就收集了一些頂尖銷售高手的銷售心得,把這些銷售經驗與大家共同分享,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口才不重要,讓客戶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通常人們認為從事銷售工作的一定得能言善辯,巧舌如簧。但高手卻認為,最重要的是贏得別人的信任。有位銷售人員,每月銷售量是其他人的幾倍,但平時少言寡語,講話還帶有濃厚的方言味道。有客戶曾告訴他:「我之所以買你的貨,是因為你一眼望去很實在,我放心」。一位現在已經升任CEO的老銷售人員親口告訴我,善於傾聽才是他的秘訣,誇誇其談,試圖誘導顧客的思路是很愚蠢的。我有位朋友說話有些磕磕巴巴,可就是這樣口才的人,在擔任某企業內蒙古區銷售經理期間,竟然短短幾個月內把業務量提高了三倍。可見,只要善於與客戶溝通,取得信任,口才不好的人照樣能夠縱橫市場,反過來,只識一味誇誇其談的人往往會引起顧客的反感和抗拒心理。
送禮不如送感情,要做生意先做人。
如果你認為銷售就是吃吃喝喝,再給點好處就能搞定,那隻能說你差得還很遠!一位朋友給我講了他的故事:有次他准備帶貨去東莞某醫院,臨出發前聽說那家醫院新開了個門診部,正好當天開業,於是靈機一動,趕緊去花店訂購了4盆花籃一起帶上。到了東莞就直奔新開的門診部,門口已經放了不少花籃,但外地的只有他帶去的那四個。院長非常感動,留他中午一起吃飯,吃飯過程中,醫生跑過來告訴院長設備壞了。這在通常情況下,醫院是不可能接受設備的,當然貨款也不可能給,這下他慌了。但很意外,院長卻反而安慰他說:「沒關系,設備留下,下午就打款,過幾天你給我換換就行了」。這就是感情的力量,他從你的細心和真誠中感受到了你值得信賴。買花籃只不過花了幾百塊,但如果這一單搞砸了,損失則是幾萬塊。
這位朋友的銷售業績一直雄居所在公司首位,其實你看他,貌不驚人,才不壓眾,嘴笨舌拙,又不懂專業知識,他憑什麼就這么厲害?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用心」。當然,有人會問:難道這些人就不收好處了?當然不是,問題是好處人人會送,沒什麼稀奇,但只有同時能送上「感情」的人才能出類拔萃成為高手。
眼光一定要長遠
一位銷售人員在年二十八准備回家前,打了個電話給某老客戶,開玩笑地說:「怎麼樣,給兄弟做一單吧,湊點路費?」,對方笑著說:「你來吧!」,就這樣,早上帶著設備出門,連現場測試都沒做,下午就帶著全款回來了。這在其他同事看來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他卻輕松做到了。問他緣故,他說:「上次去的時候,他們單位經費很緊張,那一單我按照公司給我的底價給了他,非常便宜,自己一分錢沒賺著,還賠了路費。這讓對方非常感動,總覺得欠我一個人情,所以承諾以後有需要就先照顧我。」
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是你,願不願意做一單賠錢的生意?對方說經費緊張,你會相信嗎?你能相信他以後還會找你買設備嗎?這就是一個人心換人心的問題,可能對方是個白眼狼,不記得你的情,那就得看你的眼力,當然,也得有賭一把的決心!就是這位銷售人員,曾很自信地對我說:「我就是躺在家裡,隨便打幾個電話生意就來了!」別人不相信,我相信,這就是頂尖高手與普通銷售員的差距。
銷售是一門需要鑽研的藝術
如果我問,假如你僅僅知道某企業對你的產品有需求,而你對這家企業根本不熟悉,甚至連負責人姓名都不知道,你有幾分把握僅僅通過電話就能把生意做成?恐怕沒幾個人有信心,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告訴你某企業的業務員平均成功率能達到80%,估計你不會相信,但這確實是真的!他們銷售的不是復印紙這類低價值的通用產品,而是價值上萬元甚至幾萬元的設備,這一幾乎不可能的成功率他們卻做到了,所以能在10年時間里從一個幾個人的小公司成長為行業知名企業集團,公司老闆也從不名一文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豪。他們成功的最有力武器就是一套獨特的電話營銷技術。
打電話也有學問?當然!為了培訓業務員的電話營銷能力,所有進公司的新業務員必須接受3個月的強化訓練才能正式上崗,在三個月里,他們系統地培訓業務員的電話營銷技巧。例如,如何打聽對方領導的辦公電話和家庭電話,如何讓對方有耐心聽你講幾分鍾?如何通過聲音的語音語調增強贏得的信任感?如何談回扣而讓對方沒有顧慮?等等,相當地細致精準。當然,電話基本談好後,最終還得上門簽定合同,當然還包括從敲門、握手、遞產品畫冊開始到送回扣、簽定合同整套過程中的技巧培訓。為了增強實戰效果,他們還時常以實景話劇方式鍛煉業務員,發現問題立即糾正。培訓結束的考試是由老闆親自扮演客戶,對業務員的整個業務進行實戰考核,不合格者則予以辭退,這就是他們電話營銷取得如此高成功率的根本原因。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一個似乎再簡單不過的電話營銷里就蘊涵著如此深的學問,更何況其他營銷手段!日本連續十幾年的保險銷售冠軍原一平堪稱銷售界的世界級頂尖高手,可是如果你看過他的傳記,就知道他能有如此驕人業績並非是天生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艱辛努力實現的。他可以為接近客戶而去學高爾夫和釣魚,他可以為增強自己的親和力而幾個月對著鏡子練習微笑,我們付出過這樣的努力嗎
接觸銷售精英,你會很快發現,他們大多都是心理專家,能夠在短時間內對談話對象的性格特點有準確的判斷,迅速根據客戶性格和需求的不同制訂對應的洽談策略。包打天下的套路是沒有的,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提高成功率。而這些,也都是他們在實戰中逐漸鍛煉和總結出來的。
銷售是一門藝術,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不斷地實踐和總結,才能提高和進步,才能成為銷售的高手。
復制過來的,不過會對你有幫助的
⑺ 與客戶談業務時如何才能活躍氣氛不冷場
我在和客戶交談是會出現冷場的狀況,一下子氣氛沒了,很尷尬。我想知道怎樣對方抽煙就發煙;對方買彩票就聊票;沒煙就出去買一包;厚著臉皮自己倒杯水
⑻ 與顧客溝通過程中,銷售人員如何打破冷場的局面
打破冷場肯定是可以練習的,當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成的,說點聊天的基本套路吧,從套路開始練起。
當然最最關鍵的,還是大膽的踏出第一步,張嘴聊起來。
想了解更多的銷售知識,歡迎關注【莊子大白話】。
⑼ 作為銷售員,於客戶交談過程中,怎麼才能保持不冷場
1、有禮貌地招呼與應酬,不要滔滔不絕,要給對方說話的時間,產生交流感,不是一味的當聽眾或當演說家。
2、談一些與業務無關的話題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這也是使對方對你盡快熟悉起來的最好方式。
3、不要過份誇獎客戶,避免給對方留下虛假的印象,使合作機率減小。